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29662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29662A
CN115529662A CN202110898616.5A CN202110898616A CN115529662A CN 115529662 A CN115529662 A CN 115529662A CN 202110898616 A CN202110898616 A CN 202110898616A CN 115529662 A CN115529662 A CN 1155296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paging
forward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p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86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才宇
徐海博
彭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2/09744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226788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529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296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在该方法应用于中继终端设备时,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或确定侧行链路资源,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或转发寻呼的优先级。通过获得第一信息的方式,可以使得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对接收到的网络设备给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进行转发,以保证转发寻呼的时延、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提升转发寻呼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21年6月24日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110703126.5、发明名称为“一种通信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设备除了可以直接与网络通信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终端设备与网络通信。例如,在公共安全(public safety)的场景下,中继(relay)终端设备可以作为远端(remote)终端设备的中继,使得远端终端设备能够通过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通信,这种技术称为用户设备到网络中继(UE to Network relay,UE2NW relay)技术。
在这种技术下,远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的寻呼(paging)。具体的,中继终端设备除了监听中继终端设备的寻呼之外,还为远端终端设备监听寻呼,并将远端终端设备的寻呼发送给远端终端设备。
在中继终端设备是自主选择资源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情况下,中继终端设备无法确定中继终端设备和远端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资源的数据包时延预算(packetdelay budget,PDB),因此,中继终端设备不能根据PDB确定相应的侧行链路资源,对该寻呼进行转发,导致寻呼被转发的时延不能保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中继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时延不能保证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中的部件,例如芯片,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中继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根据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或确定侧行链路资源,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或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在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时,中继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信息中的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寻呼,从而保证远端终端设备的寻呼被转发的时延满足时延上限的要求,提升中继终端设备转发远端终端设备的寻呼的性能。或者,在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时,中继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从而,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寻呼,保证高优先级的远端终端设备的寻呼能够被优先转发。或者,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侧行链路资源,该侧行链路资源有助于保证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消息的时延,提升中继终端设备转发远端终端设备的消息的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
通过上述方法,通过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获得基站配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从而,可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从而保证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被转发的时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通过上述方法,通过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的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获得基站配置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从而,可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进行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过程,保证高优先级的远端终端设备的寻呼能够被优先转发。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以下任一项中:系统信息块、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在以下任一项中:系统信息块、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举例来说,在第一信息中的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是基于每个小区配置的情况下,此时,第一信息可以是预配置的,因此,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在系统信息块中发送的。再比如,在第一信息是基于每个资源池或寻呼的资源配置的,此时,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在系统信息块、侧行链路预配置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携带。再比如,在第一信息是基于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信息可以是在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时确定的,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发送。再比如,在第一信息是基于每个寻呼配置的,此时,第一信息可以是在网络设备确定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时确定的,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携带在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中,或者,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发送。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信息可以是灵活配置的,相应的,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也可以是灵活配置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包括: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
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包括:第七指示信息,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在寻呼消息中,携带第一信息的指示信息的方式,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的同时,获得第一信息,为后续根据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或确定侧行链路资源做准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确定所述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确定所述转发寻呼的优先级,进而,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或确定侧行链路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进而,根据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或确定侧行链路资源。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灵活的确定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方式或确定侧行链路资源的方式,提升第一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性能的灵活度。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确定转发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根据转发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对应的时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以保证转发寻呼的时延。
或者,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确定转发寻呼的剩余时延需求;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剩余时延需求,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剩余时延需求,根据转发寻呼的剩余时延需求对应的时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以保证转发寻呼的时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侧行链路资源为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资源。
通过第一信息,选择的侧行链路资源有助于保证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时延,提升中继终端设备转发远端终端设备的转发寻呼的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确定所述转发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选择侧行链路资源。
通过第一信息中的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可以确定转发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进而可以相应确定侧行链路资源,该侧行链路资源有助于保证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消息的时延,提升中继终端设备转发远端终端设备的消息的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以下至少一项:远端终端设备、支持层2中继的远端终端设备、支持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终端设备、支持层2中继的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终端设备、接收转发寻呼的终端设备。
通过上述方法,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时,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以使第一终端设备获得第一信息,并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从而,在第二终端设备不为远端终端设备时,即第一终端设备无需为第一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时,可以不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以节省信令开销和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的开销。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用于寻呼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通过上述方法,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或寻呼的指示,以适应不同的场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通过上述方法,在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时,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接收到的寻呼,也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寻呼的指示,例如,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以适应不同的场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应用于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部件,例如芯片,该包括: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所述寻呼携带第一信息,以供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或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中继终端设备,通过上述方法,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寻呼,并且,该寻呼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一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在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时,中继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信息中的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寻呼,从而保证远端终端设备的寻呼被转发的时延满足时延上限的要求,提升中继终端设备转发远端终端设备的寻呼的性能。或者,在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时,中继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从而,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寻呼,保证高优先级的远端终端设备的寻呼能够被优先转发。或者,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侧行链路资源,该侧行链路资源有助于保证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消息的时延,提升中继终端设备转发远端终端设备的消息的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包括: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
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包括:第七指示信息,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在寻呼消息中,携带指示信息的方式,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的同时,获得第一信息指示的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或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为后续根据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或确定侧行链路资源做准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信息还用于确定侧行链路资源,所述侧行链路资源为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资源。
通过第一信息,选择的侧行链路资源有助于保证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时延,提升中继终端设备转发远端终端设备的转发寻呼的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信息还用于确定所述转发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所述剩余包时延预算用于确定侧行链路资源。
通过第一信息中的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可以确定转发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进而可以相应确定侧行链路资源,该侧行链路资源有助于保证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消息的时延,提升中继终端设备转发远端终端设备的消息的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之前,还可以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以下至少一项:远端终端设备、支持层2中继的远端终端设备、支持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终端设备、支持层2中继的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终端设备、接收转发寻呼的终端设备。
通过上述方法,网络设备可以在确定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时,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以使第一终端设备获得第一信息,并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从而,在第二终端设备不为远端终端设备时,即第一终端设备无需为第一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时,可以不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以节省信令开销和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的开销。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之前,还可以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八指示信息,所述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以下至少一项:远端终端设备、支持层2中继的远端终端设备、支持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终端设备、支持层2中继的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终端设备、接收转发寻呼的终端设备。
通过上述方法,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时,接入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接收第八指示信息,确定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时,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以使第一终端设备获得第一信息,并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从而,在第二终端设备不为远端终端设备时,即第一终端设备无需为第一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时,可以不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以节省信令开销和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的开销。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用于寻呼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中继终端设备,或中继终端设备中的部件,例如芯片。所述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该第一终端设备例如为中继终端设备,或为中继终端设备中的基带装置。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基带装置和射频装置。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有时也称为处理单元)和发送模块、接收模块(有时也称为收发模块、收发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收发模块的实现方式可参考第一方面的介绍。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发送模块。可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实现方法中的任意方法。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与所述存储模块耦合,并执行所述存储单元中的程序或指令,使能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所述的终端设备的功能。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部件,例如芯片。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接收模块。可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实现方法中的任意方法。所述网络设备例如为基站,或为基站中的基带装置。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基带装置和射频装置。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有时也称为处理单元)和发送模块、接收模块(有时也称为收发模块、收发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收发单元的实现方式可参考第二方面的介绍。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与所述存储模块耦合,并执行所述存储单元中的程序或指令,使能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所述的网络设备的功能。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的实现方法中的任意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的实现方法中的任意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各实现方法中的任意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的各实现方法中的任意方法被执行。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的各实现方法中的任意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如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和包括如第四方面或第六方面。可选的,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的各实现方法中的第二终端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A-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A-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C为一种可能的寻呼场景示意图;
图4A-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介绍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术语:
1)PDB,为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参数之一,是数据包在发送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和接收用户设备之间传输的时延上限,其中,发送用户设备和接收用户设备之间可以使用PC5接口进行PC5通信。
2)终端设备,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是固定设备,移动设备、手持设备(例如手机)、穿戴设备、车载设备,或内置于上述设备中的无线装置(例如,通信模块,调制解调器,或芯片系统等)。所述终端设备用于连接人,物,机器等,可广泛用于各种场景,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蜂窝通信、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车到一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2M/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无人驾驶(self driving)、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智能电网(smart grid)、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smart city)、无人机、机器人等场景的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有时可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终端、接入站、UE站、远方站、无线通信设备、或用户装置等等。为描述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终端设备以UE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当一个终端设备距离网络设备较远(例如不在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或者终端设备处于网络设备的覆盖边缘,或者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质量较差,或终端设备不能够被网络设备直接服务,或终端设备未设置Uu接口,或者终端设备电量较低,或者终端设备处于节能模式,或者终端设备希望节省功耗等,该终端设备便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UE-to-Network relay UE)与网络设备通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中继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中继用户设备(relay UE),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是为远端(remote)终端设备提供网络接入的终端设备。远端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远端用户设备(remote UE)。换句话说,remote UE是指需要其他UE提供中继服务,以接入网络的UE;relay UE是指为其他UE提供中继服务的UE。对于relay UE为remote UE提供中继服务可以理解为,remote UE发送给网络设备的信息,通过relay UE转发给该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发送给remote UE的信息,也通过relay UE转发给remote UE。
3)网络设备,例如包括接入网设备,和/或核心网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为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上述通信系统中的基站(BTS,Node B,eNodeB/eNB,或gNodeB/gNB)、收发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后续演进的基站,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等。所述基站可以是:宏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小站,中继站等。多个基站可以支持上述提及的同一种接入技术的网络,也可以支持上述提及的不同接入技术的网络。基站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共站或非共站的传输接收点。网络设备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网络设备还可以是服务器,可穿戴设备,或车载设备等。例如,车到一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技术中的网络设备可以为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以下对接入网设备以为基站为例进行说明。基站可以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中继站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终端设备可以与不同接入技术中的多个基站进行通信。所述核心网设备用于实现移动管理,数据处理,会话管理,策略和计费等功能。不同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实现核心网功能的设备名称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定。以5G系统为例,所述核心网设备包括:访问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SMF)、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或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功能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中。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4)NR侧行链路中继(sidelink relay)
在3GPP Release 16中,在NR V2X中标准化了NR sidelink的第一个版本。该版本聚焦在支持V2X相关的道路安全服务。Release 17中,立项了NR sidelink relay的内容,研究基于sidelink的relay功能,以提升sidelink/网络覆盖以及改善UE功率效率,并且考虑更广泛的应用和服务。NR sidelink relay功能具体包括UE-to-Network覆盖扩展和UE-to-UE覆盖扩展。Release 13中标准化了ProSe UE-to-Network relay功能,是基于EUTRA技术的,不能应用于NR系统(包括NG-RAN and NR-based sidelink communication)。Release13中的ProSe UE-to-Network relay功能中,relay UE在IP层转发remote UE与网络/PDN之间的数据,属于层3(Layer-3)relay。Release 17的NR sidelink relay中研究层3relay和层2(Layer-2)relay。层2中继中,中继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或PDCP层之下的协议层(例如,回传适配协议(backhauladaptation protocol,BAP)层(也可以称为适配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进行中继。接入网设备和远程终端设备可以有对等的PDCP层、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RRC层等。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physics,PHY)在远端终端设备和中继终端设备之间、以及在中继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之间是端到端的。远程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之间可以建立RRC连接,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交互RRC消息。该情况下,可以认为远程终端设备通过中继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通信。
基于蜂窝网络的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the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又称为邻近服务(proximityservice,ProSe),是一种在网络的控制下,终端设备之间直接进行通信的技术。它能够增加蜂窝通信系统频谱效率,降低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无线通信系统频谱资源匮乏的问题。
临近服务直接通信(ProSe Direct Communication),邻近的两个或多个使能ProSe UE之间直接通信,不需要通过任何网络节点。临近服务直接通信可通过侧行通信(sidelink communication)接入层功能实现。
5G ProSe Direct Communication,邻近的两个或多个使能ProSe UE之间直接通信,不通过任何网络节点,使用NR技术。
ProSe UE-to-Network relay(以下简称relay UE),或5G ProSe UE-to-Networkrelay,是提供支持remote UE与网络连接的功能的UE。
sidelink communication:邻近的两个或多个UE之间直接通信,不需要通过任何网络节点。
NR sidelink communication,两个或多个UE之间使能车到一切(vehicle toeverything,)V2X communication的接入层功能。使用NR技术,不经过任何网络节点。NRsidelink communication还可以使能5G ProSe Direct Communication。
PC5参考点/接口,UE之间的参考点/接口。
Uu参考点/接口,UE与无线接入网络(例如,下一代(next generation,NG)-RAN,演进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之间的参考点/接口。
例如可参考图1,为remote UE通过relay UE连接网络的一种场景示意图。图1中以relay UE接入的核心网是5G核心网(5G core,5GC)或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core,EPC)为例。remote UE与relay UE之间在PC5接口可使用NR sidelink communication或sidelink communication。其中,remote UE与relay UE之间通过PC5接口连接,relay UE与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之间通过Uu接口连接。
SL传输是在一对源(source)和目的(destination)之间进行的。source可以用源层2(source layer-2)身份号(ID)标识,destination可以用destination layer-2ID标识。source layer-2ID可用于标识SL通信中数据的发送端(sender),destination layer-2ID可用于标识SL通信中数据的目标(target)端或者接收端。发送端指的是SL通信(或者是一个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的source,接收端指的是SL通信(或者是一个MAC PDU)的destination。
PC5-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是在一个source和destination对的两个UE之间的逻辑连接。在两个UE之间的PC5单播链路(PC5 unicastlink)建立后,对应的PC5-RRC连接就建立了。PC5-RRC连接和PC5单播链路之间是一一对应的。
侧行链路信令信道SL-SCH(slidelink signaling Channel)上可以传输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SCCH)中的数据、挪用信道(stealing channel,STCH)中的数据和SL媒介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的信道资源(channel element,CE)(例如,侧行链路信道状态信息报告(Sidelink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的MAC CE)。SL-SCH传输信道支持UE自主资源选择和基站调度资源分配的方式。
5)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状态,终端设备有3种RRC状态:RRC连接(connected)态、RRC空闲(idle)态和RRC非激活(inactive)态。
RRC连接态(或,也可以简称为连接态。在本文中,“连接态”和“RRC连接态”,是同一概念,两种称呼可以互换):终端设备与网络建立了RRC连接,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RRC空闲态(或,也可以简称为空闲态。在本文中,“空闲态”和“RRC空闲态”,是同一概念,两种称呼可以互换):终端设备没有与基站建立RRC连接,基站没有存储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如果终端设备需要从RRC空闲态进入RRC连接态,则需要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
RRC非活跃态(或,也可称为RRC非激活态,或简称为非活跃态或非激活态。在本文中,“去活动态”、“非活跃态”、“去活跃态”、“去激活态”、“非激活态”、“RRC非激活态”或“RRC去激活态”等,是同一概念,这几种称呼可以互换):终端设备之前在锚点基站进入了RRC连接态,然后锚点基站释放了该RRC连接,但是锚点基站保存了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如果该终端设备需要从RRC非活跃态再次进入RRC连接态,则需要在当前驻留的基站发起RRC连接恢复过程。因为终端设备可能处于移动状态,因此终端设备当前驻留的基站与终端设备的锚点基站可能是同一基站,也可能是不同的基站。RRC恢复过程相对于RRC建立过程来说,时延更短,信令开销更小。但是基站需要保存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会占用基站的存储开销。
6)当终端设备处于RRC空闲态或者RRC非激活态时,如果该终端设备的业务已注册在核心网,则网络可能会寻呼该终端设备,寻呼可以让网络找到处于空闲态和非激活态的UE,相应的,该终端设备需要监听寻呼。
当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空闲连接态(idle)或者RRC非激活态(inactive)时,由于网络可能会寻呼UE,UE需要监听寻呼。
终端设备可以在该终端设备的寻呼时机(paging occasion,PO)上醒来监测寻呼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或者说监听PDCCH,在除PO外的其他时间可休眠,从而减少终端设备的功耗。UE可以在每个DRX周期监听一个PO。一个PO是一组PDCCH监听时机,可以包括多个子帧或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
目前,在该寻呼DCI中可以包括2比特的字段,该字段可以指示该寻呼DCI包括调度信息,或包括短消息(short message),或包括调度信息和短消息。其中,该调度信息用于调度寻呼消息,例如该调度信息包括寻呼消息的时频资源信息或调制编码信息等。短消息可以指示系统信息是否改变、地震和海啸警告系统(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system,ETWS)通知或商业移动警报服务(commercial mobile alert service,CMAS)通知等。
UE检测到寻呼DCI之后,解码DCI。如果该寻呼DCI包括寻呼消息的调度信息,UE接收寻呼消息。如果该寻呼DCI没有包括调度信息,只包括短消息,则UE不需要接收寻呼消息。
7)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及,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大小、内容、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等。例如,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可以是同一个标识,也可以是不同的标识,且,这种名称也并不是表示这两个标识的信息量大小、内容、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等的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generation,4G)系统中,例如LTE系统,或可以应用于5G系统中,例如NR系统,或者还可以应用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或其他类似的通信系统,具体的不做限制。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场景,例如NR-D2D场景等,或者可以应用于车到一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场景,例如NR-V2X场景等,例如可应用于车联网,例如V2X、车与车(vehicle-to-vehicle,V2V)等,或可用于智能驾驶、辅助驾驶、或智能网联车等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可参考图1。另外,可再参考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A包括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2、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1以及核心网设备2。该接入网设备是终端设备1接入的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1是服务于终端设备1的核心网设备,核心网设备2是服务于终端设备2的核心网设备,终端设备1是中继终端设备,终端设备2是远端终端设备,或者说,终端设备1为终端设备2提供中继服务。对于终端设备1为终端设备2提供中继服务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2发送给该接入网设备的信息,通过终端设备1转发给该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2的信息,也通过终端设备1转发给终端设备2。
考虑中继终端设备发生移动,中继终端设备可以切换接入网设备。可再参考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B包括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2、接入网设备1、接入网设备2以及核心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1是终端设备1初始接入的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2是终端设备1切换后接入的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是服务于终端设备1的核心网设备,终端设备1是中继终端设备,终端设备2是远端终端设备,或者说,终端设备1为终端设备2提供中继服务。对于终端设备1为终端设备2提供中继服务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2发送给该接入网设备1的信息,通过终端设备1转发给该接入网设备1,该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2的信息,也通过终端设备1转发给终端设备2。
再比如,接入网设备1可以是终端设备1最后接入的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1发送消息,接入网设备1可以向终端设备1转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消息,接入网设备1也可以向接入网设备2转发该消息,在终端设备1接入接入网设备2后,可以由接入网设备2向终端设备1发送该消息。
例如,如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在图3A中,远端终端设备与中继终端设备连接,远端终端设备可通过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可再参考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在图3B中,远端终端设备与中继终端设备连接,远端终端设备可通过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图3A与图3B的区别在于,图3A中,远端终端设备处于覆盖范围内(in-coverage),图3B中,远端终端设备处于覆盖范围外(out-of-coverage)。
图3A或图3B中的网络设备例如为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例如为基站。其中,接入网设备在不同的系统对应不同的设备,例如在4G系统中可以对应eNB,在5G系统中对应5G中的接入网设备,例如gNB。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应用于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因此图3A或图3B中的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对应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以接入网设备是基站为例,实际上参考前文的介绍,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是RSU等设备。
图1、图2A~图2B、图3A~图3B中的接入网设备例如为基站。其中,接入网设备在不同的系统对应不同的设备,例如在4G系统中可以对应eNB,在5G系统中对应5G中的接入网设备,例如gNB。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应用于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因此图1、图2A~图2B、图3A~图3B中的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对应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图1、图2A~图2B、图3A~图3B以接入网设备是基站为例,实际上参考前文的介绍,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是RSU等设备。另外,图1、图2A~图2B、图3A~图3B中的核心网设备例如为AMF,或者也可以是其他的核心网设备。
由于远端终端设备是直接将远端终端设备的业务注册在了核心网,因此,核心网设备在有远端终端设备的业务时,将通过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对远端终端设备进行寻呼(paging),远端终端设备需要自行驻留在空口监听寻呼。由于Uu口的功耗较大,将会给远端终端设备带来较大的能耗。而且远端终端设备的一种典型的实现方式是,远端终端设备可通过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等穿戴式设备实现。在这种场景下,显然远端终端设备的电池容量不会太大,如果远端终端设备因驻留在Uu空口监听寻呼而带来较大功耗,则会降低远端终端设备的使用时间,可能导致远端终端设备没有充足的电量供给正常使用,或者远端终端设备需要频繁充电,较为不便。
另外,考虑remote UE在覆盖范围外的场景,远端终端设备可能无法驻留在Uu空口监听寻呼。
为了节省remote UE的功耗,或者为了扩展网络设备的覆盖,远端终端设备可以连接到relay UE,由中继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监听寻呼,即,远端终端设备无需在Uu口监听寻呼,该工作由中继终端设备来完成。relay UE在远端终端设备的PO上监听寻呼,
relay UE可以是RRC连接态(RRC_Connected),也可以是RRC空闲态(RRC_Idle)、RRC非激活态(RRC_Inactive)。中继终端设备可以将监听的寻呼通过PC5接口发送给远端终端设备。例如可参考图3C,为中继终端设备替远端终端设备监听寻呼的实现流程。
S31、基站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寻呼,中继终端设备接收来自基站的寻呼。
例如,该寻呼可以用于寻呼远端终端设备。
relay UE监听/接收remote UE的寻呼,relay UE转发寻呼给remote UE。这里监听/接收remote UE的寻呼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1)寻呼消息;
2)用于指示remote UE被寻呼的指示信息;
3)用于指示relay UE向remote UE发送寻呼的指示信息。
relay UE监听/接收寻呼有以下两种方式:
1、relay UE在remote UE的PO上监听寻呼,relay UE可以是RRC_Connected态,也可以是RRC_Idle、RRC_Inactive。
2、relay UE在RRC_Connected态,基站向relay UE发送专用信令,包含或指示remote UE的寻呼。
对于专用信令的方式,可以是基站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寻呼,中继终端设备监听/接收来自基站的远端终端设备的寻呼。这里监听/接收remote UE的寻呼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监听/接收寻呼DCI,监听/接收寻呼消息,监听/接收寻呼指示。
对于中继UE监听remote UE的PO的方式,则基站可以不单独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寻呼消息。例如,基站在寻呼信道中发送寻呼消息,终端设备都可以接收到该寻呼消息。因此,中继终端设备也可以接收到基站发送的远端终端设备的寻呼。
当然,基站在发送寻呼之前,可以先发送寻呼DCI,例如该寻呼DCI包括了寻呼的调度信息,则基站会再发送寻呼,中继终端设备接收该寻呼DCI后,也会再监听寻呼。
中继终端设备能够确定远端终端设备的PO,则中继终端设备会在远端终端设备的PO到来时醒来,为远端终端设备监听寻呼。基站如果需要寻呼远端终端设备,也会在该PO进行寻呼。其中,在PO上监听寻呼,可以是在PO上监听用于调度寻呼消息的DCI。
S32、中继终端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相应的,远端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转发寻呼。
中继终端设备在确定接收到的寻呼是否用于寻呼远端终端设备后,中继终端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对于中继终端设备来说,除了监听中继终端设备的寻呼之外,还为远端终端设备监听寻呼,并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个终端设备向另一个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可以理解为,一个终端设备向另一个终端设备发送自身监听或接收到的另一个终端设备的寻呼,例如,监听或接收到的另一个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或,监听或接收到的用于指示另一个终端设备的被寻呼的指示信息,或监听或接收到的指示自身向另一个终端设备的发送寻呼的指示信息。当然,还可以是在监听或接收到另一终端设备的寻呼后,生成的转发寻呼,例如,生成该另一个终端设备被寻呼的指示信息。从而,转发寻呼可以是或一个终端设备向另一个终端设备转发该另一个终端设备被寻呼的指示信息,或一个终端设备向另一个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指示信息,或一个终端设备向另一个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消息中的至少一项。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包括用于寻呼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第三指示信息或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被寻呼;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和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的指示信息(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另外,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这种描述等价于“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的寻呼”。同理,“第二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转发寻呼”,这种描述等价于“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的寻呼”。例如,relay UE监听或接收远端终端设备的寻呼,可以理解为relay UE监听或接收远端终端设备的寻呼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监听或接收寻呼DCI,监听或接收寻呼消息,监听或接收寻呼指示。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继终端设备可以使用SL-SCH传输信道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在中继终端设备进行自主资源选择的情况下,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SL数据的剩余包时延预算(remaining PDB)选择侧行链路资源。例如,中继终端设备的高层(V2X layer或ProSe layer)可以将SL数据的PDB传递给接入(access stadium,AS)层,从而,中继终端设备可以自己确定剩余包时延预算,例如,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SL数据的PDB,以及该SL数据缓存的时间,确定剩余PDB。根据剩余PDB,中继终端设备选择侧行链路资源,使得侧行链路资源满足SL数据的剩余包时延预算的条件。
比如,对于某个QoS flow,UE和UE之间的PDB参数值是5ms,SL数据缓存的时间是4ms,因此中继终端设备和远端终端设备之间的剩余PDB(remaining PDB)是1ms,从而,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1ms的剩余PDB发送该SL数据,保证业务时延需求。
上述中继终端设备转发远端终端设备的寻呼的方式中,在relay UE是UE自主选择资源的情况下,relay UE不知道中继终端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PDB,从而无法确定中继终端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剩余PDB,从而不能根据中继终端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剩余PDB选择资源,中继终端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时延不能保证,传输性能的可靠性降低。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以保证中继终端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时延。下面结合不同的场景及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示例一
通过为中继终端设备配置中继终端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PDB(转发寻呼的PDB)或中继终端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使得中继终端设备确定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PDB或者时延需求,从而,中继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寻呼,以保证寻呼被转发的时延。
如图4A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图2A~图2B、图3A~图3B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
为了便于介绍,在下文中,以该方法由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执行为例。下文所述的网络设备可以为服务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核心网设备和/或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服务于第二终端设备的核心网设备和/或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例如为AMF,接入网设备例如为基站。如果将本申请实施例应用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则下文中所述的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2(即,远端终端设备),下文中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1(即,中继终端设备),或者,如果将本申请实施例应用在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则下文中所述的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图2A~图2B、图3A~图3B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2(即,远端终端设备),下文中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图2A~图2B、图3A~图3B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1(即,中继终端设备),下文中所述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图1、图2A~图2B、图3A~图3B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核心网设备1或基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01:第一终端设备获得第一信息。
即,第一终端设备获得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其中,转发寻呼可以为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寻呼所对应的转发寻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此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信息,直接得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中的至少一项。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信息,获得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中的至少一项的指示信息,进而,根据该指示信息,获得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中的至少一项。具体方式可以参见下文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六指示信息和第七指示信息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获得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中的一项或多项。
其中,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转发寻呼的PDB)的取值、转发寻呼的PDB所在的范围区间、转发寻呼的PDB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的取值、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所在的范围区间、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等。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为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转发寻呼的PDB)的取值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获得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者,在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为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转发寻呼的PDB)的取值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获得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或者,在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为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的取值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获得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或者,在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为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的取值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获得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转发寻呼的PDB)。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为转发寻呼的PDB所在的范围区间、转发寻呼的PDB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的取值、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所在的范围区间、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等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PDB的取值或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的取值。
例如,在时延信息为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所在的范围区间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时延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为该范围区间中的值。或者,在时延信息为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的最大值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时延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为小于或等于该最大值的值。或者,在时延信息为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的最小值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时延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为大于或等于该最大值的值。
再比如,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时延信息中的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所在的范围区间、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及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通信信道状态(例如,信道质量、信道的繁忙或拥塞情况)、第一终端设备的负载、第一终端设备的能力、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的QoS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的值。
第一终端设备获得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下面以方式A1和方式A2举例说明。
方式A1,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设备指示的方式,获得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举例来说,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网络的寻呼指标(KPI)、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的寻呼优先级(paging priority)、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通信信道状态(例如,信道质量、信道的繁忙或拥塞情况)、第一终端设备的负载、第一终端设备的能力、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的QoS、触发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对应的分配和保留优先级(Priority of Allocation andRetention,ARP)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
其中,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的寻呼优先级可以是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的QoS、触发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对应的分配和保留优先级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的。对于CN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的寻呼优先级可以是核心网网元确定的,核心网网元可以向接入网设备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的寻呼优先级,接入网设备根据该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的寻呼优先级,发起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对于RAN寻呼的场景,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的寻呼优先级可以是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最后的服务接入网设备(例如,服务基站)或锚点接入网设备(例如,锚点基站)确定的,第二终端设备最后的服务接入网设备(例如,服务基站)或锚点接入网设备(例如,锚点基站)可以发起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或者,第二终端设备最后的服务接入网设备(例如,服务基站)或锚点接入网设备(例如,锚点基站)可以向其他接入网设备(例如,邻基站或第二终端设备当前的服务基站或第二终端设备新的服务基站)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的寻呼优先级,从而,该其他接入网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的寻呼优先级,发起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的取值(即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也可以用于指示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所在的范围区间,也可以用于指示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等,在此不做限定。相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相应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的取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以下任一项中:系统信息块、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在广播信号(例如,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或者,网络设备可以在向UE发送的RRC信令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第一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可以在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RRC专用信令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核心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例如,核心网设备在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信令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可以同时发送寻呼和第一指示信息,或者,网络设备还可以分开发送寻呼和第一指示信息,例如,寻呼和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在同一条消息中发送,也可以在不同的消息中发送,在此不做限定。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还可以在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中携带第六指示信息,其中,第六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即通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寻呼的同时,指示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相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六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第六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进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的取值。
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相应的,第一指示信息或第六指示信息的发送方式也可以有多种,下面以方式a1~方式a6举例说明。
方式a1: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可以是基于每个小区或每个资源池或每个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或转发寻呼的资源配置的。
示例a1.1,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可以是基于每个小区(per cell)配置的。即,一个小区对应一个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为该第一终端设备服务的小区,确定该小区对应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此时,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网络设备在系统信息块中发送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服务小区的系统信息块,在该系统信息块中,可以包含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
网络设备还可以建立小区和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的对应关系。例如,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可以与小区的标识存在对应关系,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接入的小区,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或者,在第一终端设备接入或驻留小区时,也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接入或驻留的小区,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再比如,还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接入的小区和第二终端设备接入的小区,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在此不做限定。此时,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在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或NAS信令中发送的。
示例a1.2,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可以是基于资源池(per resource pool)配置的。
一个资源池对应一个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所使用的资源池,确定该资源池对应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此时,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在系统信息块、NAS信令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发送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池配置,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含在资源池配置中。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转发寻呼所使用的资源池的配置,其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指示信息与资源池存在对应关系。网络设备指示第一指示信息与资源池的对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转发寻呼所使用的资源池,并根据对应关系确定该资源池对应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确定资源池和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的对应关系,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的资源池,确定该资源池对应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该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的第一指示信息。
示例a1.3,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可以是基于第一终端设备(例如,per relay UE)配置的。
一个第一终端设备对应一个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向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对应该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针对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此时,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在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或NAS信令中发送的。
举例来说,网络设备可以在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时,确定时延信息。在第二终端设备更新中继服务的第一终端设备时,可以更新该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或者,在第一终端设备更新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二终端设备时,可以更新该第一信息。网络设备可以建立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和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的对应关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能力,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在该方式下,第一终端设备向不同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时,使用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相同。此时,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
示例a1.4,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可以是基于第二终端设备(例如,per remote UE)配置的。
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对应一个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对应该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针对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此时,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在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或NAS信令中发送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二终端设备存在对应关系。网络设备指示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二终端设备的对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并根据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
举例来说,网络设备可以在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时,确定时延信息。在第二终端设备更新中继服务的第一终端设备时,可以更新该时延信息。或者,在第一终端设备更新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二终端设备时,可以更新该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网络设备可以建立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的对应关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能力,确定第二终端设备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在该方式下,不同的第一终端设备向同一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时,使用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相同。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向同一第二终端设备转发不同的寻呼时,使用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相同。此时,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
示例a1.5,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可以是基于对转发寻呼使用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例如,sidelink SRB)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配置的。
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存在对应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确定该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此时,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在系统信息块、NAS信令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发送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配置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配置,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含在侧行链路无线承载配置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配置中。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的配置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配置,其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指示信息与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网络设备指示第一指示信息与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并根据对应关系确定该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确定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与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的对应关系,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确定该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该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的第一指示信息。
示例a1.6,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可以是基于对转发寻呼使用的侧行链路上的MACCE配置的。
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上的MAC CE存在对应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上的MAC CE,确定该侧行链路上的MAC CE对应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此时,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在系统信息块、NAS信令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发送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指示信息与侧行链路上的MAC CE存在对应关系。网络设备指示第一指示信息与侧行链路上的MAC CE的对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对应关系确定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上的MAC CE对应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确定侧行链路上的MAC CE和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的对应关系,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上的MAC CE,确定该侧行链路上的MAC CE对应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该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的第一指示信息。
方式a2: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是基于每个寻呼(per paging)或每个寻呼消息配置的。
即,一个寻呼对应于一个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即第一终端设备转发该寻呼需要应用该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或者,一个寻呼消息对应于一个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即第一终端设备转发该寻呼消息中的寻呼时需要应用该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不同的寻呼对应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可以是不同的。不同的寻呼消息对应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可以是不同的。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中携带指示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的第六指示信息。或者,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所在的信令中携带指示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的第六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为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寻呼消息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寻呼记录(PagingRecord),每个寻呼记录包含被寻呼的终端设备的标识(UE-identity,UE ID)。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记录,是指寻呼记录中的终端标识为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有的寻呼记录中还包含第六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寻呼记录中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是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根据该寻呼记录中的第六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为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寻呼消息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寻呼记录(PagingRecord),每个寻呼记录包含被寻呼的终端设备的标识。寻呼消息中还包含一个或多个第六指示信息,每个第六指示信息与一个寻呼记录存在对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寻呼记录中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是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根据对应关系确定该寻呼记录对应的第六指示信息,根据第六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
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为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寻呼消息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寻呼记录(PagingRecord),每个寻呼记录包含被寻呼的终端设备的标识。寻呼消息中还包含一个第六指示信息,该寻呼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寻呼记录对应于该第六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寻呼消息中的寻呼记录中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是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根据寻呼消息中的第六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
可选的,考虑到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在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情况下才可能使用,而对于直接监听基站发送的寻呼的UE来说不需要,因此,为了减少信令开销,基站可以只针对第二终端设备或只针对通过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寻呼的第二终端设备配置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
方式a3,网络设备确定寻呼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后,确定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第六指示信息。
其中,网络设备确定寻呼的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的方式可以是: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能力或标识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或者,确定该终端设备为支持L2 relay的远端终端设备、或者,确定该终端设备为有作为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UE、或者,确定该终端设备为有作为支持L2 relay的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UE、或者,确定该终端设备为(可能)接收转发寻呼的UE。这里的网络设备可以是核心网网元(例如,AMF),或者远端终端设备的最后服务基站(last serving gNB)或锚点基站(anchor gNB)。
需要说明的是,方式a3可以是与方式a1或方式a2组合,用于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时,执行方式a1或方式a2。例如,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时,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第六指示信息的方式,使得第一终端设备获得远端终端设备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于RRC空闲态的UE监听的寻呼可以是CN寻呼(CN-initiated paging,CN paging),对于CN寻呼,核心网网元(例如,AMF)可以向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NG-RAN node))发送寻呼消息,基站接收到寻呼消息后,再寻呼UE。
在该场景下,核心网网元(如AMF)可以确定寻呼的UE是远端终端设备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八指示信息,该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待寻呼的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
具体的,该第八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或者,该终端设备为支持L2 relay的远端终端设备、或者,该终端设备为有作为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UE、或者,该终端设备为有作为支持L2 relay的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UE、或者,该终端设备为(可能)接收转发寻呼的UE。第八指示信息可以包含在核心网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中。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第八指示信息的核心网网元可以是服务于第二终端设备的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第六指示信息的网络设备可以是不同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同一网络设备,在此不做限定。
在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该终端设备的寻呼及第八指示信息后,可以确定针对该寻呼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第六指示信息。在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该终端设备寻呼,但未接收到第八指示信息后,可以确定不针对该寻呼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第六指示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于RRC非激活态的UE监听的寻呼可以是RAN寻呼(RAN-initiated paging,RAN paging)。在RAN寻呼场景中,远端终端设备在非激活态下发生移动,可能导致接入的接入网络设备可能会发生变化。RRC非激活态的UE的最后服务基站(last serving gNB)或UE的锚点基站(anchor gNB)可以为存储该UE的UE上下文的基站,也可以为最后将UE释放到RRC非激活态的基站,例如,将UE从RRC连接态释放到RRC非激活态的基站。
对于RAN寻呼,UE的最后服务基站(last serving gNB)或UE的锚点基站(anchorgNB)寻呼远端终端设备,还可以向相邻基站或UE当前的服务基站或UE新的服务基站发送RAN寻呼(例如,Xn接口应用协议(application protocol,AP)的RAN Paging),相邻基站或当前的服务基站或新的服务基站寻呼远端终端设备。相应的,远端终端设备最后的服务接入网设备(最后的服务基站)或锚点接入网设备(锚点基站),可以确定寻呼的UE是远端终端设备。
远端终端设备最后的服务接入网设备或锚点接入网设备在确定寻呼的UE是远端终端设备后,可以针对该终端设备的寻呼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第六指示信息。相应的,在确定寻呼的UE不为远端终端设备后,针对该终端设备的寻呼,接入网设备可以不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第六指示信息。
再比如,远端终端设备最后的服务接入网设备(最后的服务基站)或锚点接入网设备(锚点基站)还可以向其他接入网设备(例如,最后的服务基站之外的其他基站或相邻基站或当前的服务基站或新的服务基站)发送第八指示信息,该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待寻呼的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其他接入网设备收到该终端设备的寻呼后及第八指示信息,其他接入网设备针对该寻呼,可以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第六指示信息。相应的,在其他接入网设备在未接收到第八指示信息后,针对该终端设备的寻呼,其他接入网设备可以不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第六指示信息。第八指示信息可以包含在最后的服务接入网设备或锚点接入网设备发送给其他接入网设备的XnAP RAN Paging中。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第八指示信息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是服务于第二终端设备的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是不同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同一网络设备,在此不做限定。
方式a4,网络设备配置默认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
例如,该默认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一个默认的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配置默认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的方式,也可以是参考方式a1,方式a2,方式a3中的至少一项中确定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的方式,确定默认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例如,在方式a1~a3中确定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也可以作为默认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例如,默认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可以是基于每个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也可以是基于每个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的,也可以是基于每个小区确定的,还可以是基于每个寻呼的资源确定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方式a1~方式a3,在此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方式a4可以与方式a1~方式a3中的任一种相结合。例如,在第一终端设备没有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或第六指示信息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默认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对应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即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时对应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为所述默认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或第六指示信息时,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或第六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对应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
方式A2,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可以是预配置或预先定义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可以是预配置的。例如,侧行链路预配置中包含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的指示信息。其中,侧行链路预配置可以是预配置在移动设备(mobile equipement,ME)中,或者配置在通用集成电路卡(Universal IntegratedCircuit Card,UICC)中。或者,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是预先定义的,例如,在标准协议中规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A2方式下,也可以参考方式A1中的示例a1.2、示例a1.5、示例a1.6、方式a4中的至少一项,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与方式A1的区别在于,在方式A2中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不是网络设备配置的,而是预配置或预先定义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含在预配置中,或者第一指示信息是预先定义的,例如,在标准协议中规定的。相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相应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的取值。在参考示例a1.2时,资源池配置是预配置或预先定义的。或者,第一指示信息与资源池的对应关系是预配置或预先定义的。在参考示例a1.5时,侧行链路无线承载配置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配置是预配置或预先定义的。或者,第一指示信息与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是预配置或预先定义的。在参考示例a1.6时,指示第一指示信息与侧行链路上的MAC CE的对应关系是预配置或预先定义的。在参考方式a4时,默认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是预配置的,或预先定义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预配置或预先定义的默认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可以与还可以和A1中的方式a1~方式a3中的任一种相结合。例如,在第一终端设备没有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或第六指示信息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默认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对应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即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时对应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为所述默认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或第六指示信息时,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或第六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对应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
S402: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
其中,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其中,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可以是指包含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记录的寻呼消息,其中,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记录是指该寻呼记录中包含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4B所示,S402可以包括S402-1~S402-3中的至少一项。
S402-1: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S402-2: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
S402-3: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四指示信息。
例如,在S402-1和S402-3同时执行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和第四指示信息,以使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再比如,在S402-2和S402-3同时执行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第三指示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以使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并确定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再比如,在S402-1和S402-2同时执行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和第四指示信息,以使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消息或转发寻呼指示(例如,转发第五指示信息)。当然,还可以是S402-1、S402-2和S402-3同时执行,此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消息,并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该寻呼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S401和s402的先后顺序不限定,s401和s402也可以是同时的,例如,基站在同一个信令中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或者,基站在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中包含第六指示信息。具体可以参见S401,在此不再赘述。
S403a: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在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后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即,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指示信息;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四指示信息;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4B所示,S403a可以包括S403-1~S403-4中的至少一项。
在S402包括S402-1时,S403可以包括S403-1: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或转发)寻呼消息。该寻呼消息为S402-1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寻呼消息。其中,转发方式可以透传,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解析该寻呼消息后,再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的,在此不做限定。
在S402包括S402-2时,S403可以包括S403-2: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或发送)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为S402-2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三指示信息。其中,转发方式可以透传,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解析该第三指示信息后,再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的,在此不做限定。
在S402包括S402-3时,S403可以包括S403-3: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或发送)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为S402-3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四指示信息。其中,转发方式可以透传,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解析该第四指示信息后,再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的,在此不做限定。
S403a还可以根据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例如,接收到S402-1~S402-3中的至少一项后,确定第五指示信息,该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从而,S403a中还可以包括S403-4: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S402-1和S402-3同时执行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和第四指示信息,此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执行S403-1和S403-3,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执行S403-1和S403-4,以使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再比如,在S402-2和S402-3同时执行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第三指示信息和第四指示信息,此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执行S403-2和S403-3,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执行S403-2和S403-4,以使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并确定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再比如,在S402-1和S402-2同时执行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和第四指示信息,此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执行S403-1和S403-2,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执行S403-1和S403-4,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执行S403-2和S403-3,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执行S403-1、S402-2和S403-4,以使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消息或转发寻呼指示(例如,转发第五指示信息)。当然,还可以是S402-1、S402-2和S402-3同时执行,此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消息,并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该寻呼消息。S403a中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示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S403a中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下面以方式c1和方式c2举例说明。
方式c1,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确定转发寻呼的剩余PDB,根据转发寻呼的剩余PDB,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举例来说,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PDB,确定转发寻呼的剩余PDB,根据转发寻呼的剩余PDB,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例如,在转发寻呼的PDB为2ms时,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缓存寻呼的时间,例如1ms,确定出剩余PDB为1ms,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1ms内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确定转发寻呼的剩余时延需求,根据转发寻呼的剩余时延需求,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举例来说,剩余时延需求可以是基于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和第一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能力确定的,在确定剩余时延需求后,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剩余时延需求,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转发寻呼的内容可以参考图4B中的S403-1~S403-4中的至少一项,在此不再赘述。
方式c2,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侧行链路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该SL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转发寻呼的内容可以参考图4B中的S403-1~S403-4中的至少一项,在此不再赘述。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资源。
方式c2.1,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确定SL资源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可能接收到多个第二终端设备的待转发寻呼,此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逻辑信道优先级处理过程(logical channelprioritization procedure,LCP)中,根据多个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对应的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确定一个SL资源用于向其中一个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方式c2.2,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确定转发寻呼的剩余PDB,根据转发寻呼的剩余PDB选择SL资源,该选择的SL资源为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资源。
第一终端设备在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后选择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侧行链路资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选择的SL资源满足转发寻呼的剩余PDB,例如,第一终端设备选择的SL资源的时域位置早于或等于当前时域位置加上剩余PDB。
再比如,如果第一终端设备选择的侧行链路授权(SL grant)资源不能满足转发寻呼的剩余PDB,则清除该选择的SL grant,和/或,触发侧行链路资源的选择或重选。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基站配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或者预先定义的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获得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或者,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选择SL资源,从而保证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被转发的时延满足时延上限的要求,提升第一终端设备转发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的性能。
S403b: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选择侧行链路资源。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在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后选择侧行链路资源。具体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确定侧行链路资源,其中,该侧行链路资源可以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也可以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其他消息,也可以用于向其他终端设备发送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确定转发寻呼的剩余PDB,根据转发寻呼的剩余PDB选择SL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选择的SL资源满足转发寻呼的剩余PDB,例如,第一终端设备选择的SL资源的时域位置早于或等于当前时域位置加上剩余PDB。
再比如,如果第一终端设备选择的侧行链路授权(SL grant)资源不能满足转发寻呼的剩余PDB,则清除该选择的SL grant,和/或,触发侧行链路资源的选择或重选。
通过第一信息,选择的侧行链路资源有助于保证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消息的时延,提升第一终端设备转发第二终端设备的消息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S403a和S403b可以是都执行,也可以是在不同的场景中单独执行的,在此不做限定。
示例二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CN寻呼,核心网网元(例如,AMF)可以在向基站发送的寻呼消息中包含一个寻呼优先级的指示信息。对于RAN寻呼,远端终端设备可能处于非激活态,远端终端设备最后接入的接入网络设备(例如,最后服务基站)或锚点接入网设备(例如,锚点基站)可以根据远端终端设备的上下文,确定寻呼优先级,并在向其他基站发送寻呼优先级。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可以根据寻呼优先级寻呼远端终端设备UE,例如,优先在寻呼时机中传输高优先级的寻呼。但是,在中继终端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时,无法考虑网络设备配置的寻呼优先级,有可能导致高优先级的寻呼没有优先被转发。
基于该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通过基站向中继终端设备指示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使得高优先级的寻呼能够被优先转发。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图2A~图2B、图3A~图3B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下文所述的网络设备可以为服务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核心网设备和/或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例如为AMF,接入网设备例如为基站。如果将本申请实施例应用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则下文中所述的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2(即,远端终端设备),下文中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1(即,中继终端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501:第一终端设备获得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在该示例二中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信息可以包括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其中,转发寻呼可以为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寻呼所对应的转发寻呼。
第一终端设备获得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下面以方式B1和方式B2举例说明。
方式B1,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设备指示的方式,获得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举例来说,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网络的寻呼指标(KPI)、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的寻呼优先级(paging priority)、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通信信道状态(例如,信道质量、信道的繁忙或拥塞情况)、第一终端设备的负载、第一终端设备的能力、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的QoS、触发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对应的分配和保留优先级(Priority of Allocation andRetention,ARP)中的一种或多种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相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在以下任一项中:系统信息块、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在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RRC专用信令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在广播信号(例如,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或者,网络设备可以在向UE发送的RRC信令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对应第一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可以在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RRC专用信令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核心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例如,核心网设备在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信令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可以同时发送寻呼和第二指示信息,或者,网络设备还可以分开发送寻呼和第二指示信息,例如,寻呼和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在同一条消息中发送,也可以在不同的消息中发送,在此不做限定。另外,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与第二指示信息一起发送,或分开发送,在此不做限定。
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还可以在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中携带第七指示信息,其中,第七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即通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寻呼的同时,指示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相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七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七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相应的,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七指示信息,下面以方式b1~方式b5举例说明。
方式b1: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是基于每个第二终端设备(例如,per remote UE)配置的。
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对应一个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第一终端设备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对应该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针对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此时,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在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或NAS信令中发送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指示信息与第二终端设备存在对应关系。网络设备指示第二指示信息与第二终端设备的对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并根据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指示信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例如,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可以是网络设备基于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或基于第二终端设备的能力或第一终端设备的能力确定的,网络设备可以在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时,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在第二终端设备更新中继服务的第一终端设备时,可以更新该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或者,在第一终端设备更新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二终端设备时,可以更新该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网络设备可以建立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和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参考方式a1.4中基于每个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一指示信息的方式,确定第二指示信息,在此不再赘述。
方式b2: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是基于转发寻呼使用的传输资源配置的。
其中,传输资源包括侧行链路无线承载、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侧行链路上的MAC CE中的一种。例如,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是对转发寻呼使用的sidelink SRB配置的,或者是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是对转发寻呼使用的侧行链路上的MAC CE配置的。
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存在对应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确定该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此时,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在系统信息块、NAS信令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发送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配置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配置,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包含在侧行链路无线承载配置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配置中。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的配置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配置,其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指示信息与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存在对应关系。网络设备指示第二指示信息与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并根据对应关系确定该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二指示信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确定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与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确定该侧行链路无线承载或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对应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该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的第二指示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上的MAC CE存在对应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上的MAC CE,确定该侧行链路上的MAC CE对应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此时,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在系统信息块、NAS信令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中发送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指示信息与侧行链路上的MAC CE存在对应关系。网络设备指示第二指示信息与侧行链路上的MAC CE的对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对应关系确定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上的MAC CE对应的第二指示信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确定侧行链路上的MAC CE和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上的MACCE,确定该侧行链路上的MAC CE对应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该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的第二指示信息。
方式b3: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是基于每个寻呼(per paging)或每个寻呼消息配置的。
即,一个寻呼对应于一个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即中继终端设备转发该寻呼需要应用该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或者,一个寻呼消息对应于一个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即第一终端设备转发该寻呼消息中的寻呼时需要应用该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不同的寻呼对应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可以是不同的。不同的寻呼消息对应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可以是不同的。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中携带指示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的第七指示信息。或者,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所在的信令中携带指示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的第七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为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寻呼消息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寻呼记录(PagingRecord),每个寻呼记录包含被寻呼的终端设备的标识(UE-Identity,UE ID)。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记录,是指寻呼记录中的终端标识(UE-Identity,UE ID)为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有的寻呼记录中还包含第七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寻呼记录中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是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根据该寻呼记录中的第七指示信息确定优先级。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为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寻呼消息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寻呼记录(PagingRecord),每个寻呼记录包含被寻呼的终端设备的标识。寻呼消息中还包含一个或多个第七指示信息,每个第七指示信息与一个寻呼记录存在对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寻呼记录中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是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根据对应关系确定该寻呼记录对应的第七指示信息,根据第七指示信息确定优先级。
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为用于寻呼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寻呼消息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寻呼记录(PagingRecord),每个寻呼记录包含被寻呼的终端设备的标识。寻呼消息中还包含一个第七指示信息,该寻呼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寻呼记录对应于该第七指示信息。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寻呼消息中的寻呼记录中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是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根据寻呼消息中的第七指示信息确定优先级。
由于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只针对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情况下才需要,对于直接监听基站发送的寻呼的UE来说不需要,因此,为了减少信令开销,基站可以只针对第二终端设备或只针对通过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寻呼的第二终端设备配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方式b4,网络设备确定寻呼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后,确定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七指示信息。
网络设备确定寻呼的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的方式可以是: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能力或标识确定该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或者,确定该终端设备为支持L2relay的远端终端设备、或者,确定该终端设备为有作为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UE、或者,确定该终端设备为有作为支持L2 relay的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UE、或者,确定该终端设备为(可能)接收转发寻呼的UE。这里的网络设备可以是核心网网元(例如,AMF),或者远端终端设备的最后服务基站(last serving gNB)或锚点基站(anchor gNB)。
需要说明的是,方式b4可以是与方式b1~方式b3组合,用于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时,执行方式b1~方式b3中的任一种。例如,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时,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七指示信息的方式,使得第一终端设备获得远端终端设备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结合场景1,对于CN寻呼,核心网网元(例如,AMF)确定寻呼的UE是远端终端设备后,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八指示信息,该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寻呼对应的UE是远端终端设备。或者,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或者,该终端设备为支持L2 relay的远端终端设备、或者,该终端设备为有作为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UE、或者,该终端设备为有作为支持L2 relay的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UE、或者,该终端设备为(可能)接收转发寻呼的UE。其中,第八指示信息可以包含在核心网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中。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第八指示信息的核心网网元可以是服务于第二终端设备的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与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七指示信息的网络设备可以是不同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同一网络设备,在此不做限定。
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收到该指示,以及对应的寻呼及第八指示信息后,可以针对该寻呼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七指示信息。相应的,在接入网设备收到该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但未接收到第八指示信息,则可以不针对该寻呼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七指示信息。
结合场景2,对于RAN寻呼,UE的最后服务基站(last serving gNB)或UE的锚点基站(anchor gNB)可以为存储该UE的UE上下文的基站,也可以为最后将UE释放到RRC非激活态的基站,例如,将UE从RRC连接态释放到RRC非激活态的基站。UE的最后服务基站(lastserving gNB)或UE的锚点基站(anchor gNB)寻呼远端终端设备,还可以向相邻基站或UE当前的服务基站或UE新的服务基站发送RAN寻呼(例如,XnAP RAN Paging),相邻基站或UE当前的服务基站或UE新的服务基站用于寻呼远端终端设备。相应的,远端终端设备最后的服务接入网设备(最后的服务基站)或锚点接入网设备(锚点基站),可以确定寻呼的UE是远端终端设备。
远端终端设备最后接入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接入的第二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具体确定的方式可以是: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能力或表示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或者,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为支持L2 relay的远端终端设备、或者,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为有作为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UE、或者,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为有作为支持L2 relay的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UE、或者,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为(或可能为)接收转发寻呼的UE。
远端终端设备最后接入的接入网设备在确定第二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后,可以针对该终端设备的寻呼,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七指示信息。相应的,在确定该终端设备不为远端终端设备后,针对该终端设备的寻呼,接入网设备可以不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七指示信息。
再比如,远端终端设备最后接入的接入网设备(最后的服务基站)或UE的锚点基站(anchor gNB)还可以向其他接入网设备(例如,最后的服务基站之外的其他基站、相邻基站或UE当前的服务基站或UE新的服务基站)发送第八指示信息,其他接入网设备收到该第八指示信息,以及该终端设备对应的寻呼后,其他接入网设备针对该寻呼,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七指示信息。相应的,在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该终端设备寻呼,且接入网设备在未接收到第八指示信息,可以确定不针对该寻呼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七指示信息。
方式b5,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可以为默认值。
例如,该默认值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一个默认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配置默认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的方式,也可以是参考方式b1或方式b2,确定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的方式,确定默认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例如,在方式b1或b2中确定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也可以作为默认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例如,默认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可以是基于每个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的,也可以是基于每个寻呼的资源确定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方式b1或b2,在此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方式b5可以与方式b1~方式b3中的任一种相结合。例如,在第一终端设备没有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七指示信息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默认值,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对应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即该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对应所述默认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方式B2: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是预配置或预先定义的。
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可以是预配置的。例如,侧行链路预配置中包含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的指示信息。其中,侧行链路预配置可以是预配置在移动设备(mobile equipement,ME)中,或者配置在通用集成电路卡(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UICC)中。或者,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是预先定义的,例如,在标准协议中规定的。
例如,在考虑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的时延的场景下,可以设置与其他业务的优先级之间的优先级关系,例如,业务1的优先级大于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则可以设置第一终端设备转发业务1的消息的优先级为优先级1,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为优先级2,优先级1大于优先级2。业务1的优先级小于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则可以设置第一终端设备转发业务1的消息的优先级为优先级3,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为优先级4,优先级4大于优先级3。
再比如,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可以是对转发寻呼使用的无线承载(PC5 SRB)配置的,或者是对转发寻呼使用的PC5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承载(bearer)配置的,或者是对转发寻呼使用的侧行链路上的MAC CE配置的。例如,可以对资源进行优先级的配置,该资源用于转发寻呼时,可以将该资源的优先级作为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例如,在确认无线承载(PC5 SRB)1的优先级为优先级1,且转发寻呼1使用该无线承载(PC5 SRB)1发送时,可以确认该转发寻呼1的转发寻呼优先级为优先级1。
再比如,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可以是对转发寻呼使用的侧行链路上的逻辑信道配置的,在考虑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的时延的场景中,使用LCP进行转发时,每个侧行链路上的逻辑信道配置可以对应相应的优先级,因此,可以在确定转发寻呼选择的侧行链路上的逻辑信道配置后,基于每个侧行链路上的逻辑信道配置的优先级,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需要说明的是,在B2方式下,也可以参考方式B1中的方式b2或方式b5,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与方式B1的区别在于,在方式B2中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不是网络设备配置的,而是预配置或预先定义的。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包含在预配置中,或者第二指示信息是预先定义的,例如,在标准协议中规定的。相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在参考方式b2时,转发寻呼使用的传输资源配置是预配置或预先定义的。或者,第二指示信息与转发寻呼使用的传输资源的对应关系是预配置或预先定义的。在参考方式b5时,默认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是预配置的,或预先定义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预配置或预先定义的默认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可以与还可以和B1中的方式b1~方式b4中的任一种相结合。例如,在第一终端设备没有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或第六指示信息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默认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对应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即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时对应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为所述默认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或第六指示信息时,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或第六指示信息确定该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对应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S502: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
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S402,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S501和S502的先后顺序不限定,S501和S502也可以是同时的,例如,基站在同一个信令中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或者,基站在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具体可以参见方式b5,在此不再赘述。
S503a: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在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后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发寻呼可以是以下至少一种:寻呼消息,或第五指示信息。其中,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在S503a中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下面以方式d1和方式d2举例说明。
方式d1,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转发寻呼的优先级越高,则该转发寻呼可以被优先传输。优先级的值越小对应于优先级越高,或者,优先级的值越大对应于优先级越高。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3个待转发寻呼,此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这3个待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转发的顺序,并按照转发顺序转发这3个待转发寻呼。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这3个待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转发寻呼的侧行链路资源,优先级高的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资源早于优先级低的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资源。
方式d2,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侧行链路资源。第一终端设备使用该侧行链路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时,接收到该寻呼消息的寻呼优先级。进而,根据该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SL资源,并使用该SL资源向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第一终端设备在为一个SL grant选择待发送消息的终端设备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该SL grant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并使用该SLgrant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待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优先级高于向其他终端发送消息的优先级,则中继终端确定SL grant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待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的优先级高于向其他终端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则中继终端确定SL grant用于向该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比如,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2个待转发的转发寻呼,例如,转发寻呼1和转发寻呼2,转发寻呼1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1转发,转发寻呼2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2转发。此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1和转发寻呼2的转发优先级,确定SL资源的转发目标,例如,转发寻呼1的转发优先级高于转发寻呼2的转发优先级,则第一终端设备确定SL grant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1转发寻呼1。
第一终端设备在为一个SL grant选择待发送消息的终端设备时,可以根据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上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确定该SL grant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待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上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高于向其他终端发送消息所使用的侧行链路上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则中继终端确定SL grant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待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上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高于向其他终端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上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则中继终端确定SL grant用于向该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转发寻呼的侧行链路上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是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的。例如,用于转发寻呼的侧行链路上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为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或者,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用于转发寻呼的侧行链路上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与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的对应关系,以及要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用于转发寻呼的侧行链路上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其中,对应关系可以是基站配置的,或者是标准协议中定义的,在此不做限定。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基站配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或者预先定义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获得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或者,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进行LCP过程,保证高优先级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能够被优先转发。
S503b: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侧行链路资源。
具体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侧行链路资源,其中,该侧行链路资源可以是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转发寻呼的侧行链路资源,也可以是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其他消息的侧行链路资源。具体确定方式可以参考方式c2,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第一信息,选择的侧行链路资源有助于保证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消息的转发优先级,提升第一终端设备转发第二终端设备的消息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S503a和S503b可以是都执行,也可以是在不同的场景中单独执行的,在此不做限定。
示例三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图2A~图2B、图3A~图3B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下文所述的网络设备可以为服务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核心网设备和/或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例如为AMF,接入网设备例如为基站。如果将本申请实施例应用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则下文中所述的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2(例如,远端终端设备),下文中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1(例如,中继终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S601:第一终端设备获得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和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S401和S501,在此不再赘述。
S602: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
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S402和S502,在此不再赘述。
S603a: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在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后,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发寻呼可以是以下任一种:寻呼消息,或第五指示信息,其中,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在S603a中,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下面以方式e1~方式e2举例说明。
方式e1,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及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确定转发寻呼的剩余PDB,根据转发寻呼的剩余PDB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例如,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方式c1,在此不再赘述。
再比如,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例如,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方式d1,在此不再赘述。
再比如,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确定转发寻呼的剩余PDB,根据转发寻呼的剩余PDB及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例如,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方式c1和d1,在此不再赘述。
方式e2,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及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转发寻呼的侧行链路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该SL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方式e2.1,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转发寻呼的侧行链路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该SL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方式c2.1,在此不再赘述。
方式e2.2,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的侧行链路资源。或者,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和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的侧行链路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该SL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先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待转发的转发寻呼,进而根据确定的待转发的转发寻呼,确定该转发寻呼对应的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选择侧行链路资源。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方式c2.1和方式d2,或者结合方式c2.1和方式d2的方式。
方式e2.3,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选择侧行链路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该SL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例如,可以先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待转发的转发寻呼,进而根据确定的待转发的转发寻呼,确定该转发寻呼对应的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选择侧行链路资源。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方式c2.2和d2的结合,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基站配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或者预先定义的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获得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基站配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或者预先定义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获得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进而,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及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从而保证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被转发的时延满足时延上限的要求,还可以保证高优先级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能够被优先转发,提升第一终端设备转发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的性能。
S603b: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侧行链路资源。
具体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时延需求或转发优先级中的至少一项,确定侧行链路资源,其中,该侧行链路资源可以是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转发寻呼的侧行链路资源,也可以是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其他消息的侧行链路资源。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S403b或S503b,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第一信息,选择的侧行链路资源有助于保证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消息的时延和转发优先级,提升中继终端设备转发第二终端设备的消息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S603a和S603b可以是都执行,也可以是在不同的场景中单独执行的,在此不做限定。
示例四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图2A~图2B、图3A~图3B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通过中继终端设备获得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并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使得高优先级的寻呼能够被优先转发,并保证时延要求。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图2A~图2B、图3A~图3B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下文所述的网络设备可以为服务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核心网设备和/或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例如为AMF,接入网设备例如为基站。如果将本申请实施例应用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则下文中所述的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2(即,远端终端设备),下文中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1(即,中继终端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701:第一终端设备获得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信息可以包括转发寻呼的优先级,该寻呼可以是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寻呼。该寻呼的内容,及网络设备发送寻呼的方式可以参考S501中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终端设备获得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设备指示的方式(例如,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获得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再比如,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是预先定义的。具体可以参见考S501中的方式B1和方式B2的举例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相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即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第二指示信息,具体可以参见场景1~场景2的举例说明,在此不再赘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网络设备可以在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RRC专用信令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例如,网络设备为基站时,基站可以在向UE发送的RRC信令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具体发送方式可以参考方式b1~方式b5,在此不再赘述。
S702: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和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的对应关系,及待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待转发寻呼对应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建立转发寻呼的PDB与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或时延需求与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转发寻呼的优先级高的寻呼,可以对应更小的转发寻呼的PDB。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低的寻呼,可以对应更大的转发寻呼的PDB,以保证高优先级的寻呼能够被优先转发,并且保证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被转发的时延满足时延要求。
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转发寻呼的PDB与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即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该转发寻呼对应的转发寻呼的PDB。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与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即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该转发寻呼对应的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转发寻呼的PDB与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或时延需求与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基站配置的,也可以是标准协议中定义的,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网络设备(例如,基站)还可以配置一个默认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或者,默认的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是预先定义的,例如,是预配置的,或者在标准协议中规定的。
例如,在第一终端设备未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转发寻呼对应的第二指示信息,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默认的转发寻呼的PDB/时延需求作为该转发寻呼对应的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
S703: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
其中,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的内容可以参考S402,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S702和S703的先后顺序不限定,S701和S703的先后顺序不限定,S702和S703也可以是同时的,S701和S703也可以是同时的。例如,基站在同一个信令中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或者,基站在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具体可以参见方式a5,在此不再赘述。
S704a: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即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发寻呼可以是以下任一种:寻呼消息,第五指示信息。
在S704a中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下面以方式f1和方式f2举例说明。
方式f1,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具体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确定转发寻呼的剩余PDB,根据转发寻呼的剩余PDB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具体可以参考方式c1,在此不再赘述。
方式f2,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转发寻呼的侧行链路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该SL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方式f2.1,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转发寻呼的侧行链路资源。
方式f2.2,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确定转发寻呼的剩余PDB,根据转发寻呼的剩余PDB选择SL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该SL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例如,第一终端设备选择的SL资源满足转发寻呼的剩余PDB,即选择的SL资源的时域位置早于或等于当前时域位置加上剩余PDB。再比如,如果第一终端设备选择的侧行链路授权(SL grant)资源不能满足转发寻呼的剩余PDB,则清除该选择的SL grant,和/或,触发侧行链路资源的选择或重选。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可能接收到多个第二终端设备的待转发寻呼,此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LCP中,使用每个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SL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S704a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S403a,在此不再赘述。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和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在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后,根据该寻呼,确定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转发寻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该寻呼对应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及该寻呼对应的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确定转发寻呼。进而,确定转发寻呼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转发寻呼。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方式c2和方式d2,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方法,使得高优先级的寻呼能够被优先转发,同时可以保证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被转发的时延。另外,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从而基站无需指示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
S704b: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选择侧行链路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确定侧行链路资源,其中,该侧行链路资源可以是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转发寻呼的侧行链路资源,也可以是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其他消息的侧行链路资源。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及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侧行链路资源,具体可以参考S403b、S503b或S603b中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第一信息,选择的侧行链路资源有助于保证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消息的时延,提升第一终端设备转发第二终端设备的消息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S703a和S703b可以是都执行,也可以是在不同的场景中单独执行的,在此不做限定。
示例五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图2A~图2B、图3A~图3B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通过中继终端设备获得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进而,保证高优先级的寻呼能够被优先转发,并保证时延要求。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图2A~图2B、图3A~图3B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下文所述的网络设备可以为服务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核心网设备和/或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例如为AMF,接入网设备例如为基站。如果将本申请实施例应用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则下文中所述的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2(即,远端终端设备),下文中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设备1(即,中继终端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801:第一终端设备获得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信息可以包括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转发寻呼的PDB)的取值、转发寻呼的PDB所在的范围区间、转发寻呼的PDB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的取值、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所在的范围区间、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等。
第一终端设备获得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设备指示的方式(例如,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获得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或者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可以是预设的。具体可以参考S401中的方式A1、方式A2及方式B1和方式B2的举例,在此不再赘述。
S802: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的至少一项,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和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的对应关系,及待转发寻呼对应的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确定待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其中,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和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基站配置的,或者是标准协议中定义的,在此不做限定。
举例来说,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PDB与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的对应关系,以及要转发寻呼的PDB,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与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的对应关系,以及要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其中,对应关系可以是基站配置的,或者是标准协议中定义的。
基站还可以配置一个默认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或者,默认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是预先定义的,例如,是预配置的,或者在标准协议中规定的。在第一终端设备未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默认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作为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即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为默认的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S803: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
需要说明的是,S801和S802的先后顺序不限定,S801和S802也可以是同时的,例如,基站在同一个信令中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或者,基站在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具体可以参见方式b5,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S402,在此不再赘述。
S804a: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在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后,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发寻呼可以是以下任一种:寻呼消息,或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的指示信息。
S804a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下面以方式g1和方式g2举例说明。
方式g1,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转发寻呼的优先级越高,则该转发寻呼可以被优先传输。优先级的值越小对应于优先级越高,或者,优先级的值越大对应于优先级越高。具体可以参考方式d1,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和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具体可以参考方式d1、e1或方式f1,在此不再赘述。
方式g2,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转发寻呼的侧行链路资源。第一终端设备使用该SL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进行LCP过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时,接收到该寻呼消息的寻呼优先级。进而,根据该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SL资源,并使用该SL资源向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转发寻呼。具体可以参考方式d2,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和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转发寻呼的侧行链路资源。第一终端设备使用该SL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具体可以参考方式d2、e2或方式f2,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方法,使得高优先级的寻呼能够被优先转发,同时可以保证remote UE的寻呼被转发的时延。另外,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PDB或时延需求确定转发寻呼的优先级,从而网络设备无需向第一终端设备指示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可以降低网络设备的信令的开销。
S804b: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选择侧行链路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侧行链路资源,其中,该侧行链路资源可以是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转发寻呼的侧行链路资源,也可以是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其他消息的侧行链路资源。具体确定方式可以参考S503b,在此不再赘述。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寻呼的优先级和转发寻呼的时延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确定侧行链路资源,其中,该侧行链路资源可以是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转发寻呼的侧行链路资源,也可以是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其他消息的侧行链路资源。具体确定方式可以参考S603b、S704b等,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第一信息,选择的侧行链路资源有助于保证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消息的时延,提升第一终端设备转发第二终端设备的消息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S804a和S804b可以是都执行,也可以是在不同的场景中单独执行的,在此不做限定。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各个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如图9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90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900可以为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中的部件,例如芯片。示例性的,该通信装置90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中继终端设备。该通信装置9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910、发送模块920和接收模块930。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模块930,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处理模块910,用于根据第一信息,通过发送模块920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或确定侧行链路资源,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或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接收模块930,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以下任一项中:系统信息块、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在以下任一项中:系统信息块、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包括: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
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包括:第七指示信息,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910,用于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确定所述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910,用于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910,用于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确定转发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通过发送模块920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侧行链路资源为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910,用于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确定所述转发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选择侧行链路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以下至少一项:远端终端设备、支持层2中继的远端终端设备、支持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终端设备、支持层2中继的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终端设备、接收转发寻呼的终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用于寻呼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所述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如图10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100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为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部件,例如芯片。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1010、发送模块1020,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030。
其中,处理模块1010,用于通过发送模块1020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或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模块1010,用于通过发送模块1020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模块1010,用于通过发送模块1020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以下任一项中:系统信息块、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或者,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在以下任一项中:系统信息块、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包括: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
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包括:第七指示信息,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信息还用于确定侧行链路资源,所述侧行链路资源为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信息还用于确定转发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所述转发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还用于确定侧行链路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模块1010通过发送模块1020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之前,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以下至少一项:远端终端设备、支持层2中继的远端终端设备、支持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终端设备、支持层2中继的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终端设备、接收转发寻呼的终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模块1010通过发送模块1020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之前,还用于通过接收模块1030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八指示信息,所述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以下至少一项:远端终端设备、支持层2中继的远端终端设备、支持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终端设备、支持层2中继的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终端设备、接收转发寻呼的终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可选的,上述通信装置900或1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据或者指令(也可以称为代码或者程序),上述各个单元可以和存储单元交互或者耦合,以实现对应的方法或者功能。例如,处理模块910或1010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数据或者指令,使得通信装置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应理解以上装置中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装置中的单元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单元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以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各个单元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由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该单元的功能。此外这些单元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又可以成为处理器,可以是一种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的集成电路。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或以上各个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实现,或者也可以是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
在一个例子中,以上任一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这些集成电路形式中至少两种的组合。再如,当装置中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的处理器。再如,这些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以上用于接收的单元(例如接收单元)是一种该装置的接口电路,用于从其它装置接收信号。例如,当该装置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该接收单元是该芯片用于从其它芯片或装置接收信号的接口电路。以上用于发送的单元(例如发送单元)是一种该装置的接口电路,用于向其它装置发送信号。例如,当该装置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该发送单元是该芯片用于向其它芯片或装置发送信号的接口电路。
参考图11,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以上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操作。如图11所示,以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为例,该通信装置包括:天线1110、射频装置1120、信号处理部分1130。天线1110与射频装置1120连接。在下行方向上,射频装置1120通过天线1110接收网络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将网络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发送给信号处理部分1130进行处理。在上行方向上,信号处理部分1130对终端设备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1120,射频装置1120对终端设备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1110发送给网络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
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为例,该通信装置包括:天线1110、射频装置1120、信号处理部分1130。天线1110与射频装置1120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1120通过天线1110接收第一终端或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将第一终端或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信息发送给信号处理部分1130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信号处理部分1130对网络设备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1120,射频装置1120对网络设备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1110发送给第一终端或其他终端设备。
信号处理部分1130用于实现对数据各通信协议层的处理。信号处理部分1130可以为该通信装置的一个子系统,则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其它子系统,例如中央处理子系统,用于实现对通信装置操作系统以及应用层的处理;再如,周边子系统用于实现与其它设备的连接。信号处理部分1130可以为单独设置的芯片。可选的,以上的装置可以位于信号处理部分1130。
信号处理部分113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1131,例如,包括一个主控CPU和其它集成电路,以及包括接口电路1133。此外,该信号处理部分1130还可以包括存储元件1132。存储元件1132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用于执行以上方法中通信装置所执行的方法的程序可能存储,也可能不存储于该存储元件1132中,例如,存储于信号处理部分1130之外的存储器中,使用时信号处理部分1130加载该程序到缓存中进行使用。接口电路1133用于与装置通信。以上装置可以位于信号处理部分1130,该信号处理部分1130可以通过芯片实现,该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接口电路,其中处理元件用于执行以上通信装置执行的任一种方法的各个步骤,接口电路用于与其它装置通信。在一种实现中,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例如该装置包括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处理元件调用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存储元件可以为处理元件处于同一芯片上的存储元件,即片内存储元件。
在另一种实现中,用于执行以上方法中通信装置所执行的方法的程序可以在与处理元件处于不同芯片上的存储元件,即片外存储元件。此时,处理元件从片外存储元件调用或加载程序于片内存储元件上,以调用并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在又一种实现中,通信装置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这些处理元件设置于信号处理部分1130上,这里的处理元件可以为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或者这些类集成电路的组合。这些集成电路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芯片。
实现以上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该SOC芯片,用于实现以上方法。该芯片内可以集成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由处理元件调用存储元件的存储的程序的形式实现以上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或者,该芯片内可以集成至少一个集成电路,用于实现以上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或者,可以结合以上实现方式,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程序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的功能通过集成电路的形式实现。
可见,以上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元件和接口电路,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元件用于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处理元件可以以第一种方式:即调用存储元件存储的程序的方式执行通信装置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也可以以第二种方式:即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结合指令的方式执行通信装置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当然,也可以结合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执行通信装置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这里的处理元件同以上描述,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CPU,还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SP,或,一个或者多个FPGA等,或这些集成电路形式中至少两种的组合。存储元件可以是一个存储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元件的统称。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任一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网络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任一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可选的,还可以包括第二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包括用于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的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以下方案,在CN寻呼中,AMF可以在发送给gNB的寻呼消息中包含寻呼优先级指示,以使得gNB可以相应地优先传输该寻呼。在RAN寻呼中,gNB可以确定寻呼优先级,并且在RAN寻呼消息中向其他gNB指示寻呼优先级。当UE直接从gNB接收寻呼的情况下,gNB可以完成对不同寻呼的优先化处理,例如,在一个寻呼时机中优先发送具有高优先级的寻呼。然而,在中继寻呼的情况下,如果relay UE没有优先级信息,寻呼的优先化就不能达成。例如,relay UE接收两个寻呼分别具有寻呼优先级1(更高优先级)和寻呼优先级8(更低优先级)。在没有任何优先级信息的情况下,relay UE可能会在转发具有寻呼优先级1的寻呼之前先转发具有寻呼优先级8的寻呼。这样高优先级的寻呼就没有优先于低优先级的寻呼,造成核心网指示的寻呼优先级没有用处,无法达到优先化的效果。如果基站向relay UE提供寻呼优先级信息,高优先级的寻呼就可以被优先传输了。因此,提出标准上讨论是否gNB向relay UE提供每个寻呼消息的寻呼优先级信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上各实施例的方案可以组合使用。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程序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网络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任一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
应理解,上述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位于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4)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
根据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或确定侧行链路资源,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或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以下任一项中:
系统信息块、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或者,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在以下任一项中:系统信息块、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包括: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
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包括:第七指示信息,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确定所述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优先级,确定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包括:
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确定转发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
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行链路资源为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资源。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侧行链路资源,包括:
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或所述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确定所述转发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
根据所述转发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选择侧行链路资源。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以下至少一项:远端终端设备、支持层2中继的远端终端设备、支持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终端设备、支持层2中继的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终端设备、接收转发寻呼的终端设备。
12.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用于寻呼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13.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1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所述寻呼中携带第一信息,以供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转发寻呼的包时延预算、转发寻呼的时延需求或转发寻呼的优先级。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用于确定侧行链路资源,所述侧行链路资源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所使用的侧行链路资源。
16.如权利要求14-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用于确定所述转发寻呼的剩余包时延预算,所述剩余包时延预算用于确定所述侧行链路资源。
17.如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寻呼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以下至少一项:远端终端设备、支持层2中继的远端终端设备、支持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终端设备、支持层2中继的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终端设备、接收转发寻呼的终端设备。
18.如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寻呼之前,还包括:
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七指示信息,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以下至少一项:远端终端设备、支持层2中继的远端终端设备、支持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终端设备、支持层2中继的远端终端设备能力的终端设备、接收转发寻呼的终端设备。
19.如权利要求14-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用于寻呼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消息;
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
20.如权利要求14-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转发寻呼,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寻呼;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被寻呼。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所述装置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所述装置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4-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和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装置。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3或14-20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110898616.5A 2021-06-24 2021-08-05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5296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097444 WO2022267883A1 (zh) 2021-06-24 2022-06-07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3126 2021-06-24
CN2021107031265 2021-06-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29662A true CN115529662A (zh) 2022-12-27

Family

ID=84694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8616.5A Pending CN115529662A (zh) 2021-06-24 2021-08-05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2966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12456A (zh) * 2023-02-01 2023-05-12 镁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ap协议的数据缓存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12456A (zh) * 2023-02-01 2023-05-12 镁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ap协议的数据缓存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112456B (zh) * 2023-02-01 2024-02-13 镁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ap协议的数据缓存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99975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e,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EP360925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sidelink resource using relay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06455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
US11063657B2 (en) Relay radio terminal and radio terminal
EP3432655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by using relay terminal
WO2018137284A1 (zh) 一种传输寻呼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US9326179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CN107371193B (zh) 一种带宽受限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EP3806557A1 (en) Paging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equipment
WO2020200135A1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US10237778B2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buffer status of terminal and apparatus therefor in system in which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re utilized
US20150230226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program
CN109691149A (zh) 一种控制设备到设备间发现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KR20190073504A (ko) 데이터 전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및 통신 시스템
WO2022068611A1 (zh) 侧行链路的传输方法和终端
CN11552966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3041322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Communication
EP413203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2267883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KR20200071736A (ko) 네트워크 액세스 우선 순위화
WO202310395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051366A1 (zh) 一种控制传输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03586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ging
WO2023202284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236473A1 (zh) 信息发送方法、信息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