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35259A - 调光系统、调光方法及调光玻璃 - Google Patents

调光系统、调光方法及调光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35259A
CN116635259A CN202180003676.4A CN202180003676A CN116635259A CN 116635259 A CN116635259 A CN 116635259A CN 202180003676 A CN202180003676 A CN 202180003676A CN 116635259 A CN116635259 A CN 1166352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llumination intensity
illumination
glass body
signal
dim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36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大海
孟晨
孙伟
王永辉
胡忠
刘佳荣
唐玉涛
王永波
朱炳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635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352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4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adjustable in transparenc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调光系统、调光方法及调光玻璃。该调光系统(2)包括:光照传感器(21)、中央处理器(22)、数模转换器(23)和运算放大模块(24),光照传感器(21)与中央处理器(22)电连接,中央处理器(22)分别与数模转换器(23)和运算放大模块(24)电连接。本公开实施方式中,中央处理器(22)可根据光照传感器(21)检测的光照强度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经过数模转换器(23)对控制信号转换后,运算放大模块(24)根据放大信号对转换后的控制信号定量放大,以保证输出至玻璃本体(1)的调光信号的准确性,也即是保证加载在玻璃本体(1)上调光信号的准确性,从而保证的透光率调整的精确性。

Description

调光系统、调光方法及调光玻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玻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调光系统、调光方法及调光玻璃。
背景技术
液晶材料的光学属性如透光率等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变化,而具有液晶材料的玻璃能够利用加载的电场造成光线穿透性的调整,因此避免了窗帘的设置。而在具有液晶材料的玻璃的使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在调整该玻璃的透光率时,调整效果不佳,从而降低了用户粘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光系统、调光方法及调光玻璃。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调光系统,用于调整玻璃本体的透光率,所述调光系统包括:
光照传感器,用于固定在所述玻璃本体上,所述光照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玻璃本体至少一侧的光照强度;
中央处理器,与所述光照传感器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光照强度,并基于所述光照强度从预先存储的环境参数范围与控制信号、放大信号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
数模转换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数模转换器用于获取所述控制信号并进行数模转换;
运算放大模块,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数模转换器电连接,还用于与所述玻璃本体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放大信号和所述数模转换器转换后的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放大信号对转换后 的所述控制信号放大得到调光信号,并传输所述调光信号至所述玻璃本体,所述调光信号用于调整所述玻璃本体的投透光率。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调光系统,所述运算放大模块包括数字电位器和运算放大器;
所述数字电位器电连接在所述中央处理器和所述运算放大器之间,所述数模转换器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用于与所述玻璃本体电连接;
所述数字电位器用于接收所述放大信号并输出偏置信号至所述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用于获取所述偏置信号,并基于所述偏置信号对转换后的所述控制信号放大得到所述调光信号。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调光系统,所述调光系统还包括重置模块,所述重置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重置模块用于监测所述中央处理器的电工作参数,且当所述电工作参数大于参数阈值时,对所述中央处理器初始化处理。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调光系统,所述调光系统还包括模数转换器;
所述模数转换器电连接在所述光照传感器和所述中央处理器之间;
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获取所述光照传感器检测的光照强度,并进行模数转换后输出至所述中央处理器。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调光系统,所述调光系统包括第一光照传感器和第二光照传感器;
所述第一光照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照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光照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照传感器均用于固定在所述玻璃本体上;
所述第一光照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玻璃本体第一侧的第一光照强度,所述第二光照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玻璃本体第二侧的第二光照强度,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和所述第二光照,并基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和所述第二光照强度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调光系统,所述调光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玻璃本体第一侧的环境温度,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光照强度和所述环境温度,并基于所述光照强度和所述温度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调光系统,所述调光系统还包括电压转换模块;
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具有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第三输出端口,所述第一输出端口、所述第二输出端口、所述第三输出端口的输出电压均不相同;
所述输入端口用于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口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口与所述数模转换器电连接,所述第三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运算放大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调光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玻璃本体至少一侧的实际环境参数;
根据所述实际环境参数从预先存储的环境参数范围与控制信号、放大信号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
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和所述放大信号生成调光信号,并输出至所述玻璃本体,所述调光信号用于调整所述玻璃本体的透光率。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
所述实际环境参数包括所述玻璃本体的第一侧的第一光照强度,以及与所述第一侧相背的第二侧的第二光照强度,所述玻璃本体安装后的第二侧朝向外部环境;
所述根据所述实际环境参数从预先存储的环境参数范围与控制信号、放大信号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位于光照阈值范围内,且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大于光照阈值;
当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且所述第二光照强度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一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号和第一子放大信号;
当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且所述第二光照强度 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二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二子控制信号和第二子放大信号;
当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且所述第二光照强度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三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三子控制信号和第三子放大信号;
当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且所述第二光照强度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四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四子控制信号和第四子放大信号。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
所述实际环境参数包括所述玻璃本体的第一侧的环境温度、第一侧的第一光照强度,以及与所述第一侧相背的第二侧的第二光照强度,所述玻璃本体安装后的第二侧朝向外部环境;
所述根据所述实际环境参数从预先存储的环境参数范围与控制信号、放大信号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温度阈值范围内,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位于光照阈值范围内,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大于光照阈值;
当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且所述第二光照强度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五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五子控制信号和第五子放大信号;
当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且所述第二光照强度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六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六子控制信号和第六子放大信号;
当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且所述第二光照强度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七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七子控制信号和第七子放大信号;
当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且所述第二光照强度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八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八子控制信号和第八子放大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调光玻璃,包括:
玻璃本体,及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调光系统;
所述光照传感器与所述玻璃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运算放大模块与所述玻璃本体电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调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玻璃本体上传感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调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又一种调光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再一种调光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调光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玻璃本体;2、调光系统;
21、光照传感器;22、中央处理器;23、数模转换器;24、运算放大模块;25、模数转换器;26、温度传感器;27、电压转换模块;28、重置模块;29、存储模块;210、晶振模块;211、通信模块;
201、第一光照传感器;202、第二光照传感器;
241、数字电位器;242、运算放大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图1示例了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调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例了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玻璃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调光玻璃包括玻璃本体1和对应的调光系统2,该调光系统2用于调整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
其中,玻璃本体1安装在高速列车的窗框上,调光系统2安装在高速列车的车体内,该高速列车可以为高铁、地铁或动车等车速大于200公里/小时的列车;或者,玻璃本体1安装在也可以安装在汽车的窗框上,调光系统2安装在汽车的车体内;或者玻璃本体1安装在房屋的窗框上,调光系统2安装在房屋内。
如图1所示,该调光系统2包括:光照传感器21、中央处理器22、数模转换器23和运算放大模块24,光照传感器21与中央处理器22电连接,中央处理器22分别与数模转换器23和运算放大模块24电连接,中央处理器22、模数转换器25、数模转换器23、运算放大模块24还用于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其中,光照传感器21用于固定在玻璃本体1上,以检测玻璃本体1至少一侧的光照强度,中央处理器22用于获取光照传感器21检测的光照强度,并基于光照强度从预先存储的环境参数范围与控制信号、放大 信号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中央处理器22还用于将确定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数模转换器23,将确定的放大信号输出至运算放大模块24;数模转换器23用于对获取的控制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后输出至运算放大模块24;运算放大模块24用于根据获取的放大信号对数模转换后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调光信号,并将得到的调光信号输出至玻璃本体1,以调整玻璃本体1上的加载电压,从而调整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中央处理器22可根据光照传感器21检测的光照强度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之后经过数模转换器23对控制信号转换后,运算放大模块24可根据放大信号对转换后的控制信号进行定量放大,以保证输出至玻璃本体1的调光信号的准确性,也即是保证加载在玻璃本体1上调光信号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对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调整的精确性。
其中,中央处理器22中预先存储有多个环境参数范围分别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如此,在对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调整的过程中,中央处理器22根据获取到的光照强度确定对应的环境参数范围,进而根据对应的环境参数范围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也即是通过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调光系统2能够精确确定玻璃本体1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从而在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的基础上,提高了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调整的精确性。
对于不同环境参数范围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可预先根据所要的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进行确定。比如,在光照强度满足第一环境参数范围时,设定玻璃本体1所需要达到的透光率,再根据所需要的透光率确定需要在玻璃本体1加载的调光信号,之后再基于该调光信号的大小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最后将该调光信号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与对应的第一环境参数范围进行对应存储。
需要说明的是,在光照传感器21、中央处理器22、数模转换器23和运算放大模块24的实际连接过程中,中央处理器22数据输入端与光照传感器21电连接,中央处理器22的数据输出端与数模转换器23的输入端电连接,中央处理器22的控制端与运算放大模块24的控制端电连 接,数模转换器23的输出端与运算放大模块24的输入端电连接。
上述光照传感器21、中央处理器22和数模转换器23均为常规电器模块,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对于上述各电器模块的选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照传感器21为光敏传感器,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光照传感器21。示例地,对于光敏传感器,光照传感器21的信号为ADC121S101。
中央处理器22可以为KEA128系列的处理器,KEA128系列的处理器是一个高度可扩展的32位ARMCortex-M0+MCU产品组合,主要面向汽车市场。该系列的处理器能够提供低引脚数选项和极低的功耗,且采用2.7-5.5V电源并专注于EMC/ESD的稳健性,KEA128系列的处理器是入门级车身控制器或网关模块、车窗/天窗/天窗控制器、防盗器或座椅/后视镜控制器的绝佳选择。
数模转换器23的型号为LTC2641。LTC2641具有一个2V至VDD的基准输入范围。VOUT从0V摆动到VREF(输入端)。为了双极性操作,LTC2641包括匹配缩放与外部精密运算放大模块24一起使用的电阻器,在RFB(参考偏置信号)处产生±VREF输出摆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运算放大模块24接收到放大信号后能够更准确的对数模转换器23转换后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从而保证运算放大模块24输出的调光信号的准确性,如图3所示,运算放大模块24包括数字电位器241和运算放大器242;数字电位器241电连接在中央处理器22和运算放大器242之间,数模转换器23与运算放大器242电连接,运算放大器242用于与玻璃本体1电连接;数字电位器241用于接收放大信号并输出偏置信号至运算放大器242,运算放大模块24用于获取偏置信号,并基于偏置信号对转换后的控制信号放大得到调光信号。
其中,除了使用数字电位器241将中处理器输出的放大信号调整至对应的偏置信号外,还可以使用数字电阻器将中处理器输出的放大信号调整至对应的偏置信号,也即是运算放大模块24除了包括数字电位器241和运算放大器242的情况外,也可以是包括数字电阻器和运算放大器242的情况。当然,除了使用数字电阻器之外,还可以使用其他电器件将中处理器输出的放大信号调整至对应的偏置信号,本公开实施方式 对此不做限定。
运算放大器242为常规电器模块,在选用运算放大器242时,示例的,运算放大模块24的型号为OPA547。这是一款低成本、高电压/大电流运算放大模块24,非常适合驱动各种负载。OPA547采用单电源或双电源供电,以实现设计灵活性,在单电源操作中,输入共模范围扩展到地以下。OPA547具有内部保护,可防止过热情况和电流过载。此外,OPA547旨在提供准确的、用户选择的电流限制,这允许调整电流限制0mA到750mA。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或图3所示,调光系统2还包括模数转换器25,模数转换器25电连接在光照传感器21和中央处理器22之间,模数转换器25用于获取光照传感器21检测的光照强度,并进行模数转换后输出至中央处理器22。
其中,模数转换器25主要用于将光照传感器21检测的模拟信号的光照强度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光照强度,以便于光照强度的信号传输,数模转换器23的选用可参考常规技术,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示例地,本公开实施方式选用的模数转换器25的型号为CMOS12,这款型号的模数转换器25是一款低功耗、单通道具有高速串行接口的位模数转换器25。
结合上述描述,在模数转换器25的实际连接过程中,模数转换器25的检测端与光照传感器21电连接,模数转换器25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22的数据输入端电连接。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在根据光照传感器21检测的光照强度调整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时,若单独检测玻璃本体1一侧的光照强度,并由中央处理器22根据检测的光照强度调整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时,以安装有玻璃本体1的高速列车或汽车为例,在高速列车或汽车穿越建筑群或树林等阴影环境时,光照传感器21检测到的高速列车或汽车外部环境的光照强度会频繁发生改变,此时中央处理器22会根据频繁变化的光照强度频繁调整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这样对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的频繁调整不 仅容易造成用户视觉上的疲劳(不舒服),也容易造成玻璃本体的损坏,降低玻璃本体1的寿命。
如此为了避免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的频繁调整,同时保证调整后的透光率更适应当前环境,如图4所示,该调光系统2包括第一光照传感器201和第二光照传感器202,第一光照传感器201、第二光照传感器202分别与中央处理器22的数据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光照传感器201、第二光照传感器202均用于固定在玻璃本体1上。
第一光照传感器201用于检测玻璃本体1第一侧的第一光照强度,第二光照传感器202用于检测玻璃本体1第二侧的第二光照强度,中央处理器22用于获取第一光照强度和第二光照,并基于第一光照强度和第二光照强度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
其中,玻璃本体1在窗框上安装后,将玻璃本体1朝向室内环境的一侧作为玻璃本体1的第一侧,将玻璃本体1朝向外部环境的一侧作为玻璃本体1的第二侧。
如此,该调光系统2能够在第一调整模式下对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进行调整,也即是通过检测玻璃本体1第一侧的第一光照强度和玻璃本体1第二侧的第二光照强度,进而根据第一光照强度和第二光照强度确定适合当前环境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实现对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的调整,以提高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调整效果。另外,在调整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时,考虑了玻璃本体1两侧的光照强度,避免了单独考虑一侧的光照强度,从而避免了对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的频繁调整。
其中,中央处理器22通过玻璃本体1的两侧的第一光照强度和第二光照强度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的具体方式可参考下述实施方式,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时,在对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进行调整时,除了考虑玻璃本体1两侧的光照强度外,还可以考虑玻璃本体1的第二侧的环境温度,也即是玻璃本体1安装后外部环境(高速列车外部、汽车外部、房屋外部)的环境温度。而对于某一些区域,玻璃本体1安装后外部环境的环境为高温环境,如此即可在不考虑外部环境的环境温度的情况下,通过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201和第二传感器202的调光系统调整玻璃本 体1的透光率。
而对于另一些区域,玻璃本体1安装后外部环境可能存在低温环境的情况,此种情况下若单独检测玻璃本体1一侧的外部环境温度,并由中央处理器22根据检测的外部环境温度调整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由于外部环境为低温环境,也即是外部环境的温度较低,这样在对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调整后,玻璃本体1会长时间处于暗态,从而降低吸收光照所带来的升温。
如此为了在保证玻璃本体1的第一侧的环境温度(玻璃本体1安装后室内的环境温度)的基础上保证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的调整效果,除了根据光照传感器21检测的光照强度确定当前环境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外,也可以通过光照传感器21检测光照强度,并通过温度传感器26检测玻璃本体1第一侧的环境温度,进而根据检测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传感器26检测的环境温度确定适合当前环境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也即是,调光系统2除了包括光照传感器21之外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6,温度传感器26与中央处理器22电连接;温度传感器26用于检测玻璃本体1第一侧的环境温度,中央处理器22用于获取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并基于光照强度和温度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
其中,光照传感器21的数量为一个,且该光照传感器21用于检测玻璃本体1第二侧的光照强度,当然光照传感器21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两个光照传感器21分别检测玻璃本体1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光照强度。
以两个光照传感器21为例,如图4所示,该调光系统2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6,温度传感器26与中央处理器22电连接,温度传感器26用于检测玻璃本体1第一侧的环境温度,中央处理器22用于获取第一光照强度、第二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并基于第一光照强度、第二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
如此,该调光系统2能够在第二调整模式下对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进行调整,也即是通过检测玻璃本体1第一侧的第一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以及玻璃本体1第二侧的第二光照强度,进而根据第一光照强度、第二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确定适合当前环境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实 现对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的调整,以提高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调整效果。
其中,温度传感器26可选用热敏电阻类温度传感器26进行环境温度的采集,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类型的温度传感器26,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中央处理器22通过玻璃本体1第一侧的第一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以及第二侧的第二光照强度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的具体方式可参考下述实施方式,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调光系统包括第一光照传感器201、第二光照传感器202和温度传感器26时,可以以第一调整模式,也可以以第二调整模式对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进行调整。而为了实现在两种调整模式之间的切换,调光系统2还包括用于检测玻璃本体1第二侧的外部环境温度(玻璃本体1安装后外部环境的环境温度)的外部温度传感器,以通过该外部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外部环境温度确定玻璃本体1当前所处的外部环境为高温环境还是低温环境。若确定外部环境为高温环境,且切换至第一调整模式对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进行调整;若确定外部环境为低温环境,且切换至第二调整模式对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进行调整。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可直接通过外接电源为该调光系统2包括的各电器模块供电。然而由于各电器模块的工作电压不尽相同,且外接电源的电压较高,还需要额外进行降压,造成外接电源的供电线路较为复杂。因此,为了简化供电线路,如图5所示,该调光系统2还包括电压转换模块27,电压转换模块27具有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第三输出端口,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和第三输出端口的输出电压均不相同;输入端口用于与外接电源电连接,第一输出端口与中央处理器22电连接,第二输出端口与数模转换器23电连接,第三输出端口分别与运算放大模块24、中央处理器22电连接。
如此,通过电压转换模块27的使用即可同时提供多个输出电压不同的输出端口,以同时为多个电器构件供电,从而能够简化供电线路。
其中,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电压转换模块27选用型号为LMZM23600的降压模块27,LMZM23600型号的电压转换模块27具有5V和3.3V 的输出端口,以及2.5V至15V范围内的可调节的输出端口。LMZM23600型号的电压转换模块27支持4V至36V的输入电压范围,且可提供高达500mA的输出电流,从而避免了降压电路的单独设置。LMZM23600型号的电压转换模块27在工作过程中提供了系统状态的真实指示,无需使用附加监控组件,从而节省了成本和布板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该调光系统2还包括重置模块28,重置模块28与中央处理器22电连接,重置模块28用于监测中央处理器22的电工作参数,且当电工作参数大于参数阈值时,对中央处理器22初始化处理。
在该调光系统2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因为外界因素或电器模块自身的因素,造成中央处理器22的点工作参数过大,此时中央处理器22容易过载状态甚至宕机,从而容易影响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确定的准确性。而在中央处理器22上连接了重置模块28后,可通过重置模块28对中央处理器22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以避免中央处理器22过载甚至宕机的情况,从而保证该调光系统2长时间的稳定运行。
其中,重置模块28中预先存储有参数阈值。重置模块28的选用可参考相关技术,本公开实施方式对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公开实施方式中,对于需要存储的不同预设条件,以及每个预设条件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可以直接存储在中央处理器22自身配置的存储芯片上,当然,如图5所示,也可以是该调光系统2包括存储模块29,存储模块29与中央处理器22电连接,此时不同预设条件,以及每个预设条件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存储在该存储模块29,中央处理器22可通过与存储模块29的通信调用存储模块29中不同预设条件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
另外,存储模块29除了具有对不同预设条件分别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的存储作用外,还能够提供调光系统2升级所需要的空间,避免在对该调光系统2升级时存储模块29的内存不够的情况。
上述所述的存储模块29可以是固态存储器,也可以是闪存器,以避 免在调光系统2启动时间较长的问题。
本申请公开实施方式中,在中央处理器22的工作过程中,中央处理器22可基于自身配置的时钟晶振工作,当然,中央处理器22自身配置的时钟晶振可能存在误差,此时中央处理器22的工作的准确率可能会低。由此为了保证中央处理器22工作的准确率,如图5所示,该调光系统2还包括晶振模块210,晶振模块210与中央处理器22电连接。如此可参考相关计数选择精确度较高的晶振模块210,并将选择的晶振模块210与中央处理器22电连接,以保证中央处理器22在工作过程中的准确率。示例地,晶振模块210为有源晶振。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的调整可处于自动调整模式,即中央处理器22根据获取到的光照强度实现对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的调整;当然,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的调整也可处于手动调整模式,即中央处理器22接收到调整信号时,根据调整信号对玻璃本体1的透光率进行调整。而为了手动调整模式的实现,如图5所示,该调光系统2还包括通信模块211,通信模块211与中央处理器22电连接。如此,在处于手动调整模式时,即可通过通信模块211接收调整信号进行调整,从而便于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调整,提高了用户粘度。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结合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调光系统2,如图2所示,光照传感器21与玻璃本体1固定连接,运算放大模块24与玻璃本体1电连接。
其中,光照传感器21固定在玻璃本体1上,当光照传感器21的检测端朝向玻璃本体1第一侧时,用于检测玻璃本体1第一侧的光照强度;当光照传感器21的检测端朝向玻璃本体1第二侧时,用于检测玻璃本体1第二侧的光照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玻璃本体1至少包括液晶层和位于液晶层两侧的导电层,具体结构可参考相关技术,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示例地,玻璃本体1包括底层导电层、离子存储层、离子传导层、液晶层和顶层导电层。底层导电层和顶层导电层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导电的透明氮化物、透明的金属和透明的合金中的一种,电致变色层的材料 包括氧化钨、氧化钛、氧化铜、氧化钒等中的一种,离子传导层的材料包括氧化锂、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钽等中的一种,离子存储层的材料包括氧化钒、氧化铌、氧化镍、氧化钴等中的一种。
结合上述描述的玻璃本体1的结构,此时光照传感器21固定在玻璃本体1内,也即是固定在玻璃本体1包括的任意两层结构层之间。示例地,光照传感器21固定在导电层与液晶层之间。当然,光照传感器21除了固定在玻璃本体1内以外,也可以是固定在玻璃本体1的表面。示例地,玻璃本体1的表面具有镶嵌槽,光照传感器21固定在镶嵌槽内,本公开实施方式对光照传感器21的安装方式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调光系统2包括第一光照传感器201和第二光照传感器202,第一光照传感器201和第二光照传感器202均与玻璃本体1固定连接,且第一光照传感器201的检测端朝向玻璃本体1的第一侧,第二光照传感器202的检测端朝向玻璃本体1的第二侧。其中,第一光照传感器201用于检测玻璃本体1第一侧的光照强度,第二光照传感器202用于检测玻璃本体1第二侧的光照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玻璃本体1的底部与窗框连接较为紧密,造成了玻璃本体1的底部需要内置在窗框中,同时玻璃本体1左右两侧也同样需要嵌入在窗框中,所以我们需要将第一光照传感器201和第二光照传感器202安装在玻璃本体1的顶部。同时为了避免第一光照传感器201和第二光照传感器202之间的相互影响(比如磁干扰等),第一光照传感器201和第二光照传感器202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阈值。示例地,如图2所示,第一光照传感器201和第二光照传感器202均位于玻璃本体1的顶部,且第一光照传感器201固定在玻璃本体1靠近左侧的位置,第二光照传感器202固定在玻璃本体1靠近右侧的位置。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调光系统2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6,温度传感器26与玻璃本体1固定连接,温度传感器26的检测端朝向玻璃本体1第一侧。其中,温度传感器26用于检测玻璃本体1第一侧的环境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温度传感器26时,为了避免与光照传感器21之间的影响(比如磁干扰等),以及温度传感器26体积较小且不需要 外置,同时也为了便于布线,温度传感器可以嵌入在玻璃本体1底部或侧边的窗框位置。进一步地,由于玻璃本体1底部的高度接近于高速列车或汽车高度的一半,这样能够更加准确地采集室内的环境温度。因此,如图2所示,温度传感器26固定在玻璃本体1的底部。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在窗框安装玻璃本体1时,玻璃本体1的第一侧用于背向外部环境,以通过第一光照传感器检测室内的光照强度,通过第二光照传感器检测室外的光照强度,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的环境温度。
图6示例了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一种调光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用于调整玻璃本体的透光率。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601-S603。
S601、检测玻璃本体至少一侧的实际环境参数。
S602、根据实际环境参数从预先存储的环境参数范围与控制信号、放大信号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
S603、根据放大信号对控制信号进行放大以得到调光信号,并输出至玻璃本体,调光信号用于调整玻璃本体的透光率。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实际环境参数后,可根据实际环境参数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之后对控制信号按照放大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以得到定量放大后的调压信号,从而在调压信号输出至玻璃本体后能够准确的调整玻璃本体的透光率,从而保证对玻璃本体的透光率调整的精确性。
上述步骤S601-S603可由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调光系统执行,当然也可由其他调光系统执行。接下来对上述步骤S601-S603进行详细解释。
上述步骤S601的执行主体为调光系统所包括的传感器。当调光系统包括光照传感器时,通过光照传感器检测光照强度,此时实际环境参数包括光照强度;当调光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时,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环境温度,此时实际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温度;当调光系统同时包括光照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时,通过光照传感器检测光照强度,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环境温度,此时实际环境参数包括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
对于光照传感器,若光照传感器的检测端朝向玻璃本体的第一侧,则检测的结果为玻璃本体的第一侧的光照强度;若光照传感器的检测端朝向玻璃本体的第二侧,则检测的结果为玻璃本体的第二侧的光照强度。对于温度传感器,若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朝向玻璃本体的第一侧,则检测的结果为玻璃本体的第一侧的环境温度;若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朝向玻璃本体的第二侧,则检测的结果为玻璃本体的第二侧的环境温度。
当然,上述步骤S601的执行主体也可以为调光系统包括的中央处理器,此时在调光系统包括的各传感器检测到实际环境参数后,由中央处理器从各传感器获取该实际环境参数,以实现实际环境参数的检测。
上述步骤S602的执行主体可为调光系统包括的中央处理器。若上述步骤S601的执行主体为调光系统包括的各传感器,则通过步骤S601检测到实际环境参数后,各传感器需要将检测的实际环境参数传输至中央处理器,再执行步骤S602中的确定实际环境参数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
其中,中央处理器中预先存储有多个环境参数范围分别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如此,在对玻璃本体的透光率调整的过程中,中央处理器根据获取到的实际环境参数确定对应的环境参数范围,进而根据对应的环境参数范围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也即是通过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调光系统能够精确确定玻璃本体在不同环境参数下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从而在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的基础上,提高了玻璃本体的透光率调整的精确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对玻璃本体的透光率的调整效果,通常会设置用于检测玻璃本体第一侧的光照强度的第一光照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玻璃本体第二侧的光照强度的第二光照传感器。也即是调光系统包括第一光照传感器和第二光照传感器。此时,上述步骤S601检测的实际环境参数包括玻璃本体的第一侧的第一光照强度,以及与第一侧相背的第二侧的第二光照强度,玻璃本体安装后的第二侧朝向外部环境。
此种情况下,如图7所示,上述步骤S602包括根据第一光照强度和第二光照强度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具体可通过如下步骤S6021A-S6025A实现。
S6021A、确定第一光照强度位于光照阈值范围内,且第二光照强度大于光照阈值。
由于玻璃本体第一侧的光照强度为室内光照强度,而用户在室内时室内的光照强度通常会保持在一恒定值。如此在玻璃本体第二侧的光照强度变化后,为了保证对玻璃本体的透光率调整的准确性,可先确定玻璃本体的第一侧的第一光照强度,进而在第一光照强度的基础上结合第二光照强度对玻璃本体的透光率进行调整。
其中,对于不同的场景,室内的光照强度会不同,也即是第一光照强度在不同场景对应不同的光照阈值范围,且在玻璃本体的第二侧的光照强度较小时,并不会对室内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确定的应用场景下,先确定第一光照强度是否位于该应用场对应的光照阈值范围内,以及第二光照强度是否大于光照阈值。
示例地,结合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高速列车的应用场景,该光照阈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5000勒克斯且小于或等于7000勒克斯,该光照阈值为8000勒克斯。
若确定第一光照强度位于该光照阈值范围内,且第二光照强度大于光照阈值,则继续执行如下步骤S6022A-S6025A。
S6022A、当第二光照强度大于第一光照强度,且第二光照强度与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一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号和第一子放大信号。
继续上述应用场景的举例,第一光照差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500勒克斯,且小于4000勒克斯,也即是中央处理器中预先存储的第一环境参数范围为第二光照强度减去第一光照强度后得到的光照差值大于或等于1500勒克斯,且小于4000勒克斯。
S6023A、当第二光照强度大于第一光照强度,且第二光照强度与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二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二子控制信号和第二子放大信号。
继续上述应用场景的举例,第二光照差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4000勒克斯,且小于7000勒克斯,也即是中央处理器中预先存储的第二环境参数范围为第二光照强度减去第一光照强度后得到的光照差值大于或等 于4000勒克斯,且小于7000勒克斯。
S6024A、当第二光照强度大于第一光照强度,且第二光照强度与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三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三子控制信号和第三子放大信号。
继续上述应用场景的举例,第三光照差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7000勒克斯,且小于12000勒克斯,也即是中央处理器中预先存储的第三环境参数范围为第二光照强度减去第一光照强度后得到的光照差值大于或等于7000勒克斯,且小于12000勒克斯。
S6025A、当第二光照强度大于第一光照强度,且第二光照强度与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四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四子控制信号和第四子放大信号。
继续上述应用场景的举例,第四光照差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2000勒克斯,也即是中央处理器中预先存储的第四环境参数范围为第二光照强度减去第一光照强度后得到的光照差值大于或等于12000勒克斯。
需要说明的是,以玻璃本体上的加载电压越大透光率越大为例,此时第一调光信号、第二调光信号、第三调光信号、第四调光信号分别对应的加载电压逐渐减小,以在第二光照强度越大时,使得玻璃本体的透光率越小。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结合上述步骤S6021A-S6025A,上述步骤S603主要根据上述步骤S602确定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确定。
其中,上述步骤S603的执行主体包括运算放大模块和数模转换器,上述步骤S602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后,将控制信号输出至数模转换器,将放大信号输出至运算放大模块,此时由数模转换器对控制信号进行数模转换,由运算放大模块根据放大信号对数模转换后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以得到调光信号。
若上述步骤S602确定的为第一子控制信号和第一子放大信号,则步骤S603包括:根据第一子控制信号和第一子放大信号生成第一调光信号,并输出至玻璃本体,第一调光信号用于调整玻璃本体的透光率。
若上述步骤S602确定的为第二子控制信号和第二子放大信号,则步骤S603包括:根据第二子控制信号和第二子放大信号生成第二调光信号, 并输出至玻璃本体,第二调光信号用于调整玻璃本体的透光率。
若上述步骤S602确定的为第三子控制信号和第三子放大信号,则步骤S603包括:根据第三子控制信号和第三子放大信号生成第三调光信号,并输出至玻璃本体,第三调光信号用于调整玻璃本体的透光率。
若上述步骤S602确定的为第四子控制信号和第四子放大信号,则步骤S603包括:根据第四子控制信号和第四子放大信号生成第四调光信号,并输出至玻璃本体,第四调光信号用于调整玻璃本体的透光率。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玻璃本体的透光率的调整效果,使得该调光方法还能够应用于低温环境,通常会设置用于检测玻璃本体第一侧的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也即是调光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此时,上述步骤S601检测的实际环境参数包括玻璃本体的第一侧的环境温度和第一光照强度,以及与第一侧相背的第二侧的第二光照强度,玻璃本体安装后的第二侧朝向外部环境。
此种情况下,如图8所示,上述步骤S602包括根据第一光照强度、第二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具体可通过如下步骤S6021B-S6025B实现。
S6021B、确定环境温度位于温度阈值范围内,第一光照强度位于光照阈值范围内,第二光照强度大于光照阈值。
由于玻璃本体第一侧的环境温度为室内温度,而用户在室内时室内温度通常会保持在一恒定值,且玻璃本体第一侧的光照强度为室内光照强度,而用户在室内时室内的光照强度通常会保持在一恒定值。如此在玻璃本体第二侧的光照强度变化后,为了保证对玻璃本体的透光率调整的准确性,可先确定玻璃本体第一侧的环境温度和第一光照强度,进而在第一光照强度的基础上结合第二光照强度对玻璃本体的透光率进行调整。
其中,对于不同的场景,室内的温度不同,且室内的光照强度会不同,也即是第一光照强度在不同场景对应不同的光照阈值范围,环境温度在不同场景对应不同的温度阈值,且在玻璃本体的第二侧的光照强度较小时,并不会对室内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确定的应用场景下,先确定确定环境温度位于温度阈值范围内,第一光照强度是否位于该应用 场对应的光照阈值范围内,以及第二光照强度是否大于光照阈值。
示例地,结合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高速列车的应用场景,该温度阈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25摄氏度,光照阈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5000勒克斯且小于或等于7000勒克斯,该光照阈值为8000勒克斯。
若确定环境温度位于温度阈值范围内,第一光照强度位于该光照阈值范围内,且第二光照强度大于光照阈值,则继续执行如下步骤S6022A-S6025A。
S6022B、当第二光照强度大于第一光照强度,且第二光照强度与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五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五子控制信号和第五子放大信号。
继续上述应用场景的举例,第五光照差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200勒克斯,且小于3000勒克斯,也即是中央处理器中预先存储的第五环境参数范围为第二光照强度减去第一光照强度后得到的光照差值大于或等于1200勒克斯,且小于3000勒克斯。
S6023B、当第二光照强度大于第一光照强度,且第二光照强度与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六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六子控制信号和第六子放大信号。
继续上述应用场景的举例,第六光照差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3000勒克斯,且小于6000勒克斯,也即是中央处理器中预先存储的第六环境参数范围为第二光照强度减去第一光照强度后得到的光照差值大于或等于3000勒克斯,且小于6000勒克斯。
S6024B、当第二光照强度大于第一光照强度,且第二光照强度与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七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七子控制信号和第七子放大信号。
继续上述应用场景的举例,第七光照差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6000勒克斯,且小于11000勒克斯,也即是中央处理器中预先存储的第七环境参数范围为第二光照强度减去第一光照强度后得到的光照差值大于或等于6000勒克斯,且小于11000勒克斯。
S6025B、当第二光照强度大于第一光照强度,且第二光照强度与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八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八子 控制信号和第八子放大信号。
继续上述应用场景的举例,第八光照差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1000勒克斯,也即是中央处理器中预先存储的第八环境参数范围为第二光照强度减去第一光照强度后得到的光照差值大于或等于11000勒克斯。
需要说明的是,以玻璃本体上的加载电压越大透光率越大为例,此时第五调光信号、第六调光信号、第七调光信号、第八调光信号分别对应的加载电压逐渐减小,以在第二光照强度越大时,使得玻璃本体的透光率越小。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结合上述步骤S6021B-S6025B,上述步骤S603主要根据上述步骤S602确定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确定。
其中,上述步骤S603的执行主体包括运算放大模块和数模转换器,上述步骤S602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后,将控制信号输出至数模转换器,将放大信号输出至运算放大模块,此时由数模转换器对控制信号进行数模转换,由运算放大模块根据放大信号对数模转换后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以得到调光信号。
若上述步骤S602确定的为第五子控制信号和第五子放大信号,则步骤S603包括:根据第五子控制信号和第五子放大信号生成第五调光信号,并输出至玻璃本体,第五调光信号用于调整玻璃本体的透光率。
若上述步骤S602确定的为第六子控制信号和第六子放大信号,则步骤S603包括:根据第六子控制信号和第六子放大信号生成第六调光信号,并输出至玻璃本体,第六调光信号用于调整玻璃本体的透光率。
若上述步骤S602确定的为第七子控制信号和第七子放大信号,则步骤S603包括:根据第七子控制信号和第七子放大信号生成第七调光信号,并输出至玻璃本体,第七调光信号用于调整玻璃本体的透光率。
若上述步骤S602确定的为第八子控制信号和第八子放大信号,则步骤S603包括:根据第八子控制信号和第八子放大信号生成第八调光信号,并输出至玻璃本体,第八调光信号用于调整玻璃本体的透光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些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实现过程对应上述公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调整模式中的实现过程;上述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实现过程对应上述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实现过程。且上述一些实施方式 和另一些实施方式的具体选择可参考上述公开实施方式中玻璃本体1当前所处的外部环境为高温环境还是低温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调光玻璃的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1)

  1. 一种调光系统,用于调整玻璃本体的透光率,其中,所述调光系统包括:
    光照传感器,用于固定在所述玻璃本体上,所述光照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玻璃本体至少一侧的光照强度;
    中央处理器,与所述光照传感器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光照强度,并基于所述光照强度从预先存储的环境参数范围与控制信号、放大信号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
    数模转换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数模转换器用于获取所述控制信号并进行数模转换;
    运算放大模块,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数模转换器电连接,还用于与所述玻璃本体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放大信号和所述数模转换器转换后的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放大信号对转换后的所述控制信号放大得到调光信号,并传输所述调光信号至所述玻璃本体,所述调光信号用于调整所述玻璃本体的投透光率。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系统,其中,所述运算放大模块包括数字电位器和运算放大器;
    所述数字电位器电连接在所述中央处理器和所述运算放大器之间,所述数模转换器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用于与所述玻璃本体电连接;
    所述数字电位器用于接收所述放大信号并输出偏置信号至所述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用于获取所述偏置信号,并基于所述偏置信号对转换后的所述控制信号放大得到所述调光信号。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系统,其中,所述调光系统还包括重置模块,所述重置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重置模块用于监测所述中央处理器的电工作参数,且当所述电工作参数大于参数阈值时,对所述中央处理器初始化处理。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系统,其中,所述调光系统还包括模数转换器;
    所述模数转换器电连接在所述光照传感器和所述中央处理器之间;
    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获取所述光照传感器检测的光照强度,并进行模数转换后输出至所述中央处理器。
  5. 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调光系统,其中,所述调光系统包括第一光照传感器和第二光照传感器;
    所述第一光照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照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光照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照传感器均用于固定在所述玻璃本体上;
    所述第一光照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玻璃本体第一侧的第一光照强度,所述第二光照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玻璃本体第二侧的第二光照强度,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和所述第二光照,并基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和所述第二光照强度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
  6. 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调光系统,其中,所述调光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玻璃本体第一侧的环境温度,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光照强度和所述环境温度,并基于所述光照强度和所述温度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系统,其中,所述调光系统还包括电压转换模块;
    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具有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和第三输出端口,所述第一输出端口、所述第二输出端口、所述第三输出端口的输出电压均不相同;
    所述输入端口用于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口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口与所述数模转换器电连接,所述第三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运算放大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8. 一种调光方法,用于调整玻璃本体的透光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玻璃本体至少一侧的实际环境参数;
    根据所述实际环境参数从预先存储的环境参数范围与控制信号、放大信号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
    根据所述放大信号对所述控制信号进行放大以得到调光信号,并输出至所述玻璃本体,所述调光信号用于调整所述玻璃本体的透光率。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实际环境参数包括所述玻璃本体的第一侧的第一光照强度,以及与所述第一侧相背的第二侧的第二光照强度,所述玻璃本体安装后的第二侧朝向外部环境;
    所述根据所述实际环境参数从预先存储的环境参数范围与控制信号、放大信号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位于光照阈值范围内,且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大于光照阈值;
    当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且所述第二光照强度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一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一子控制信号和第一子放大信号;
    当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且所述第二光照强度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二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二子控制信号和第二子放大信号;
    当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且所述第二光照强度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三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三子控制信号和第三子放大信号;
    当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且所述第二光照强度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四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四子控制信号和第四子放大信号。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实际环境参数包括所述玻 璃本体的第一侧的环境温度和第一光照强度,以及与所述第一侧相背的第二侧的第二光照强度,所述玻璃本体安装后的第二侧朝向外部环境;
    所述根据所述实际环境参数从预先存储的环境参数范围与控制信号、放大信号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和放大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温度阈值范围内,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位于光照阈值范围内,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大于光照阈值;
    当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且所述第二光照强度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五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五子控制信号和第五子放大信号;
    当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且所述第二光照强度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六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六子控制信号和第六子放大信号;
    当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且所述第二光照强度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七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七子控制信号和第七子放大信号;
    当所述第二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且所述第二光照强度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之间的差值位于第八光照差值范围内时,确定对应的第八子控制信号和第八子放大信号。
  11. 一种调光玻璃,其中,包括:玻璃本体,及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调光系统;
    所述光照传感器与所述玻璃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运算放大模块与所述玻璃本体电连接。
CN202180003676.4A 2021-11-29 2021-11-29 调光系统、调光方法及调光玻璃 Pending CN1166352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33981 WO2023092550A1 (zh) 2021-11-29 2021-11-29 调光系统、调光方法及调光玻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35259A true CN116635259A (zh) 2023-08-22

Family

ID=86538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3676.4A Pending CN116635259A (zh) 2021-11-29 2021-11-29 调光系统、调光方法及调光玻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35259A (zh)
WO (1) WO2023092550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14179A (ja) * 1998-01-28 1999-08-06 Mitsubishi Electric Lighting Corp 自動照度制御装置
CN204496318U (zh) * 2015-02-04 2015-07-22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家庭农场的远程监控装置
CN105228312A (zh) * 2015-10-13 2016-01-06 保定多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照明的智能控制系统
CN205450829U (zh) * 2016-03-11 2016-08-10 纳智源科技(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自发电智能玻璃
CN107770899A (zh) * 2016-08-18 2018-03-06 四川航达机电技术开发服务中心 一种植物组培光照控制系统
CN110221500A (zh) * 2019-06-04 2019-09-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控制系统
CN211730996U (zh) * 2019-10-23 2020-10-23 苏州恒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窗玻璃颜色调节系统
CN113534718A (zh) * 2021-07-27 2021-10-22 江苏星链激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光纤激光器的驱动电源及其电源驱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14179A (ja) * 1998-01-28 1999-08-06 Mitsubishi Electric Lighting Corp 自動照度制御装置
CN204496318U (zh) * 2015-02-04 2015-07-22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家庭农场的远程监控装置
CN105228312A (zh) * 2015-10-13 2016-01-06 保定多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照明的智能控制系统
CN205450829U (zh) * 2016-03-11 2016-08-10 纳智源科技(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自发电智能玻璃
CN107770899A (zh) * 2016-08-18 2018-03-06 四川航达机电技术开发服务中心 一种植物组培光照控制系统
CN110221500A (zh) * 2019-06-04 2019-09-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控制系统
CN211730996U (zh) * 2019-10-23 2020-10-23 苏州恒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窗玻璃颜色调节系统
CN113534718A (zh) * 2021-07-27 2021-10-22 江苏星链激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光纤激光器的驱动电源及其电源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92550A1 (zh) 2023-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0911B (en) Wireless sensor device
EP2312911A2 (en) Circuit for driving an infrared transmitter LED dependent on the temperature
US7265332B2 (en) Light monitor, electronic circuit incorporating a light moni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20070120510A1 (en) Fan speed controlling system
US20120169231A1 (en)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operating a light emitting diode
CN201540713U (zh) 用于液晶显示器件的环境光侦测及响应装置
CN107948308A (zh) 一种显示装置智能实时动态显示亮度调节系统及方法
US20140171124A1 (en) Saving gps power by detecting indoor use
US9404794B2 (en) Ambient light compensation circuit for analyte measurement systems
US10460642B2 (en) Noise reduction in LED sensing circuit for electronic display
CN116635259A (zh) 调光系统、调光方法及调光玻璃
CN102576417B (zh) 包括外部传感器接口的rfid标签
CN114624937B (zh) 控制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424715B2 (en) Solar energy detection module and solar panel
KR101413350B1 (ko) 광통신 시스템에서 광원의 온도 보상 회로
CN110646059B (zh) 一种液面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02015886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utomatic display contrast adjustment in a battery powered device
JP2009069023A (ja) 照度センサ及び受光モジュール
US2021016525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variable transmittance optical filter in response to at least one of temperature, color, and current
CN111969798A (zh) 电机控制装置、方法、电机设备及空调系统
KR20080083825A (ko) 듀얼 온도 센서를 이용한 온도 측정장치
CN218301716U (zh) 光线传感器、车用传感控制模块及测试模块
CN215726112U (zh) 一种温湿度传感器
CN213756682U (zh) 一种电子烟
EP3415872B1 (en) High accuracy, low power signal conditio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