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48103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48103A
CN116648103A CN202310843777.3A CN202310843777A CN116648103A CN 116648103 A CN116648103 A CN 116648103A CN 202310843777 A CN202310843777 A CN 202310843777A CN 116648103 A CN116648103 A CN 1166481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ight shielding
cathode
anod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437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4377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481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48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481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09F9/3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be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2Cath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显示面板中第一显示区的透过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在第一显示区,阴极金属层包括多个阴极主体部,在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遮光部、阳极、发光单元、阴极主体部四者相互交叠;第一显示区包括多条位于透明导电层的第一信号线,阳极金属层还包括多条阳极延长线,第一遮光层还包括多个第一遮光连接部,阴极金属层还包括多个阴极连接部,在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遮光连接部、阳极延长线、阴极连接部三者相互交叠。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本发明不仅可以尽可能保证第一显示区具有足够的透过率,还可以尽可能降低衍射对成像效果的影响,保证感光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主要有可自主发光、可设置柔性屏、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快等优点。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OLED屏幕设计为了追求更高的屏占比以及电子元器件的更高集成度,具有显示功能的屏下摄像技术逐步被开发。
屏下摄像技术(camera under display,CUP;under display camera,UDC)是指通过在显示区的局部进行挖孔,在挖孔区的下方放置摄像头来减小摄像头占据周边区的面积,进而提高屏占比的技术。屏下摄像技术可以使环境光线透过屏幕膜层到达底层被摄像头捕捉到进行成像,这种技术要求OLED器件的膜层材料具有比较高的透过率以及在显示区域有着独特的电路设计。并且采用屏下摄像技术的显示设备中往往存在衍射现象,衍射现象会影响显示设备中摄像头的成像质量,因此衍射现象成制约屏下摄像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比如目前现有的一些设计方案中,设置屏下摄像头的区域中,由于有OLED的复杂像素电路,金属占据了像素的大部分区域,导致透光区域占得比例很小,所以透过率低、衍射较强,严重影响摄像头的拍照效果。
因此,提供一种不仅可以尽可能保证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器件区域具有足够的透过率,还可以尽可能降低衍射对成像效果的影响,保证感光效果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屏下摄像技术的显示设备在屏下摄像头区域透过率不足,且衍射问题较严重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第一遮光层,第一遮光层位于衬底的一侧,第一遮光层包括多个第一遮光部;阳极金属层,阳极金属层位于第一遮光层远离衬底的一侧,阳极金属层包括多个阳极;发光功能层,发光功能层位于阳极金属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发光功能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阴极金属层,阴极金属层位于发光功能层远离衬底的一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过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在第一显示区,阴极金属层包括多个阴极主体部,在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遮光部、阳极、发光单元、阴极主体部四者相互交叠;第一显示区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第一信号线位于透明导电层;阳极金属层还包括多条阳极延长线,阳极延长线的一端与阳极直接连接,阳极延长线的另一端与第一信号线电连接;第一遮光层还包括多个第一遮光连接部,多个第一遮光部通过第一遮光连接部相互连接,阴极金属层还包括多个阴极连接部,多个阴极主体部通过阴极连接部相互连接;在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遮光连接部、阳极延长线、阴极连接部三者相互交叠。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区,设置阴极金属层并非为整面结构,第一显示区范围内的阴极金属层包括多个阴极主体部,通过对第一显示区的阴极金属层的图形化,可以去除第一显示区内非发光单元所在区域的阴极金属结构,从而可以增加第一显示区的透过率,在第一显示区作为感光器件设置区使用时,有利于提升感光器件的使用效果。衬底与阳极金属层之间还包括第一遮光层,第一遮光层包括多个第一遮光部,第一遮光部、阳极、发光单元、阴极主体部四者相互交叠,通过第一遮光部可以实现阴极主体部图案化的制程工艺的同时,还可以尽可能避免在第一显示区内增加非透光结构的面积,有利于保证第一显示区的高透过率。本发明还设置第一显示区包括多条透明的第一信号线,通过第一信号线实现驱动阵列层的驱动电路与阳极金属层的阳极之间的信号传输,进一步增加第一显示区的透过率。且阳极金属层还包括多条阳极延长线,阳极延长线可以理解为阳极延伸出来的一部分结构,以延长阳极的连入端与连出端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与阳极的连出端连接的第一信号线可以有更大的布设空间,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高分辨率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遮光连接部、阳极延长线、阴极连接部三者相互交叠,第一遮光部、阳极、发光单元、阴极主体部四者相互交叠,即使为了增加第一信号线的布设空间而设置了阳极延长线,也可以尽可能减少不同膜层的非透明金属材料在第一显示区占用的面积,有利于保证尽可能不减少第一显示区的透过率的同时,不额外增加第一显示区的衍射,在第一显示区作为感光器件设置区使用时,有利于提升感光器件的使用效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J1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相关技术中发光单元的阳极与其对应的第一信号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第一遮光层和阴极金属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J2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J1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J1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C-C’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J1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D-D’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能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发明意在覆盖落入所对应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结合参考图1-图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J1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结构,图2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0,包括:
衬底10;
第一遮光层20,第一遮光层20位于衬底10的一侧,第一遮光层20包括多个第一遮光部201;
阳极金属层30,阳极金属层30位于第一遮光层20远离衬底10的一侧,阳极金属层30包括多个阳极301;
发光功能层40,发光功能层40位于阳极金属层30远离衬底10的一侧,发光功能层40包括多个发光单元401;
阴极金属层50,阴极金属层50位于发光功能层40远离衬底10的一侧;
显示面板000包括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第一显示区AA1的透过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透过率;
在第一显示区AA1,阴极金属层50包括多个阴极主体部501,在垂直于衬底1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一遮光部201、阳极301、发光单元401、阴极主体部501四者相互交叠;
第一显示区AA1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601,第一信号线601位于透明导电层60;阳极金属层30还包括多条阳极延长线302,阳极延长线302的一端与阳极301直接连接,阳极延长线302的另一端与第一信号线601电连接;
第一遮光层20还包括多个第一遮光连接部202,多个第一遮光部201通过第一遮光连接部202相互连接,阴极金属层50还包括多个阴极连接部502,多个阴极主体部501通过阴极连接部502相互连接;
在垂直于衬底1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一遮光连接部202、阳极延长线302、阴极连接部502三者相互交叠。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可选的,显示面板000可以为设置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器件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000包括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至少部分第二显示区AA2与第一显示区AA1相邻设置,本实施例的图1中以第二显示区AA2围绕第一显示区AA1设置,或者第二显示区AA2可以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AA1设置(未附图示意)。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1中仅是以第一显示区AA1为圆形为例进行示例说明,具体实施时,第一显示区AA1的形状包括但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本实施例设置第一显示区AA1的透过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透过率,即第一显示区AA1的光线透过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光线透过率,第一显示区AA1可以作为摄像头、光线传感器、指纹传感器等感光器件的设置区使用。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可以均包括多个子像素,以利用子像素来显示待显示画面,可以使得第一显示区AA1实现显示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复用为感光器件(如摄像头)设置区使用。
可选的,第一显示区AA1的透过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透过率,可通过设置第一显示区AA1内的PPI(Pixels Per Inch,像素密度,表示每英寸面积内的显示面板所拥有的像素数量)小于第二显示区AA2内的PPI,或者第一显示区AA1具有第二显示区AA2没有的透光区,来实现第一显示区AA1的光线透过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光线透过率,本实施例对于第一显示区AA1内的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具体实施时,还可以设置为其他能够实现第一显示区AA1的光线透过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光线透过率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000在工作时,若第一显示区AA1范围内的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器件不工作时,第一显示区AA1内的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第二显示区AA2内的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共同作用,可以使得第二显示区AA2和第一显示区AA1共同显示画面,实现显示面板000的全面屏显示效果;而在第一显示区AA1范围内的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器件工作时,由于第一显示区AA1具有较高的光线透过率,第一显示区AA1范围内设置的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器件能够接收穿过第一显示区AA1的外界光线以实现设定功能(例如摄像功能),从而在实现第一显示区AA1显示功能,提高屏占比,实现全面屏显示的同时,又可以实现高光线透过率为感光器件的运作提供条件,实现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元件的设定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图1-图3中示意的显示面板均以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的可以设置屏下摄像头等感光器件的显示面板为例进行示例说明,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可以是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的透明显示面板的结构,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000的膜层结构中包括衬底10,衬底10可以为柔性衬底或者硬性衬底中的任一者,本实施例不作限定,衬底10可以起到承载面板其他膜层的作用。衬底10的一侧可以包括阳极金属层30、发光功能层40和阴极金属层50,其中发光功能层40位于阳极金属层30和阴极金属层50之间,发光功能层40可以为有机发光材料,阳极金属层30包括多个阳极301,发光功能层40包括多个发光单元401,一个阳极301可以与一个发光单元401对应,显示时,发光单元401的有机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实现发光,其显示原理一般可以是各个子像素中的发光单元401对应的阳极301和阴极金属层50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金属层50和阳极301注入到电子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光功能层40,并在各个发光单元401的有机发光材料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光。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阳极金属层30和衬底10之间还可以包括驱动阵列层02,驱动阵列层02可以包括多个导电层和多个绝缘层,驱动阵列层02用于设置驱动电路如驱动发光单元401发光的像素电路等结构,本实施例对于驱动阵列层02的具体结构不作赘述,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面板的膜层结构进行理解,仅需理解驱动阵列层02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T(图中未填充)等结构即可。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000包括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为了实现第一显示区AA1的透过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透过率,本实施例设置在第一显示区AA1,阴极金属层50包括多个阴极主体部501,即显示面板000包括的阴极金属层50并非为整面结构,至少在第一显示区AA1范围内的阴极金属层50不是整面结构,第一显示区AA1范围内的阴极金属层50包括多个阴极主体部501,在垂直于衬底1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阳极301、发光单元401、阴极主体部501三者相互交叠,即阳极301、发光单元401、阴极主体部501一一对应,通过对第一显示区AA1的阴极金属层50的图形化,可以去除第一显示区AA1内非发光单元401所在区域的阴极金属结构,从而可以通过减少第一显示区AA1的阴极金属覆盖面积来增加第一显示区AA1的透过率,在第一显示区AA1作为感光器件设置区使用时,有利于提升感光器件的使用效果(如感光器件为摄像头时,可以提升摄像头的拍摄效果)。
本实施例的衬底10与阳极金属层30之间还包括第一遮光层20,第一遮光层20包括多个第一遮光部201,第一遮光部201、阳极301、发光单元401、阴极主体部501四者相互交叠,通过在靠近衬底10一侧设置的图案化的第一遮光部201,可以通过激光工艺(laser)实现与第一遮光部201图案一致的阴极主体部501的图案化,通过第一遮光部201遮挡来自于靠近衬底10一侧的激光,没有被第一遮光部201遮挡覆盖区域的阴极金属层50会被激光气化,被第一遮光部201遮挡覆盖区域的阴极金属层50形成阴极主体部501,使得第一遮光部201可以实现阴极主体部501图案化的制程工艺的同时,还可以尽可能避免在第一显示区AA1内增加非透光结构的面积,有利于保证第一显示区AA1的高透过率。
如图4所示,图4是相关技术中发光单元的阳极与其对应的第一信号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由于发光单元401’发光时,需要通过驱动阵列层的驱动电路为发光单元401’对应的阳极301’提供阳极驱动电压信号,阳极301’的连入端301A’(可以理解为位于阳极301’本身结构上)与连出端301B’(可以理解为驱动电路连接至阳极301’的输出端)之间距离决定了相邻两个发光单元401’之间可以布设多少条并行的第一信号线601’。图4中阳极301’的连入端301A’与连出端301B’基本在同一位置,因此当从阳极301’的连出端设置第一信号线601’与驱动阵列层的驱动电路电连接时,第一信号线601’若沿图中的横方向延伸,则同一子像素行的不同阳极301’对应的多条第一信号线601’的布设空间仅为图4中的P1’所在的宽度区域,导致多条第一信号线601’的布设空间有限,有利于实现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设置第一显示区AA1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601,第一信号线601可以为与第一显示区AA1内的阳极301连接的走线,通过第一信号线601可以实现驱动阵列层02的驱动电路与阳极金属层30的阳极301之间的信号传输,且阳极金属层30还包括多条阳极延长线302,阳极延长线302的一端与阳极301直接连接(阳极延长线302与阳极301可以为一体结构),阳极延长线302的另一端与第一信号线601电连接,通过阳极延长线302和第一信号线601实现阳极301与驱动阵列层02的驱动电路的电连接效果。由于阳极301的连入端301A与连出端301B之间设置有阳极延长线302,阳极延长线302可以理解为阳极301延伸出来的一部分结构,以延长阳极301的连入端301A与连出端301B之间的距离,同一子像素行的不同阳极301对应的多条第一信号线601的布设空间可以为图2中的P1所在的宽度区域,进而使得与阳极301的连出端301B连接的第一信号线601可以有更大的布设空间,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高分辨率效果。
本实施例设置第一信号线601位于透明导电层60,即第一信号线601可以为透明导电材料,如ITO(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ZO(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AZO(氧化锌铝,Aluminum Zinc Oxide)或IGO(氧化铟镓,Indium Gallium oxide)等可导电的透明金属氧化物材料,从而可以通过透明的第一信号线601进一步增加第一显示区AA1的透过率,在第一显示区AA1作为感光器件设置区使用时,有利于提升感光器件的使用效果。
当显示面板000的阳极金属层30包括多个阳极延长线302时,第一遮光层20还包括多个第一遮光连接部202,多个与发光单元401、阴极主体部501对应的第一遮光部201通过第一遮光连接部202相互连接(第一遮光部201和第一遮光连接部202可以为一体结构),即在第一显示区AA1,第一遮光层20的多个第一遮光部201通过多个第一遮光连接部202相互连接形成类似网状的结构。通过激光工艺在阴极金属层50图案化时,阴极金属层50不仅可以形成与第一遮光部201对应的阴极主体部501,还可以形成与第一遮光连接部202对应的阴极连接部502,即在第一显示区AA1,阴极金属层50的多个阴极主体部501通过多个阴极连接部502相互连接形成类似网状的结构(阴极主体部501和阴极连接部502可以为一体结构)。本实施例不仅可以通过第一显示区AA1内第一遮光层20的图案形成与之形状匹配对应的第一显示区AA1内阴极金属层50的图案,还可以通过设置在垂直于衬底1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一遮光连接部202、阳极延长线302、阴极连接部502三者相互交叠,即第一遮光连接部202不仅与阴极连接部502交叠,阳极金属层30的阳极延长线302也可以与第一遮光层20的第一遮光连接部202交叠,阳极延长线3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遮光连接部202的延伸方向一致,即使为了增加第一信号线601的布设空间而设置了阳极延长线302,也可以尽可能避免在第一显示区AA1内增加非透光结构的面积,有利于进一步保证第一显示区AA1的高透过率,并且本实施例设置在垂直于衬底1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一遮光部201、阳极301、发光单元401、阴极主体部501四者相互交叠,第一遮光连接部202、阳极延长线302、阴极连接部502三者相互交叠,可以尽可能减少不同膜层的非透明金属材料在第一显示区AA1占用的面积,有利于保证尽可能不减少第一显示区AA1的透过率的同时,尽可能不额外增加第一显示区AA1的衍射,在第一显示区AA1作为感光器件设置区使用时,有利于提升感光器件的使用效果。
可选的,如图2所示,为了减少阴极金属层50在第一显示区AA1的面积,本实施例中将相邻两个阴极主体部501相互连接的阴极连接部502采取最短路径连接,也可以理解为阴极连接部502的延伸方向是一个阴极主体部501的几何中心点指向相邻的另一个阴极主体部501的几何中心点的方向,当阴极主体部501为圆形时,则可以理解为阴极连接部502的延伸方向是一个阴极主体部501的圆心指向相邻的另一个阴极主体部501的圆心的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多个发光单元401可以包括至少三种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401,图中以不同填充图案区分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401。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中以发光单元401为圆形为例进行示例说明,具体实施时,发光单元401的形状包括但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2中的多个发光单元401可以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401,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401的面积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AA1的发光单元401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形状可以为圆形,具体实施时,第一显示区AA1的发光单元401的形状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如第一显示区AA1的发光单元401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形状还可以为椭圆形或切角矩形中的任一种,从而可以尽可能避免第一显示区AA1内发光单元401的形状带有直角边缘,尽可能使得第一显示区AA1中的图形趋向于圆形,使得衍射能量尽可能均匀分布在各个方向,使得单一方向的衍射能量降低,进而可以有效改善衍射问题,进一步提升第一显示区AA1作为感光器件设置区使用时的光学效果。
可选的,如图3所示,透明导电层60位于阳极金属层50朝向衬底10的一侧。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000的膜层结构中以透明导电层60位于阳极金属层30和驱动阵列层02为例进行示例说明,具体实施时,透明导电层60也可以是驱动阵列层02中的某一膜层,仅需满足阳极金属层30中的阳极301和阳极延长线302可以通过透明导电材料的第一信号线601实现与驱动电路的电连接效果即可。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区AA1包括功能器件区,功能器件区即可以理解为设置感光器件等结构的区域,具体的显示面板000形成显示模组结构时,显示面板000下方模组的功能器件区对应位置的膜层可以挖空,用于放置感光器件等结构,功能器件区仍然作为第一显示区AA1使用,从而可以减小感光器件占据显示面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屏占比。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中仅是举例说明显示面板000可以包括的结构,具体实施时,显示面板000的结构包括但不局限于此,还可以包括其他能够实现显示功能和感光功能的结构,本发明在此不作赘述,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理解。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图1-图3仅是示例性画出显示面板的结构,具体实施时,显示面板000的结构包括但不仅限于此,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如显示面板000的其他膜层结构、像素电路、封装结构等等,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理解。
可选的,如图1-图3、图5所示,图5是图2中第一遮光层和阴极金属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结构,图5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本实施例中,第一遮光部201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阴极主体部501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相互重合,第一遮光连接部202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阴极连接部502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相互重合。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在实现第一显示区AA1的阴极金属层50图案化时,通过在靠近衬底10一侧设置的图案化的第一遮光部201和第一遮光连接部202,采用激光工艺(laser)实现与第一遮光部201图案一致的阴极主体部501的图案化,实现与第一遮光连接部202图案一致的阴极连接部502的图案化,通过第一遮光部201和第一遮光连接部202遮挡来自于靠近衬底10一侧的激光,没有被第一遮光部201和第一遮光连接部202遮挡覆盖区域的阴极金属层50会被激光气化,被第一遮光部201遮挡覆盖区域的阴极金属层50形成阴极主体部501,被第一遮光连接部202遮挡覆盖区域的阴极金属层50形成阴极连接部502,进而可以使得第一遮光部201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阴极主体部501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相互重合,第一遮光连接部202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阴极连接部502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相互重合,第一遮光部201和第一遮光连接部202可以实现第一显示区AA1的阴极金属层50图案化的制程工艺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形成完全重合的两个异层的非透明结构,避免在第一显示区AA1内增加非透光结构的面积,有利于更好的保证第一显示区AA1的高透过率。
可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601包括第一子段601A,阳极延长线302远离阳极301的一端与第一子段601A的一端电连接;
第一子段601A的延伸方向与阳极延长线302的延伸方向相交。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显示面板000中需要设置第一信号线601与第一显示区AA1内的阳极301电连接,通过第一信号线601可以实现驱动阵列层02的驱动电路与阳极金属层30的阳极301之间的信号传输。当阳极金属层30还包括多条阳极延长线302,阳极延长线302的一端与阳极301直接一体连接,阳极延长线302可以理解为阳极301延伸出来的一部分结构,以延长阳极301的连入端301A与连出端301B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使得与同一子像素行的多个阳极301电连接的多条第一信号线601的布设空间可以增大,且部分段(如第一子段601A)的第一信号线601的延伸方向与阳极延长线302的延伸方向可以相交或者相互垂直,如图2所示,阳极延长线302远离阳极301的一端与第一子段601A的一端电连接,第一信号线601的第一子段601A沿第一方向X延伸,阳极延长线302沿第二方向Y延伸,阳极延长线302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越长,则可以布设第一信号线601的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空间就越大。本实施例在阳极301的连入端301A与连出端301B之间设置有阳极延长线302,同一子像素行的不同阳极301对应的多条第一信号线601的布设空间可以在第二方向Y上进一步增大,进而使得与阳极301的连出端301B的第一信号线601可以有更大的布设空间,实现显示面板的高分辨率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中仅是以第一信号线601的第一子段601A沿第一方向X延伸,阳极延长线302沿第二方向Y延伸为例进行示例说明,具体实施时,第一信号线601的第一子段601A也可以沿第二方向Y延伸,阳极延长线302沿第一方向X延伸,仅需满足第一子段601A的延伸方向与阳极延长线302的延伸方向相交或者相互垂直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如图1-图3和图6所示,图6是图2中J2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结构,图6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本实施例中,阳极延长线302通过过孔K1与第一信号线601电连接;
第一遮光连接部202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过孔K1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阳极金属层30的阳极延长线302和透明导电层60的第一信号线601电连接时,阳极延长线302通过至少一个过孔K1与第一信号线601电连接,过孔K1可以作为不同导电层实现电连接的转接孔,可选的,过孔K1开设于阳极金属层30和透明导电层60之间的至少一个绝缘层中。本实施例设置第一遮光层20的第一遮光连接部202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过孔K1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从而可以使得在垂直于衬底1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一遮光连接部202不仅与阳极延长线302交叠,第一遮光连接部202的宽度还需要达到足够覆盖过孔K1的宽度,进而有利于避免对阴极金属层50图案化时,过孔K1和阳极延长线302外露,激光造成对两者的影响,可以提高阳极延长线302与第一信号线601的电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7和图8,图7是图1中J1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结构,图7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000还包括第二遮光层70,第二遮光层70位于阴极金属层50远离衬底10的一侧;
第二遮光层70包括第二遮光部701,在垂直于衬底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二遮光部701与阴极连接部502相互交叠。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显示面板000的膜层结构中还包括第二遮光层70,第二遮光层70位于阴极金属层50远离衬底10的一侧,可选的,第二遮光层70可以采用具有遮光效果的绝缘材料制作,如黑矩阵材料等,本实施例不作限定。本实施例设置第二遮光层70至少包括第二遮光部701,且在垂直于衬底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二遮光部701与阴极连接部502相互交叠,即第二遮光层70至少在阴极连接部502所在区域与阴极连接部502在垂直于衬底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交叠,通过具有遮光功能的第二遮光部701,可以降低阴极金属层50的反射率,进而可以改善面板的衍射问题。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显示区AA1为了提高透过率,阴极金属层50进行了图案化设计,且图案化后的阴极金属层50在发光单元401以外的区域具有将阴极主体部501相互连接的阴极连接部502,因此为了降低阴极连接部502的金属反射问题,本实施例设置具有遮光功能的第二遮光部701在垂直于衬底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与阴极连接部502交叠,从而可以通过第二遮光部701的遮挡,降低阴极连接部502的金属反射率,改善衍射问题,并且第二遮光部701在垂直于衬底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与阴极连接部502交叠,可以通过尽可能交叠的两个异层的非透明结构,避免在第一显示区AA1内增加非透光结构的面积,尽可能避免第二遮光部701的设置降低第一显示区AA1的透过率,还可以尽可能不增加额外的衍射问题,有利于保证显示品质。
可选的,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图9是图1中J1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C-C’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结构,图9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本实施例中,第二遮光部701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阴极连接部502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相互重合,可选的,第二遮光部701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阴极连接部502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第一遮光连接部202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三者相互重合,即三者的线宽基本相同。本实施例设置第二遮光部701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图案与阴极连接部502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图案尽可能完全重合,从而可以通过形成完全重合的两个异层的非透明结构,可以更好的避免在第一显示区AA1内增加非透光结构的面积,有利于更好的保证第一显示区AA1的高透过率,避免因增加非透光的金属面积而增加额外的衍射问题,有利于更好的保证显示品质。
可选的,如图1、图11和图12所示,图11是图1中J1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D-D’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结构,图11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本实施例中,第二遮光层70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三遮光部702,第三遮光部702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围绕发光单元401在衬底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设置。本实施例设置第二遮光层70还包括与发光单元401对应的第三遮光部702,且第三遮光部702可以为环状结构围绕发光单元401设置,第三遮光部702用于遮挡在不同的发光单元401之间,起到避免不同的发光单元401之间光线串扰的作用,有利于保证显示品质。
进一步可选的,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二遮光层70的第三遮光部702和第二遮光部701可以为一体连接的结构,即第三遮光部702和第二遮光部701可以同制程工艺制作,有利于减少制程步骤,提高制程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图中仅是示例性画出显示面板000的膜层结构,具体实施时,显示面板000的膜层结构还可以包括其他膜层,如位于第二遮光层70和阴极金属层50之间的薄膜封装层,薄膜封装层远离衬底10一侧的色彩转换层等,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进行理解。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1-图3,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000包括驱动阵列层02,驱动阵列层02位于透明导电层60朝向衬底10的一侧,驱动阵列层02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T;
第一遮光层20位于驱动阵列层02和衬底10之间。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显示面板000的膜层结构中还可以包括驱动阵列层02,驱动阵列层02位于透明导电层60朝向衬底10的一侧,驱动阵列层02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T,多个电连接的薄膜晶体管T可以作为驱动阵列层02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用于为发光单元401传输驱动电信号,实现发光单元401的发光效果。本实施例设置第一遮光层20位于驱动阵列层02和衬底10之间,即第一遮光层20是最靠近衬底10、最靠近面板底部的一个膜层,可以在阴极金属层50图形化时遮挡来自于底部的激光,没有被第一遮光部201遮挡覆盖区域的阴极金属层50会被激光气化,而被第一遮光部201遮挡覆盖区域的阴极金属层50形成阴极主体部501,使得第一遮光部201可以实现阴极主体部501图案化的制程工艺的同时,还可以使得阴极主体部501与第一遮光部201的图形一致,尽可能避免在第一显示区AA1内增加非透光结构的面积,有利于保证第一显示区AA1的高透过率。
可选的,第一遮光层20的制作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第一遮光层20具有不透光性,可以较好的遮挡激光制程工艺中来自于靠近衬底10一侧的激光,进而保证阴极金属层50图形化的成型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3,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0。图13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11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111,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000的具体说明,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区,设置阴极金属层并非为整面结构,第一显示区范围内的阴极金属层包括多个阴极主体部,通过对第一显示区的阴极金属层的图形化,可以去除第一显示区内非发光单元所在区域的阴极金属结构,从而可以增加第一显示区的透过率,在第一显示区作为感光器件设置区使用时,有利于提升感光器件的使用效果。衬底与阳极金属层之间还包括第一遮光层,第一遮光层包括多个第一遮光部,第一遮光部、阳极、发光单元、阴极主体部四者相互交叠,通过第一遮光部可以实现阴极主体部图案化的制程工艺的同时,还可以尽可能避免在第一显示区内增加非透光结构的面积,有利于保证第一显示区的高透过率。本发明还设置第一显示区包括多条透明的第一信号线,通过第一信号线实现驱动阵列层的驱动电路与阳极金属层的阳极之间的信号传输,进一步增加第一显示区的透过率。且阳极金属层还包括多条阳极延长线,阳极延长线可以理解为阳极延伸出来的一部分结构,以延长阳极的连入端与连出端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与阳极的连出端连接的第一信号线可以有更大的布设空间,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高分辨率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遮光连接部、阳极延长线、阴极连接部三者相互交叠,第一遮光部、阳极、发光单元、阴极主体部四者相互交叠,即使为了增加第一信号线的布设空间而设置了阳极延长线,也可以尽可能减少不同膜层的非透明金属材料在第一显示区占用的面积,有利于保证尽可能不减少第一显示区的透过率的同时,不额外增加第一显示区的衍射,在第一显示区作为感光器件设置区使用时,有利于提升感光器件的使用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第一遮光层,所述第一遮光层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遮光层包括多个第一遮光部;
阳极金属层,所述阳极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遮光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阳极金属层包括多个阳极;
发光功能层,所述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阳极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
阴极金属层,所述阴极金属层位于所述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过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
在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阴极金属层包括多个阴极主体部,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遮光部、所述阳极、所述发光单元、所述阴极主体部四者相互交叠;
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多条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透明导电层;所述阳极金属层还包括多条阳极延长线,所述阳极延长线的一端与所述阳极直接连接,所述阳极延长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第一遮光层还包括多个第一遮光连接部,多个所述第一遮光部通过所述第一遮光连接部相互连接,所述阴极金属层还包括多个阴极连接部,多个所述阴极主体部通过所述阴极连接部相互连接;
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遮光连接部、所述阳极延长线、所述阴极连接部三者相互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第一子段,所述阳极延长线远离所述阳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子段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子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阳极延长线的延伸方向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部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阴极主体部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相互重合,所述第一遮光连接部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阴极连接部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相互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极延长线通过过孔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第一遮光连接部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过孔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遮光层,所述第二遮光层位于所述阴极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所述第二遮光层包括第二遮光部,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遮光部与所述阴极连接部相互交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光部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阴极连接部在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相互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位于所述阳极金属层朝向所述衬底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驱动阵列层,所述驱动阵列层位于所述透明导电层朝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驱动阵列层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
所述第一遮光层位于所述驱动阵列层和所述衬底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层的制作材料包括金属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功能器件区。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310843777.3A 2023-07-10 2023-07-1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6481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43777.3A CN116648103A (zh) 2023-07-10 2023-07-1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43777.3A CN116648103A (zh) 2023-07-10 2023-07-1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48103A true CN116648103A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15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43777.3A Pending CN116648103A (zh) 2023-07-10 2023-07-10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4810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37325B2 (en) Display panel comprising a data line including electrically-connected sub-data lines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11326560B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919275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1682048B (zh) 透光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
CN11203837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1023133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220106849A (ko)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CN109920923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及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2201683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US11864415B2 (en) Display pan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20028951A1 (en) Display panel and fabrication meht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644220B (zh) 一种显示面板、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03719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13764462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3745273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2864217B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211506123U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321305B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2073045B2 (en) Input sensing par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30325041A1 (en) Input sensing par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417513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451252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833737A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648103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44703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