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5074A - 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控制方法、车辆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控制方法、车辆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5074A
CN116605074A CN202310893940.7A CN202310893940A CN116605074A CN 116605074 A CN116605074 A CN 116605074A CN 202310893940 A CN202310893940 A CN 202310893940A CN 116605074 A CN116605074 A CN 116605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unit
bridge circuit
modul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939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05074B (zh
Inventor
邱晨
喻皓
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939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050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05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5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05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5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2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rters located in the vehicle
    • B60L53/2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charging conver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控制方法、车辆和电子设备,其中,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包括:动力电池单元、电机逆变单元、电机系统、充电单元、整流单元;所述电机逆变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和所述整流单元并联于所述动力电池单元;所述电机逆变单元和所述电机系统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系统的工作状态;所述电机系统的一相主绕组设置有辅助开绕组;所述充电单元分别和所述电机系统的中性点、所述辅助开绕组连接。省略了现有车载充电器的隔离变压器,功率变换主电路部分也通过电机逆变单元来实现复用,极大的简化了现有技术的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的结构。

Description

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控制方法、车辆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控制方法、车辆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整车能效技术的提升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对整车、系统及零部件的重量、成本、性能要求愈加苛刻,特别在电机驱动及充电技术领域,系统朝着高压化、集成化趋势发展。现有的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结构复杂,集成化程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控制方法、车辆和电子设备,该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利用电机某相附加一路辅助开绕组,作为变压器属性,将车载充电器和电机逆变电气拓扑互联起来,省略原有部分复杂结构,利用半桥与电机绕组、逆变单元相结合,形成隔离型电路,实现充电和电机逆变功能的功能复用,大幅减少了功率器件的使用数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包括:
所述电机逆变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和所述整流单元并联于所述动力电池单元、切换开关;
所述电机逆变单元和所述电机系统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系统的工作状态;
所述电机系统的一相主绕组设置有辅助开绕组;
所述充电单元通过所述切换开关和所述电机系统的中性点;
所述充电单元还和所述所述辅助开绕组连接;
设置有辅助开绕组的电机系统的主绕组和辅助开绕组形成变压器。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第一半桥电路、第二半桥电路、充电电感模块、充电电容模块;
所述第一半桥电路的中点和所述辅助开绕组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半桥电路的中点和所述辅助开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充电电容模块并联于所述动力电池单元;
所述充电电感模块连接于所述充电电容模块和所述切换开关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桥电路由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串联而成,或所述第一半桥电路由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依次连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半桥电路包括: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第三半桥电路、第四半桥电路;
所述第三半桥电路的中点和充电接口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的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方法包括:
响应于第二工况,执行下列动作:
控制切换开关闭合;
在开关周期的第一开关子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关闭;辅助开绕组建立第一电压;控制所述电机逆变单元中的所述辅助开绕组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一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关闭,所述辅助开绕组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二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导通;
在第二开关子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关闭、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关闭;辅助开绕组建立第二电压;控制所述电机逆变单元中的所述辅助开绕组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一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导通,所述辅助开绕组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二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关闭;
在第三开关子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关闭、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导通;控制所述电机逆变单元中的所述辅助开绕组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一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导通,所述辅助开绕组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二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关闭;
在第四开关子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关闭、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关闭;控制所述电机逆变单元中的所述辅助开绕组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一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关闭,所述辅助开绕组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二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导通;
其中,所述第二工况为对动力电池单元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压为Vdc/2;所述第二电压为-Vdc/2,其中,Vdc为整流单元两端的电压的绝对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所述的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所述的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的控制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利用电机某相附加一路辅助开绕组,通过单向绕组间的磁通耦合来实现隔离变压,省略了现有车载充电器的隔离变压器,功率变换主电路部分也通过电机逆变单元来实现复用,极大的简化了现有技术的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的结构;同时提供了相应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能够利用电机逆变单元作为充电电路的一部分,为动力电池充电。
本申请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的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的电流流向示的另一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的电流流向的另一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的电流流向的另一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的电流流向的另一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动力电池单元;200-电机逆变单元;300-电机系统;400-充电单元;500-整流单元;600-充电接口;700-电机控制单元;30a-第一绕组;30b-第二绕组;30c-第三绕组;30d-辅助开绕组;505-第五开关模块;506-第六开关模块;507-第七开关模块;508-第八开关模块;401-第三开关模块;402-第四开关模块;403-第一电容;404-第二电容;405-切换开关;406-充电电感模块;407-第三电容;408-第四电容;409-第一开关模块;410-第二开关模块;201-第九开关模块;202-第十开关模块;203-第十一开关模块;204-第十二开关模块;205-第十三开关模块;206-第十四开关模块;L1-充电接口等效电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包括:
动力电池单元100、电机逆变单元200、电机系统300、充电单元400、整流单元500和切换开关405;
电机逆变单元200、充电单元400和整流单元500并联于动力电池单元100;
电机逆变单元200和电机系统300连接,用于控制电机系统300的工作状态;
电机系统300的一相主绕组设置有辅助开绕组30d;
充电单元400通过切换开关405和电机系统300的中性点连接;
充电单元400还和辅助开绕组30d连接。
设置有辅助开绕组30d的电机系统的主绕组和辅助开绕组30d形成变压器。
上述实施例中,动力电池单元100一般为锂离子电池串联成组的高压储能单元;电机逆变单元200包括六个开关模块组成的三相全桥,通过控电机控制器可以控制电机逆变单元200中的开关模块的开关状态,电机系统300为电动汽车用的永磁同步电机,也可以为车用异步电机,整流单元500可以由整流桥组成,实现对交流电的整流调节,电机系统300中的电机的绕组为三相Y型绕组,电机包括第一绕组30a,第二绕组30b和第三绕组30c,电机将中性点通过引线引出,和充电单元400用于实现对动力电池单元100进行充电。电机的第三绕组30c设置有辅助开绕组30d,Vbatt为动力电池单元100两端的电压。本申请实施例中,开关模块可以是场效应管、三极管等。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电机控制单元700,分别和电机逆变单元200、充电单元400、整流单元500连接,用于控制开关模块的开关状态。
整流单元500和充电接口600连接,参见图2,L1为充电接口600的等效电感。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利用电机某相附加一路辅助开绕组30d,通过单向绕组间的磁通耦合来实现隔离变压,省略了现有车载充电器的隔离变压器,功率变换主电路部分也通过电机逆变单元200来实现复用,极大的简化了现有技术的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的结构。
充电单元400具体包括:第一半桥电路、第二半桥电路、充电电感模块406和充电电容模块;第一半桥电路的中点和辅助开绕组30d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半桥电路的中点和辅助开绕组30d的第二端连接;充电电容模块并联于动力电池单元100;充电电感模块406连接于充电电容模块和切换开关405之间。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半桥电路由第一电容403和第二电容404串联而成,第一电容403和第二电容404具有相同物理参数,或第一半桥电路由第一开关模块409和第二开关模块410依次连接而成。
上述实施例中,充电电容模块由第三电容407和第四电容408串联而成。
第二半桥电路包括:第三开关模块401和第四开关模块402。
在一些实施例中,整流单元500包括:第三半桥电路和第四半桥电路;第三半桥电路包括:第五开关模块505和第六开关模块506;第四半桥电路包括:第七开关模块507和第八开关模块508。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模块409、第二开关模块410、第三开关模块401、第四开关模块402、第五开关模块505、第六开关模块506、第七开关模块507、第八开关模块508为MOS管。示例性地,参见图2到图8,第一开关模块409、第二开关模块410、第三开关模块401、第四开关模块402、第五开关模块505、第六开关模块506、第七开关模块507、第八开关模块508为N沟增强型MOS场效应晶体管,第一开关模块409的S端连接第二开关模块410的D端,第三开关模块401的S端连接第四开关模块402的D端,第五开关模块505的S端连接第六开关模块506的D端,第七开关模块507的S端连接第八开关模块508的D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整流单元500可以包括三个半桥电路,整流单元500的每个半桥电路的中点和三相交流电的一相交流电连接,用于对动力电池单元100实现三相交流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逆变单元200包括:第五半桥电路、第六半桥电路和第七半桥电路;第五半桥电路包括:第九开关模块201和第十开关模块202;第六半桥电路包括:第十一开关模块203和第十二开关模块204;第七半桥电路包括:第十三开关模块205和第十四开关模块206。
第五半桥电路的中点连接第一绕组30a,用于控制第一绕组30a的输入电流;第六半桥电路的中点连接第二绕组30b,用于控制第二绕组30b的输入电流;第七半桥电路的中点连接第二绕组30b,用于控制第二绕组30b的输入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九开关模块201、第十开关模块202、第十一开关模块203、第十二开关模块204、第十三开关模块205和第十四开关模块206为带阻尼二极管的NPN三极管;其中第九开关模块201的E端连接第十开关模块202的C端,其中第十一开关模块203的E端连接第十二开关模块204的C端,其中第十三开关模块205的E端连接第十四开关模块206的C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方法包括:
响应于第一工况,控制切换开关405断开,控制电机逆变单元执行SVPWM控制,驱动电机正常运行;
参见图4,为第一工况时的电流流向图。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电机逆变单元执行逆变工作,动力电池电流通过电机,电机出扭矩带动车辆运动。
响应于第二工况,执行下列动作:
控制切换开关405闭合;
在开关周期的第一开关子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401导通、所述第四开关模块402关闭;辅助开绕组30d建立第一电压;控制电机逆变单元200中的辅助开绕组30d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一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关闭,辅助开绕组30d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二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绕组30c开设有辅助开绕组30d,因此,辅助开绕组30d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一子电路的开关模块为第七半桥电路的第十三开关模块205,辅助开绕组30d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二子电路的开关模块为第七半桥电路的第十四开关模块206。
参见图5,为第一开关子周期时的电流流向图。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将辅助开绕组30d作为充电电阻,为辅助开绕组30d建立励磁电压,辅助开绕组30d对应的电机第三绕组30c上有感应电压,实现为动力电池单元100充电。感应电压通过充电电感模块406、充电电容模块的第三电容407、第十四开关模块206和动力电池单元100形成充电回路,充电电流从动力电池单元100的正极流流进,从动力电池单元100的负极流出。
在第二开关子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401关闭、第四开关模块402关闭;辅助开绕组30d建立第二电压;控制电机逆变单元200中的辅助开绕组30d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一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导通,辅助开绕组30d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二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关闭;
参见图6,为第二开关子周期时的电流流向图。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使辅助开绕组30d处于零电压钳位状态,充电电感模块406通过第十三开关模块205、充电电容模块的第三电容407续流,为第三电容407充电,使第三电容407建立充放电平衡。
在第三开关子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401关闭、所述第四开关模块402导通;控制电机逆变单元200中的辅助开绕组30d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一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导通,辅助开绕组30d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二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关闭;
参见图7,为第三开关子周期时的电流流向图。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将辅助开绕组30d作为充电电阻,为辅助开绕组30d建立励磁电压,辅助开绕组30d对应的电机第三绕组30c上有感应电压,为动力电池单元100充电。感应电压通过充电电感模块406、充电电容模块的第四电容408、第十三开关模块205和动力电池单元100形成充电回路,充电电流从动力电池单元100正极流进,从动力电池单元100的负极流出。
在第四开关子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401关闭、所述第四开关模块402关闭;控制电机逆变单元200中的辅助开绕组30d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一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关闭,辅助开绕组30d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二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导通。
参见图8,为第四开关子周期时的电流流向图。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使辅助开绕组30d处于零电压钳位状态,充电电感模块406通过第十四开关模块206、充电电容模块的第四电容408续流,为第四电容408充电,为第四电容408建立充放电平衡。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工况为车辆行驶,第二工况为对车辆的动力电池单元100充电。
上述实施例中,开关周期为T,则第一开关子周期时长为D*T/2;第二开关子周期时长为(1-D)*T/2,第三开关子周期时长为D*T/2;第四开关子周期时长为(1-D)*T/2,D为占空比。
进一步地,第一电容403和第二电容404具有相同物理参数,使得第一电压为Vdc/2;第二电压为-Vdc/2,其中,Vdc为整流单元两端的电压的绝对值。
其中,可以通过控制整流单元500的功率开关管的开关状态使整流单元两端的电压的保持稳定,这是现有功率因素校正技术,不再赘述,可以改变充电接口600的输入电压改变整流单元电压的大小和方向,从而使辅助开绕组30d建立相应的电压。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请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91、通信接口92、存储器9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94。其中,通信总线9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直接的连接通信。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通信接口92用于与其他节点设备进行信令或数据的通信。处理器91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
上述的处理器9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网络处理器(NP,NetworkProcessor)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91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93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PROM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EPROM ,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等。存储器93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指令由所述处理器91执行时,电子设备可以执行上述图1至图2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个步骤。
可选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控制器、输入输出单元。
所述存储器93、存储控制器、处理器91、外设接口、输入输出单元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94实现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91用于执行存储器93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电子设备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或计算机程序。
输入输出单元用于提供给用户创建任务以及为该任务创建启动可选时段或预设执行时间以实现用户与服务器的交互。所述输入输出单元可以是,但不限于,鼠标和键盘等。
可以理解,图9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所述电子设备还可包括比图9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9所示不同的配置。图9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第上述的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的控制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电池单元、电机逆变单元、电机系统、充电单元、整流单元、切换开关;
所述电机逆变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和所述整流单元并联于所述动力电池单元;
所述电机逆变单元和所述电机系统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系统的工作状态;
所述电机系统的一相主绕组设置有辅助开绕组;
所述充电单元通过所述切换开关和所述电机系统的中性点连接;
所述充电单元还和所述辅助开绕组连接;
设置有辅助开绕组的电机系统的主绕组和辅助开绕组形成变压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第一半桥电路、第二半桥电路、充电电感模块、充电电容模块;
所述第一半桥电路的中点和所述辅助开绕组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半桥电路的中点和所述辅助开绕组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充电电容模块并联于所述动力电池单元;
所述充电电感模块连接于所述充电电容模块和所述切换开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桥电路由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串联而成,或所述第一半桥电路由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依次连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桥电路包括:第三开关模块和第四开关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第三半桥电路、第四半桥电路;
所述第三半桥电路的中点和充电接口连接。
6.一种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二工况,执行下列动作:
控制切换开关闭合;
在开关周期的第一开关子周期内,控制第三开关模块导通、第四开关模块关闭;辅助开绕组建立第一电压;控制所述电机逆变单元中的所述辅助开绕组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一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关闭,所述辅助开绕组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二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导通;
在第二开关子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关闭、第四开关模块关闭;辅助开绕组建立第二电压;控制所述电机逆变单元中的所述辅助开绕组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一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导通,所述辅助开绕组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二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关闭;
在第三开关子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关闭、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导通;控制所述电机逆变单元中的所述辅助开绕组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一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导通,所述辅助开绕组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二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关闭;
在第四开关子周期内,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关闭、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关闭;控制所述电机逆变单元中的所述辅助开绕组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一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关闭,所述辅助开绕组对应的主绕组对应的半桥电路的第二子电路的开关模块导通;
其中,所述第二工况为对动力电池单元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为Vdc/2;所述第二电压为-Vdc/2,其中,Vdc为整流单元两端的电压的绝对值。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的控制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0893940.7A 2023-07-20 2023-07-20 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控制方法、车辆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66050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93940.7A CN116605074B (zh) 2023-07-20 2023-07-20 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控制方法、车辆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93940.7A CN116605074B (zh) 2023-07-20 2023-07-20 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控制方法、车辆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5074A true CN116605074A (zh) 2023-08-18
CN116605074B CN116605074B (zh) 2023-09-22

Family

ID=87675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93940.7A Active CN116605074B (zh) 2023-07-20 2023-07-20 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控制方法、车辆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050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7102A (zh) * 2023-08-09 2023-09-05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驱和充电集成系统、控制方法、车辆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0875A (zh) * 2020-06-04 2020-09-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能量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98185A (zh) * 2019-08-15 2021-02-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能量转换装置及其车辆
CN112440780A (zh) * 2019-08-30 2021-03-0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利用电机驱动系统的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CN112787390A (zh) * 2021-01-27 2021-05-11 华南理工大学 电动汽车驱动与充电一体化电路及其转矩消除控制方法
CN113400959A (zh) * 2021-07-30 2021-09-17 南通大学 计及二次功率脉动抑制的电动汽车用电驱重构型充电系统
CN114584037A (zh) * 2020-11-30 2022-06-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能量转换装置及车辆
US20220216714A1 (en) * 2021-01-21 2022-07-07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Motor control unit, electric drive system, powertrain, and electric vehicle
WO2022198007A1 (en) * 2021-03-18 2022-09-22 Delta Electronics (Americas) Ltd. Motor drive integrated on-board charger for electric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8185A (zh) * 2019-08-15 2021-02-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能量转换装置及其车辆
CN112440780A (zh) * 2019-08-30 2021-03-0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利用电机驱动系统的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CN111660875A (zh) * 2020-06-04 2020-09-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能量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4584037A (zh) * 2020-11-30 2022-06-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能量转换装置及车辆
US20220216714A1 (en) * 2021-01-21 2022-07-07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Motor control unit, electric drive system, powertrain,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12787390A (zh) * 2021-01-27 2021-05-11 华南理工大学 电动汽车驱动与充电一体化电路及其转矩消除控制方法
WO2022198007A1 (en) * 2021-03-18 2022-09-22 Delta Electronics (Americas) Ltd. Motor drive integrated on-board charger for electric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3400959A (zh) * 2021-07-30 2021-09-17 南通大学 计及二次功率脉动抑制的电动汽车用电驱重构型充电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7102A (zh) * 2023-08-09 2023-09-05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驱和充电集成系统、控制方法、车辆和电子设备
CN116707102B (zh) * 2023-08-09 2024-01-19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驱和充电集成系统、控制方法、车辆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5074B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98848B2 (ja) 絶縁型電力変換装置
CN116605074B (zh) 汽车驱动和充电集成系统、控制方法、车辆和电子设备
CN113348616A (zh) 电力转换装置
KR102614137B1 (ko) 차량용 인버터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Korte et al.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MMSPC/CHB topologies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Aharon et al. Analysis of bi-directional buck-boost converter for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
JP2019187003A (ja) スイッチの過電流検出回路
CN212579628U (zh) 能量转换装置及车辆
CN110949154A (zh) 充电装置
JP7336137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US11411410B2 (en) Charging device
CN113745701A (zh) 动力电池的加热方法和装置、控制器和车辆
CN113745703B (zh) 动力电池的加热方法和装置、车辆
Malla et al. SVM-DTC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driven electric vehicle with bidirectional converter
US7084525B2 (en) Power system to transfer power between a plurality of power sources
JP7199043B2 (ja) 電力変換システム、及び仮想直流電圧生成回路
CN116587895A (zh) 一种充电和电驱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6707102B (zh) 电驱和充电集成系统、控制方法、车辆和电子设备
Rabiei Energy efficiency of an electric vehicle propulsion inverter using various semiconductor technologies
CN112534720A (zh) 驱动电路
CN115000585A (zh) 电池振荡加热的控制电路、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22633A (zh) 一种汽车电驱与充电集成系统、车辆和电子设备
JPH08308255A (ja) 電気自動車用バッテリーの充電回路
Luh et al. Comparison and evaluation of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topologies for li-ion battery systems
CN115352319B (zh) 一种电池加热电路、方法、装置、汽车、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