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73777A - 一种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73777A
CN116573777A CN202310758702.5A CN202310758702A CN116573777A CN 116573777 A CN116573777 A CN 116573777A CN 202310758702 A CN202310758702 A CN 202310758702A CN 116573777 A CN116573777 A CN 116573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riching
culture
pipe
cylinder
enrich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587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善文
赵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d Fungus Bi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d Fungus Bi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d Fungus Bi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d Fungus Bi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5870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737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73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737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28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 C02F3/2806Anaerobic processes using solid supports for microorganis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4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omprising a selector reactor for promoting floc-forming or other bacter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2Temper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6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p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富集筒和扩培容器,扩培容器的下端设置有阶梯环腔,富集筒与阶梯环腔连通设置,富集筒的侧面下端连接有进液管,位于进液管上方的富集筒内部设置有填料层,位于填料层处的富集筒上设置有取样管,阶梯环腔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出液管,扩培容器的上端开口设置有密封盖板,密封盖板上设置有排气管,扩培容器的内腔上端设置有扩培挂膜机构,扩培容器上设置有第二出液口;本装置兼具了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和扩培的两个阶段,无需在厌氧氨氧化菌进行扩大培养时将活性生物泥进行转移,整个扩培容器内部容积极大,能够满足厌氧氨氧化菌的扩培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厌氧氨氧化污水处理工艺因能耗运行成本低、剩余污泥量小和工艺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被人为是未来可以替代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的新兴污水处理工艺。但是由于厌氧氨氧化菌的繁殖对环境要求十分严苛,而且繁殖速率十分缓慢,导致富集和扩大培养困难。
申请号为202110171101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富集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该装置以培养反应器为装置主体部分,内筒筒体内部设有生物陶粒滤料和生物挂膜填料,降低了微曝气过程的搅动作用对形成厌氧氨氧化菌颗粒污泥和生物挂膜的影响;通过设置反应器底部的锥形筒排泥区和排空阀,来达到长期稳定运行的目的,极大的减少对系统的影响;同时设置PLC自控仪以及各控制系统,简化操作过程;该发明公开的装置在保证厌氧氨氧化菌高效稳定富集的同时,有效简便的维持系统的运行。但是该富集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只适用于厌氧氨氧化菌的小规模富集培养,当培养反应器内部的厌氧氨氧化菌达到一定浓度后,需要将其转移到更大的培养器中进行扩大培养。这是由于厌氧氨氧化菌具有密度依赖效应,菌体在低密度时无活性,在高密度时才会具有一定的活性,然而当培养反应器内部的厌氧氨氧化菌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值后,其反应器的内部空间又约束了厌氧氨氧化菌的进一步扩大生长,进而限制了厌氧氨氧化菌以较快速度的繁殖增长。因此,针对现有富集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的上述不足,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富集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在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足,设计了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包括富集筒和扩培容器,所述扩培容器的下端中心处设置有阶梯环腔,所述富集筒的上端开口与阶梯环腔连通设置,所述富集筒的侧面下端连接有进液管,位于所述进液管上方的富集筒内部设置有填料层,位于所述填料层处的富集筒上设置有取样管,所述阶梯环腔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出液管,且第一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扩培容器的上端开口设置有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上设置有单向排气的排气管,所述扩培容器的内腔上端设置有扩培挂膜机构,所述扩培容器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出液口;
其中,所述扩培挂膜机构包括同心设置的大圆环和小圆环,所述大圆环固定设置在扩培容器的内壁上端,所述大圆环和小圆环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径向滑杆,每个所述径向滑杆上均设置有多个滑块,且同一个径向滑杆上相邻的两个滑块之间设置有连接绳,每个所述滑块的下端均连接有生物挂膜,位于所述大圆环的正上方设置有与密封盖板转动连接的圆板,所述圆板上均匀开设有与每个径向滑杆相对应的导向滑口,且导向滑口的两端分别靠近圆板的圆心和外圆周面设置,每个所述径向滑杆上最外端的滑块上连接有伸入对应导向滑口中的导向滑柱,所述扩培容器上设置有实现圆板转动的驱动组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扩培容器外侧面上端的齿轮箱,所述齿轮箱中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箱上设置有与齿轮相连接的电机,靠近所述驱动组件位置处的圆板外圆面上设置有与齿轮相啮合的弧形齿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位于所述进液管上方的富集筒内壁上固定有填料托板,所述填料托板上开设有多个圆孔,每个所述圆孔的上端均设置有伸入到填料层中的立管,所述立管的上端密封设置,立管的外圆面开设有多个流通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富集筒的上端呈圆柱状,下端呈圆锥状,且在圆锥状的富集筒下端设置有排空管,所述排空管上设置有排空阀。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富集筒的外圆面上端设置有伸入到富集筒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和pH值检测器,且温度传感器和pH值检测器的内端均位于填料层的上方,所述温度传感器和pH值检测器电线连接有控制柜。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富集筒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夹套,所述保温夹套与富集筒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且加热装置与控制柜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还包括压缩气罐,所述压缩气罐内部储存有二氧化碳气体,所述压缩气罐上连接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上设置有流量计和电磁阀,所述流量计和电磁阀均与控制柜电性连接,所述送气管的端部设置有伸入富集筒且位于填料层下方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设置有多个曝气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密封盖板的中心处设置有轴承,所述圆板的圆心处设置有与轴承相连接的中空转轴,所述密封盖板上设置有碱液桶,所述碱液桶的下端连接有输液管,且输液管上设置有输液泵,所述输液管的端部连接有穿过中空转轴并伸至富集筒上端开口处的垂直管,所述垂直管的下端连接有碱液均布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扩培容器的直径为富集筒直径的2-4倍。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装置进行的厌氧氨氧化菌富集与扩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培养前打开第一出液管,并通过进液管向富集筒中加入高浓度废水对厌氧氨氧化菌培养7-10天;
2)待培养7-10天后,定期通过取样管取用生物污泥,并对生物污泥中厌氧氨氧化菌进行量化分析;
3)当检测得到取样生物污泥中的厌氧氨氧化菌含量达到设定值后,关闭第一出液管使得加入的高浓度废水进入到扩培容器中,在扩大培养初始阶段将所有的生物挂膜全部集中在富集筒的上端开口处,然后保持不变培养5-7天;
4)待扩大培养初始阶段结束后,再启动驱动组件使得所有的生物挂膜全部均匀展开在整个扩培容器中继续进行培养7-10天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公开的装置兼具了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和扩培的两个阶段,在富集培养阶段,打开第一出液管使得通入的废水只能够在富集筒与填料层中的厌氧氨氧化菌相接处,通过富集培养的方式得起始阶段厌氧氨氧化菌能够快速在富集筒中生长繁殖,然后待富集培养到一定程度后,再关闭第一出液管使得废水和厌氧氨氧化菌能够进入到上方的扩培容器,并与扩培容器中的生物挂膜相接触,实现了厌氧氨氧化菌的扩大培养,无需在厌氧氨氧化菌进行扩大培养时将活性生物泥进行转移,整个扩培容器内部容积极大,能够满足厌氧氨氧化菌的扩培过程。
2)本发明还进一步对生物挂膜的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在厌氧氨氧化菌进行扩培的初始阶段能够通过驱动组件、圆板、径向滑杆、滑块等作用使得所有的生物挂膜集中在富集筒的上端开口,发挥了厌氧氨氧化菌的密度依赖效应,使得扩培初始阶段厌氧氨氧化菌快速繁殖生长;而后再将所有的生物挂膜集散开并均匀展开在整个扩培容器中,使得生物挂膜上的厌氧氨氧化菌在后续繁殖生长过程不会受过度富集的作用,使得后续扩培阶段具有足够的空间,从而有效保证了厌氧氨氧化菌高效、快速的富集与扩培的过程。
3)本发明还进一步设计了温度检测调控系统和pH值检测调控系统,使得在厌氧氨氧化菌在富集与扩培的过程,其内部培养环境和调节均能够维持在最佳状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整个装置对厌氧氨氧化富集和扩培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富集筒、扩培容器、密封盖板等第一角度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富集筒、扩培容器、密封盖板等第二角度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富集筒、扩培容器内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扩培挂膜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填料托板、立管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压缩气罐、曝气管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碱液桶、垂直管、碱液均布器等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富集筒,101-进液管,102-填料层,103-取样管,104-填料托板,1041-圆孔,105-立管,1051-流通孔,106-温度传感器,107-pH值检测器,108-排空管,109-保温夹套;
200-扩培容器,201-阶梯环腔,202-第一出液管,203-第二出液口;
300-密封盖板,301-排气管,302-轴承,303-碱液桶,304-输液管,305-输液泵,306-垂直管,307-碱液均布器;
400-扩培挂膜机构,401-大圆环,402-小圆环,403-滑块,404-连接绳,405-圆板,4051-导向滑口,4052-弧形齿条,4053-中空转轴,406-导向滑柱,407-径向滑杆,408-生物挂膜;
500-驱动组件,501-齿轮箱,502-齿轮,503-电机;
600-控制柜;
700-压缩气罐,701-送气管,702-流量计,703-电磁阀,704-曝气管,705-曝气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1~9,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参考附图1,该装置的主体包括富集筒100和扩培容器200,该扩培容器200均呈圆柱状,并且扩培容器200的直径一般设置为富集筒100直径的2至4倍之间。在扩培容器200的外圆面下端设置有若干支撑杆实现稳定支撑。该富集筒100的上端呈圆柱状,下端呈圆锥状,并且在圆锥状的富集筒100下端设置有排空管108,排空管108上设置有排空阀。
参考附图3和附图4,在扩培容器200的下端中心处设置有阶梯环腔201,并将富集筒100的上端开口与阶梯环腔201连通设置,使的两者构成一个连通的容器内腔。在富集筒100的侧面下端连接有进液管101,然后在进液管101上方的富集筒100内部设置有填料层102。位于填料层102处的富集筒100上设置有取样管103,取样管103上设置有相应的取样阀。在阶梯环腔201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出液管202,并且第一出液管202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在扩培容器200的上端开口设置有密封盖板300,密封盖板300上设置有排气管301,排气管301上设置有单向阀实现其单向排气,使得整个容器内腔中的气体只能向外排出,实现内部无氧环境。同时,还在扩培容器200的内腔上端设置有扩培挂膜机构400,扩培容器200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出液口203。
参考附图3、附图5和附图6,该扩培挂膜机构400包括同心设置的大圆环401和小圆环402,并将大圆环401固定设置在扩培容器200的内壁上端。在大圆环401和小圆环402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径向滑杆407,本图示中的径向滑杆407设置有六个,然后在每个径向滑杆407上均设置有多个滑块403,本图示中每个径向滑杆407上的滑块403设置有三个。在同一个径向滑杆407上相邻的两个滑块403之间设置有连接绳404,然后在每个滑块403的下端均连接有生物挂膜408。
位于大圆环401的正上方设置有与密封盖板300转动连接的圆板405,圆板405上均匀开设有与每个径向滑杆407相对应的导向滑口4051,并且导向滑口4051的两端分别靠近圆板405的圆心和外圆周面设置,然后在每个径向滑杆407上最外端的滑块403上连接有伸入对应导向滑口4051中的导向滑柱406。
最后,还在扩培容器200上设置有实现圆板405转动的驱动组件500。该驱动组件500包括设置在扩培容器200外侧面上端的齿轮箱501,齿轮箱501中设置有齿轮502,齿轮箱501上设置有与齿轮502相连接的电机503,然后还在靠近驱动组件500位置处的圆板405外圆面上设置有弧形齿条4052,使得齿轮502伸入到扩培容器200内腔的上端与弧形齿条4052相啮合。
本实施例公开的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先对厌氧氨氧化菌进行富集,通过进液管101向富集筒100中通入高浓度废水对填料层102中的厌氧氨氧化菌进行富集培养,同时将第一出液管202上的第一阀门打开,使得上层废水从第一出液管202中排出。
当富集培养到一定时间后,取样管103取用少量厌氧氨氧化菌生物污泥进行浓度检测,当厌氧氨氧化菌达到设定浓度要求后,关闭第一阀门使得继续通入的高浓度废水进入到扩培容器200中。
在进行厌氧氨氧化菌扩大培养的前期阶段,启动驱动组件500使得圆板405,然后通过导向滑口4051对滑块403上导向滑柱406的作用,使得每个径向滑杆407上最外端的滑块403同步向扩培容器200的中心处移动,从而使得所有的生物挂膜408全部集中在富集筒100的上端开口位置处,使得厌氧氨氧化菌在生物挂膜408上的集中繁殖生长。
待每个生物挂膜408上的厌氧氨氧化菌达到一定数量后,在反向启动驱动组件500使得所有的生物挂膜408全部均匀展开在整个扩培容器200中,使得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繁殖空间增大,进一步提高厌氧氨氧化菌的扩培效率,从而使得整个装置实现厌氧氨氧化菌的高效富集与扩培。
实施例2
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以实施例1为基础进行优化改进设计的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做再次说明。
参考附图5和附图7,本实施例2还在位于进液管101上方的富集筒100内壁上固定有填料托板104,在填料托板104上开设有多个圆孔1041,然后在每个圆孔1041的上端均设置有伸入到填料层102中的立管105。该立管105的上端密封设置,并在外圆面开设有多个流通孔1051。通过上述填料托板104、立管105的设计使得高浓度废水在向上流动时必须通过立管105进入到填料层102中,使得填料层中的厌氧氨氧化菌与高浓度废水充分接触,同时上述结构设计能够防止填料下沉到富集筒100的下端,保证后续进水和曝气正常。
参考附图1和附图5,在富集筒100的外圆面上端设置有伸入到富集筒100内部的温度传感器106和pH值检测器107,并且温度传感器106和pH值检测器107的内端均位于填料层102的上方,然后将温度传感器106和pH值检测器107电线连接有控制柜600。同时在富集筒100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夹套109,保温夹套109与富集筒100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电阻丝加热装置,并将该电阻丝加热装置也与控制柜600电性连接。
参考附图5、附图8和附图9,本实施例还设置有压缩气罐700,压缩气罐700内部储存有二氧化碳气体,压缩气罐700上连接有送气管701,送气管701上设置有流量计702和电磁阀703,该流量计702和电磁阀703均与控制柜600电性连接。在送气管701的端部设置有伸入富集筒100且位于填料层102下方的曝气管704,曝气管704上设置有多个曝气头705。在本实施例的密封盖板300中心处设置有轴承302,然后在圆板405的圆心处设置有与轴承302相连接的中空转轴4053。在密封盖板300上设置有碱液桶303,碱液桶303的下端连接有输液管304,并且输液管304上设置有输液泵305,输液管304的端部连接有穿过中空转轴4053并伸至富集筒100上端开口处的垂直管306,垂直管306的下端连接有碱液均布器307。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温度传感器106和pH值检测器107对富集培养过程中的厌氧氨氧化菌生长环境的温度和pH值进行实时监测,通过保温夹套109和电阻丝加热装置的作用使其生长环境维持在最佳稳定。同时,通过曝气头705中二氧化碳气体的曝气作用,不仅能够定期去除高浓度废水中的氧气,保证无氧环境,而且还能够在滴加碱液的配合下对整个高浓度废水的pH值进行动态调节,保证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环境维持在最佳,从而极大提高了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与扩培速度。
实施例3
实施例3公开了一种使用实施例2中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进行的氧氨氧化菌富集与扩培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进行厌氧氨氧化菌富集培养,在培养前打开第一出液管202上的第一阀门,然后通过进液管101向富集筒100中加入高浓度废水,该高浓度废水的DO浓度控制在0.5mg/L以下,同时pH值控制在控制在7.0-8.0之间,温度控制在2±2℃之间;
S2:按上述条件对厌氧氨氧化菌培养7-10天后,每天定期通过取样管103取用少量生物污泥,然后对生物污泥中厌氧氨氧化菌进行量化分析。具体量化分析过程如下:
1)将采集的厌氧氨氧化污泥进行清水洗净处理,然后将清洗后的厌氧氨氧化污泥用苏丹红进行染色,在成功染色后将厌氧氨氧化污泥进行清洗以去除多余的苏丹红。
2)将上述清洗去除苏丹红的厌氧氨氧化污泥添加市售抗荧光淬灭封片液进行防退色处理。
3)再将防退色处理后的厌氧氨氧化污泥放置于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500~570nm波段的荧光进行分析检测,根据所得的荧光值定性及定量检测样品中厌氧氨氧化细菌即可。
S3:当检测得到取样生物污泥中的厌氧氨氧化菌含量达到设定值后,再关闭第一阀门使得加入的高浓度废水进入到扩培容器200中,同时启动驱动组件500使得所有的生物挂膜408全部集中在富集筒100的上端开口位置处,然后保持不变扩培5-7天,使得厌氧氨氧化菌在生物挂膜408上的集中繁殖生长。
S4:最后,反向启动驱动组件500使得所有的生物挂膜408全部均匀展开在整个扩培容器200中,使得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繁殖空间增大7-10天,进一步提高厌氧氨氧化菌的扩培效率,从而使得整个装置实现厌氧氨氧化菌的高效富集与扩培即可。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富集筒(100)和扩培容器(200),所述扩培容器(200)的下端中心处设置有阶梯环腔(201),所述富集筒(100)的上端开口与阶梯环腔(201)连通设置,所述富集筒(100)的侧面下端连接有进液管(101),位于所述进液管(101)上方的富集筒(100)内部设置有填料层(102),位于所述填料层(102)处的富集筒(100)上设置有取样管(103),所述阶梯环腔(201)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出液管(202),且第一出液管(202)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扩培容器(200)的上端开口设置有密封盖板(300),所述密封盖板(300)上设置有单向排气的排气管(301),所述扩培容器(200)的内腔上端设置有扩培挂膜机构(400),所述扩培容器(200)的圆周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出液口(203);
其中,所述扩培挂膜机构(400)包括同心设置的大圆环(401)和小圆环(402),所述大圆环(401)固定设置在扩培容器(200)的内壁上端,所述大圆环(401)和小圆环(402)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径向滑杆(407),每个所述径向滑杆(407)上均设置有多个滑块(403),且同一个径向滑杆(407)上相邻的两个滑块(403)之间设置有连接绳(404),每个所述滑块(403)的下端均连接有生物挂膜(408),位于所述大圆环(401)的正上方设置有与密封盖板(300)转动连接的圆板(405),所述圆板(405)上均匀开设有与每个径向滑杆(407)相对应的导向滑口(4051),且导向滑口(4051)的两端分别靠近圆板(405)的圆心和外圆周面设置,每个所述径向滑杆(407)上最外端的滑块(403)上连接有伸入对应导向滑口(4051)中的导向滑柱(406),所述扩培容器(200)上设置有实现圆板(405)转动的驱动组件(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00)包括设置在扩培容器(200)外侧面上端的齿轮箱(501),所述齿轮箱(501)中设置有齿轮(502),所述齿轮箱(501)上设置有与齿轮(502)相连接的电机(503),靠近所述驱动组件(500)位置处的圆板(405)外圆面上设置有与齿轮(502)相啮合的弧形齿条(40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进液管(101)上方的富集筒(100)内壁上固定有填料托板(104),所述填料托板(104)上开设有多个圆孔(1041),每个所述圆孔(1041)的上端均设置有伸入到填料层(102)中的立管(105),所述立管(105)的上端密封设置,立管(105)的外圆面开设有多个流通孔(10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筒(100)的上端呈圆柱状,下端呈圆锥状,且在圆锥状的富集筒(100)下端设置有排空管(108),所述排空管(108)上设置有排空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筒(100)的外圆面上端设置有伸入到富集筒(100)内部的温度传感器(106)和pH值检测器(107),且温度传感器(106)和pH值检测器(107)的内端均位于填料层(102)的上方,所述温度传感器(106)和pH值检测器(107)电线连接有控制柜(6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筒(100)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夹套(109),所述保温夹套(109)与富集筒(100)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且加热装置与控制柜(600)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气罐(700),所述压缩气罐(700)内部储存有二氧化碳气体,所述压缩气罐(700)上连接有送气管(701),所述送气管(701)上设置有流量计(702)和电磁阀(703),所述流量计(702)和电磁阀(703)均与控制柜(600)电性连接,所述送气管(701)的端部设置有伸入富集筒(100)且位于填料层(102)下方的曝气管(704),所述曝气管(704)上设置有多个曝气头(70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板(300)的中心处设置有轴承(302),所述圆板(405)的圆心处设置有与轴承(302)相连接的中空转轴(4053),所述密封盖板(300)上设置有碱液桶(303),所述碱液桶(303)的下端连接有输液管(304),且输液管(304)上设置有输液泵(305),所述输液管(304)的端部连接有穿过中空转轴(4053)并伸至富集筒(100)上端开口处的垂直管(306),所述垂直管(306)的下端连接有碱液均布器(30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培容器(200)的直径为富集筒(100)直径的2-4倍。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装置进行的厌氧氨氧化菌富集与扩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培养前打开第一出液管(202),并通过进液管(101)向富集筒(100)中加入高浓度废水对厌氧氨氧化菌培养7-10天;
2)待培养7-10天后,定期通过取样管(103)取用生物污泥,并对生物污泥中厌氧氨氧化菌进行量化分析;
3)当检测得到取样生物污泥中的厌氧氨氧化菌含量达到设定值后,关闭第一出液管(202)使得加入的高浓度废水进入到扩培容器(200)中,在扩大培养初始阶段将所有的生物挂膜(408)全部集中在富集筒(100)的上端开口处,然后保持不变培养5-7天;
4)待扩大培养初始阶段结束后,再启动驱动组件(500)使得所有的生物挂膜(408)全部均匀展开在整个扩培容器(200)中继续进行培养7-10天即可。
CN202310758702.5A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和方法 Pending CN1165737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58702.5A CN116573777A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58702.5A CN116573777A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73777A true CN116573777A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43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58702.5A Pending CN116573777A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7377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16993A (en) Apparatus with semi-permeable membrane, and method for cultivating micro-organisms
US4440853A (en)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using hollow fiber membrane reactor
JPS6232876A (ja) バイオコンバ−ジヨンリアクタ−
CN106830302B (zh) 溶解氧自动化控制的mbr全程硝化菌富集装置及其方法
CN107915320B (zh) 一种气浮式半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CN207684971U (zh) 好氧内循环生物分离反应器
CN108295631B (zh) 一种采用气升式填料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气的方法
CN1821123B (zh) 废水厌氧处理装置与方法及常温下繁殖活性颗粒菌种方法
CN206590950U (zh) 一种溶解氧自动化控制的mbr全程硝化菌富集装置
CN116573777A (zh) 一种富集与扩培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和方法
US4789469A (en)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ly introducing or removing gases into and/or from liquids
KR102167085B1 (ko) 가스 전환 미생물의 배양 시스템 및 이의 운전 방법
CN104031834B (zh) 一种光合细菌连续反应制氢方法
AU778141B2 (en) Method for cultivating cells, a membrane module, utilization of a membrane module and reaction system for cultivation of said cells
US20220154124A1 (en) Bioreactor with volume-adjustable packing layer
US6955757B1 (en)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fluids
US6733671B1 (en) Apparatus for treating fluids
CN105800780B (zh) 一种环流式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反应器
Kaur et al. Industrial Bioreactors for Submerged Fermentations
CN109401971B (zh) 一种多功能自动化独立/联合共培养装置
CN114107057A (zh) 一种分离细胞外囊泡反应器
CN106976972A (zh) 一种生物反应器
CN208716943U (zh) 一种快速富集厌氧氨氧化菌的反应装置
CN111995045A (zh) 一种一体化生物活性炭装置的挂膜方法
CN205687640U (zh) 一种环流式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