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41313B - 一种人脸核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脸核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41313B
CN116541313B CN202310826892.XA CN202310826892A CN116541313B CN 116541313 B CN116541313 B CN 116541313B CN 202310826892 A CN202310826892 A CN 202310826892A CN 116541313 B CN116541313 B CN 1165413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face brushing
brushing mode
mode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268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41313A (zh
Inventor
吴志刚
廖祖胜
柳伟超
郑杰
陈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ncheng Bank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ncheng Bank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ncheng Bank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ncheng Bank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268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413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41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1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41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413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4Environments for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04Software analysis for verifying properties of programs
    • G06F11/3612Software analysis for verifying properties of programs by runtime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4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1Version contro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核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本申请方法包括:获取用于执行人脸核身操作的宿主的当前环境配置信息;获取服务端存储的执行标识;依据所述执行标识和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从各刷脸方式中选择最佳刷脸方式;依据所述最佳刷脸方式进行人脸核身,得到人脸核身结果。由此,本申请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依赖第三方服务商提供人脸合身技术的应用程序的适用性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等。

Description

一种人脸核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金融行业人脸核身运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核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线上应用操作越来越方便快速便捷。人脸核身技术对于业务的开展也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业务的安全性,确保用户的真实身份,而且可以提高业务的效率,改善用户体验,有助于企业节约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由此诸多企业对人脸核身技术依赖度也会越来越高。
目前大部分企业使用到的人脸核身技术依赖于第三方服务商,比如腾讯、百度、阿里等第三方服务商。各大厂商对于实现人脸核身的技术方案也会有不同,对于宿主环境的要求也不太一样,对于终端的系统要求不同,导致无论选择哪个第三方服务商总会遇到有的终端系统型号不支持人脸核身(比如终端系统信号低);更有甚者当第三方服务器故障或者离线,直接导致人脸核身服务不可用。那么对于强依赖于人脸核身的业务将无法开展。比如以金融行业中的小微贷款流程为例,在用户发起借款时,会使用第三方服务腾讯云提供的刷脸SDK,当第三方提供的服务不可用时,便会导致借款流程失败,从而无法为客户提供贷款服务,稳定性差。
总之,金融行业中依赖第三方服务商提供人脸合身技术的应用中,由于第三方服务商中断服务,人脸核身技术不可用,导致应用被迫中断,稳定性差,严重影响应用业务的处理效率。此外,由于第三方服务商对终端要求不同,导致应用适用性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核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依赖第三方服务商提供人脸合身技术的应用程序的适用性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等。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核身方法,包括:
获取用于执行人脸核身操作的宿主的当前环境配置信息;
获取服务端存储的执行标识;
依据所述执行标识和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从各刷脸方式中选择最佳刷脸方式;
依据所述最佳刷脸方式进行人脸核身,得到人脸核身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执行标识包括第一字段、第二字段和第三字段;
所述第一字段用于表示默认刷脸方式;所述第二字段用于表示异常的刷脸方式;所述第三字段用于表示备用刷脸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默认刷脸方式为Android SDK、IOS SDK和小程序SDK中任一种刷脸方式;所述环境配置信息包括Android APP运行环境、IOS APP和微信运行环境中任一种;
当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中包括Android APP运行环境时,所述默认刷脸方式为Android SDK刷脸方式;当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中包括IOS APP运行环境时,所述默认刷脸方式为IOS SDK刷脸方式;当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中包括微信运行环境时,所述默认刷脸方式为小程序SDK刷脸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依据所述执行标识和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从各刷脸方式中选择最佳刷脸方式,包括:
若所述第二字段中包括所述第一字段表示的默认刷脸方式,则选择所述第三字段中表示的备用刷脸方式作为所述最佳刷脸方式,否则依据将所述默认刷脸方式作为所述最佳刷脸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备用刷脸方式为H5刷脸方式或API刷脸方式;
所述若所述第二字段中包括所述第一字段表示的默认刷脸方式,则选择所述第三字段中表示的备用刷脸方式作为所述最佳刷脸方式,包括:
若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不包括Android APP 、IOS APP 和微信环境中任意一种,则判断宿主环境是否支持TRTC模式,依据所述环境配置信息判断软件配置是否满足;
若支持TRTC模式且软件配置满足,则选择H5刷脸方式作为所述最佳刷脸方式,否则选择API刷脸方式作为所述最佳刷脸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PI刷脸方式包括录制待核身人员的人脸信息得到视频信息,将所述视频信息通过API接口发送至第三方人脸核身服务端,通过第三方人脸核身服务端进行人脸核身,并得到返回的识别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境配置信息还包括:宿主系统信息和宿主浏览器版本信息;
所述依据所述环境配置信息判断软件配置是否满足,包括:
若第一条件或者第二条件满足,则软件配置满足;
所述第一条件为宿主系统为IOS系统11.1.2及以上版本,且宿主浏览器版本为11及以上;所述第二条件为宿主系统为Android系统7及以上版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获取服务端存储的执行标识之前和/或在设定频率对应的时刻点时:
向人脸核身应用模块发送心跳检测包;所述人脸核身应用模块包括封装于一体的各刷脸方式;
若心跳超时,则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所述环境配置信息对应的默认刷脸方式状态异常信息,以及将宿主自身对应的所述最佳刷脸方式切换为所述备用刷脸方式;
所述状态异常信息用于所述服务端更新所述执行标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核身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动态选择模块和核身模块;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执行人脸核身操作的宿主的当前环境配置信息,以及获取服务端存储的执行标识;
所述动态选择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执行标识和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从各刷脸方式中选择最佳刷脸方式;
所述核身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最佳刷脸方式进行人脸核身,得到人脸核身结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施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人脸核身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基于路由动态切换实现了高可用的人脸核身方法,本申请通过集成多个刷脸方式,将刷脸的基础服务架构与具体的业务逻辑模块进行松耦合设计,然后,依据服务端提供的执行标识和获取的用于执行人脸核身操作的宿主的当前环境配置信息,选择最佳刷脸方式,依据所述最佳刷脸方式进行人脸核身。本申请设计实现了选择最佳刷脸服务的技术框架,克服了在人脸核身过程中出现服务不可用的问题,由此,本申请对多样的业务场景提供了稳定的技术支持,确保了业务程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现有人脸核身方法的一种应用场景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人脸核身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人脸核身方法的一种时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人脸核身方法的第二种时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人脸核身方法的第三种时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人脸核身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人脸核身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人脸核身系统的一种应用场景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客户端;11a-人脸核身应用模块;11b-人脸核身盒子装置;12-客户端第二功能模块;121-业务操作装置;122-动态路由装置;2-服务端;31-数据获取模块;32-动态选择模块;33-核身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下文中,可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现有依赖人脸核身技术的运用中,大多采用第三方服务商提供人脸合身技术。但是第三方服务商软硬件环境要求不同,导致对客户端系统要求也不同,总有客户终端系统不满足,而且一旦第三方人脸核身服务不可用,到导致依赖该技术中业务中止,稳定性差。例如在小微贷中的应用中,如图1所示,首先执行借款操作,去借款;然后绑定银行、验证银行卡;第三步阅读协议,签订协议;第四步人脸核身认证处理,该步骤中采用腾讯云人脸核身SDK。一旦腾讯云异常,则得不到刷脸结果,该小微贷业务被迫中断。
由此,本申请基于路由动态切换提供了一种人脸核身方法,本申请通过集成多个刷脸方案,在程序运行时,检测运行时所在的宿主环境,然后根据设定路由的策略,选择最优的刷脸方案。从而本申请方法能够确保依赖第三方人脸核身的应用程序稳定运行且适用于各系统版本,适用性强。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的实施例来对该xx方法进行说明。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人脸核身方法的一种流程图。该方法运行于包含人脸识别的业务操作的客户端1。示范性地,该人脸核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取用于执行人脸核身操作的宿主的当前环境配置信息。
在执行业务时,获取应用程序(APP)所在的宿主环境的配置信息,得到环境配置信息。所述环境配置信息包括当前APP运行环境、宿主环境当前的系统以及系统版本号,宿主内的浏览器相关信息,以及是否支持读写缓存的能力。其中,APP运行环境为Android APP运行环境、IOS APP和微信环境中任一项,即所述APP为Android APP、IOS APP和微信中任一项。判断是否支持读写缓存的能力时,比如可以采用判断Cookie内容,若Cookie内包含内容则表示支持读写缓存能力,否则不支持读写缓存能力。
S200,获取服务端2存储的执行标识。
利用预设的接口从服务端2获取所述执行标识,所述执行标识包括第一字段、第二字段和第三字段。所述第一字段用于表示默认刷脸方式;所述第二字段用于表示异常的刷脸方式;所述第三字段用于表示备用刷脸方式。所述执行标识采用的具体数据类型本申请也不做限制,例如,本实施例采用数组数据类型,所述执行标识为关键字段faceMethod,faceMethod的值的格式为[x,x,x],三个字段的具体顺序本申请不做限制。示范性地,采用faceMethod数组的第一个数据表示第一字段,该第一字段表示的是执行的刷脸方式,默认值为0表示为默认路线,默认路线对应默认刷脸方式,所述默认刷脸方式代表的是用户体验良好的刷脸方式。第二个数据为第二字段,第二字段表示不可用的刷脸方式,若有多个刷脸方式不可用,则所述第二字段包含多个不可用的刷脸方式。例如采用A表示Android SDK,B表示IOS SDK,C表示小程序SDK,D表示H5刷脸,E表示API刷脸,当检测到多个刷脸的方式不可用时,可以采用逗号“,”隔开,此处不做限制。
例如:当faceMethod为[0,0,0]表示人脸核身程序正常,没有检测到任何刷脸方式异常,使用默认路线对应的刷脸方式。当faceMethod为[0, ‘A, C’,E]表示人脸核身程序存在异常的方式,检测到A和 C表示的刷脸方式异常。
所述默认刷脸方式为Android SDK、IOS SDK和小程序SDK中任一种刷脸方式;所述环境配置信息包括Android APP运行环境、IOS APP和微信运行环境中任一种。
当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中包括Android APP运行环境时,即程序为Android APP时,所述默认刷脸方式为Android SDK刷脸方式;当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中包括IOS APP运行环境时,即程序为IOS APP时,所述默认刷脸方式为IOS SDK刷脸方式;当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中包括微信运行环境时,即程序为微信小程序时,所述默认刷脸方式为小程序SDK刷脸方式,默认刷脸方式为其最优的刷脸方式。
S300,依据所述执行标识和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从各刷脸方式中选择最佳刷脸方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判断所述第二字段中是否包括所述第一字段表示的默认刷脸方式,若所述第二字段中包括所述第一字段表示的默认刷脸方式,则选择所述第三字段中表示的备用刷脸方式作为所述最佳刷脸方式,否则依据将所述默认刷脸方式作为所述最佳刷脸方式。
例如:当前运行环境为Android APP运行环境,则默认刷脸方式为Android SDK刷脸方式。 当faceMethod为[0,0,0]表示人脸核身程序正常,没有检测到任何刷脸方式异常,使用Android SDK刷脸方式。当faceMethod为[0,‘A,C’,E]表示人脸核身程序存在异常的方式,即Android SDK和 小程序SDK刷脸方式异常,则选择备用刷脸方式,即使用E表示的API刷脸。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备用刷脸方式为H5刷脸方式或API刷脸方式。若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不包括Android APP 、IOS APP 和微信环境中任意一种,即运行环境不是上述任一种,则判断宿主环境是否支持TRTC模式,其中支持读写缓存的能力则支持TRTC模式,否则不支持TRTC模式。若支持TRTC模式,则再依据所述环境配置信息判断软件配置是否满足,若支持TRTC模式且软件配置满足,则选择H5刷脸方式作为所述最佳刷脸方式,否则选择API刷脸方式作为所述最佳刷脸方式。
其中,所述环境配置信息还包括:宿主系统信息和宿主浏览器版本信息。
若宿主系统信息中宿主系统为IOS系统11.1.2及以上版本,且宿主浏览器版本为11及以上,或者宿主系统为Android系统7及以上版本,则认为则软件配置满足。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API刷脸方式包括录制待核身人员的人脸信息得到视频信息,将所述视频信息通过API接口发送至第三方人脸核身服务端,通过第三方人脸核身服务端进行人脸核身,并得到返回的识别结果。
S400,依据所述最佳刷脸方式进行人脸核身,得到人脸核身结果。
该方法还包括:日志管理,收集线上每次的刷脸记录,收集刷脸失败的原因,分析每日刷脸成功的转化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将各刷脸方式封装于人脸核身应用模块11a中,除了所述人脸核身应用模块11a剩余功能统称为客户端第二功能模块12,所述客户端第二功能模块12在获取服务端2存储的执行标识之前和在设定频率对应的时刻需执行心跳检测。
示范性地,在获取服务端2存储的执行标识之前,向所述人脸核身应用模块11a发送心跳检测包,如图3所示,若接收到返回的心跳信息,则心跳正常;向服务端2获取所述执行标识,依据所述执行标识选择最佳刷脸方式。若心跳超时,如图4所示,则向所述服务端2发送所述环境配置信息对应的默认刷脸方式状态异常信息;所述状态异常信息用于所述服务端2更新所述执行标识。由于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中包括运行环境,依据运行环境可以确定对应的刷脸方式,若没有接收到对应的心跳信息,则表明该刷脸方式异常。
在依据设定频率执行心跳检测时,如图5所示,向所述人脸核身应用模块11a发送心跳检测包,若接收到返回的心跳信息,则心跳正常;向服务端2获取所述执行标识,依据所述执行标识选择最佳刷脸方式。若心跳超时,则向所述服务端2发送所述环境配置信息对应的默认刷脸方式状态异常信息,以供所述服务端2更新所述执行标识。所述状态异常信息还用于依据宿主的环境配置信息将宿主自身对应的最佳刷脸方式切换为所述备用刷脸方式,具体备用方式的选择依据宿主系统信息和宿主浏览器版本信息而确定,从而实现无缝切换刷脸方式,满足刷脸服务需求,改善体验感。
具体地,每次所述人脸核身应用模块11a在执行前,会启动心跳检测,从而来定时探测所述人脸核身应用模块11a是否正常在执行;当所述人脸核身应用模块11a处于失活状态时,会认定对应的刷脸程序异常,则发出预警通知,并将异常信息传送服务端2,动态路由装置122接收并分析异常信息。例如判断当前的运行环境为微信环境时,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返回的心跳包后,则认定对应的小程序SDK刷脸方式异常,首先会依据宿主环境配置信息自动切到可用的备选刷脸方式,比如采用API刷脸方式,从而确保客户操作的联通性,其次会向后端服务端2发送通知,将关键字段“C”传给服务端2,以表示小程序SDK刷脸方式不可用,需要切换到备用刷脸方式,服务端2则更新所述执行标识,将“C”添加入第二字段内,将第三字段设置为备用刷脸方式。由此可以确保当其他的客户在微信环境上可以直接使用备选刷脸方式进行人脸核身。
本申请中将多种刷脸方式集成于一个体,将刷脸的基础服务架构与具体的业务逻辑模块进行松耦合设计,使其能够更加灵活和可复用,降低刷脸服务与各个应用场景之间的依赖性。
本申请中描述的心跳检测能够探测到程序是否有正常的走刷脸流程,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告警通知切换刷脸场景,提高了刷脸转化效率。
本申请能够根据运行时的宿主环境实时分析数据,输出最优的刷脸方式,另外根据心跳检测发出的告警通知,及时切换到备用刷脸方式,保证业务程序能够正常运行,提高业务程序的稳定性。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人脸核身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示范性地,该人脸核身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31、动态选择模块32和核身模块33;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用于执行人脸核身操作的宿主的当前环境配置信息,以及获取服务端2存储的执行标识;
所述动态选择模块32用于,依据所述执行标识和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从各刷脸方式中选择最佳刷脸方式;
所述核身模块33用于,依据所述最佳刷脸方式进行人脸核身,得到人脸核身结果。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装置对应于上述实施例的人脸核身方法,上述实施例中的可选项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故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人脸核身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示范性地,该系统包括位于客户端1的业务操作装置121、动态路由装置122和人脸核身盒子装置11b,依据位于服务器的服务端2,其中,业务操作装置121和动态路由装置122一起组合实现实施例中一种人脸核身方法中介绍的客户端第二功能模块12的功能。
所述业务操作装置121用于依据业务需求执行业务,如图8所示,例如小微贷业务中,需要去借款、绑卡验卡、阅读协议等操作。
所述动态路由装置122用于,获取用于执行人脸核身操作的宿主的当前环境配置信息,以及获取服务端2存储的执行标识;
所述人脸核身盒子装置11b内封装有API刷脸方式、Android SDK 、IOS SDK 、小程序SDK和H5刷脸方式,且所述人脸核身盒子装置11b在实施例中一种人脸核身方法中又称为人脸核身应用模块11a。
所述人脸核身盒子装置11b用于:依据所述执行标识和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从各刷脸方式中选择最佳刷脸方式;以及依据所述最佳刷脸方式进行人脸核身,得到人脸核身结果,具体地,如同实施例中一种人脸核身方法中介绍的关于选择最佳刷脸方式的方法。所述人脸核身盒子装置与外部第三方人脸核身服务通信连接,其中第三方人脸核身服务包括百度人脸核身服务、阿里人脸核身服务和腾讯人脸核身服务。
所述服务端2用于存储所述执行标识,以及依据实施例中一种人脸核身方法中介绍的更新所述执行标识的方法对所述执行标识进行更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人脸核身盒子装置11b中包括心跳检测装置,所述心跳检测装置用于执行实施例中一种人脸核身方法中介绍的关于心跳检测的方法。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系统对应于上述实施例的人脸核身方法,上述实施例中的可选项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故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示范性地,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通过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从而使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的人脸核身方法或者上述人脸核身装置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
其中,处理器可以是一种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的集成电路芯片。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及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中的至少一种。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
存储器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可相应地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上述终端设备中使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结构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或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更多个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人脸核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于执行人脸核身操作的宿主的当前环境配置信息;
获取服务端存储的执行标识;所述执行标识包括第一字段、第二字段和第三字段;所述第一字段用于表示默认刷脸方式;所述第二字段用于表示异常的刷脸方式;所述第三字段用于表示备用刷脸方式;
依据所述执行标识和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从各刷脸方式中选择最佳刷脸方式; 依据所述最佳刷脸方式进行人脸核身,得到人脸核身结果;
其中,所述依据所述执行标识和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从各刷脸方式中选择最佳刷脸方式包括:
若所述第二字段中包括所述第一字段表示的默认刷脸方式,则选择所述第三字段中表示的备用刷脸方式作为所述最佳刷脸方式,否则依据将所述默认刷脸方式作为所述最佳刷脸方式;
该方法还包括在获取服务端存储的执行标识之前和/或在设定频率对应的时刻点时:
向人脸核身应用模块发送心跳检测包;所述人脸核身应用模块包括封装于一体的各刷脸方式;
若心跳超时,则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所述环境配置信息对应的默认刷脸方式的状态异常信息,以及将宿主自身对应的所述最佳刷脸方式切换为所述备用刷脸方式;
所述状态异常信息用于所述服务端更新所述执行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核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默认刷脸方式为AndroidSDK、IOS SDK和小程序SDK中任一种刷脸方式;所述环境配置信息包括Android APP运行环境、IOS APP和微信运行环境中任一种;
当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中包括Android APP运行环境时,所述默认刷脸方式为AndroidSDK刷脸方式;当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中包括IOS APP运行环境时,所述默认刷脸方式为IOSSDK刷脸方式;当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中包括微信运行环境时,所述默认刷脸方式为小程序SDK刷脸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核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刷脸方式为H5刷脸方式或API刷脸方式;
所述若所述第二字段中包括所述第一字段表示的默认刷脸方式,则选择所述第三字段中表示的备用刷脸方式作为所述最佳刷脸方式,包括:
若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不包括Android APP 、IOS APP 和微信环境中任意一种,则判断宿主环境是否支持TRTC模式,依据所述环境配置信息判断软件配置是否满足;
若支持TRTC模式且软件配置满足,则选择H5刷脸方式作为所述最佳刷脸方式,否则选择API刷脸方式作为所述最佳刷脸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脸核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I刷脸方式包括录制待核身人员的人脸信息得到视频信息,将所述视频信息通过API接口发送至第三方人脸核身服务端,通过第三方人脸核身服务端进行人脸核身,并得到返回的识别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脸核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配置信息还包括:宿主系统信息和宿主浏览器版本信息;
所述依据所述环境配置信息判断软件配置是否满足,包括:
若第一条件或者第二条件满足,则软件配置满足;
所述第一条件为宿主系统为IOS系统11.1.2及以上版本,且宿主浏览器版本为11及以上;所述第二条件为宿主系统为Android系统7及以上版本。
6.一种人脸核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获取模块、动态选择模块和核身模块;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执行人脸核身操作的宿主的当前环境配置信息,以及获取服务端存储的执行标识;所述执行标识包括第一字段、第二字段和第三字段;所述第一字段用于表示默认刷脸方式;所述第二字段用于表示异常的刷脸方式;所述第三字段用于表示备用刷脸方式;
所述动态选择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执行标识和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从各刷脸方式中选择最佳刷脸方式;其中,所述依据所述执行标识和所述环境配置信息从各刷脸方式中选择最佳刷脸方式包括:
若所述第二字段中包括所述第一字段表示的默认刷脸方式,则选择所述第三字段中表示的备用刷脸方式作为所述最佳刷脸方式,否则依据将所述默认刷脸方式作为所述最佳刷脸方式;所述动态选择模块还用于在获取服务端存储的执行标识之前和/或在设定频率对应的时刻点时:
向人脸核身应用模块发送心跳检测包;所述人脸核身应用模块包括封装于一体的各刷脸方式;若心跳超时,则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所述环境配置信息对应的默认刷脸方式状态异常信息,以及将宿主自身对应的所述最佳刷脸方式切换为所述备用刷脸方式;所述状态异常信息用于所述服务端更新所述执行标识;
所述核身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最佳刷脸方式进行人脸核身,得到人脸核身结果。
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施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人脸核身方法。
CN202310826892.XA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人脸核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165413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26892.XA CN116541313B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人脸核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26892.XA CN116541313B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人脸核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1313A CN116541313A (zh) 2023-08-04
CN116541313B true CN116541313B (zh) 2023-09-19

Family

ID=87443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26892.XA Active CN116541313B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人脸核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4131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6507A (zh) * 2019-11-11 2020-02-2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人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25558A (zh) * 2020-02-24 2020-06-23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刷脸支付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5544502A (zh) * 2022-03-07 2022-12-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终端软件管控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67283A (zh) * 2022-09-21 2023-01-03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826972A (zh) * 2022-11-29 2023-03-21 深圳市有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42133A (zh) * 2023-02-22 2023-06-27 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助终端的刷脸支付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6507A (zh) * 2019-11-11 2020-02-2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人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25558A (zh) * 2020-02-24 2020-06-23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刷脸支付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5544502A (zh) * 2022-03-07 2022-12-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终端软件管控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67283A (zh) * 2022-09-21 2023-01-03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826972A (zh) * 2022-11-29 2023-03-21 深圳市有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42133A (zh) * 2023-02-22 2023-06-27 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助终端的刷脸支付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41313A (zh) 2023-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41267B (zh) 一种网络连接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851615A (zh) 一种智能卡异常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EP2770768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placing an se key of a mobile terminal
CN111382008A (zh) 一种虚拟机数据的备份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857555A (zh) 避免磁盘阵列的故障事件的方法、设备和程序产品
CN116541313B (zh) 一种人脸核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210043A (zh) 信息处理装置
US2015018142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a predefined operation in a mobile terminal
EP3876101B1 (en) Abnormality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968456B (zh) 分布式存储系统中故障磁盘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6040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1158987A (zh) 微服务架构的健康检查方法及装置
CN107633173B (zh) 文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347740B (zh) 一种网络通信功能异常的处理方法和应用处理器
CN113572701A (zh) 服务接口流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85618B (zh) 基于网络游戏的数据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686644A (zh) 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远程操控系统及服务器
CN107678928B (zh) 应用程序的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CN111274219A (zh) 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4245052B (zh) 视频数据的存储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7234862A (zh) 一种服务器内存健康状况告警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CN114880164B (zh) 一种管理存储页的方法和装置
CN113840009B (zh) Profile文件的分段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149474A (zh) 一种异构加速资源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168203A (zh) 接口模拟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