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45045A - 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45045A
CN116645045A CN202310499897.6A CN202310499897A CN116645045A CN 116645045 A CN116645045 A CN 116645045A CN 202310499897 A CN202310499897 A CN 202310499897A CN 116645045 A CN116645045 A CN 116645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roduction
service
management
micro
production 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998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金江
牛霈
张金伟
刘畅
邱文举
徐云生
唐骏
肖宇
龚静
向星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ree Gorges High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Three Gorges Renewable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ree Gorges High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Three Gorges Renewabl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ree Gorges High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Three Gorges Renewable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ree Gorges High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998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450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45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450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33Lists, e.g. purchase orders, compilation or processing
    • G06Q30/0635Processing of requisition or of purchase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Fina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基于智能设备配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基于微服务框架技术,构建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调用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实施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本发明根据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通过微服务架构,对电力生产业务作业全过程进行监视和录制,对重点生产区域、重要作业过程中的人员行为、重要设备和现场环境等进行监测分析,对作业流程进行规范化管控,实现风险、违章预警,可提升电力生产企业生产运维协同能力、管控生产现场作业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发电企业一直具有分布较散、地处偏远、规模不一的特点,这也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很多场站的工作人员安全工作经验少、安全生产观念淡薄、对安全隐患认识不清、安全生产规范理解不深,在现场人员少、监管少的情况,更加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新能源发电行业的不断应用,安全可视化技术逐步成熟,应用必要性逐步加强。安全可视化通过视频可视技术,现场录制、实时直播、后期回放、智能分析现场的安全生产全过程,记录安全生产问题,发现安全生产隐患,提升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并可以作为案例规范安全生产过程。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及系统,根据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通过微服务架构,对电力生产业务作业全过程进行监视和录制,对重点生产区域、重要作业过程中的人员行为、重要设备和现场环境等进行监测分析,对作业流程进行规范化管控,实现风险、违章预警,可提升电力生产企业生产运维协同能力、管控生产现场作业风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包括:
S1:基于智能设备配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
S2: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基于微服务框架技术,构建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
S3: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调用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实施电力生产作业管理。
进一步地,S1包括:
S101:基于智能设备的语音识别装置,配置电力生产作业操作命令的管理项;
S102:基于智能设备的远程视频通信装置,配置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监控的管理内容项;
S103:基于智能设备的全球定位系统装置,配置电力生产作业员工和设备监控的管理内容项;
S104:基于智能设备的图像处理模块,配置电力生产作业数据处理的管理内容项。
进一步地,S1包括:
设计智能设备管理终端APP,智能设备管理终端APP集成有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操作应用程序;
利用操作应用程序,在无网络链接环境下,采集获取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监控视频;在有网络链接环境下,将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监控视频添加到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监控的管理内容项。
进一步地,S2包括:
S201:配置微服务框架的架构层;架构层包括智能设备管理层、代理管理层、网关管理层、业务注册服务管理层和数据存储层;
S202: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基于架构层,对电力生产作业管理项的运行流程进行配置,生成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包括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监控微服务、电力生产作业员工和设备监控微服务、以及电力生产作业数据处理微服务。
进一步地,S202对电力生产作业管理项的运行流程进行配置,包括:
S2021: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生成服务响应请求;
S2022:将服务响应请求通过代理管理层、网关管理层,发送至业务注册服务管理层进行处理,生成处理结果数据,并通过数据存储层存储服务结果数据;
S2023:将处理结果数据通过网关管理层、代理管理层发送至智能设备管理层,智能设备管理层根据处理结果数据,实施电力生产作业。
进一步地,S2022代理管理层包括:
采用通信短链接和通信长链接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与数据交互;
通信短链接应用于智能设备管理终端APP与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之间的调用接口数据通信,通信长链接应用于智能设备的消息实时通信以及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的消息实时通信。
进一步地,S3包括:
S301: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监控微服务、以及电力生产作业员工和设备监控微服务,实现对电力生产业务作业全过程的自动监视和录制;
S302:根据电力生产作业数据处理微服务,实现对电力生产巡检、缺陷和两票业作业的实时监控、分析和提示。
进一步地,还包括S5,对构建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进行测试,具体步骤为:
S501:基于预设的测试服务器连接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利用预设的测试工具模拟管理内容项,向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发送测试请求,并接收测试处理数据;
S502:根据测试处理数据,基于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的处理功能上限,分析获得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的最佳运停比率,根据最佳运停比率设置保障微服务运行的微服务运行工况第一综合阈值;
S503:获取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的历史处理数据,基于历史处理数据,分析获得保障微服务运行的微服务运行工况第二综合阈值,根据微服务运行工况第二综合阈值修订微服务运行工况第一综合阈值,生成保障微服务运行的微服务运行工况综合阈值;
S504:根据微服务运行工况综合阈值,监控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运行工况,若微服务运行工况综合数据值超过微服务运行工况综合阈值,则根据预设的调整策略调整微服务运行数量、运行周期或运行优先级。
进一步地,还包括S6,评估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设备的集成效果,具体步骤为:
S601:获取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设备的集成运行工况数据;
S602: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的处理数据,基于预设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稳定性评估指标,分析集成运行工况数据对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的稳定性的第一影响值;
S603:获取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在非集成情况下的模拟协调运行工况数据,并获得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的模拟处理数据,分析获得模拟协调运行工况数据对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的稳定性的第二影响值;
S604:若第二影响值小于第一影响值,并且第一影响值与第二影响值得差值大于预设的差值阈值,则调整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设备的集成结构,或调整调整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设备的集成功能应用策略。
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系统,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基于智能设备配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
微服务构建模块,用于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基于微服务框架技术,构建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
管理模块,用于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调用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实施电力生产作业管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根据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通过微服务架构,对电力生产业务作业全过程进行监视和录制,对重点生产区域、重要作业过程中的人员行为、重要设备和现场环境等进行监测分析,对作业流程进行规范化管控,实现风险、违章预警,可提升电力生产企业生产运维协同能力、管控生产现场作业风险。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2为基于智能设备配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的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3为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基于智能设备配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
S2: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基于微服务框架技术,构建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
S3: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调用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实施电力生产作业管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S1:基于智能设备配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
S2: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基于微服务框架技术,构建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
S3: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调用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实施电力生产作业管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根据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通过微服务架构,对电力生产业务作业全过程进行监视和录制,对重点生产区域、重要作业过程中的人员行为、重要设备和现场环境等进行监测分析,对作业流程进行规范化管控,实现风险、违章预警,可提升电力生产企业生产运维协同能力、管控生产现场作业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S1包括:
S101:基于智能设备的语音识别装置,配置电力生产作业操作命令的管理项;
S102:基于智能设备的远程视频通信装置,配置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监控的管理内容项;
S103:基于智能设备的全球定位系统装置,配置电力生产作业员工和设备监控的管理内容项;
S104:基于智能设备的图像处理模块,配置电力生产作业数据处理的管理内容项。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智能设备作为一种把云端交互、数据传输、GPS远程监控定位等先进软件技术融合到日常随身携带的电力生产设备中,并通过对该设备进行智能化的设计,来实现更为丰富和强大的产品功能,智能设备不仅需要硬件技术的支撑,也需要采用独立的操作系统,并具备系统应用、升级和可扩展、由人员佩戴实现可持续性人机交互的功能;智能设备可以为头盔,执法仪,智能手电等,也可以是PC、手机等等。
S101:基于智能设备的语音识别装置,配置电力生产作业操作命令的管理项;智能设备依托语音识别处理系统,使用语音理解与语言分析等AI智能语言识别技术,在电力生产中把专业性术语通过语音识别功能相互转换,可为日常工作提供便捷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
S102:基于智能设备的远程视频通信装置,配置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监控的管理内容项;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接入智能设后备,可通过远程视频通信第一时间获取电力生产现场情况进行协同处理;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来实现WIF I或4G网络实时接入巡检工作现场来查看电力生产环境及情况;
S103:基于智能设备的全球定位系统装置,配置电力生产作业员工和设备监控的管理内容项;全球定位系统可以随时定位到员工和设备当前所在地图上的位置并给出标点及位置的描述信息,同时可查看时间段内单兵设备动向轨迹,依据设备反馈的数据进行不安全行为监测与分析,有效应对远程电力生产会商、事故溯源等场景的需要,强化现场作业安全风险管控;
S104:基于智能设备的图像处理模块,配置电力生产作业数据处理的管理内容项;智能设备可以实现计算机数据和图像之间的识别处理,智能设备通过搭载专业扫描引擎,可完美识别污损、弯曲等低品质条码,完成海量的数据采集工作。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对基于智能设备的相关功能,配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可为电力生产作业的针对有效管理提供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S1包括:
设计智能设备管理终端APP,智能设备管理终端APP集成有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操作应用程序;
利用操作应用程序,在无网络链接环境下,采集获取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监控视频;在有网络链接环境下,将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监控视频添加到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监控的管理内容项。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针对电站分布广、网络覆盖不佳等实际,通过设计智能设备管理终端APP,并集成上集成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操作应用程序,可实现在无网覆盖的现场在进行生产作业视频录制后,返回有网环境下通过操作应用程序一键回传至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利用智能设备管理终端APP集成应用程序,缩短了智能设备视频回传的操作时间,有效提供现场人员工作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S2包括:
S201:配置微服务框架的架构层;架构层包括智能设备管理层、代理管理层、网关管理层、业务注册服务管理层和数据存储层;
S202: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基于架构层,对电力生产作业管理项的运行流程进行配置,生成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包括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监控微服务、电力生产作业员工和设备监控微服务、以及电力生产作业数据处理微服务。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S2包括:
S201:配置微服务框架的架构层;架构层包括智能设备管理层、代理管理层、网关管理层、业务注册服务管理层和数据存储层;
代理管理层主要由ngi nx集群和负载均衡软硬件组成,负责联通设备与系统的网关交互,提供了对外的网络访问接口;同时提供静态资源服务,包括图片、视频、文件等静态存储的访问、对静态文件镜像分流、动静分离提高系统吞吐;网关管理层为Ap i网关,对不同的系统提供不同的定制化ap i服务,同时包括了过滤请求,请求转发,用户鉴权,服务熔断限流等功能;网关管理层通过注册中心发现连接服务,注册中心主要由Nacos集群和负载均衡软硬件组成,负责系统的配置管理和网关与服务的节点登记与活动监测网关和服务中心集群部署,通过注册中心注册、发现、保活,动态上下线,保证了系统的高可用,动态扩容;
业务注册服务管理层为管理核心业务服务,包括了用户系统,工单系统,企业管理,告警系统,AI服务,任务系统等;同时引入第三方服务,短信服务,服务监控等,提高系统的功能丰富性稳定性;服务中心向下为中间件,包括了消息中间件、缓存中间件、系统数据存储中间件等;
消息中间件之间设计有消息通道、实现消息的发送和接收、消息的路由和息的持久化,并支持兼容mqtt和websocket的服务,可以负责巨量的IOT设备与系统的通讯;缓存中间件为redis,为系统热数据缓存,实现了缓存的读取和写入,缓存的持久化,缓存的清理等功能,提高了系统的数据吞吐;系统数据中间件为mysql,mysql分为主库与从库,主库负责日常数据的读写,从库跟随主库数据,负责灾备与容灾,当主库发生故障时,从库自动切换为主库,容灾恢复;
数据存储层分为公有云存储、私有云存储、以及本地化的混合存储,包括AnanFS,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存储服务,实现文件的存储和访问;当公网开放使用时,启用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的存储服务;当无公网时支持调用私有云存储的调用,采用分布式文件存储服务AnanFS系统,同时也可以本地化硬盘存储;同时引入文档数据库mongodb,用来数据归档和查询;系统的日志服务,用来实现系统日志的存储和查询,让系统异常或者日常行为可以查询可追溯。
S202: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基于架构层,对电力生产作业管理项的运行流程进行配置,生成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包括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监控微服务、电力生产作业员工和设备监控微服务、以及电力生产作业数据处理微服务。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设置及配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的微服务,可为后续的微服务管理提供基础。
在一个实施例中,S202对电力生产作业管理项的运行流程进行配置,包括:
S2021: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生成服务响应请求;
S2022:将服务响应请求通过代理管理层、网关管理层,发送至业务注册服务管理层进行处理,生成处理结果数据,并通过数据存储层存储服务结果数据;
S2023:将处理结果数据通过网关管理层、代理管理层发送至智能设备管理层,智能设备管理层根据处理结果数据,实施电力生产作业。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S202对电力生产作业管理项的运行流程进行配置,包括:
S2021: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生成服务响应请求;
S2022:将服务响应请求通过代理管理层、网关管理层,发送至业务注册服务管理层进行处理,生成处理结果数据,并通过数据存储层存储服务结果数据;
S2023:将处理结果数据通过网关管理层、代理管理层发送至智能设备管理层,智能设备管理层根据处理结果数据,实施电力生产作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规范电力生产作业微服务流程,可保证微服务管理的有效展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S2022代理管理层包括:
采用通信短链接和通信长链接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与数据交互;
通信短链接应用于智能设备管理终端APP与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之间的调用接口数据通信,通信长链接应用于智能设备的消息实时通信以及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的消息实时通信。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S2022代理管理层包括:
采用通信短链接和通信长链接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与数据交互;
通信短链接应用于智能设备管理终端APP与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之间的调用接口数据通信,通信长链接应用于智能设备的消息实时通信以及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的消息实时通信。
通信长链接采用消息中间件以及缓存中间件进行处理,消息中间件采用完整的MQTT协议,支持MQTT 3.x和MQTT 5.0协议标准;完全支持QoS 0,1&2的MQTT消息传递;同时在数据安全方面,基于MQTT over TLS/SSL和QUIC确保数据安全,支持LDAP、JWT、PSK和X.509证书等多种身份认证;
通信短链接可保证数据安全:采用RSA非对称加密,确保API数据通信的安全性;在可扩展性上,按业务模块划分,小颗粒度接口,后续有新的业务需求,只需增加新的模块或者新的业务接口即可;也同时针对移动穿戴设备带宽有限的问题,接口中尽量不去返回无用信息,只返回真正需要的数据,进而减少由于过多的数据量影响处理速度;在可维护性上,采用restful风格与自定义状态码结合的方式,可以清晰地方面接口开发理解接口返回的情况;基于swagger做统一的动态接口文档,方便接口文档的维护;在高可用上,通过代理管理层和网关管理层,保证系统的高可用以及动态扩容。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实时通信短链接和通信长链接相结合,可提高微服务框架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S3包括:
S301: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监控微服务、以及电力生产作业员工和设备监控微服务,实现对电力生产业务作业全过程的自动监视和录制;
S302:根据电力生产作业数据处理微服务,实现对电力生产巡检、缺陷和两票业作业的实时监控、分析和提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S3包括:
S301: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监控微服务、以及电力生产作业员工和设备监控微服务,实现对电力生产业务作业全过程的自动监视和录制;
S302:根据电力生产作业数据处理微服务,实现对电力生产巡检、缺陷和两票业作业的实时监控、分析和提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利用具体的微服务实现对电力生产作业的管理,可提高电力生产作业管理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S5,对构建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进行测试,具体步骤为:
S501:基于预设的测试服务器连接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利用预设的测试工具模拟管理内容项,向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发送测试请求,并接收测试处理数据;
S502:根据测试处理数据,基于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的处理功能上限,分析获得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的最佳运停比率,根据最佳运停比率设置保障微服务运行的微服务运行工况第一综合阈值;
S503:获取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的历史处理数据,基于历史处理数据,分析获得保障微服务运行的微服务运行工况第二综合阈值,根据微服务运行工况第二综合阈值修订微服务运行工况第一综合阈值,生成保障微服务运行的微服务运行工况综合阈值;
S504:根据微服务运行工况综合阈值,监控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运行工况,若微服务运行工况综合数据值超过微服务运行工况综合阈值,则根据预设的调整策略调整微服务运行数量、运行周期或运行优先级。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还包括S5,对构建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进行测试,具体步骤为:
S501:基于预设的测试服务器连接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利用预设的测试工具模拟管理内容项,向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发送测试请求,并接收测试处理数据;
S502:根据测试处理数据,基于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的处理功能上限,分析获得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的最佳运停比率,根据最佳运停比率设置保障微服务运行的微服务运行工况第一综合阈值;
S503:获取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的历史处理数据,基于历史处理数据,分析获得保障微服务运行的微服务运行工况第二综合阈值,根据微服务运行工况第二综合阈值修订微服务运行工况第一综合阈值,生成保障微服务运行的微服务运行工况综合阈值;
S504:根据微服务运行工况综合阈值,监控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运行工况,若微服务运行工况综合数据值超过微服务运行工况综合阈值,则根据预设的调整策略调整微服务运行数量、运行周期或运行优先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对构建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进行测试,可及时发现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S6,评估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设备的集成效果,具体步骤为:
S601:获取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设备的集成运行工况数据;
S602: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的处理数据,基于预设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稳定性评估指标,分析集成运行工况数据对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的稳定性的第一影响值;
S603:获取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在非集成情况下的模拟协调运行工况数据,并获得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的模拟处理数据,分析获得模拟协调运行工况数据对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的稳定性的第二影响值;
S604:若第二影响值小于第一影响值,并且第一影响值与第二影响值得差值大于预设的差值阈值,则调整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设备的集成结构,或调整调整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设备的集成功能应用策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还包括S6,评估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设备的集成效果,具体步骤为:
S601:获取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设备的集成运行工况数据;
S602: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的处理数据,基于预设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稳定性评估指标,分析集成运行工况数据对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的稳定性的第一影响值;
S603:获取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在非集成情况下的模拟协调运行工况数据,并获得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的模拟处理数据,分析获得模拟协调运行工况数据对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的稳定性的第二影响值;
S604:若第二影响值小于第一影响值,并且第一影响值与第二影响值得差值大于预设的差值阈值,则调整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设备的集成结构,或调整调整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设备的集成功能应用策略。
为了对电力生产作业管理的风险进行有效分析,采用构建辨别矩阵与模糊综合分析法,确定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中各个因素的重要性程度,一级指标因素的重要性从高到低的排序为安全管理、员工、设备、工作流程;就二级因素而言,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监管机制、安全应急预案执行力等因素的重要性相对较高;
模糊综合评价法指的是基于模糊数学从不同的视角借助各种各样的指标对研究对象展开分析,能够帮助准确辨别潜在隐患防范目标,通过计算潜在隐患辨析值,用于评估潜在隐患,潜在隐患辨析值计算公式为:
M={w1,w2,w3,w4}*{wi1,wi2,…,win}*({Qi1,Qi2,…,Qin})T
上式中,M代表潜在隐患辨析值,{w1,w2,w3,w4}代表影响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安全风险水平的一级指标因素对应的权值组成的因素权重集,{wi1,wi2,…,win}代表影响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安全风险水平的一级指标因素的二级指标因素的影响因子对应的权值组成的影响因子权重集,({Qi1,Qi2,…,Qin})T代表采用模糊评价矩阵,用于评估二级指标因素与相对应的一级指标因素的附属程度,i=1,2,3,4;n代表的是一级指标因素匹配二级指标因素的数量;根据模糊理论的最大隶属方法,可根据不同的潜在隐患辨析值的大小,设置潜在隐患预控报警阈值,并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使用相对应的潜在隐患防范措施进行应对。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评估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设备的集成效果,可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设备的集成结构,以提升电力生产作业管理的效率;通过采用构建辨别矩阵与模糊综合分析法,确定电力生产作业管理的风险,可准确有效地获得隐患辨析值,根据隐患辨析值的大小实施隐患控制。
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基于智能设备配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
微服务构建模块,用于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基于微服务框架技术,构建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
管理模块,用于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调用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实施电力生产作业管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配置模块,用于基于智能设备配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
微服务构建模块,用于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基于微服务框架技术,构建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
管理模块,用于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调用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实施电力生产作业管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根据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通过微服务架构,对电力生产业务作业全过程进行监视和录制,对重点生产区域、重要作业过程中的人员行为、重要设备和现场环境等进行监测分析,对作业流程进行规范化管控,实现风险、违章预警,可提升电力生产企业生产运维协同能力、管控生产现场作业风险。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基于智能设备配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
S2: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基于微服务框架技术,构建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
S3: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调用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实施电力生产作业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
S101:基于智能设备的语音识别装置,配置电力生产作业操作命令的管理项;
S102:基于智能设备的远程视频通信装置,配置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监控的管理内容项;
S103:基于智能设备的全球定位系统装置,配置电力生产作业员工和设备监控的管理内容项;
S104:基于智能设备的图像处理模块,配置电力生产作业数据处理的管理内容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
设计智能设备管理终端APP,智能设备管理终端APP集成有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操作应用程序;
利用操作应用程序,在无网络链接环境下,采集获取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监控视频;在有网络链接环境下,将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监控视频添加到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监控的管理内容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2包括:
S201:配置微服务框架的架构层;架构层包括智能设备管理层、代理管理层、网关管理层、业务注册服务管理层和数据存储层;
S202: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基于架构层,对电力生产作业管理项的运行流程进行配置,生成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包括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监控微服务、电力生产作业员工和设备监控微服务、以及电力生产作业数据处理微服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202对电力生产作业管理项的运行流程进行配置,包括:
S2021: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生成服务响应请求;
S2022:将服务响应请求通过代理管理层、网关管理层,发送至业务注册服务管理层进行处理,生成处理结果数据,并通过数据存储层存储服务结果数据;
S2023:将处理结果数据通过网关管理层、代理管理层发送至智能设备管理层,智能设备管理层根据处理结果数据,实施电力生产作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2022代理管理层包括:
采用通信短链接和通信长链接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之间的通信与数据交互;
通信短链接应用于智能设备管理终端APP与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之间的调用接口数据通信,通信长链接应用于智能设备的消息实时通信以及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的消息实时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3包括:
S301: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现场监控微服务、以及电力生产作业员工和设备监控微服务,实现对电力生产业务作业全过程的自动监视和录制;
S302:根据电力生产作业数据处理微服务,实现对电力生产巡检、缺陷和两票业作业的实时监控、分析和提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5,对构建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进行测试,具体步骤为:
S501:基于预设的测试服务器连接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利用预设的测试工具模拟管理内容项,向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发送测试请求,并接收测试处理数据;
S502:根据测试处理数据,基于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的处理功能上限,分析获得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的最佳运停比率,根据最佳运停比率设置保障微服务运行的微服务运行工况第一综合阈值;
S503:获取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的历史处理数据,基于历史处理数据,分析获得保障微服务运行的微服务运行工况第二综合阈值,根据微服务运行工况第二综合阈值修订微服务运行工况第一综合阈值,生成保障微服务运行的微服务运行工况综合阈值;
S504:根据微服务运行工况综合阈值,监控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运行工况,若微服务运行工况综合数据值超过微服务运行工况综合阈值,则根据预设的调整策略调整微服务运行数量、运行周期或运行优先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6,评估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设备的集成效果,具体步骤为:
S601:获取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设备的集成运行工况数据;
S602: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的处理数据,基于预设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稳定性评估指标,分析集成运行工况数据对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的稳定性的第一影响值;
S603:获取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在非集成情况下的模拟协调运行工况数据,并获得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的模拟处理数据,分析获得模拟协调运行工况数据对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的稳定性的第二影响值;
S604:若第二影响值小于第一影响值,并且第一影响值与第二影响值得差值大于预设的差值阈值,则调整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设备的集成结构,或调整调整智能设备与电力生产作业设备的集成功能应用策略。
10.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基于智能设备配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
微服务构建模块,用于根据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内容项,基于微服务框架技术,构建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
管理模块,用于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平台调用电力生产作业管理业务微服务,实施电力生产作业管理。
CN202310499897.6A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66450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99897.6A CN116645045A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99897.6A CN116645045A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45045A true CN116645045A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22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99897.6A Pending CN116645045A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45045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2414A (zh) * 2019-02-01 2019-08-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微服务架构实现人工智能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47322A (zh) * 2019-12-13 2020-05-12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5g核心网微服务架构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2184475A (zh) * 2020-08-21 2021-01-05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焦作供电公司 电力生产作业电子两票系统
CN112379653A (zh) * 2020-12-01 2021-02-19 国能信控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慧电厂管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2414A (zh) * 2019-02-01 2019-08-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微服务架构实现人工智能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47322A (zh) * 2019-12-13 2020-05-12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5g核心网微服务架构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2184475A (zh) * 2020-08-21 2021-01-05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焦作供电公司 电力生产作业电子两票系统
CN112379653A (zh) * 2020-12-01 2021-02-19 国能信控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慧电厂管控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委员会 等编: "《安全科学理论与实践》",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pages: 223 - 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1605A (zh) 一种基于电力营销大数据的运维监控平台
WO2020207371A1 (zh) 数据处理系统和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4662720A (zh) 一种变电站的物联边缘管理平台
CN109784508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网全景监测运维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1645160A (zh) 社会安全事件预测预警与智能决策系统
CN103532744A (zh) 一种智能电网信息通信一体化支撑平台
CN106383706A (zh) 基于虚拟桌面和虚拟操作系统的自适应云桌面服务系统
CN102375138B (zh) 雷达航迹与航班信息综合显示系统
CN106506256B (zh) 一种基于平台+插件的设备监控系统及方法
US20090307233A1 (en) Efficient Handling of PMU Data for Wide Area Power System Monitoring and Visualization
CN112001814A (zh) 基于云计算的电力营销计量移动作业系统
CN103067230A (zh) 一种通过植入监控代码实现对http服务监控的方法
US20170230272A1 (en) Fault monitoring in a utility supply network
CN110659180A (zh) 基于集群技术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
CN102207978A (zh) 数据库访问方法和系统
CN114189274A (zh)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卫星地面站监控系统
CN107463490B (zh) 一种应用于平台开发中的集群日志集中收集方法
CN107770030B (zh) 基于vpn技术的舞台设备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1711695B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式的分布式设备管理系统
CN104793570A (zh) 一种便携式动车组故障处理支持设备及系统
CN106357466B (zh) 一种互联网产品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CN108040078B (zh)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调度运行值班及信息快速共享系统
CN117112702A (zh) 一种用于长大桥隧场景的业务快速处理系统
CN112465480A (zh) 一种用于建筑行业的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
CN116645045A (zh) 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