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36266A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36266A
CN116636266A CN202080107831.2A CN202080107831A CN116636266A CN 116636266 A CN116636266 A CN 116636266A CN 202080107831 A CN202080107831 A CN 202080107831A CN 116636266 A CN116636266 A CN 116636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formation
paging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78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南鑫
彭文杰
范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636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362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05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or alerting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信资源的配置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的配置信息配置第一通信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监听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通信资源广播的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使得处于连接态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第二终端设备监听寻呼消息,从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和第一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一个设备可以为另一个设备提供通信服务。例如,在终端到网络(user equipment to network,U2N)的2层(layer 2,L2)中继(relay)系统架构中,中继终端(relay user equipment,relay UE)可以监听远端终端(remote user equipment,remote UE)的寻呼信息,使得远端终端收到寻呼消息后,可以通过中继终端与基站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或者语音传输。
通常的,当中继终端处于空闲态(IDLE)或者非激活态(INACTIVE,或者称为第三态)时,中继终端可以监听基站在初始带宽部分(initial bandwidth part,initial BWP)上广播的寻呼消息,进一步地,中继终端解码寻呼消息中的远端终端的标识(identity,ID),中继终端向远端终端发送寻呼消息。
但是,当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CONNECTED)时,基站为中继终端激活的是激活BWP(active BWP),激活BWP不能保证中继终端监听到基站在初始BWP上广播的寻呼消息,使得中继终端不能满足为远端终端监听寻呼消息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信资源的配置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的配置信息配置第一通信资源,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监听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通信资源广播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从而解决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监听寻呼消息的需要,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和第一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芯片系统或处理器等),所述方法包括: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信资源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第一通信资源用于处于连接态的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通过第一通信资源广播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这样,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寻呼消息正确寻呼到第二终端设备,从而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资源包括第二通信资源,通过第一通信资源广播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包括:通过第二通信资源广播寻呼消息,第二通信资源用于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接收数据。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通信资源接收寻呼消息,从而满足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监听寻呼消息的需求。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为中继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 备。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使得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不受地域的限制。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资源为激活带宽部分BWP,第二通信资源为初始带宽部分BWP。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连接。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寻呼消息包括:与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关的寻呼消息。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5G临时移动台标识5G-S-TMSI或完整不激活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Full I-RNTI。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切换的目标网络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芯片系统或处理器等),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通信资源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第一通信资源用于处于连接态的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根据配置信息配置第一通信资源;根据第一通信资源接收寻呼消息,寻呼消息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这样,处于连接态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通信资源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满足为第二终端设备监听寻呼消息的需要,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和第一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资源包括第二通信资源,根据第一通信资源接收寻呼消息,包括:根据第二通信资源接收寻呼消息,第二通信资源用于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接收数据。这样,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寻呼消息与第一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为中继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使得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不受地域的限制。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资源为激活带宽部分BWP,第二通信资源为初始带宽部分BWP。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连接。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为专用信元。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寻呼消息包括:与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关的寻呼消息。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5G临时移动台标识5G-S-TMSI或者完整不激活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Full I-RNTI。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或者,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侧行链路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内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通信单元。当该通信装置是第一网络设备时,该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或接口电路。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以使该第一网络设备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一种通信方法。当该通信装置是第一网络设备内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时,该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例如,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以使该第一网络设备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一种通信方法。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第一网络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示例性的,通信单元,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信资源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第一通信资源用于处于连接态的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通信单元,用于通过第一通信资源广播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资源包括第二通信资源,通信单元,具体用于通过第二通信资源广播寻呼消息,第二通信资源用于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接收数据。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为中继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资源为激活带宽部分BWP,第二通信资源为初始带宽部分BWP。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连接。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为专用信元。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寻呼消息包括:与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关的寻呼消息。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5G临时移动台标识5G-S-TMSI或完整不激活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Full I-RNTI。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切换的目标网络设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内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当该通信装置是网络设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或接口电路。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第一终端设备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一种通信方法。当 该通信装置是第一终端设备内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例如通信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第一终端设备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一种通信方法。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第一终端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示例性的,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通信资源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第一通信资源用于处于连接态的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配置信息配置第一通信资源;通信单元,用于根据第一通信资源接收寻呼消息,寻呼消息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资源包括第二通信资源,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二通信资源接收寻呼消息,第二通信资源用于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接收数据。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为中继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资源为激活带宽部分BWP,第二通信资源为初始带宽部分BWP。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连接。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为专用信元。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寻呼消息包括:与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关的寻呼消息。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5G临时移动台标识5G-S-TMSI或者完整不激活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Full I-RNTI。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或者,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侧行链路连接。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描述的通信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描述的通信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如下中任一个或多个: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通信装置,第四方面及第四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通信装置。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存 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任意的实现方式描述的通信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进行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任意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描述的通信方法。其中,芯片中的通信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本申请中上述描述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该存储器可以为芯片内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芯片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至第九方面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相对应,各方面及对应的可行实施方式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相似,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2D发现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2演进型U2N中继用户面无线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2演进型U2N中继控制面无线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2N中继场景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UE监听寻呼消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UE监听寻呼消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初始BWP与激活BWP频域范围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信息,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 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国际标准化组织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发行版(release 12,R12)引入了D2D技术,用于支持两个终端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
R12D2D技术面向公共安全(public safety),包含D2D通信和D2D发现。其中,R12D2D通信面向公共安全,可以支持组播通信(one-to-many D2D通信),R12D2D发现支持简单的商业广播(例如,广告、广播等)。
示例性的,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2D通信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公共安全组范围内,用户1可以通过D2D通信功能向用户2、用户3和/或用户4进行数据分享或者互动游戏。
示例性的,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2D发现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基站的通信覆盖范围内,餐馆中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或者称为终端设备,或者称为终端)可以通过D2D发现功能向邻近区域内的UE推送广告或打折信息。
进一步地,3GPP国际标准化组织在LTE发行版(release 13,R13)增强了D2D技术,使得D2D技术可以支持单播通信(one-to-one)。为了改善网络覆盖,D2D技术也可以支持U2N中继场景。
进一步地,3GPP国际标准化组织在LTE发行版(release 15,R15)中提及可穿戴设备的U2N中继,3GPP R15可以支持L2中继。
示例性的,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2演进型U2N中继用户面无线协议栈(user plane radio protocol stack for layer 2 evolved U2N relay)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对于L2中继UE透传,L2中继UE可以辅助远端UE和基站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远端UE的用户面无线协议栈中包括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层、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以及物理(physical,PHY)层。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L2中继UE的用户面无线协议栈中包括RLC层、MAC层、PHY层以及适配层(adaptation)。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eNB)的用户面无线协议栈中包括PDCP层、适配层、RLC层、MAC层、PHY层、分组无线业务隧道传输协议用户(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 protocol user,GTP-U)层、用户数据报协议(uer dtagram potocol,UDP)/IP 层以及1层(layer 1,L1)/L2。
其中,适配层位于中继UE和基站的LTE/新空口(new radio,NR)中,适配层的目的是在RRC消息传输或数据传输过程中,携带远端UE的标识和远端UE的信令无线承载(signalling radio bearers,SRB)/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标识,或者,携带远端UE的标识、中继UE和远端UE之间的SL/PC5接口标识。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核心网(core network,CN)的用户面无线协议栈中包括IP层、GTP-U层、UDP/IP层以及L1/L2。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远端UE和中继UE之间通过PC5接口进行通信,中继UE和基站之间通过Uu口进行通信,Uu口可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基站和CN之间通过S1-U/S5/S8口通信,具体地,S1-U/S5/S8口可以用于CN与远端UE长距离通信。
示例性的,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2演进型U2N中继控制面无线协议栈(control plane radio protocol stack for layer 2 evolved U2N relay)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PDCP层和RRC层对于中继UE透传,远端UE可以通过中继UE的辅助和基站建立RRC连接。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远端UE的控制面无线协议栈中包括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RRC层、PDCP层、RLC层、MAC层以及PHY层。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L2中继UE的控制面无线协议栈中包括RLC层、MAC层、PHY层以及适配层。
其中,适配层位于中继UE和基站的LTE/新空口(new radio,NR)中,适配层的目的是在RRC消息传输或数据传输过程中,携带远端UE的标识和远端UE的信令无线承载(signalling radio bearers,SRB)/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标识,或者,携带远端UE的标识、中继UE和远端UE之间的SL/PC5接口标识。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站(eNB)的控制面无线协议栈中包括RRC层、PDCP层、适配层、RLC层、MAC层、PHY层、S1应用协议(S1application protocol,S1-AP)层、流控制传输协议(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层、IP层以及L1/L2。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核心网(core network,CN)的控制面无线协议栈中包括NAS层、S1-AP层、SCTP层、IP层以及L1/L2。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远端UE和中继UE之间通过PC5接口进行通信,中继UE和基站之间通过Uu口进行通信,Uu口可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基站和CN之间通过S1-MME口通信,S1-MME口用于传送会话管理(session management,SM)和移动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MM)信息。
随着通信技术的逐渐完善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新空口(5th generation new radio,5G NR)技术在3GPP标准上引入D2D通信和UE间的协作通信。除了用于公共安全外,5G NR技术中的D2D通信和UE间的协作通信考虑的是对网络系统性能的提升,其中,网络系统性能可以包括网络覆盖和容量。
示例性的,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2N中继场景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场景中可以包括基站、中继UE和远端UE。其中,基站和中继UE可以采用上述任意可能的方式通信,中继UE和远端UE可以通过侧行链路(sidelink,SL)等通信。
在上行场景中,在远端UE需要向基站发送数据时,远端UE可以将数据发送给 中继UE,中继UE将从远端UE接收的数据转发给基站。
在下行场景中,在基站需要向远端UE发送数据时,基站可以将数据发送给中继UE,中继UE将从基站接收的数据转发给远端UE。
可以理解的是,即使远端UE不在基站的网络覆盖范围内,由于中继UE的协作通信,基站的网络覆盖范围可以扩展到远端UE的区域,从而提升了网络覆盖。
可能的情况中,在远端UE处于IDLE态或INACTIVE态时,远端UE与基站之间的连接断开,基站有数据或者语音要发送给远端UE,基站可以通过寻呼消息来找到远端UE,远端UE收到寻呼消息后,远端UE可以通过中继UE的辅助与基站建立连接,从而进行数据传输或者语音传输;或者,远端UE收到寻呼消息后,远端UE可以基于寻呼消息触发初始连接建立。
在U2N L2中继的通信场景中,基站通过Uu口寻呼的方式可以包括:CN寻呼(CN paging)和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寻呼。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在UE处于IDLE态的情况下,CN向UE发起的寻呼为CN寻呼,CN寻呼是基于跟踪区(tracking area,TA)来执行寻呼过程。
示例性的,CN寻呼是由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发起的,AMF网元发送寻呼消息给UE的跟踪区标识(tracking area identity,TAI)列表(list)中所包含的基站,基站在TAI列表找到与自己相关的小区内广播寻呼消息,监听到寻呼消息的UE会查看是否含有自己的标识(identity,ID),如果有自己的ID,UE会发起RRC建立请求和基站进行连接;如果没有自己的ID,UE会忽略这个寻呼请求。
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在UE处于INACTIVE态的情况下,基站侧发起的寻呼,称为RAN寻呼,RAN寻呼是基于RAN来执行寻呼过程的。
示例性的,RAN寻呼是由UE从CONNECTED态进入INACTIVE态之前的最后服务基站发起的,UE进入到INACTIVE态在AMF网元侧不感知;在AMF网元侧,UE还处于CONNECTED态,UE会继续发数据给最后服务基站,最后服务基站找不到UE,最后服务基站会对UE所在的无线接入网区域码(radio access network area code,RANAC)列表内的基站发送寻呼消息,基站在RAN寻呼区域(RAN paging area)找到与自己相关的小区内广播寻呼消息,监听到寻呼消息的UE会查看其中是否含有自己的ID,如果有自己的ID,UE会发起RRC建立请求和基站进行连接;如果没有自己的ID,UE会忽略这个寻呼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时域上的Uu技术上的寻呼可以理解为:处于IDEL态或INACTIVE态的UE会选择在合适的时间段内“醒来”接收寻呼消息。其中,寻呼消息所占的频域资源是由寻呼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paging 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P-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指定的。
在时域上,UE是在寻呼周期的寻呼帧(paging frame,PF)的寻呼时机(paging occasion,POs)上尝试接收寻呼消息。UE在其他时间段保持“休眠”状态,从而降低UE的功耗,延长UE电池的使用时间。而基站需要在该时刻将寻呼消息从空口上发出,这样UE才可能在这个时刻接收到寻呼消息。
示例性的,表1为各参数的名称以及各参数所描述的内容,如表1所示,系统帧号(system frame number,SFN)表示数据发送所在的当前帧号;T为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周期,T可以为具体DRX(specific DRX,或者称为寻呼周期(paging cycle))与默认DRX(default DRX)之间的最小值,UE没有配置具体DRX,UE可以使用默认DRX;N为T中包含的PF数,Ns为每个PF中包含的POs数,PF_offset为PF的偏移量,UE_ID为5G临时移动台标识(5G s-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5G-S-TMSI)与1024求余运算后的结果。
表1
参数 描述
SFN 系统帧号
T DRX周期,min(具体DRX,默认DRX)
N T中包含的PF数
Ns 每个PF中包含的POs数
PF_offset PF的偏移量
UE_ID 5G-S-TMSI mod 1024
可能的方式中,PF是系统帧,PF满足下述公式:
(SFN+PF_offset)mod T=(T div N)*(UE_ID mod N);
可能的方式中,POs是通过索引i_s指示的,i_s满足下述公式:
i_s=floor(UE_ID/N)mod Ns;
其中,mod表示求余运算,div表示整除运算。
可能的方式中,对于CN寻呼,具体DRX可以由NAS信令配置,默认DRX可以由系统信息块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ype1,SIB1)的信元(information element,IE)来配置,该IE是寻呼控制信道(paging control channel,PCCH)配置里的默认寻呼DRX(default paging DRX)。
可能的方式中,对于RAN寻呼,具体DRX可以由RRC释放(RRC release)信令配置。
可以理解的是,基站知晓UE的ID,UE知道自己所在的服务小区的DRX周期、N、Ns、PF_offset,这样,基站和UE都可以知道PF/POs,从而基站可以在PF/POs上广播寻呼消息,UE可以在PF/POs上监听寻呼消息。
可能的方式中,中继UE可以在远端UE的PF的POs上监听寻呼消息,示例性的,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UE监听寻呼消息的流程示意图。
S601:移动管理实体(mobile managenment entity,MME)通过S1AP接口向基站发送远端UE的寻呼消息。
S602:基站通过远端UE的PF/POs在空口广播远端UE的寻呼消息。
S603:中继UE在远端UE的PF/POs上监听远端UE的寻呼消息,若确定远端UE被寻呼,则通过PC5口向远端UE发送寻呼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中继UE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寻呼消息,远端UE向中继UE告知自己的ID,中继UE知道远端UE的PF/POs,从而中继UE可以在远端UE的PF/POs上监听远端UE的寻呼消息,中继UE解码寻呼消息并识别远端UE的ID,中继UE和远端UE建立短距离链路上的寻呼通道,中继UE利用寻呼通道通过PC5口把寻呼 消息转发给远端UE。
可能的方式中,中继UE可以在自己的PF的POs上监控寻呼消息,示例性的,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UE监听寻呼消息的流程示意图。
S701:MME通过S1AP接口向基站发送远端UE的寻呼消息。
S702:基站通过中继UE的PF/POs在空口广播远端UE的寻呼消息。
S703:中继UE在自己PF/POs上监听远端UE的寻呼消息,若确定远端UE被寻呼,则通过PC5口向远端UE发送寻呼消息。
可能的方式中,中继UE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寻呼消息,远端UE向中继UE告知自己的ID,CN知道远端UE和中继UE的连接关系,CN告知基站在中继UE的PF/POs上广播远端UE的寻呼消息,从而中继UE可以在自己的PF/POs上监听远端UE的寻呼消息,中继UE解码寻呼消息并识别远端UE的ID,中继UE和远端UE建立短距离链路上的寻呼通道,中继UE利用寻呼通道通过PC5口把寻呼消息转发给远端UE。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频域上的Uu技术的寻呼可以理解为:基站在初始带宽部分(initial bandwidth part,初始BWP)上广播寻呼消息以及短消息(short message),在其他专用的BWP(例如,激活BWP(active BWP))上广播短消息。
例如,处于IDLE态或INACTIVE态的UE被激活了初始BWP,基站可以在初始BWP上广播寻呼消息,UE可以在初始BWP上监听寻呼消息以及短消息,保证处于IDLE态或INACTIVE态的UE被正确寻呼。处于CONNECTED态的UE被激活了其他专用的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UE可以监听短消息,不能监听寻呼消息。
可能的情况中,在中继UE辅助远端UE与基站建立连接的过程中,处于CONNECTED的中继UE被激活了激活BWP,激活BWP的频域范围与初始BWP的频域范围不同,使得中继UE不能监听远端UE的寻呼消息。
示例性的,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初始BWP与激活BWP频域范围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基站(gNB)在初始BWP上广播寻呼消息,处于CONNECTED的中继UE被激活了激活BWP,初始BWP和激活BWP的频域范围不同,使得处于CONNECTED态的中继UE不能监听寻呼消息,无法满足为远端UE监听寻呼消息的需求。
中继UE在PF/POs上监听远端UE的寻呼消息的方式用于解决时域上的寻呼问题,不能解决频域上的寻呼问题;基站在初始BWP上广播寻呼消息,导致处于IDLE态或者INACTIVE态的中继UE才能监听远端UE的寻呼消息,处于CONNECTED态的中继UE不能监听远端UE的寻呼消息。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信资源的配置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的配置信息配置第一通信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监听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通信资源广播的寻呼消息,使得处于连接态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第二终端设备监听寻呼消息,从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和第一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5G NR的U2N中继通信场景,也可以应用于LTE U2N中继通信场景;或者,可以应用于一个设备为另一个设备提供服务的通信场景中。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连接演进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或者5G核心网(5G generation core,NGC)的接入网设备。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为eNB、gNB或eLTE eNB。
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平板电脑、便携式笔记本电脑、虚拟\混合\增强现实设备、导航设备、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卫星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或未来的其他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等。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独立实现,也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901: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信资源的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资源用于处于连接态的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资源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从而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辅助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建立连接。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中继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远端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用于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其中,中继服务,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并将该数据转发给第一网络设备,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数据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的数据,并将该数据转发给第二终端设备,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基站也可以基于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资源包括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其中,时域资源可以包括:起始时间、持续时间或周期性,频域资源可以包括:起始载频或带宽大小。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资源的形式可以为:载频、BWP、资源池、子信道、子载波、帧号或子帧号等。可以理解,第一通信资源的形式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资源的配置信息用于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第一通信资源,从而使得处于连接态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通信资源进行通信。例如,第一通信资源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通信资源的频域大小或第一通信资源的起始位置等。可以理解,第一通信资源的配置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902: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通信资源的配置信息,配置第一通信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通信资源的配置信息,第一终端设备设定第一通信资源的频域范围。可以理解,第一通信资源的频域范围的具体范围, 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903: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通信资源广播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非连接态可以包括空闲态或者非激活态。例如,第二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断连,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寻呼消息找到第二终端设备,从而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通信资源广播寻呼消息,可以理解为,第一网络设备使用第一通信资源广播寻呼消息,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通信资源上广播寻呼消息。
例如,第一网络设备从核心网接收寻呼消息后,或者从锚基站(anchor gNB)接收寻呼消息后,或者第一网络设备为anchor基站触发了寻呼机制后,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通信资源的带宽范围内广播寻呼消息,使得连接态的第一终端设备能继续监听到寻呼消息。可以理解,第一网络设备广播寻呼消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依据第一通信资源,通过时域上的PF/POs广播寻呼消息。例如,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计算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在时域上的PF/POs,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二终端设备的PF/POs上广播寻呼消息。第一网络设备具体计算PF/POs的方式已经在上文公式中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再如,当第一网络感知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关联关系时,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在第一终端设备的PF/POs上广播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RRC消息,RRC消息中包括寻呼消息。
S904: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通信资源接收寻呼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频域上的第一通信资源接收寻呼消息。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通信资源的频域范围内监听寻呼消息。可以理解,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寻呼消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依据第一通信资源,通过时域上的PF/POs接收寻呼消息。例如,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计算得到了第二终端设备的PF/POs。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二终端设备的PF/POs上监听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再如,当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的PF/POs上广播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自己的PF/POs监听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当第一终端设备解析寻呼消息并确认第二网络设备被寻呼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PC5接口上广播寻呼消息告知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C5接口上的单播消息告知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寻呼消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辅助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建立RRC连接,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
综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信资源的配置信息,第一终 端设备可以根据配置信息激活第一通信资源,这样,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通信资源广播寻呼消息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寻呼消息,从而实现处于连接态的第一终端设备满足为第二终端设备监听寻呼消息的需求。
在图9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通信资源包括BWP,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是以第一通信资源为激活BWP进行示例性说明,例如,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激活BWP广播寻呼消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激活BWP接收寻呼消息,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如图10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01: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侧行链路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侧行链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消息,从而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消息和第一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S1002: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服务小区的系统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系统消息可以为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ID以及跟踪区域码(tracking area code,TAC),系统消息可以为PLMN ID、TAC以及基于RAN的通知区域码(RAN-based notification area code,RNAC),系统消息也可以为PLMN ID以及服务小区ID。
本申请示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服务小区的系统消息,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向第二终端设备广播服务小区的系统消息,可以使得第二终端设备的TAI列表或者RNA列表包含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小区,从而第一网络可以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寻呼到第二终端设备。
示例性的,第二终端设备判断自己的TAI列表或RNA列表中不包含第一终端设备的TAC、RNAC或服务小区ID,第二终端设备触发跟踪区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ing,TAU)或者基于RAN的通知区域更新(RAN-based notification area update,RNAU),从而使得第二终端设备的TAI列表或RNA列表中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TAC、RNAC或服务小区ID。
S1003: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连接。例如,第一信息可以为专用信元,专用信元可以理解为专用信令或专用信息。其中,专用信元中可以承载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连接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可以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第一信息中包括的可以是处于非连接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或者非激活态。
示例性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为5G临时移动台标识或完整不激活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full inactive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Full I-RNTI),或者,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为其他可以用于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也就是说,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1004: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激活BWP的配置信息。
S1005: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激活BWP的配置信息,配置激活BWP。
S1006: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激活BWP广播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S1007: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激活BWP接收寻呼消息。
S1008: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寻呼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寻呼消息,第一终端设备解析寻呼消息识别第二终端设备的ID,从而第一终端设备通过PC5口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这样,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寻呼消息,和第一网络设备建立RRC连接,从而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正常进行。
S1009: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切换的目标网络设备。例如,第一终端设备驻留到第二网络设备所覆盖的小区后,在组切换过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这样,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知晓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驻留到第二网络设备所覆盖的小区后,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和第二网络设备建立RRC连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从而使得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知晓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S1004-S1007可以参照S901-S904的内容适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S1001-S1003、S1008、S1009是可选步骤,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置可选步骤的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各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调整,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综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激活BWP的配置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配置信息设置激活BWP,这样,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激活BWP广播寻呼消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激活BWP接收寻呼消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消息,从而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建立RRC连接。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可能会同时激活多个BWP,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监听寻呼消息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来接收寻呼消息,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和第一网络设备建立RRC连接。
在图9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通信资源包括BWP,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是以第一通信资源为激活BWP进行示例性说明,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在激活BWP上广播寻呼消息,第一终端设备在激活BWP上接收寻呼消息,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如图11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01: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侧行链路连接。
S1102: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服务小区的系统消息。
S1103: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
S1104: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激活BWP的配置信息。
S1105: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激活BWP的配置信息,配置激活BWP。
S1106: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激活BWP广播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S1107: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激活BWP接收寻呼消息。
S1108: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这样,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一网络设备建立RRC连接,使得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正常进行。
S1109: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S1101-S1103、S1109可以参照S1001-S1003、S1009的内容适应描述,S1104-S1107可以参照S901-S904的内容适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S1101-S1103、S1108、S1109是可选步骤,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置可选步骤的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各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调整,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综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激活BWP的配置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配置信息配置激活BWP,这样,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激活BWP广播寻呼消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激活BWP接收寻呼消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从而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一网络设备建立RRC连接,使得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的正常进行。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可能会同时激活多个BWP,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监听寻呼消息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来接收寻呼消息,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和第一网络设备建立RRC连接。
在图9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通信资源包括BWP,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第一通信资源为激活BWP,第二通信资源为初始BWP,激活BWP包括初始BWP,或者可以理解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扩展了通常的激活BWP的频域范围,使得激活BWP包括了初始BWP的频域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是以初始BWP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12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201: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侧行链路连接。
S1202: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服务小区的系统消息。
S1203: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
S1204: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激活BWP的配置信息,激活BWP包括初始BWP。
本申请实施例中,初始BWP用于处于非连接态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数据,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初始BWP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消息,从而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辅助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建立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激活BWP的频域范围包括初始BWP的频域范围。可以理解,激活BWP的频域范围的具体范围,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1205: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激活BWP的配置信息配置激活BWP,激活BWP包括 初始BWP。
S1206:第一网络设备通过初始BWP广播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S1207: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初始BWP接收寻呼消息。
S1208: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寻呼消息,第一终端设备解析寻呼消息识别第二终端设备的ID,从而第一终端设备通过PC5口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这样,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寻呼消息,和第一网络设备建立RRC连接,从而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正常进行。
S1209: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S1201-S1203、S1209可以参照S1001-S1003、S1009的内容适应描述,S1204-S1207可以参照S901-S904的内容适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S1201-S1203、S1208、S1209是可选步骤,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置可选步骤的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各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调整,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综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激活BWP的配置信息,激活BWP包括初始BWP,这样,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初始BWP广播寻呼消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初始BWP接收寻呼消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消息,从而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网络设备建立RRC连接。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可能会同时激活多个BWP,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监听寻呼消息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来接收寻呼消息,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和第一网络设备建立RRC连接。
在图9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通信资源包括BWP,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第一通信资源为激活BWP,第二通信资源为初始BWP,激活BWP包括初始BWP,或者可以理解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扩展了通常的激活BWP的频域范围,使得激活BWP包括了初始BWP的频域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是以初始BWP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13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301: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侧行链路连接。
S1302: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服务小区的系统消息。
S1303: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
S1304: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激活BWP的配置信息,激活BWP包括初始BWP。
S1305: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激活BWP的配置信息,配置激活BWP,激活BWP包括初始BWP。
S1306:第一网络设备通过初始BWP广播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S1307: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初始BWP接收寻呼消息。
S1308: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这样,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一网络设备建立RRC连接,使得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二 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的正常进行。
S1309: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S1301-S1303、S1309可以参照S1001-S1003、S1009的内容适应描述,S1304-S1307可以参照S901-S904的内容适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S1301-S1303、S1308、S1309是可选步骤,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置可选步骤的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各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调整,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综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激活BWP的配置信息,激活BWP包括初始BWP,这样,第一网络设备通过初始BWP广播寻呼消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初始BWP接收寻呼消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从而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一网络设备建立RRC连接,使得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的正常进行。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可能会同时激活多个BWP,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监听寻呼消息时,第一终端设备依然可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来接收寻呼消息,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和第一网络设备建立RRC连接。
上面结合图9-图13,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上述方法的通信装置进行描述。该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模块,用于实现上述图9-图13中所包含的步骤中的方法,该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可以与上述图9-图13中所包含的步骤中的方法的步骤相对应。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由第一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中的每个步骤,第一网络设备中存在执行该方法中每个步骤的单元或者模块。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中的每个步骤,第一终端设备中存在执行该方法中每个步骤的单元或者模块。例如,对于执行对该通信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或处理的模块可以称为处理模块。对于执行对在通信装置侧进行消息或数据处理的步骤的模块可以称为通信模块。
下面以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4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通信装置1400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1400包括:处理单元141和通信单元142。其中,通信单元142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信息发送或接收的步骤,处理单元141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信息处理的步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通信装置1400,可以执行图9对应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
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当通信装置1400用于执行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操作时:
通信单元142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信资源的配置信息。
通信单元142还用于通过第一通信资源广播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当通信装置1400用于执行第一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时:
处理单元141用于根据第一通信资源的配置信息,配置第一通信资源。
通信单元142用于根据第一通信资源接收寻呼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通信装置1400,可以执行图10对应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
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当通信装置1400用于执行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操作时:
通信单元142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
通信单元142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激活BWP的配置信息。
通信单元142还用于通过激活BWP广播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通信单元142还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当通信装置1400用于执行第一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时:
处理单元141用于和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侧行链路连接。
通信单元142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服务小区的系统消息。
处理单元141还用于根据激活BWP的配置信息,配置激活BWP。
通信单元142还用于根据激活BWP接收寻呼消息。
通信单元142还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寻呼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通信装置1400,可以执行图11对应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
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当通信装置1400用于执行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操作时:
通信单元142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
通信单元142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激活BWP的配置信息。
通信单元142还用于通过激活BWP广播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通信单元142还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当通信装置1400用于执行第一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时:
处理单元141用于和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侧行链路连接。
通信单元142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服务小区的系统消息。
处理单元141还用于根据激活BWP的配置信息,配置激活BWP。
通信单元142还用于根据激活BWP接收寻呼消息。
通信单元142还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通信装置1400,可以执行图12对应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
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当通信装置1400用于执行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操作时:
通信单元142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
通信单元142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激活BWP的配置信息,激活BWP包括初始BWP。
通信单元142还用于通过初始BWP广播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通信单元142还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当通信装置1400用于执行第一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时:
处理单元141用于和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侧行链路连接。
通信单元142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服务小区的系统消息。
处理单元141还用于根据激活BWP的配置信息配置激活BWP,激活BWP包括初始BWP。
通信单元142还用于根据初始BWP接收寻呼消息。
通信单元142还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通信装置1400,可以执行图13对应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
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当通信装置1400用于执行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操作时:
通信单元142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
通信单元142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激活BWP的配置信息,激活BWP包括初始BWP。
通信单元142还用于通过初始BWP广播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通信单元142还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当通信装置1400用于执行第一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时:
处理单元141用于和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侧行链路连接。
通信单元142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服务小区的系统消息。
处理单元141还用于根据激活BWP的配置信息,配置激活BWP,激活BWP包括初始BWP。
通信单元142还用于根据初始BWP接收寻呼消息。
通信单元142还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是对通信装置1400执行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一网络设备的部分操作进行举例,可以理解的是,通信单元142和处理单元141还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一网络设备执行的其它处理、接收或发送的步骤或操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4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43。处理单元141、通信单元142、存储单元143通过通信线路相连。
存储单元143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存储器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设备、电路中用于存储程序或者数据的器件。
存储单元143可以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与通信装置具有的处理单元141相连。存储单元143也可以和处理单元集成在一起。
通信装置可以用于通信设备、电路、硬件组件或者芯片中。
以通信装置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为例,则通信单元142可以是输入或者输出接口、管脚或者电路等。
示例性的,存储单元143可以存储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侧的方法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处理单元141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侧的方法。存储单元143可以是寄存器、缓存或者RAM等,存储单元143可以和处理单元141集成在一起。存储单元143可以是ROM或者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存储单元143可以与处理单元141相独立。
示例性的,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150的结构示意图。芯片150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1510和通信接口153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540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
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5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5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54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510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1540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控制第一传输芯片、第二传输芯片或处理芯片执行相应的操作。其中,处理器1510可以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540、通信接口1530以及存储器1540通过总线系统152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52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为了便于描述,在图15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520。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510中,或者由处理器1510实现。处理器15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5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5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微处理器或常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晶体管逻辑器件或分立硬件组件,处理器1510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540,处理器1510读取存储器154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接口1530用于执行图9-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接收和发送的步骤。处理器1510用于执行图9-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处理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存储器存储的供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可以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是事先写入在存储器中,也可以是以软件形式下载并安装在存储器中。
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例如,可用介质可以包括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或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功能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还可以包括任何可以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可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目标介质。
作为一种可能的设计,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紧凑型光盘只读储存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RAM、ROM、EEP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盘存储设备。而且,任何连接线也可以被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无线技术(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软件,则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本文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光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得通过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流程或功能。上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基站、终端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1)

  1.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信资源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所述第一通信资源用于处于连接态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资源广播用于寻呼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资源包括第二通信资源,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资源广播用于寻呼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资源广播所述寻呼消息,所述第二通信资源用于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接收数据。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中继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资源为激活带宽部分BWP,所述第二通信资源为初始带宽部分BWP。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专用信元。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消息包括: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关的寻呼消息。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5G临时移动台标识5G-S-TMSI或完整不激活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Full I-RNTI。
  10. 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11. 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切换的目标网络设备。
  12. 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通信资源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所述第一通信资源用于处于连接态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配置所述第一通信资源;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接收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用于寻呼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资源包括第二通信资源,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接收寻呼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资源接收所述寻呼消息,所述第二通信资源用于处于非连接态 的终端设备接收数据。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中继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
  15. 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资源为激活带宽部分BWP,所述第二通信资源为初始带宽部分BWP。
  16. 根据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连接。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专用信元。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消息包括: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关的寻呼消息。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5G临时移动台标识5G-S-TMSI或者完整不激活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Full I-RNTI。
  21. 根据权利要求12-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寻呼消息;或者,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22. 根据权利要求12-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23. 根据权利要求16-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侧行链路连接。
  24.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通信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信资源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所述第一通信资源用于处于连接态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资源广播用于寻呼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资源包括第二通信资源,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资源广播所述寻呼消息,所述第二通信资源用于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接收数据。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中继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资源为激活带宽部分BWP,所述第二通信资源为初始带宽部分BWP。
  28. 根据权利要求24-2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 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连接。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专用信元。
  30. 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消息包括: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关的寻呼消息。
  32. 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5G临时移动台标识5G-S-TMSI或完整不激活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Full I-RNTI。
  33. 根据权利要求24-3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34. 根据权利要求24-3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切换的目标网络设备。
  35. 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通信资源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所述第一通信资源用于处于连接态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配置所述第一通信资源;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接收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用于寻呼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36.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资源包括第二通信资源,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资源接收所述寻呼消息,所述第二通信资源用于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接收数据。
  37. 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中继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
  38. 根据权利要求35-3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资源为激活带宽部分BWP,所述第二通信资源为初始带宽部分BWP。
  39. 根据权利要求35-3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连接。
  40. 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专用信元。
  41. 根据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42. 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消息包括: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关的寻呼消息。
  43. 根据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信息包括:5G临时移动台标识5G-S-TMSI或者完整不激活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Full I-RNTI。
  44. 根据权利要求35-4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寻呼消息;或者,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45. 根据权利要求35-4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或非激活态。
  46. 根据权利要求39-4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侧行链路连接。
  47.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
    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中进行消息收发的操作;所述处理器运行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中进行处理或控制的操作。
  48.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
    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2-2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中进行消息收发的操作;所述处理器运行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2-2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中进行处理或控制的操作。
  49. 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2-2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50.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2-2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51. 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24-3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如权利要求35-4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
CN202080107831.2A 2020-12-10 2020-12-10 通信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66362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35428 WO2022120755A1 (zh) 2020-12-10 2020-12-10 通信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36266A true CN116636266A (zh) 2023-08-22

Family

ID=81973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7831.2A Pending CN116636266A (zh) 2020-12-10 2020-12-10 通信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19782A1 (zh)
EP (1) EP4250822A4 (zh)
JP (1) JP2023553127A (zh)
CN (1) CN116636266A (zh)
CA (1) CA3201879A1 (zh)
WO (1) WO202212075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26517B2 (en) * 2014-08-28 2019-06-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laying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same
CN108207017B (zh) * 2016-12-20 2019-09-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处理寻呼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16830A (zh) * 2016-12-27 2018-10-02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窄带d2d通信的寻呼方法
CN110235485B (zh) * 2017-04-28 2024-03-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087311A (zh) * 2018-01-26 2019-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1432469B (zh) * 2020-03-05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50822A4 (en) 2023-12-13
JP2023553127A (ja) 2023-12-20
CA3201879A1 (en) 2022-06-16
WO2022120755A1 (zh) 2022-06-16
EP4250822A1 (en) 2023-09-27
US20230319782A1 (en) 2023-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7126B (zh) 配置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3078319A (ja) 端末装置、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4424636B (zh) 在通信端点到网络中继场景中的寻呼消息的处理
EP4033799B1 (en) Relay transmission method, relay terminal and remote terminal
RU2750786C1 (ru) Способ поискового вызова,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EP403385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O2022027488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348726B (zh) 多用户身份模块用户设备及其操作方法、存储介质
JP2023536170A (ja) ページング受信の改善のためにアイドル/非アクティブモードのueによってcsi-rs/trs指示を受信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5804172A (zh)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33725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proximity services in multiple carriers
EP4138422A1 (en) Multicast downlink service notif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212777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US1005787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WO2022120755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5516927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52966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321489A (zh) 中继发现方法和终端
CN115004848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3005798A1 (zh) SL Relay场景下的RRC连接方法及设备
US20230189257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3037100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2094804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405151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2188078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