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52563A - 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52563A
CN116652563A CN202310745744.5A CN202310745744A CN116652563A CN 116652563 A CN116652563 A CN 116652563A CN 202310745744 A CN202310745744 A CN 202310745744A CN 116652563 A CN116652563 A CN 116652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jaw
radiator
bottom cover
assembly
inclin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457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华
谢献民
蔡庆星
徐振光
李吉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457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525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52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25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4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parts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涉及CPU智能组装技术领域,包括机械手组件、夹持组件及拆盖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夹持散热器并使散热器的底盖朝下;所述拆盖组件包括支架、升降气缸、上夹爪及下夹爪,所述上夹爪设置于所述支架的顶端,所述升降气缸以所述支架为支点驱动所述下夹爪升降;所述上夹爪的底面为第一斜面,所述上夹爪的端部为薄片状;所述下夹爪的顶面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配合;所述升降气缸驱动下夹爪向上运动直至夹紧边缘,技术效果:通过机械手组件驱动边缘移动至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之间,通过升降气缸驱动下夹爪向上运动直至夹紧边缘,再通过机械手组件向上移动,实现剥离底盖。

Description

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PU智能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
背景技术
服务器、电脑等的组装包括了内存条、电源、CPU、光纤模块等的组装,目前,组装主要通过人工进行,存在效率低,失误率较高的缺陷。
为提高服务器、电脑等组装的效率,并降低组装的失误率,有必要开发一套CPU智能组装设备,这就需要CPU和散热器之间进行自动组装设备;鉴于散热器底部具有预涂的硅脂及覆盖硅脂的底盖,在CPU和散热器之间进行自动组装时,需要拆下底盖,暴露出硅脂,为CPU和散热器之间的自动组装提供准备。目前,拆卸散热器底部的底盖通常通过人工进行,具有效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通过夹持组件及拆盖组件之间的配合实现自动拆盖。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包括机械手组件、夹持组件及拆盖组件;
所述夹持组件夹持散热器并使散热器的底盖朝下;
所述拆盖组件包括支架、升降气缸、上夹爪及下夹爪,所述上夹爪设置于所述支架的顶端,所述升降气缸以所述支架为支点驱动所述下夹爪升降;
所述上夹爪的底面为第一斜面,所述上夹爪的端部为薄片状;
所述下夹爪的顶面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配合;
所述机械手组件驱动散热器底盖的边缘至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之间时,所述升降气缸驱动下夹爪向上运动直至夹紧边缘。
优选地,当边缘被夹紧于上夹爪和下夹爪之间时,所述机械手组件驱动散热器向上移动,使底盖被剥离。
优选地,所述第二斜面为粗糙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斜面为锯齿形粗糙面。
优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通过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之间的相互靠近实现夹紧散热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爪设置第一L型台阶,所述第二夹爪设置第二L型台阶,散热器的底面两侧分别支撑于第一L型台阶和第二L型台阶。
优选地,所述机械手组件的端部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四角分别设置立柱,所述立柱设置台阶,在所述台阶和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第一弹簧;
当散热器被夹紧于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之间时,散热器的顶部被所述立柱抵住。
优选地,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0°;所述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0°。
优选地,所述拆盖组件还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方设置若干缓冲弹簧;
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架的底部。
优选地,还包括底盖仓储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效果如下:
(1)散热器底盖的边缘与散热器的底部具有一定的缝隙,通过机械手组件驱动边缘移动至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之间,通过升降气缸驱动下夹爪向上运动直至夹紧边缘,再通过机械手组件向上移动,实现剥离底盖,拆盖效率高。
(2)上夹爪的端部为薄片状,使上夹爪端部能够深入边缘与散热器之间的缝隙一小段距离,再通过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配合,实现夹紧边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机箱拆盖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夹持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夹持组件与拆盖组件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3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夹持组件与拆盖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散热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械手组件;11、固定板;12、立柱;121、台阶;122、第一弹簧;2、夹持组件;21、第一夹爪;211、第一L型台阶;22、第二夹爪;221、第二L型台阶;3、拆盖组件;31、支架;32、升降气缸;33、上夹爪;34、下夹爪;35、底板;36、缓冲弹簧;4、散热器;41、底盖;411、边缘;5、底盖仓储盒;6、标签吸取组件;61、垂直气缸;62、水平板;621、第一负压口;622、第二负压口;63、第一吸附部;64、第二吸附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揭示了一种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以下简称“拆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机械手组件1、夹持组件2及拆盖组件3;所述夹持组件2夹持散热器4并使散热器4的底盖41朝下;所述拆盖组件3包括支架31、升降气缸32、上夹爪33及下夹爪34,所述上夹爪33设置于所述支架31的顶端,所述升降气缸32以所述支架31为支点驱动所述下夹爪34升降;所述上夹爪33的底面为第一斜面331,所述上夹爪33的端部为薄片状;所述下夹爪34的顶面为第二斜面341,所述第一斜面331和所述第二斜面341配合,第一斜面331和第二斜面341平行,所述第一斜面33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0°,所述第二斜面34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0°,第一斜面331、第二斜面341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优选15°;所述机械手组件1驱动散热器底盖41的边缘411至所述第一斜面331和第二斜面341之间时,所述升降气缸32驱动下夹爪34向上运动直至夹紧边缘411。
具体地,图6是散热器的立体示意图,散热器4的底部具有底盖41,底盖41的一侧具有边缘411,边缘411与散热器底部之间具有缝隙,底盖41拆掉后将暴露出硅脂,硅脂的目的是填充散热器4和CPU之间的狭小缝隙。为了自动地将底盖41拆下,具体需要经过以下步骤:第一步,通过夹持组件2夹持散热器4,并使散热器4的底盖41朝下;第二步,机械手组件1驱动散热器底盖41的边缘411至所述第一斜面331和第二斜面341之间,并使上夹爪33的端部深入边缘411;第三步,通过升降气缸32驱动下夹爪34向上运动直至夹紧边缘411,夹紧边缘411是通过第一斜面331和第二斜面341之间的咬合而实现,即夹紧边缘411是通过上夹爪33和下夹爪34之间的咬合而实现;第四步,通过机械手组件1向上移动,驱动散热器4向上移动,由于边缘411已被夹紧,散热器4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实现剥离底盖41。
参见图3和图4,为保障夹紧边缘411,所述第二斜面341为粗糙面,优选锯齿形粗糙面,即第二斜面341的表面设置若干锯齿形纹路,使边缘411被夹持的更加紧密,在拆下底盖41的过程中,防止边缘411脱离。
参见图2至图5,夹持组件2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夹持组件2包括第一夹爪21和第二夹爪22,第一夹爪21和第二夹爪22均为气动夹爪,通过所述第一夹爪21和第二夹爪22之间的相互靠近实现夹紧散热器4,为了防止在拆盖过程中散热器4发生位移,在第一夹爪21和第二夹爪22限制散热器两侧的基础上,散热器4的底面及顶面均需被限制;散热器4底面限制结构为:所述第一夹爪21设置第一L型台阶211,所述第二夹爪22设置第二L型台阶221,散热器4的底面两侧分别支撑于第一L型台阶211和第二L型台阶221,散热器4的底面两侧分别被第一L型台阶211和第二L型台阶221的折弯托起,实现散热器4底面的位移限位;散热器4顶面限制结构为:所述机械手组件1的端部设置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四角分别设置立柱12,所述立柱12设置台阶121,在所述台阶121和所述固定板11之间设置第一弹簧122,当散热器4被夹紧于第一夹爪21和第二夹爪22之间时,散热器的顶部被所述立柱12抵住,即通过四根立柱12抵住散热器4的顶面;在将散热器4的边缘411移动于第一斜面331和第二斜面341之间的过程,以及边缘411处于夹紧状态且散热器4被驱动上升的过程,散热器的两侧、底面及顶面均被限制,使散热器4不会出现松动位移情况。
参见图5,在边缘411被夹紧于第一斜面331和第二斜面341之间的初始状态时,由于边缘411呈水平状态,而第一斜面331和第二斜面341并非水平状态夹持411;在散热器4提升一小段距离后,底盖41被剥离少许并发生弯曲,使边缘411发生少许倾斜,此时边缘411恰巧被吻合地夹持于第一斜面331和第二斜面之间;在拆盖组件3的底部设置有缓冲结构,具体为,拆盖组件3还包括底板35,在所述底板35上方设置若干缓冲弹簧36,所述缓冲弹簧36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架31的底部,缓冲弹簧36的存在,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缓冲作用,其一,在散热器4的边缘被送至第一斜面331和第二斜面341之间的过程中,上夹爪33可能受到向下的压力,若无缓冲弹簧36的存在,可能导致上夹爪33被压弯,其二,在散热器4上升的过程中,缓冲弹簧36的存在,使上夹爪33受到的向上的拉力也具有弹性,也能起到减少上夹爪33被拉弯变形的可能性。
参见图3,为了将拆掉的底盖4进行收集,拆盖装置还设置有底盖仓储盒5;当拆盖完成后,升降气缸32下降,下夹爪34远离上夹爪33,底盖4自由落体掉入底盖仓储盒5,隔一段时候清理底盖仓储盒5内的底盖4即可。
机械手组件1具有回转底座及若干活动臂,能实现平移及升降;通过本实施例,机械手组件1驱动夹持组件2夹持散热器4后,通过拆盖组件3完成拆盖后,暴露出散热器4底部的硅脂;机械手组件1再驱动夹持组件2至CPU上方,通过CCD相机进行精确定位后,将散热器4与CPU组装在一起;以此往复,实现散热器4自动拆盖及将散热器4组装于CPU,自动化程度高,相比人工操作而言,CPU组装效率提高且一致性更好。
参见图2和图5,在夹持组件2的侧方还设置有标签吸取组件6,标签吸取组件6包括垂直气缸61、水平板62、第一吸附部63和第二吸附部64,垂直气缸61驱动水平板62升降并带动第一吸附部63和第二吸附部64吸取或释放标签;第一吸附部63和第二吸附部64位于所述水平板62的底部两端,第一吸附部63和第二吸附部64吸附标签的两端;在水平板62设置第一负压口621和第二负压口622,第一负压口621连通第一吸附部63,第二负压口622连通第二吸附部64;为使标签保持展平状态贴附,需要在保持负压吸附的状态完成贴标,若负压提前消失,则标签位置及标签的平整度可能会受到影响;第一吸附部63和第二吸附部64之间具有空腔,即第一吸附部63和第二吸附部64仅吸取标签表面积的一部分,第一吸附部63和第二吸附部64的吸附面积之和为标签表面积的1/3-1/2,即仅标签的1/3-1/2的表面积被吸附,空腔能够减少第一吸附部63和第二吸附部64对标签的吸附力,在向组装后的CPU模块表面贴标时,标签受到了与CPU模块之间的粘贴力,同时还受到第一吸附部63和第二吸附部64的吸附力,当粘贴力大于吸附力时,才会完成贴标签动作。

Claims (10)

1.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手组件、夹持组件及拆盖组件;
所述夹持组件夹持散热器并使散热器的底盖朝下;
所述拆盖组件包括支架、升降气缸、上夹爪及下夹爪,所述上夹爪设置于所述支架的顶端,所述升降气缸以所述支架为支点驱动所述下夹爪升降;
所述上夹爪的底面为第一斜面,所述上夹爪的端部为薄片状;
所述下夹爪的顶面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配合;
所述机械手组件驱动散热器底盖的边缘至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之间时,所述升降气缸驱动下夹爪向上运动直至夹紧边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边缘被夹紧于上夹爪和下夹爪之间时,所述机械手组件驱动散热器向上移动,使底盖被剥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为粗糙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为锯齿形粗糙面。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通过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之间的相互靠近实现夹紧散热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设置第一L型台阶,所述第二夹爪设置第二L型台阶,散热器的底面两侧分别支撑于第一L型台阶和第二L型台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组件的端部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四角分别设置立柱,所述立柱设置台阶,在所述台阶和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第一弹簧;
当散热器被夹紧于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之间时,散热器的顶部被所述立柱抵住。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0°;所述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0°。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盖组件还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方设置若干缓冲弹簧;
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架的底部。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盖仓储盒。
CN202310745744.5A 2023-06-24 2023-06-24 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 Pending CN1166525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5744.5A CN116652563A (zh) 2023-06-24 2023-06-24 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45744.5A CN116652563A (zh) 2023-06-24 2023-06-24 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2563A true CN116652563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19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45744.5A Pending CN116652563A (zh) 2023-06-24 2023-06-24 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525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95945B2 (en) Bonding device for chip on film and display panel and bond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11267463B (zh) 一种撕膜装置与撕膜方法
JP3570817B2 (ja) 顕微鏡標本のカバーガラス取出し及び取付け方法
CN111113031A (zh) 一种摄像头镜片装配机
CN116652563A (zh) 散热器底盖拆盖装置
KR101248313B1 (ko) 헤드 교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다이 본딩 시스템
CN213419603U (zh) 一种保压装置
CN111312858A (zh) 一种接线盒安装装置
CN210025724U (zh) 一种用于泥胚喷釉的新型固定夹具
JP3314663B2 (ja) チップのボンディング装置
CN210272302U (zh) 太阳能电池串转移机构
CN103506826A (zh) 一种弹性片组装设备
CN211555919U (zh) 一种接线盒安装装置
CN218431938U (zh) 自动贴膜装置
CN116651986A (zh) Cpu支架弯折装置
CN210100001U (zh) 一种应用于传样系统的样品停放台抓取结构
CN219134757U (zh) 一种自动撕膜构造
CN216302643U (zh) 一种ads屏贴屏设备
CN216700489U (zh) 一种pcb板载具的拆分装置
CN220501244U (zh) 真空吸孔撕膜机构
CN218102818U (zh) 一种立式电机的轴承安装装置
CN219696493U (zh) 一种电池包膜装置
TWI753989B (zh) 膜片供應系統和方法
CN212125809U (zh) 一种润滑油生产封装装置
CN207954945U (zh) 加工件贴片自动剥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