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0606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0606A
CN116600606A CN202310855006.6A CN202310855006A CN116600606A CN 116600606 A CN116600606 A CN 116600606A CN 202310855006 A CN202310855006 A CN 202310855006A CN 116600606 A CN116600606 A CN 116600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unit
sub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550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00606B (zh
Inventor
宋原準
张德强
朱修剑
河美花
高宇
李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550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006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00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0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00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06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1Encapsulations multilayered coatings having a repetitive structure, e.g. having multiple organic-inorganic bilay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基板;隔离结构,设置于像素限定部背离基板的一侧,隔离结构围合形成隔离开口,隔离开口内设置有发光单元;光转换层,包括设置于至少部分隔离开口内、且位于发光单元背离基板一侧的光转换单元,光转换单元用于将发光单元发出的光转换为目标颜色;封装层,包括第一子层,第一子层位于光转换单元背离发光单元的一侧。本申请能够降低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成本,解决显示面板制备工艺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OLED)面板由于轻薄、柔性、高对比度、宽色域等优点已经逐渐在小尺寸显示领域占据一席之地。随着OLED面板的普及率不断提升,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就需要在质量和成本上不断突破。传统的精密掩膜板制备工艺存在成本高、工艺难度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显示面板制备工艺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隔离结构,设置于基板,隔离结构围合形成隔离开口,隔离开口内设置有发光单元;光转换层,包括设置于至少部分隔离开口内、且位于发光单元背离基板一侧的光转换单元,光转换单元用于将发光单元发出的光转换为目标颜色;封装层,包括第一子层,第一子层位于光转换单元背离发光单元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光转换单元包括C3PL材料,所述C3PL材料包括绿色光转换材料以及红色光转换材料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多个光转换单元包括绿色光转换单元和/或红色光转换单元。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C3PL材料包括主体材料与客体材料组合的有机发光材料组合。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主体材料包括咔唑衍生物、咔唑并环衍生物、咔唑啉衍生物、三嗪衍生物、吡啶衍生物、嘧啶衍生物、吡嗪衍生物、哒嗪衍生物、苯并咪唑衍生物、9-9二甲基芴衍生物、9-9二苯基芴衍生物、螺芴衍生物、三芳胺衍生物、蒽衍生物、菲衍生物、邻二氮杂菲衍生物、芘衍生物、苝衍生物、并四苯衍生物、二苯甲酮衍生物、氧杂蒽酮衍生物、二苯并呋喃衍生物、二苯并噻吩衍生物、喹啉衍生物、异喹啉衍生物、喹喔啉衍生物、喹唑啉衍生物、吖啶衍生物、二苯乙烯衍生物或以及四苯基丁二烯衍生物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客体材料包括窄光谱荧光/磷光发光材料,窄光谱荧光/磷光发光材料包括蒽衍生物、芘衍生物、硼-氮共振类衍生物、含有铱、铂、铜金属的有机材料。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发光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个发光结构层。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封装层包括封装单元,所述封装单元包括所述第一子层,封装单元还包括第二子层,第二子层位于发光单元和光转换单元之间,或者第二子层位于第一子层和光转换单元之间。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二子层包括无机材料,第一子层包括有机材料。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封装单元还包括第三子层,第三子层位于第一子层背离光转换单元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三子层的材料包括无机材料。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封装单元还包括第二子层和第三子层,
其中,第二子层和第三子层位于发光单元和光转换单元之间且沿第一子层至基板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
或者,第二子层和第三子层位于第一子层背离光转换单元的一侧并沿第一子层背离基板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子层和第三子层的材料包括无机材料,第二子层的材料包括有机材料。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还包括光取出层,光取出层包括位于各发光单元和光转换单元之间的光取出单元。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光取出单元包括第一取出子层 ;或者,
光取出单元包括第一取出子层、位于第一取出子层朝向基板一侧的第二取出子层和位于第一取出子层背向基板的第三取出子层,第二取出子层和第三取出子层的折射率均小于第一取出子层的折射率。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取出子层的折射率为2.1~2.2。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取出子层的厚度为45nm~65nm。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二取出子层和/或第三取出子层的厚度为10nm~20nm。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还包括氟化锂层,包括位于各光取出单元背离基板一侧的氟化锂单元。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氟化锂层的厚度为75nm~85nm。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位于光取出单元和发光单元之间的第一电极。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电极和隔离结构相互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隔离结构包括在远离基板的方向上层叠设置的第一分层和第二分层,第一分层在基板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分层在基板的正投影之内,第一分层的材料包括导电材料,第一电极和第一分层相互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隔离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分层靠近基板一侧的第三分层,第一分层在基板的正投影位于第三分层在基板的正投影之内。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于光转换层背离基板一侧的滤光层,滤光层包括遮挡部和由遮挡部围合形成的滤光开口,各滤光开口内设置有滤光单元。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滤光单元设置在第一子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滤光单元在基板的正投影与光转换单元在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遮挡部位于隔离结构背离基板的一侧,滤光单元背离基板的表面至基板的距离大于隔离结构背离基板的表面至基板的距离;或者,
部分隔离结构复用为遮挡部,滤光单元背离基板的表面至基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隔离结构背离基板的表面至基板的距离。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光转换层还包括填充单元 ,填充单元位于部分隔离开口内。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发光单元包括蓝色发光结构层,显示面板包括蓝色子像素,填充单元设置于蓝色子像素的发光单元背离基板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显示面板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发光单元包括蓝色发光结构层,光转换单元内包括设置于红色子像素的发光单元背离基板一侧的红光转换单元、设置于绿色子像素的发光单元背离基板一侧的绿光转换单元,填充单元设置于蓝色子像素的发光单元背离基板的一侧。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隔离结构,设置于基板,隔离结构围合形成隔离开口,隔离开口内设置有发光单元;光转换层,包括设置于至少部分隔离开口内、且位于发光单元背离基板一侧的光转换单元,光转换单元用于将发光单元发出的光转换为目标颜色。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显示面板包括基板、隔离结构、光转换层和封装层,隔离结构围合形成隔离开口,能够将发光层分隔为相互独立并位于各隔离开口内的发光单元,发光单元能够实现显示面板的发光显示。光转换层包括光转换单元,使得光转换单元能够将发光单元发出的光转换为目标颜色的光。封装层的第一子层位于光转换单元背离发光单元的一侧,可以用于封装光转换单元和发光单元,以改善光转换单元和发光单元水氧入侵导致的显示面板良率降低的问题。隔离结构可以作为制备发光单元的掩膜使用,将发光材料蒸镀在带有隔离结构的基板上,通过隔离结构将发光材料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发光单元,从而省略精密掩膜板蒸镀工艺,能够简化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降低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成本,解决显示面板制备工艺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至图15是图2在不同示例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另一示例中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17是又一示例中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显示面板;11、红色子像素;12、绿色子像素;13、蓝色子像素;
100、基板;
200、隔离结构;201、第一分层;202、第二分层;203、第三分层;210、隔离开口;220、第一电极;230、像素电极;240、光取出单元;241、第一取出子层;242、第二取出子层;243、第三取出子层;250、氟化锂单元;
300、发光单元;310、红色发光结构层;320、绿色发光结构层;330、蓝色发光结构层;
400、光转换层;410、光转换单元;411、红色光转换单元;412、绿色光转换单元;420、填充单元;
500、封装层;510、封装单元;511、第一子层;512、第二子层;513、第三子层;
600、滤光层;610、遮挡部;620、滤光单元;
700、像素定义层;710、像素限定部;720、像素开口;
80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申请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图1至图17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显示面板10包括基板100、隔离结构200、光转换层400和封装层500;隔离结构200设置于基板100,隔离结构200围合形成隔离开口210,隔离开口210内设置有发光单元300;光转换层400包括设置于至少部分隔离开口210内、且位于发光单元300背离基板100一侧的光转换单元410,光转换单元410用于将发光单元300发出的光转换为目标颜色;封装层500包括第一子层511,第一子层511位于光转换单元410背离发光单元300的一侧。
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10中,显示面板10包括基板100、隔离结构200、光转换层400和封装层500,隔离结构200围合形成隔离开口210,能够将发光层分隔为相互独立并位于各隔离开口210内的发光单元300,发光单元300能够实现显示面板10的发光显示。光转换层400包括光转换单元410,使得光转换单元410能够将发光单元300发出的光转换为目标颜色的光。封装层500的第一子层511位于光转换单元410背离发光单元300的一侧,可以用于封装光转换单元410和发光单元300,以改善光转换单元410和发光单元300水氧入侵导致的显示面板10良率降低的问题。隔离结构200可以作为制备发光单元300的掩膜使用,将发光材料蒸镀在带有隔离结构200的基板100上,通过隔离结构200将发光材料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发光单元300,从而省略精密掩膜板蒸镀工艺,能够简化显示面板10的制备工艺,降低显示面板10的制备工艺成本,解决显示面板10制备工艺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如图1所示,隔离结构200呈网格状,以使得当有机发光材料沉积于隔离结构200上时,能够形成相互独立并位于各像素开口内的发光单元。
可选的,封装层500包括封装单元510,封装单元510包括上述的第一子层511,封装单元510可以为封装层500上位于各发光单元300背离基板100的部分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基板100上设置隔离结构200,发光单元300、光转换单元410的制备可以依序蒸镀成型,即发光单元300和光转换单元410可以使用相同的工艺制备成型,无需选用不同的工艺设备来分别制备发光单元300和光转换单元410,能够进一步降低显示面板10制备工艺和结构的复杂程度。此外,无需在发光单元300和光转换单元410之间设置胶材等以将不同工艺制备的膜材粘接到一起,能够降低显示面板10的厚度,满足轻薄化的市场需求。通过在不同的发光单元300之间设置隔离结构200,即通过将发光单元300设置于不同的隔离开口210内,还能够改善不同的发光单元300之间光线易串扰的问题。
可选的,光转换单元410设置于部分隔离开口210内是指一些的隔离开口210内设置有光转换单元410,另一些隔离开口210内可以不设置光转换单元410。
光转换单元410的材料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光转换材料包括C3PL材料。利用C3PL材料将发光单元300发出的光转换为目标颜色的光。
可选的,光转换单元410的厚度为100nm~1500nm,既能够改善光转换单元410的厚度过小导致其难以将足够的光线转换为目标颜色的光,也能够改善由于光转换单元410的厚度过大致使其相对基板100的高度可能大于隔离结构200。
可选的,如上所述,光转换单元410可以包括绿色光转换单元412和/或红色光转换单元411。例如,显示面板10包括红色子像素11、绿色子像素12和蓝色子像素13,发光单元300可以包括蓝色发光结构层330,各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均包括蓝色发光结构层330。那么光转换单元410可以包括红色光转换单元411和绿色光转换单元412,蓝色子像素13由于无需将蓝色发光结构层330发出的蓝光转换为蓝光,因此可以在光转换层400的位置设置填充单元420。例如红色子像素11包括红色光转换单元411,红色光转换单元411用于将蓝色发光结构层330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红光,使得红色子像素11整体能够发红光;绿色子像素12包括绿色光转换单元412,绿色光转换单元412用于将将蓝色发光结构层330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绿光,使得绿色子像素12能够整体发绿光。
可选的,绿色子像素12的光转换单元410在基板100的正投影和绿色子像素12的发光单元300在基板10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使得绿色子像素12的发光单元300发出的光能够出射至绿色子像素12的光转换单元410。可选的,红色子像素11的光转换单元410在基板100的正投影和红色子像素11的发光单元300在基板10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使得红色子像素11的发光单元300发出的光能够出射至红色子像素11的光转换单元41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C3PL材料可以为有机材料组合或者纯荧光发光材料或者无机发光材料。C3PL材料可以包括红色光转换材料和红色光转换材料中的至少一者。例如,光转换单元410的材料包括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在主体材料内掺杂对应的客体材料使得光转换单元410能够将发光单元300发出的光转换为目标颜色的光。无机材料包括量子点发光材料。
主体材料可以为有机材料,例如主体材料可以包括咔唑衍生物、咔唑并环衍生物、咔唑啉衍生物、三嗪衍生物、吡啶衍生物、嘧啶衍生物、吡嗪衍生物、哒嗪衍生物、苯并咪唑衍生物、9-9二甲基芴衍生物、9-9二苯基芴衍生物、螺芴衍生物、三芳胺衍生物、蒽衍生物、菲衍生物、邻二氮杂菲衍生物、芘衍生物、苝衍生物、并四苯衍生物、二苯甲酮衍生物、氧杂蒽酮衍生物、二苯并呋喃衍生物、二苯并噻吩衍生物、喹啉衍生物、异喹啉衍生物、喹喔啉衍生物、喹唑啉衍生物、吖啶衍生物、二苯乙烯衍生物或以及四苯基丁二烯衍生物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客体材料包括窄光谱荧光/磷光发光材料,窄光谱荧光/磷光发光材料包括蒽衍生物、芘衍生物、硼-氮共振类衍生物、含有铱、铂、铜金属的有机材料。
例如,客体材料可以选择下列通式结构的有机材料一种,通式结构包括:
通式1
通式1中的R1、R2分别独立的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C1-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2-C30烯基、取代或未取代C1-C30的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芳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杂芳基胺基中的一种;R1、R2不同时为氢原子。
取代或未取代的取代基选自氕原子、氘原子、氚原子、卤素、氰基、羰基、C1-C10的烷基、C3-C10的环烷基、C2-C10烯基、C1-C6的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C6-C30的单环芳基或稠环芳基、C3-C30的单环杂芳基或稠环杂芳基、二芳基胺基、二杂芳基胺基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通式2
通式2中的R3、R4、R5、R6分别独立的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C1-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2-C30烯基、取代或未取代C1-C30的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芳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杂芳基胺基中的一种;R3、R4、R5、R6不同时为氢原子。
取代或未取代的取代基选自氕原子、氘原子、氚原子、卤素、氰基、羰基、C1-C10的烷基、C3-C10的环烷基、C2-C10烯基、C1-C6的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C6-C30的单环芳基或稠环芳基、C3-C30的单环杂芳基或稠环杂芳基、二芳基胺基、二杂芳基胺基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通式3
通式3中的R7、R8、R9、R10分别独立的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C1-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2-C30烯基、取代或未取代C1-C30的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芳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杂芳基胺基中的一种;R7、R8、R9、R10不同时为氢原子。
取代或未取代的取代基选自氕原子、氘原子、氚原子、卤素、氰基、羰基、C1-C10的烷基、C3-C10的环烷基、C2-C10烯基、C1-C6的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C6-C30的单环芳基或稠环芳基、C3-C30的单环杂芳基或稠环杂芳基、二芳基胺基、二杂芳基胺基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通式4
通式4中的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分别独立的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C1-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2-C30烯基、取代或未取代C1-C30的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芳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杂芳基胺基中的一种;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不同时为氢原子。
取代或未取代的取代基选自氕原子、氘原子、氚原子、卤素、氰基、羰基、C1-C10的烷基、C3-C10的环烷基、C2-C10烯基、C1-C6的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C6-C30的单环芳基或稠环芳基、C3-C30的单环杂芳基或稠环杂芳基、二芳基胺基、二杂芳基胺基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通式5
通式5中的R20、R21、R22、R23、R24、R25、R26分别独立的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C1-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2-C30烯基、取代或未取代C1-C30的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
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芳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杂芳基胺基中的一种;R20、R21、R22、R23、R24、R25、R26不同时为氢原子。
取代或未取代的取代基选自氕原子、氘原子、氚原子、卤素、氰基、羰基、C1-C10的烷基、C3-C10的环烷基、C2-C10烯基、C1-C6的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C6-C30的单环芳基或稠环芳基、C3-C30的单环杂芳基或稠环杂芳基、二芳基胺基、二杂芳基胺基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通式6
通式6中的R27、R28、R29、R30、R31分别独立的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C1-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3-C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C2-C30烯基、取代或未取代C1-C30的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芳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杂芳基胺基中的一种;R27、R28、R29、R30、R31不同时为氢原子;—表示为可连接成单键或不连接成键。
可选的,发光单元300可以包括一个发光结构层,例如发光单元300可以包括用于发蓝光的发光结构层。或者,发光单元300可以包括两个以上层叠设置的发光结构层,例如发光单元300包括用于发蓝光的发光结构层和用于发绿光的发光结构层,使得发光单元300既能够发蓝光也能够发绿光。此时,红色子像素11可以包括红色光转换单元410,红色光转换单元410将蓝光或绿光转换为红光;绿色子像素12上设置滤光层600,使得绿光能够透过,绿色子像素12发绿光;蓝色子像素13上设置滤光层600,使得蓝光能够透过,蓝色子像素13发绿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封装单元510背离基板100的表面至基板100的最大距离h可以小于或等于隔离结构200背离基板100的表面至基板100的最大距离H。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封装单元510位于光转换单元410背离基板100的一侧,且封装单元510相对基板100的高度小于或等于隔离结构200相对基板100的高度,使得隔离结构200能够将封装层500分隔为多个独立的封装单元510,各封装单元510能够向各发光单元300和光转换单元410提供更好的防护。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h可以等于或大于H。
可选的,封装单元510可以包括一层无机封装层,如图4所示,封装单元510包括多个子层,部分子层位于隔离开口210内,部分子层在隔离结构200上,且多个封装单元510位于隔离结构200上的子层可以一体设置整面设置。可选的,封装单元510的厚度为10nm~500nm,以实现良好的封装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封装单元510还包括第二子层512,第二子层512位于发光单元300和光转换单元410之间,或者第二子层512位于第一子层511和光转换单元410之间。通过设置第二子层512能够提高封装层500的封装效果。
可选的,第一子层511可以包括有机材料,以提高封装层500的厚度均一性。可选的,第二子层512的材料可以包括无机材料,以提高封装层500的致密性。
可选的,如图7所示,封装单元510还包括第三子层513,第三子层513位于第一子层511背离光转换单元410的一侧,通过设置第三子层513能够进一步提高封装层500的封装效果。
可选的,第三子层513的材料包括无机材料,以进一步提高封装层500的致密性,保证封装层500的封装效果。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封装单元510还包括第二子层512和第三子层513,其中,第二子层512和第三子层513位于发光单元300和光转换单元410之间且沿第一子层511至基板100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或者,第二子层512和第三子层513位于第一子层511背离光转换单元410的一侧并沿第一子层511背离基板100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封装单元510包括三个子层,第二子层512和第三子层513可以位于发光单元300和光转换单元410之间以提高对发光单元300的封装效果以及平坦性,或者第二子层512和第三子层513可以位于光转换单元410背离基板100的一侧以提高对光转换单元410的封装效果。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子层511和第三子层513的材料包括无机材料,以提高封装层500的致密性,第二子层512的材料包括有机材料,以提高封装层500的厚度均一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8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光取出层,光取出层包括位于各发光单元300和光转换单元410之间的光取出单元240。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光取出单元240能够提高显示面板10的光取出率。
可选的,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位于各发光单元300和光取出单元240之间的第一电极220。第一电极220用于驱动发光单元300发光。可选的,发光单元300朝向基板100的一侧还设置有像素电极230,像素电极230和第一电极220相互作用并驱动发光单元300发光。像素电极230和第一电极220中的一者为阴极、另一者为阳极。本申请实施例以像素电极230为阳极,第一电极220为阴极进行举例说明。
光取出单元24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如图2至图8所示,光取出单元240包括一层结构层,光取出单元240包括的一层结构层为第一取出子层241,通过设置第一取出子层241以提高光取出率。
或者,如图9所示,光取出单元240包括多个结构层,多个结构层包括第一取出子层241、位于第一取出子层241朝向基板100一侧的第二取出子层242和位于第一取出子层241背向基板100的第三取出子层243,第二取出子层242和第三取出子层243的折射率均小于第一取出子层241的折射率。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光取出单元240包括位于第一取出层两侧的低折射率的第二子层512和第三子层513,当光线依次经过第二取出子层242、第一取出子层241和第三取出子层243时会发生折射,以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的光取出率。
此外,第二取出子层242和第三取出子层243的折射率均小于第一取出子层241的折射率,采用低折射率与高折射率的结构层交替设置,低折射率的第二取出子层242和第三取出子层243可以起到减少因折射率不匹配导致的全反射光损失,高折折射率的第一取出子层241可以起微腔调节的作用。多个结构层的光取出单元240可在光学视角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显示面板10功耗,提升出光效率。提高出射到光转换单元410的光强,进而提升光转换单元410的出光强度,提升显示面板10的出光强度。
可选的,第一取出子层241的折射率为2.0~2.2。第一取出子层241的折射率较高,无论是光取出单元240包括单层设置的第一取出子层241,还是光取出单元240包括多个层结构,均能够提高显示面板10的光取出率。
可选的,如图12和图13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氟化锂层,氟化锂层包括位于各光取出单元240背离基板100一侧的氟化锂单元250。通过设置氟化锂单元250,一方面能够向发光单元300提供保护,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显示面板10的光取出率。可选的,如图12所示,氟化锂单元250可以设置于单一结构层的第一光取出子层背离基板100的一侧。或者如图13所示,氟化锂单元250可以设置于多层结构体的第三光取出子层背离基板100的一侧。
可选的,第一取出子层241的厚度为45nm~65nm。既能够改善第一取出子层241的厚度过小影响显示面板10的光取出率,又能够改善第一取出子层241的厚度过大影响显示面板10的整体厚度。
可选的,氟化锂层的厚度为75nm~85nm,既能够改善由于氟化锂单元250的厚度过小影响其保护性能,也能够改善氟化锂单元250的厚度过大影响显示面板10的整体厚度。
可选的,第二取出子层242和/或第三取出子层243的厚度为10nm~20nm。使得光线经由光取出层出射时具有合适的光程。
可选的,第一电极220和隔离结构200相互电连接,使得第一电极220可以通过隔离结构200互连为整面电极。
隔离结构2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如图10所示,隔离结构200呈倒梯形,隔离结构200包括朝向基板100的第一表面和背离基板100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在基板100的正投影位于第二表面在基板100的正投影之内,使得第一表面的尺寸小于或等于第二表面的尺寸,能够在隔离结构200的边缘形成段差或内凹,使得发光材料易在隔离结构200的边缘断开为相互独立的多个发光单元300。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隔离结构200包括在远离基板100的方向上层叠设置的第一分层201和第二分层202,第一分层201在基板100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分层202在基板100的正投影之内,第一分层201的材料包括导电材料,第一电极220和第一分层201相互电连接。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分层201的尺寸小于或等于第二分层202的尺寸,能够在隔离结构200的边缘形成段差或内凹,使得发光材料易在隔离结构200的边缘断开为相互独立的多个发光单元300。第一分层201包括导电材料,使得第一电极220和第一分层201能够相互电连接,多个第一电极220能够通过第一分层201互连为整面电极。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在隔离结构220上设置凹槽,使得隔离结构220断开,进而使得多个第一电极220之间相互独立。
可选的,第二分层202的材料也可以包括导电金属材料,且第二分层202的材料和第一分层201的材料不同。在显示面板10的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刻蚀液的成分,使得第一分层201的刻蚀速率大于第二分层202的速率,进而使得第一分层201的尺寸小于第二分层202的尺寸。
可选的,如图11所示,隔离结构2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分层201靠近基板100一侧的第三分层203,第一分层201在基板100的正投影位于第三分层203在基板100的正投影之内。第三分层203能够向基板100提供保护,改善隔离结构200制备过程中刻蚀液对基板100的影响。
隔离结构200的设置位置方式有多种,例如隔离结构200可以直接设置于基板100上。
或者,显示面板10还包括像素定义层700,像素定义层700包括像素限定部710和由像素限定部710围合形成的像素开口720,发光单元300可以位于像素开口720内。隔离结构200还可以位于像素限定部710背离基板100的一侧。或者,像素限定部710还围合形成让位开口,至少部分基板100由让位开口露出,隔离结构200可以设置于由让位开口露出的基板100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13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设置于光转换层400背离基板100一侧的滤光层600,滤光层600包括遮挡部610和由遮挡部610围合形成的滤光开口,各滤光开口内设置有位于各光转换单元410背离基板100一侧的滤光单元620。可选的,当显示面板10包括填充单元420时,填充单元420背离基板100的一侧也可以设置滤光单元620。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滤光单元620,能够将杂散光滤除,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如图14所示,显示面板10还可以仅包括遮挡部610,使得遮挡部610能够遮挡大角度的光线,改善相邻隔离开口210之间大角度出光的串扰问题。
可选的,当显示面板10包括滤光层600时,子像素是指像素电极230、滤光单元620及位于像素电极230和滤光单元620之间的发光单元300、第一电极220、光取出单元240、光转换单元410或填充单元420组合形成。当显示面板10不包括滤光层600时,子像素是指像素电极230、光转换单元410及位于像素电极230和填充单元420之间的发光单元300、第一电极220、光取出单元240、光转换单元410组合形成。或者子像素是指像素电极230、填充单元420及位于像素电极230和填充单元420之间的发光单元300、第一电极220、光取出单元240、填充单元420组合形成。
可选的,滤光单元620在基板100的正投影与光转换单元410在基板10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以使得经由光转换单元410出射的光能够入射至滤光单元620。
遮挡部610的设置位置有多种,例如遮挡部610位于隔离结构200背离基板100的一侧,滤光单元620背离基板100的表面至基板100的距离大于隔离结构200背离基板100的表面至基板100的距离。即遮挡部610位于隔离结构200上,遮挡部610和滤光单元620至基板100的距离均大于隔离结构200至基板100的距离,可以在隔离结构200上制备滤光层600。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部分隔离结构200复用为遮挡部610,滤光单元620背离基板100的表面至基板100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隔离结构200背离基板100的表面至基板100的距离。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部分隔离结构200和遮挡部610相互复用,无需单独设置遮挡部610,能够简化显示面板10的制备工艺。且滤光单元620至基板100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隔离结构200至基板100的距离,可以将滤光单元620直接制备于隔离开口210内,一方面能够减小显示面板10的厚度,另一方面通过隔离结构200能够改善相邻两个滤光单元620之间光线串扰的问题,能够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光转换层400还包括填充单元420,填充单元420位于部分隔离开口210内。可选的,多个隔离开口210中的一部分隔离开口210内设置有光转换单元410,另一部分隔离开口210内设置有填充单元420。当子像素所包含的发光单元300与该子像素的颜色相同时,子像素中可以不设置光转换单元410而设置填充单元420,以保证各子像素厚度尺寸和层结构接近。
例如,发光单元300包括蓝色发光结构层330,显示面板10包括蓝色子像素13,填充单元420设置于蓝色子像素13的发光单元300背离基板100的一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红色子像素11、绿色子像素12和蓝色子像素13,发光单元300包括蓝色发光结构层330,光转换单元410包括设置于红色子像素11的发光单元300背离基板100一侧的红光转换单元410、设置于绿色子像素12的发光单元300背离基板100一侧的绿光转换单元410,填充单元420设置于蓝色子像素13的发光单元300背离基板100的一侧。即,蓝色子像素13的光为蓝色发光结构层330直接发出的光,红色子像素11的光为红色光转换单元410转换的蓝色发光结构层330直接发出的光,绿色子像素12的光为绿色光转换单元410转换的蓝色发光结构层330直接发出的光。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红色子像素11、绿色子像素12和蓝色子像素13,发光单元300包括蓝色发光结构层330和绿色发光结构层320,光转换单元410包括设置于红色子像素11的发光单元300背离基板100一侧的红光转换单元410。填充单元420设置于绿色子像素12和蓝色子像素13的发光单元300背离基板100的一侧,滤光单元620包括设置于绿色子像素12的绿色滤光单元620和设置于蓝色子像素13的蓝色滤光单元620。红色子像素11的光为红色转换单元将绿光和蓝光转换后的红光,蓝色子像素13的光为蓝色滤光单元620过滤了绿光后的蓝光,绿色子像素12的光为绿色滤光单元620过滤了蓝光后的绿光。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发光单元300还可以包括红色发光结构层310和蓝色发光结构层330,那么光转换层400可以包括设置于红色子像素11的填充单元420、设置于绿色子像素12的绿色光转换单元410和设置于蓝色子像素13的填充单元420。滤光层600内可以包括设置于红色子像素11的红色滤光单元620和设置于蓝色子像素13的蓝色滤光单元620号。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发光单元300还可以包括红色发光结构层310、绿色发光结构层320和蓝色发光结构层330,绿色子像素的发光单元3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蓝色发光结构层330、绿色发光结构层320和蓝色发光结构层330。红色子像素的发光单元3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蓝色发光结构层330、红色发光结构层310和蓝色发光结构层330,蓝色子像素的发光单元300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蓝色发光结构层330。
可选的,显示面板10还包括盖板800,盖板800位于滤光层600背离基板100的一侧,盖板800能够向显示面板10的其他部件提供保护。
如图1至图17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显示面板10包括基板100、隔离结构200和光转换层400。隔离结构200设置于基板100的一侧,隔离结构200围合形成隔离开口210,隔离开口210内设置有发光单元300;光转换层400包括设置于发光单元300背离基板100一侧的光转换单元410,光转换单元410用于将发光单元300发出的光转换为目标颜色。
在这些可选的是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包括基板100、隔离结构200和光转换层400,隔离结构200围合形成隔离开口210,能够将发光层分隔为相互独立并位于各隔离开口210内的发光单元300,发光单元300能够实现显示面板10的发光显示。光转换层400包括光转换单元410,使得光转换单元410能够将发光单元300发出的光转换为目标颜色的光。本申请实施例的发光单元300可以利用隔离结构200作为掩膜进行制备,能够进化显示面板10的制备工艺,降低显示面板10的制备工艺成本,解决显示面板10制备工艺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基板100、隔离结构200和光转换层400的设置方式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由于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因此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具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平板电脑、电子书、电视机、门禁、智能固定电话、控制台等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隔离结构,设置于所述基板,所述隔离结构围合形成隔离开口,所述隔离开口内设置有发光单元;
光转换层,包括设置于至少部分所述隔离开口内、且位于所述发光单元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光转换单元,所述光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发光单元发出的光转换为目标颜色;
封装层,包括第一子层,所述第一子层位于所述光转换单元背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换单元包括C3PL材料,所述C3PL材料包括绿色光转换材料以及红色光转换材料中的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包括封装单元,所述封装单元包括所述第一子层,所述封装单元还包括第二子层,所述第二子层位于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光转换单元之间,或者所述第二子层位于所述第一子层和所述光转换单元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单元还包括第二子层和第三子层,
其中,所述第二子层和所述第三子层位于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光转换单元之间且沿所述第一子层至所述基板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
或者,所述第二子层和所述第三子层位于所述第一子层背离所述光转换单元的一侧并沿所述第一子层背离所述基板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取出层,所述光取出层包括位于各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光转换单元之间的光取出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光转换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滤光层,所述滤光层包括遮挡部和由所述遮挡部围合形成的滤光开口,各所述滤光开口内设置有滤光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隔离结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滤光单元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至所述基板的距离大于所述隔离结构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至所述基板的距离;或者,
部分所述隔离结构复用为所述遮挡部,所述滤光单元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至所述基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隔离结构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至所述基板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换层还包括填充单元,所述填充单元位于部分所述隔离开口内。
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隔离结构,设置于所述基板,所述隔离结构围合形成隔离开口,所述隔离开口内设置有发光单元;
光转换层,包括设置于至少部分所述隔离开口内、且位于所述发光单元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光转换单元,所述光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发光单元发出的光转换为目标颜色。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310855006.6A 2023-07-12 2023-07-12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66006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55006.6A CN116600606B (zh) 2023-07-12 2023-07-12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55006.6A CN116600606B (zh) 2023-07-12 2023-07-12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0606A true CN116600606A (zh) 2023-08-15
CN116600606B CN116600606B (zh) 2023-12-19

Family

ID=87590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55006.6A Active CN116600606B (zh) 2023-07-12 2023-07-12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00606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8706A (zh) * 2009-11-17 2012-09-12 夏普株式会社 有机el显示器
JP2016164855A (ja) * 2015-03-06 2016-09-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180014334A (ko) * 2016-07-29 2018-02-08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유기발광 디스플레이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752217A (zh) * 2018-07-05 2020-02-04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发光显示装置及制造其的方法
CN110767737A (zh) * 2019-11-13 2020-02-07 清华大学 一种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N113013216A (zh) * 2021-03-01 2021-06-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5666160A (zh) * 2022-10-31 2023-01-3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156972A (zh) * 2023-03-15 2023-05-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6368960A (zh) * 2021-09-29 2023-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基板及发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8706A (zh) * 2009-11-17 2012-09-12 夏普株式会社 有机el显示器
JP2016164855A (ja) * 2015-03-06 2016-09-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180014334A (ko) * 2016-07-29 2018-02-08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유기발광 디스플레이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752217A (zh) * 2018-07-05 2020-02-04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发光显示装置及制造其的方法
CN110767737A (zh) * 2019-11-13 2020-02-07 清华大学 一种全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N113013216A (zh) * 2021-03-01 2021-06-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6368960A (zh) * 2021-09-29 2023-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基板及发光装置
CN115666160A (zh) * 2022-10-31 2023-01-3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156972A (zh) * 2023-03-15 2023-05-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0606B (zh) 202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04906B2 (en) High resolution low power consumption OLED display with extended lifetime
KR102653050B1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7180238B2 (en) Oled microcavity subpixels and color filter elements
US10243023B2 (en) Top emission AMOLED displays using two emissive layers
KR102332617B1 (ko) 발광 소자, 및, 발광 소자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US20170287987A9 (en) High resolution low power consumption oled display with extended lifetime
CN104094669B (zh) 显示装置
CN108366470B (zh) 发光装置、显示设备以及照明设备
US11450713B2 (en) High resolution low power consumption OLED display with extended lifetime
US10229956B2 (en) High resolution low power consumption OLED display with extended lifetime
KR20200009865A (ko) 헤드 장착형 표시 장치 및 이에 포함된 표시 패널
CN11660060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60060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14140048A (ja) 有機el表示装置
CN11666948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20191288A (ja) 延長された寿命を有する高解像低消費電力oledディスプレイ
WO2015183954A1 (en) High resolution low power consumption oled display with extended lifetime
US20240180025A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US20220231094A1 (en) Transparent OLED Device
KR20210014367A (ko) 표시장치
JP2012049010A (ja) 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