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9936A -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9936A
CN110299936A CN201910609658.5A CN201910609658A CN110299936A CN 110299936 A CN110299936 A CN 110299936A CN 201910609658 A CN201910609658 A CN 201910609658A CN 110299936 A CN110299936 A CN 110299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antenna
srs
terminal device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096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99936B (zh
Inventor
张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096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999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99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993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8842 priority patent/WO2021004317A1/zh
Priority to EP20837853.9A priority patent/EP3998712A4/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99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9936B/zh
Priority to US17/570,122 priority patent/US11936474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终端设备处于双网络连接态时,确定用于传输控制面数据的第一网络、以及仅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的第二网络;在接收到探测参考信号SRS轮发请求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根据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根据所述优先级顺序,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通过确定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来进行SRS天线轮发,从而避免在发射天线切换过程中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对天线资源的争抢冲突,改善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网络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会采用两种组网方式: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和独立组网(Standalone,SA)。当终端设备在NSA网络下与基站进行通信时,若终端设备采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与5G新无线(New Radio,简称NR)的双连接的方式进行通信,则需要LTE频段与NR频段能够同时工作。
由于终端设备需要进行LTE频段的发射天线切换,用于优化LTE频段信令连接时的信号质量,同时,由于终端设备需要进行NR频段的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Signal,SRS)天线轮发,以让基站获知终端设备天线的信道质量,终端设备在进行SRS天线轮发时也需要进行发射天线切换。因此,LTE频段和NR频段在发射天线切换过程中存在冲突,从而影响通信质量的问题,也就是说,当终端设备同时使用两种网络时,会存在发射天线切换时的冲突问题,影响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终端设备同时使用两种网络时发射天线切换过程中存在冲突,从而影响通信质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在终端设备处于双网络连接态时,确定用于传输控制面数据的第一网络、以及仅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的第二网络;
在接收到探测参考信号SRS轮发请求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
根据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
根据所述优先级顺序,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终端设备处于双网络连接态时,确定用于传输控制面数据的第一网络、以及仅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的第二网络;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探测参考信号SRS轮发请求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
轮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优先级顺序,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处于双网络连接态时,确定用于传输控制面数据的第一网络、以及仅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的第二网络;在接收到探测参考信号SRS轮发请求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根据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根据所述优先级顺序,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这样,通过确定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来进行SRS天线轮发,从而避免在发射天线切换过程中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对天线资源的争抢冲突,改善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TE网络与NR网络发射时隙与接收时隙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3a是第一网络的SRS天线轮发的时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之四;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之一,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终端设备处于双网络连接态时,确定用于传输控制面数据的第一网络、以及仅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的第二网络。
终端设备同时连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第一网络用于传输控制面数据,控制面数据用于保证终端设备与基站的稳定连接,第一网络还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第二网络不传输控制面数据,仅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
本实施例可应用于NSA模式下的网络架构选项4/4a,在此网络架构选项中,第一网络为NR网络,第二网络为LTE网络。终端设备与NR网络(即第一网络)之间有控制面和数据面的数据传输,终端设备与LTE网络(即第二网络)之间仅有用户面的数据传输。
步骤102、在接收到探测参考信号SRS轮发请求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
终端设备在接收到SRS轮发请求时,终端设备需要进行SRS天线轮发,SRS天线轮发是为了便于基站获知终端设备天线(具体为支持第一网络的发射天线)的信道质量,在进行SRS天线轮发时,轮发的天线均向基站发送SRS。在进行SRS天线轮发时,是通过第一网络的发射天线轮发SRS信号,来获取第一网络的接收天线性能(接收和发射同频)。即,通过第一网络的发射天线获取其接收天线的信道质量。
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包括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简称TDD)和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简称FDD)。TDD工作模式下,第二网络的上下行链路使用不同的时隙来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FDD工作模式下,第二网络的上下行链路分别使用不同的频率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在接收到探测参考信号SRS轮发请求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是采用的TDD工作模式,还是FDD工作模式。
步骤103、根据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
第二网络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不同。例如,在所述第二网络为TDD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可设置所述第一网络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二网络的优先级,或者在所述第二网络为时分双工FDD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可设置所述第一网络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网络的优先级。
步骤104、根据所述优先级顺序,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
具体的,根据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来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从而确定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的时机,或者关闭第二网络的数据发射,然后终端设备在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以避免第二网络在第一网络进行SRS天线轮发时,与第一网络争抢天线资源,从而影响通信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简称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或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在终端设备处于双网络连接态时,确定用于传输控制面数据的第一网络、以及仅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的第二网络;在接收到探测参考信号SRS轮发请求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根据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根据所述优先级顺序,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这样,通过确定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来进行SRS天线轮发,从而避免在发射天线切换过程中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对天线资源的争抢冲突,改善通信质量。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步骤103、据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包括:
步骤1031、在所述第二网络为TDD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二网络的优先级;
步骤104、根据所述优先级顺序,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包括:
步骤1041、在所述第二网络的接收时隙内,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
具体的,当第二网络工作在TDD工作模式下时,由于在第二网络的接收时隙内接收数据,此时,在第二网络的接收时隙内进行SRS天线轮发并不会影响第二网络的数据发射,即在第二网络的接收时隙内进行SRS天线轮发不会与第二网络的发射天线的使用相冲突。
如图2a所示,第一网络为NR网络,第二网络为LTE网络。NR频段上的SRS天线轮发在LTE频段的接收时隙内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进行SRS天线轮发时,可采用天线集合进行SRS天线轮发,天线集合包括第二网络在发送时隙时所使用的天线。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网络为TDD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网络的接收时隙内,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可优先保证第一网络的正常功能需求(即第一网络的SRS天线轮发需求),有效避免了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争抢发射天线的问题,改善了通信质量。并且,终端设备是在第二网络的接收时隙内进行SRS天线轮发,不会对第二网络的数据发射产生影响,保证了第二网络在数据发射时的信号质量。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103、根据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包括:
步骤1032、在所述第二网络为时分双工FDD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网络的优先级。
步骤104、根据所述优先级顺序,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包括:
步骤1042、停止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
具体的,停止通过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可以理解为:通过软件控制停止发送第二网络的数据,但是第二网络数据发射的物理通路是连接的;或者通过软件控制停止发送第二网络的数据,并且,第二网络数据发射的物理通路是断开的。第二网络的数据发射在关闭的情况下,可认为第二网络停止使用发射天线。第二网络为FDD工作模式时,第二网络的数据发射和数据接收采用不同的频率,关闭第二网络的数据发射对第二网络的数据接收产生的影响较小,仍旧可以保证第二网络的下行通信能力。
在所述第二网络为FDD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停止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由于第二网络并未使用发射天线,这样,可以避免第一网络在进行SRS轮发时,与第二网络使用的发射天线之间产生冲突。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32、所述停止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包括:
确定所述SRS天线轮发的时隙或符号周期;
在所述时隙或所述符号周期内停止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
图3a所示为NR频段1T4R SRS天线轮发的时频结构,该时频结构中,NR频段1T4RSRS天线轮发占用两个时隙;SRS信号仅在特定时隙的特定符号内发送,SRS最多在时隙的最后6个符号内发送;大部分时隙及其符号用于传输上下行的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等。
在关闭第二网络的数据发射时,可在SRS天线轮发的时隙内关闭第二网络的数据发射,例如,若SRS天线轮发时的SRS信号在第一时隙内发送,那么在第一时隙内关闭第二网络的数据发射;若SRS天线轮发时的SRS信号在时隙的最后6个符号内发送,那么在时隙的最后6个符号内关闭第二网络的数据发射。
在本实施例中,确定SRS天线轮发的时隙或符号周期,在所述时隙或所述符号周期内停止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这样,可以避免第一网络在进行SRS轮发时,与第二网络使用的发射天线之间产生冲突,可优先保证第一网络的正常功能需求(即第一网络的SRS天线轮发需求),有效避免了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争抢发射天线的问题,改善了通信质量。
以目前3GPP定义,NR频段以30KHz的子载波间隔为例,一个时隙包含14个符号,其时间为0.5ms,即1个符号的时间约为35.7us,SRS最多在时隙的最后6个符号内发送;在时域上,LTE频段的资源调度周期为1ms,若在SRS天线轮发的符号周期内关闭LTE的数据发射,由于SRS信号发送占用的时间占LTE资源调度周期的比例很小,因此,在SRS天线轮发的符号周期内关闭LTE的数据发射,对LTE发射通信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步骤1043、在所述第一网络上利用第一天线集合进行SRS天线轮发,其中,所述第一天线集合包括所述第二网络所使用的发射天线。
具体的,由于关闭了第二网络的数据发射,第一网络进行SRS天线轮发时,可使用第二网络所使用的发射天线,这样,可以避免第一网络在进行SRS轮发时,与第二网络使用的发射天线之间产生冲突。可优先保证第一网络的正常功能需求(即第一网络的SRS天线轮发需求),有效避免了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争抢发射天线的问题,改善了通信质量。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终端设备在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时可使用更多的天线,所述在所述时隙或所述符号周期内停止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包括:
在所述时隙或所述符号周期内停止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和数据接收;
在所述第一网络上利用第一天线集合进行SRS天线轮发,包括:
在所述第一网络上利用第二天线集合进行SRS天线轮发,其中,所述第二天线集合包括所述第二网络所使用的接收天线和所述第一天线集合中的天线。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时隙或所述符号周期内,不仅关闭所述第二网络的数据发射,还关闭第二网络的数据接收,这样,不仅第二网络用于数据发射的天线可以被第一网络在进行SRS天线轮发时使用,而且第二网络用于数据接收的天线也可以被第一网络在进行SRS天线轮发时使用,使得第一网络在进行SRS天线轮发时可切换的天线更多。
由于关闭了第二网络的数据发射和数据接收,第一网络进行SRS天线轮发时,可使用第二网络所使用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这样,在避免第一网络在进行SRS轮发时,与第二网络使用的发射天线之间产生冲突的同时,还能使得第一网络在进行SRS天线轮发时可切换的天线更多。
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的天线切换流程如下:
步骤11、建立与基站的通信连接;
步骤12、检测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是否工作在LTE网络和NR网络的双网络模式下;
步骤13、终端设备工作在NSA模式下;
步骤14、检测当前NSA模式的网络架构选项,网络架构为Option4/4A;
步骤15、检测LTE频段是否为TDD系统;若LTE频段为TDD系统,转步骤151执行;若LTE频段不为TDD系统,转步骤16执行;
步骤151、NR频段仅在LTE的Rx(即接收)时隙内进行SRS天线轮发;
步骤16、检测是否需要进行NR频段的SRS天线轮发;若是,转步骤17执行,若否,结束NSA工作模式;
步骤17、在SRS天线轮发的时隙或符号周期内关闭LTE发射或关闭整个LTE的通信,同时进行NR频段SRS轮发。
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图之一,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40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401,用于在终端设备处于双网络连接态时,确定用于传输控制面数据的第一网络、以及仅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的第二网络;
第二确定模块402,用于在接收到探测参考信号SRS轮发请求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
第三确定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
轮发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优先级顺序,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确定模块403,用于在所述第二网络为TDD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二网络的优先级;
所述轮发模块404,用于在所述第二网络的接收时隙内,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确定模块403,用于在所述第二网络为时分双工FDD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网络的优先级;
所述轮发模块404包括:
停止子模块,用于停止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
轮发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网络上利用第一天线集合进行SRS天线轮发,其中,所述第一天线集合包括所述第二网络所使用的发射天线。
进一步的,所述停止子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SRS天线轮发的时隙或符号周期;
停止单元,用于在所述时隙或所述符号周期内停止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
进一步的,所述停止单元,用于:
在所述时隙或所述符号周期内停止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和数据接收;
所述轮发子模块,用于:
在所述第一网络上利用第二天线集合进行SRS天线轮发,其中,第二天线集合包括所述第二网络所使用的接收天线和所述第一天线集合中的天线。
终端设备400能够实现图1、图2和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400,在终端设备处于双网络连接态时,确定用于传输控制面数据的第一网络、以及仅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的第二网络;在接收到探测参考信号SRS轮发请求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根据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根据所述优先级顺序,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这样,通过确定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来进行SRS天线轮发,从而避免在发射天线切换过程中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对天线资源的争抢冲突,改善通信质量。
图6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终端设备6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601、网络模块602、音频输出单元603、输入单元604、传感器605、显示单元606、用户输入单元607、接口单元608、存储器609、处理器610、以及电源6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终端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其中,处理器610,用于在终端设备处于双网络连接态时,确定用于传输控制面数据的第一网络、以及仅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的第二网络;
在接收到探测参考信号SRS轮发请求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
根据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
根据所述优先级顺序,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
进一步的,处理器610还用于:
在所述第二网络为TDD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二网络的优先级;
在所述第二网络的接收时隙内,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
进一步的,处理器610还用于:
在所述第二网络为时分双工FDD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网络的优先级;
停止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
在所述第一网络上利用第一天线集合进行SRS天线轮发,其中,所述第一天线集合包括所述第二网络所使用的发射天线。
进一步的,处理器610还用于:
确定所述SRS天线轮发的时隙或符号周期;
在所述时隙或所述符号周期内停止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
进一步的,处理器610还用于:
在所述时隙或所述符号周期内停止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和数据接收;
在所述第一网络上利用第一天线集合进行SRS天线轮发,包括:
在所述第一网络上利用第二天线集合进行SRS天线轮发,其中,第二天线集合包括所述第二网络所使用的接收天线和所述第一天线集合中的天线。
终端设备6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600,在终端设备处于双网络连接态时,确定用于传输控制面数据的第一网络、以及仅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的第二网络;在接收到探测参考信号SRS轮发请求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根据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根据所述优先级顺序,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这样,通过确定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来进行SRS天线轮发,从而避免在发射天线切换过程中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对天线资源的争抢冲突,改善通信质量。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单元6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传输和传输,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传输后,给处理器6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传输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6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6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终端设备通过网络模块60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603可以将射频单元601或网络模块602传输的或者在存储器6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603还可以提供与终端设备6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传输声音、消息传输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60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604用于传输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6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6041和麦克风6042,图形处理器6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606上。经图形处理器6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6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601或网络模块602进行传输。麦克风6042可以传输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601传输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终端设备6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6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6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设备6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6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率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终端设备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60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6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606可包括显示面板6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6061。
用户输入单元607可用于传输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607包括触控面板6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6072。触控面板6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6071上或在触控面板60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6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传输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610,传输处理器6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6071。除了触控面板6071,用户输入单元6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6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6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60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6061上,当触控面板6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6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6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6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6中,触控面板6071与显示面板6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终端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6071与显示面板6061集成而实现终端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608为外部装置与终端设备60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608可以用于传输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传输到的输入传输到终端设备6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终端设备6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6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6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6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610是终端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09内的数据,执行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6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6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610中。
终端设备6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6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6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6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终端设备60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610,存储器609,存储在存储器609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6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610执行时实现上述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终端设备处于双网络连接态时,确定用于传输控制面数据的第一网络、以及仅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的第二网络;
在接收到探测参考信号SRS轮发请求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
根据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
根据所述优先级顺序,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包括:
在所述第二网络为TDD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二网络的优先级;
所述根据所述优先级顺序,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包括:
在所述第二网络的接收时隙内,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包括:
在所述第二网络为时分双工FDD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网络的优先级;
所述根据所述优先级顺序,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包括:
停止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
在所述第一网络上利用第一天线集合进行SRS天线轮发,其中,所述第一天线集合包括所述第二网络所使用的发射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止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包括:
确定所述SRS天线轮发的时隙或符号周期;
在所述时隙或所述符号周期内停止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时隙或所述符号周期内停止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包括:
在所述时隙或所述符号周期内停止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和数据接收;
在所述第一网络上利用第一天线集合进行SRS天线轮发,包括:
在所述第一网络上利用第二天线集合进行SRS天线轮发,其中,所述第二天线集合包括所述第二网络所使用的接收天线和所述第一天线集合中的天线。
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终端设备处于双网络连接态时,确定用于传输控制面数据的第一网络、以及仅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的第二网络;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探测参考信号SRS轮发请求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网络的工作模式,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发射天线切换的优先级顺序;
轮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优先级顺序,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网络为TDD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二网络的优先级;
所述轮发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网络的接收时隙内,在所述第一网络上进行SRS天线轮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网络为时分双工FDD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网络的优先级;
所述轮发模块包括:
停止子模块,用于停止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
轮发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网络上利用第一天线集合进行SRS天线轮发,其中,所述第一天线集合包括所述第二网络所使用的发射天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止子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SRS天线轮发的时隙或符号周期;
停止单元,用于在所述时隙或所述符号周期内停止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止单元,用于:
在所述时隙或所述符号周期内停止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数据发射和数据接收;
所述轮发子模块,用于:
在所述第一网络上利用第二天线集合进行SRS天线轮发,其中,所述第二天线集合包括所述第二网络所使用的接收天线和所述第一天线集合中的天线。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的步骤。
CN201910609658.5A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2999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9658.5A CN110299936B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0/098842 WO2021004317A1 (zh) 2019-07-08 2020-06-29 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EP20837853.9A EP3998712A4 (en) 2019-07-08 2020-06-29 TRANSMIT ANTENNA SWITCH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US17/570,122 US11936474B2 (en) 2019-07-08 2022-01-06 Transmission antenna switch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9658.5A CN110299936B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9936A true CN110299936A (zh) 2019-10-01
CN110299936B CN110299936B (zh) 2021-09-14

Family

ID=68030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9658.5A Active CN110299936B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36474B2 (zh)
EP (1) EP3998712A4 (zh)
CN (1) CN110299936B (zh)
WO (1) WO2021004317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4316A (zh) * 2020-05-22 2020-09-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1004317A1 (zh) * 2019-07-08 2021-01-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583504A (zh) * 2020-12-16 2021-03-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3556160A (zh) * 2020-04-23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Lte和nr系统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终端和存储介质
WO2022033550A1 (zh) * 2020-08-12 2022-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与终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329508A1 (en) * 2020-04-06 2021-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fif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antenna-switching concurrency
US11197217B1 (en) * 2020-08-07 2021-12-0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ngle uplink operation (SUO) over dual connectivity network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896A (zh) * 2008-04-29 2009-11-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上行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116091A1 (en) * 2011-02-22 2012-08-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ransmit antenna selec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5493411A (zh) * 2013-08-23 2016-04-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多个无线设备中的lte的发射天线选择
CN109361444A (zh) * 2018-11-30 2019-02-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58617B1 (en) 2015-04-10 2021-06-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ntenna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KR102188674B1 (ko) * 2016-04-01 2020-12-08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Srs 스위칭, 송신, 및 강화들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231642A (zh) * 2016-08-04 2016-12-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8063075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measurement gaps an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witching
KR102261781B1 (ko) * 2016-10-11 2021-06-08 텔레호낙티에볼라게트 엘엠 에릭슨(피유비엘) 측정 절차를 위해 srs 스위칭 어카운팅을 적응시키기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들
US11165532B2 (en) * 2016-11-02 2021-11-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trolling the impact of SRS switching on uplink transmissions
CN108055065A (zh) 2018-02-11 2018-05-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US11018822B2 (en) * 2018-02-21 2021-05-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9922528A (zh) 2019-01-25 2019-06-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带宽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0299936B (zh) * 2019-07-08 2021-09-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896A (zh) * 2008-04-29 2009-11-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上行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116091A1 (en) * 2011-02-22 2012-08-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ransmit antenna selec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5493411A (zh) * 2013-08-23 2016-04-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多个无线设备中的lte的发射天线选择
CN109361444A (zh) * 2018-11-30 2019-02-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4317A1 (zh) * 2019-07-08 2021-01-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1936474B2 (en) 2019-07-08 2024-03-19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Transmission antenna switch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3556160A (zh) * 2020-04-23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Lte和nr系统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3556160B (zh) * 2020-04-23 2023-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Lte和nr系统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1654316A (zh) * 2020-05-22 2020-09-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654316B (zh) * 2020-05-22 2022-01-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2033550A1 (zh) * 2020-08-12 2022-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与终端设备
CN112583504A (zh) * 2020-12-16 2021-03-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31636A1 (en) 2022-04-28
US11936474B2 (en) 2024-03-19
EP3998712A1 (en) 2022-05-18
CN110299936B (zh) 2021-09-14
WO2021004317A1 (zh) 2021-01-14
EP3998712A4 (en) 2022-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9132A (zh)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0215965A1 (zh) 终端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0299936A (zh)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361444A (zh)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324124A (zh) 非周期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347759A (zh) 一种柔性屏的防干扰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996351A (zh) 一种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9587789A (zh) 随机接入方法、移动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0149177A (zh)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0098486A (zh)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10072014A (zh) 一种屏幕折叠状态确定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9995457A (zh)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用户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0289883A (zh) 一种射频电路、终端设备及电路控制方法
CN109041240A (zh) 一种改善信号干扰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0035503A (zh) 资源状态的配置方法、激活或去激活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10035505A (zh) 半静态srs资源指示、处理方法、网络侧设备、用户终端
CN109558046A (zh)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831359A (zh) 一种数据网络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及其终端设备
CN110166191A (zh) 一种搜索空间的监听信息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035504A (zh) 一种空间关系的确定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9151741A (zh) 一种彩信接收方法及终端
CN107749761B (zh) 一种抗干扰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012512A (zh) 一种状态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088660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688612A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