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64617B - 一种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64617B
CN116564617B CN202310838795.2A CN202310838795A CN116564617B CN 116564617 B CN116564617 B CN 116564617B CN 202310838795 A CN202310838795 A CN 202310838795A CN 116564617 B CN116564617 B CN 1165646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sheath
cable
control system
central control
sheath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387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64617A (zh
Inventor
徐亚东
贾健佳
邹海鸥
张丽红
孙凯
肖怀金
赖亚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lectric Group Tengench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lectric Group Tengench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lectric Group Tengench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lectric Group Tengenchi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387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646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64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64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64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646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20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sensing elements having variation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change of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036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22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 H01B13/228After-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22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 H01B13/24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by extru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电缆生产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包括:智能摄像头、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中控系统,其中,中控系统其分别与所述智能摄像头、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传输线相连,所述中控系统能够接收到内护套挤出机与外护套挤出机发送的挤出温度,并根据温度信息对冷却槽发送冷却液温度控制信息,中控系统能够通过智能摄像头回传的内护套电缆观测数据判定出电缆进行内护套挤包时存在的工艺问题,并将调节指令发送至生产线设备,从而保证电缆生产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安全监控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现有的电缆生产过程实时监控系统,通常采用监控摄像头进行监控,但是一般情况下摄像头只能对操作人员进行监控,机器的运行无法监控,且现有的监控系统监控范围过于广泛,不能精细到每个生产模块和每个操作。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1680578A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缆生产过程实时监控系统,涉及电缆生产领域,监控显示屏,用于显示电缆生产中的监控画面,包括厂内实时监控和机器运行数据实时监控;拉丝模块,用于电缆内部线材的拉丝和成型。本发明设置有监控显示屏、机器运行数据实时监控、员工操作监控、摄像头、机器数据监控、监控APP。
所述基于物联网的电缆生产过程实时监控系统未对电缆挤包加工过程进行数据分析,无法对数据电缆在挤包加工中出现的工艺缺陷进行有效地分类,从而造成监控系统无法提供有效地调节方案。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电缆的生产工艺出的问题进行精准的划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包括,
智能摄像头,其设置在内护套挤出机的模具出口处,用于检测内护套的挤包质量;
第一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内护套挤出机的模具出口处,用于检测内护套挤出机的模具出口处电缆的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冷却槽中,用于检测冷却液的温度;
第三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外护套挤出机的电缆入口处,用于检测经过冷却槽的内护套温度;
中控系统,其分别与所述智能摄像头、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传输线相连,所述中控系统能够根据电缆加工的移动方向建立内护套坐标系,并控制智能摄像头对内护套进行监测,中控系统将得到的内护套监测数据与中控系统内保存的电缆生产基础数据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判定出数据电缆出现内护套挤包加工缺陷的具体位置区域,并在数据电缆出现加工缺陷的位置区域上建立内护套尺寸变化关于电缆加工方向距离长度变化的函数,中控系统对函数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定出加工缺陷的缺陷类型,中控系统对出现加工缺陷问题的区域中出现的不同缺陷类型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得到该区域内的生产加工问题,并且中控系统能够接收到内护套挤出机与外护套挤出机发送的挤出温度,并根据温度信息对冷却槽发送冷却液温度控制信息,从而保证电缆生产质量。
进一步地,中控系统内保存有电缆生产基础数据;
所述电缆生产基础数据包括:电缆裸线半径,对电缆进行内护套挤包后的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
所述中控系统根据电缆流水线方向建立内护套坐标系,中控系统将电缆裸线的中线设为X轴,并将电缆流水线方向设为X轴正方向,将内护套挤出机的模具出口处中心点设置为坐标原点,并将垂直于电缆流水线设置为Y轴,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
所述智能摄像头水平对准内护套挤出机的模具出口处的电缆,并对挤包完成内护套的电缆进行观测;
所述中控系统内保存有内护套误差参考值,所述智能摄像头对电缆进行实时观测,并将内护套电缆上边缘的Y轴坐标绝对值设置为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将内护套电缆下边缘的Y轴坐标绝对值设置为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智能摄像头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与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回传至中控系统;
所述中控系统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与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结果判定内护套挤包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系统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进行作差,并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和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的差值与内护套误差参考值进行对比,
若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大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且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的差值大于或等于内护套误差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过长误差;
若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小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且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与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的差值大于或等于内护套误差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过短误差;
否则,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上线未出现异常;
所述中控系统将上线过长误差与上线过短误差设为上线误差。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系统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进行作差,并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和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的差值与内护套误差参考值进行对比,
若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大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且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的差值大于或等于内护套误差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过短误差;
若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小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且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与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的差值大于或等于内护套误差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过长误差;
否则,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上线未出现异常;
所述中控系统将下线过长误差与下线过短误差设为下线误差。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误差时,对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进行记录,并构造出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关于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误差在X轴上长度的上线误差函数;
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误差时,对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进行记录,并构造出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关于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误差在X轴上长度的函数。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系统内设置有第一斜率参考值与第二斜率参考值;
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误差时,将上线误差函数进行求导,得到在出现误差区间上的斜率,中控系统将上线误差函数斜率分别与第一斜率参考值、第二斜率参考值进行对比,
若上线误差函数斜率大于第一斜率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迅速增长缺陷;
若上线误差函数斜率小于第二斜率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迅速减少缺陷;
若上线误差函数斜率大于零且小于第一斜率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缓慢递增缺陷;
若上线误差函数斜率小于零且大于第二斜率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缓慢递减缺陷。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误差时,将下线误差函数进行求导,得到在出现误差区间上的斜率,中控系统将下线误差函数斜率分别与第一斜率参考值、第二斜率参考值进行对比,
若下线误差函数斜率大于第一斜率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迅速减少缺陷;
若下线误差函数斜率小于第二斜率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迅速增长缺陷;
若下线误差函数斜率大于零且小于第一斜率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缓慢递减缺陷;
若下线误差函数斜率小于零且大于第二斜率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缓慢递增缺陷。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系统根据内护套电缆出现缺陷的类型判定内护套电缆的生产工艺问题,
若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迅速增长缺陷且下线未出现异常或护套电缆上线未出现异常且下线出现下线迅速增长缺陷,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单侧塑胶结晶工艺问题;
若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迅速增长缺陷且下线同时出现下线迅速增长缺陷,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双侧塑胶结晶工艺问题;
若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迅速减少缺陷且下线未出现异常或护套电缆上线未出现异常且下线迅速减少缺陷,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单侧脱节断胶工艺问题;
若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迅速减少缺陷且下线同时出现下线迅速减少缺陷,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双侧脱节断胶工艺问题;
若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缓慢递增缺陷且下线出现下线缓慢递减缺陷,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偏心工艺问题;
若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缓慢递减缺陷且下线出现下线缓慢递增缺陷,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偏心工艺问题;
若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迅速增长缺陷且下线出现下线迅速减少缺陷或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迅速减少缺陷且下线出现下线迅速增长缺陷,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强烈震动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单侧塑胶结晶工艺问题或双侧塑胶结晶工艺问题时,中控系统控制内护套挤出机对挤出温度进行提高;
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单侧脱节断胶工艺问题或双侧脱节断胶工艺问题时,中控系统控制降低生产线的牵引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系统内保存有内护套电缆在进行外护套挤包时,内护套的温度与外护套塑胶挤出温度的温度差值范围区间;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内护套挤出机的模具出口处电缆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冷却液的温度,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经过冷却槽的内护套温度,所述中控系统能够接收外护套塑胶的挤出温度;
所述中控系统通过将外护套塑胶的挤出温度、内护套的温度与外护套塑胶挤出温度的温度差值范围区间与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经过冷却槽的内护套温度进行分析判定出内外护套的温度差值是否符合加工要求,
若外护套塑胶的挤出温度与内护套温度的差值高于温度差值范围区间的上限,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降温过低,将提高冷却液温度指令发送至冷却槽;
若外护套塑胶的挤出温度与内护套温度的差值低于温度差值范围区间的下限,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降温不充分,将降低冷却液温度指令发送至冷却槽;
若外护套塑胶的挤出温度与内护套温度的差值在温度差值范围区间内,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外护套的温度差值符合加工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中控系统能够接收到内护套挤出机与外护套挤出机发送的挤出温度,并根据温度信息对冷却槽发送冷却液温度控制信息,中控系统能够通过智能摄像头回传的内护套电缆观测数据判定出电缆进行内护套挤包时存在的工艺问题,并将调节指令发送至生产线设备,从而保证电缆生产质量。
进一步地,中控系统通过对内护套电缆的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进行对比,判定出内护套电缆的误差类型,从而为后续的分析检测提供依据。
进一步地,中控系统通过对内护套电缆进行函数构造,从而使得系统能够对出现误差的位置进行精准误差分析。
进一步地,中控系统通过对内护套电缆上线与下线进行缺陷分析,将内护套电缆的生产工艺问题进行划分,并对应不同的工艺问题,提高了监控系统的准确度。
进一步地,中控系统通过计算内护套温度与外护套塑胶的挤出温度的温度差值,调节冷却槽中冷却液的温度,使得外护套能够与内护套较高质量的贴合,从而提高了电缆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包括,
智能摄像头,其设置在内护套挤出机的模具出口处,用于检测内护套的挤包质量;
第一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内护套挤出机的模具出口处,用于检测内护套挤出机的模具出口处电缆的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冷却槽中,用于检测冷却液的温度;
第三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外护套挤出机的电缆入口处,用于检测经过冷却槽的内护套温度;
中控系统,其分别与所述智能摄像头、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传输线相连,所述中控系统能够接收到内护套挤出机与外护套挤出机发送的挤出温度,并根据温度信息对冷却槽发送冷却液温度控制信息,中控系统能够通过智能摄像头回传的内护套电缆观测数据判定出电缆进行内护套挤包时存在的工艺问题,并将调节指令发送至生产线设备,从而保证电缆生产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中控系统内保存有电缆生产基础数据;
所述电缆生产基础数据包括:
电缆裸线半径R;
对电缆进行内护套挤包后的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Ri;
对电缆进行外护套挤包后的标准成品电缆半径Ro;
所述中控系统根据电缆流水线方向建立内护套坐标系,中控系统将电缆裸线的中线设为X轴,并将电缆流水线方向设为X轴正方向,将内护套挤出机的模具出口处中心点设置为坐标原点,并将垂直于电缆流水线设置为Y轴,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
所述智能摄像头水平对准内护套挤出机的模具出口处的电缆,并对挤包完成内护套的电缆进行观测;
所述中控系统内保存有内护套误差参考值Rik,所述智能摄像头对电缆进行实时观测,并将内护套电缆上边缘的Y轴坐标绝对值设置为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Ris,将内护套电缆下边缘的Y轴坐标绝对值设置为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Rix,智能摄像头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Ris与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Rix回传至中控系统;
所述中控系统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Ris与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Rix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结果判定内护套挤包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中控系统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Ris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Ri进行作差,并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Ris和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Ri的差值与内护套误差参考值Rik进行对比,
若Ris>Ri且Ris-Ri<Rik或Ris<Ri且Ri-Ris<Rik,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上线未出现异常;
若Ris>Ri且Ris-Ri≥Rik,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过长误差;
若Ris<Ri且Ri-Ris≥Rik,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过短误差;
所述中控系统将上线过长误差与上线过短误差设为上线误差。
进一步的,所述中控系统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Rix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Ri进行作差,并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Rix和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Ri的差值与内护套误差参考值Rik进行对比,
若Rix<Ri且Ri-Rix<Rik或Rix>Ri且Rix-Ri<Rik,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上线未出现异常;
若Rix>Ri且Rix-Ri≥Rik,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过短误差;
若Rix<Ri且Ri-Rix≥Rik,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过长误差;
所述中控系统将下线过长误差与下线过短误差设为下线误差。
中控系统通过对内护套电缆的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进行对比,判定出内护套电缆的误差类型,从而为后续的分析检测提供依据。
进一步的,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误差时,对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Ris进行记录,并构造出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Ris关于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误差在X轴上长度的上线误差函数Ris(x),其中上线误差函数Ris(x)为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Ris随电缆在X轴上移动的长度x变化而变化的对应关系函数;
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误差时,对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Rix进行记录,并构造出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Rix关于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误差在X轴上长度的下线误差函数Rix(x),其中下线误差函数Rix(x)为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Rix随电缆在X轴上移动的长度x变化而变化的对应关系函数;
中控系统通过对内护套电缆进行函数构造,从而使得系统能够对出现误差的位置进行精准误差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中控系统内设置有第一斜率参考值K1与第二斜率参考值K2,其中K1>0>K2;
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误差时,将上线误差函数Ris(x)进行求导,得到在出现误差区间上的斜率Ris’(x0),中控系统将Ris’(x0)分别与第一斜率参考值K1、第二斜率参考值K2进行对比,
若Ris’(x0)>K1,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迅速增长缺陷;
若Ris’(x0)<K2,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迅速减少缺陷;
若0<Ris’(x0)<K1,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缓慢递增缺陷;
若K2<Ris’(x0)<0,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缓慢递减缺陷。
进一步的,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误差时,将下线误差函数Rix(x)进行求导,得到在出现误差区间上的斜率Rix’(x0),中控系统将Rix’(x0)分别与第一斜率参考值K1、第二斜率参考值K2进行对比,
若Rix’(x0)>K1,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迅速减少缺陷;
若Rix’(x0)<K2,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迅速增长缺陷;
若0<Rix’(x0)<K1,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缓慢递减缺陷;
若K2<Rix’(x0)<0,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缓慢递增缺陷。
进一步的,所述中控系统根据内护套电缆出现缺陷的类型判定内护套电缆的生产工艺问题,
若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迅速增长缺陷且下线未出现异常或护套电缆上线未出现异常且下线出现下线迅速增长缺陷,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单侧塑胶结晶工艺问题;
若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迅速增长缺陷且下线同时出现下线迅速增长缺陷,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双侧塑胶结晶工艺问题;
若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迅速减少缺陷且下线未出现异常或护套电缆上线未出现异常且下线迅速减少缺陷,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单侧脱节断胶工艺问题;
若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迅速减少缺陷且下线同时出现下线迅速减少缺陷,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双侧脱节断胶工艺问题;
若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缓慢递增缺陷且下线出现下线缓慢递减缺陷,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偏心工艺问题;
若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缓慢递减缺陷且下线出现下线缓慢递增缺陷,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偏心工艺问题;
若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迅速增长缺陷且下线出现下线迅速减少缺陷或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迅速减少缺陷且下线出现下线迅速增长缺陷,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强烈震动问题。
中控系统通过对内护套电缆上线与下线进行缺陷分析,将内护套电缆的生产工艺问题进行划分,并对应不同的工艺问题,提高了监控系统的准确度。
进一步的,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单侧塑胶结晶工艺问题或双侧塑胶结晶工艺问题时,中控系统控制内护套挤出机对挤出温度进行提高;
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单侧脱节断胶工艺问题或双侧脱节断胶工艺问题时,中控系统控制降低生产线的牵引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中控系统内保存有内护套电缆在进行外护套挤包时,内护套的温度与外护套塑胶挤出温度的温度差值范围区间(ΔT1,ΔT2);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内护套挤出机的模具出口处电缆的温度Tid,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冷却液的温度Tb,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经过冷却槽的内护套温度Tid’,所述中控系统能够接收外护套塑胶的挤出温度To;
所述中控系统通过将外护套塑胶的挤出温度To、内护套的温度与外护套塑胶挤出温度的温度差值范围区间(ΔT1,ΔT2)与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经过冷却槽的内护套温度Tid’进行分析判定出内外护套的温度差值是否符合加工要求,
若To-Tid’>ΔT2,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降温过低,将提高冷却液温度指令发送至冷却槽;
若To-Tid’<ΔT1,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降温不充分,将降低冷却液温度指令发送至冷却槽;
若ΔT1≤To-Tid’≤ΔT2,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外护套的温度差值符合加工要求。
中控系统通过计算内护套温度与外护套塑胶的挤出温度的温度差值,调节冷却槽中冷却液的温度,使得外护套能够与内护套较高质量的贴合,从而提高了电缆的生产质量。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摄像头,其设置在内护套挤出机的模具出口处,用于检测内护套的挤包质量;
第一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内护套挤出机的模具出口处,用于检测内护套挤出机的模具出口处电缆的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冷却槽中,用于检测冷却液的温度;
第三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外护套挤出机的电缆入口处,用于检测经过冷却槽的内护套温度;
中控系统,其分别与所述智能摄像头、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传输线相连,所述中控系统能够根据电缆加工的移动方向建立内护套坐标系,并控制智能摄像头对内护套进行监测,中控系统将得到的内护套监测数据与中控系统内保存的电缆生产基础数据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判定出数据电缆出现内护套挤包加工缺陷的具体位置区域,并在数据电缆出现加工缺陷的位置区域上建立内护套尺寸变化关于电缆加工方向距离长度变化的函数,中控系统对函数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定出加工缺陷的缺陷类型,中控系统对出现加工缺陷问题的区域中出现的不同缺陷类型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得到该区域内的生产加工问题,并且中控系统能够接收到内护套挤出机与外护套挤出机发送的挤出温度,并根据温度信息对冷却槽发送冷却液温度控制信息,从而保证电缆生产质量;
所述中控系统内保存有电缆生产基础数据;
所述电缆生产基础数据包括:
电缆裸线半径R;
对电缆进行内护套挤包后的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Ri;
对电缆进行外护套挤包后的标准成品电缆半径Ro;
所述中控系统根据电缆流水线方向建立内护套坐标系,中控系统将电缆裸线的中线设为X轴,并将电缆流水线方向设为X轴正方向,将内护套挤出机的模具出口处中心点设置为坐标原点,并将垂直于电缆流水线设置为Y轴,Y轴正方向数值向上;
所述智能摄像头水平对准内护套挤出机的模具出口处的电缆,并对挤包完成内护套的电缆进行观测;
所述中控系统内保存有内护套误差参考值Rik,所述智能摄像头对电缆进行实时观测,并将内护套电缆上边缘的Y轴坐标绝对值设置为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Ris,将内护套电缆下边缘的Y轴坐标绝对值设置为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Rix,智能摄像头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Ris与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Rix回传至中控系统;
所述中控系统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Ris与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Rix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结果判定内护套挤包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所述中控系统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Ris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Ri进行作差,并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Ris和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Ri的差值与内护套误差参考值Rik进行对比,
若Ris>Ri且Ris-Ri<Rik或Ris<Ri且Ri-Ris<Rik,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上线未出现异常;
若Ris>Ri且Ris-Ri≥Rik,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过长误差;
若Ris<Ri且Ri-Ris≥Rik,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过短误差;
所述中控系统将上线过长误差与上线过短误差设为上线误差;
所述中控系统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Rix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Ri进行作差,并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Rix和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Ri的差值与内护套误差参考值Rik进行对比,
若Rix<Ri且Ri-Rix<Rik或Rix>Ri且Rix-Ri<Rik,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上线未出现异常;
若Rix>Ri且Rix-Ri≥Rik,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过短误差;
若Rix<Ri且Ri-Rix≥Rik,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过长误差;
所述中控系统将下线过长误差与下线过短误差设为下线误差;
中控系统通过对内护套电缆的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结果判定内护套挤包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并判定出内护套电缆的误差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系统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进行作差,并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和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的差值与内护套误差参考值进行对比,
若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大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且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的差值大于或等于内护套误差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过长误差;
若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小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且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与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的差值大于或等于内护套误差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过短误差;
否则,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上线未出现异常;
所述中控系统将上线过长误差与上线过短误差设为上线误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系统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进行作差,并将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和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的差值与内护套误差参考值进行对比,
若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大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且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的差值大于或等于内护套误差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过短误差;
若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小于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且标准内护套电缆半径与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的差值大于或等于内护套误差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过长误差;
否则,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上线未出现异常;
所述中控系统将下线过长误差与下线过短误差设为下线误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误差时,对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进行记录,并构造出内护套电缆实时上线关于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误差在X轴上长度的上线误差函数;
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误差时,对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进行记录,并构造出内护套电缆实时下线关于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误差在X轴上长度的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系统内设置有第一斜率参考值与第二斜率参考值;
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误差时,将上线误差函数进行求导,得到在出现误差区间上的斜率,中控系统将上线误差函数斜率分别与第一斜率参考值、第二斜率参考值进行对比,
若上线误差函数斜率大于第一斜率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迅速增长缺陷;
若上线误差函数斜率小于第二斜率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迅速减少缺陷;
若上线误差函数斜率大于零且小于第一斜率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缓慢递增缺陷;
若上线误差函数斜率小于零且大于第二斜率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线缓慢递减缺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误差时,将下线误差函数进行求导,得到在出现误差区间上的斜率,中控系统将下线误差函数斜率分别与第一斜率参考值、第二斜率参考值进行对比,
若下线误差函数斜率大于第一斜率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迅速减少缺陷;
若下线误差函数斜率小于第二斜率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迅速增长缺陷;
若下线误差函数斜率大于零且小于第一斜率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缓慢递减缺陷;
若下线误差函数斜率小于零且大于第二斜率参考值,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线缓慢递增缺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系统根据内护套电缆出现缺陷的类型判定内护套电缆的生产工艺问题,
若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迅速增长缺陷且下线未出现异常或护套电缆上线未出现异常且下线出现下线迅速增长缺陷,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单侧塑胶结晶工艺问题;
若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迅速增长缺陷且下线同时出现下线迅速增长缺陷,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双侧塑胶结晶工艺问题;
若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迅速减少缺陷且下线未出现异常或护套电缆上线未出现异常且下线迅速减少缺陷,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单侧脱节断胶工艺问题;
若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迅速减少缺陷且下线同时出现下线迅速减少缺陷,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双侧脱节断胶工艺问题;
若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缓慢递增缺陷且下线出现下线缓慢递减缺陷,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上偏心工艺问题;
若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缓慢递减缺陷且下线出现下线缓慢递增缺陷,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下偏心工艺问题;
若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迅速增长缺陷且下线出现下线迅速减少缺陷或内护套电缆上线出现上线迅速减少缺陷且下线出现下线迅速增长缺陷,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强烈震动问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单侧塑胶结晶工艺问题或双侧塑胶结晶工艺问题时,中控系统控制内护套挤出机对挤出温度进行提高;
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电缆出现单侧脱节断胶工艺问题或双侧脱节断胶工艺问题时,中控系统控制降低生产线的牵引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系统内保存有内护套电缆在进行外护套挤包时,内护套的温度与外护套塑胶挤出温度的温度差值范围区间;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内护套挤出机的模具出口处电缆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冷却液的温度,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经过冷却槽的内护套温度,所述中控系统能够接收外护套塑胶的挤出温度;
所述中控系统通过将外护套塑胶的挤出温度、内护套的温度与外护套塑胶挤出温度的温度差值范围区间与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经过冷却槽的内护套温度进行分析判定出内外护套的温度差值是否符合加工要求,
若外护套塑胶的挤出温度与内护套温度的差值高于温度差值范围区间的上限,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降温过低,将提高冷却液温度指令发送至冷却槽;
若外护套塑胶的挤出温度与内护套温度的差值低于温度差值范围区间的下限,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护套降温不充分,将降低冷却液温度指令发送至冷却槽;
若外护套塑胶的挤出温度与内护套温度的差值在温度差值范围区间内,所述中控系统判定内外护套的温度差值符合加工要求。
CN202310838795.2A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 Active CN1165646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38795.2A CN116564617B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38795.2A CN116564617B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64617A CN116564617A (zh) 2023-08-08
CN116564617B true CN116564617B (zh) 2023-10-03

Family

ID=87496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38795.2A Active CN116564617B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6461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3599A (zh) * 2009-08-25 2010-03-17 浙江顺天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缆的带光栅光纤的复合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4755A (zh) * 2011-03-23 2011-09-14 江苏联通电缆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交通专用安防监控综合电缆
CN111680578A (zh) * 2020-05-22 2020-09-18 扬州迅祥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缆生产过程实时监控系统
CN112248395A (zh) * 2020-09-25 2021-01-22 安徽德尔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生产用挤出机温度控制系统
CN113539568A (zh) * 2021-06-30 2021-10-22 东莞市民兴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带温度监测功能的光伏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64355A (zh) * 2022-01-24 2022-05-10 云南多宝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神经元智慧电力电缆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3599A (zh) * 2009-08-25 2010-03-17 浙江顺天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缆的带光栅光纤的复合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4755A (zh) * 2011-03-23 2011-09-14 江苏联通电缆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交通专用安防监控综合电缆
CN111680578A (zh) * 2020-05-22 2020-09-18 扬州迅祥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缆生产过程实时监控系统
CN112248395A (zh) * 2020-09-25 2021-01-22 安徽德尔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生产用挤出机温度控制系统
CN113539568A (zh) * 2021-06-30 2021-10-22 东莞市民兴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带温度监测功能的光伏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64355A (zh) * 2022-01-24 2022-05-10 云南多宝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神经元智慧电力电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64617A (zh) 202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52594B2 (en) Surface scanner, an arrangement and a method for surface defect detection of a cable
US20040194506A1 (en) Glass gob quality control method and quality control device in glass article molding method
EP3038444B1 (en) Substrate inspecting method and substrate inspecting system using same
CN111649778A (zh) 一种用于电力电缆生产制造的质量监测系统
CN102914995A (zh) 刀具磨损自动补偿方法、系统及相应的数控机床加工设备
US2011023971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tion of helical springs by spring winding
CN116564617B (zh) 一种防火型数据电缆生产过程智能监控系统
CN108731603A (zh) 一种激光测厚仪及其测厚方法
CN110783038A (zh) 电缆智能制造系统
CN206742002U (zh) 线缆标识打码系统
CN110806178B (zh) 电缆智能检测方法
CN116430130B (zh) 一种配网开关保护变比检测用数据采集设备的检测系统
CN116197649A (zh) 一种用于锁螺丝机的智能调节系统
CN1499537A (zh) 耐高温及高温水汽绝缘电线及其生产方法
CN110715748A (zh) 热镀锌间接式锌锅温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6443324A (zh) 一种配电网状态监测方法
CN113479717B (zh) 一种电线自动化生产的工艺制备方法
CN112818716B (zh) 一种智能作业盯控可视化管理系统
CN102513377A (zh) 三辊连轧管机的电机监测系统
CN207717637U (zh) 绞麻花线视觉监控系统
CN207717638U (zh) 钩线视觉监控系统
CN116148720B (zh) 基于电容精确测量的航空电缆线路损伤排查方法
CN108588654A (zh) 一种智能在线颜色调节系统
CN117893103B (zh) 一种基于电缆生产线的交联电缆产品质量管理控制系统
CN115121884B (zh) 一种管螺纹设备加工监控预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