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52498B - 一种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552498B CN116552498B CN202310633298.9A CN202310633298A CN116552498B CN 116552498 B CN116552498 B CN 116552498B CN 202310633298 A CN202310633298 A CN 202310633298A CN 116552498 B CN116552498 B CN 11655249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rent
- mode
- parallel
- driving
- maxim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0/00—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 B60W20/20—Control strategies involving selection of hybrid configuration, e.g. selection between series or parallel configur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2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verall vehicle dynamics
- B60W2520/10—Longitudinal spe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4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ccupants
- B60W2540/10—Accelerator pedal posi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车辆,包括:采集当前车速和当前加速踏板开度;根据当前车速和当前加速踏板开度,获得在当前驱动模式下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串联模式,基于当前车速、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并联切换条件;若是,切换为并联模式,若否,保持串联模式;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并联模式,基于当前车速、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串联切换条件;若是,切换为串联模式,若否,保持并联模式。采用本方法能提高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的混合动力系统包括纯电模式、串联模式以及并联模式,其中,纯电模式是指动力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再由电机驱动车辆;串联模式是指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向电机提供电量,再由电机驱动车辆;并联模式是指发动机和电机共同驱动车辆。
为了充分发挥发动机和电机在串联模式和并联模式下的优势,现有的混合动力系统在车速和加速踏板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实现混合动力模式的自适应切换。
然而,这种方式不能很好的兼容各种驱动模式,难以明确驾驶员的驾驶意图、并联能力以及串联能力之间的关系,从而出现切换错误、频繁切换、增加整车能耗以及不能满足整车需求等现象。因此,现有技术中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效率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车辆,以提高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当前车速和当前加速踏板开度;
识别当前驱动模式,根据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以及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串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车速、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并联切换条件;
若是,将所述当前混合动力模式切换为并联模式,若否,保持所述串联模式;
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并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车速、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串联切换条件;
若是,将所述当前混合动力模式切换为串联模式,若否,保持所述并联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以及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的当前驱动影响因子;
根据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获得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以及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获得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的步骤,包括:
获取最大充电功率;
根据所述最大充电功率获得初始最大串联驱动功率;
根据所述初始最大串联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的乘积,获得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获得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的步骤,包括:
获取发动机最大功率;
根据所述发动机最大功率获得初始最大并联驱动功率;
根据所述初始最大并联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的乘积,获得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实施方式中,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串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车速、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并联切换条件的步骤,包括:
获取整车目标驱动功率和预设的第一车速阈值;
判断所述当前车速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车速阈值,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整车目标驱动功率是否均大于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
若是,判断出满足并联切换条件;
若否,判断出不满足并联切换条件。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实施方式中,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并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车速、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串联切换条件的步骤,包括:
获取整车目标驱动功率和预设的第二车速阈值;
判断所述当前车速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车速阈值,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整车目标驱动功率是否均大于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若是,判断出满足串联切换条件;
若否,判断出不满足串联切换条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的当前驱动影响因子的步骤,包括:
获取预设的第一映射表,其中,所述第一映射表用于指示车速、加速踏板开度和驱动影响因子在各个驱动模式下的映射关系,所述驱动模式包括经济模式、舒适模式以及运动模式,在同一车速和加速踏板开度下,驱动影响因子在所述经济模式、所述舒适模式以及所述运动模式中的数值呈递增趋势;
基于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进行查找,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的当前驱动影响因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实施方式中,在采集当前车速和当前加速踏板开度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整车驱动标志位、当前档位、当前荷电状态、并联模式标志位以及串联模式标志位;
获取预设的加速踏板开度阈值以及荷电状态阈值;
当所述整车驱动标志位指示允许驱动,所述当前档位为前进档,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大于所述加速踏板开度阈值,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所述荷电状态阈值,所述并联模式标志位指示并联模式未发生故障,以及所述串联模式标志位指示串联模式未发生故障时,判断满足混合动力模式切换激活条件。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装置,包括:
参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当前车速和当前加速踏板开度;
驱动功率获得模块,用于识别当前驱动模式,根据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以及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模式切换模块,用于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串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并联切换条件;
若是,将所述当前混合动力模式切换为并联模式,若否,保持所述串联模式;
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并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串联切换条件;
若是,将所述当前混合动力模式切换为串联模式,若否,保持所述并联模式。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装置,其中,所述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装置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结合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的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的步骤。
上述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车辆,通过采集当前车速和当前加速踏板开度,识别当前驱动模式;根据当前车速和当前加速踏板开度,获得在当前驱动模式下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以及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串联模式,则基于当前车速、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并联切换条件;若满足,则将当前混合动力模式切换为并联模式,若不满足,则保持串联模式;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并联模式,则基于当前车速、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串联切换条件,若满足,则将当前混合动力模式切换为串联模式,若不满足,则保持并联模式。可见,通过本申请的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可以在经济模式、舒适模式和运动模式等不同驱动模式下,根据串并联模式所提供的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能够进行串并联模式的切换。因此,与单一地根据车速和加速踏板开度来切换混合动力模式的方式相比,本申请的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可以更好的兼容经济模式、舒适模式和运动模式等等驱动模式,改善了切换错误、频繁切换等现象导致切换效率不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流程示意图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流程示意图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纵向”、“横向”、“水平”、“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亦仅为了便于简化叙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混合动力控制单元(Hybrid Control Unit,HCU)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当前车速和当前加速踏板开度。
混合动力控制单元可以通过控制器局域网实时采集车速信号、加速踏板开度信号,得到当前车速和当前加速踏板开度。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采集当前车速和当前加速踏板开度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是否满足混合动力模式切换激活条件的步骤,在满足该混合动力模式切换激活条件后,再判断是否满足串并联切换条件,从而执行串并联模式的切换;若不满足,则认为混合动力模式的自适应切换被冻结。
具体的,判断是否满足混合动力模式切换激活条件的步骤包括:获取整车驱动标志位、当前档位、当前荷电状态、并联模式标志位以及串联模式标志位;获取预设的加速踏板开度阈值以及荷电状态阈值;当所述整车驱动标志位指示允许驱动,所述当前档位为前进档,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大于所述加速踏板开度阈值,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所述荷电状态阈值,所述并联模式标志位指示并联模式未发生故障,以及所述串联模式标志位指示串联模式未发生故障时,判断满足混合动力模式切换激活条件。其中,加速踏板开度阈值可以设置为0,荷电状态阈值可以设置为20%。
示例性的说明,可以设置数值“1”和数值“0”来分别表示标志位的状态。例如,若获取到的整车驱动标志位为“1”,则代表车辆处于允许驱动的状态,反之,若为“0”,则代表车辆处于不允许驱动的状态,此时,车辆可能发生了某种故障;又例如,若获取到并联模式标志位为“1”,则代表并联模式未出现故障,在满足一定切换条件下,能够切换至并联模式,反之,若为“0”,则代表并联模式出现故障,无法切换至并联模式;串联模式标志位的含义与并联模式标志位的含义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数值来区分不同状态,本申请在此不进行一一示例说明。
S2:识别当前驱动模式,根据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以及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上述识别当前驱动模式的步骤,包括:获取当前驾驶模式和当前道路模式;获取预设的第二映射表,其中,所述第二映射表用于指示驾驶模式、道路模式以及驱动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驾驶模式包括节能驾驶模式、标准驾驶模式和运动驾驶模式,所述道路模式包括标准道路模式、脱困模式、雪地模式以及湿滑模式;基于所述当前驾驶模式和所述当前道路模式,在所述第二映射表中进行查找,获得当前驱动模式。
其中,第二映射表可以通过混合动力系统规范进行确定。一般的,汽车有三种驱动模式,即经济模式、舒适模式以及运动模式,其中,经济模式是指降低车辆性能以便节省能耗,适合在电量较低时使用;舒适模式是指各项性能指标正常,驾驶乘坐舒适,适合日常使用;运动模式是指车辆性能最强,操控灵敏,适合激烈驾驶,用户可以充分享受驾驶乐趣。通过第二映射表,可以识别出当前驱动模式为经济模式,或舒适模式,又或是运动模式,从而在后续过程中在经济模式、舒适模式或运动模式等不同驱动模式下,计算启动串并联模式所能够提供的最大驱动功率,并进行是否满足串并联模式切换条件的判断。
作为上述步骤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根据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以及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的当前驱动影响因子;根据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获得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以及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的当前驱动影响因子的步骤,包括:获取预设的第一映射表,其中,所述第一映射表用于指示车速、加速踏板开度和驱动影响因子在各个驱动模式下的映射关系,所述驱动模式包括经济模式、舒适模式以及运动模式,在同一车速和加速踏板开度下,驱动影响因子在所述经济模式、所述舒适模式以及所述运动模式中的数值呈递增趋势;基于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进行查找,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的当前驱动影响因子。其中,第一映射表可以通过台架测试和实车标定进行确定。
更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获得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的步骤,包括:获取最大充电功率;根据所述最大充电功率获得初始最大串联驱动功率;根据所述初始最大串联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的乘积,获得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最大充电功率的步骤,指的是:获取电池峰值充电功率、当前附件功率以及当前驱动电机功率;将电池峰值充电功率减去当前附件功率和当前驱动电机功率,得到最大充电功率。其中,电池峰值充电功率可以是电池10s所对应的最高充电功率。
根据所述最大充电功率获得初始最大串联驱动功率的步骤,指的是:获取驱动电机最大功率和电池峰值放电功率;将驱动电机最大功率和电池峰值放电功率之间的最小值和最大充电功率相加,得到初始最大串联驱动功率。其中,电池峰值放电功率可以是电池10s所对应的最高放电功率。
获取驱动电机最大功率的步骤,指的是:采集当前前电机转速和当前后电机转速;获取预设的前电机最大限制扭矩和后电机最大限制扭矩;基于当前前电机转速、当前后电机转速、前电机最大限制扭矩以及后电机最大限制扭矩,计算驱动电机最大功率,其中,可以采用的数学表达包括:PMcuMax=9550×(nFmcuAct×TqFmcuMax+nRmcuAct×TqRmcuMax),PMcuMax为驱动电机最大功率,nFmcuAct为当前前电机转速,TqFmcuMax为前电机最大限制扭矩,nRmcuAct为当前后电机转速,TqRmcuMax为后电机最大限制扭矩。
另一方面,根据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获得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的步骤,包括:获取发动机最大功率;根据所述发动机最大功率获得初始最大并联驱动功率;根据所述初始最大并联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的乘积,获得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发动机最大功率的步骤,指的是:采集当前发动机转速,获取预设的发动机最大限制扭矩和系数;根据当前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最大限制扭矩和系数的乘积,得到发动机最大功率。其中,系数可以设置为9550。
根据所述发动机最大功率获得初始最大并联驱动功率的步骤,指的是:获取驱动电机最大功率和电池峰值放电功率;将驱动电机最大功率和电池峰值放电功率之间的最小值与发动机最大功率相加,得到初始最大并联驱动功率。其中,获得驱动电机最大功率的步骤和电池峰值放电功率的含义与前述内容相同,相关内容请参阅前文,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S31: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串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车速、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并联切换条件。
作为该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串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车速、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并联切换条件的步骤,包括:获取整车目标驱动功率和预设的第一车速阈值;判断所述当前车速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车速阈值,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整车目标驱动功率是否均大于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若是,判断出满足并联切换条件;若否,判断出不满足并联切换条件。其中,第一车速阈值可以设置为70kph。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整车目标驱动功率的步骤,指的是:采集当前前电机转速和当前后电机转速;获取整车需求扭矩、预设的前电机传递速比和后电机传递速比;根据当前前电机转速、当前后电机转速、整车需求扭矩、前电机传递速比以及后电机传递速比,计算整车目标驱动功率,其中,采用的数学表达包括:PVehReq为整车目标驱动功率,nFmcuAct为当前前电机转速,rFmcu为前电机传递速比,nRmcuAct为当前后电机转速,rRmcu为后电机传递速比,TqVehReq为整车需求扭矩。
S311:若是,将所述当前混合动力模式切换为并联模式,
S312:若否,保持所述串联模式;
S32: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并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车速、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串联切换条件。
与上述判断是否满足并联切换条件的步骤相似,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并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车速、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串联切换条件的步骤,包括:获取整车目标驱动功率和预设的第二车速阈值;判断所述当前车速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车速阈值,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整车目标驱动功率是否均大于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若是,判断出满足串联切换条件;若否,判断出不满足串联切换条件。其中,第二车速阈值可以设置为60kph;获取整车目标驱动功率的步骤与前述内容相同,相关内容请参阅前述内容,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S321:若是,将所述当前混合动力模式切换为串联模式,
S322:若否,保持所述并联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不是串联模式或并联模式,则保持当前混合动力模式运行;若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或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不满足整车目标驱动功率时,混合动力控制单元保持当前混合动力模式运行,并触发混合动力系统功率降级标志位。
综上所述,通过本申请的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可以在经济模式、舒适模式和运动模式等不同驱动模式下,根据串并联模式所提供的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能够进行串并联模式的切换,与单一地根据车速和加速踏板开度来切换混合动力模式的方式相比,本申请能够更好的兼容各种驱动模式,改善切换错误、频繁切换以及增加整车能耗等现象,提高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效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装置,包括:
参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当前车速和当前加速踏板开度;
驱动功率获得模块,用于识别当前驱动模式,根据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以及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模式切换模块,用于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串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并联切换条件;
若是,将所述当前混合动力模式切换为并联模式,若否,保持所述串联模式;
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并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串联切换条件;
若是,将所述当前混合动力模式切换为串联模式,若否,保持所述并联模式。
所述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装置可以设置在混合动力系统的内部,由混合动力系统内部的控制单元进行调用;也可以设置在混合动力系统的外部,与混合动力系统进行通信。
具体的,驱动功率获得模块执行根据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以及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的当前驱动影响因子;根据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获得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以及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具体的,驱动功率获得模块执行根据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获得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的步骤,包括:获取最大充电功率;根据所述最大充电功率获得初始最大串联驱动功率;根据所述初始最大串联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的乘积,获得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
具体的,驱动功率获得模块执行根据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获得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的步骤,包括:获取发动机最大功率;根据所述发动机最大功率获得初始最大并联驱动功率;根据所述初始最大并联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的乘积,获得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具体的,模式切换模块执行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串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车速、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并联切换条件的步骤,包括:获取整车目标驱动功率和预设的第一车速阈值;判断所述当前车速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车速阈值,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整车目标驱动功率是否均大于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若是,判断出满足并联切换条件;若否,判断出不满足并联切换条件。
具体的,模式切换模块执行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并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车速、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串联切换条件的步骤,包括:获取整车目标驱动功率和预设的第二车速阈值;判断所述当前车速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车速阈值,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整车目标驱动功率是否均大于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若是,判断出满足串联切换条件;若否,判断出不满足串联切换条件。
具体的,驱动功率获得模块执行根据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的当前驱动影响因子的步骤,包括:获取预设的第一映射表,其中,所述第一映射表用于指示车速、加速踏板开度和驱动影响因子在各个驱动模式下的映射关系,所述驱动模式包括经济模式、舒适模式以及运动模式,在同一车速和加速踏板开度下,驱动影响因子在所述经济模式、所述舒适模式以及所述运动模式中的数值呈递增趋势;基于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进行查找,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的当前驱动影响因子。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预处理模块,其中,预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整车驱动标志位、当前档位、当前荷电状态、并联模式标志位以及串联模式标志位;获取预设的加速踏板开度阈值以及荷电状态阈值;当所述整车驱动标志位指示允许驱动,所述当前档位为前进档,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大于所述加速踏板开度阈值,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所述荷电状态阈值,所述并联模式标志位指示并联模式未发生故障,以及所述串联模式标志位指示串联模式未发生故障时,判断满足混合动力模式切换激活条件。
关于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装置,其中,所述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装置用于执行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4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采集当前车速和当前加速踏板开度;
识别当前驱动模式,根据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以及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串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车速、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并联切换条件;
若是,将所述当前混合动力模式切换为并联模式,若否,保持所述串联模式;
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并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车速、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串联切换条件;
若是,将所述当前混合动力模式切换为串联模式,若否,保持所述并联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的当前驱动影响因子;
根据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获得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以及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最大充电功率;
根据所述最大充电功率获得初始最大串联驱动功率;
根据所述初始最大串联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的乘积,获得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发动机最大功率;
根据所述发动机最大功率获得初始最大并联驱动功率;
根据所述初始最大并联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的乘积,获得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整车目标驱动功率和预设的第一车速阈值;
判断所述当前车速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车速阈值,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整车目标驱动功率是否均大于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
若是,判断出满足并联切换条件;
若否,判断出不满足并联切换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整车目标驱动功率和预设的第二车速阈值;
判断所述当前车速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车速阈值,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整车目标驱动功率是否均大于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若是,判断出满足串联切换条件;
若否,判断出不满足串联切换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预设的第一映射表,其中,所述第一映射表用于指示车速、加速踏板开度和驱动影响因子在各个驱动模式下的映射关系,所述驱动模式包括经济模式、舒适模式以及运动模式,在同一车速和加速踏板开度下,驱动影响因子在所述经济模式、所述舒适模式以及所述运动模式中的数值呈递增趋势;
基于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进行查找,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的当前驱动影响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整车驱动标志位、当前档位、当前荷电状态、并联模式标志位以及串联模式标志位;
获取预设的加速踏板开度阈值以及荷电状态阈值;
当所述整车驱动标志位指示允许驱动,所述当前档位为前进档,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大于所述加速踏板开度阈值,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所述荷电状态阈值,所述并联模式标志位指示并联模式未发生故障,以及所述串联模式标志位指示串联模式未发生故障时,判断满足混合动力模式切换激活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采集当前车速和当前加速踏板开度;
识别当前驱动模式,根据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以及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串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车速、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并联切换条件;
若是,将所述当前混合动力模式切换为并联模式,若否,保持所述串联模式;
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并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车速、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串联切换条件;
若是,将所述当前混合动力模式切换为串联模式,若否,保持所述并联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的当前驱动影响因子;
根据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获得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以及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最大充电功率;
根据所述最大充电功率获得初始最大串联驱动功率;
根据所述初始最大串联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的乘积,获得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发动机最大功率;
根据所述发动机最大功率获得初始最大并联驱动功率;
根据所述初始最大并联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的乘积,获得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整车目标驱动功率和预设的第一车速阈值;
判断所述当前车速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车速阈值,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整车目标驱动功率是否均大于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
若是,判断出满足并联切换条件;
若否,判断出不满足并联切换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整车目标驱动功率和预设的第二车速阈值;
判断所述当前车速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车速阈值,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整车目标驱动功率是否均大于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若是,判断出满足串联切换条件;
若否,判断出不满足串联切换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预设的第一映射表,其中,所述第一映射表用于指示车速、加速踏板开度和驱动影响因子在各个驱动模式下的映射关系,所述驱动模式包括经济模式、舒适模式以及运动模式,在同一车速和加速踏板开度下,驱动影响因子在所述经济模式、所述舒适模式以及所述运动模式中的数值呈递增趋势;
基于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进行查找,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的当前驱动影响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整车驱动标志位、当前档位、当前荷电状态、并联模式标志位以及串联模式标志位;
获取预设的加速踏板开度阈值以及荷电状态阈值;
当所述整车驱动标志位指示允许驱动,所述当前档位为前进档,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大于所述加速踏板开度阈值,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所述荷电状态阈值,所述并联模式标志位指示并联模式未发生故障,以及所述串联模式标志位指示串联模式未发生故障时,判断满足混合动力模式切换激活条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当前车速和当前加速踏板开度;
识别当前驱动模式,获取预设的第一映射表,其中,所述第一映射表用于指示车速、加速踏板开度和驱动影响因子在各个驱动模式下的映射关系,所述驱动模式包括经济模式、舒适模式以及运动模式,在同一车速和加速踏板开度下,驱动影响因子在所述经济模式、所述舒适模式以及所述运动模式中的数值呈递增趋势;基于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进行查找,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的当前驱动影响因子;
获取最大充电功率;根据所述最大充电功率获得初始最大串联驱动功率;根据所述初始最大串联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的乘积,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
获取发动机最大功率;根据所述发动机最大功率获得初始最大并联驱动功率;根据所述初始最大并联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的乘积,获得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串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车速、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并联切换条件;
若是,将所述当前混合动力模式切换为并联模式,若否,保持所述串联模式;
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并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车速、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串联切换条件;
若是,将所述当前混合动力模式切换为串联模式,若否,保持所述并联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串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车速、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并联切换条件的步骤,包括:
获取整车目标驱动功率和预设的第一车速阈值;
判断所述当前车速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车速阈值,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整车目标驱动功率是否均大于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
若是,判断出满足并联切换条件;
若否,判断出不满足并联切换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并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车速、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串联切换条件的步骤,包括:
获取整车目标驱动功率和预设的第二车速阈值;
判断所述当前车速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车速阈值,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整车目标驱动功率是否均大于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若是,判断出满足串联切换条件;
若否,判断出不满足串联切换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集当前车速和当前加速踏板开度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整车驱动标志位、当前档位、当前荷电状态、并联模式标志位以及串联模式标志位;
获取预设的加速踏板开度阈值以及荷电状态阈值;
当所述整车驱动标志位指示允许驱动,所述当前档位为前进档,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大于所述加速踏板开度阈值,所述当前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所述荷电状态阈值,所述并联模式标志位指示并联模式未发生故障,以及所述串联模式标志位指示串联模式未发生故障时,判断满足混合动力模式切换激活条件。
5.一种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当前车速和当前加速踏板开度;
驱动功率获得模块,用于识别当前驱动模式,获取预设的第一映射表,其中,所述第一映射表用于指示车速、加速踏板开度和驱动影响因子在各个驱动模式下的映射关系,所述驱动模式包括经济模式、舒适模式以及运动模式,在同一车速和加速踏板开度下,驱动影响因子在所述经济模式、所述舒适模式以及所述运动模式中的数值呈递增趋势;基于所述当前车速和所述当前加速踏板开度,在所述第一映射表中进行查找,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的当前驱动影响因子;
所述驱动功率获得模块还用于获取最大充电功率;根据所述最大充电功率获得初始最大串联驱动功率;根据所述初始最大串联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的乘积,获得在所述当前驱动模式下串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
所述驱动功率获得模块还用于获取发动机最大功率;根据所述发动机最大功率获得初始最大并联驱动功率;根据所述初始最大并联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驱动影响因子的乘积,获得并联模式被启动所提供的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
模式切换模块,用于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串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并联切换条件;
若是,将所述当前混合动力模式切换为并联模式,若否,保持所述串联模式;
若当前混合动力模式为并联模式,基于所述当前串联最大驱动功率和所述当前并联最大驱动功率,判断是否满足串联切换条件;
若是,将所述当前混合动力模式切换为串联模式,若否,保持所述并联模式。
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装置,其中,所述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装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33298.9A CN116552498B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一种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633298.9A CN116552498B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一种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车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552498A CN116552498A (zh) | 2023-08-08 |
CN116552498B true CN116552498B (zh) | 2024-03-01 |
Family
ID=87501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633298.9A Active CN116552498B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一种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55249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025127B (zh) * | 2024-03-29 | 2024-07-19 | 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汽车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
CN118025128B (zh) * | 2024-03-29 | 2024-07-19 | 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 双电机混合动力汽车的运行模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24073A (zh) * | 2011-09-01 | 2014-09-03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 |
CN109353330A (zh) * | 2018-10-31 | 2019-02-19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工作模式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CN116039610A (zh) * | 2023-01-05 | 2023-05-02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汽车串并联驱动模式切换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CN116080627A (zh) * | 2023-03-27 | 2023-05-09 | 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扭矩动态调控方法及装置 |
CN116101047A (zh) * | 2023-03-30 | 2023-05-12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串并联驱动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和介质 |
-
2023
- 2023-05-31 CN CN202310633298.9A patent/CN11655249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24073A (zh) * | 2011-09-01 | 2014-09-03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 |
CN109353330A (zh) * | 2018-10-31 | 2019-02-19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工作模式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CN116039610A (zh) * | 2023-01-05 | 2023-05-02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汽车串并联驱动模式切换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CN116080627A (zh) * | 2023-03-27 | 2023-05-09 | 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扭矩动态调控方法及装置 |
CN116101047A (zh) * | 2023-03-30 | 2023-05-12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串并联驱动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和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552498A (zh) | 2023-08-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552498B (zh) | 一种混合动力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车辆 | |
CN112039159A (zh) |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整车控制模块及存储介质 | |
CN115465255B (zh) | 一种混动车辆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混动车辆 | |
CN108819725A (zh) | 制动能量处理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214613A (zh) | 混动车辆并联驱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493256B (zh) | 增程器保养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CN116749834A (zh) | 一种增程式汽车的能源监控方法及装置 | |
CN112660103A (zh) | 一种车辆控制模式的确定方法、装置和整车控制系统 | |
CN116853219A (zh) | 增程器发电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5716410B (zh) | 表显续航里程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3734145B (zh) | 车辆驱动方法、装置及车辆 | |
CN117227590A (zh) | 燃料电池汽车吹扫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6424160A (zh) | 电动车电池加热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714925A (zh) | 一种增程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4161938B (zh) | 一种电动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4954428A (zh) | 一种增程器系统控制方法、装置以及介质 | |
CN111775926B (zh) |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驱动模式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 |
CN113147727A (zh) | 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回收控制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 |
CN115431702B (zh) | 汽车加热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4714972A (zh) | 电池包功率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 |
CN115434817B (zh) | 一种发动机扭矩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208525B (zh) | 混动车辆巡航控制方法及设备 | |
CN115891763B (zh) | 提升续航里程方法、续航装置、续航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972979A (zh) | 一种车辆电量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
CN112373456B (zh) | 增程式混动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6 Address after: No. 13 Xingxiang Road, Zengjia Town, High tech Zone, Jiulongpo District, Chongqing, 400039 Applicant after: Chongqing Selis Phoenix Intelligent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95 No. 2901, floor 29, unit 1, building 1, No. 151, Tianfu Second Street, high tech Zone, China (Sichu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hengdu Thalys Technology Co.,Ltd.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