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8503A - 暖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暖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8503A
CN116608503A CN202310583411.7A CN202310583411A CN116608503A CN 116608503 A CN116608503 A CN 116608503A CN 202310583411 A CN202310583411 A CN 202310583411A CN 116608503 A CN116608503 A CN 116608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ventilation system
water
temperatur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834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晴川
颜利波
刘加劲
曾海源
杨凯中
陈东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8341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085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08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85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 F24D19/10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 F24D19/101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by regulating the speed of a pum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暖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并获取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根据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以及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确定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根据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确定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由此,根据获取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并根据负载变化确定能需变化,进而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能够快速适应由于热负荷突变或末端设备状态变化带来的影响,提升用户的舒适性,降低能耗。

Description

暖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暖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一种暖通系统的控制装置、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暖通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日趋紧张,利用热泵热水系统来替代寒冷地区燃气炉热水系统的供暖已经成为未来的趋势。由于热泵热水系统与客户的末端系统为分开的系统,这就会导致热泵热水系统不能够及时地针对客户的热负荷及末端设备状态变化做出响应,降低了舒适性,也可能造成能耗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根据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以及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确定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并根据负载变化确定能需变化,进而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能够快速适应由于热负荷突变或末端设备状态变化带来的影响,提升用户的舒适性,降低能耗。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暖通系统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暖通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暖通系统与末端设备相连,所述暖通系统被配置向所述末端设备提供热量,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获取所述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根据所述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以及所述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确定所述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根据所述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确定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获取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并获取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根据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以及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确定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根据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确定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由此,该方法根据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进出水温度以及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进出水温度获取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并根据负载变化确定能需变化,进而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能够快速适应由于热负荷突变或末端设备状态变化带来的影响,提升用户的舒适性,降低能耗。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获取所述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包括:获取水在主水管中的流动时间,其中,所述主水管被配置为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末端设备主节点之间的管路;根据所述流动时间和所述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状态的时间确定所述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流动时间和所述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状态的时间确定所述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包括:根据所述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状态的时间与所述流动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以及所述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换热器的出水温度确定所述末端设备的进水温度;根据所述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状态的时间与所述流动时间之间的时间之和以及所述暖通系统在稳定状态下所述换热器的进水温度确定所述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获取水在主水管中的流动时间,包括:获取所述暖通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的水泵流量;根据所述水泵流量和所述主水管的管径确定水流速;根据所述水流速和所述主水管的长度确定水在所述主水管中的流动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根据所述获取所述暖通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的水泵流量,包括:获取所述暖通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水泵运行功率和水泵转速;根据所述水泵运行功率和所述水泵转速确定所述水泵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根据在确定水在所述主水管中的流动时间之后,上述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补偿时间对所述流动时间进行修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
其中,η表示所述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Twout表示所述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Twin表示所述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末端设备的进水温度,表示所述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换热器的出水温度,/>表示所述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换热器的进水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确定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包括: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和所述节流元件的当前开度;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与所述负载变化的乘积确定所述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根据所述节流元件的当前开度与所述负载变化的乘积确定所述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上述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所述暖通系统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运行参数包括压缩机运行频率、水泵转速、压缩机排气饱和温度、压缩机回气饱和温度、压缩机排气温度、压缩机回气温度和换热器的进水温度;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所述运行参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均小于相应参数阈值时,确定所述暖通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上述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二预设时间内所述暖通系统中换热器的进水温度;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所述换热器的进水温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进水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状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暖通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暖通系统与末端设备相连,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以及所述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确定所述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确定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系统的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获取模块获取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并通过第二获取模块获取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以及通过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以及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确定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第二确定模块根据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确定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由此,该装置根据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进出水温度以及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进出水温度获取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并根据负载变化确定能需变化,进而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能够快速适应由于热负荷突变或末端设备状态变化带来的影响,提升用户的舒适性,降低能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暖通系统的控制程序,该暖通系统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上述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快速适应由于热负荷突变或末端设备状态变化带来的影响,提升用户的舒适性,降低能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暖通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暖通系统的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暖通系统的控制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系统,通过执行上述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快速适应由于热负荷突变或末端设备状态变化带来的影响,提升用户的舒适性,降低能耗。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系统与末端设备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系统的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暖通系统的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暖通系统。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暖通系统可以用于空气调节,也可用于热水供应,包括暖通、热泵、热水器、泳池机等设备。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
S2,获取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
S3,根据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以及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确定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
S4,根据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确定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暖通系统可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换热器3、水泵4、节流元件5和第一换热器6,其中,压缩机1的排气口通过四通阀2的AB端与换热器3的第一端相连,换热器3的第二端与节流元件5连接,换热器3的第三端(出水口)通过设置在出水管上的水泵4与末端设备的进水口连接,换热器3的第四端(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末端设备的出水口连接,节流元件5的另一端与第一换热器6的一端连接,第一换热器6的另一端通过四通阀2的DC端与压缩机1的回气口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表示末端设备的第一分流点到换热器的管路,一般进水管和出水管相同,在下述实施例中,将进水管和出水管均用主水管进行表示。
其中,当末端设备需要制热量时,暖通系统的工作原理为:从压缩机1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剂经过四通阀AB端进入换热器3,换热器3换热后,热量会对连接换热器与末端设备的水管中的水进行换热,以提高水管中水的温度,输送到末端设备,换热后的制冷剂经过节流元件4进入到第一换热器6中,经过第一换热器6进行换热后,变成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通过四通阀2的DC端回到压缩机1的回气口。
当末端设备需要制冷量时,暖通系统的工作原理为:从压缩机1出来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经过四通阀2的AD端进入第一换热器6,经过第一换热器6换热,经过节流元件5进行节流降压后进入换热器3,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会对水管中的水进行换热,以降低水管中的温度,输出到末端设备,制冷剂经过换热器3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通过四通阀BC回到压缩机1的回气口。
在暖通系统上电运行一段时间后,实时获取暖通系统的运行参数,在暖通系统的运行参数满足一定的条件时,确定暖通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在暖通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时,获取换热器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其中,暖通系统的运行参数可包括:暖通系统中换热器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暖通系统中水泵的运行功率、水泵的转速、压缩机的排气饱和温度、回气饱和温度、回气温度和排气温度等。在暖通系统稳定运行的过程中,若末端设备的负载发生变化,或者末端设备的用户需求发生变化时,暖通系统就会退出稳定运行状态,此时获取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例如,可通过设置在末端设备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的温度传感器获得,或者根据暖通系统端的运行参数获得。在获取到暖通系统稳定运行时换热器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以及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时末端设备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之后,就可以得到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情况,例如,负载变化率(负载变化)可以表示为退出稳定运行时末端设备的进水温度与出水温度的温度差比上稳定运行时换热器的进水温度与出水温度的温度差,这样就可以确定负载变化情况。然后根据负载变化确定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开度,例如,当负载变化大的情况下,认为末端设备增加或者热量需求增大,此时可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增大节流元件的开度;又如,当负载变化小的情况下,认为末端设备减少或者热量需求减小,此时可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减小节流元件的开度。由此,根据负载变化确定能需变化,进而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能够快速适应由于热负荷突变或末端设备状态变化带来的影响,提升用户的舒适性,降低能耗。
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暖通系统仅作为本发明的一个简化的示意图,这里不对暖通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制。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上述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暖通系统的运行参数,其中,运行参数包括压缩机运行频率、水泵转速、压缩机排气饱和温度、压缩机回气饱和温度、压缩机排气温度、压缩机回气温度和换热器的进水温度;在第一预设时间内运行参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均小于相应参数阈值时,确定暖通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其中,第一预设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
具体而言,在暖通系统运行过程中,实时获取暖通系统的运行参数,如果第一预设时间内同时满足预设条件,则确定暖通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其中,预设条件为: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低于预设频率阈值,水泵转速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低于预设转速阈值,压缩机排气饱和温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低于预设排气饱和温度阈值,压缩机回气饱和温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低于预设回气饱和温度阈值,压缩机回气温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低于预设回气温度阈值,压缩机排气温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低于预设排气温度阈值,换热器的进水温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低于预设进水温度阈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上述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二预设时间内暖通系统中换热器的进水温度;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换热器的进水温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进水温度阈值时,确定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状态。其中,第二预设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
具体而言,在暖通系统稳定运行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换热器的进水温度,如果检测到第二预设时间内换热器的进水温度变化超过进水温度阈值,则说明末端设备的负载发生变化,此时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获取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包括:获取水在主水管中的流动时间,其中,主水管被配置为换热器与末端设备主节点之间的管路;根据流动时间和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状态的时间确定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流动时间和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状态的时间确定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包括:根据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状态的时间与流动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以及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确定末端设备的进水温度;根据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状态的时间与流动时间之间的时间之和以及暖通系统在稳定状态下换热器的进水温度确定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
示例性地,在获取水在主水管中的流动时间时,可以根据设置在主水管两端的计时器获取水在主水管中的流动时间,也可以根据水流速度和主水管长度确定水在主水管中的流动时间。在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状态的时间为t时,流动时间为Δt,可以根据t-Δt时刻存储的换热器出水温度确定末端设备的t时刻进水温度,根据t+Δt时刻存储的换热器进水温度确定末端设备t时刻的出水温度。
示例性地,还可以通过设置在末端设备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温度传感器,来获取末端设备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水在主水管中的流动时间,包括:获取暖通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的水泵流量;根据水泵流量和主水管的管径确定水流速;根据水流速和主水管的长度确定水在主水管中的流动时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暖通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的水泵流量,包括:获取暖通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水泵运行功率和水泵转速;根据水泵运行功率和水泵转速确定水泵流量。
示例性地,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时,获取水泵的运行功率和水泵转速,调用水泵功率流量曲线,确定水泵在当前运行功率和转速下的水泵流量,或者通过流量传感器获取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的水泵流量。在获取水泵流量后,根据水泵流量和主水管的管径确定水流速。例如,根据主水管的管径确定主水管的横截面积,根据水泵流量和主水管的横截面积确定水流速,其中,主水管的横截面积=πr2,r表示主水管的半径,主水管的半径为主水管的管径的一半,水流速=水泵流量/主水管的横截面积。在确定水流速之后,根据水流速和主水管的长度确定水在主水管中的流动时间,例如,流动时间=主水管的长度/水流速。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主水管指进水管或者出水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水在主水管中的流动时间之后,方法还包括:根据补偿时间对流动时间进行修正。
其中,补偿时间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滞后时间确定,不同温度传感器的精度不同,对应的滞后时间也不相同。例如,根据水流速和主水管的长度确定水在主水管中的流动时间为Δt1,考虑到补偿时间Δt2,可以根据t-Δt1+Δt2存储的换热器出水温度确定末端设备t时刻的进水温度,即Δt=Δt1-Δt2。根据t+Δt1+Δt2存储的换热器进水温度确定末端设备t时刻的出水温度,即Δt=Δt1+Δt2。由此,通过对流动时间进行修正,可以使得得到的流动时间更加精确,使得后续对压缩机的运行功率和节流元件的开度的调节更加精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末端设备的变化时,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其中,η表示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Twout表示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Twin表示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进水温度,表示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表示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进水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公式中,还可以采用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时换热器的出水温度的平均值、换热器的进水温度的平均值、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末端设备的进水温度确定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确定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包括:获取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当前开度;根据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与负载变化的乘积确定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根据节流元件的当前开度与负载变化的乘积确定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
也就是说,在确定负载变化之后,对压缩机和节流元件进行前馈控制,例如,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F(t)=f(t)*η,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EXV(t)=EXV*η,f(t)表示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EXV表示节流元件的当前开度,η表示负载变化。由此可以确定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以使暖通系统能够根据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对压缩机的运行功率和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以快速适应由于末端设备的负载发生热负荷突变带来的影响,提高用户的舒适性,降低能耗。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获取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并获取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根据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以及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确定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根据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确定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由此,该方法根据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进出水温度以及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进出水温度获取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并根据负载变化确定能需变化,进而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能够快速适应由于热负荷突变或末端设备状态变化带来的影响,提升用户的舒适性,降低能耗。
对应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暖通系统的控制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暖通系统与末端设备相连。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系统的控制装置100可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0、第二获取模块120、第一确定模块130和第二确定模块140。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第二获取模块120用于获取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第一确定模块130用于根据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以及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确定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第二确定模块140用于根据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确定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二获取模块120获取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具体用于:获取水在主水管中的流动时间,其中,主水管被配置为换热器与末端设备主节点之间的管路;根据流动时间和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状态的时间确定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二获取模块120根据流动时间和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状态的时间确定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具体用于:根据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状态的时间与流动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以及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确定末端设备的进水温度;根据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状态的时间与流动时间之间的时间之和以及暖通系统在稳定状态下换热器的进水温度确定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二获取模块120获取水在主水管中的流动时间,具体用于:获取暖通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的水泵流量;根据水泵流量和主水管的管径确定水流速;根据水流速和主水管的长度确定水在主水管中的流动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二获取模块120获取暖通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的水泵流量,具体用于:获取暖通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水泵运行功率和水泵转速;根据水泵运行功率和水泵转速确定水泵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上述的暖通系统的控制装置,还包括修正模块,用于在确定水在主水管中的流动时间之后,根据补偿时间对流动时间进行修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确定模块130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
其中,η表示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Twout表示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Twin表示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进水温度,表示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表示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进水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二确定模块140根据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确定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具体用于:获取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当前开度;根据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与负载变化的乘积确定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根据节流元件的当前开度与负载变化的乘积确定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获取模块110还用于: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暖通系统的运行参数,其中,运行参数包括压缩机运行频率、水泵转速、压缩机排气饱和温度、压缩机回气饱和温度、压缩机排气温度、压缩机回气温度和换热器的进水温度;在第一预设时间内运行参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均小于相应参数阈值时,确定暖通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获取模块110还用于,获取第二预设时间内暖通系统中换热器的进水温度;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换热器的进水温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进水温度阈值时,确定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系统的控制装置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中所披露的细节,具体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系统的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获取模块获取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并通过第二获取模块获取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以及通过第一确定模块根据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以及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确定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第二确定模块根据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确定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由此,该装置根据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进出水温度以及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末端设备的进出水温度获取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并根据负载变化确定能需变化,进而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开度进行调节,能够快速适应由于热负荷突变或末端设备状态变化带来的影响,提升用户的舒适性,降低能耗。
对应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暖通系统的控制程序,该暖通系统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上述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快速适应由于热负荷突变或末端设备状态变化带来的影响,提升用户的舒适性,降低能耗。
对应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暖通系统。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系统200可包括:存储器210、处理器220及存储在存储器210上并可在处理器220上运行的暖通系统的控制程序,处理器220执行暖通系统的控制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暖通系统,通过执行上述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快速适应由于热负荷突变或末端设备状态变化带来的影响,提升用户的舒适性,降低能耗。
需要说明的是,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通系统与末端设备相连,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
获取所述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
根据所述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以及所述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确定所述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
根据所述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确定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包括:
获取水在主水管中的流动时间,其中,所述主水管被配置为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末端设备主节点之间的管路;
根据所述流动时间和所述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状态的时间确定所述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流动时间和所述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状态的时间确定所述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包括:
根据所述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状态的时间与所述流动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以及所述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换热器的出水温度确定所述末端设备的进水温度;
根据所述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状态的时间与所述流动时间之间的时间之和以及所述暖通系统在稳定状态下所述换热器的进水温度确定所述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水在主水管中的流动时间,包括:
获取所述暖通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的水泵流量;
根据所述水泵流量和所述主水管的管径确定水流速;
根据所述水流速和所述主水管的长度确定水在所述主水管中的流动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暖通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的水泵流量,包括:
获取所述暖通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水泵运行功率和水泵转速;
根据所述水泵运行功率和所述水泵转速确定所述水泵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水在所述主水管中的流动时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补偿时间对所述流动时间进行修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
其中,η表示所述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Twout表示所述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Twin表示所述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末端设备的进水温度,表示所述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换热器的出水温度,Tin表示所述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换热器的进水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确定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包括:
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和所述节流元件的当前开度;
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与所述负载变化的乘积确定所述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
根据所述节流元件的当前开度与所述负载变化的乘积确定所述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所述暖通系统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运行参数包括压缩机运行频率、水泵转速、压缩机排气饱和温度、压缩机回气饱和温度、压缩机排气温度、压缩机回气温度和换热器的进水温度;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所述运行参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均小于相应参数阈值时,确定所述暖通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二预设时间内所述暖通系统中换热器的进水温度;
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所述换热器的进水温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进水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暖通系统退出稳定运行状态。
11.一种暖通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通系统与末端设备相连,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暖通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以及所述暖通系统在退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所述末端设备的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确定所述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末端设备的负载变化确定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和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暖通系统的控制程序,该暖通系统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
13.一种暖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暖通系统的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暖通系统的控制程序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暖通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2310583411.7A 2023-05-22 2023-05-22 暖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6085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83411.7A CN116608503A (zh) 2023-05-22 2023-05-22 暖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83411.7A CN116608503A (zh) 2023-05-22 2023-05-22 暖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8503A true CN116608503A (zh) 2023-08-18

Family

ID=87674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83411.7A Pending CN116608503A (zh) 2023-05-22 2023-05-22 暖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0850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00231B (zh) 热泵机组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860103B (zh) 多联机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具有其的系统
CN108731224B (zh) 定频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定频空调系统
US11326805B2 (en) Control method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8375175B (zh) 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626923B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结构以及控制方法
CN110822676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712309A (zh) 一种空调器冷媒流量控制方法
CN113188230B (zh) 一种多联空调的膨胀阀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空调
JP3652974B2 (ja) 一次ポンプ方式熱源変流量システム
CN109539380B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压缩机频率控制方法
CN113446714B (zh) 水多联系统的动态偏差控制方法及水多联系统
JP2017129340A (ja) 熱源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CN107664368B (zh) 空调系统及其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708273A (zh) 低温制冷风阀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11720962A (zh) 变频空调器的制冷除湿控制方法以及空调系统
CN113865059B (zh) 多联机空调器制热运行控制方法
CN114061024A (zh) 空调系统化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控制器及空调系统
CN116608503A (zh) 暖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4688689B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调节方法、装置及多联式空调器
CN113432354B (zh) 空气源热泵控制方法、装置、空气源热泵和存储介质
CN110779232A (zh) 多联式冷热水机组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式冷热水机组
CN115930408A (zh) 冷水机组的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冷水机组和存储介质
CN116182369A (zh) 用于控制空调出风温度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存储介质
CN113587335B (zh) 改善空调器长时间达温停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