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45490A - 用于选择用户终端的接收天线组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选择用户终端的接收天线组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45490A
CN116545490A CN202310489402.1A CN202310489402A CN116545490A CN 116545490 A CN116545490 A CN 116545490A CN 202310489402 A CN202310489402 A CN 202310489402A CN 116545490 A CN116545490 A CN 116545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signal
antenna
antennas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894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炯周
金基勋
李秉吉
林采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545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54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0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81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based on current reception conditions, e.g. switching to different antenna when signal level is below thres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multiple receivers and antenna path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2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predefined selection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2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main and with auxiliary or diversity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74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subgroups of receive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多个天线、被配置为与所述多个天线电连接的射频(RF)电路以及处理器。所述多个天线包括第一主天线、第一子天线、第二主天线和第二子天线。处理器控制RF电路以使用第一主天线和第一子天线接收信号的第一模式操作。处理器基于信号状态,控制RF电路以不同于第一模式的第二模式操作来接收信号。

Description

用于选择用户终端的接收天线组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2月17日、申请号为201780011573.6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用于选择用户终端的接收天线组的方法和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并要求2016年2月19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且分配了序列号10-2016-0019601的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其全部公开据此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公开涉及基于终端的各种通信环境来使用天线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终端可以安装多个天线。例如,用户终端可以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主天线和仅用于接收信号的分集天线。用户终端可以通过使用其射频集成电路(RFIC)等合成通过主天线接收的信号和通过分集天线接收的信号来提高特定频带的接收性能。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如果用户终端位于诸如非常弱的电场之类的区域,当由于信号质量或强度非常弱而发生大量分组丢失时,尽管用户终端使用传统的主天线和传统的分集天线接收到信号,但是很难大大提高接收性能。此外,用户终端可能处于若干通信环境(例如非常弱的电场、中弱电场和强电场),并且可能处于针对基站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或RRC空闲状态。传统的天线使用方案不能有效地与用户终端位于接收性能或功耗的整体网络环境相对应。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允许用户终端在各种通信环境中选择用于信号接收的天线组的方法及其用户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天线、被配置为与所述多个天线电连接的射频(RF)电路以及处理器。所述多个天线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发送或接收第一频带的信号的第一主天线、被配置为接收第一频带的信号的第一子天线、第二主天线和第二子天线。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控制RF电路以使用第一主天线和第一子天线接收第一频带的信号的第一模式操作。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指示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的参数确定信号状态;以及基于所确定的信号状态,控制RF电路以使用第一主天线、第一子天线、第二主天线和第二子天线接收第一频带的信号的第二模式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多个天线的电子设备的天线操作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指示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的参数来确定信号状态;确定电子设备针对基站的RRC状态;以及基于信号状态和RRC状态,从多个天线中确定要用于接收信号的天线。
根据结合附图公开了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他方面、优点和突出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白。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所公开的实施例,用户终端可以基于用户终端的通信环境来提高Rx性能或者可以降低功耗。
此外,根据实施例,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具有良好Rx效率的至少两个最佳天线来持续接收信号。
此外,根据实施例,用户终端可以显着降低在VoLTE呼叫时将发生呼叫掉线的概率。
此外,根据实施例,用户终端可以在数据下载时将数据吞吐量维持在高状态。
此外,根据实施例,用户终端可以在RRC空闲状态下稳定地接收寻呼信号。
此外,用户终端可以提供通过本公开直接或间接确定的各种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点,现在结合附图来参考以下描述,在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组件:
图1a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户终端的通信环境的变化和用户终端在每个通信环境中执行的操作;
图1b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的通信环境的分类;
图1c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的通信环境的分类;
图2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的通信环境的变化;
图3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户终端的示例硬件组件;
图4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基于发送(Tx)天线开关的接收(Rx)天线和射频(RF)电路之间的映射结构;
图5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中弱电场中RF电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a概念性地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下行链路上的子帧结构;
图6b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在文件下载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速率的变化;
图7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非常弱的电场中RF电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空闲状态中的RF电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中弱电场中自适应RF电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根据4Rx分集(4RxD)操作的自适应RF电路的操作;
图1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确定最佳Rx天线的监控周期;以及
图12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在RRC空闲状态下确定最佳Rx天线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网络环境中的电子设备。
图14是示出了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配置的框图。
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程序模块的框图。
应注意,在整个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用于描述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特征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讨论的图1a至图15和用于描述本专利文档中的本公开的原理的各种实施例仅是为了示例,不应当被以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的任何方式进行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以任何适当布置的电子设备来实现本公开的原理。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并且列出了相关的详细描述。然而,本公开并不旨在限于具体实施例,并且应当理解,其应当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和技术范围内的所有修改和/或等同物和替代物。关于附图的描述,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元件。
在本文中所公开的公开内容中,本文中使用的表述“具有”、“可以具有”、“包含”和“包括”或“可以包含”和“可以包括”指示存在相应的特征(例如,诸如数值、功能、操作或组件之类的元素),但是不排除存在附加的特征。
在本文公开的公开内容中,本文中使用的表述“A或B”、“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或者“A或/和B中的一个或多个”等可以包括关联列出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以及所有组合。例如,术语“A或B”、“A和B中的至少一个”或“A或B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指代以下所有情况:(1)包括至少一个A,(2)包括至少一个B,或(3)包括至少一个A和至少一个B这二者。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诸如“第1”、“第2”、“第一”或“第二”等表述可以指代各种元件,而无论相应元件的顺序和/或优先级如何,但是并不限制相应元件。该表述可以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例如,“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指示彼此不同的用户设备,而与相应元件的顺序和/或优先级无关。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组件可称为第二组件,反之亦然。
将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例如,第一元件)被称为“(操作或通信地)耦接到”或“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例如,第二元件)时,其可以直接耦接或连接到该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例如,第三元件)。相反,当所谓的一个元件(例如,第一元件)“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接到”另一元件(例如,第二元件)或“直接与之相耦接”时,应理解,在它们之间不存在间接元件(例如,第三元件)。
根据情况,在本文中使用的表述“被配置为”可以用作例如表述“适用于”、“具有......的能力”、“被设计为”、“适于”、“被制造为”或者“能够......”。术语“被配置为”可以不必表示在硬件方面“专门被设计用于”。相反,表述“(被)配置为...的设备”可以意指该设备与另一设备或其它组件一起操作“能够...”。例如,“被配置为执行A、B和C的处理器”可以表示可以通过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程序来执行相应操作的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应用处理器)、或者存储用于执行相应操作的专用处理器(例如,嵌入式处理器)。
本说明书中所用的术语用于描述本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除非另有指定,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本文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或科学术语)可以具有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还应当理解,在字典中定义并且常用的术语还应当被解释为有关相关技术中的惯例,而不是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检测,除非在本文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明确地如此定义。在一些情况下,即使术语是在本说明书中定义的术语,它们可以不被解释为排除本公开的实施例。
本文使用的缩略语和/或缩写如下定义。此外,在本公开中可以定义各种缩略语和/或缩写。
Tx-发送
Rx-接收
DRX-不连续接收
RF-射频
LTE-长期演进
VoLTE-LTE语音
MCS-调制与编码方案
SINR-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CQI-信道质量指示符
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CA-载波聚合
RRC-无线电资源控制
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
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ECIO(Ec/Io)-能量干扰比
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UE-用户设备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给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描述。在本公开中,电子设备可以被称为用户终端、UE等。
图1a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户终端的通信环境的变化和用户终端在每个通信环境中执行的操作的图。
参考图1a,用户终端可以处于各种信号状态。例如,可以根据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将信号状态分为三个阶段。例如,用户终端的通信环境可以与第一信号状态10、第二信号状态20和第三信号状态30中的任何一个相对应。信号状态10可以对应于信号强度或质量相对非常弱的状态(即,网络环境非常差的状态)。第二信号状态20可以对应于网络环境一般或良好的状态,其介于第一信号状态10和第三信号状态30之间。第三信号状态30可以对应于网络环境优良的状态。
在图1a的示例中,第一信号状态10可以对应于SINR值小于X dB的状态。例如,用户终端可以基于通过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来确定SINR值。如果经确定的SINR值小于X dB,则用户终端可以确定用户终端当前所处的网络环境处于第一信号状态10。
此外,如果SINR值在X dB和Y dB之间,则用户终端可以确定当前网络环境处于第二信号状态20。此外,如果SINR值大于Y dB,则用户终端可以确定其网络环境与第三信号状态30相对应。可以基于用户终端的类型、通信环境等以各种方式确定作为SINR值的X dB和YdB。通常,可以将X dB设置为确定信号状态是相对较差且正常的状态的参考值,并且可以将Y dB设置为确定信号状态是相对正常且一般或良好的状态的参考值。
图1b是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的通信环境的分类的图。
参考图1b,用户终端可以根据相对于SINR值“x”的实施例来确定Rx天线自适应控制操作的开/关状态。此外,可以在4RxD操作的开状态中定义多个详细状态(开状态1、开状态2、......、开状态N)。可以基于多个定义的状态中的每一个来设置其他阈值或另一操作条件。
用户终端可以使用指示信号强度或质量的参数(例如RSRP、Ec/Io或RSRQ),而不是SINR,来确定当前信号状态。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将给出关于SINR的各种实施例的描述。
图1a所示的信号状态的分类可以像图1c那样归一化。例如,用户终端可能具有的信号状态可以被分类为关于SINR值“x”的开状态或关状态。开状态可以被分类为关于“ON_TH1”的开状态1或开状态2。在一个实施例中,开状态1可以与中弱电场相对应,并且开状态2可以与非常弱的电场相对应。用户终端可以根据每个状态基于不同的条件执行Rx天线自适应控制。
再次参考图1a,用户终端可以大致处于关于SINR值的三个状态。例如,用户终端可以处于弱电场(例如,低SINR区域)、中间电场(例如,中间SINR区域)或强电场(例如,高SINR区域)。备选地,用户终端可以处于非常电场(例如,非常低的SINR区域)、中弱电场(例如,中/低SINR区域)或强电场(例如,高SINR区域)。通常,用户终端所位于的通信环境可以处于第一信号状态10、第三信号状态30和第二信号状态20中的任何一个,其中第一信号状态10中SINR值低于第一参考值(例如,X dB),第三信号状态30中SINR值高于第二参考值(例如,YdB),并且第二信号状态20中SINR值介于第一参考值和第二参考值之间。如参考图1b和图1c所述,根据实施例的Rx天线适配操作可以被细分为四个或更多个状态(例如,关状态、开状态1、开状态2、开状态3等)。
为了便于描述,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给出了非常弱电场、中弱电场和强电场的描述。然而,可以基于相对信号质量/强度将每个通信环境替换为第一信号状态10或开状态2、第二信号状态20或开状态1、或者第三信号状态30或关状态。
结合用户终端与基站通信的状态,用户终端可以处于RRC连接状态或RRC空闲状态中的任何一个。在各种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基于其RRC状态或其通信环境(信号状态)以不同的方式操作。例如,用户终端可以使用用于发送/接收信号的主天线以及用于加强由主天线接收的信号的分集天线来接收信号。对于用户终端使用两个天线(例如,主天线和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可以被定义为2Rx分集(2RxD)操作。对于用户终端使用例如第一(主)天线和第一分集天线以及第二(主)天线和第二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可以被定义为4RxD操作。例如,第一天线可以发送和接收信号,并且第一分集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二分集天线可以接收信号。如果在4RxD开状态中发生维持天线切换,则第二天线可以发送和接收信号,并且其他三个天线可以接收信号。类似地,对于用户终端使用三个天线(例如,第一天线、第一分集天线和第二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可以被定义为3RxD操作。为了通过2RxD操作或4RxD操作或通过3RxD操作接收信号,包括在用户终端中的四个天线可以被实现为共同接收与该信号相对应的频带的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通信环境与RRC连接状态下的第二信号状态20相对应,则用户终端可以操作4RxD操作以提高下载性能。例如,可以在执行满足条件的下载时激活4RxD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通信环境与RRC连接状态下的第一信号状态10相对应,则用户终端可以运行4RxD操作以用于VoLTE服务、第三代(3G)语音呼叫服务或互联网协议语音(VoIP)服务,而不是提高下载性能之外。在本公开中,实施例被示例为VoLTE。然而,根据实施例,用户终端可以针对各种呼叫类型执行Rx天线适配操作,这可以在执行4RxD操作时增强语音呼叫的稳定性。此外,与数据Rx状态相比,用户终端可以首先考虑语音呼叫状态作为用于执行Rx天线适配操作的条件(例如,触发点)。例如,考虑到数据Rx状态,如果正在执行语音呼叫服务,尽管用户终端处于如3RxD的充分通信环境中,用户终端也可以激活4RxD功能。由于第一信号状态10例如与非常弱的电场相对应,因此可以在第二信号状态20下应用与上行链路限制和上行链路错误相关联的其他条件(例如,Tx功率)。
例如,如果上行链路错误大于或等于某个值,则尽管用户终端的Tx功率具有最大值,用户终端也可以关闭4RxD操作,虽然此时满足其他条件(例如,信号状态、DCI状态等)。用户终端应该向基站发送对从基站接收的数据的确认(ACK)/否定ACK(NACK)信息。如果上行链路错误率高,则可能无法向基站正确地发送ACK/NACK信息。如果基站没有接收到ACK/NACK信息,则由于它向用户终端再次发送相同的下载数据,所以尽管通过4RxD操作提高了Rx性能,也可能重复不必要的下载操作。因此,根据实施例,在环境确定可以向基站正确地发送ACK/NACK信息的情况下,例如,仅当上行链路错误小于某个值时,用户终端可以激活4RxD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通信环境与RRC空闲状态下的第一信号状态10相对应,则用户终端可以激活4RxD功能或最佳2RxD选择功能以用于寻呼接收。
如果用户终端处于开/关状态或处于开状态的状态变化边缘,则可以基于实时改变的信号状态和条件参数的变化来重复地激活/停用4RxD功能。在这方面,将参考图2给出对包括状态变化条件中的滞后的实施例的描述。
图2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的通信环境的变化的图。
参考图2,例如,如果由处于第一信号状态10的用户终端测量的SINR值大于X1,则用户终端可以将其通信环境确定为第二信号状态20。在该状态下,如果经测量的SINR值大于Y1,则用户终端可以将其通信环境确定为第三信号状态30。如果SINR值减小到X2或更小,则用户终端可以将其通信环境确定为第一信号状态10。在该情况下,X2的值可以小于X1。
如果经测量的SINR值减小到Y2或更小,则处于第三信号状态30的用户终端可以确定其处于第二信号状态20。这样,用户终端可以根据其在相同SINR条件下的情况以不同的方式确定其通信环境,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天线控制。如果由于用户终端测量的SINR值大于Y1而使得用户终端停用4RxD功能,则尽管再次测量的SINR值减小为小于Y1且大于Y2的值,用户终端也可以保持4RxD功能停用。
这样,当信号状态改变时,由于基于用户终端当前所属的通信环境以不同方式设置作为状态变化标准的SINR值,可以防止功能在短时间内被重复打开/关闭并且可以防止由于该功能引起的非预期的副作用。
根据一个实施例,如果特定条件在一段时间内被重复地满足或维持,则用户终端可以执行到后续阶段或后续操作的转换。例如,如果由于SINR值大于Y1而使得用户终端处于第三信号状态30,则在SINR值减小到Y2或更小重复了指定次数或更多次,或者SINR值在减小到Y2或更小之后保持了一段时间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可以改变到第二信号状态20。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3和图4给出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户终端的示例配置的描述。
图3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户终端的示例硬件组件的图。
参考图3,用户终端300可以包括通信处理器(CP)310。CP 310可以与诸如另一个处理模块(例如,应用处理器(AP))的至少一个处理器集成。例如,处理器310可以实现在片上系统(SoC)中。CP 310可以简称为本公开中的处理器310。
处理器310可以与射频(RF)电路(例如,RF集成电路(RFIC))电连接,并且可以控制RF电路的操作。RF电路可以与收发器相对应,并且可以被理解为包括诸如放大器(例如,功率放大器(PA)或低噪声放大器(LNA))、滤波器或开关之类的各种硬件组件的概念,而不是用于处理通过天线(天线辐射器)接收的信号的收发器。
在图3的示例中,RF电路可以包括主RF电路320和分集RF电路321。然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终端300可以包括三个或更多个RF电路或集成的一个RF电路。
主RF电路320可以与位于用户终端300的下端的两个主天线连接。例如,主RF电路320可以与第一天线301和第二天线302电连接。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天线301和第二天线302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用于接收至少一个频带的电长度。例如,第一天线301可以接收第一频带的信号,第二天线302可以接收第一频率信号的信号和第二频率信号的信号。第一天线301和第二天线302二者可以共同接收第一频带的信号,并且用作分集Rx天线的第三天线303和第四天线304也可以共同接收第一频带的信号。如果第四天线304是第二天线302的子天线,则它可以接收第二频带的信号。
用户终端300可以具有除图3所示的示例之外的各种天线结构。用户终端300足以具有用于实现本公开所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多个天线,并且不限于在其上端和下端具有两个天线的设备。例如,考虑到其他电子组件和用户终端300的设计,一个Tx/Rx主天线和多个Rx天线可以位于适当的位置。此外,可以考虑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改变的天线结构。
在图3的示例中,第一天线301和第二天线302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形成用户终端300的壳体的金属框架的一部分。第一天线301和第二天线302中的每一个可以延伸到用户终端300的内部。例如,第一天线301和第二天线302可以位于用户终端300的下端,并且第三天线301和第四天线304可以位于用户终端300的上端。
主RF电路320可以通过开关电路323或开关与第一天线301和第二天线302连接。主RF电路320可以控制开关电路323以改变主要天线。例如,如果通过使用第一天线301作为主要天线(或主天线)来发送信号(在该情况下,第三天线303可以对应于子天线或分集天线),则在使用第一天线301的信号Tx和Rx性能降低的情况下,用户终端300可以将主天线从第一天线301切换到第二天线302。在该情况下,与第一天线301相对应的子天线(例如,第三天线303)可以改变为与第二天线302相对应的子天线(例如,第四天线404)。将参考图4给出当天线切换时,天线与Tx/Rx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描述。
同时,如上所述,可以理解,主RF电路320包括开关电路323的概念。
分集RF电路321可以与用于接收主要天线的分集信号的子天线连接,并且可以处理从子天线接收的分集信号。例如,分集RF电路321可以与第三天线303和第四天线404电连接。如果第一天线301接收第一频带信号的信号并且如果第三天线303是第一天线301的子天线,则第三天线303还可以接收第一频带的(分集)信号。由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四个天线可以接收相同频带的信号,如果第一天线301是接收第一频带的信号的主天线,则第二天线302、第三天线303和第四天线304可以接收第一频带的分集信号(在4RxD操作的情况下)。
用户终端300可以包括第一印刷电路板(PCB)350和第二PCB 360。用于处理从天线接收的信号的各种电路和元件可以位于第一PCB 350或第二PCB 360中。此外,第一PCB 350和第二PCB 360可以彼此电连接。为了向位于PCB上的组件供电并向天线辐射器供电,用户终端300可以包括电池370。
图4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基于Tx天线切换的Rx天线和RF电路之间的映射结构的图。在图4的示例中,将给出在第一天线301作为主要天线发送和接收信号并且第二天线302至第四天线304接收分集信号的情况下,将主要天线切换为第二天线302的示例的描述。
参考图4,处理器310可以与主RF电路320的Tx端口1401和Rx端口1402连接。Tx端口1401可以与功率放大器(PA)410连接,并且PA可以与滤波器420连接。处理器310可以通过PA410放大信号的Tx功率,可以通过滤波器420对期望频带的信号进行滤波,并且可以通过第一天线301向基站发送经滤波的信号。
此外,通过第一天线301接收到的信号中的期望频带的信号可以通过滤波器420,然后可以通过Rx端口1402发送到处理器310。
由于第二天线302不是主天线,因此主RF电路320可能无法通过Tx端口2403发送信号。相反,通过第二天线302接收到的信号可以通过滤波器421,然后可以通过Rx端口2404发送到处理器310。
此外,尽管未示出,但是可以通过第三天线303和第四天线304接收相同频带的信号。
在该状态下,如果由于任何原因使得第一天线301出现Tx或Rx性能降低并且如果主要天线从第一天线301切换到第二天线302,则Tx端口1401和Rx端口1402可以映射到第二天线302。
如果图3的用户终端300使用4RxD功能,则由于它仅使用第四天线提高信号Rx性能,因此可能发生Tx和Rx性能不平衡。为此,尽管操作4RxD功能,但是在操作4RxD功能之前,用户终端300可以向基站执行测量报告。
在下文中,将给出可应用于各种通信环境的实施例的描述。将另外给出对补充功能或所描述的实施例的性能(诸如Tx/Rx性能不平衡)的实施例的描述。
1.RRC连接状态
1.1.中弱电场中用户终端的操作
如上面参考图1a至图1c所述,用户终端300可以使用四个天线接收特定频带的信号,以提高下行链路数据吞吐量的性能,即下载性能。用户终端300可能无法在强电场中操作4RxD功能,并且可以以传统方案接收信号。本文中,传统方案可以指使用主天线(Tx和Rx)和子天线(分集Rx)接收信号的方案。为了便于分类,可以将传统方案或使用两个天线接收信号的方案定义为第一模式,并且可以将根据实施例的使用四个天线接收信号的方案定义为第二模式。
作为提高下行链路数据吞吐量的性能的因素,可以在用户终端300处减少分组Rx丢失率和/或可以在基站处使用高MCS/编码率。通过降低分组Rx丢失率来增加数据吞吐量的性能可以意味着当基站以某个数据速率向用户终端300发送分组时,分组错误率(PER)低。此外,通过在基站处使用高MCS来提高数据吞吐量的性能可以与用户终端300的CQI报告操作相关联。例如,用户终端300可以向基站报告信道状态,并且基站可以使用关于信道状态报告中包括的CQI的信息来确定要向用户终端300发送的数据的适当的MCS/编码率。本文中,通常,CQI值可以指示考虑到指示用户终端300的Rx信号质量的SINR值、接收机性能等,可以由用户终端300在当前信道上接收的MCS/编码率信息。
因此,在具有高SINR值的强电场中,尽管以第一模式(即,传统方案)接收到信号,但是MCS和/或CQI值可以是最大值。换言之,尽管第二模式(即,4RxD功能)被激活,但是与第一模式到电流消耗的数据吞吐量相比,可能无法产生有意义的效果。换言之,可以将RF电路限制为以第二模式操作以减少强电场中的功耗。
然而,如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适当地设置对第一信号状态10、第二信号状态20和第三信号状态30进行分类的标准。存在4RxD功能在第三信号状态30(例如,强电场)中有效的情况。因此,在本公开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处理器310可以基于用户终端300的当前信号状态,以第一模式(例如,2RxD功能)或第二模式(例如,4RxD功能)操作RF电路。在下文中,排除强电场中的4RxD操作,并且将给出中弱电场中4RxD操作的描述。
图5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中弱电场中RF电路的操作的流程图。在与图5相关联的描述中,假设图3的用户终端300处于中弱电场中的RRC连接状态。
在操作501中,用户终端300可以在其关闭4RxD功能的状态下操作。例如,用户终端300可以通过使用图3的第一天线301作为主天线来发送和接收信号,并可以通过使用图3的第三天线303作为子天线来接收相同频带的信号。
在操作503中,用户终端300可以验证DCI速率。本文中,DCI速率可以被定义为当在一段时间(例如,100ms)期间验证PDCCH的DCI时,验证存在用户终端300将接收的数据的速率。例如,DCI速率可以被定义为在100ms中下载(DL)授权被下载的次数。如果DCI速率大于或等于某个值,则用户终端300可以验证它可以继续从基站接收数据。因此,如果用户终端300向基站报告更高的CQI值,并且如果基站基于CQI值使用更高的MCS,则可以增加下载吞吐量。在这方面,将参考图6a和图6b给出描述。
图6a是概念性地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下行链路上的子帧结构的图。参考图6a,可以在逐子帧的基础上执行在任何通信环境(例如,LTE)中的数据发送和接收。一个子帧可以与LTE网络中的1ms的时间相对应,并且可以包括PDCCH 601和PDSCH 602。PDCCH 601可以包括控制信息,并且PDSCH 602可以包括数据信息。用户终端300可以通过针对每个子帧对PDCCH 601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来验证是否存在其将在PDSCH 602上接收的数据。用户终端300可以分析在单位时间期间接收到的控制信息,并且可以确定存在要接收的数据的速率。将参考图6b给出与速率相关联的示例图的描述。
图6b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在文件下载时DCI速率的变化的图。图6b所示的曲线图600是用于在用户终端300下载文件时确定以100ms为间隔接收数据的速率的曲线图。
参考图6b,如果开始下载(在大约8820点),则可以示出DCI速率增加到接近100。尽管在中间点存在DCI速率降低约80的间隔,但是在整个文件下载间隔期间可以保持高DCI速率。如果文件下载结束(在大约9160点),则DCI速率可以快速降低以收敛到“0”。
再次参考图5,在操作505中,用户终端300可以确定经确定的DCI速率是否大于第一阈值TH1。例如,如果确定第一阈值70并且DCI速率是75,则在单位时间(例如,100ms)期间最近分析的DCI中的75%的DCI可以意味着存在用户终端300将在PDSCH上接收的数据。
如果DCI速率大于第一阈值TH1,则在操作507中,用户终端300可以打开4RxD功能以提高下载性能。换言之,用户终端300可以操作作为传统方案的第一模式,并且如果DCI速率增加了某一速率或更大,则可以操作第二模式。如果维持在DCI速率低于第一阈值TH1的状态,则用户终端300可以继续执行操作503。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如果在值n或更大的期间重复了大于第一阈值TH1的次数或者大于第一阈值TH1的次数维持了一段时间,则用户终端300可以执行操作507。如果DCI速率连续n次大于第一阈值TH1,则在一段时间内大于第一阈值TH1的次数大于n次,或者如果DCI速率大于第一阈值TH1的状态维持了指定时间的情况下,用户终端300可以打开4RxD功能。
在激活4RxD功能之后,在操作509中,用户终端300可以继续确定DCI速率。操作509可以与操作503基本相同。
在操作511中,用户终端300可以确定DCI速率是否降低到小于第二阈值TH2。如果DCI速率降低到小于第二阈值TH2,则在操作513中,用户终端300可以关闭4RxD功能。例如,如果第二阈值是20并且如果经测量的DCI速率是15,则用户终端300可以确定文件下载实际上已经结束或者将很快结束并且可以关闭4RxD操作。
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300可以使用在操作501中激活的两个天线(例如,默认2RxD功能)来接收信号,或者可以使用经改变的两个天线(例如,最佳2RxD功能)来接收信号。将参考图9等给出在RxD操作之后选择Rx天线的实施例。
在图5的实施例中,用于激活4RxD功能的第一阈值TH1和用于停用4RxD功能(以及激活2RxD功能)的第二阈值TH2被设置为不同的值。换言之,第二阈值可以与低于第一阈值的DCI速率相对应。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以被设置为相同的值。例如,如果DCI速率大于50,则用户终端300可以使用所有四个天线接收信号。如果DCI速率降低到小于50,则用户终端300可以仅使用两个天线接收信号。在该情况下,图3的处理器310可以具有延迟以防止天线的Rx模式频繁改变。例如,如果DCI速率大于50,则处理器310可以控制RF电路320和321以第二模式(例如,4RxD操作)操作,尽管DCI速率降低到小于50持续了2秒(2000毫秒),处理器310也可以维持RF电路320和321的当前操作模式(即,第二模式),并且可以在经过2秒之后控制RF电路320和321以第一模式(例如,2RxD操作)操作。
1.2.非常弱的电场中用户终端的操作
如果用户终端300处于非常弱的电场中,则与其处于中弱电场时相比,它可以以几种不同的方式操作。详细地,RF电路可以基于用户终端300是执行VoLTE呼叫还是简单数据下载来以4RxD操作或2RxD操作进行操作。此外,尽管执行数据下载,但是DCI速率可以具有与在中弱电场中设置的阈值不同的阈值。在这方面,将参考图7给出描述。
图7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非常弱的电场中RF电路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操作701中,图3的用户终端300可以在4RxD功能关闭的状态下操作。例如,用户终端300可以通过使用图3的第一天线301作为主天线来发送和接收信号,并可以通过使用图3的第三天线303作为子天线来接收相同频带的信号。
在操作703中,用户终端300可以确定VoLTE功能是否正在执行。例如,图3的处理器310可以基于内部编解码器是否操作或者是否执行VoLTE应用来确定VoLTE功能当前正被执行。
如果VoLTE功能正被执行,则在操作705中,用户终端300可以激活4RxD功能。在VoLTE的情况下,由于DCI速率不频繁地为高(例如,如果被叫方彼此不说话或者在静音状态的情况下),处理器310可以以第二模式操作RF电路而不管DCI速率如何。这样,如果通过在非常弱的电场中操作4RxD功能来提高VoLTE分组的Rx性能,则可以避免由于Rx性能问题而发生的呼叫掉线。
在操作707中,用户终端300可以确定VoLTE呼叫是否终止。如果VoLTE呼叫被终止,则在操作709,用户终端300可以关闭4RxD功能。然而,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除了数据下载性能之外的分组Rx速率本身可能在非常弱的电场中成为问题,所以一旦VoLTE终止,用户终端300可能无法关闭4RxD功能,并且可以继续操作711以确定DCI速率。
由于操作711、713、715、717和721分别与参考图5描述的操作503、505、507、509、511和513相对应,因此在下文中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操作711中,用户终端300可以确定DCI速率。
在操作713中,用户终端300可以确定经确定的DCI速率是否大于第三阈值TH3。例如,第三阈值TH3可以被设置为低于第二阈值,第二阈值是在中弱电场中停用4RxD功能的标准(例如,如果DCI速率是“10”)。用户终端300可以通过在非常弱的电场中将DCI速率设置为更低来增加数据下载吞吐量并可以减小分组Rx错误率(例如,PER)。换言之,用户终端300可以激活4RxD功能以在非常弱的电场中增加下载吞吐量并增强分组Rx速率。
如果DCI速率大于第三阈值TH3,则在操作715,用户终端300的处理器310可以控制RF电路以第二模式操作。在操作717中,用户终端300可以继续确定DCI速率。在操作719中,用户终端300可以确定DCI速率是否为“0”。如果DCI速率是“0”,则用户终端300可以从第二模式改变为第一模式并且可以接收信号。在该示例中,假设DCI是“0”,即,没有实际下载的数据。然而,如果确定不存在实际下载的数据,例如,如果DCR速率具有“0”和“2”之间的任何值,则用户终端300可以从第二模式改变为第一模式,并且可以接收信号。换言之,如果DCI速率减小到小于第四阈值TH4,则用户终端300可以将RF电路的操作模式改变为第一模式。
可以由用户终端300自动设置或由用户设置手动设置参考图5或其他附图所描述的DCI速率的阈值。DCI速率可以具有基于用户行为的特定模式。例如,在一般文件下载的情况下,DCI值可以具有如图6b所示的模式的值。然而,在实时流传输的情况下,可以保持比文件下载更低的DCI速率值。此外,如果正在执行诸如YouTube之类的特定应用,则可以在视频流中间点上显示类似于文件下载的图案。
因此,用户终端300可以优化DCI速率阈值条件以适合用户。换言之,用户终端300可以在可能发生分组Rx问题的SINR间隔(即,特定开状态)中降低DCI速率阈值,并且可以针对经常观看实时流的用户操作4RxD功能。针对不经常观看实时流的用户,用户终端300可以将DCI速率阈值设置为更高,以防止附加的电流消耗。
2.RRC空闲状态
图5所示的过程指示在用户终端300处于RRC连接状态中的中弱电场的情况下用户终端300的操作的实施例。图7所示的过程指示在用户终端300处于RRC连接状态中的非常弱电场的情况下用户终端300的操作的实施例。
通常,如果用户终端300处于RRC空闲状态,则它可以周期性地接收寻呼分组。当接收到寻呼分组时,用户终端300可以执行附着到基站的操作,并且可以在改变到RRC连接状态之后从基站接收数据。如果用户终端300没有接收到寻呼分组,则由于它没有从被叫方的终端接收数据,所以在实时聊天中出现诸如消息传输延迟的问题。因此,如果存在发生接收寻呼分组的问题的可能性,则用户终端400可以通过4RxD操作来解决该问题。将参考图8来描述示例过程。
图8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RRC空闲状态中的RF电路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操作801中,图3的用户终端300可以在RRC空闲状态下操作。例如,用户终端300可以执行DRX操作以在RRC空闲状态下维持与基站的连接。处于RRC空闲状态的用户终端300可以从基站按一定周期接收寻呼分组。
在操作803中,用户终端300可以基于经测量的SINR值等来确定当前信号状态是否与非常弱的电场相对应。
在与非常弱的电场相对应的信号状态中,在操作805中,用户终端300可以以第二模式(即,使用四个天线)接收寻呼信号。换言之,如果信号状态与非常弱的电场相对应,则用户终端300可以按照DRX周期激活4RxD功能。如果信号状态不与非常弱的电场相对应,例如,如果用户终端300处于中弱电场或强电场,则由于将发生分组丢失问题的可能性很小,在操作807中,用户终端300可以以传统方案(例如,2RxD)接收寻呼信号。
3.使用4RxD功能的实施例
在用户终端300可以使用4RxD功能的频带中,用户终端300的所有四个天线可以共同接收某频带的信号。换言之,当用户终端300使用两个天线接收信号时,它可以使用具有最佳信号Rx状态的两个最佳天线(例如,最佳2RxD功能)来接收信号,而不是使用设置为默认的主天线和子天线(例如,图3的第一天线301和用于接收分集信号的作为Rx天线的第三天线303)来接收信号。将参考图9描述与两个最佳天线相关联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可以省略对与上述内容重复的内容或者与上述内容相对应或相似的内容的描述。
图9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中弱电场中自适应RF电路的操作的流程图。
参考图9,在操作901中,图1a的用户终端300可以使用设置为默认的两个天线接收信号。例如,用户终端300可以使用图3的第一天线301和第二天线303接收信号。在操作903中,用户终端300可以确定DCI速率。
在操作905中,用户终端300可以确定DCI速率是否大于第一阈值TH1。
如果DCI速率大于第一阈值TH1,则在操作907中,用户终端300可以激活4RxD功能。在该情况下,由于用户终端300从所有四个天线接收信号,因此其可以确定每个天线的信号Rx敏感度。在操作913中,可以使用每个天线的信号Rx灵敏度的信息来选择两个最佳天线。
在操作909中,用户终端300可以确定DCI速率。
在操作911中,用户终端300可以确定DCI速率是否小于第二阈值TH2。
如果DCI速率小于第二阈值TH2,则在操作913中,用户终端300可以使用两个天线接收信号。在接收信号时,这两个天线可以与4RxD操作之前的天线不同。例如,如果在4RxD操作时确定图3的第二天线302和第三天线303具有高Rx灵敏度,则图3的处理器310可以控制RF电路使用第二天线302和第三天线303来接收信号。在上述实施例中,给出了使用两个Rx天线或四个Rx天线接收信号的描述。然而,根据一个实施例,可以使用三个Rx天线接收信号。换言之,RF电路可以以使用3RxD功能接收信号的第三模式操作,而不是以使用2RxD功能接收信号的第一模式和使用4RxD功能接收信号的第二模式操作。将参考图10对与这种情况相关联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0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根据4RxD操作的自适应RF电路的操作的图。
参考图10,图3的用户终端300可以在非常弱的电场中以第一模式操作。本文中,第一模式可以与用户终端300使用两个Rx天线(例如,主Tx/Rx天线和分集Rx天线)接收信号的状态相对应。这两个Rx天线可以是被设置为默认的两个天线(例如,默认的2RxD功能),并且可以是在4RxD操作中选择的具有最佳信号灵敏度的两个天线(例如,最佳2RxD功能)。
在非常弱的电场中,如果满足第一条件,则用户终端300可以以操作所有四个Rx天线的第二模式操作。本文中,可以在下文中定义第一条件。
A.使用中的两个Rx天线的平均SINR<第一阈值;以及
B.DCI速率>第三个阈值。
在与图10相关联的描述中,可以将关于可以由用户终端300使用的天线中的最佳天线的SINR值,而不是平均SINR值,用作确定信号状态的标准。例如,如果使用两个天线的信号Rx(例如,2RxD功能)改变为使用四个天线的信号Rx(例如,4RxD功能),则用户终端300可以确定是否执行相对于两个天线之间的最佳天线值的转换。相反(如果4RxD功能改变为2RxD功能),用户终端300可以确定是否执行相对于四个天线中的最佳天线的转换。这可以应用于除了与图10相关联的描述之外的本公开所公开的各种实施例。
第一条件中的A条件可以意味着SINR值低,即,信号状态差,并且第一条件中的B条件可以意味着DCI速率高于某个水平,即,存在要接收的数据。换言之,如果信号状态差并且如果存在要接收的数据,则用户终端300可以使用四个天线接收信号。
在该状态下,如果满足第二条件,则用户终端300可以返回第一模式。可以在下文中定义第二条件。
A.两个最佳Rx天线的平均SINR>第一阈值+a;以及
B.DCI速率<第四阈值。
在第二条件的A条件下请求比第一阈值高常数“a”的SINR值可以被理解为防止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在短时间内重复改变。换言之,如果信号状态增强并且如果要下载的数据减小到某个水平或更少,则用户终端300可以使用两个天线再次接收信号。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300可以使用在其以第二模式操作时确定的2个最佳Rx天线来接收信号。
在用户终端300以第二模式操作的状态下,如果满足第三条件,则用户终端300可以使用三个天线接收信号。本文中,可以在下文中定义第三条件。
A.要使用的三个天线的平均SINR>第二阈值+b;
B.三个最佳天线的平均SINR-最差天线的SINR>第三个阈值;以及
C.DCI速率<第四阈值
在该情况下,在存在一些要下载的数据的状态下,如果三个天线的平均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某个水平,并且如果三个最佳天线的平均信号质量大于或等于最差天线的信号质量的水平,则用户终端300可以使用三个天线接收数据。如果在存在要下载数据的情况下三个天线的平均信号质量处于适当水平,并且如果另一个天线的信号质量非常差,则使用所有四个天线接收数据可能增加功耗或者可能无法对数据吞吐量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用户终端300可以通过排除信号质量差的一个天线并使用三个天线接收信号来节省功耗,同时保持数据吞吐量。如果在存在要下载数据的情况下使用三个天线的Rx信号质量降低到某个水平或更多,则用户终端300可以再次激活所有四个天线并且可以返回第二模式。在下文中可以定义从第三模式返回第二模式的第四条件。
A.使用中的三个天线的平均SINR>第二阈值;以及
B.DCI速率<第四阈值
如果满足第五条件,则以第三模式操作的用户终端300可以以第一模式操作。例如,可以在下文中定义第五条件。
A.两个最佳天线的平均SINR>第一阈值+a;以及
B.DCI速率<第四阈值
换言之,如果仅通过两个天线获得了足够的信号质量并且如果要下载的数据量较少,则用户终端300可以仅通过两个(最佳)天线接收数据以节省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第二模式操作的用户终端300可以基于信号质量和DCI速率在第一模式或第三模式下操作。如果满足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二者,则用户终端300可以给予第二条件优先级。例如,用户终端200可以通过首先应用第二条件并以第一模式操作来减少电流消耗。类似地,处于第三模式的用户终端200可以基于满足的条件而在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下操作。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200可以给予第五条件相对于功耗的优先级。
可以通过制造商/通信公司的策略或产品测试来适当地定义指示每种条件下的信号质量或DCI速率的阈值和常数“a”和“b”。可以将定义的值预先记录为用户终端300的存储器中的非变量值。本文中,存储器可以与位于图3的处理器310中的存储空间相对应。
此外,实施例被示例为2RxD功能和4RxD功能可以在中弱电场中操作,以及2RxD功能、3RxD功能和4RxD功能可以在非常弱的电场中操作。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可以存在以各种方式修改的实施例。例如,用户终端300可以基于开状态中定义的设置来使用用户终端300中包括的多个天线(例如,N个天线)中的一些(例如,N-1个天线、N-2个天线等)或所有天线接收信号。
根据一个实施例,例如,如果DCI速率大于或等于70,则中弱电场中的4RxD功能可以操作。如果DCI速率小于70的状态持续保持,则用户终端300可以通过最终选择的两个天线(例如,两个最佳Rx天线)继续接收信号。如果没有自DCI速率大于70开始立即操作4RxD功能,则用户终端300可以通过两个默认Rx天线继续接收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执行周期性4Rx天线监控操作,以响应于用户终端300的信号Rx环境的变化(由于诸如手握的用户条件导致),快速找到最佳Rx天线组合。将参考图11结合周期性4Rx天线监控操作给出描述。
图11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确定最佳Rx天线的监控周期的图。
参考图11,图3的用户终端300可以周期性地执行以下操作:以2秒的间隔,每50毫秒操作四个Rx天线,并且寻找两个最佳Rx天线。例如,用户终端300可以操作以在50毫秒内确定四个Rx天线的性能并且选择两个最佳天线的组合。图11所示的2秒的周期和50毫秒的操作时间可以是示例,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适当地进行改变。
当用户终端300处于中弱电场和非常弱的电场中时,可以执行参考图11描述的监控操作。例如,如果基于指示信号质量或信号强度的参数所确定的信号状态与强电场相对应,则用户终端300可能无法执行监控操作。可以理解,这是为了节省电流消耗,因为Rx信号质量在强电场中已经很好。通常,如果需要,根据一个实施例,用户终端300可以在开状态(例如,中弱电场和非常弱的电场)中执行监控操作。
此外,如果在一段时间或更长时间内没有从基站接收到数据(即,如果DCI速率为“0”),则用户终端300可能无法执行监控操作。在该情况下,如果需要,用户终端300可以保持所选择的两个最佳Rx天线(例如,最佳2RxD功能),并且可以选择特定的2RxD天线组合(例如,默认的2RxD功能)。
如果用户终端300支持载波聚合(CA),则用户终端300可以激活CA状态中的4RxD功能。用户终端300可以将CA用于两个或更多个小区(例如,主要小区和辅小区)以在CA期间操作4RxD功能。在该情况下,如果两个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是与用于支持4RxD功能的频带相对应的小区,则用户终端300可以操作4RxD功能。如果两个小区都支持4RxD功能,则实施例中的用户终端300可以选择主要小区并且可以激活4RxD功能。如果辅小区的RSRP值比主要小区的RSRP值低指定数值(例如,10dB),则用户终端300可以选择辅小区并且可以激活4RxD功能。通常,如果在可以使用CA的若干频带中存在可以执行4RxD操作的多个频带,则可以针对所有多个频带激活4RxD操作,或者可以选择性地激活4RxD操作。在该情况下,优先级被分配给与主要小区可支持的频带相对应的频带。
此外,可以基于用户终端300的可用资源状态来确定优先级。例如,可以针对具有相对多的可用硬件资源的频带激活4RxD功能。此外,针对具有相对不足的可用硬件资源的频带,可能无法激活4RxD功能。该资源状态可以与用户终端300的通信环境紧密相关。此外,可以基于用户终端300的整体通信环境自适应地改变4RxD激活频带。
在CA状态中,可以将与上述若干通信环境相关联的条件应用于用户终端300。例如,如果在RRC连接状态和非常弱的电场或中弱电场中实现CA,则可以选择适当的小区并且可以实现4RxD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4RxD功能可用于找到处于RRC空闲状态的两个最佳Rx天线。在这方面,将参考图12给出描述。
图12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在RRC空闲状态下确定最佳Rx天线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操作1201中,图3的用户终端300可以使用被设置为默认的两个天线接收信号,以接收寻呼信号。
在操作1203中,用户终端300可以确定SINR值是否减小到小于阈值TH。本文中,阈值可以对应于与用于确定用户终端300的信号状态是否对应于非常弱的电场的标准相对应的值(例如,SINR=0)。
如果SINR值减小到小于阈值TH,换言之,如果用户终端300的信号状态与非常弱的电场相对应,则在操作1205中,用户终端300可以激活四个Rx天线并且可以扫描两个最佳Rx天线。此过程可以持续几微秒。
在操作1207中,用户终端300可以使用两个最佳Rx天线来接收寻呼信号。
通过配置Rx天线以利用两个最佳天线的组合接收寻呼信号,经测量的SINR值可以相对较好。图12的过程,具体地,操作1205可以周期性地操作。例如,当接收到寻呼信号时,操作1205可以以周期(例如,DRX操作周期)的N倍的周期操作。例如,如果N是“2”并且如果通过当前选择的两个天线测量的Rx信号的SINR值减小到小于阈值两次,则用户终端300可以执行图12的过程并且可以再次选择两个最佳天线。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网络环境中的电子设备。
将参考图13来描述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网络环境1300中的电子设备1301。电子设备1301可以包括总线1310、处理器1320、存储器1330、输入/输出接口1350、显示器1360和通信接口1370。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可以省略上述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或可以向电子设备1301添加另一元件。
总线1310可以包括用于将上述元件1310至1370彼此连接并在上述元件之间传送通信(例如,控制消息和/或数据)的电路。
处理器132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应用处理器(AP)或通信处理器(CP)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器1320可以执行与电子设备1301的其他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通信和/或控制相关的操作或数据处理。
存储器133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器1330可以存储与电子设备1301的其他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指令或数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存储器1330可以存储软件和/或程序1340。程序1340可以包括例如内核1341、中间件1343、应用编程接口(API)1345和/或应用程序(或应用)1347。内核1341、中间件1343或API 1345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称为操作系统(OS)。
内核1341可以控制或管理用于执行其它程序(例如,中间件1343、API 1345或应用程序1347)的操作或功能的系统资源(例如,总线1310、处理器1320、存储器1330等)。此外,内核1341可以提供接口,该接口允许中间件1343、API 1345或应用程序1347访问电子设备1301的各个部件以便控制或管理系统资源。
中间件1343可以起到中介的作用,使得API 1345或应用程序1347与内核1341通信和/或交换数据。
此外,中间件1343可以根据优先级顺序来处理从应用程序1347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任务请求。例如,中间件1343可以向至少一个应用程序1347分配使用电子设备1301的系统资源(例如,总线1310、处理器1320、存储器1330等)的优先级。例如,中间件1343可根据向至少一个应用分配的优先级来处理一个或更多个任务请求,从而对该一个或更多个任务请求执行调度或负载均衡。
作为允许应用1347控制由内核1341或中间件1343提供的功能的接口,API 1345可以包括例如至少一个接口或功能(例如,指令),以进行文件控制、窗口控制、图像处理、字符控制等。
输入/输出接口1350可以用于向电子设备1301的其他元件传送从用户或其他外部设备输入的指令或数据。此外,输入/输出接口1350可以向用户或其他外部设备输出从电子设备1301的其他元件接收到的指令或数据。
显示器1360可以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微机电系统(MEMS)显示器、或电子纸显示器。显示器1360可以向用户呈现各种内容(例如,文本、图像、视频、图标、符号等)。显示器1360可以包括触摸屏,并可以接收来自电子笔或用户身体部位的触摸、手势、接近或悬停输入。
通信接口1370可以在电子设备1301和外部设备(例如,第一外部电子设备1302、第二外部电子设备1304或服务器1306)之间建立通信。例如,通信接口1370可以经由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与网络1362相连,以便与外部设备(例如,第二外部电子设备1304或服务器1306)进行通信。
无线通信例如可以使用以下至少一项蜂窝通信协议:例如,长期演进(LET)、LTE-高级(LTE-A)、码分多址(CDMA)、宽带CDMA(WCDMA)、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无线宽带(WiBro)或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无线通信可以包括例如短距离通信1364。短距离通信可以包括无线保真(Wi-Fi)、蓝牙、近场通信(NFC)、磁条传输(MST)或GNSS中的至少一个。
MST可以通过使用根据传输数据的电磁信号来产生脉冲,并且所述脉冲可以产生磁信号。电子设备1301可以向销售点(POS)发送磁信号。POS可以使用MST读取器检测磁信号,并通过将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来获得传输数据。
根据使用区域或带宽,GNSS可以包括例如以下至少一项: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eiDou)、或伽利略(欧洲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下文中,术语“GPS”和“GNSS”可以互换使用。有线通信可以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通用串行总线(USB)、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推荐标准232(RS-232)、普通老式电话业务(POTS)等。网络1362可以包括电信网络中的至少一个,例如,计算机网络(例如,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互联网或电话网络。
第一外部电子设备1302和第二外部电子设备1304的类型可以与电子设备1301的类型相同或不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服务器1306可以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服务器的组。在电子设备1301中执行的全部操作或部分操作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其他电子设备(例如,第一电子设备1302、第二外部电子设备1304或服务器1306)中执行。当电子设备1301自动地或者响应于请求而应该执行特定功能或服务时,代替其自身执行所述功能或服务或者在其自身执行所述功能或服务之外,电子设备1301可以从另一设备(例如,第一电子设备1302、第二外部电子设备1304或服务器1306)请求与所述功能或服务相关的至少一部分功能。该另一电子设备(例如,第一电子设备1302、第二外部电子设备1304、或服务器1306)可以执行所请求的功能或附加功能,并可以向电子设备1301传输执行的结果。电子设备1301可以使用接收的结果本身,或者附加地处理接收到的结果,以提供所请求的功能或服务。为此目的,可以使用例如云计算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或客户端-服务器计算技术。
参考图14,电子设备1401可以包括例如图13所示的UE 1300的一部分或整体。电子设备140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AP)1410、通信模块1420、订户识别模块(SIM)1429、存储器1430、传感器模块1440、输入设备1450、显示模块1460、接口1470、音频模块1480、相机模块1491、电源管理模块1495、电池1496、指示器1497和电机1498。
处理器1410可以执行或运行操作系统(OS)或应用程序,从而控制连接到处理器1410的多个硬件或软件元件,并且可以处理各种数据并执行操作。处理器1410可以用例如SoC来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器1410还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单元(GPU)和/或图像信号处理器。处理器1410可以包括图14所示的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例如,蜂窝模块1421)。处理器1410可以将从至少一个其他元件(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接收到的指令或数据加载到易失性存储器中,以处理加载的指令或数据,并且可以将各种数据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可以以与图13的通信电路1320相同或相似的方式配置通信模块1420。通信模块1420可以包括例如蜂窝模块1421(例如,调制解调器)、WiFi模块1422、蓝牙模块1423、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模块1424(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模块、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模块、或伽利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模块)、近场通信(NFC)模块1425、磁安全传输(MST)模块1426和射频(RF)模块1427。
蜂窝模块1421可以通过通信网络提供例如语音呼叫服务、视频呼叫服务、文本消息服务或互联网服务。蜂窝模块1421可以使用SIM 1429(例如,SIM卡)来在通信网络中标识和认证电子设备1401。蜂窝模块1421可以执行能够由处理器1410提供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蜂窝模块1421可以包括CP。
WiFi模块1422、蓝牙模块1423、GNSS模块1424、NFC模块1425和MST模块1426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例如用于处理通过模块发送/接收的数据的处理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蜂窝模块1421、WiFi模块1422、蓝牙模块1423、GNSS模块1424、NFC模块1425和MST模块1426中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两个或更多个)可以被包括在单个集成电路(IC)或IC封装中。
RF模块1427可以发送/接收例如通信信号(例如,RF信号)。RF模块1427可以包括例如收发器、功率放大模块(PAM)、频率滤波器、低噪放大器(LNA)、天线等。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蜂窝模块1421、WiFi模块1422、蓝牙模块1423、GNSS模块1424、NFC模块1425或MST模块1426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通过单独的RF模块来发送/接收RF信号。
SIM 1429可以包括例如包含SIM的嵌入式SIM和/或卡,并且可以包括唯一标识信息(例如,集成电路卡标识符(ICCID))或订户信息(例如,国际移动订户标识(IMSI))。
存储器1430(例如,图13的存储器1360)可以包括例如内部存储器1432或者外部存储器1434。内部存储器1432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DRAM)、静态RAM(SRAM)、同步DRAM(SD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次性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TP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掩蔽型ROM、闪存ROM、闪存(例如,NAND闪存或NOR闪存等)、硬盘驱动器或固态驱动器(SSD)。
外部存储器1434可以包括闪存驱动器,例如紧凑型闪存(CF)驱动器、安全数字(SD)驱动器、微型SD驱动器、迷你型SD驱动器、极限数字(xD)驱动器、多媒体卡(MMC)驱动器、存储棒等。外部存储器1434可以通过各种接口与电子设备1401操作地连接和/或物理地连接。
安全模块1436(作为包括比存储器1430具有更安全(例如,具有更高安全等级)的存储空间的模块)可以是用于提供安全数据存储和受保护执行环境的电路。安全模块1436可以实现为附加电路,并且可以包括附加处理器。安全模块1436可以存在于附着型智能芯片或SD卡中,或者可以包括安装在固定芯片中的嵌入式安全元件(eSE)。附加地,安全模块1436可以在与电子设备1401的OS不同的另一OS中被驱动。例如,安全模块1436可以基于java卡开放平台(JCOP)OS来操作。
传感器模块1440例如可以测量物理量或检测电子设备1401的操作状态,以便将测量的或检测的信息转换为电信号。传感器模块1440可以包括例如以下至少一项:手势传感器1440A、陀螺仪传感器1440B、气压传感器1440C、磁传感器1440D、加速度传感器1440E、握力传感器1440F、接近传感器1440G、颜色传感器1440H(例如,红/绿/蓝(RGB)传感器)、生物传感器1440I、温度/湿度传感器1440J、照度传感器1440K或紫外线(UV)光传感器1440M。附加地或者备选地,传感器模块1440可以包括例如嗅觉传感器(例如,电子鼻传感器)、肌电图(EMG)传感器、脑电图(EEG)传感器、心电图(ECG)传感器、红外(IR)传感器、虹膜识别传感器和/或指纹传感器。传感器模块1440还可以包括用于控制其中包括的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控制电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401还可以包括作为处理器1410的一部分或与处理器1410分离的、配置为控制传感器模块1440的处理器,使得当处理器1110处于低功率或休眠状态时传感器模块1440被控制。
输入设备1450可以包括例如触摸面板1452、(数字)笔传感器1454、按键1456或超声输入设备1458。触摸面板1452可使用电容方法、电阻方法、红外方法和紫外线光感测方法中的至少一种。触摸面板1452还可以包括控制电路。触摸面板1452还可以包括触觉层,以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
(数字)笔传感器1454可以包括例如作为触摸面板的一部分的或单独的识别片。按键1456可以包括例如物理按钮、光学按钮或键区。超声输入设备1458可以通过麦克风1488来感测由输入工具产生的超声波,以识别与所感测的超声波相对应的数据。
显示模块1460(例如,图13的显示器1370)可以包括面板1462、全息设备1464或投影仪1466。面板1462可以被配置为与图13的显示器1370相同或相似。面板1462可以是例如柔性的、透明的或可穿戴的。面板1462和触摸面板1452可以集成在单个模块中。全息设备1464可以使用光的干涉现象在空中显示立体图像。投影仪1466可以将光投射到屏幕上以显示图像。屏幕可以布置在电子设备1401的内部或外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显示模块1460还可以包括用于控制面板1462、全息设备1464或投影仪1466的控制电路。
接口1470可以包括例如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1472、通用串行总线(USB)1474、光学接口1476或D-超小型(D-sub)连接器1478。例如,接口1470可被包括在图13的通信电路1320中。附加地或者备选地,接口1470可以包括例如移动高清链路(MHL)接口、SD卡/MMC接口或者红外数据协会(IrDA)接口。
例如,音频模块1480可以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反之亦然。音频模块1480可以处理通过扬声器1482、听筒1484、耳机1486或麦克风1488输入或输出的声音信息。
相机模块1491例如是用于拍摄静止图像或视频的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相机模块149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图像传感器(例如,前置传感器或后置传感器)、镜头、图像信号处理器(ISP)或闪光灯(例如,发光二极管(LED)或氙气灯)。
电源管理模块1495可以管理电子设备1401的电力。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源管理模块1495可以包括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充电器IC、电池或电池量表。PMIC可以使用有线和/或无线充电方法。无线充电方法可以包括例如磁共振方法、磁感应方法、电磁方法等。还可以包括用于无线充电的附加电路,例如线圈回路、谐振电路或整流器等。例如,当对电池充电时,电池量表可以测量电池1496的剩余容量及其电压、电流或温度。例如,电池1496可以包括可再充电电池和/或太阳能电池。
指示器1497可以显示电子设备1401或其一部分(例如,处理器1410)的特定状态,例如引导状态、消息状态、充电状态等。电机1498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并可以生成振动或触觉效果。电子设备1401可以包括用于支持移动TV的处理设备(例如,GPU)。用于支持移动TV的处理设备可以处理符合数字多媒体广播(DMB)、数字视频广播(DVB)、MediaFloTM等标准的媒体数据。
本文描述的每个元件可以配置为一个或多个组件,且元件名称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类型而改变。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本文描述的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可以省略一些元件,或者可以添加其他附加元件。此外,可以将电子设备的一些元件彼此组合,以便形成一个实体,使得仍执行与组合之前这些元件所执行的功能相同的功能。
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程序模块的框图。
参考图15,程序模块1510(例如,程序1340)可以包括用于控制与电子设备(例如,电子设备1301)相关的资源的操作系统(OS)和/或在OS上运行的各种应用(例如,应用程序1347)。操作系统可以是例如Android、iOS、Windows、Symbian、Tizen等。
程序模块1510可以包括内核1520、中间件1530、API 1560和/或应用1570。程序模块151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预先加载到电子设备上,或者可以从外部电子设备(例如,第一电子设备1302、第二外部电子设备1304或服务器1306)下载。
内核1520(例如,内核1341)可以包括例如系统资源管理器1521或设备驱动器1523。系统资源管理器1521可以执行系统资源的控制、分配或者获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系统资源管理器1521可以包括进程管理单元、存储器管理单元、文件系统管理单元等。设备驱动器1523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驱动器、相机驱动器、蓝牙驱动器、共享存储器驱动器、USB驱动器、键区驱动器、Wi-Fi驱动器、音频驱动器或进程间通信(IPC)驱动器。
中间件1530例如可以提供应用1570通常所需的功能,或可以通过API 1560向应用1570提供多种功能,以便应用1570可以有效地使用电子设备中有限的系统资源。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间件1530(例如,中间件1343)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运行时间库1535、应用管理器1541、窗口管理器1542、多媒体管理器1543、资源管理器1544、电源管理器1545、数据库管理器1546、分组管理器1547、连接管理器1548、通知管理器1549、位置管理器1550、图形管理器1551、安全管理器1552和支付管理器1554。
运行时间库1535可以包括例如库模块,在应用1570运行时,编译器使用库模块来通过编程语言添加新的功能。运行时间库1535可以执行用于输入/输出管理、存储器管理或算术功能的功能。
应用管理器1541可以管理例如应用1570中的至少一个应用的生命周期。窗口管理器1542可以管理在屏幕中使用的GUI资源。多媒体管理器1543可以识别用于播放各种媒体文件所需的格式,并可以使用与格式匹配的编解码器对媒体文件进行编码或解码。资源管理器1544可以管理应用1570中的至少一个应用的资源,例如源代码、存储器或存储空间。
电源管理器1545例如可以连同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一同操作,以便管理电池或电力,并可以提供用于操作电子设备所需的电力信息。数据库管理器1546可以生成、搜索或修改要在至少一个应用1570中使用的数据库。分组管理器1547可以管理以分组文件格式分发的应用的安装或更新。
连接管理器1548可以管理Wi-Fi、蓝牙等的无线连接。通知管理器1549可以用不打扰用户的方式来显示或通知事件,例如消息到来、约会和邻近提醒。位置管理器1550可以管理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图形管理器1551可以管理要提供给用户的图形效果或与其相关的用户界面。安全管理器1552可以提供用于系统安全或用户认证所需的各种安全功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电子设备(例如,电子设备1301)包括电话功能的情况下,中间件1530还可以包括电话管理器,用于管理电子设备的语音呼叫功能或视频呼叫功能。
中间件1530可以包括中间件模块,用于形成上述元件的各种功能的组合。中间件1530可以提供针对每种类型的操作系统而被专门化的模块,以提供不同的功能。此外,中间件1530可以动态地删除一部分已有元件和/或添加新的元件。
API 1560(例如,API 1345)是例如API编程功能的集合,且可以根据操作系统以不同配置来提供。例如,在Android或iOS的情况下,可以针对每个平台提供一个API集,在Tizen的情况下,可以针对每个平台提供至少两个API集。
应用1570(例如,应用程序1347)例如可以包括能够提供如下功能的至少一个应用,所述功能诸如:主页1571、拨号器1572、SMS/MMS 1573、即时消息(IM)1574、浏览器1575、相机1576、闹钟1577、联系人1578、语音拨号1579、电子邮件1580、日历1581、媒体播放器1582、相册1583、时钟1584、健康护理(例如,测量运动量或血糖)或环境信息提供(例如,提供气压、湿度或温度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应用1570可以包括支持在电子设备(例如,电子设备1301)和外部电子设备(例如,第一电子设备1302或第二外部电子设备1304)之间信息交换的信息交换应用。例如,信息交换应用可以包括用于向外部电子设备中继特定信息的通知中继应用或者用于管理外部电子设备的设备管理应用。
例如,通知中继应用可以具有向外部电子设备(例如,第一电子设备1302或第二外部电子设备1304)中继由该电子设备的其它应用(例如,SMS/MMS应用、电子邮件应用、健康护理应用、环境信息应用等)产生的通知信息的功能。此外,通知中继应用可以从外部电子设备接收通知信息,并可以将接收到的通知信息提供给用户。
例如,设备管理应用可以管理(例如,安装、删除或更新)与该电子设备通信的外部电子设备(例如,第一电子设备1302或第二外部电子设备1304)的至少一个功能(例如,外部电子设备自身(或一些元件)的接通/断开、或显示器的亮度(或分辨率)调节)、在外部电子设备中运行的应用、或由外部电子设备提供的应用(例如,呼叫服务、消息服务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应用1570可以包括根据外部电子设备(例如,第一电子设备1302或第二外部电子设备1304)的属性指定的应用(例如,移动医疗设备的健康护理应用)。应用1570可以包括从外部电子设备(例如,第一电子设备1302或第二外部电子设备1304)接收的应用。应用1570可包括预加载的应用或可从服务器下载的第三方应用。所示的程序模块1510的元件的名称可以根据操作系统的类型而变化。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程序模块151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用软件、固件、硬件或其组合来实现。例如,程序模块151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410)来实现(例如,执行)。程序模块151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例如包括用于执行至少一个功能的模块、程序、例程、指令集或进程。
本文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表示例如包括硬件、软件和固件之一或其组合在内的单元。术语“模块”可以与术语“单元”、“逻辑”、“逻辑块”、“组件”和“电路”互换使用。“模块”可以是集成组件的最小单元或者可以是其一部分。“模块”可以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功能的最小单元或其一部分。可以用机械方式或电子方式来实现“模块”。例如,“模块”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已知的或将来开发的一些操作的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可编程逻辑器件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多种实施例的设备(例如,其模块或功能)或方法(例如,操作)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实现为以程序模块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当通过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320)执行所述指令时,处理器可以执行与所述指令相对应的功能。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存储器1330。
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包括硬盘、软盘、磁介质(例如,磁带)、光学介质(例如,CD-ROM、数字多用途盘(DVD))、磁光介质(例如,光磁软盘)、硬件设备(例如,ROM、RAM、闪存)等。程序指令可以包括由编译器产生的机器语言代码以及可由计算机使用注释器执行的高级语言代码。上述硬件设备可配置为操作为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以执行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操作,反之亦然。
例如,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存储器。存储器可以包括在通过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各种方法或功能的指令。
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模块或程序模块可以包括上述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元件,并且可以省略一些元件,或可以添加其他额外的元件。由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模块、程序模块或其他部件执行的操作可以按照顺序、并行、迭代或启发式的方式执行。另外,一些操作可以按不同顺序执行,或者可以被省略,或者可以增加其他操作。
尽管参考示例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然而可以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建议多种改变和修改。本公开意在包括落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这些改变和修改。

Claims (15)

1.一种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
基于指示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的参数识别信号状态,
当识别的信号状态为指定范围内的信号状态时,在使用所述电子设备的两个天线以2接收分集RxD接收信号时确定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速率,以及
当DCI速率大于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射频RF电路使用所述电子设备的四个天线以4RxD接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在以4RxD接收信号时确定DCI速率,以及
当DCI速率小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RF电路以2RxD接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所述第二阈值低于所述第一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所述第二阈值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在以4RxD接收信号时,确定所述四个天线中的每一个天线的接收灵敏度,以及
当DCI速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RF电路使用所述四个天线中接收灵敏度较高的两个天线以2RxD接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所述参数对应于以下至少一项: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能量干扰比ECIO、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天线和第三天线,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下端,以及
第二天线和第四天线,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DCI速率是根据在单位时间期间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授权的数量来识别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在指定时间单位内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授权的数量来确定DCI速率。
10.一种由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状态下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指示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的参数识别信号状态;
当识别的信号状态为指定范围内的信号状态时,在使用所述电子设备的两个天线以2接收分集RxD接收信号时确定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速率;以及
当DCI速率大于第-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射频RF电路使用所述电子设备的四个天线以4RxD接收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以4RxD接收信号时确定DCI速率,以及
当DCI速率小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RF电路以2RxD接收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阈值低于所述第一阈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阈值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以4RxD接收信号时,确定所述四个天线中的每一个天线的接收灵敏度,以及
当DCI速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RF电路使用所述四个天线中接收灵敏度较高的两个天线以2RxD接收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数对应于以下至少一项: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能量干扰比ECIO、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
CN202310489402.1A 2016-02-19 2017-02-17 用于选择用户终端的接收天线组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65454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19601 2016-02-19
KR1020160019601A KR102429965B1 (ko) 2016-02-19 2016-02-19 사용자 단말의 수신 안테나 선택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201780011573.6A CN108702196B (zh) 2016-02-19 2017-02-17 用于选择用户终端的接收天线组的方法和装置
PCT/KR2017/001809 WO2017142369A1 (en) 2016-02-19 2017-02-17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reception antenna set of user terminal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1573.6A Division CN108702196B (zh) 2016-02-19 2017-02-17 用于选择用户终端的接收天线组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5490A true CN116545490A (zh) 2023-08-04

Family

ID=596252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89402.1A Pending CN116545490A (zh) 2016-02-19 2017-02-17 用于选择用户终端的接收天线组的方法和装置
CN201780011573.6A Active CN108702196B (zh) 2016-02-19 2017-02-17 用于选择用户终端的接收天线组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1573.6A Active CN108702196B (zh) 2016-02-19 2017-02-17 用于选择用户终端的接收天线组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5) US10231280B2 (zh)
EP (1) EP3391556B1 (zh)
KR (1) KR102429965B1 (zh)
CN (2) CN116545490A (zh)
MY (1) MY192804A (zh)
WO (1) WO20171423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29965B1 (ko) * 2016-02-19 2022-08-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단말의 수신 안테나 선택 방법 및 그 장치
EP3465705A4 (en) * 2016-05-23 2020-04-01 X-Card Holdings, LLC ELECTRONIC MULTIPLE INTERFACE CARD
US11012135B2 (en) * 2017-03-16 2021-05-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nsor-driv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activate and deactivate beam scanning
KR102419492B1 (ko) * 2017-03-28 2022-07-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EP4044461A3 (en) 2017-05-31 2022-11-02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pparatus, measurement system for testing a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the same
US10276920B2 (en) * 2017-09-28 2019-04-3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ackage structur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package structure
US10432292B2 (en) 2017-12-11 2019-10-01 Apple Inc. Adaptive multiplexing and transmit/receive diversity
CN109963323A (zh) * 2017-12-22 2019-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切换天线的方法
KR102423049B1 (ko) * 2018-02-23 2022-07-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튜닝(tuning)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2533667B1 (ko) 2018-08-24 2023-05-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쇄 회로 기판의 경사진 측면에 형성된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안테나 조립체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0911804B (zh) * 2018-09-17 2023-03-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调整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KR20200043615A (ko) 2018-10-18 2020-04-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상태에 기반한 상향링크 선택 장치 및 방법
KR102569902B1 (ko) * 2018-12-12 2023-08-2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안테나 공유 방법 및 이를 활용한 통신 장치
US11201658B2 (en) * 2019-02-14 2021-1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receive diversity
CN110267255B (zh) * 2019-06-12 2022-03-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注册网络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10525B (zh) * 2019-12-03 2022-06-21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WO2021134708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监护设备、无线通讯设备及接收方法
CN113743693A (zh) * 2020-05-29 2021-12-03 上海瀛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任务调度的北斗指挥系统
CN111752490B (zh) * 2020-07-02 2024-04-12 大陆汽车车身电子系统(芜湖)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
US11272457B1 (en) * 2020-09-09 2022-03-08 Apple Inc. Listen-before-talk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based on intra-device operations
KR20220037276A (ko) * 2020-09-17 2022-03-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안테나 모듈을 모니터링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1652534B2 (en) 2020-10-22 2023-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advanced receivers based on packet error rate
CN113067594B (zh) * 2021-03-08 2023-0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设备的切换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KR102621593B1 (ko) * 2021-11-12 2024-01-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통신 네트워크와 연결된 전자 장치에서 전류 소모를 줄이는 방법
WO2023191399A1 (ko) * 2022-03-31 2023-10-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WO2023214593A1 (ko) * 2022-05-02 2023-1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구비하는 무선 이어버드
WO2024082126A1 (en) * 2022-10-18 2024-04-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election in idle mo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11693B (en) * 1996-03-29 2000-06-21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Antenna selection control circuitry
JP4181259B2 (ja) * 1998-12-14 2008-11-1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US7515939B2 (en) * 2003-10-01 2009-04-07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adaptive antenna selection
US8068550B2 (en) * 2005-01-28 2011-11-29 Broadcom Corporation Initiation of a MIMO communication
US7957333B2 (en) * 2007-09-19 2011-06-0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Receiv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among a plurality of antenna elements to receive a signal
US8326363B2 (en) * 2007-09-26 2012-12-04 Kyocera Corporation Portable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of specifying position of portable terminal
JP2009124255A (ja) * 2007-11-12 2009-06-04 Panasonic Corp 携帯無線機
JP5480262B2 (ja) * 2008-07-31 2014-04-23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直交周波数多重接続方式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複数の周波数帯域に資源を割り当てる方法及び装置
US20110250926A1 (en) * 2009-12-21 2011-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antenna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KR101710210B1 (ko) * 2010-03-26 2017-03-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분산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이러한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US8391876B2 (en) * 2010-08-19 2013-03-05 Hitachi, Lt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KR20160104102A (ko) 2010-10-13 2016-09-02 에프코스 아게 안테나 및 rf 프론트 엔드 장치
CN102457311B (zh) * 2010-10-19 2014-12-17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分集系统
KR101740371B1 (ko) 2010-11-22 2017-06-0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셀룰라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안테나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US8688160B2 (en) * 2011-05-02 2014-04-01 Apple Inc. Single-radio device supporting coexistence between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US8873515B2 (en) * 2011-04-05 2014-10-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receive diversity switching
US8811922B2 (en) 2011-04-18 2014-08-19 Apple Inc. LTE/1X dual-standby with single-chip radio
EP2807886A1 (en) * 2012-01-27 2014-12-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anaging or improv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cells
CN102856645B (zh) * 2012-04-13 2015-07-29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支持lte mimo技术的手机天线结构
US9287953B2 (en) 2012-05-21 2016-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ntenna selection
US9680219B2 (en) 2012-05-21 2017-06-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witching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009819B2 (en) * 2012-11-02 2018-06-26 Apple Inc. Network cell transitions for VoLTE devices at call initiation
US20150365894A1 (en) * 2012-11-22 2015-12-17 Wei Bai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WO2014088294A1 (ko) 2012-12-03 2014-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블록 크기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3974340B (zh) * 2013-01-31 2018-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整网络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US9379788B2 (en) * 2013-02-21 2016-06-28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and a method for selecting a transmit antenna for a transmission to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6134054B2 (ja) * 2013-04-05 2017-05-24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異種セル環境で端末のスモールセルとの接続を管理する方法
WO2014193475A1 (en) * 2013-05-31 2014-12-04 Intel IP Corporation Hybrid digital and analog beamforming for large antenna arrays
US9143206B2 (en) * 2014-02-04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election with eMBMS
KR20160019601A (ko) 2014-08-11 2016-02-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9344180B2 (en) * 2014-08-29 2016-05-17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Antenna-diversity receive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n antenna-diversity receiver and a transmitter in a frequency-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618929B (zh) * 2014-12-29 2020-12-15 珠海世纪鼎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4g lte空口监测的系统及装置
KR102429965B1 (ko) * 2016-02-19 2022-08-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단말의 수신 안테나 선택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2372072B1 (ko) * 2016-02-19 2022-03-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송신 안테나 선택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432292B2 (en) * 2017-12-11 2019-10-01 Apple Inc. Adaptive multiplexing and transmit/receive diversit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92804A (en) 2022-09-09
WO2017142369A1 (en) 2017-08-24
US11357072B2 (en) 2022-06-07
US20190208569A1 (en) 2019-07-04
CN108702196A (zh) 2018-10-23
US20240147570A1 (en) 2024-05-02
US11903077B2 (en) 2024-02-13
CN108702196B (zh) 2023-05-23
KR20170097920A (ko) 2017-08-29
EP3391556A1 (en) 2018-10-24
EP3391556A4 (en) 2019-09-11
EP3391556B1 (en) 2023-04-26
US10681769B2 (en) 2020-06-09
US10231280B2 (en) 2019-03-12
US20170245317A1 (en) 2017-08-24
US20220295593A1 (en) 2022-09-15
KR102429965B1 (ko) 2022-08-08
US20200305221A1 (en) 2020-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02196B (zh) 用于选择用户终端的接收天线组的方法和装置
US10743164B2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US2018007684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US10771854B2 (en) Video strea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electronic device
EP3384710B1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external electronic device based on data traffic rate
KR20180081289A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무선 통신 제어 방법
US1024442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hereof
KR102349262B1 (ko) 테더링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6205631B (zh) 用于消除音频信号的噪声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US1108215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verage compensation method thereof for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P3026921A1 (en) Video call method in packet-switched network and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KR102420198B1 (ko) 장치 대 장치 간 통신에서 송신 전력을 제어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US20170054518A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determining cqi index
US11109239B2 (en)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in unlicensed band and apparatus for same
EP2961237B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operating communication service
US10483932B2 (en) Method for amplifying audio signal based on its amplitude an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