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76199B - 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76199B
CN116576199B CN202310861556.9A CN202310861556A CN116576199B CN 116576199 B CN116576199 B CN 116576199B CN 202310861556 A CN202310861556 A CN 202310861556A CN 116576199 B CN116576199 B CN 1165761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expansion
bag
heat exchang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615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76199A (zh
Inventor
沈健
王天赢
李立志
胡继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jia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ijia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ijia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ijia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6155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761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76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76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76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761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5/00Rigid support of bearing units; Housings, e.g. caps, covers
    • F16C35/04Rigid support of bearing units; Housings, e.g. caps, covers in the case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5/06Mounting or dismounting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Fixing them onto shaft or in housing
    • F16C35/061Mounting or dismounting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Fixing them onto shaft or in housing mounting a plurality of bearings side by s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7/00Cooling of bearings
    • F16C37/007Cooling of bearings of rolling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1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涉及风电齿轮箱技术领域,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壳体、膨胀囊、调节阀及循环泵。实际应用中,先将润滑油通过所述进油接口输送至所述润滑油腔内,之后通过所述循环泵向所述换热通道内循环输送冷却液,所述高速轴运转后,当所述轴承座和壳体温度升高时,所述膨胀囊处在伸张状态,所述膨胀囊带动所述调节阀向远离所述膨胀囊的方向滑动,可增大所述流通口的开口大小,所述换热通道内的冷却液流量增大,且通过所述壳体与所述轴承座持续换热,能够提高所述轴承座的降温效率,同理,也能够降低所述轴承座的降温效率,本发明通过设置上述结构,使得降温装置的降温效率可自动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齿轮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中的齿轮箱是一个重要的机械部件,其主要功用是将风轮在风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发电机并使其得到相应的转速。通常风轮的转速很低,远达不到发电机发电所要求的转速,必须通过齿轮箱齿轮副的增速作用来实现,故也将齿轮箱称之为增速箱。根据机组的总体布置要求,有时将与风轮轮毂直接相连的传动轴(俗称大轴)与齿轮箱合为一体,也有将大轴与齿轮箱分别布置,其间利用胀紧套装置或联轴节连接的结构。为了增加机组的制动能力,常常在齿轮箱的输入端或输出端设置刹车装置,配合叶尖制动(定桨距风轮)或变桨距制动装置共同对机组传动系统进行联合制动,且轴承座在一些不良条件下容易出现温度偏高的情况。
现有技术的缺点/不足:通常会通过设置相应的降温设备来对轴承座进行降温,而降温设备的降温效率不能自动调节,一般需要有相当工作经验的员工进行手动调节,但依然会存在因过度降温而导致能源浪费的问题,不符合当代社会对节能工业发展的需求。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所述高速轴外侧套设有间隔分布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外侧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所述高速轴经由密封垫圈连接,所述轴承座内部形成有密封的润滑油腔,所述轴承座设有用于通入润滑油的进油接口,所述轴承座开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靠近所述润滑油腔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润滑油腔连通、背离所述润滑油腔的一端分别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降温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轴承座的内侧壁至少部分贴合且位于所述润滑油腔内,以用于与所述轴承座换热,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换热通道且开设有与所述换热通道连通的连接槽,所述换热通道分别与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密封连通。
膨胀囊,所述膨胀囊设于所述连接槽内部,当所述轴承座和壳体温度升高时,所述膨胀囊伸张,当所述轴承座和壳体温度降低时,所述膨胀囊伸张收缩。
调节阀,所述调节阀滑动密封设于所述连接槽,所述调节阀靠近所述膨胀囊的一端与所述膨胀囊相连接,所述调节阀远离所述膨胀囊的一端伸入所述换热通道以用于至少部分开启所述换热通道的流通口;当所述膨胀囊处在伸张状态时,所述膨胀囊用于带动所述调节阀向远离所述膨胀囊的方向滑动,以供增大所述流通口的开口大小,当所述膨胀囊处在收缩状态时,所述膨胀囊用于带动所述调节阀向靠近所述膨胀囊的方向滑动,以供减小所述流通口的开口大小。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分别与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相连通,以用于向所述换热通道内循环输送冷却液。
优选的,所述膨胀囊包括膨胀本体和导热片,所述膨胀本体的一端开口且内部形成有储液空间,所述导热片密封设于所述开口且与所述连接槽底部贴合连接,所述膨胀本体由可形变材料制成且设于所述连接槽,所述膨胀本体内设有膨胀剂,所述调节阀靠近所述膨胀本体的一端与所述膨胀本体相连接,当所述导热片的温度升高时,所述膨胀本体伸张并带动所述调节阀向远离所述膨胀本体的方向滑动,当所述导热片的温度降低时,所述膨胀本体收缩并带动所述调节阀向靠近所述膨胀囊的方向滑动。
优选的,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换热通道连通且与所述连接槽对应的连接口,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调节液囊,所述调节液囊的一端开口且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调节液囊的开口与所述连接口密封连接且相连通,所述调节液囊位于所述润滑油腔内,所述调节液囊由可形变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调节阀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滑动杆、阀头及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滑动密封设于所述连接槽且与所述膨胀囊相连接,所述阀头形成有阀口以用于至少部分开启所述换热通道的流通口,所述第二滑动杆滑动设于所述连接口并伸入所述调节液囊内与所述调节液囊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限位架,所述限位架设于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润滑油腔内,以用于将所述调节液囊与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相阻隔。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与所述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换热通道至少设置有两条,每条所述换热通道分别与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密封连通,每条所述换热通道分别开设有所述连接槽,每个所述连接槽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膨胀囊和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轴承座套和输液泵,所述轴承座套至少部分贴合设置于所述轴承座的外表面,所述轴承座套开设有多个输液通道,所述输液泵用于给所述输液通道输送冷却液。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套呈圆环形,所述轴承座套套设于所述轴承座的外表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通过设置所述壳体、膨胀囊、调节阀及循环泵等零部件,实际应用中,先将润滑油通过所述进油接口输送至所述润滑油腔内,之后通过所述循环泵向所述换热通道内循环输送冷却液,所述高速轴运转后,当所述轴承座和壳体温度升高时,所述膨胀囊处在伸张状态,所述膨胀囊带动所述调节阀向远离所述膨胀囊的方向滑动,可增大所述流通口的开口大小,所述换热通道内的冷却液流量增大,且通过所述壳体与所述轴承座持续换热,能够提高所述轴承座的降温效率;当所述轴承座和壳体温度降低时,所述膨胀囊处在收缩状态,所述膨胀囊带动所述调节阀向靠近所述膨胀囊的方向滑动,可减小所述流通口的开口大小,所述换热通道内的冷却液流量减小,且通过所述壳体与所述轴承座持续换热,能够降低所述轴承座的降温效率;本发明通过设置上述结构,使得降温装置的降温效率可自动调节,能够节约能源,以避免因过度降温而导致能源浪费,符合当代社会对节能工业发展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A方向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图5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E-E方向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F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高速轴;102、第一轴承;103、第二轴承;104、轴承座;1041、润滑油腔;1042、进油接口;1043、进液孔;1044、出液孔;105、密封垫圈;11、壳体;111、换热通道;112、连接槽;113、连接口;12、膨胀囊;121、膨胀本体;122、导热片;13、调节阀;131、第一滑动杆;132、阀头;1321、阀口;133、第二滑动杆;14、调节液囊;141、容纳腔;15、限位架;16、轴承座套;161、输液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所述高速轴101外侧套设有间隔分布的第一轴承102和第二轴承103,所述第一轴承102和第二轴承103的外侧设置有轴承座104,所述轴承座104与所述高速轴101经由密封垫圈105连接,所述轴承座104内部形成有密封的润滑油腔1041,所述轴承座104设有用于通入润滑油的进油接口1042,所述轴承座104开设有进液孔1043和出液孔1044,所述进液孔1043和出液孔1044靠近所述润滑油腔104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润滑油腔1041连通、背离所述润滑油腔1041的一端分别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壳体11、膨胀囊12、调节阀13及循环泵。
所述壳体11与所述轴承座104的内侧壁至少部分贴合且位于所述润滑油腔1041内,以用于与所述轴承座104换热,所述壳体11内部形成有换热通道111且开设有与所述换热通道111连通的连接槽112,所述换热通道111分别与所述进液孔1043和出液孔1044密封连通。
所述膨胀囊12设于所述连接槽112内部,当所述轴承座104和壳体11温度升高时,所述膨胀囊12伸张,当所述轴承座104和壳体11温度降低时,所述膨胀囊12伸张收缩。
所述调节阀13滑动密封设于所述连接槽112,所述调节阀13靠近所述膨胀囊12的一端与所述膨胀囊12相连接,所述调节阀13远离所述膨胀囊12的一端伸入所述换热通道111以用于至少部分开启所述换热通道111的流通口;当所述膨胀囊12处在伸张状态时,所述膨胀囊12用于带动所述调节阀13向远离所述膨胀囊12的方向滑动,以供增大所述流通口的开口大小,当所述膨胀囊12处在收缩状态时,所述膨胀囊12用于带动所述调节阀13向靠近所述膨胀囊12的方向滑动,以供减小所述流通口的开口大小。
所述循环泵分别与所述进液孔1043和出液孔1044相连通,以用于向所述换热通道111内循环输送冷却液。
对于现有技术,由于润滑油质量或者轴承自身的质量等问题,都会引发轴承座温度过高,通常会设置相应的降温设备对轴承座进行降温,而降温设备的降温效率不能自动调节,降温设备不能根据高速轴轴承结构对应的温度变化自行调节,一般需要有相当工作经验的员工进行手动调节,但依然会存在因过度降温而导致能源浪费的问题,不符合当代社会对节能工业发展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通过设置所述壳体11、膨胀囊12、调节阀13及循环泵等零部件,实际应用中,先将润滑油通过所述进油接口1042输送至所述润滑油腔1041内,之后通过所述循环泵向所述换热通道111内循环输送冷却液,所述高速轴101运转后,当所述轴承座104和壳体11温度升高时,所述膨胀囊12处在伸张状态,所述膨胀囊12带动所述调节阀13向远离所述膨胀囊12的方向滑动,可增大所述流通口的开口大小,所述换热通道111内的冷却液流量增大,且通过所述壳体11与所述轴承座104持续换热,能够提高所述轴承座104的降温效率;当所述轴承座104和壳体11温度降低时,所述膨胀囊12处在收缩状态,所述膨胀囊12带动所述调节阀13向靠近所述膨胀囊12的方向滑动,可减小所述流通口的开口大小,所述换热通道111内的冷却液流量减小,且通过所述壳体11与所述轴承座104持续换热,能够降低所述轴承座104的降温效率;本发明通过设置上述结构,使得降温装置的降温效率可自动调节,能够节约能源,以避免因过度降温而导致能源浪费,符合当代社会对节能工业发展的需求。
其中,所述壳体11优选为换热效率较高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这样设计便于所述壳体11与所述轴承座104高效换热,以供所述换热通道111内的冷却液流通时将所述壳体11与所述轴承座104的热量带走,以供给所述轴承座104降温。
其中,所述冷却液优选为水,换热后的热水能够供生活需要使用,进一步节约了能源。
为了使所述降温装置的降温效率自动调节更加敏捷,所述膨胀囊12包括膨胀本体121和导热片122,所述膨胀本体121的一端开口且内部形成有储液空间,所述导热片122密封设于所述开口且与所述连接槽112底部贴合连接,所述膨胀本体121由可形变材料制成且设于所述连接槽112,所述膨胀本体121内设有膨胀剂,所述调节阀13靠近所述膨胀本体121的一端与所述膨胀本体121相连接,当所述导热片122的温度升高时,所述膨胀本体121伸张并带动所述调节阀13向远离所述膨胀本体121的方向滑动,当所述导热片122的温度降低时,所述膨胀本体121收缩并带动所述调节阀13向靠近所述膨胀囊12的方向滑动。实际应用中,通过设置所述膨胀本体121和导热片122,使得所述膨胀囊12作为整体的伸张或收缩更加敏捷,当所述轴承座104和壳体11温度升高时,所述导热片122的温度迅速升高,使得所述膨胀本体121内的膨胀剂温度升高并膨胀,同时带动所述膨胀本体121膨胀,所述膨胀本体121再带动所述调节阀13向远离所述膨胀本体121的方向滑动,可增大所述流通口的开口大小,所述换热通道111内的冷却液流量增大,且通过所述壳体11与所述轴承座104持续换热,能够提高所述轴承座104的降温效率;当所述轴承座104和壳体11温度降低时,所述导热片122的温度迅速降低,使得所述膨胀本体121内的膨胀剂温度降低并收缩,同时带动所述膨胀本体121收缩,所述膨胀本体121再带动所述调节阀13向靠近所述膨胀本体121的方向滑动,可减小所述流通口的开口大小,所述换热通道111内的冷却液流量减小,且通过所述壳体11与所述轴承座104持续换热,能够降低所述轴承座104的降温效率;这样设计使得降温装置的降温效率自动调节更加敏捷,能够节约能源,以避免因过度降温而导致能源浪费,符合当代社会对节能工业发展的需求。
其中,所述膨胀剂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使得所述导热片122的温度、所述膨胀本体121的伸缩量及所述流通口的开口大小三者之间有一个依次对应的关系,以便于降温装置的降温效率自动调节。
为了提高所述降温装置的降温效率,所述壳体11开设有与所述换热通道111连通且与所述连接槽112对应的连接口113,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调节液囊14,所述调节液囊14的一端开口且内部形成有容纳腔141,所述调节液囊14的开口与所述连接口113密封连接且相连通,所述调节液囊14位于所述润滑油腔1041内,所述调节液囊14由可形变材料制成。此时,所述换热通道111的冷却液可进入所述调节液囊14的容纳腔141,在所述壳体11与所述轴承座104换热的基础上,使得所述调节液囊14的外表面与所述润滑油腔1041内部也可以进行换热,进一步增大换热面积,使得本发明的降温装置的降温效率进一步提高,缩短了降温时间,即缩短了所述循环泵的工作时长,能够节约能源,符合当代社会对节能工业发展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使所述降温装置的降温效率自动调节更加敏捷,所述调节阀1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滑动杆131、阀头132及第二滑动杆133,所述第一滑动杆131滑动密封设于所述连接槽112且与所述膨胀囊12相连接,所述阀头132形成有阀口1321以用于至少部分开启所述换热通道111的流通口,所述第二滑动杆133滑动设于所述连接口113并伸入所述调节液囊14内与所述调节液囊14相抵接。此时,所述换热通道111的冷却液可进入所述调节液囊14的容纳腔141,当所述膨胀囊12处在伸张状态,所述膨胀囊12带动所述第一滑动杆131、阀头132及第二滑动杆133同步向远离所述膨胀囊12的方向滑动,可增大所述流通口的开口大小,所述换热通道111内的冷却液流量增大,同时,所述第二滑动杆133可撑大所述调节液囊14,以增大所述调节液囊14的外表面,可增大所述调节液囊14的外表面与所述润滑油腔1041的换热效率,因此,通过增大流量及增大换热面积,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轴承座104的降温效率;同理,当所述膨胀囊12处在收缩状态,所述膨胀囊12带动所述第一滑动杆131、阀头132及第二滑动杆133同步向靠近所述膨胀囊12的方向滑动,可减小所述流通口的开口大小,所述换热通道111内的冷却液流量减小,同时,所述第二滑动杆133使所述调节液囊14回复并收缩,以减小所述调节液囊14的外表面,可减小所述调节液囊14的外表面与所述润滑油腔1041的换热效率,因此,通过减小流量及减小换热面积,能够进一步降低所述轴承座104的降温效率;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置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使所述降温装置的降温效率自动调节更加敏捷。
为了避免调节液囊14影响所述高速轴101正常运转,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限位架15,所述限位架15设于所述壳体11且位于所述润滑油腔1041内,以用于将所述调节液囊14与第一轴承102或第二轴承103相阻隔。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轴承座104与所述壳体11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设计使得所述轴承座104与所述壳体11作为一个整体结构,结构更加稳定,也避免了所述轴承座104与所述壳体11连接问题,便于生产制造,便于实际应用。
为了使所述降温装置的降温效率自动调节更加高效,所述换热通道111至少设置有两条,每条所述换热通道111分别与所述进液孔1043和出液孔1044密封连通,每条所述换热通道111分别开设有所述连接槽112,每个所述连接槽112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膨胀囊12和调节阀13。实际应用中,通过多设置几条所述换热通道111,能够适当的提高所述壳体11与所述润滑油腔1041内的润滑油的换热效率,且每条所述换热通道111分别开设有所述连接口113,每个所述连接口113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调节液囊14和调节阀13,使得每条所述换热通道111的流量均可调节,因此,所述降温装置的降温效率自动调节更加高效。
为了提高所述降温装置的降温效率,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轴承座套16和输液泵,所述轴承座套16至少部分贴合设置于所述轴承座104的外表面,所述轴承座套16开设有多个输液通道161,所述输液泵用于给所述输液通道161输送冷却液。所述轴承座套16呈圆环形,所述轴承座套16套设于所述轴承座104的外表面。设置所述轴承座套16和输液泵,能够给所述轴承座104外部降温,且能够有效避免所述轴承座104外部温度过高而引发火灾。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中,若有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发明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发明中,若有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所述高速轴(101)外侧套设有间隔分布的第一轴承(102)和第二轴承(103),所述第一轴承(102)和第二轴承(103)的外侧设置有轴承座(104),所述轴承座(104)与所述高速轴(101)经由密封垫圈(105)连接,所述轴承座(104)内部形成有密封的润滑油腔(1041),所述轴承座(104)设有用于通入润滑油的进油接口(1042),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04)开设有进液孔(1043)和出液孔(1044),所述进液孔(1043)和出液孔(1044)靠近所述润滑油腔(104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润滑油腔(1041)连通、背离所述润滑油腔(1041)的一端分别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降温装置包括:
壳体(11),所述壳体(11)与所述轴承座(104)的内侧壁至少部分贴合且位于所述润滑油腔(1041)内,以用于与所述轴承座(104)换热,所述壳体(11)内部形成有换热通道(111)且开设有与所述换热通道(111)连通的连接槽(112),所述换热通道(111)分别与所述进液孔(1043)和出液孔(1044)密封连通;
膨胀囊(12),所述膨胀囊(12)设于所述连接槽(112)内部,当所述轴承座(104)和壳体(11)温度升高时,所述膨胀囊(12)伸张,当所述轴承座(104)和壳体(11)温度降低时,所述膨胀囊(12)伸张收缩;
调节阀(13),所述调节阀(13)滑动密封设于所述连接槽(112),所述调节阀(13)靠近所述膨胀囊(12)的一端与所述膨胀囊(12)相连接,所述调节阀(13)远离所述膨胀囊(12)的一端伸入所述换热通道(111)以用于至少部分开启所述换热通道(111)的流通口;当所述膨胀囊(12)处在伸张状态时,所述膨胀囊(12)用于带动所述调节阀(13)向远离所述膨胀囊(12)的方向滑动,以供增大所述流通口的开口大小,当所述膨胀囊(12)处在收缩状态时,所述膨胀囊(12)用于带动所述调节阀(13)向靠近所述膨胀囊(12)的方向滑动,以供减小所述流通口的开口大小;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分别与所述进液孔(1043)和出液孔(1044)相连通,以用于向所述换热通道(111)内循环输送冷却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囊(12)包括膨胀本体(121)和导热片(122),所述膨胀本体(121)的一端开口且内部形成有储液空间,所述导热片(122)密封设于所述开口且与所述连接槽(112)底部贴合连接,所述膨胀本体(121)由可形变材料制成且设于所述连接槽(112),所述膨胀本体(121)内设有膨胀剂,所述调节阀(13)靠近所述膨胀本体(121)的一端与所述膨胀本体(121)相连接,当所述导热片(122)的温度升高时,所述膨胀本体(121)伸张并带动所述调节阀(13)向远离所述膨胀本体(121)的方向滑动,当所述导热片(122)的温度降低时,所述膨胀本体(121)收缩并带动所述调节阀(13)向靠近所述膨胀囊(12)的方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开设有与所述换热通道(111)连通且与所述连接槽(112)对应的连接口(113),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调节液囊(14),所述调节液囊(14)的一端开口且内部形成有容纳腔(141),所述调节液囊(14)的开口与所述连接口(113)密封连接且相连通,所述调节液囊(14)位于所述润滑油腔(1041)内,所述调节液囊(14)由可形变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1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滑动杆(131)、阀头(132)及第二滑动杆(133),所述第一滑动杆(131)滑动密封设于所述连接槽(112)且与所述膨胀囊(12)相连接,所述阀头(132)形成有阀口(1321)以用于至少部分开启所述换热通道(111)的流通口,所述第二滑动杆(133)滑动设于所述连接口(113)并伸入所述调节液囊(14)内与所述调节液囊(14)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限位架(15),所述限位架(15)设于所述壳体(11)且位于所述润滑油腔(1041)内,以用于将所述调节液囊(14)与第一轴承(102)或第二轴承(103)相阻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04)与所述壳体(11)为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111)至少设置有两条,每条所述换热通道(111)分别与所述进液孔(1043)和出液孔(1044)密封连通,每条所述换热通道(111)分别开设有所述连接槽(112),每个所述连接槽(112)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膨胀囊(12)和调节阀(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轴承座套(16)和输液泵,所述轴承座套(16)至少部分贴合设置于所述轴承座(104)的外表面,所述轴承座套(16)开设有多个输液通道(161),所述输液泵用于给所述输液通道(161)输送冷却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套(16)呈圆环形,所述轴承座套(16)套设于所述轴承座(104)的外表面。
CN202310861556.9A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 Active CN1165761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61556.9A CN116576199B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61556.9A CN116576199B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76199A CN116576199A (zh) 2023-08-11
CN116576199B true CN116576199B (zh) 2023-09-12

Family

ID=87534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61556.9A Active CN116576199B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7619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21368A (en) * 1960-07-08 1965-12-07 Koppern & Co Kommanditgesellsc Hot briquetting roller press
CN104847800A (zh) * 2015-05-26 2015-08-19 宁波达奋精工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和轴承座的配合结构
CN106286616A (zh) * 2016-11-01 2017-01-04 广东中能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循环热交换装置
CN108386453A (zh) * 2018-05-10 2018-08-10 海宁科巍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材料滑动轴承
CN210371680U (zh) * 2019-07-08 2020-04-21 盐城科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航天用滑动轴套
CN111306202A (zh) * 2019-12-06 2020-06-19 西安水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式轴承座
CN114810840A (zh) * 2022-05-23 2022-07-29 陈治国 具备防过热分体式散热轴承座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21368A (en) * 1960-07-08 1965-12-07 Koppern & Co Kommanditgesellsc Hot briquetting roller press
CN104847800A (zh) * 2015-05-26 2015-08-19 宁波达奋精工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和轴承座的配合结构
CN106286616A (zh) * 2016-11-01 2017-01-04 广东中能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循环热交换装置
CN108386453A (zh) * 2018-05-10 2018-08-10 海宁科巍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材料滑动轴承
CN210371680U (zh) * 2019-07-08 2020-04-21 盐城科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航天用滑动轴套
CN111306202A (zh) * 2019-12-06 2020-06-19 西安水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式轴承座
CN114810840A (zh) * 2022-05-23 2022-07-29 陈治国 具备防过热分体式散热轴承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76199A (zh) 202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9188A (zh) 再生能型发电装置
CN116576199B (zh) 一种风电齿轮箱高速轴轴承降温装置
CN101871455A (zh) 风冷式喷油螺杆空压机冷却及余热回收装置
CN211874738U (zh) 一种吸水泵电机的冷却循环系统
CN112928866B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高速潜水泵的冷却循环回路
CN204202438U (zh) 一种新型高效管式冷油器
CN213271565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液压油管
CN204284888U (zh) 一种油冷却器
CN114165578A (zh) 一种内置高温自动降温结构的节能型齿轮箱
CN210034360U (zh) 降温导风罩
CN109237004B (zh) 一种可升降变速箱油温的温控系统
CN113623152A (zh) 风力发电机的散热系统及风力发电机
CN218821209U (zh) 一种火电厂停机后临机冷却的节能系统
CN217056271U (zh) 一种行星齿轮箱水冷结构
CN113202613B (zh) 一种节温器壳体及安装方法
CN217899494U (zh) 一种用于天然气余压发电的润滑油站系统
CN213871051U (zh) 一种大传动比减速箱
CN114046349B (zh) 一种磨煤机稀土电机直驱的润滑冷却一体化装置
CN211847827U (zh) 一种底油冷却系统
CN216478836U (zh) 一种风机齿轮箱持续降温设备
CN112524824B (zh) 一种用于光热发电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自冷却透平系统
CN217328174U (zh) 一种提高自润滑导轴承循环冷却油量的结构
CN110398164B (zh) 一种换热器
CN215333652U (zh) 一种离心式气体压缩机机组的节能水冷系统
CN211080400U (zh) 一种高层建筑给水节电变速转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