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80939A - 共模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共模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80939A
CN116580939A CN202310078966.6A CN202310078966A CN116580939A CN 116580939 A CN116580939 A CN 116580939A CN 202310078966 A CN202310078966 A CN 202310078966A CN 116580939 A CN116580939 A CN 116580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peripheral end
coil pattern
coil
oute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789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奥村武史
川村浩司
筒井秀德
佐川博士
一瀬健一
广瀬太一
坂本大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580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809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04Printed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H01F17/0013Printed inductances with stacked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153Electrical filters; Controll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H01F2017/0073Printed inductances with a special conductive pattern, e.g. flat spi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2017/0093Common mode choke coi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04Printed windings
    • H01F2027/2809Printed windings on stacked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提高一对绕线间的对称性的共模滤波器。共模滤波器(1)具有导体层(L1、L2)。导体层(L1)包括:线圈图案(C1)、连接图案(11)和引出图案(51)。导体层(L2)包括:线圈图案(C2)、连接图案(22)和引出图案(52)。线圈图案(C1、C2)的卷绕方向相互相同。引出图案(51)比引出图案(52)长,线圈图案(C2)的直径大于线圈图案(C1)的直径。由此,因引出图案(51)和引出图案(52)长度的差异而引起的绕线间的电阻差,通过线圈图案(C1)和线圈图案(C2)的直径的差异而抵消,因此,能够提高一对绕线间的对称性。

Description

共模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模滤波器,尤其涉及一种表面安装的芯片型共模滤波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共模滤波器,其具有层叠有多个导体层的结构。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共模滤波器具有4层导体层,形成于各导体层的线圈图案的外周端连接于端子电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0366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存在以下问题,即,在专利文献1的图3和图4所示的图案形状,在一对绕线(line)间,匝数产生微小的差异,因此,在一对绕线间,在电感或电阻产生差异。与之相对地,根据专利文献1的图6所示的图案形状,能够使一对绕线的匝数大致一致,但在该情况下,包括于一个绕线的引出图案沿线圈图案的相反方向长距离地延伸,因此,存在在一对绕线间电感平衡容易破坏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一对绕线间的对称性的共模滤波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和第2端子电极;第1导体层,包括:第1线圈图案、连接于第1端子电极的第1连接图案、以及连接第1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第1连接图案的第1引出图案;以及第2导体层,包括:第2线圈图案、连接于第2端子电极的第2连接图案、以及连接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第2连接图案的第2引出图案,第1连接图案和第2连接图案从层叠方向观察沿第1方向排列,从第1线圈图案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和从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相互相同,第1引出图案包括从第1连接图案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1区间,第2引出图案包括从第2连接图案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2区间,从第1连接图案朝向第1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第1区间的延伸方向和从第2连接图案朝向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第2区间的延伸方向,第1区间比第2区间长,第2线圈图案的直径大于第1线圈图案的直径。
根据本发明,因第1引出图案的第1区间和第2引出图案的第2区间的长度的差异而引起的绕线间的电阻差,通过第1线圈图案和第2线圈图案的直径的差异而抵消,因此,能够提高一对绕线间的对称性。并且,由于第1区间和第2区间相互沿相反方向延伸,因此,能够降低第1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平面位置的差异。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第1线圈图案和第2线圈图案从层叠方向观察不具有重叠。由此,第1线圈图案和第2线圈图案之间产生的杂散电容降低,因此,高频特性提高。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第1引出图案还包括:位于第1区间和第1线圈图案的外周端之间,并且沿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3区间,第2引出图案还包括:位于第2区间和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之间,并且沿第2方向延伸的第4区间。由此,通过第3和第4区间的长度,能够调节第1和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为,第3区间和第4区间从层叠方向观察具有重叠。由此,能够使第1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平面位置更接近。
也可以为,根据本发明的共模滤波器还具备:第3和第4端子电极;第3导体层,包括:内周端连接于第1线圈图案的内周端的第3线圈图案、连接于第3端子电极的第3连接图案、以及连接第3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第3连接图案的第3引出图案;以及第4导体层,包括:内周端连接于第2线圈图案的内周端的第4线圈图案、连接于第4端子电极的第4连接图案、以及连接第4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第4连接图案的第4引出图案,第3连接图案和第4连接图案从层叠方向观察沿第1方向排列,从第1和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和从第3和第4线圈图案的内周端朝向外周端的卷绕方向相互相同,第3引出图案包括:从第3连接图案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5区间,第4引出图案包括:从第4连接图案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6区间,从第3连接图案朝向第3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第5区间的延伸方向,和从第4连接图案朝向第4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第6区间的延伸方向相互相反,第5区间比第6区间长,第4线圈图案的直径大于第3线圈图案的直径。由此,因第3引出图案的第5区间和第4引出图案的第6区间的长度的差异而引起的绕线间的电阻差,通过第3线圈图案和第4线圈图案的直径的差异而抵消,因此,能够提高一对绕线间的对称性。并且,由于第5区间和第6区间相互沿相反方向延伸,因此,能够降低第3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第4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平面位置的差异。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第3线圈图案和第4线圈图案从层叠方向观察不具有重叠。由此,第3线圈图案和第4线圈图案之间产生的杂散电容降低,因此,高频特性提高。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第3引出图案还包括:位于第5区间和第3线圈图案的外周端之间,并且沿第2方向延伸的第7区间,第4引出图案还包括:位于第6区间和第4线圈图案的外周端之间,并且沿第2方向延伸的第8区间。由此,通过第7和第8区间的长度,能够调节第3和第4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为,第7区间和第8区间从层叠方向观察具有重叠。由此,能够使第3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第4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平面位置更接近。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第1连接图案和第3连接图案,从层叠方向观察,沿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排列,第2连接图案和第4连接图案,从层叠方向观察,沿第2方向排列,从第1区间的第1连接图案朝向第1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延伸方向,和从第1线圈图案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相同,从第2区间的第2连接图案朝向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延伸方向,和从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相反,从第3区间的第3连接图案朝向第3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延伸方向,和从第3线圈图案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相同,从第4区间的第4连接图案朝向第4线圈图案的外周端的延伸方向,和从第4线圈图案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相反。由此,能够抑制因沿与第2和第4线圈图案相反方向延伸的第2和第4引出图案而引起的电感平衡的破坏。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为,第1线圈图案的内周端,与位于在外周方向上距第1线圈图案的内周端1/2匝的第1位置在径向上的距离为第1距离,第2线圈图案的内周端,与位于在外周方向上距第2线圈图案的内周端1/2匝的第2位置在径向上的距离为第2距离,第3线圈图案的内周端,与位于在外周方向上距第3线圈图案的内周端1/2匝的第3位置在径向上的距离为第3距离,第4线圈图案的内周端,与位于在外周方向上距第4线圈图案的内周端1/2匝的第4位置在径向上的距离为第4距离,第2距离大于第1距离,第4距离大于第3距离。由此,能够降低因第1和第3引出图案与第2和第4引出图案的长度的差异而引起的电感的差异。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提高一对绕线间的对称性的共模滤波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1的外观的大致立体图。
图2是用于说明导体层L1的图案形状的大致俯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绝缘层60的图案形状的大致俯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导体层L2的图案形状的大致俯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绝缘层70的图案形状的大致俯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导体层L3的图案形状的大致俯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绝缘层80的图案形状的大致俯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导体层L4的图案形状的大致俯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绝缘层90的图案形状的大致俯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端子电极E1~E4的图案形状的大致俯视图。
图11是示出将导体层L1和导体层L2重叠的状态的大致俯视图。
图12是示出将导体层L3和导体层L4重叠的状态的大致俯视图。
图13是沿着图11和图12所示的A-A线的大致截面图。
图14是沿着图11和图12所示的B-B线的大致截面图。
图15是根据示出将导体层L1和导体层L2重叠的状态的变形例的大致俯视图。
图16是根据示出将导体层L3和导体层L4重叠的状态的变形例的大致俯视图。
图17是沿着图15和图16所示的A-A线的大致截面图。
图18是沿着图15和图16所示的B-B线的大致截面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共模滤波器;2…素体;3…支撑体;4…线圈层;5…磁性材料层;11~14、21~24、31~34、41~44…连接图案;50、60、70、80、90…绝缘层;51~54…引出图案;51x~54x、51y~54y…区间;55、56…中继图案;61~65、71~76、81~85、91~94…开口部;C1~C4…线圈图案;E1~E4…端子电极;L1~L4…导体层;P1~P4…位置;S1~S4…侧面;S5…安装面;S6…上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1的外观的大致立体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共模滤波器1具备:素体2、和埋入素体2的4个端子电极E1~E4。素体2具有:由铁氧体等高导磁率材料构成的支撑体3、层叠于支撑体3的线圈层4、以及层叠于线圈层4的磁性材料层5。线圈层4具有绝缘层和导体层在z方向上交替层叠的结构,在导体层形成后述的线圈图案。磁性材料层5也可以是由铁氧体或坡莫合金等构成的磁性粉末和树脂混合的复合磁性材料。端子电极E1~E4埋入磁性材料层5,其一部分表面从素体2露出。
素体2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具有:构成xy面并相互位于相反侧的安装面S5和上表面S6、构成xz面并相互位于相反侧的侧面S1、S2、以及构成yz面并相互位于相反侧的侧面S3、S4。安装面S5和上表面S6与作为层叠方向的z方向正交。
如图1所示,端子电极E1露出于由安装面S5和侧面S1、S3构成的角部。端子电极E2露出于由安装面S5和侧面S1、S4构成的角部。端子电极E3露出于由安装面S5和侧面S2、S3构成的角部。端子电极E4露出于由安装面S5和侧面S2、S4构成的角部。
并且,线圈层4中包括的连接图案从侧面S1~S4露出。其中,连接图案11~14露出于侧面S1、S3,与端子电极E1重叠并且连接于端子电极E1。连接图案21~24露出于侧面S1、S4,与端子电极E2重叠并且连接于端子电极E2。连接图案31~34露出于侧面S2、S3,与端子电极E3重叠并且连接于端子电极E3。连接图案41~44露出于侧面S2、S4,与端子电极E4重叠并且连接于端子电极E4。
其次,对构成线圈层4的各层的结构进行说明。
线圈层4具有:图2~图9所示的绝缘层50、60、70、80、90和导体层L1~L4在支撑体3的表面交替层叠的结构。如图2所示,绝缘层50是覆盖支撑体3的xy表面的层,在其表面形成有导体层L1。导体层L1具有:螺旋状卷绕的线圈图案C1、连接图案11、21、31、41、以及引出图案51。线圈图案C1从外周端朝向内周端向右(顺时针)卷绕。线圈图案C1的外周端经由引出图案51连接于连接图案11。其他连接图案21、31、41未连接于线圈图案C1,而是在面内独立的导体图案。连接图案11、21、31、41分别配置于与端子电极E1~E4重叠的位置,连接图案11、21从z方向观察沿x方向排列,连接图案31、41从z方向观察沿x方向排列,连接图案11、31从z方向观察沿y方向排列,连接图案21、41从z方向观察沿y方向排列。引出图案51包括沿x方向延伸的区间51x和沿y方向延伸的区间51y,区间51x连接于连接图案11,区间51y连接于线圈图案C1的外周端。
导体层L1被图3所示的绝缘层60覆盖。绝缘层60具有开口部61~65。开口部61~64分别设置于与连接图案11、21、31、41重叠的位置。开口部65设置于与线圈图案C1的内周端重叠的位置。
在绝缘层60的表面形成有图4所示的导体层L2。导体层L2具有:螺旋状卷绕的线圈图案C2、连接图案12、22、32、42、引出图案52、以及中继图案55。线圈图案C2从外周端朝向内周端向右(顺时针)卷绕。线圈图案C2的外周端经由引出图案52连接于连接图案22。其他连接图案12、32、42和中继图案55未连接于线圈图案C2,而是在面内独立的导体图案。引出图案52包括沿x方向延伸的区间52x和沿y方向延伸的区间52y,区间52x连接于连接图案22,区间52y连接于线圈图案C2的外周端。连接图案12、22、32、42经由设置于绝缘层60的开口部61~64分别连接于导体层L1的连接图案11、21、31、41。此外,中继图案55经由设置于绝缘层60的开口部65,连接于线圈图案C1的内周端。
导体层L2被图5所示的绝缘层70覆盖。绝缘层70具有开口部71~76。开口部71~74分别设置于与连接图案12、22、32、42重叠的位置。开口部75设置于与中继图案55重叠的位置。开口部76设置于与线圈图案C2的内周端重叠的位置。
在绝缘层70的表面形成有图6所示的导体层L3。导体层L3具有:螺旋状卷绕的线圈图案C3、连接图案13、23、33、43、引出图案53、以及中继图案56。线圈图案C3从内周端朝向外周端向右(顺时针)卷绕。线圈图案C3的外周端经由引出图案53连接于连接图案33。其他连接图案13、23、43和中继图案56未连接于线圈图案C3,而是在面内独立的导体图案。引出图案53包括沿x方向延伸的区间53x和沿y方向延伸的区间53y,区间53x连接于连接图案33,区间53y连接于线圈图案C3的外周端。连接图案13、23、33、43经由设置于绝缘层70的开口部71~74分别连接于导体层L2的连接图案12、22、32、42。此外,线圈图案C3的内周端经由开口部75连接于中继图案55。由此,线圈图案C3的内周端和线圈图案C1的内周端经由中继图案55相互连接。并且,中继图案56经由设置于绝缘层70的开口部76连接于线圈图案C2的内周端。
导体层L3被图7所示的绝缘层80覆盖。绝缘层80具有开口部81~85。开口部81~84分别设置于与连接图案13、23、33、43重叠的位置。开口部85设置于与中继图案56重叠的位置。
在绝缘层80的表面形成有图8所示的导体层L4。导体层L4具有:螺旋状卷绕的线圈图案C4、连接图案14、24、34、44、以及引出图案54。线圈图案C4从内周端朝向外周端向右(顺时针)卷绕。线圈图案C4的外周端经由引出图案54连接于连接图案44。其他连接图案14、24、34未连接于线圈图案C4,而是在面内独立的导体图案。引出图案54包括沿x方向延伸的区间54x和沿y方向延伸的区间54y,区间54x连接于连接图案44,区间54y连接于线圈图案C4的外周端。连接图案14、24、34、44经由设置于绝缘层80的开口部81~84分别连接于导体层L3的连接图案13、23、33、43。此外,线圈图案C4的内周端经由开口部85连接于中继图案56。由此,线圈图案C4的内周端和线圈图案C2的内周端经由中继图案56相互连接。
导体层L4被图9所示的绝缘层90覆盖。绝缘层90具有开口部91~94。开口部91~94分别设置于与连接图案14、24、34、44重叠的位置。
在绝缘层90的表面形成图10所示的端子电极E1~E4。端子电极E1~E4分别经由开口部91~94连接于导体层L4的连接图案14、24、34、44。由此,在端子电极E1和端子电极E3之间串联连接有线圈图案C1、C3,在端子电极E2和端子电极E4之间串联连接有线圈图案C2、C4。并且,由于线圈图案C1~C4在z方向上依次层叠,因此,在由线圈图案C1、C3构成的电感器和由线圈图案C2、C4构成的电感器之间产生较高的磁耦合。此外,在绝缘层90的表面中的、未形成端子电极E1~E4的部分,形成有图1所示的磁性材料层5。
图11是示出将导体层L1和导体层L2重叠的状态的大致俯视图。图12是示出将导体层L3和导体层L4重叠的状态的大致俯视图。此外,图13是沿着图11和图12所示的A-A线的大致截面图,图14是沿着图11和图12所示的B-B线的大致截面图。
如图11所示,线圈图案C2的直径比线圈图案C1大,并且两者从z方向观察不具有重叠。此外,引出图案51比引出图案52长。引出图案51的区间51y和引出图案52的区间52y从z方向观察重叠,其端部连接于线圈图案C1、C2的外周端。区间51y、52y是相对于线圈图案C1、C2沿径向连接的部分,未构成线圈图案C1、C2的一部分。即,线圈图案C1、C2由沿周向延伸的导体图案构成。并且,由于引出图案51比引出图案52长,因此,当线圈图案C1、C2的直径相同时,电阻值产生差异,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线圈图案C2的直径大于线圈图案C1的直径,因此,因引出图案51、52的长度的差异而引起的电阻值的差异被抵消。并且,由于线圈图案C1和线圈图案C2不具有重叠,因此,在线圈图案C1和线圈图案C2之间产生的杂散电容也降低,其结果,也能够使高频特性提高。并且,在线圈图案C1和线圈图案C2的对准产生偏差的情况下,在某区间线圈图案C1、C2接近,两者间的杂散电容增大,另一方面,在其他区间线圈图案C1、C2分离,两者间的杂散电容降低,因此,也能够抑制因对准偏差而引起的高频特性的变化。
此外,引出图案51的区间51x的从连接图案11朝向线圈图案C1的外周端的延伸方向(+x方向),与从线圈图案C1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相同,因此,由该部分产生的磁通与由线圈图案C1产生的磁通相互增强。与之相对地,引出图案52的区间52x的从连接图案22朝向线圈图案C2的外周端的延伸方向(-x方向),与从线圈图案C2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相反,因此,由该部分产生的磁通与由线圈图案C2产生的磁通量相互抵消。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线圈图案C2的直径大于线圈图案C1的直径,因此,能够抑制电感的平衡的破坏。在此,从线圈图案C1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是指在各位置的延伸方向,在外周端附近为+x方向,在内周端附近为-y方向。从线圈图案C2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在外周端附近为-x方向,在内周端附近为-y方向。从线圈图案C3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在外周端附近为+x方向,在内周端附近为+y方向。从线圈图案C4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在外周端附近为-x方向,在内周端附近为+y方向。
并且,在如图2所示,将线圈图案C1的内周端与位于在外周方向上距线圈图案C1的内周端1/2匝的位置P1在径向上的距离设为φ1,并且如图4所示,将线圈图案C2的内周端与位于在外周方向距线圈图案C2的内周端1/2匝的位置P2在径向上的距离设为φ2的情况下,距离φ2大于距离φ1。由此,由于线圈图案C2比线圈图案C1大,因此,最内周匝的电感能够降低因引出图案51、52的长度或延伸方向的不同而引起的电感的差异。
同样地,如图12所示,线圈图案C4的直径大于线圈图案C3的直径,且,两者从z方向观察不具有重叠。此外,引出图案53比引出图案54长。引出图案53的区间53y和引出图案54的区间54y从z方向观察重叠,其端部连接于线圈图案C3、C4的外周端。区间53y、54y是相对于线圈图案C3、C4沿径向连接的部分,未构成线圈图案C3、C4的一部分。即,线圈图案C3、C4由沿周向延伸的导体图案构成。并且,由于引出图案53比引出图案54长,因此,当线圈图案C3、C4的直径相同,电阻值产生差异,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线圈图案C4的直径大于线圈图案C3的直径,因此,因引出图案53、54的长度的差异而引起的电阻值的差异被抵消。并且,由于线圈图案C3和线圈图案C4不具有重叠,因此,在线圈图案C3和线圈图案C4之间产生的杂散电容也降低,其结果,也能够使高频特性提高。并且,在线圈图案C3与线圈图案C4的对准产生偏差的情况下,在某区间线圈图案C3、C4接近,两者间的杂散电容增大,另一方面,在其他区间线圈图案C3、C4分离,两者间的杂散电容降低,因此,也能够抑制因对准偏差而引起高频特性的变化。
此外,引出图案53的区间53x的从连接图案33朝向线圈图案C3的外周端的延伸方向(+x方向),与从线圈图案C3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相同,因此,由该部分产生的磁通与由线圈图案C3产生的磁通相互增强。与之相对地,引出图案54的区间54x的从连接图案44朝向线圈图案C4的外周端的延伸方向(-x方向),与从线圈图案C4的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相反,因此,由该部分产生的磁通与由线圈图案C4产生的磁通相互抵消。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线圈图案C4的直径大于线圈图案C3的直径,因此,能够抑制电感的平衡的破坏。
并且,在如图6所示,将线圈图案C3的内周端与位于在外周方向距线圈图案C3的内周端1/2匝的位置P3在径向上的距离设为φ3,并且如图8所示,将线圈图案C4的内周端与位于在外周方向距线圈图案C4的内周端1/2匝的位置P4在径向上的距离设为φ4的情况下,距离φ4大于距离φ3。由此,由于线圈图案C4比线圈图案C3大,因此,最内周匝的电感能够降低因引出图案53、54的长度或延伸方向的不同而引起的电感的差异。
图15是根据示出将导体层L1和导体层L2重叠的状态的变形例的大致俯视图。图16是根据示出将导体层L3和导体层L4重叠的状态的变形例的大致俯视图。图17是沿着图15和图16所示的A-A线的大致截面图。图18是沿图15和图16所示的B-B线的大致截面图。
如图15~图18所示,在本发明中,导体层L1~L4中包括的线圈图案C1~C4不需要为1匝,也可以为2匝或以上。在这种情况下,线圈图案C2的各匝的直径大于线圈图案C1的对应的匝的直径,线圈图案C4的各匝的直径大于线圈图案C3的对应的匝的直径。此外,优选为,线圈图案C1、C2,如图15所示,从z方向观察,任意匝均相互不重叠,线圈图案C3、C4,如图16所示,从z方向观察,任意匝均相互不重叠。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化,它们当然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
第1和第2端子电极;
第1导体层,包括:第1线圈图案、连接于所述第1端子电极的第1连接图案、以及连接所述第1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所述第1连接图案的第1引出图案;以及
第2导体层,包括:第2线圈图案、连接于所述第2端子电极的第2连接图案、以及连接所述第2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所述第2连接图案的第2引出图案,
所述第1连接图案和所述第2连接图案,从层叠方向观察,沿第1方向排列,
从所述第1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和从所述第2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朝向内周端的卷绕方向相互相同,
所述第1引出图案包括:从所述第1连接图案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第1区间,
所述第2引出图案包括:从所述第2连接图案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第2区间,
从所述第1连接图案朝向所述第1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的所述第1区间的延伸方向,和从所述第2连接图案朝向所述第2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的所述第2区间的延伸方向相互相反,
所述第1区间比所述第2区间长,
所述第2线圈图案的直径大于所述第1线圈图案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线圈图案和所述第2线圈图案,从所述层叠方向观察不具有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引出图案还包括:位于所述第1区间和所述第1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之间,并且沿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3区间,
所述第2引出图案还包括:位于所述第2区间和所述第2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之间,并且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第4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区间和所述第4区间,从所述层叠方向观察具有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第3和第4端子电极;
第3导体层,包括:内周端连接于所述第1线圈图案的所述内周端的第3线圈图案、连接于所述第3端子电极的第3连接图案、以及连接所述第3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所述第3连接图案的第3引出图案;以及
第4导体层,包括:内周端连接于所述第2线圈图案的所述内周端的第4线圈图案、连接于所述第4端子电极的第4连接图案、以及连接所述第4线圈图案的外周端和所述第4连接图案的第4引出图案,
所述第3连接图案和所述第4连接图案,从所述层叠方向观察沿所述第1方向排列,
从所述第1和第2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朝向所述内周端的卷绕方向,和从所述第3和第4线圈图案的所述内周端朝向所述外周端的卷绕方向相互相同,
所述第3引出图案包括:从所述第3连接图案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第5区间,
所述第4引出图案包括:从所述第4连接图案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第6区间,
从所述第3连接图案朝向所述第3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的所述第5区间的延伸方向,和从所述第4连接图案朝向所述第4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的所述第6区间的延伸方向相互相反,
所述第5区间比所述第6区间长,
所述第4线圈图案的直径大于所述第3线圈图案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线圈图案和所述第4线圈图案,从所述层叠方向观察不具有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引出图案还包括:位于所述第5区间和所述第3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之间,并且沿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第7区间,
所述第4引出图案还包括:位于所述第6区间和所述第4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之间,并且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第8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7区间和所述第8区间,从所述层叠方向观察具有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连接图案和所述第3连接图案,从所述层叠方向观察,沿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排列,
所述第2连接图案和所述第4连接图案,从所述层叠方向观察,沿所述第2方向排列,
从所述第1区间的所述第1连接图案朝向所述第1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的延伸方向,和从所述第1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朝向所述内周端的卷绕方向相同,
从所述第2区间的所述第2连接图案朝向所述第2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的延伸方向,和从所述第2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朝向所述内周端的卷绕方向相反,
从所述第3区间的所述第3连接图案朝向所述第3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的延伸方向,和从所述第3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朝向所述内周端的卷绕方向相同,
从所述第4区间的所述第4连接图案朝向所述第4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的延伸方向,和从所述第4线圈图案的所述外周端朝向所述内周端的卷绕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共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线圈图案的所述内周端,与位于在外周方向上距所述第1线圈图案的所述内周端1/2匝的第1位置,在径向上的距离为第1距离,
所述第2线圈图案的所述内周端,与位于在外周方向上距所述第2线圈图案的所述内周端1/2匝的第2位置,在径向上的距离为第2距离,
所述第3线圈图案的所述内周端,与位于在外周方向上距所述第3线圈图案的所述内周端1/2匝的第3位置,在径向上的距离为第3距离,
所述第4线圈图案的所述内周端,与位于在外周方向上距所述第4线圈图案的所述内周端1/2匝的第4位置,在径向上的距离为第4距离,
所述第2距离大于所述第1距离,
所述第4距离大于所述第3距离。
CN202310078966.6A 2022-02-09 2023-02-08 共模滤波器 Pending CN1165809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18532A JP2023116017A (ja) 2022-02-09 2022-02-09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JP2022-018532 2022-02-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80939A true CN116580939A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20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78966.6A Pending CN116580939A (zh) 2022-02-09 2023-02-08 共模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53141A1 (zh)
JP (1) JP2023116017A (zh)
CN (1) CN116580939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16017A (ja) 2023-08-22
US20230253141A1 (en) 2023-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47312B2 (en) Coil component
CN106935360B (zh) 电子元器件
US9711271B2 (en) Planar transformer
JP6070895B2 (ja) 積層型コイル素子、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無線通信モジュール
CN109416970B (zh) 共模噪声滤波器
CN107978419B (zh) 层叠共模滤波器
CN107527728B (zh) 共模噪声滤波器
KR102385508B1 (ko) 커먼 모드 노이즈 필터
CN110828103B (zh) 共模扼流圈
WO2021112086A1 (ja) モジュール基板用アンテナ、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モジュール基板
WO2022230442A1 (ja) バラントランス
CN116580939A (zh) 共模滤波器
CN108369849B (zh) 共模噪声滤波器
JP6504231B2 (ja)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007399B2 (ja) コモンモードノイズフィルタ
JP2019220665A (ja) コイル部品
CN110619995B (zh) 线圈部件
CN112908606B (zh) 线圈部件
US20230290561A1 (en) Multilayer coil component
JP5397325B2 (ja) コイル部品
JP7151268B2 (ja) コイル部品
WO2023145106A1 (ja) コイル部品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回路基板
CN118366765A (zh) 线圈零件和具备该线圈零件的电路基板
CN118263013A (zh) 复合电感器及使用其的dc-dc转换器
KR20160124622A (ko) 코일 부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