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36183A - 计算机系统及总线流量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计算机系统及总线流量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36183A
CN116636183A CN202180087943.0A CN202180087943A CN116636183A CN 116636183 A CN116636183 A CN 116636183A CN 202180087943 A CN202180087943 A CN 202180087943A CN 116636183 A CN116636183 A CN 1166361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tual channel
data stream
flow control
flow
sl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79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迪
陈勇
吴青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636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361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4Half-wave signal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主机、总线和从机,总线连接主机和从机,总线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主机传输的数据流按类型输入至少一个虚拟通道中对应的虚拟通道;基于所述从机对所述至少一个虚拟通道中每个虚拟通道所生成的流控反馈信号,对每个虚拟通道的数据流分别进行流量控制。本申请可以实现精准的总线流量控制。

Description

计算机系统及总线流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系统及总线流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芯片(即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经常应用在复杂的场景,芯片上的不同主机(master)产生不同传输需求的数据流。例如,有的主机产生低延时需求的数据流,有的主机产生大带宽需求的数据流,有的主机产生实时性需求的数据流。复杂的场景对总线流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不同传输需求的数据流进行准确的流量控制。例如,需要保证低延时需求的数据流优先通过总线,对其他传输需求的数据流进行限流。然而,目前的总线流量控制方法不能根据实际需求实现精确的流量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系统及总线流量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精确的流量控制。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主机、总线和从机,所述总线连接所述主机和所述从机,所述总线,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主机传输的数据流按类型输入至少一个虚拟通道中对应的虚拟通道;基于所述从机对所述至少一个虚拟通道中每个虚拟通道所生成的流控反馈信号,对每个虚拟通道的数据流分别进行流量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虚拟通道对应一个类型的数据流,每个类型的数据流表示特定的传输需求,根据每个虚拟通道的流量反馈信号对虚拟通道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可以实现对每个虚拟通道单独进行流量控制,实现了精确的流量控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机用于:判断每个虚拟通道是否满足流控条件;若所述虚拟通道满足流控条件,生成针对所述虚拟通道的流控反馈信号。
该实施方式对每个虚拟通道进行判断,当某个虚拟通道满足流控条件时,对该虚拟通道对应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可以对每个虚拟通道进行更为精确的流量控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虚拟通道对应一个最大命令数阈值,所述从机用于:判断所述从机的命令队列占用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每个虚拟通道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若所述从机的命令队列占用率大于或等于所述虚拟通道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所述虚拟通道满足流控条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主机产生的数据流包括低延时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实时性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大带宽传输需求的数据流,所述低延时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对应第一虚拟通道,所述实时性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对应第二虚拟通道,所述大带宽传输需求 的数据流对应第三虚拟通道,所述第一虚拟通道对应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二虚拟通道对应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所述第二虚拟通道对应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三虚拟通道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虚拟通道对应一个最大命令数阈值,所述从机用于:判断所述从机的已用命令队列深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每个虚拟通道的最大命令数阈值;若所述从机的已用命令队列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虚拟通道的最大命令数阈值,所述虚拟通道满足流控条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总线包括多个初始单元、路由器和至少一个目的单元,所述路由器连接所述初始单元和所述目的单元,所述初始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主机传输的数据流按类型输入所述至少一个虚拟通道中对应的虚拟通道;所述路由器,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流携带的目的地址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对应的目的单元;所述目的单元,用于将接收的数据流传输给所述从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机,用于将所述流控反馈信号传输给所述虚拟通道对应的初始单元和/或目的单元;所述初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所述初始单元传输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所述目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所述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初始单元包括第一流量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所述初始单元传输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初始单元对应一个输入流量阈值,所述第一流量控制器用于:若所述初始单元输入的数据流达到输入流量阈值,则对所述初始单元输入的数据流进行限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的单元包括第二流量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所述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目的单元对应一个输出流量阈值,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用于:若所述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达到输出流量阈值,则对所述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进行限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流携带虚拟通道标记,所述总线用于:将所述数据流输入所述虚拟通道标记对应的虚拟通道。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流携带传输需求标记,所述总线用于:将所述数据流输入所述传输需求标记对应的虚拟通道。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总线流量控制方法,应用于芯片,所述芯片包括至少一个主机、总线和从机,所述总线连接所述主机和所述从机,所述方法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主机中的每个主机产生数据流;所述总线将所述数据流按类型输入至少一个虚拟通道中对应的虚拟通道;所述从机对所述至少一个虚拟通道中每个虚拟通道生成流控反馈信号;所述总线基于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每个虚拟通道的数据流分别进行流量控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机对所述至少一个虚拟通道中每个虚拟通道生成流控反馈信号包括:所述从机判断每个虚拟通道是否满足流控条件;若所述虚拟通道满足流控条件,所述从机生成针对所述虚拟通道的流控反馈信号。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虚拟通道对应一个最大命令数阈值,所述判断每个虚 拟通道是否满足流控条件包括:判断所述从机的命令队列占用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每个虚拟通道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若所述从机的命令队列占用率大于或等于所述虚拟通道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所述虚拟通道满足流控条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主机产生的数据流包括低延时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实时性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大带宽传输需求的数据流,所述低延时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对应第一虚拟通道,所述实时性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对应第二虚拟通道,所述大带宽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对应第三虚拟通道,所述第一虚拟通道对应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二虚拟通道对应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所述第二虚拟通道对应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三虚拟通道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虚拟通道对应一个最大命令数阈值,所述判断每个虚拟通道是否满足流控条件包括:判断所述从机的已用命令队列深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每个虚拟通道的最大命令数阈值;若所述从机的已用命令队列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虚拟通道的最大命令数阈值,所述虚拟通道满足流控条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总线包括多个初始单元、路由器和至少一个目的单元,所述路由器连接所述初始单元和所述目的单元,所述初始单元将所述至少一个主机传输的数据流按类型输入所述至少一个虚拟通道中对应的虚拟通道;所述路由器根据所述数据流携带的目的地址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对应的目的单元;所述目的单元将接收的数据流传输给所述从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机将所述流控反馈信号传输给所述虚拟通道对应的初始单元和/或目的单元;所述初始单元根据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所述初始单元传输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和/或所述目的单元根据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所述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初始单元包括第一流量控制器,所述第一流量控制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所述初始单元传输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初始单元对应一个输入流量阈值,所述根据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所述初始单元输入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包括:若所述初始单元输入的数据流达到输入流量阈值,则对所述初始单元输入的数据流进行限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的单元包括第二流量控制器,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所述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目的单元对应一个输出流量阈值,所述根据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所述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包括:若所述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达到输出流量阈值,则对所述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进行限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流携带虚拟通道标记,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主机传输的数据流按类型输入至少一个虚拟通道中对应的虚拟通道包括:将所述数据流输入所述虚拟通道标记对应的虚拟通道。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流携带传输需求标记,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主机传输的数据流按类型输入至少一个虚拟通道中对应的虚拟通道包括:将所述数据流输入所述传输需求标记对应的虚拟通道。
应当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所述的总线流量控制方法与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对应,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总线流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示例性地给出了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概念的说明以供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计算机系统及总线流量控制方法,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系统进行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计算机系统10包括芯片(即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100。芯片100包括多个主机(master)1000、总线1001和至少一个从机(slave)1002,计算机系统10将主机1000产生的数据流通过总线1001传送到从机100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总线流量控制方法对主机1000输入到总线1001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根据数据流的传输需求使数据流进入不同的虚拟通道,对每个虚拟通道单独进行流量控制,实现精确的流量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机1000是指可以主动发起命令的一方,从机1002是指只能被动接收命令的一方。主机1000发起的命令携带在数据流中,通过总线1001传送到从机1002。
总线1001包括多个初始单元(Initial Unit,IU)10010、路由器10011和至少一个目的单元(Target Unit,TU)10012。每个初始单元10010包括第一流量控制器100100,每个目的单元10012包括第二流量控制器100120。
多个主机1000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示例性的,主机1000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类型: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显示子系统(Display Subsystem,DSS)等。例如,参阅图1所示,计算机系统10可以包括四个主机1000,记为Master0、Master1、Master2和Master3。Master0产生具有低延时传输需求的数据流,Master1产生具有实时性传输需求的数据流,Master2和Master3产生具有大带宽需求的数据流。
应当理解,可以用优先级表示数据流的传输需求,例如,参阅图1所示,Master0产生第一优先级的数据流,Master1产生第二优先级的数据流,Master2和Master3产生第三优先级的数据流。
从机1002可以是存储器或存储控制器。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所示,从机1002可以在芯片100内。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从机1002可以在芯片100外。从机10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SDRAM)、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ouble Date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DR SDRAM)、闪存(Flash Memory)、动态内存控制器(Dynamic Memory Controller,DMC)等。
应当理解,实现本申请的计算机系统10可以是其他的架构。例如,图1所示的计算机系统10包括四个主机1000,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计算机系统10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主机1000。
主机1000用于产生数据流,将数据流输入总线1001。主机1000产生的数据流携带命令。
总线1001用于实现主机1000和从机1002之间的数据流传输。本申请实施例中,总线1001将主机1000传输的数据流按类型(即按传输要求)输入至少一个虚拟通道中对应的虚拟通道,基于从机1002对每个虚拟通道所生成的流控反馈信号,对每个虚拟通道的数据流分别进行流量控制。具体地,每个初始单元10010与一个主机1000相连接,用于接收主机1000的数据流,根据数据流的传输需求将数据流输入相应的虚拟通道。路由器10011与各个初始单元10010和各个目的单元10012相连接,用于将数据流由初始单元10010输出到相应的目的单元10012。目的单元10012用于将接收的数据流输出给从机1002。
从机1002用于接收总线1001传输的数据流,根据接收的数据流产生流控反馈信号。从机1002判断每个虚拟通道是否满足流控条件,若该虚拟通道满足流控条件,生成针对该虚拟通道的流控反馈信号。
第一流量控制器100100用于根据流控反馈信号对初始单元10010输入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第二流量控制器100120用于根据流控反馈信号对目的单元10012输出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每个目的单元10012可以汇集不同虚拟通道的数据流。每个目的单元10012可以包括一个第二流量控制器100120,用于对汇集的所有虚拟通道的数据流(例如VC0、VC1、VC2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或者,每个目的单元10012可以包括多个第二流量控制器100120,每个第二流量控制器100120对一个虚拟通道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例如,目的单元10012(例如图1中TU2)汇集了VC0、VC1、VC2的数据流,目的单元10012可以包括三个第二流量控制器100120,一个第二流量控制器100120用于对虚拟通道VC0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一个第二流量控制器100120用于对虚拟通道VC1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一个第二流量控制器100120用于对虚拟通道VC2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计算机系统10可以是手机、车载电脑、网络接入设备等,对应的芯片100可以是手机芯片、车载芯片、网络接入芯片等。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总线流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总线流量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计算机系统,例如图1所示的计算机系统10。以下以图1的应用场景为例进行说明。
201,每个主机产生具有一定传输需求的数据流。
例如,参阅图1所示,计算机系统包括Master0、Master1、Master2和Master3四个主机,Master0产生具有低延时传输需求的数据流,Master1产生具有实时性传输需求的数据流,Master2和Master3产生具有大带宽需求的数据流。
202,初始单元根据每个主机产生的数据流的传输需求,将数据流输入相应的虚拟通道传送给路由器。
总线包括多个虚拟通道,每个虚拟通道用于传输一种传输需求的数据流。例如,总线包括三个虚拟通道(例如记为VC0、VC1和VC2),VC0用于传输低延时传输需求的数据流,VC1用于传输实时性传输需求的数据流,VC2用于传输大带宽传输需求的数据流。
继续以图1为例,计算机系统包括四个初始单元IU0、IU1、IU2、IU3,IU0接收Master0产生的具有低延时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将该数据流输入虚拟通道VC0;IU1接收Master1产生的具有实时性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将该数据流输入虚拟通道VC1;IU2接收Master2产生的具有大带宽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将该数据流输入虚拟通道VC2;IU3接收Master3产生的具有大带宽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将该数据流输入虚拟通道VC2。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主机输出的数据流可以携带虚拟通道标记,初始单元将数据流输入虚拟通道标记对应的虚拟通道。继续以图1为例,Master0产生的数据流携带的虚拟通道标记为C0,表示通过虚拟通道VC0传输,IU0接收到Master0产生的数据流后,根据数据流携带的虚拟通道标记C0将数据流输入虚拟通道VC0。Master1产生的数据流携带的虚拟通道标记为C1,表示通过虚拟通道VC1传输,IU1接收到Master1产生的数据流后,根据数据流携带的虚拟通道标记C1将数据流输入虚拟通道VC1。Master2产生的数据流携带的虚拟通道标记为C2,表示通过虚拟通道VC2传输,IU2接收到Master2产生的数据流后,根据数据流携带的虚拟通道标记C2将数据流输入虚拟通道VC2。Master3产生的数据流携带的虚拟通道标记为C2,表示通过虚拟通道VC2传输,IU3接收到Master3产生的数据流后,根据数据流携带的虚拟通道标记C2将数据流输入虚拟通道VC2。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主机输出的数据流可以携带传输需求标记,初始单元将数据流输入传输需求标记对应的虚拟通道。继续以图1为例,Master0产生的数据流携带的传输需求标记为LL(即low latency,表示低延时)或者level1(表示第一优先级),对应的虚拟通道为VC0,IU0接收到Master0产生的数据流后,根据数据流携带的传输需求标记LL将数据流输入虚拟通道VC0。Master1产生的数据流携带的传输需求标记为RT(即real time,表示实时)或者level2(表示第二优先级),对应的虚拟通道为VC1,IU1接收到Master1产生的数据流后,根据数据流携带的传输需求标记RT将数据流输入虚拟通道VC1。Master2产生的数据流携带的传输需求标记为BH(即bandwidth hungry,表示大带宽)或者level3(表示第三优先级),对应的虚拟通道为VC2,IU2接收到Master2产生的数据流后,根据数据流携带的传输需求标记BH将数据流输入虚拟通道VC2。 Master3产生的数据流携带的传输需求标记为BH,对应的虚拟通道为VC2,IU3接收到Master3产生的数据流后,根据数据流携带的传输需求标记BH将数据流输入虚拟通道VC2。
203,路由器接收初始单元通过虚拟通道传送的数据流,路由器根据每个数据流携带的目的地址将数据流传输给对应的目的单元。
继续以图1为例,路由器接收IU0通过虚拟通道VC0传送的Master0的数据流、IU1通过虚拟通道VC1传送的Master1的数据流、IU2通过虚拟通道VC2传送的Master2的数据流以及IU3通过虚拟通道VC2传送的Master2的数据流。若数据流携带的目的地址为TU0的地址,则路由器将数据流传输到TU0,若数据流携带的目的地址为TU1的地址,则路由器将数据流传输到TU1。假设Master0、Master1、Master2和Master3的数据流携带的目的地址均为TU1的地址,路由器将Master0、Master1、Master2和Master3的数据流均传输到TU1。
每个目的单元可以汇集不同虚拟通道的数据流。例如,参阅图1所示,TU2汇集了VC0、VC1、VC2的数据流。
204,目的单元将接收的数据流传输给从机。
继续以图1为例,目的单元将Master0、Master1、Master2和Master3的数据流传输给从机,例如传输给动态内存控制器。
205,从机判断每个虚拟通道是否满足流控条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虚拟通道对应一个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从机判断从机的命令队列占用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每个虚拟通道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若从机的命令队列占用率大于或等于虚拟通道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则该虚拟通道满足流控条件。
继续以图1为例,总线包括VC0、VC1、VC2三个虚拟通道,VC0用于传输低延时传输需求的数据流,VC1用于传输实时性传输需求的数据流,VC2用于传输大带宽传输需求的数据流。一般来说,低延时传输需求的数据流的优先级高于实时性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实时性传输需求的数据流的优先级高于大带宽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当从机数据负载过高时,可以优先对低优先级的数据流进行流控,保证高优先级的数据流先通过总线。因此,可以设置VC0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大于VC1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VC1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大于VC2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例如,VC2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为50%,VC1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为70%,VC0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为90%。从机判断从机的命令队列占用率是否大于或等于50%,若从机的命令队列占用率大于或等于50%,判断VC2满足流控条件。从机判断从机的命令队列占用率是否大于或等于70%,若从机的命令队列占用率大于或等于70%,判断VC1满足流控条件(此时VC2也满足流控条件)。从机判断从机的命令队列占用率是否大于或等于90%,若从机的命令队列占用率大于或等于90%,判断VC0满足流控条件(此时VC2和VC1也满足流控条件)。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虚拟通道对应一个最大命令数阈值,从机判断从机的已用命令队列深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每个虚拟通道的最大命令数阈值。若从机的已用命令队列深度大于或等于虚拟通道的最大命令数阈值,则该虚拟通道满足流控条件。
继续以图1为例,从机的命令队列深度为64(即最多可以存储64个命令),假设VC2 的最大命令数阈值为32,VC1的最大命令数阈值为45,VC0的最大命令数阈值为58。从机判断从机的已用命令队列深度是否大于或等于32,若从机的已用命令队列深度大于或等于32,判断VC2满足流控条件。从机判断从机的已用命令队列深度是否大于或等于45,若从机的已用命令队列深度大于或等于45,判断VC1满足流控条件(此时VC2也满足流控条件)。从机判断从机的已用命令队列深度是否大于或等于58,若从机的已用命令队列深度大于或等于58,判断VC0满足流控条件(此时VC2和VC1也满足流控条件)。
206,若虚拟通道满足流控条件,从机生成针对该虚拟通道的流控反馈信号,将流控反馈信号传输给该虚拟通道对应的初始单元和目的单元。
初始单元通过特定虚拟通道传送数据流,该初始单元是该特定通道对应的初始单元。以图1为例,IU0通过VC0传送数据流,IU1通过VC1传送数据流,IU2和IU3通过VC2传送数据流,VC0对应的初始单元是IU0,VC1对应的初始单元是IU1,VC2对应的初始单元是IU2和IU3。若目的单元汇集的数据流包括特定虚拟通道的数据流,该目的单元是该特定虚拟通道对应的目的单元。以图1为例,TU1汇集的数据流包括VC0、VC1、VC2的数据流,TU1是VC0、VC1和VC2对应的目的单元。
继续以图1为例,VC2的命令队列占用率阈值为50%,VC1的命令队列占用率阈值为70%,VC0的命令队列占用率阈值为90%。若从机的命令队列占用率大于或等于50%,从机产生针对VC2第一流控反馈信号,将第一流控反馈信号传输给IU2和IU3。若从机的命令队列占用率大于或等于70%(此时从机的命令队列占用率大于或等于50%),从机产生针对VC1和VC2的第二流控反馈信号,将第二流控反馈信号传输给IU1、IU2和IU3。若从机的命令队列占用率大于或等于90%(此时从机的命令队列占用率大于或等于50%和70%),从机产生针对VC0、VC1和VC2的第三流控反馈信号,将第三流控反馈信号传输给IU0、IU1、IU2和IU3。第一流控反馈信号、第二反馈信号、第三反馈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07,初始单元根据流控反馈信号对初始单元输入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初始单元包括第一流量控制器,第一流量控制器根据流控反馈信号对初始单元输入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继续以图1为例,若IU2和IU3接收到流控反馈信号,IU2的第一流量控制器对IU2输入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IU3的第一流量控制器对IU3输入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若IU1、IU2和IU3接收到流控反馈信号,IU1的第一流量控制器对IU1输入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IU2的第一流量控制器对IU2输入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IU3的第一流量控制器对IU3输入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初始单元对应一个输入流量阈值,接收到流控反馈信号后,若第一流量控制器所在的初始单元输入的数据流达到输入流量阈值,则对初始单元输入的数据流进行限流,若第一流量控制器所在的初始单元输入的数据流没有达到输入流量阈值,则不对初始单元输入的数据流进行限流。不同初始单元对应的输入流量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初始单元没有对应的输入流量阈值,接收到流控反馈信号后,第一流量控制器对初始单元输入的数据流进行限流。
208,目的单元根据流控反馈信号对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目的单元包括第二流量控制器,第二流量控制器根据流 控反馈信号对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继续以图1为例,若TU1的第二流量控制器接收到针对VC2的第一流控反馈信号,TU1的第二流量控制器对TU1输出的VC2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如前所述,每个目的单元可以包括一个第二流量控制器,用于对汇集的所有虚拟通道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或者,每个目的单元可以包括多个第二流量控制器,每个第二流量控制器对一个虚拟通道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目的单元对应一个输出流量阈值,接收到流控反馈信号后,若第二流量控制器所在的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达到输出流量阈值,则对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进行限流。若第二流量控制器所在的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没有达到输出流量阈值,则不对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进行限流。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目的单元没有对应的输出流量阈值,接收到流控反馈信号后,第二流量控制器对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进行限流。
由于每个虚拟通道对应特定传输需求的数据流,本申请对每个虚拟通道进行判断,当某个虚拟通道满足流控条件时,对该虚拟通道对应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可以实现对每个虚拟通道单独进行流量控制,实现精确的流量控制。如果根据不同传输需求的数据流的优先级顺序相应地设置不同虚拟通道的流控条件(例如设置VC0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大于VC1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VC1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大于VC2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可以避免低优先级的数据流阻塞高优先级的数据流。
图2所示的实施例对初始单元输入的数据流和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同时进行流量控制,可以获得更好的流控效果。应当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只对初始单元输入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或者只对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例如图1中计算机系统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30可以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301、存储器302、输入单元303、显示单元304、传感器305、音频电路306、Wi-Fi模块307、处理器308以及电源309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RF电路3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在通话过程中,对信号进行接收和发送,特别地,接收基站的下行信息后,转给处理器308进行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3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
存储器3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308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02中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3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3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3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 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303可包括触控面板30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3032。触控面板30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控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3031上或在触控面板30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地,触控面板30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308,并接收处理器308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3031。除了触控面板3031,输入单元303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30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30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304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电子设备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304可包括显示面板3041,可选地,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3041。进一步地,触控面板3031可覆盖显示面板3041,当触控面板30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308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308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30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3中,触控面板3031与显示面板30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电子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3031与显示面板3041集成而实现电子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电子设备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3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30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电子设备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30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电子设备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此外,电子设备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306、扬声器3061,传声器3062可提供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306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3061,由扬声器30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30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306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308处理后,经RF电路301发送给另一电子设备,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302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电子设备30通过Wi-Fi模块307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3示出了Wi-Fi模块307,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电子设备的必需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本质的范围内进行省略。
处理器308是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 器3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可选地,处理器308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308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308中。
电子设备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309(比如电池),可选地,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308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图3中描述的电子设备可以用于实施本申请图2介绍的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流程,可参见前述图2所述实施例中的相关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6)

  1. 一种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主机、总线和从机,所述总线连接所述主机和所述从机,
    所述总线,用于:
    将所述至少一个主机传输的数据流按类型输入至少一个虚拟通道中对应的虚拟通道;
    基于所述从机对所述至少一个虚拟通道中每个虚拟通道所生成的流控反馈信号,对每个虚拟通道的数据流分别进行流量控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机用于:
    判断每个虚拟通道是否满足流控条件;
    若所述虚拟通道满足流控条件,生成针对所述虚拟通道的流控反馈信号。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虚拟通道对应一个最大命令数阈值,所述从机用于:
    判断所述从机的命令队列占用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每个虚拟通道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
    若所述从机的命令队列占用率大于或等于所述虚拟通道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所述虚拟通道满足流控条件。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主机产生的数据流包括低延时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实时性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大带宽传输需求的数据流,所述低延时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对应第一虚拟通道,所述实时性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对应第二虚拟通道,所述大带宽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对应第三虚拟通道,所述第一虚拟通道对应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二虚拟通道对应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所述第二虚拟通道对应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三虚拟通道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虚拟通道对应一个最大命令数阈值,所述从机用于:
    判断所述从机的已用命令队列深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每个虚拟通道的最大命令数阈值;
    若所述从机的已用命令队列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虚拟通道的最大命令数阈值,所述虚拟通道满足流控条件。
  6.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包括多个初始单元、路由器和至少一个目的单元,所述路由器连接所述初始单元和所述目的单元,
    所述初始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主机传输的数据流按类型输入所述至少一个虚拟通道中对应的虚拟通道;
    所述路由器,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流携带的目的地址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对应的目的单元;
    所述目的单元,用于将接收的数据流传输给所述从机。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机,用于将所述流控反馈信号传输给所述虚拟通道对应的初始单元和/或目的单元;
    所述初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所述初始单元传输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所述目的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所述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单元包括第一流量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所述初始单元传输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初始单元对应一个输入流量阈值,所述第一流量控制器用于:
    若所述初始单元输入的数据流达到输入流量阈值,则对所述初始单元输入的数据流进行限流。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单元包括第二流量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所述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目的单元对应一个输出流量阈值,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用于:
    若所述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达到输出流量阈值,则对所述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进行限流。
  12. 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携带虚拟通道标记,所述总线用于:
    将所述数据流输入所述虚拟通道标记对应的虚拟通道。
  13. 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携带传输需求标记,所述总线用于:
    将所述数据流输入所述传输需求标记对应的虚拟通道。
  14. 一种总线流量控制方法,应用于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至少一个主机、总线和从机,所述总线连接所述主机和所述从机,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主机中的每个主机产生数据流;
    所述总线将所述数据流按类型输入至少一个虚拟通道中对应的虚拟通道;
    所述从机对所述至少一个虚拟通道中每个虚拟通道生成流控反馈信号;
    所述总线基于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每个虚拟通道的数据流分别进行流量控制。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总线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机对所述至少一个虚拟通道中每个虚拟通道生成流控反馈信号包括:
    所述从机判断每个虚拟通道是否满足流控条件;
    若所述虚拟通道满足流控条件,所述从机生成针对所述虚拟通道的流控反馈信号。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总线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虚拟通道对应一个最大命令数阈值,所述判断每个虚拟通道是否满足流控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从机的命令队列占用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每个虚拟通道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
    若所述从机的命令队列占用率大于或等于所述虚拟通道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所述虚拟通道满足流控条件。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总线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主机产生的数据流包括低延时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实时性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大带宽传输需求的数据流,所述低延时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对应第一虚拟通道,所述实时性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对应第二虚拟通道,所述大带宽传输需求的数据流对应第三虚拟通道,所述第一虚拟通道 对应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二虚拟通道对应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所述第二虚拟通道对应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大于所述第三虚拟通道的命令队列最大占用率阈值。
  18.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总线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虚拟通道对应一个最大命令数阈值,所述判断每个虚拟通道是否满足流控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从机的已用命令队列深度是否大于或等于每个虚拟通道的最大命令数阈值;
    若所述从机的已用命令队列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虚拟通道的最大命令数阈值,所述虚拟通道满足流控条件。
  19. 如权利要求14至18任一项所述的总线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包括多个初始单元、路由器和至少一个目的单元,所述路由器连接所述初始单元和所述目的单元,
    所述初始单元将所述至少一个主机传输的数据流按类型输入所述至少一个虚拟通道中对应的虚拟通道;
    所述路由器根据所述数据流携带的目的地址将所述数据流传输给对应的目的单元;
    所述目的单元将接收的数据流传输给所述从机。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总线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机将所述流控反馈信号传输给所述虚拟通道对应的初始单元和/或目的单元;
    所述初始单元根据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所述初始单元传输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和/或所述目的单元根据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所述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总线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单元包括第一流量控制器,所述第一流量控制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所述初始单元传输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总线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初始单元对应一个输入流量阈值,所述根据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所述初始单元输入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包括:
    若所述初始单元输入的数据流达到输入流量阈值,则对所述初始单元输入的数据流进行限流。
  23.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总线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单元包括第二流量控制器,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所述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总线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目的单元对应一个输出流量阈值,所述根据所述流控反馈信号对所述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进行流量控制包括:
    若所述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达到输出流量阈值,则对所述目的单元输出的数据流进行限流。
  25. 如权利要求14至24任一项所述的总线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携带虚拟通道标记,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主机传输的数据流按类型输入至少一个虚拟通道中对应的虚拟通道包括:
    将所述数据流输入所述虚拟通道标记对应的虚拟通道。
  26. 如权利要求14至24任一项所述的总线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携带传输需求标记,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主机传输的数据流按类型输入至少一个虚拟通道中对应的虚拟通道包括:
    将所述数据流输入所述传输需求标记对应的虚拟通道。
CN202180087943.0A 2021-05-31 2021-05-31 计算机系统及总线流量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66361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97492 WO2022252085A1 (zh) 2021-05-31 2021-05-31 计算机系统及总线流量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36183A true CN116636183A (zh) 2023-08-22

Family

ID=84322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7943.0A Pending CN116636183A (zh) 2021-05-31 2021-05-31 计算机系统及总线流量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36183A (zh)
WO (1) WO202225208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64050B2 (en) * 2010-10-20 2015-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rbitrating bus transactions on a communications bus based on bus device health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power management
CN102170662B (zh) * 2011-05-28 2013-08-1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物联网过载控制方法
KR101949382B1 (ko) * 2012-04-04 2019-02-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서비스 품질의 향상을 위한 시스템 온 칩 및 시스템 온 칩의 제어 방법
CN102946366B (zh) * 2012-11-12 2015-12-16 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带内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3746927B (zh) * 2013-12-27 2017-02-15 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优先级的流控pfc方法及发送设备、接收设备
JP6201890B2 (ja) * 2014-05-16 2017-09-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レーブ通信装置及びバス通信システム
CN106559354A (zh) * 2015-09-28 2017-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cpu报文拥塞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43814A (zh) * 2016-01-22 2016-07-06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芯片内存管理方法
CN108259390B (zh) * 2016-12-29 2020-10-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互连总线中虚拟通道的优先级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07707491A (zh) * 2017-09-28 2018-02-1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实现多级片上互连的装置及方法
CN110661717A (zh) * 2019-10-25 2020-01-07 上海燕汐软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限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427828B (zh) * 2020-03-02 2022-08-09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pi流控方法、系统、主设备、从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63673B (zh) * 2020-11-25 2023-03-21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片上总线、及用于片上总线的服务质量仲裁方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52085A1 (zh) 2022-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61339B1 (ko) Pucch 충돌의 처리 방법 및 단말
US20160110005A1 (en) Tapping Control Method and Terminal
EP3441874B1 (en) Scene sound effect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708554B (zh) 程序运行方法及装置
CN110035149B (zh) 一种多天线优化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21027713A1 (zh) 上行传输方法、上行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KR102683583B1 (ko) 애플리케이션 공유 방법, 제1 전자 기기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저장 매체
CN110958710B (zh) 信道接入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3246516A1 (zh) 一种临床研究项目的访视报告生成方法和装置
WO2021000778A1 (zh) 上行发送丢弃方法、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KR20220104258A (ko) Qcl의 결정 방법, 단말 및 네트워크측 장치
CN112612745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636183A (zh) 计算机系统及总线流量控制方法
CN11131485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终端
CN110995324B (zh) 蓝牙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1309223B (zh) 应用功能启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0191503B (zh) 音频播放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1132233B (zh) 一种分离承载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972299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1601383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2218338B (zh) 数据的获取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8337770B (zh) 音频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RU2789451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индикаци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CN115829897B (zh) 一种图像融合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398704B (zh) 虚拟网络时延计算方法和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