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69420A - 端子单元 - Google Patents

端子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69420A
CN116569420A CN202180082226.9A CN202180082226A CN116569420A CN 116569420 A CN116569420 A CN 116569420A CN 202180082226 A CN202180082226 A CN 202180082226A CN 116569420 A CN116569420 A CN 1165694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le
terminal
female
contact portion
cur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22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田祐介
西岛诚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569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694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新颖结构的端子单元,能抑制制造成本并且实现阳端子的触点部和阴端子的触点部的接触面积的增大。端子单元(10)具备阳端子(12)和阴端子(14),阳端子(12)使用平板零件构成,平板零件具有在板厚方向弯曲而构成的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阴端子(14)具有供阳端子(12)插入的筒状的插通部(24)和阴侧弯曲状触点部(41、61),阴侧弯曲状触点部(41、61)设置于插通部(24),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接触,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和阴侧弯曲状触点部(41、61)在阳端子(12)向阴端子(14)的插通部(24)插入的插入方向延伸。

Description

端子单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端子单元。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端子单元:具备阳端子和阴端子,所述阳端子具有圆柱形状的触点部,所述阴端子具有多个弹性触点部,所述多个弹性触点部配置于供阳端子的触点部插入的圆筒部内。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端子单元:具备阳端子和阴端子,所述阳端子具有平板形状的触点部,所述阴端子具有与阳侧的触点部压接的压花状的触点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0039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2043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端子单元能使配置于圆筒部内的多个弹性触点部与阳端子的圆柱形状的触点部接触,能容易确保较大的接触面积。但是,需要利用锻造、切削等形成阳端子的圆柱形状的触点部,存在制造成本容易升高的问题。与此相对,如专利文献2的端子单元那样,也考虑到将阳端子的触点部变更为平板形状以实现成本的降低。但是,因为是使压花状的阴侧的触点部与平板形状的阳侧的触点部点接触的结构,所以与阳端子的触点部为圆柱形状的情况相比,有时难以确保阳端子的触点部和阴端子的触点部的接触面积,期望进一步的改良。
因此,公开一种新颖结构的端子单元,能抑制制造成本并且实现阳端子的触点部和阴端子的触点部的接触面积的增大。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端子单元,具备阳端子和阴端子,所述阳端子使用平板零件构成,所述平板零件具有在板厚方向弯曲而构成的阳侧弯曲状触点部,所述阴端子具有筒状的插通部和阴侧弯曲状触点部,所述阳端子插通于所述插通部,所述阴侧弯曲状触点部设置于所述插通部并且与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接触,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和所述阴侧弯曲状触点部在所述阳端子向所述阴端子的所述插通部插入的插入方向延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端子单元,能抑制制造成本并且实现阳端子的触点部和阴端子的触点部的接触面积的增大。
附图说明
图1是将实施方式1的端子单元以阳端子向阴端子插通的状态示的立体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端子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示出的侧视图。
图3是将实施方式1的端子单元以阳端子和阴端子分开的状态示出的立体图。
图4是将实施方式2的端子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示出的侧视图,是与图2对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端子单元,
(1)是具备阳端子和阴端子的端子单元,所述阳端子使用平板零件构成,所述平板零件具有在板厚方向弯曲而构成的阳侧弯曲状触点部,所述阴端子具有筒状的插通部和阴侧弯曲状触点部,所述阳端子插入到所述插通部,所述阴侧弯曲状触点部设置于所述插通部并且与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接触,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和所述阴侧弯曲状触点部在所述阳端子向所述阴端子的所述插通部插入的插入方向延伸。
根据本公开的端子单元,阳端子通过平板零件构成,阳侧弯曲状触点部能通过将平板零件在板厚方向弯曲而设置。故此,与阳端子的触点部具有圆柱形状,需要通过锻造、切削等形成的现有结构相比,能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另外,阳端子和阴端子的连接,通过设置于阳端子的阳侧弯曲状触点部和设置于阴端子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相互接触的、基于曲面彼此的接触实现。而且,阳侧弯曲状触点部和阴侧弯曲状触点部在阳端子向阴端子的插通部插入的插入方向延伸。故此,能使阳侧弯曲状触点部和阴侧弯曲状触点部以线接触或面接触的状态在插入方向以规定长度互相重叠。其结果,与使阴侧的压花状的触点部与平板形状的阳侧的触点部点接触的现有结构相比,能实现触点部彼此的接触面积的增大。故此,能减小触点部彼此的接触阻力、触点部间的接触压力,也能实现端子单元的热性能的提高、由于阳端子和阴端子的插拔的反复导致的镀层剥落的抑制。
(2)优选的是,所述平板零件具有矩形,在所述平板零件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设置有向所述板厚方向的一侧凸起的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所述插通部具备将所述阳端子夹在中间地对置的上壁部和下壁部,所述上壁部具有与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外周面互相重叠的上壁弯曲部,在所述上壁弯曲部设置有所述阴侧弯曲状触点部。因为在与面积大的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外周面互相重叠的插通部的上壁弯曲部设置有阴侧弯曲状触点部,所以能进一步有利地确保阴阳触点部彼此的接触面积,能以高自由度设计阴侧弯曲状触点部。
(3)在上述(2)中,优选的是,所述插通部的所述下壁部具有朝向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内周面突出的支承突部,所述支承突部具有与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内周面互相重叠的下壁弯曲部,在所述下壁弯曲部设置有所述阴侧弯曲状触点部。通过将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稳定地保持在上壁弯曲部与下壁弯曲部之间。而且,因为在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内周面互相重叠的下壁弯曲部也能设置阴侧弯曲状触点部,所以能进一步有利地确保阴阳触点部彼此的接触面积。
(4)在上述(3)中,优选的是,所述阴端子的所述上壁部具有沿着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所述外周面弯曲的所述上壁弯曲部,所述阴侧弯曲状触点部抵接于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所述外周面的周向中央部分,所述阴端子的所述下壁部具有两个所述下壁弯曲部,两个所述下壁弯曲部设置于从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所述内周面的周向中央部分向两端部侧分开的两个部位,所述阴侧弯曲状触点部抵接于从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所述内周面的所述周向中央部分向所述两端部侧分开的所述两个部位。
在阴端子的上壁部侧,设置于上壁弯曲部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抵接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外周面的周向中央部分,在阴端子的下壁部侧,设置于两个下壁弯曲部的两个阴侧弯曲状触点部分别抵接于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内周面的周向中央部分向两端部侧分开的两个部位。其结果,例如能以在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上下侧分散的三点使阴侧弯曲状触点部抵接,能将阴阳触点部彼此以更加宽广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稳定地保持为抵接状态。
(5)在上述(3)中,优选的是,所述阴端子的所述下壁部具有沿着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所述内周面弯曲的所述下壁弯曲部,所述阴侧弯曲状触点部抵接于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所述内周面的周向中央部分,所述阴端子的所述上壁部具有两个所述上壁弯曲部,两个所述上壁弯曲部设置于从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所述外周面的周向中央部分向两端部侧分开的两个部位,所述阴侧弯曲状触点部抵接于从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所述外周面的所述周向中央部分向所述两端部侧分开的所述两个部位。
在阴端子的下壁部侧,设置于下壁弯曲部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抵接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内周面的周向中央部分,在阴端子的上壁部侧,设置于两个上壁弯曲部的两个阴侧弯曲状触点部分别抵接于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外周面的周向中央部分向两端部侧分开的两个部位。其结果,例如能以在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上下侧分散的三点使阴侧弯曲状触点部抵接,能将阴阳触点部彼此以更加宽广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稳定地保持为抵接状态。
(6)在上述(2)至(5)的任一个中,优选的是,具有向所述下壁部侧对所述上壁部施力的弹簧构件。因为插通部的上壁部被向下壁部侧施力,所以在阳端子插入时,通过上壁部对抗弹簧构件的作用力向离开下壁部的方向移位,从而阳端子能插入。在阳端子插入后,利用弹簧构件的作用力,能使设置于上壁部、下壁部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压接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能有利地减小触点的接触阻力。
(7)在上述(6)中,所述插通部具有所述上壁部、所述下壁部、以及从所述下壁部的两侧立起的一对侧壁部,所述上壁部与所述一对侧壁部的一方侧一体地连结,利用通过将所述上壁部向所述一对侧壁部的另一方侧折回而形成的折回部构成所述弹簧构件。因为上壁部与一对侧壁部的一方侧一体地连结,所以阴端子的处理变得容易。而且,因为利用通过将上壁部向一对侧壁部的另一方侧折回而形成的折回部构成向下壁部侧对插通部的上壁部施力的弹簧构件,所以能实现阴端子的结构的简化、低成本化。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端子单元的具体例。此外,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实施方式1>
以下,使用图1至图3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端子单元10进行说明。端子单元10具备阳端子12和阴端子14。并且,通过阳端子12插入到阴端子14并相互接触,从而阳端子12和阴端子14电连接。此外,在以下说明中,所谓上下方向是指图2中的上下方向,所谓前后方向是指图2中的左右方向。另外,所谓左右方向是图2的纸面正交方向,是指纸面的里外方向。
<阳端子12>
阳端子12使用未图示的平板零件构成。平板零件具有矩形,具有规定的宽度尺寸(图2中的左右方向尺寸)及厚度尺寸(上下方向尺寸),笔直地延伸。阳端子12具有导电性,例如通过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电阻低的金属形成。
并且,通过使该平板零件在板厚方向上弯曲,从而在阳端子12设置有向板厚方向的一侧(上方)变凸的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在实施方式1中,在平板零件(阳端子12)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设置有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另外,在阳端子1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设置有平坦部20、20。由此,在阳端子12的下表面中,且在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对应的宽度方向中央,在平板零件的长度方向延伸地形成有在下方开口的凹部22。
在阳端子12中,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平坦部20、20、凹部22从长度方向一侧的端部以规定长度形成。阳端子12的长度方向另一侧的端部没有设置例如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原样地为平板状,并设置有螺栓插通孔而固定于机器的端子部,或者被固装电线。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为圆弧形状。特别是,在实施方式1中,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上表面(外周面)的曲率为大致一定,并且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下表面(内周面)的曲率为大致一定。
<阴端子14>
阴端子14具有供阳端子12插入的筒状的插通部24。插通部24在侧方(左右方向两侧)开口,形成为筒状的插通部24的轴方向是左右方向。即,插通部24在左右方向具有规定的尺寸。阴端子14与阳端子12同样,例如通过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电阻低的金属形成。
在实施方式1中,形成为筒状的插通部24隔着内孔在上下方向被分割,具备位于内孔上侧的上壁部26和位于内孔下侧的下壁部28。并且,如图1、2所示,在阳端子12插入到插通部24中的内孔(后述的阳端子插入间隙46)的状态下,插通部24中的上壁部26和下壁部28将阳端子12夹在中间地在上下方向相互对置。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阴端子14通过对具有一定宽度尺寸的带状构件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带状构件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分被折弯。由此,在阴端子14的后端部构成折回部30,在隔着折回部30的一方侧设置有上壁部26,并且在另一方侧设置有下壁部28。即,上壁部26和下壁部28在阴端子14的后端部经由折回部30连结,并且带状构件的长度方向一端部32及另一端部34(分别为阴端子14的前端部)分别是自由端。并且,如后所述,通过该折回部30,构成向下壁部28侧对上壁部26施力的弹簧构件。此外,在阳端子12向阴端子14的插通部24插入前的状态下,构成阴端子14的带状构件的长度方向一端部32及另一端部34既可以相互分开,也可以抵接。
在上壁部26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分设置有向上方变凸的上壁弯曲部36,在上壁部26中隔着上壁弯曲部36的前后方向两侧设置有平坦部38、38。即,从上壁弯曲部36的前后方向两端向前后方向外侧延伸出平坦部38、38,从上壁弯曲部36向前方延伸的平坦部38的端部是构成阴端子14的带状构件的长度方向一端部32。另外,从上壁弯曲部36向后方延伸的平坦部38的端部与折回部30连接。如后所述,折回部30与下壁部28连接,所以上壁部26与一对侧壁部42、42的一方侧(后方侧的侧壁部42)一体地连结。通过在上壁部26设置上壁弯曲部36,从而在上壁部26的下表面中且与上壁弯曲部36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在下方开口的上侧凹部40。
在实施方式1中,上壁弯曲部36为圆弧形状。特别是,在实施方式1中,上壁弯曲部36的下表面的曲率为大致一定。上壁弯曲部36的下表面的曲率为阳端子12的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上表面的曲率以下。特别是,在实施方式1中,上壁弯曲部36的下表面的曲率和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上表面的曲率大致相等。由此,如后所述,在阳端子12插入到阴端子14的插通部24时,上壁弯曲部36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外周面互相重叠。即,上壁弯曲部36沿着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外周面弯曲。并且,在上壁弯曲部36设置有上侧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41。
在下壁部28的前后方向两侧设置有朝向上壁部26立起的一对侧壁部42、42。通过这些下壁部28及一对侧壁部42、42,构成朝向上方变凹的下侧凹部44。并且,通过向上方变凸的上壁弯曲部36和向上方变凹的下侧凹部44形成的空间是插通部24的内孔,是供阳端子12插入的阳端子插入间隙46。即,在实施方式1中,插通部24构成为包括上壁弯曲部36、平坦部38、38的一部分、下壁部28以及侧壁部42、42。另外,从侧壁部42、42的上端向前后方向外侧延伸出平坦部48、48。即,从前方的侧壁部42向前方延伸的平坦部48的端部是构成阴端子14的带状构件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34。另外,从后方的侧壁部42向后方延伸的平坦部48的端部与折回部30连接。即,通过使构成阴端子14的带状构件的长度方向一端部32和长度方向另一端部34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折回,从而形成折回部30。换言之,通过使位于长度方向一端部32侧的上壁部26向位于长度方向另一端部34侧的一对侧壁部42、42的另一方侧(前方侧的侧壁部42)折回,从而构成折回部30。
在实施方式1中,在下壁部28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分设置有支承突部50,支承突部50朝向上方、即在阳端子12插入到阴端子14的插通部24时朝向阳端子12的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内周面(凹部22的内表面)突出。总之,下壁部28中向上方突出的支承突部50朝向阳端子插入间隙46的内侧突出。由此,在下壁部28中支承突部50的前后方向两侧形成有一对底壁52、52。另外,在一对底壁52、52的前后方向内侧的端部设置有朝向上方立起的内侧纵壁54、54。并且,内侧纵壁54、54的上端彼此通过以向上方变凸的方式弯曲的下壁弯曲部56连结。即,在实施方式1中,支承突部50构成为包括一对内侧纵壁54、54和下壁弯曲部56。并且,在底壁52、52的前后方向外侧的端部设置有前述的侧壁部42、42。故此,在下侧凹部44且支承突部50的前后方向两侧,以在上方开口的方式形成有矩形凹部58、58,矩形凹部58、58被底壁52、侧壁部42以及内侧纵壁54包围。
特别是,在实施方式1中,下壁弯曲部56在前后方向上设置有两个,即设置有前侧下壁弯曲部56a和后侧下壁弯曲部56b。这些前侧下壁弯曲部56a和后侧下壁弯曲部56b分别为圆弧形状,各自具有大致一定的曲率。由此,分别形成为圆弧形状的前侧下壁弯曲部56a和后侧下壁弯曲部56b从内侧纵壁54、54的上端向前后方向内侧突出并相互对接。其结果,在实施方式1中,在支承突部50的上表面中的前后方向中央形成有凹陷部60,凹陷部60伴随前侧下壁弯曲部56a和后侧下壁弯曲部56b的连结而朝向下方稍微凹陷。
下壁弯曲部56的上表面(外周面)的曲率为阳端子12的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下表面(凹部22的内表面)的曲率以上。在实施方式1中,前侧下壁弯曲部56a及后侧下壁弯曲部56b的上表面(外周面)的曲率分别大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下表面(内周面)的曲率。由此,如后所述,在阳端子12插入到阴端子14的插通部24时,下壁弯曲部56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内周面互相重叠。即,在下壁弯曲部56设置有下侧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61。特别是,在实施方式1中,前侧下壁弯曲部56a和后侧下壁弯曲部56b设置于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内周面的周向中央部分向周向两端部侧分开的两个部位。并且,在这些前侧下壁弯曲部56a和后侧下壁弯曲部56b分别设置有下侧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61。
在形成为上述形状的阴端子14固装有电线62。具体地,电线62是包覆电线,芯线64被绝缘包覆部66覆盖。并且,在电线62的端部被剥掉绝缘包覆部66而露出的芯线64固装于阴端子14中的折回部30的下表面。此外,将芯线64固装于折回部30的方法并不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压接、粘接、熔接等。另外,芯线64的固装部位也可以不是折回部30,例如能固装于从上壁部26、下壁部28延伸的部分(例如平坦部38、48)中的适当部位。此外,阴端子14也可以取代电线62而用螺栓等固定于机器的端子部。
<阳端子12和阴端子14的连接>
针对阴端子14的插通部24(阳端子插入间隙46)从侧方(例如,如图1所示为左方)插入阳端子12的长度方向一端部侧。在此,阳端子12的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及阴端子14的插通部24(上侧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41及下侧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61)在阳端子12向阴端子14的插通部24插入的插入方向(左右方向)上以规定长度延伸。并且,阳端子12的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外周面的曲率大于阴端子14的上壁弯曲部36的内周面的曲率。故此,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进入通过上壁弯曲部36形成的上侧凹部40内,上壁弯曲部36和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外周面相互重叠。另外,因为上壁弯曲部36的内周面和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外周面均是曲率为大致一定的圆弧状,所以上壁弯曲部36的内周面和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外周面分别在周向中央部分抵接。因此,在上壁弯曲部36,周向中央部分是上侧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41。特别是,在实施方式1中,上壁弯曲部36的内周面的曲率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外周面的曲率大致相等,在上壁弯曲部36,大致整体是上侧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41。
另外,阳端子12的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内周面的曲率小于阴端子14的下壁弯曲部56的外周面的曲率。故此,支承突部50进入通过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形成的凹部22内,下壁弯曲部56和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内周面相互重叠。在实施方式1中,在支承突部50中设置有前侧下壁弯曲部56a和后侧下壁弯曲部56b,前侧下壁弯曲部56a及后侧下壁弯曲部56b的外周面的曲率大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内周面的曲率。由此,前侧下壁弯曲部56a及后侧下壁弯曲部56b的外周面在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内周面中的向比周向中央部分靠周向两端部侧分开的位置抵接。因此,设置于前侧下壁弯曲部56a及后侧下壁弯曲部56b的下侧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61、61抵接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内周面中的向比周向中央部分靠周向两端部侧分开的两个部位。
进一步地,阴端子14的支承突部50进入阳端子12的凹部22,并且阳端子12中位于凹部22的前后方向两侧的平坦部20、20进入阴端子14中位于支承突部50的前后方向两侧的矩形凹部58、58。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平坦部20、20与位于上壁弯曲部36的两侧的平坦部38、38、构成矩形凹部58、58的侧壁部42、42、内侧纵壁54、54、底壁52、52均不接触。这样,通过阳端子12的平坦部20、20进入阴端子14的矩形凹部58、58,从而可发挥将阳端子12插通于阴端子14的插通部24时的定位效果。
在此,如图3所示,在将阳端子12向阴端子14的插通部24插入前的状态下,上壁弯曲部36和下壁弯曲部56(前侧下壁弯曲部56a及后侧下壁弯曲部56b)的最小上下方向尺寸T1(参照图3)与对应位置上的阳端子12的上下方向尺寸T 2(参照图3)大致相同或比其稍小。由此,在阳端子12插入到阴端子14的插通部24(阳端子插入间隙46)时,阴端子14的上壁部26和下壁部28被阳端子12向在上下方向分开的方向撑开,上壁部26及下壁部28和经由平坦部38、48连接的折回部30以打开的方式弹性变形。其结果,基于折回部30的弹性复原力的作用力传递到上壁部26及下壁部28,上壁部26和下壁部28被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施力。即,在实施方式1中,向下壁部28侧施力对上壁部26的弹簧构件通过折回部30构成。并且,通过相互接近的方向的作用力传递到上壁部26及下壁部28,从而阳端子12在阴端子14的插通部24(阳端子插入间隙46)内以比较高的接触压力保持于上壁部26和下壁部28。
如上,在实施方式1中,阳端子12和阴端子14在上侧在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外周面的周向中央部分抵接,并且在下侧在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内周面的周向中央部分向周向两端部侧分开的两个部位抵接。由此,通过上壁部26保持阳端子12的力如图2中的箭头A所示,从上方朝向下方作用,并且通过下壁部28(前侧下壁弯曲部56a及后侧下壁弯曲部56b)保持阳端子12的力如图2中的箭头B所示,在相对于上方向前后方向外侧倾斜的方向作用。这样,在实施方式1中,通过阴端子14保持阳端子12的来自上方的保持力和来自下方的保持力相互不对置。
在实施方式1的端子单元10中,作为阳端子12中的触点部的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以规定长度设置。另外,因为阴端子14具有规定的左右方向尺寸,所以作为阴端子14中的触点部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41、61也以规定长度设置。因此,在阳端子12插入到阴端子14时,以线接触(或者在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及阴侧弯曲状触点部41、61遍及规定区域而设置的情况下为面接触)的方式接触。故此,与如现有结构那样阳端子和阴端子以点接触的方式接触的情况相比,能使接触面积增大。由此,能减小触点部彼此的接触阻力、触点部间的接触压力,也可抑制:伴随反复插拔阳端子12和阴端子14,镀层从阳端子12和阴端子14的表面剥落。另外,能提高热性能,能抑制具备阳端子12和阴端子14的端子单元10的温度上升。其结果,也可有效地防止镀层伴随端子单元10的高温化而粘连。
另外,因为阳端子12能通过仅使平板零件弯曲而形成,所以在制造阳端子12时不需要复杂的工序、大规模的设备,能降低阳端子12、进而端子单元10的制造成本。
在构成插通部24的上壁部26设置有上壁弯曲部36,在该上壁弯曲部36设置有与阳端子12的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外周面互相重叠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41。特别是,通过使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外周面和上壁弯曲部36的内周面的曲率相互大致相等,从而能以规定的周向尺寸形成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接触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41,能使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和阴侧弯曲状触点部41以面接触的方式接触。由此,能使阳端子12插入到阴端子14时的阳端子12和阴端子14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
在构成插通部24的下壁部28的支承突部50设置有下壁弯曲部56,在该下壁弯曲部56设置有与阳端子12的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内周面互相重叠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61。由此,能在阴端子14的上下方向稳定地保持阳端子12。特别是,在实施方式1中,在支承突部50设置有前侧下壁弯曲部56a和后侧下壁弯曲部56b,在前侧及后侧下壁弯曲部56a、56b分别设置有阴侧弯曲状触点部61、61。由此,与上侧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41一起,在插通部24中的三个部位保持阳端子12,所以可有效地防止将阳端子12插入到插通部24后的阳端子12和阴端子14的错位。
特别是,在实施方式1中,通过上壁部26向阳端子12传递的保持力的方向和通过下壁部28向阳端子12传递的保持力的方向相互不对置。由此,可避免保持力集中于阳端子12中的特定部位,可有效地防止伴随反复插拔阳端子12和阴端子14而刮削镀层。
在端子单元10设置有弹簧构件(折回部30),在阳端子12插入到阴端子14的状态下,上壁部26被向下壁部28侧施力。由此,能充分确保阳端子12和阴端子14的接触压力,能稳定地维持阳端子12和阴端子14的电连接。即,通过在端子单元10设置弹簧构件(折回部30),从而能一并达成阳端子12和阴端子14的接触面积的增大、与阳端子12和阴端子14的接触压力的确保。
特别是,因为上述的弹簧构件(折回部30)通过将构成阴端子14的带状构件折回而构成,所以不会另外设置与端子单元10形成为分体的弹簧构件,可发挥部件数量、制造成本的削减、结构的简化等效果。
<实施方式2>
以下,使用图4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端子单元70进行说明。实施方式2中的端子单元70与实施方式1的端子单元10相比,只是阴端子72的结构不同,所以在图4中将端子单元70的主要部分放大示出。此外,在实施方式2的端子单元70中,对与所述实施方式1的端子单元10实质上相同的构件或者部位,在图中标注与所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阴端子72>
在阴端子72中,供阳端子12插通的筒状的插通部74包括隔着阳端子12对置的上壁部76和下壁部78。上壁部76具有与阳端子12的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外周面互相重叠的上壁弯曲部80。在实施方式2中,上壁弯曲部80以向下方变凸的方式设置。特别是,在实施方式2中,上壁弯曲部80在前后方向设置有两个,即设置有前侧上壁弯曲部80a和后侧上壁弯曲部80b。这些前侧上壁弯曲部80a和后侧上壁弯曲部80b分别为圆弧形状,分别具有大致一定的曲率。前侧上壁弯曲部80a和后侧上壁弯曲部80b在前后方向相互分开,并通过平坦部82相互连结。
另外,在前侧上壁弯曲部80a和后侧上壁弯曲部80b的前后方向外侧端部分别连接有倾斜部83,经由与后侧上壁弯曲部80b的后方连接的倾斜部83,上壁部76与折回部30连接。如后所述,在将阳端子12插入到阴端子72时,上壁部76在前侧上壁弯曲部80a及后侧上壁弯曲部80b这两个部位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外周面接触。总之,前侧上壁弯曲部80a和后侧上壁弯曲部80b设置于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外周面的周向中央部分向周向两端部侧分开的两个部位。并且,在这些前侧上壁弯曲部80a及后侧上壁弯曲部80b分别设置有上侧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84、84。此外,位于前侧上壁弯曲部80a与后侧上壁弯曲部80b之间的平坦部82不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外周面接触。
下壁部78与实施方式1同样具有支承突部50,但是在实施方式2中,设置于支承突部50的下壁弯曲部86形成为具有大致一定的曲率的圆弧形状。特别是,在实施方式2中,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内周面的曲率和下壁弯曲部86的外周面的曲率大致相等。由此,如后所述,在将阳端子12插入到阴端子72时,下壁部78在下壁弯曲部86的大致整体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内周面接触。即,下壁弯曲部86沿着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内周面弯曲。并且,在该下壁弯曲部86设置有下侧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88。
<阳端子12和阴端子72的连接>
针对阴端子72的插通部74从侧方插入阳端子12的长度方向一端部侧。在此,前侧上壁弯曲部80a和后侧上壁弯曲部80b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分开,且形成为向下侧变凸的形状。由此,前侧上壁弯曲部80a和后侧上壁弯曲部80b中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84、84相对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外周面在从周向中央部分向周向两端部侧分开的两个部位抵接。另外,因为下壁弯曲部86的外周面和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内周面均是曲率为大致一定的圆弧状,所以下壁弯曲部86的外周面和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内周面分别在周向中央部分抵接。因此,在下壁弯曲部86中,周向中央部分是下侧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88。特别是,在实施方式2中,下壁弯曲部86的外周面的曲率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内周面的曲率大致相等,在下壁弯曲部86中,大致整体是下侧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88。
如上,在实施方式2中,阳端子12和阴端子14在上侧在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外周面的周向中央部分向周向两端部侧分开的两个部位抵接,并且在下侧在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内周面的周向中央部分抵接。由此,通过上壁部76(前侧上壁弯曲部80a及后侧上壁弯曲部80b)保持阳端子12的力如图4中的箭头C所示,在相对于下方向前后方向内侧倾斜的方向作用,并且通过下壁部78保持阳端子12的力如图4中的箭头D所示,从下方朝向上方作用。这样,在实施方式2中,通过阴端子72保持阳端子12的来自上方的保持力和来自下方的保持力也相互不对置。
在实施方式2的端子单元70中也是,作为阳端子12中的触点部的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和作为阴端子14中的上侧的触点部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84、84以线接触的方式接触,并且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和作为阴端子14中的下侧的触点部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88以面接触的方式接触。由此,与如现有结构的点接触的情况相比,可实现接触面积的增加。
另外,在实施方式2的端子单元70中也是,因为在插通部74中的三个部位保持阳端子12,所以可有效地防止将阳端子12插入到插通部74后的阳端子12和阴端子72的错位。特别是,通过上壁部76向阳端子12传递的保持力的方向和通过下壁部78向阳端子12传递的保持力的方向相互不对置。由此,可避免保持力集中于阳端子12中的特定部位,可有效地防止伴随反复插拔阳端子12和阴端子72而刮削镀层。
<变形例>
以上,作为本公开的具体例,对实施方式1、2进行了详述,但是本公开不被该具体的记载限定。能达成本公开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等包含于本公开。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包含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1)在所述实施方式1中,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外周面和上壁弯曲部36的内周面的曲率相等,阴侧弯曲状触点部41从上壁弯曲部36的周向中央部分遍及周向两端部侧的规定区域设置成面状,但是不限定于该方式。在所述实施方式1中也可以为,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外周面的曲率大于上壁弯曲部的内周面的曲率,在上壁弯曲部的周向中央部分,阴侧弯曲状触点部设置成线状。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2中,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内周面和下壁弯曲部86的外周面的曲率相等,阴侧弯曲状触点部88从下壁弯曲部86的周向中央部分遍及周向两端部侧的规定区域设置成面状,但是不限定于该方式。在所述实施方式2中也可以为,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内周面的曲率小于下壁弯曲部的外周面的曲率,在下壁弯曲部的周向中央部分,阴侧弯曲状触点部设置成线状。
(2)在所述实施方式1、2中,阴端子14中的上侧及下侧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41、61、84、88均以线状(或者面状)抵接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的外周面及内周面,但是不限定于该方式。在上侧及下侧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中的一方以线状(或者面状)抵接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上侧及下侧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中的另一方以点状抵接。即,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1中也可以为,不必设置支承突部50(前侧下壁弯曲部56a及后侧下壁弯曲部56b),在下壁部中的底壁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半球状的突部,以点接触的方式与阳端子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中的平坦部的下表面接触。同样,在所述实施方式2中也可以为,并不需要上壁部76中的前侧上壁弯曲部80a、后侧上壁弯曲部80b,在上壁部设置向下方突出的半球状的突部,以点接触的方式与阳端子接触。
(3)在所述实施方式1、2中,在上壁部26、76及下壁部28、78双方设置有上壁弯曲部36、80(前侧上壁弯曲部80a及后侧上壁弯曲部80b)及下壁弯曲部56(前侧下壁弯曲部56a及后侧下壁弯曲部56b)、86,但是可不必设置这些弯曲部。例如,也可以为,在上壁部和下壁部中的一方设置向下方及上方开口的矩形凹部,并且在上壁部和下壁部中的另一方设置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以线接触(或者面接触)的方式抵接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
(4)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外周面及内周面、上壁弯曲部的内周面、下壁弯曲部的外周面的曲率并不被限定,只要上侧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和下侧的阴侧弯曲状触点部的某个以线状抵接于阳侧弯曲状触点部即可。另外,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外周面及内周面、上壁弯曲部的内周面、下壁弯曲部的外周面的曲率不必分别为一定,既可以曲率局部不同,也可以设置有平坦延伸的部分。
(5)在所述实施方式1、2中,构成阳端子12的平板零件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弯曲而形成阳侧弯曲状触点部18,并且阳端子1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形成为平坦部20、20,但是也可以不必设置平坦部,而遍及阳端子整体形成为弯曲形状。
(6)阳端子和阴端子并不限定于以三点接触的方式,从上壁部传递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保持力的方向和从下壁部传递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保持力的方向也可以相互对置。
(7)阳端子从长度方向的一端以规定长度设置有阳侧弯曲状触点部,但是只要仅在至少插入到阴端子的部分设置阳侧弯曲状触点部即可。
(8)在所述实施方式1、2中,构成插通部24、74的上壁部26、76和下壁部28、78通过将构成阴端子14的带状构件折弯而一体地形成,但是上壁部和下壁部也可以通过相互分体的构件构成。在该情况下,优选设置对上壁部和下壁部相互施力的弹簧构件。作为这样的弹簧构件,例如采用螺旋弹簧、环状的弹性体等,能安装于插通部的前后方向两侧。并且,通过对抗弹簧构件的作用力将阳端子插通于插通部,从而阴端子能以规定的接触压力与阳端子接触。
附图标记说明
10端子单元(实施方式1)
12 阳端子
14 阴端子
18 阳侧弯曲状触点部
20 平坦部
22 凹部
24 插通部
26 上壁部
28 下壁部
30折回部(弹簧构件)
32 一端部
34 另一端部
36 上壁弯曲部
38 平坦部
40 上侧凹部
41(上侧)阴侧弯曲状触点部
42 侧壁部
44 下侧凹部
46 阳端子插入间隙
48 平坦部
50 支承突部
52 底壁
54 内侧纵壁
56 下壁弯曲部
56a 前侧下壁弯曲部
56b 后侧下壁弯曲部
58 矩形凹部
60 凹陷部
61(下侧)阴侧弯曲状触点部
62 电线
64 芯线
66 绝缘包覆部
70端子单元(实施方式2)
72 阴端子
74 插通部
76 上壁部
78 下壁部
80 上壁弯曲部
80a 前侧上壁弯曲部
80b 后侧上壁弯曲部
82 平坦部
83 倾斜部
84(上侧)阴侧弯曲状触点部
86下壁弯曲部
88(下侧)阴侧弯曲状触点部

Claims (7)

1.一种端子单元,具备阳端子和阴端子,
所述阳端子使用平板零件构成,所述平板零件具有在板厚方向弯曲而成的阳侧弯曲状触点部,
所述阴端子具有筒状的插通部和阴侧弯曲状触点部,所述阳端子插入到所述插通部,所述阴侧弯曲状触点部设置于所述插通部并且与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接触,
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和所述阴侧弯曲状触点部在所述阳端子向所述阴端子的所述插通部插入的插入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单元,其中,
所述平板零件具有矩形,在所述平板零件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设置有向所述板厚方向的一侧凸起的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
所述插通部具备将所述阳端子夹在中间地对置的上壁部和下壁部,
所述上壁部具有与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外周面互相重叠的上壁弯曲部,
在所述上壁弯曲部设置有所述阴侧弯曲状触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单元,其中,
所述插通部的所述下壁部具有朝向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内周面突出的支承突部,
所述支承突部具有与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内周面互相重叠的下壁弯曲部,
在所述下壁弯曲部设置有所述阴侧弯曲状触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单元,其中,
所述阴端子的所述上壁部具有沿着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所述外周面弯曲的所述上壁弯曲部,所述阴侧弯曲状触点部抵接于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所述外周面的周向中央部分,
所述阴端子的所述下壁部具有两个所述下壁弯曲部,两个所述下壁弯曲部设置于从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所述内周面的周向中央部分向两端部侧分开的两个部位,所述阴侧弯曲状触点部抵接于从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所述内周面的所述周向中央部分向所述两端部侧分开的所述两个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单元,其中,
所述阴端子的所述下壁部具有沿着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所述内周面弯曲的所述下壁弯曲部,所述阴侧弯曲状触点部抵接于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所述内周面的周向中央部分,
所述阴端子的所述上壁部具有两个所述上壁弯曲部,两个所述上壁弯曲部设置于从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所述外周面的周向中央部分向两端部侧分开的两个部位,所述阴侧弯曲状触点部抵接于从所述阳侧弯曲状触点部的所述外周面的所述周向中央部分向所述两端部侧分开的所述两个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单元,其中,
具有向所述下壁部侧对所述上壁部施力的弹簧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单元,其中,
所述插通部具有所述上壁部、所述下壁部、以及从所述下壁部的两侧立起的一对侧壁部,
所述上壁部与所述一对侧壁部的一方侧一体地连结,利用通过将所述上壁部向所述一对侧壁部的另一方侧折回而形成的折回部构成所述弹簧构件。
CN202180082226.9A 2020-12-16 2021-12-03 端子单元 Pending CN1165694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08149A JP7444043B2 (ja) 2020-12-16 2020-12-16 端子ユニット
JP2020-208149 2020-12-16
PCT/JP2021/044550 WO2022131032A1 (ja) 2020-12-16 2021-12-03 端子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69420A true CN116569420A (zh) 2023-08-08

Family

ID=82057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2226.9A Pending CN116569420A (zh) 2020-12-16 2021-12-03 端子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39177A1 (zh)
JP (1) JP7444043B2 (zh)
CN (1) CN116569420A (zh)
WO (1) WO20221310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4036858A (ja) * 2022-09-06 2024-03-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ユニット,雌端子,雄端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76983U (zh) * 1986-04-30 1987-11-10
CN104170173A (zh) 2012-03-16 2014-11-26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6369029B2 (ja) 2014-01-28 2018-08-0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012940B2 (ja) 2018-03-08 2022-01-3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雌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39177A1 (en) 2024-02-01
WO2022131032A1 (ja) 2022-06-23
JP7444043B2 (ja) 2024-03-06
JP2022095058A (ja)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86244B2 (ja) 多接点型端子
KR101911174B1 (ko) 단자 및 커넥터
US20140206244A1 (en) Female terminal
JP7395112B2 (ja) 雌端子
US20180090900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emale terminal and female terminal
US10777926B2 (en) Multi-contact terminal
US11575224B2 (en) Terminal module
US9136660B2 (en) Female terminal
CN116569420A (zh) 端子单元
JP2013187165A (ja) コネクタ端子用接触ばね及び雌端子、雄端子、コネクタ
JP5892384B2 (ja) 雌端子
JP7435362B2 (ja) 端子金具および連鎖端子
US10998659B2 (en) Female terminal
WO2024157851A1 (ja) 雌端子および端子ユニット
US11381009B2 (en) Contact and connector
EP4293833A1 (en)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4166935A1 (ja) 雌端子、端子ユニットおよび雄端子
US20240178596A1 (en) Terminal module
JP5941393B2 (ja)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内における雌端子金具の位置決め構造
JP2022155435A (ja) 端子モジュール
JP2024113907A (ja) 雌端子、端子ユニットおよび雄端子
JP2024099102A (ja) 端子付き導体
JP2023105850A (ja) 雌型端子およびコネクタ
JP5331383B2 (ja) 雌端子
JP2022083226A (ja) 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