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82093A - 一种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前端模块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前端模块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82093A
CN116582093A CN202310119049.8A CN202310119049A CN116582093A CN 116582093 A CN116582093 A CN 116582093A CN 202310119049 A CN202310119049 A CN 202310119049A CN 116582093 A CN116582093 A CN 116582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amplifier
output
radio frequency
capacitor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190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岗
白云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nchip Tianj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nchip Tianj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nchip Tianj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nchip Tianj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582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8209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954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4067226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4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extend the bandwidth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4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of transmitter output stag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前端模块及相应的电子设备。该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包括驱动级功率单元、级间功率分配器、主路功率放大器、辅路功率放大器、第一输出匹配网络、第二输出匹配网络和输出功率合成器。其中,主路功率放大单元和辅路功率放大单元采用相互对称的平衡式设计,最大程度地克服了天线驻波比变化对发射功率和发射效率的影响。同时,级间功率分配器和输出功率合成器采用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使得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面积尺寸和带宽、插入损耗、发射效率等性能指标得到最佳的折中与优化。

Description

一种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前端模块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同时也涉及包括该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射频前端模块及相应的电子设备,属于射频集成电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终端对射频前端模块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射频功率放大器(RF power amplifier)作为射频前端模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带宽、增益、损耗、线性度、发射功率和效率,以及使用寿命和面积尺寸等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移动通信终端的射频前端模块中,射频功率放大器是功耗最高的器件,降低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功耗也是提高设备使用寿命最有效的方法。在影响射频功率放大器性能的诸多因素中,射频功率放大器架构以及天线驻波比是提射频高功率放大器效率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其中,天线驻波比会随着使用场景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直接影响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线,进而影响其发射功率和发射效率。
在5G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中,n41、n77和n79三个频段由于频率较高,空间路径衰减较大,移动制式要求该三个频段都需要发射PC2等级的发射功率,即天线发射功率为26dBm。这种高发射功率会引起射频功率放大器消耗的直流功耗变大,并且在发射效率相同的条件下,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发热也会更加严重,使得电池消耗更快、待机时间缩短。因此,在PC2等级发射功率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优化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以及提高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n41、n77和n79三个频段的带宽分别为200MHz、900MHz和600MHz,射频信号带宽最大为200MHz,因此,还需要提高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带宽,以及提高宽带信号下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该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射频前端模块及相应的电子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包括驱动级功率单元、级间功率分配器、主路功率放大器、辅路功率放大器、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和输出功率合成器;其中,
所述驱动级功率单元的输入端接收输入射频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级间功率分配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输入射频信号进行驱动放大;
所述级间功率分配器的同相输出端与所述主路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正交相输出端与所述辅路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产生两路振幅相等、相位相差90°的射频信号;
所述主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辅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功率合成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功率合成器的正交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输出功率合成器用于接收两路振幅相同、相位相差90°的射频信号,合成一路输出射频信号。
其中较优地,所述级间功率分配器由芯片上金属耦合线组成的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构成,其中采用芯片金属叠层耦合结构或者同层耦合结构。
其中较优地,所述输出功率合成器由基板上金属耦合线组成的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构成,其中采用基板金属叠层耦合结构或者同层耦合结构。
其中较优地,所述主路功率放大器由第一电容C9、第一电感L9、第一晶体管M1,以及线性化电路和偏置电路构成;其中,所述主路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与第一电容C9、第一电感L9、线性化电路连接,第一电感L9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第一电容C9的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及偏置电路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源极与地电位端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与所述主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其中,第一电容C9和第一电感L9组成输入匹配网络。
其中较优地,所述线性化电路由电阻串联正反向并联的二极管组构成;其中,电阻端连接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输入端,二极管端与地电位端连接;
所述线性化电路通过增加二极管串联数量来减弱预失真幅度,通过增加二极管并联数量或者二极管面积来加强预失真幅度。
其中较优地,所述偏置电路由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三电容C5、第三晶体管T1、第四晶体管T2构成;其中,第三晶体管T1的漏极与第七电阻R7连接后共同与偏置电压端连接,第三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及第三电容C5、第四晶体管T2的漏极连接,第三电容C5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第四晶体管T2的源极与地电位端连接,第四晶体管T2的栅极通过第八电阻R8与第三晶体管T1的源极及偏置电流输出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T1为射级跟随器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T2为反馈放大晶体管。
其中较优地,所述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和所述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均为集总器件构成的高带宽匹配网络;
所述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由第四电容C1、第五电容C2、第六电容C3、第七电容C4,以及第三电感L1、第四电感L2、第五电感L3和第六电感L4构成;其中,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五电容C2、第六电容C3及第三电感L1连接;第五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四电感L2连接,第四电感L2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第三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源电压端及第四电容C1连接,第四电容C1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第六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五电感L3、第六电感L4连接,第五电感L3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第六电感L4的另一端与第七电容C4及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的输出端连接,第七电容C4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其中,
所述第四电容C1为电源滤波电容,所述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和所述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合用一个电源滤波电容;
所述第五电容C2和所述第四电感L2串联构成调节谐波阻抗的谐振网络,所述第五电容C2采用可变电容;
所述第六电容C3、第七电容C4和第五电感L3和第六电感L4构成CLLC型阻抗匹配网络。
其中较优地,当天线相位发生变化时,所述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路功率放大单元的负载线阻抗和辅路功率放大单元的负载线阻抗发生交替变化,该两路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出功率和输出电流也发生交替变化,使得变化量相互补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射频前端模块,基于上述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实现,包括一个基板、至少一个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至少一个供电和控制芯片,以及一组输出匹配网络和输出功率合成器;其中,
所述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中的所述驱动级功率单元、所述级间功率分配器、所述主路功率放大器和所述辅路功率放大器均集成在所述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上;
所述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与所述基板之间采用正装封装方式或者倒装封装方式;
所述主路功率放大器和所述辅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金属线键合连接到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和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并分别通过铜柱或者植球直接连接到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和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上述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提供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一方面,通过采用主路功率放大单元和辅路功率放大单元相互对称的平衡式设计,最大程度地克服了天线驻波比变化对发射功率和发射效率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采用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来设计功率分配器和功率合成器,并分别在芯片级和基板上来实现,使得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面积尺寸和带宽、插入损耗、发射效率等性能指标得到最佳的折中与优化。同时,通过采用线性化电路的技术方案,改善了功率放大器的增益失真和相位失真,得到较好的线性度。通过采用低阻抗输出的偏置电路的技术方案改善了功率放大器电路宽带信号的线性度,提升了宽带信号的处理能力。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具有电路设计巧妙合理、灵活性强,以及电路性能优异等有益效果,更加符合5G通信系统技术性能指标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线性化电路的第一方案电路原理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线性化电路的第二方案电路原理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线性化电路的第三方案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线性化电路的预失真行为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偏置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b)为现有技术中,典型偏置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方案的偏置电路输出阻抗的仿真测试对比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叠层电路设计的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同层电路设计的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出功率合成器在n77工作频带内的插入损耗、隔离度和反射系数等性能指标的仿真测试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路功率放大单元和辅路功率放大单元的负载线阻抗随天线相位变化的仿真测试曲线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随天线相位变化的仿真测试曲线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电流随天线相位变化的仿真测试曲线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在n77频段中的增益、效率、线性度等性能指标的仿真测试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布局示意图;
图15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电子设备的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包括驱动级功率单元101、级间功率分配器102、主路功率放大器103、辅路功率放大器104、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105、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106和输出功率合成器107,以及射频信号输入端和射频信号输出端。其中,射频信号输入端与驱动级功率单元101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级功率单元101的输出端与级间功率分配器102输入端连接;级间功率分配器102的同相输出端与主路功率放大器103的输入端连接,主路功率放大器103的输出端与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105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105的输出端与输出功率合成器107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级间功率分配器102的正交相输出端与辅路功率放大器104的输入端连接,辅路功率放大器104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106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106的输出端与输出功率合成器107的正交相输入端连接;输出功率合成器107的输出端与射频信号输出端连接。
驱动级功率单元101用于对输入射频信号进行驱动放大后输出至级间功率分配器102。其可以为单级功率单元或者两级功率单元。
级间功率分配器102用于接收一路输入射频信号后,产生两路振幅相等、相位相差90°的射频信号,分别输出至主路功率放大器103和辅路功率放大器104。其由芯片上金属耦合线组成的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实现。
主路功率放大器103和辅路功率放大器104主要用于对各自输入射频信号的放大。其均为带有线性化电路和偏置电路的单级放大器,并且电路结构相互对称,电路元件参数相等或接近。
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105和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106用于将主路功率放大器103和辅路功率放大器104的输出阻抗分别匹配至输出功率合成器107的特征阻抗上。其均为集总器件组成的高带宽LC匹配网络。
输出功率合成器107用于接收两路振幅相同、相位相差90°的射频信号后合成一路射频信号输出。其由基板上金属耦合线组成的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实现。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中,当射频信号输入端接收到输入射频信号时,驱动级功率单元101首先对输入射频信号进行驱动放大,并将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输出至级间功率分配器102;级间功率分配器102将该射频信号分成两路振幅相同、相位相差90°的射频信号,其中,相位为+45°(同相)的射频信号输出至主路功率放大器103,相位为-45°(正交相)的射频信号输出至辅路功率放大器104;两路相位相差90°的射频信号分别经过主路功率放大器103和辅路功率放大器104进行放大后,该两路放大后的射频信号分别通过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105和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106进入输出功率合成器107的两个输入端,输出功率合成器107将该两路射频信号合成一路射频信号后通过射频信号输出端将该射频信号输出。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电路性能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包括驱动级功率单元201、级间功率分配器202、主路功率放大器203、辅路功率放大器204、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205、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206和输出功率合成器207。下面分别对各单元电路进行详细说明。
驱动级功率单元201可以由单级功率单元或者两级功率单元构成,其输入端与射频信号输入端连接,输出端与级间功率分配器202的输入端连接。其主要作用是对输入射频信号进行驱动放大。
级间功率分配器202由芯片上金属耦合线组成的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构成,具有四个接线端。其中,第一接线端为输入端,其与驱动级功率单元20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接线端为接地端,其通过第一电阻R1与地电位端连接;第三接线端为同相输出端,其与主路功率放大器203的输入端连接;第四接线端为正交相输出端,其与辅路功率放大器204的输入端连接。
级间功率分配器202的主要作用是接收一路输入射频信号后,产生两路振幅相等、相位相差90°的输出射频信号。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采用芯片金属叠层耦合结构或者同层耦合结构组成,还可以通过增加电容器件来改变耦合器的耦合系数。其电路结构具有带宽大、面积小、端口阻抗收敛的优异性能,缺点是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稍大,但在移动通信终端中可以接受。
主路功率放大器203由第一电容C9、第一电感L9、第一晶体管M1,以及线性化电路和偏置电路构成。其中,级间功率分配器202的同相输出端与主路功率放大器203的输入端连接,主路功率放大器203的输入端与第一电容C9、第一电感L9、线性化电路连接,第一电感L9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第一电容C9的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及偏置电路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源极与地电位端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与主路功率放大器203的输出端连接,主路功率放大器203的输出端与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205的输入端连接。其中,第一电容C9和第一电感L9组成输入匹配网络。
辅路功率放大器204由第二电容C10、第二电感L10、第二晶体管M2,以及线性化电路和偏置电路构成。其中,级间功率分配器202的正交相输出端与辅路功率放大器204的输入端连接,辅路功率放大器204的输入端与第二电容C10、第二电感L10及线性化电路连接,第二电感L10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第二电容C10的另一端与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及偏置电路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源极与地电位端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漏极与辅路功率放大器204的输出端连接,辅路功率放大器204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206的输入端连接。其中,第二电容C10和第二电感L10组成输入匹配网络。
主路功率放大器203和辅路功率放大器204的电路结构对称,均为单级放大器,输入端均设有结构、参数相同或接近的线性化电路,放大晶体管的面积相等或接近,并且均由结构、参数相同或接近的偏置电路提供偏置电流,输入匹配网络的结构和参数均一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线性化电路提供了三种电路结构方案,其均由电阻串联正反向并联的二极管组构成,电阻端接入放大器电路的输入端,其主要作用是优化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的线性度。
如图3(a)所示,第一方案的线性化电路由第三电阻R3、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构成。其中,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正反向相互并联后,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
如图3(b)所示,第二方案的线性化电路由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构成。其中,第四电阻R4与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第五电阻R5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并联连接后与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并联连接后与接地端连接。
如图3(c)所示,第三方案的线性化电路由第六电阻R6、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n二极管Dn、第n+1二极管Dn+1构成,其中,n为大于等于7的奇数。下面以n取9为例进行说明,电路中二极管共6只,分别为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其中,第五二极管D5、第七二极管D7和第九二极管D9依次正负极串联连接形成第一支路,第六二极管D6、第八二极管D8和第十二极管D10依次正负极串联连接形成第二支路,第一支路的负极端与第二支路的正极端并联连接后与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支路的正极端与第二支路的负极端并联连接后与地电位端连接。
线性化电路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当功率放大电路输入射频信号时,通过正反向并联二极管的整流效应,对输入射频信号进行波形整形,预先使输入射频信号失真,该预失真的射频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晶体管放大后,利用功率放大器晶体管的失真,补偿了线性化电路引起的输入射频信号的预失真,最终使得功率放大器电路输出端的射频信号失真度降低,改善了增益失真和相位失真,因此,功率放大器电路可以得到较好的线性度。
在上述三个线性化电路结构的方案设计中,第二方案的线性化电路通过改变电阻值或者电阻连结方式来调整整流效应和预失真幅度;第三方案的线性化电路通过增加二极管串联数量来减弱预失真幅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二极管并联数量或者二极管面积来加强预失真幅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偏置电路由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三电容C5、第三晶体管T1、第四晶体管T2构成。其中,第三晶体管T1的漏极与第七电阻R7连接后共同与偏置电压端连接,第三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及第三电容C5、第四晶体管T2的漏极连接,第三电容C5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第四晶体管T2的源极与地电位端连接,第四晶体管T2的栅极通过第八电阻R8与第三晶体管T1的源极及偏置电流输出端连接。
在偏置电路结构中,第三晶体管T1为射级跟随器晶体管,第四晶体管T2为反馈放大晶体管,该偏置电路实现了低阻抗输出,为功率放大器电路主功率管提供偏置电流,同时,改善了功率放大器电路宽带信号的线性度,提升了功率放大器电路宽带信号的处理能力。
为了验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置电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发明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如图5(b)所示现有技术方案的偏置电路分别进行了输出阻抗的仿真测试。仿真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图6中,横坐标为频率,纵坐标为阻抗,曲线202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偏置电路的输出阻抗,曲线201为现有技术方案偏置电路的输出阻抗。从图6中可以看出,在小于200MHz的低频区域,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偏置电路的输出阻抗非常小、接近0Ω,而现有技术方案偏置电路的输出阻抗大于50Ω。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偏置电路实现低阻抗输出的效果非常明显。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置电路,也可以采用其他类似的不同电路结构来实现低阻抗输出,为功率放大器电路提供偏置电流。
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205由第四电容C1、第五电容C2、第六电容C3、第七电容C4,以及第三电感L1、第四电感L2、第五电感L3和第六电感L4构成。其中,主路功率放大器203的输出端与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205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205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五电容C2、第六电容C3及第三电感L1连接;第五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四电感L2连接,第四电感L2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第三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源电压端及第四电容C1连接,第四电容C1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第六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五电感L3、第六电感L4连接,第五电感L3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第六电感L4的另一端与第七电容C4及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205的输出端连接,第七电容C4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205的输出端与输出功率合成器207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其中,第四电容C1为电源滤波电容。第五电容C2和第四电感L2串联构成调节谐波阻抗的谐振网络,其中,第五电容C2可以采用可变电容。第六电容C3、第七电容C4和第五电感L3和第六电感L4构成CLLC型阻抗匹配网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阻抗匹配网络也可以采用LCCL型阻抗匹配网络。
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206由第八电容C6、第九电容C7、第十电容C8,以及第七电感L5、第八电感L6、第九电感L7和第十电感L8构成。其中,辅路功率放大器204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206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206的输入端分别与第八电容C6、第九电容C7及第七电感L5连接,第八电容C6的另一端与第八电感L6连接,第八电感L6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第七电感L5的另一端与电源电压端连接;第九电容C7的另一端与第九电感L7、第十电感L8连接,第九电感L7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第十电感L8的另一端与第十电容C8及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206的输出端连接,第十电容C8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206的输出端与输出功率合成器207的正交相输入端连接。
其中,第八电容C6和第八电感L6串联构成调节谐波阻抗的谐振网络,其中,第八电容C6可以采用可变电容。第九电容C7、第十电容C8和第九电感L7和第十电感L8构成CLLC型阻抗匹配网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阻抗匹配网络也可以采用LCCL型阻抗匹配网络。
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205和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206均为集总器件组成的高带宽LC匹配网络,其作用是将主路功率放大器203和辅路功率放大器204的输出阻抗分别匹配至输出功率合成器207的特征阻抗上。
输出功率合成器207由基板上金属耦合线组成的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构成,具有四个接线端。其中,第一接线端为同相输入端,其与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205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接线端为正交相输入端,其与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206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接线端为输出端,其与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四接线端为接地端,其通过第二电阻R2与地电位端连接。
输出功率合成器207的主要作用是接收两路振幅相同、相位相差90°的输入射频信号后,将其合成一路射频信号输出。该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采用基板金属叠层耦合结构或者同层耦合结构组成,由于基板金属的厚度远大于芯片金属,并且,铜材质基板的导电率较好,因此,可以将插入损耗进行最优化。其电路结构具有带宽大、插入损耗较小、端口阻抗收敛的优异性能,缺点是面积稍大,但在移动通信终端中可以接受。
如图7所示,为采用叠层电路设计的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图7中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为采用芯片上金属耦合线组成的级间功率分配器结构,其具有一个信号输入端和二个信号输出端。当该叠层电路设计的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用于输出功率合成器时,则采用基板上金属耦合线组成,并具有二个信号输入端和一个信号输出端。
如图8所示,采用同层电路设计的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图8中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为采用芯片上金属耦合线组成的级间功率分配器结构,其具有一个信号输入端和二个信号输出端。当该同层电路设计的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用于输出功率合成器时,则采用基板上金属耦合线组成,并具有二个信号输入端和一个信号输出端。
为了验证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输出功率合成器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发明人在n77工作频带内对其进行了插入损耗、隔离度和反射系数等性能指标的仿真测试。测试结果如图9所示,其中,曲线401为基板金属设计的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的插入损耗,大约为0.1dBc;曲线402为芯片金属设计的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的插入损耗,大约为0.5dBc;与芯片金属设计相对比,基板金属设计的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的插入损耗减小了大约0.4dBc。曲线403为两路输入射频端口的隔离度,均在-25dBc以下。曲线404、405、406为三路射频端口的反射系数,均在-25dBc以下,说明端口阻抗收敛、反射系数小。曲线407为两路输入射频端口的相位差,相位差保持在90°。
通过上述仿真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在n77工作频带内,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采用基板金属设计的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构成的输出功率合成器,其插入损耗、隔离度、反射系数和相位差等性能指标的优异效果非常明显。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中的各单元电路进行了详细说明,下面对天线驻波比发生变化时,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发射功率和效率情况进行分析说明。
在现有技术中,单端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饱和功率PRF_sAT以及回退功率处的效率ηRF_rated为:
其中,PRF_rated是功率放大器回退处功率;VCC为电源电压;RL为功率放大器负载线。
由公式1和公式2可知,当功率放大器负载线RL增大时,回退功率处的效率ηRF_rated会提高,但功率放大器的饱和功率PRF_SAT会减小;当功率放大器负载线RL减小时,功率放大器的饱和功率PRF_SAT会增大,但回退功率处的效率ηRF_rated会降低。
天线驻波比VSWR的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RANT为天线负载线;RL为功率放大器负载线,通常设计取值为RL=50Ω。
当天线负载线RANT与功率放大器负载线RL相等时,即天线驻波比VSWR为1,单端功率放大器的发射功率和发射效率为最优状况。当天线负载线RANT与功率放大器负载线RL不相等时,即天线驻波比VSWR大于1的情况下,功率放大器的发射功率或者发射效率会发生改变降低,发射功率的降低会导致发射指标失效。为了满足在天线驻波比VSWR<3条件下发射功率的要求,单端功率放大器设计一般通过提高天线驻波比VSWR=1条件下的发射功率,来满足在天线驻波比VSWR<3条件下发射功率的要求。这种方法会降低功率放大器的发射效率,进而增加了器件的发热,以及减小待机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对于天线驻波比VSWR发生变化时,其输出功率GA为:
GA=20·log(e-j2θ)=0 dBc (4)
其中,2θ为耦合器传输臂的相位。
由公式4可知,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天线驻波比VSWR发生变化时,对其输出功率不产生影响,能够保持恒定的输出功率。
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两路功率放大单元的负载线阻抗分别为:
其中,ZA为主路功率放大单元的负载线阻抗;ZB为辅路功率放大单元的负载线阻抗;Z0为系统特征阻抗,一般为50Ω;ΓL为天线发射系数;θL为天线相位。
天线发射系数ΓL与天线驻波比VSWR的数学关系式为:
由公式5和公式6可以看出,功率放大单元的负载线阻抗随着天线相位的变化而变化,进一步会直接影响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电流和输出功率。下面通过负载线阻抗、输出功率和工作电流等仿真测试来验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指标。
如图10所示,在天线驻波比VSWR为3的条件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两路功率放大单元的负载线阻抗,随着天线相位的变化呈现相互补偿的效果。图10中,曲线301为主路功率放大单元的负载线阻抗,曲线302为辅路功率放大单元的负载线阻抗,两路负载阻抗的交替变化,使得两路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出功率和输出电流也交替变化,呈现相互补偿的效果。
在上述仿真测试中,当天线相位在0°~180°范围内发生变化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路功率放大单元和辅路功率放大单元的阻抗、电流和输出功率的具体变化情况如下:
当天线相位角为0°、90°和180°时,主路负载阻抗和辅路负载阻抗相等,即ZA=ZB=81Ω,此时,主路功率放大单元和辅路功率放大单元的电流和输出功率也分别相等,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端的输出功率为主路功率放大单元和辅路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出功率之和。
当天线相位角偏离0°、90°和180°时,以45°为例,主路负载阻抗ZA=142Ω,与天线相位角为0°、90°和180°时相比增大了61Ω;辅路负载阻抗ZB=20Ω,与天线相位角为0°、90°和180°时相比减小了61Ω;此时,主路功率放大单元的电流和输出功率与天线相位角为0°、90°和180°时相比均相应减小,辅路功率放大单元的电流和输出功率与天线相位角为0°、90°和180°时相比均相应增大,前者的减小量与后者的增大量分别相等,因此,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端的输出功率,即主路功率放大单元和辅路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出功率之和保持恒定不变。
如图11所示,在天线驻波比VSWR为3的条件下,随天线相位的变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变化大约为1dB。图11中,曲线30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平衡式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随天线相位的变化曲线;曲线304为现有技术中单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随天线相位的变化曲线,其输出功率的变化大约为8dB。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提供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在天线相位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地保持稳定的输出功率。
如图12所示,在天线驻波比VSWR为3的条件下,随天线相位的变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工作电流的变化大约30mA。图12中,曲线30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平衡式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电流随天线相位的变化曲线;曲线306为现有技术中单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电流随天线相位的变化曲线,其工作电流的变化大约为300mA。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提供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在天线相位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地保持稳定的工作电流。
通过上述分析及仿真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在天线驻波比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提高发射功率和发射效率。
另外,发明人进一步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应用n77频段中的增益、效率、线性度等多项性能指标进行了仿真测试,仿真测试结果如图13所示。其中,曲线501为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增益曲线,在n77频段内增益偏差在±1dB以内;曲线502为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曲线,在n77频段内线性度偏差在±2dB以内;曲线503为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曲线,在n77频段内效率偏差在2%以内;曲线504为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饱和功率曲线,在n77频段内饱和功率偏差在±1dB以内。从仿真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在n77频段内增益、效率、线性度等多项性能均能够满足系统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射频前端模块,该射频前端模块中包括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可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作为移动通信终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射频前端模块包括一个基板、至少一个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至少一个供电和控制芯片,以及一组由集总表面贴装元器件构成的输出匹配网络和由基板上金属线形成的输出功率合成器。其中,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由至少一级驱动级功率单元、级间功率分配器、主路功率放大器和辅路功率放大器构成。
如图14所示,在该射频前端模块中,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布局方式为,驱动级功率单元、级间功率分配器、主路功率放大器和辅路功率放大器均设置在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上,供电和控制芯片A、供电和控制芯片B、供电和控制芯片C,以及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和输出功率合成器均设置在基板上。其中,供电和控制线路A为驱动级功率单元提供电源和控制信号,供电和控制线路B为主路功率放大器提供电源和控制信号,供电和控制线路C为辅路功率放大器提供电源和控制信号。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与基板的封装方式为正装封装方式,主路功率放大器和辅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金属线键合连接到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和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图14中还提供了输入射频信号的流向,如箭头所示,射频输入信号从驱动级功率单元的输入端进入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最终由输出功率合成器的输出端传输出去。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供电和控制芯片A、供电和控制芯片B和供电和控制芯片C可以设置在同一颗芯片上,还可以是完全独立的三颗芯片或集成为一颗、两颗芯片。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与基板的封装方式还可以采用倒装封装方式,主路功率放大器和辅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铜柱或者植球直接连接到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和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同样,为了节省面积,输出功率合成器可以设置在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和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的侧面或者下方。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还可以被用在电子设备中,作为通信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电子设备是指可以在移动环境中使用,支持GSM、EDGE、TD_SCDMA、TDD_LTE、FDD_LTE、5G等多种通信制式的计算机设备,包括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车载电脑等。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也适用于其他射频前端模块应用的场合,例如通信基站、智能网联汽车等。
如图15所示,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包括通信组件、传感器组件、电源组件、多媒体组件及输入/输出接口。其中,存储器、通信组件、传感器组件、电源组件、多媒体组件及输入/输出接口均与该处理器连接。存储器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等,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等。其它传感器组件、电源组件、多媒体组件等均可以采用现有常规器件实现,在此就不具体说明了。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提供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一方面,通过采用主路功率放大单元和辅路功率放大单元相互对称的平衡式设计,最大程度地克服了天线驻波比变化对发射功率和发射效率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采用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来设计功率分配器和功率合成器,并分别在芯片级和基板上来实现,使得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面积尺寸和带宽、插入损耗、发射效率等性能指标得到最佳的折中与优化。同时,通过采用线性化电路的技术方案,改善了功率放大器的增益失真和相位失真,得到较好的线性度。通过采用低阻抗输出的偏置电路的技术方案改善了功率放大器电路宽带信号的线性度,提升了宽带信号的处理能力。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具有电路设计巧妙合理、灵活性强,以及电路性能优异等有益效果,更加符合5G通信系统技术性能指标的要求。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前端模块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内容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属于本发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级功率单元、级间功率分配器、主路功率放大器、辅路功率放大器、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和输出功率合成器;其中,
所述驱动级功率单元的输入端接收输入射频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级间功率分配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输入射频信号进行驱动放大;
所述级间功率分配器的同相输出端与所述主路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正交相输出端与所述辅路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产生两路振幅相等、相位相差90°的射频信号;
所述主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辅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功率合成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功率合成器的正交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输出功率合成器用于接收两路振幅相同、相位相差90°的射频信号,合成一路输出射频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级间功率分配器由芯片上金属耦合线组成的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构成,其中采用芯片金属叠层耦合结构或者同层耦合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功率合成器由基板上金属耦合线组成的3dB分布式正交耦合器构成,其中采用基板金属叠层耦合结构或者同层耦合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路功率放大器由第一电容(C 9)、第一电感(L 9)、第一晶体管(M 1),以及线性化电路和偏置电路构成;其中,所述主路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与第一电容(C 9)、第一电感(L 9)、线性化电路连接,第一电感(L 9)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第一电容(C 9)的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M 1)的栅极及偏置电路连接,第一晶体管(M 1)的源极与地电位端连接,第一晶体管(M 1)的漏极与所述主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其中,第一电容(C 9)和第一电感(L 9)组成输入匹配网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性化电路由电阻串联正反向并联的二极管组构成;其中,电阻端连接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输入端,二极管端与地电位端连接;
所述线性化电路通过增加二极管串联数量来减弱预失真幅度,通过增加二极管并联数量或者二极管面积来加强预失真幅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置电路由第七电阻(R 7)、第八电阻(R8)、第三电容(C 5)、第三晶体管(T 1)、第四晶体管(T 2)构成;其中,第三晶体管(T 1)的漏极与第七电阻(R 7)连接后共同与偏置电压端连接,第三晶体管(T 1)的栅极与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及第三电容(C 5)、第四晶体管(T 2)的漏极连接,第三电容(C 5)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第四晶体管(T 2)的源极与地电位端连接,第四晶体管(T 2)的栅极通过第八电阻(R8)与第三晶体管(T 1)的源极及偏置电流输出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T 1)为射级跟随器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T 2)为反馈放大晶体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和所述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均为集总器件构成的高带宽匹配网络;
所述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由第四电容(C 1)、第五电容(C 2)、第六电容(C 3)、第七电容(C 4),以及第三电感(L 1)、第四电感(L 2)、第五电感(L 3)和第六电感(L4)构成;其中,所述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五电容(C 2)、第六电容(C 3)及第三电感(L1)连接;第五电容(C 2)的另一端与第四电感(L 2)连接,第四电感(L 2)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第三电感(L 1)的另一端与电源电压端及第四电容(C 1)连接,第四电容(C 1)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第六电容(C 3)的另一端与第五电感(L 3)、第六电感(L 4)连接,第五电感(L 3)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第六电感(L 4)的另一端与第七电容(C4)及所述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的输出端连接,第七电容(C 4)的另一端与地电位端连接;其中,
所述第四电容(C 1)为电源滤波电容,所述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和所述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合用一个电源滤波电容;
所述第五电容(C 2)和所述第四电感(L 2)串联构成调节谐波阻抗的谐振网络,所述第五电容(C 2)采用可变电容;
所述第六电容(C 3)、第七电容(C 4)和第五电感(L 3)和第六电感(L4)构成CLLC型阻抗匹配网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
当天线相位发生变化时,所述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路功率放大单元的负载线阻抗和辅路功率放大单元的负载线阻抗发生交替变化,该两路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出功率和输出电流也发生交替变化,使得变化量相互补偿。
9.一种射频前端模块,基于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至少一个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至少一组输出匹配网络和输出功率合成器;其中,
所述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中的所述驱动级功率单元、所述级间功率分配器、所述主路功率放大器和所述辅路功率放大器均集成在所述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上;
所述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与所述基板之间采用正装封装方式或者倒装封装方式;
所述主路功率放大器和所述辅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金属线键合连接到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和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并分别通过铜柱或者植球直接连接到第一输出匹配网络(A)和第二输出匹配网络(B)。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
CN202310119049.8A 2022-09-30 2023-02-15 一种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前端模块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5820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3/119549 WO2024067226A1 (zh) 2022-09-30 2023-09-18 一种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前端模块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6074 2022-09-30
CN202211216074X 2022-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82093A true CN116582093A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44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19049.8A Pending CN116582093A (zh) 2022-09-30 2023-02-15 一种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前端模块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82093A (zh)
WO (1) WO202406722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53260A (zh) * 2023-11-02 2024-01-05 深圳市恒运昌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平衡功放的能量过冲抑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7792311A (zh) * 2024-02-26 2024-03-29 季华实验室 一种多级合成的射频功率放大器
WO2024067226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前端模块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46449B (en) * 2007-08-16 2011-08-01 Ind Tech Res Inst Power amplifier circuit for multi-frequencies and multi-mode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06533374A (zh) * 2016-09-20 2017-03-22 锐迪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gsm射频功率放大器
CN113922780A (zh) * 2021-10-19 2022-01-11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可应用于Doherty PA的功分器
CN114172469A (zh) * 2021-12-02 2022-03-1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负载调制平衡功率放大器及自匹配实现方法
CN114070210B (zh) * 2022-01-18 2022-09-20 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带宽的负载调制功率放大器及相应的射频前端模块
CN115037253A (zh) * 2022-06-17 2022-09-09 成都通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匹配优化的Doherty功率放大器
CN116582093A (zh) * 2022-09-30 2023-08-11 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前端模块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7226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前端模块及电子设备
CN117353260A (zh) * 2023-11-02 2024-01-05 深圳市恒运昌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平衡功放的能量过冲抑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7792311A (zh) * 2024-02-26 2024-03-29 季华实验室 一种多级合成的射频功率放大器
CN117792311B (zh) * 2024-02-26 2024-05-07 季华实验室 一种多级合成的射频功率放大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67226A1 (zh) 2024-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582093A (zh) 一种平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前端模块及电子设备
US8354882B2 (en) Doherty amplifier with input network optimized for MMIC
US10601380B2 (en) Band-reconfigurable and load-adaptive power amplifier
EP2458730B1 (en) Radiofrequency amplifier
US11533028B2 (en) Radio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with harmonic control circuit as well a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0785926B (zh) 具有大rf分数和瞬时带宽的反向多尔蒂功率放大器
US10862434B1 (en) Asymmetric Doherty amplifier with complex combining load matching circuit
EP3736977B1 (en) Outphasing power amplifier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hieving output matching thereof
TW201842728A (zh) 具有大的射頻及瞬時頻寬的反相杜赫功率放大器
KR102631762B1 (ko) 부하 변조 증폭기
Li et al. A 110-to-130 GHz SiGe BiCMOS doherty power amplifier with a slotline-based power combiner
CN109428561B (zh) 功率放大电路
CN117040451A (zh) 一种平衡式功率放大器及提高线性度的方法
CN102340290A (zh) 一种适用于高频功率器件的稳定网络
CN114365416A (zh) Rf功率放大器封装中的偏置电压连接
Vivien et al. A novel double balanced architecture with VSWR immunity for high efficiency power amplifier
CN114978045A (zh) 一种双频Doherty功率放大器及射频分立器件
US11949390B2 (en) Load modulated balanced power amplifier integrated circuits including transformer-based hybrid splitter/combiner circuits
CN105680801B (zh) 一种平衡散热的多模功率放大器及其移动终端
CN110417355B (zh) 一种集成高阻线多赫蒂放大器
CN207835415U (zh) 一种载波功放共用的双频三路Doherty功率放大器
CN113141743B (zh) 一种固态微波功率合成驱动模块
CN218217310U (zh) 输入匹配电路和射频电路
US20230396218A1 (en) High millimeter-wave Frequency Gain-Boosting Power Amplifier with Differential Complex Neutralization Feedback Network
WO2023216071A1 (zh) 一种功率放大电路以及射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