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3225A - 可结合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操控组件 - Google Patents

可结合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操控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3225A
CN116603225A CN202310084875.3A CN202310084875A CN116603225A CN 116603225 A CN116603225 A CN 116603225A CN 202310084875 A CN202310084875 A CN 202310084875A CN 116603225 A CN116603225 A CN 1166032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handles
flexible portion
electronic device
gu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848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贺隆
余俊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x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xi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xin Corp filed Critical Dexi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603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32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0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63F13/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e.g. game controllers with detachable joystick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9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video game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3F13/20 or A63F13/25, e.g. housing, wiring, connections or cabinets
    • A63F13/92Video game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hand-held while play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9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video game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3F13/20 or A63F13/25, e.g. housing, wiring, connections or cabinets
    • A63F13/98Accessories, i.e. detachable arrangements optional for the use of the video game device, e.g. grip supports of game controll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1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zed by input 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player-generated signals into game device control signals
    • A63F2300/1043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zed by input 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player-generated signals into game device control signals being characterized by 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可结合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操控组件,其包括二手柄以及桥接机构。手柄适于可移除地组装于电子装置。桥接机构包括收纳部、可挠部以及二导引件。导引件位于收纳部中,可挠部衔接于手柄,且局部的可挠部可伸缩地收容于收纳部并设置于导引件,以受手柄驱使而改变导引件的间隔距离。

Description

可结合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操控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操控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可结合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操控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手机的发展,人们可在手机上游玩各式各样的游戏。但由于手机采用触控屏幕的趋势,游戏是以虚拟按键进行控制,这使得游戏操作缺乏真实按键的触感,且触控的方式也不足以回馈使用者的操作力道,从而使游戏体验大打折扣。
为此,有业者推出将手柄结合手机的设计,使得玩家能通过控制手柄的真实按键,获得更好的操控手感与游戏体验。但目前所见用于手机的操控手柄,其整体的体积较大且难以收纳,因此在便携性等相关的使用体验存有待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其中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控组件,以有效解决传统操控手柄难以收纳所产生的相关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操控组件,适于电子装置并包括二手柄以及桥接机构。手柄适于可移除地组装于电子装置。桥接机构包括收纳部、可挠部以及二导引件。导引件位于收纳部中,可挠部衔接于手柄,且局部的可挠部可伸缩地收容于收纳部并设置于导引件,以受手柄驱使而改变导引件的间隔距离。
根据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揭露的操控组件,由于可组装于电子装置的手柄之间可经由桥接机构衔接,且桥接机构中的可挠部的局部为可伸缩地收容于收纳部,借此,除了可让使用者通过伸缩可挠部的方式改变手柄之间的距离而手柄能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电子装置,还可让使用者于非使用电子装置的时候通过弯折可挠部以改变手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或将操作组件收折成占用体积较小的状态而便于收纳或携带。
以上的关于本发明揭露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操控组件应用于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操控组件于使用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操控组件于使用状态时的前视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操控组件于使用状态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操控组件于使用状态时的上视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操控组件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操控组件处于收纳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依据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的操控组件的示意图。
图10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操控组件应用于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操控组件于使用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操控组件于使用状态时的前视图。
图13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操控组件于使用状态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操控组件于使用状态时的上视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操控组件于收纳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实施方式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但仅为示例性而非于任何方面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可理解的是,下文所使用的措辞和用语是为了描述为目的,而不应被视为具有限制性。此外,下文中可能使用“设置”、“配置”、“连接”、“组装”、“安装”等用语及其变体,但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其应包括直接与间接地“设置”、“配置”、“连接”、“组装”、“安装”等情况。下文可能使用如“实质上”、“约”及“大致上”等用语,其是指与目标值存有轻微但仍落于制造公差范围内而与目标值存在相同效果的情况。另外,下文也可能使用“至少一”来描述所指组件的数量,但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其不应仅限于数量为“仅有一”的情况。下文中也可能使用“及/或”的术语,其应被理解为包括所列出项目中的任一者及一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首先,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操控组件1,其适于结合于可携式电子装置(以下可简称为“电子装置”)9。所述的电子装置9可以但不限于是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或任何合适的可携式电子产品,但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操控组件1可以有线或无线的任何合适方式通信连接电子装置9,借以成为供使用者操控电子装置9的一个途径。
进一步来看,操控组件1可包括桥接机构10以及二手柄(如图所示的手柄H1与H2)。手柄H1与H2分别可移除地组装于电子装置9的相对两侧,是为操控组件1上用于提供使用者握持以操作电子装置9的部分。为此,手柄H1与H2上可配置有一或多个按钮(未标号),以供使用者按压以操作操控组件1通信连接的电子装置9。但需声明的是,手柄H1与H2上所绘示的按钮及其设计与数量等仅为示意之用,而非于任何方面限制本发明。桥接机构10衔接于手柄H1与H2之间,以使桥接机构10、手柄H1及手柄H2得以改变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请接续图1进一步参阅图2~4,以下将针对操控组件1的细节进行介绍。在本实施例中,操控组件1的桥接机构10可包括收纳部11以及可挠部12,大致上,收纳部11可例如为中空结构,可挠部12整体可呈片状,可挠部12连接于手柄H1与H2,且可挠部12的局部可伸缩地收容于收纳部11中。如图所示,可挠部12收容于收纳部11中的部分可略呈S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H1与H2可经由可挠部12彼此电性连接,具体地,可挠部12可包括排线以及局部包覆于所述排线外的可挠性材质,所述排线可以但不限于是适于电性连接手柄H1与H2的任何线材,而所述可挠性材质可以但不限于是橡胶、硅胶、其相似物或其复合物等合适材质。
基于所述可挠性材质于所述排线上的配置,可挠部12可包括第一可挠段121、第二可挠段122以及第三可挠段123,所述第一可挠段121是指可挠部12上所述排线被所述可挠性材质包覆的其中一区段,所述第二可挠段122是指可挠部12上所述排线被所述可挠性材质包覆的另一区段,而所述第三可挠段123是指可挠部12上所述排线未被所述可挠性材质包覆的区段。
如图所示,第三可挠段123衔接于第一可挠段121与第二可挠段122之间且可位于收纳部11内,并且,第一可挠段121与第二可挠段122的每一者的仅局部地位于收纳部11内。在此配置下,第三可挠段123可经由第一可挠段121衔接于手柄H1,第三可挠段123可经由第二可挠段122衔接于手柄H2,而手柄H1与H2可分别经由第一可挠段121与第二可挠段122而可活动地连接于收纳部11的相对两侧,并经由第一可挠段121、第二可挠段122以及第三可挠段123改变彼此的相对位置关系。
进一步来看,在本实施例中,操控组件1的桥接机构10还可包括二导引件(如图所示的导引件113与114),导引件113与114可以但不限于具有相似或相同的构型,导引件113与114可位于收纳部11内,第一可挠段121、第二可挠段122以及第三可挠段123可设置于导引件113与114上,使得导引件113与114之间的间隔距离可受可挠部12驱使而改变。具体来说,导引件113可衔接于第一可挠段121与第三可挠段123之间,导引件114可衔接于第二可挠段122与第三可挠段123之间,而第三可挠段123可衔接于导引件113与114之间;换句话说,第一可挠段121可经由导引件113衔接于第三可挠段123的其中一侧(或,端),第二可挠段122可经由导引件114衔接于第三可挠段123的另外一侧(或,端);又或者说,第一可挠段121与第二可挠段122可分别经由导引件113与114衔接于第三可挠段123的相对两侧(或,端)。
并且,在收纳部11中,导引件114可配置于收纳部11较靠近手柄H1的一侧,而导引件113可配置于收纳部11较靠近手柄H2的一侧,导引件113与114可分别位于第三可挠段123的相异侧,且至少部分的第三可挠段123可介于第一可挠段121与第二可挠段122之间而可与局部的第一可挠段121以及局部的第二可挠段122重叠。
此外,收纳部11可具有至少二导引结构1101,导引结构1101可例如为彼此相对且突设于收纳部11内表面的导轨,导引件113与114的相对两端可分别设置于导引结构1101,导引件113与114可受导引结构1101的导引而仅能沿所预定的路径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导引件113与114还可经由一或多个弹性件(如图所示的弹性件115与116)连接于收纳部11的内壁面。所述弹性件115与116可以但不限于是任何合适的拉伸弹簧,且可以但不限于具有相似或相同的构型。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引件113可经由二弹性件115连接于收纳部11的内壁面,导引件114可经由二弹性件116连接于收纳部11的内壁面。借此,弹性件115与116可常态地将所连接的导引件113与114往收纳部11的内壁面拉动。
补充说明的是,可挠部12可以穿设导引件113与114的方式使导引件113与114固定于可挠部12,但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引件113与114也可以粘胶、螺丝或螺栓等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设置于可挠部12上所预定的位置。
从前述桥接机构10的介绍可知,手柄H1与H2得以分别经由第一可挠段121与第二可挠段122而连动导引件113与114以及连接于导引件113与114的弹性件115与116以及第三可挠段123。在本实施例中,手柄H1与H2于外观上可以但不限于具有相似或相同的细节,故以下将以手柄H1为示例来说明,而手柄H2上的细节可经由手柄H1的以下说明获得理解。
于此,可定义手柄H1可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21与第二表面22。所述第一表面21是为手柄H1于使用状态下朝向使用者的表面,前述的按钮即可配置于第一表面21上。这里所述的“使用状态”是指手柄H1处于相对远离手柄H2而适于被人手握持以操作电子装置9时的状态,但此时并不限于其是否已通信连接或承载电子装置9。所述第二表面22则是为手柄H1于使用状态下背向使用者的另一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手柄H1可具有夹持槽23,夹持槽23位于第一表面21与第二表面22之间,是为手柄H1上在操控组件1结合电子装置9时用于夹持或收容电子装置9的局部的部分。在此需声明的是,图示的夹持槽23的形状、尺寸等均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或修饰,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
请搭配图1并接续参阅图5~6,以更具体地介绍操控组件1的操作方式。如箭头所示,依据所欲安装的电子装置(如图1的电子装置9)的尺寸,使用者可将手柄H1与H2往相对远离收纳部11的方向拉动,以增加手柄H1与H2之间的距离,过程中,手柄H1与H2可分别经由第一可挠段121与第二可挠段122拉动导引件113与114,从而缩短导引件113与114之间的间隔距离,并且,弹性件115与116可分别受到导引件113与114的拉力而伸长并累积弹性能。借此操作,手柄H1与H2可调整至适于让电子装置9的相对两端插入其夹持槽23的位置。
接着,使用者可释放手柄H1与H2,届时弹性件115与116可弹性复位,以将导引件113与114彼此拉远,从而分别经由第一可挠段121与第二可挠段122对手柄H1与H2施加相对靠近收纳部11的拉力,进而确保电子装置9于手柄H1与H2的夹持槽23的位置,即完成了安装操控组件1于电子装置9的操作。
补充说明的是,当导引件113与114未受其他外力而仅受弹性件115与116驱使复位时,可定义导引件113与114的最外侧(或者说,导引件113与114相对远离彼此的外侧)之间可具有间隔距离D1,而第三可挠段123的长度可至少大于所述间隔距离D1,以确保导引件113与114受弹性件115与116驱使复位时,第三可挠段123可保持相对松弛的状态而不会被拉紧。
此外,如前所述,由于第三可挠段123是指可挠部12上所述排线未被所述可挠性材质包覆的区段,因此,第三可挠段123的厚度可较第一可挠段121与第二可挠段122更薄,如图所示,第三可挠段123的厚度T1可小于第一可挠段121与第二可挠段122的厚度T2,这将有助于将收纳部11的尺寸设计的更小。
由上述可知,由于衔接于手柄H1与H2之间的可挠部12可局部地收纳于收纳部11,且手柄H1与H2以及收纳部11还可通过可挠部12改变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因此,操控组件1的桥接机构10可让使用者轻易地将手柄H1与H2调整至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电子装置。
除此之外,基于前述操作组件的设计,还可让使用者于非使用电子装置的时候,通过弯折可挠部以改变手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或将操控组件整体收折成占用体积较小的状态而便于收纳或携带。具体地,请参阅图7~8,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操控组件1a,为达简要说明的目的,以下主要仅针对操控组件1a与前述实施例的操控组件1的差异进行说明,相同标号可指相同组件或结构而不再予以赘述。
如图所示,操控组件1a的桥接机构10a的收纳部11a上可突设有至少二卡合突柱1102,相应于此,手柄H1’与H2’的第二表面22上可各设有至少一卡合孔221,并且,手柄H1’与H2’的第二表面22上还可设有可匹配的局部轮廓或可用于容置收纳部11a的局部以及可挠部12的凹陷222。在此配置下,通过可挠部12的可挠性及可挠部12可局部地收纳于收纳部11a的设计,使用者可通过弯折可挠部12,以将收纳部11a调整至可局部叠置于手柄H1’与H2’的第二表面22的位置,届时使用者可将收纳部11a的局部以及收折的可挠部12容置于手柄H1’与H2’的第二表面22上的凹陷222,并将收纳部11a的卡合突柱1102插入手柄H1’与H2’的第二表面22上的卡合孔221,从而将操控组件1a在未结合电子装置时调整成收纳状态,此时,操控组件1a的占用体积小而便于收纳或携带。
当然,基于前述操控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已按也可依据其实际需求进行任何所需的调整。例如请参阅图9,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操控组件1b,为达简要说明的目的,以下主要仅针对操控组件1b与前述实施例的操控组件1的差异进行说明,相同标号可指相同组件或结构而不再予以赘述。
如图所示,操控组件1b的桥接机构10b的可挠部12’的第三可挠段123’的宽度可依据需求调整地更窄,使得导引件113与114上可有更多的空间可供弹性件115与116设置。相较于前述弹性件115与116需要避开宽度较宽的第三可挠段123的情境,本实施例的弹性件115与116可例如调整至导引件113与114的中间区域,因此导引件113与114的长度可设计的较短,从而有助于减缩收纳部11b的整体尺寸。
或者,请参阅图10~13,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操控组件1c,为达简要说明的目的,以下主要仅针对操控组件1c与前述实施例的操控组件1的差异进行说明,相同标号可指相同组件或结构而不再予以赘述。
如图所示,在操控组件1c的桥接机构10c的收纳部11c中,可挠部12可绕在上导引件113’与114’上。具体来说,可挠部12的第一可挠段121与第三可挠段123的衔接处可绕在导引件113’上,而可挠部12的第二可挠段122与第三可挠段123的衔接处可绕在导引件114’上,导引件114’可配置于收纳部11c较靠近手柄H1的一侧,而导引件113’可配置于收纳部11c较靠近手柄H2的一侧,导引件113’与114’可分别位于第三可挠段123的相异侧,且至少部分的第三可挠段123可介于第一可挠段121与第二可挠段122之间而可与局部的第一可挠段121以及局部的第二可挠段122重叠。
此外,收纳部11c的导引结构1101’可例如为彼此相对的二对滑槽,导引件113’与114’的相对两端可分别设置于导引结构1101’,导引件113’与114’可受导引结构1101’的导引而仅能沿所预定的路径移动。
此外,收纳部11c的弹性件115’与116’可以但不限于是任何合适的定力弹簧(或可称“恒力发条”),且弹性件115’与116’可以但不限于具有相似或相同的构型。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115’可套设于导引件113’且导引件113’可经由弹性件115’衔接于收纳部11c的内壁面,弹性件116’可套设于导引件114’且导引件114’可经由弹性件116’衔接于收纳部11c的内壁面。借此,弹性件115’与116’可常态地将所连接的导引件113’与114’往收纳部11c的内壁面拉动。
接着,请搭配图10并接续参阅图14~15,以更具体地介绍操控组件1c的操作方式。如箭头所示,依据所欲安装的电子装置(如图11的电子装置9)的尺寸,使用者可将手柄H1与H2往相对远离收纳部11c的方向拉动,以增加手柄H1与H2之间的距离,过程中,手柄H1与H2可分别经由第一可挠段121与第二可挠段122拉动导引件113’与114’,从而缩短导引件113’与114’之间的间隔距离,并且,弹性件115’与116’可分别受到导引件113与114的拉力而拉长并累积弹性能。借此操作,手柄H1与H2可调整至适于让电子装置9的相对两端插入其夹持槽23的位置。
接着,使用者可释放手柄H1与H2,届时弹性件115’与116’可弹性复位,以将导引件113’与114’彼此拉远,从而分别经由第一可挠段121与第二可挠段122对手柄H1与H2施加相对靠近收纳部11c的拉力,进而确保电子装置9于手柄H1与H2的夹持槽23的位置,即完成了安装操控组件1c于电子装置9的操作。
此外,可选地,桥接机构10c也可相似前述实施例的作法收纳于手柄。具体地,请参阅图16,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操控组件1d,为达简要说明的目的,以下主要仅针对操控组件1d与前述实施例的操控组件1c的差异进行说明,相同标号可指相同组件或结构而不再予以赘述。
通过可挠部12的可挠性及可挠部12可局部地收纳于收纳部11c的设计,使用者可通过弯折可挠部12,以将收纳部11c收容于手柄H1”与H2”的第二表面22上的凹陷222,从而将操控组件1d在未结合电子装置时调整成收纳状态,此时,操控组件1d的占用体积小而便于收纳或携带。
根据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揭露的操控组件,由于可组装于电子装置的手柄之间可经由桥接机构衔接,且桥接机构中的可挠部的局部为可伸缩地收容于收纳部,借此,除了可让使用者通过伸缩可挠部的方式改变手柄之间的距离而手柄能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电子装置,还可让使用者于非使用电子装置的时候通过弯折可挠部以改变手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或将操作组件收折成占用体积较小的状态而便于收纳或携带。
【符号说明】
1,1a,1b,1c,1d:操控组件
9:电子装置
10,10a,10b,10c:桥接机构
11,11a,11b,11c:收纳部
12,12’:可挠部
21:第一表面
22:第二表面
23:夹持槽
121:第一可挠段
122:第二可挠段
123,123’:第三可挠段
113,113’,114,114’:导引件
115,115’,116,116’:弹性件
221:卡合孔
222:凹陷
1101,1101’:导引结构
1102:卡合突柱
D1:间隔距离
H1,H1’,H1”,H2,H2’,H2”:手柄
T1,T2:厚度。

Claims (10)

1.一种操控组件,适于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手柄,适于可移除地组装于该电子装置;以及
桥接机构,包括收纳部、可挠部以及二导引件,其中该二导引件位于该收纳部中,该可挠部衔接于该二手柄,且局部的该可挠部可伸缩地收容于该收纳部并设置于该二导引件,以受该二手柄驱使而改变该二导引件的间隔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控组件,其中该可挠部包括第一可挠段、第二可挠段以及第三可挠段,该第三可挠段衔接于该二导引件之间,该第一可挠段经由其中一该导引件衔接于该第三可挠段,该第二可挠段经由另一该导引件衔接于该第三可挠段,且至少部分该第三可挠段介于该第一可挠段与该第二可挠段之间而与局部的该第一可挠段以及局部的该第二可挠段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控组件,其中该第三可挠段位于该收纳部内,该第一可挠段与该第二可挠段的每一者仅局部地位于该收纳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控组件,其中该第三可挠段的厚度小于该第一可挠段以及该第二可挠段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控组件,其中还包括至少二弹性件,该二导引件分别经由该至少二弹性件连接于该收纳部的内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控组件,其中各该弹性件为拉伸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控组件,其中各该弹性件为定力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控组件,其中该收纳部具有至少一导引结构,该二导引件设置于该至少一导引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控组件,其中各该手柄具有凹陷,当该操控组件于收纳状态时,该收纳部的局部及该可挠部收容于该二手柄的该些凹陷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控组件,其中各该手柄具有至少一卡合孔,该收纳部突设有至少二卡合突柱,当该操控组件于收纳状态时,该收纳部的该至少二卡合突柱分别卡合于该二手柄的该些卡合孔。
CN202310084875.3A 2022-02-16 2023-02-07 可结合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操控组件 Pending CN1166032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5569A TWI800263B (zh) 2022-02-16 2022-02-16 可結合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操控組件
TW111105569 2022-02-16
US202263401972P 2022-08-29 2022-08-29
US63/401,972 2022-08-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3225A true CN116603225A (zh) 2023-08-18

Family

ID=8694894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02047.4A Pending CN116637357A (zh) 2022-02-16 2022-07-07 可结合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操控组件
CN202310084875.3A Pending CN116603225A (zh) 2022-02-16 2023-02-07 可结合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操控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02047.4A Pending CN116637357A (zh) 2022-02-16 2022-07-07 可结合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操控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230256330A1 (zh)
CN (2) CN116637357A (zh)
DE (2) DE102022124015A1 (zh)
TW (2) TWI80026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7003503U1 (de) * 2017-07-04 2017-08-21 Collatz+Trojan Gmbh Halterungsanordnung für mobile Endgeräte
US10560558B1 (en) * 2018-12-31 2020-02-11 Devan Kosa Smartphone case having reconfigurable input control features for controlling smartphone apps
US10868436B1 (en) * 2019-10-02 2020-12-15 Kings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gaming accessory with swappable battery packs and wireless charging
AU2020101534A4 (en) * 2020-07-28 2020-09-10 Razer (Asia-Pacific) Pte. Ltd. Extendable cover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4100112A (zh) * 2020-08-25 2022-03-01 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周边装置
CN213555326U (zh) * 2020-12-01 2021-06-29 深圳市飞达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用游戏握把
CN214633924U (zh) * 2021-02-06 2021-11-09 深圳市利达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游戏控制装置
CN112791383A (zh) * 2021-03-05 2021-05-14 深圳市捷锐泓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无线游戏手柄
CN217159770U (zh) * 2022-02-15 2022-08-09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能适用于卷轴屏终端的屏幕支撑机构及卷轴屏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2124015A1 (de) 2023-08-17
CN116637357A (zh) 2023-08-25
US20230256331A1 (en) 2023-08-17
TWI800263B (zh) 2023-04-21
US20230256330A1 (en) 2023-08-17
TW202333831A (zh) 2023-09-01
TWI822364B (zh) 2023-11-11
DE102023103713A1 (de) 2023-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52366B2 (ja) サポートアセンブリ、文字盤とスマートブレスレット
CN107820627B (zh) 框架组件、表盘及智能手环
US9600029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lips
CN107820401B (zh) 腕带及智能手环
WO2018081948A1 (zh) 卷筒组件、表盘及智能手环
JP2003018275A (ja) 携帯電話機に組み合わせて使用する拡張コントローラ
TWI502313B (zh) 用來支撐顯示模組於支撐座上之支撐機構與可攜式電子裝置
US7561419B2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8081950A1 (zh) 触发装置、表盘及智能手环
CN111026103B (zh) 手柄组件及遥控器
CN112542339B (zh) 一种滑动按键和一种电子设备
US8570759B2 (en) Controller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6603225A (zh) 可结合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操控组件
CN113289329B (zh) 按键设备和电子设备组件
TW202409797A (zh) 可結合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操控組件
US20090109616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bent to width direction, and slide module and parts thereof for the device
US20240082700A1 (en) Control device
JP3228390U (ja) 電子機器制御キット
JP2002215293A (ja) 折り畳み式電子装置
CN114710580A (zh) 一种侧键结构及其移动终端
KR20150022614A (ko) 태블릿 스탠드장치
US20050134571A1 (en) Personalised key mat structure
WO2014119010A1 (ja) 電子機器
TW202410946A (zh) 控制裝置
CN117599409A (zh) 操控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