CN116654609A - 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和ic载板放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和ic载板放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54609A
CN116654609A CN202310679827.9A CN202310679827A CN116654609A CN 116654609 A CN116654609 A CN 116654609A CN 202310679827 A CN202310679827 A CN 202310679827A CN 116654609 A CN116654609 A CN 116654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arrier
plate
assemblies
carri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798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法谟
罗德鹏
傅仁昌
彭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nsystem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nsystem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nsystem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Transystem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798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546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54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46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05Control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和IC载板放板机,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移动组件,两个移动组件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两个移动组件均可沿着第一方向相对于主体部移动,且两个移动组件的运动方向相反,以调整容置空间的尺寸,使得容置空间的尺寸可控,从而匹配不同规格的IC载板,当移动组件沿着第一方向移动时,夹持组件也随之移动,然后被带到预定位置,此时,IC载板位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然后第二夹持部向第一夹持部靠拢,直至IC载板被夹持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采用本发明提供的IC载板用夹持机构,使得IC载板在不同位置转接过程中始终保持平稳,从而有效避免了掉板现象,而且,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持IC载板边缘,能够减少IC载板表面出现损坏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和IC载板放板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C载板自动化运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和IC载板放板机。
背景技术
21世纪电子行业飞速发展,特别是5G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自动驾驶、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产品技术升级与应用场景的拓展,IC载板是作为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之一,从而对IC载板的性能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
目前IC行业的大部分设备在IC载板的生产制作转接过程中需要利用吸盘吸取IC载板,然后带动IC载板移动,但移动过程中容易造成IC载板表面被刮花,而且,吸盘受IC载板板面材质和开孔情况影响较大,极容易因为吸附力不足导致掉板率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以解决IC载板在移动过程中容易被刮花的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包括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主体部、两个相对设置的移动组件和四个夹持组件,两个所述移动组件均与所述主体部连接,且两个所述移动组件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两个所述移动组件均可沿着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移动,且两个所述移动组件的运动方向相反,以调整所述容置空间的尺寸;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安装在一所述移动组件上,另外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安装在另一所述移动组件上;其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以及第一驱动缸,所述第一驱动缸驱动所述第二夹持部在夹紧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切换,当处于夹紧位置时,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抵接在IC载板的上下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缸驱动所述第二夹持部沿着第二方向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以使得所述第二夹持部在夹紧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部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呈圆柱形状的抵接块,所述第一驱动缸驱动所述第二夹持部转动,当所述第二夹持部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抵接块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配合以夹持IC载板。
进一步地,在所述移动组件的正投影方向上,四个所述夹持组件的投影中心依次连线形成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包括连接盘和安装板,所述连接盘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中部位置,且所述连接盘上开设有用于与提取臂机构连接的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呈环状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缸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缸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缸来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缸沿着所述安装板的延伸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包括板体以及由所述板体中部沿着第一方向向外凸出形成的延伸部,在所述板体的宽度从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板体包括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以及平直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设置在所述平直面面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平直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倾斜面和所述平直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上设置有光纤感应器,所述光纤感应器用于感应IC载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IC载板放板机,其包括上述的IC载板用夹持机构。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移动组件,两个移动组件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两个移动组件均可沿着第一方向相对于主体部移动,且两个移动组件的运动方向相反,以调整容置空间的尺寸,使得容置空间的尺寸可控,从而匹配不同规格的IC载板,当移动组件沿着第一方向移动时,夹持组件也随之移动,然后被带到预定位置,此时,IC载板位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然后第二夹持部向第一夹持部靠拢,直至IC载板被夹持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采用本发明提供的IC载板用夹持机构,使得IC载板在不同位置转接过程中始终保持平稳,从而有效避免了掉板现象,而且,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持IC载板边缘,能够减少IC载板表面出现损坏的风险。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通过利用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驱动缸带动与之连接的固定板在第一方向水平方向上进行伸缩运动,从而使得分别安装在这两个固定板上的夹持组件能够在第一方向往复运动,其中,夹持组件设置有4个,每个夹持组件中的第一驱动缸均能够驱动第二夹持部在第二方向上实现打开和夹取动作,不仅优化了夹持机构的走线排布,而且,相比于传统的吸盘吸附,本发明提供的IC载板用夹持机构显得更加规整。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四个夹持组件采用硬夹持方式拿取IC载板,能够有效降低掉板率,减少夹持组件与IC载板的接触面积,四个夹持组件依次连线可形成矩形状,且四个夹持组件均能夹持在IC载板的可夹持区域,不影响IC载板表面质量,相较于常用的吸嘴吸盘结构,本发明提供的IC载板用夹持机构对IC载板表面留下的印迹更少,取板稳定性高,能够有效避免掉板现象发生,提高了IC载板的运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IC载板用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IC载板用夹持机构夹持IC载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IC载板用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IC载板用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夹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夹持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夹持组件处于夹紧状态时的示意图。
在图中,1、主体部;11、连接盘;111、安装孔;12、安装板;2、移动组件;2a、容置空间;21、第二驱动缸;22、固定板;221、板体;221a、第一倾斜面;221b、第二倾斜面;221c、平直面;222、延伸部;3、夹持组件;31、第一夹持部;32、第二夹持部;321、抵接块;33、第一驱动缸;4、光纤感应器;5、横板;6、固定块;7、安装座;8、IC载板;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在IC载板的生产制作转接过程中,需要将IC载板依次转运到多个工位上,一般的IC载板放板机是采用吸盘进行吸附拾取IC载板,而不同规格的IC载板由于板面材质和开孔情况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不同规格的IC载板其预留的吸附面也不尽相同,此时,需要设置与IC载板预留的吸附面相匹配的吸盘结构,吸盘与IC载板表面接触时,吸盘和IC载板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将该密闭空间内的空气抽走,以形成负压,负压扩散到吸盘的吸附面上,从而让吸盘的吸附面和IC载板的表面之间产生一个吸附力,从而导致IC载板被吸附时其表面容易留下痕迹,其次,吸盘吸附IC载板时,需要保证负压稳定,当出现停电或设备故障等情况时,吸盘所吸附的IC载板会掉落,导致IC芯片散落。
基于此,发明人提供了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已解决该技术问题。
实施例1
参见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包括沿着第一方向X设置的主体部1、两个相对设置的移动组件2和四个夹持组件3。
在本实施例1中,两个相对设置的移动组件2设置在主体部1的下方,更为具体地,在本实施例1中,两个移动组件2之间的空隙形成容置空间2a,当这两个移动组件2沿着第一方向X相互靠近彼此时,该容置空间2a的尺寸变小,当这两个移动组件2沿着第一方向X相互远离彼此时,该容置空间2a的尺寸变大,可通过调节两个移动组件2之间的距离来调整容置空间2a尺寸的大小,从而使得容置空间2a的尺寸可以根据IC载板8的尺寸来调整,进而匹配多种规格的IC载板8。
在本实施例1中,两个夹持组件3设置在一移动组件2上,另外两个夹持组件3设置在另一移动组件2上,当移动组件2移动时,能够带动夹持组件3随之移动,进而使得夹持组件3能够移动到IC载板8的外围。
更为具体地,夹持组件3包括第一夹持部31、第二夹持部32以及第一驱动缸33,第一驱动缸33驱动第二夹持部32在夹紧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切换,当处于夹紧位置时,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分别抵接在IC载板8的上下端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1中,第一方向X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Y为竖直方向。
当IC载板用夹持机构中的两个移动组件2移动到适当位置,使得容置空间2a的尺寸大于IC载板8的尺寸时,提取臂机构带动IC载板用夹持机构整体向下移动一定距离,然后两个移动组件2向着彼此靠近,以使得IC载板8位于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之间,之后通过第一驱动缸33带动第二夹持部32沿着第二方向Y向上移动以靠近第一夹持部31,以使得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固定住IC载板8。采用四个夹持组件3通过硬夹持方式拿取IC载板8,能够有效降低掉板率,相比于传统的吸盘吸附方式,能够减少与IC载板8的接触面积,四个夹持组件3依次连线可形成矩形状,且四个夹持组件3均能夹持在IC载板8的可夹持区域,不影响IC载板8表面质量,相较于常用的吸嘴吸盘结构,本发明提供的IC载板用夹持机构对IC载板8表面留下的印迹更少,取板稳定性高,能够有效避免掉板现象发生,提高了IC载板8的运输质量。
在本实施例1中,主体部1包括连接盘11和安装板12,连接盘11安装在安装板12的上端面中部位置,且连接盘11上开设有用于与提取臂机构连接的安装孔111,多个安装孔111呈环状分布。更为具体地,该安装孔111为螺纹孔,提取臂机构和连接盘11之间通过紧固件来固定连接,其中,紧固件一端锁紧在该螺纹孔内,当需要夹取IC载板8时,提取臂机构推动IC载板用夹持机构在第二方向Y上移动,从而调节IC载板用夹持机构和IC载板8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组件2包括第二驱动缸21以及与第二驱动缸21连接的固定板22,固定板22和安装板12之间通过第二驱动缸21来连接,且第二驱动缸21沿着安装板12的延伸方向设置。
更为具体地,固定板22包括板体221以及由板体221中部沿着第一方向X向外凸出形成的延伸部222,在板体221的宽度从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其中,板体221包括第一倾斜面221a、第二倾斜面221b以及平直面221c,第一倾斜面221a和第二倾斜面221b相对设置,且第一倾斜面221a和第二倾斜面221b设置在平直面221c面向主体部1的一侧,其中,第一倾斜面221a和平直面221c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二倾斜面221b和平直面221c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这样设计,能够提高固定板22的安装牢固性,还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固定板22的重量。
在本实施例1中,在移动组件2的正投影方向上,四个夹持组件3的投影中心依次连线形成矩形。这样设计,能够使得四个夹持组件3在夹持IC载板8时,其夹持位置均靠近IC载板8的四角处,不仅能够提高IC载板8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而且,还能够降低对IC载板8表面造成损伤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1中,为了便于定位IC载板8,避免出现推板/伤板现象,在本实施例1中,四个夹持组件3均安装有光纤感应器4,该光纤感应器4能够感应到IC载板8,从而将感应信号反馈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来控制第一驱动杠和第二驱动缸21伸缩。
在本实施例1中,第一驱动缸33为气缸,第二驱动缸21为电缸。
实施例2
参见图5~8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第一驱动缸33沿着第一方向X设置,第一驱动缸33上端设置有横板5,通过横板5来与固定板22连接,第一驱动缸33的输出端通过固定块6与第二夹持部32连接,更为具体地,为了提高第二夹持部32的安装牢固性,在固定板22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7,第二夹持部32活动安装在安装座7内。
在本实施例2中,第一驱动缸33驱动第二夹持部32转动一定角度,然后使得第二夹持部32压紧在IC载板8的下端面,利用第一夹持部31抵接在IC载板8的上端面,从而使得IC载板8被固定在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之间。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主体部;
两个相对设置的移动组件,两个所述移动组件均与所述主体部连接,且两个所述移动组件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两个所述移动组件均可沿着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移动,且两个所述移动组件的运动方向相反,以调整所述容置空间的尺寸;
四个夹持组件,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安装在一所述移动组件上,另外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安装在另一所述移动组件上;
其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以及第一驱动缸,所述第一驱动缸驱动所述第二夹持部在夹紧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切换,当处于夹紧位置时,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抵接在IC载板的上下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缸驱动所述第二夹持部沿着第二方向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以使得所述第二夹持部在夹紧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呈圆柱形状的抵接块,所述第一驱动缸驱动所述第二夹持部转动,当所述第二夹持部转动一定角度后,所述抵接块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配合以夹持IC载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组件的正投影方向上,四个所述夹持组件的投影中心依次连线形成矩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连接盘和安装板,所述连接盘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中部位置,且所述连接盘上开设有用于与提取臂机构连接的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呈环状分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缸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缸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缸来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缸沿着所述安装板的延伸方向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包括板体以及由所述板体中部沿着第一方向向外凸出形成的延伸部,在所述板体的宽度从中部向两端逐渐减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包括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以及平直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设置在所述平直面面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平直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倾斜面和所述平直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上设置有光纤感应器,所述光纤感应器用于感应IC载板。
10.一种IC载板放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IC载板用夹持机构。
CN202310679827.9A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和ic载板放板机 Pending CN1166546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9827.9A CN116654609A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和ic载板放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9827.9A CN116654609A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和ic载板放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4609A true CN116654609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09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79827.9A Pending CN116654609A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和ic载板放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5460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131295U (zh) 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和ic载板放板机
CN116654609A (zh) 一种ic载板用夹持机构和ic载板放板机
CN208954962U (zh) 机械手臂
CN115188871B (zh) 一种微小型led转移装置及转移方法
CN216327812U (zh) 电池托盘涂胶打钉设备及其定位装置
CN111446180A (zh) 一种半导体封装检测设备
CN216637148U (zh) 一种工位衔接翻转装置
CN113764314A (zh) 一种光伏组件自动装框机
CN212527767U (zh) 一种高强度高韧度泡壳的抓取机械臂
CN210557787U (zh) 弧形电芯定位装置
CN109287114B (zh) 压电石英器件的邦定夹具
CN218507039U (zh) 一种电池盖板转移装置
CN112185879A (zh) 一种igbt键合机dbc吸附固定装置
CN217020433U (zh) 产品下料搬运组
CN220641534U (zh) 一种led灯珠生产加工用封装转运装置
CN214507501U (zh) 一种电路板调整治具
CN214381617U (zh) 一种用于pcb板精准定位装置
CN218619097U (zh) 一种料盘升降机构以及料盘定位设备
CN215548929U (zh) 一种高频印刷电路板裁切装置
CN220984481U (zh) 一种多芯片立体贴装设备
CN215625296U (zh) 一种线路板叠装设备
CN219698046U (zh) 一种自动化贴装用治具
CN218967325U (zh) 一种平面式纸板供料机构
CN214826598U (zh) 一种移载机构
CN214924507U (zh) 一种机械手吸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