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36465B - 一种高纯生铁的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纯生铁的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36465B
CN116536465B CN202310697840.7A CN202310697840A CN116536465B CN 116536465 B CN116536465 B CN 116536465B CN 202310697840 A CN202310697840 A CN 202310697840A CN 116536465 B CN116536465 B CN 1165364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blast furnace
furnace
assembly
ingredi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978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36465A (zh
Inventor
庹开正
周旭
陈伟
颜永辉
魏大策
陈孟
王子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ian Xin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ian Xin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ian Xin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mian Xin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978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364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36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36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36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36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7/00Blast furn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05Stirrers
    • B01F27/11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tirrers
    • B01F27/112Stirr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tirrers with arms, paddles, vanes or bla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B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BY 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BY USING GAS CURRENTS; SEPARATING BY OTHER DRY METHODS APPLICABLE TO BULK MATERIAL, e.g. LOOSE ARTICLES FIT TO BE HANDLED LIKE BULK MATERIAL
    • B07B1/00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sorting solid materials using networks, gratings, grids, or the like
    • B07B1/04Stationary flat scree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5/00Making pig-iron in the blast furnace
    • C21B5/008Composition or distribution of the char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7/00Blast furnaces
    • C21B7/002Evacuating and treating of exhaust g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7/00Blast furnaces
    • C21B7/18Bell-and-hopper arrangements
    • C21B7/20Bell-and-hopper arrangements with appliances for distributing the burd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7/00Blast furnaces
    • C21B7/22Dust arr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101/00Mix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mixed materials or by the application field
    • B01F2101/45Mixing in metallurgical processes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ateri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纯生铁的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包括上料组件,还包括:筛分组件,设置在所述上料组件输出端的下方,用于筛分配料;预混组件,设置在所述筛分组件的输出端,用于预混配料;高炉组件,用于配料冶炼;以及煤气组件,与所述高炉组件连通,用于对煤气进行除尘收集,其中,所述上料组件还设置在所述预混组件与高炉组件之间,并用于在上料过程中同步实现混合。通过上述结构,其烧结比能够达到30%以上,碱度合格率由80%提升至90%以上,转鼓强度由60%提升至65%以上,为高纯生铁的制备提供了有利条件,优化了搭配大比例配料,并实现了其在入炉前的混合搭配。

Description

一种高纯生铁的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纯生铁的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高纯铸造生铁主要用于高端铸件生产,我国生产高纯铸造生铁以精料法工艺为主,氧化法工艺在国内尚未普及。由于精料法工艺原理资源的限制,采用氧化法工艺生产高纯铸造生铁是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高纯铸造生铁仍以精料法工艺进行冶炼,其烧结配料主要以进口矿粉和当地矿粉为主,再配以部分球团矿等,通过采用现行工艺虽然可以生产出高纯生铁,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杂质元素的控制水平依靠常年累计的生产经验来把控,往往会出现部分杂质元素超标的现象,高纯生铁的命中率不稳定。此外,进氧化处理后,铁液中氧含量升高,导致高纯生铁非金属夹配料增多,用其作为原材料做成的铸件,对气控缺陷十分敏感。
基于上述问题,亟待一种能够合理化搭配配料的高纯生铁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纯生铁的制备系统,用于优化搭配大比例配料,并实现其在入炉前的混合搭配;提供一种高纯生铁的制备工艺,用于解决高纯生铁制备过程中成分波动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纯生铁的制备系统,包括上料组件,还包括:筛分组件,设置在所述上料组件输出端的下方,用于筛分配料;预混组件,设置在所述筛分组件的输出端,用于预混配料;高炉组件,用于配料冶炼;以及煤气组件,与所述高炉组件连通,用于对煤气进行除尘收集,其中,所述上料组件还设置在所述预混组件与高炉组件之间,并用于在上料过程中同步实现混合。需要说明的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杂质元素的控制水平依靠常年累计的生产经验来把控,往往会出现部分杂质元素超标的现象,高纯生铁的命中率不稳定。此外,进氧化处理后,铁液中氧含量升高,导致高纯生铁非金属夹配料增多,用其作为原材料做成的铸件,对气控缺陷十分敏感。
基于上述问题,申请人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发现,其均与配料的混合有关,具体原因为:以传统的上料部件为例,如螺旋输送机、皮带运输机等,其在配料的上料过程中,对配料在输送面方向上存在一定的驱动力,使得粒径不一的配料逐渐分层,这种分层现象在进入高炉后得到进一步放大,即可以理解为,高炉内的配料根据粒径的不同也存在分层现象,在制备过程中,软熔带位置由此变得更高,高炉的滴落带高度也由此变得更高,导致铁水吸硅量升高,也会引发系列的衍生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纯生铁的制备系统,通过设置预混组件使配料在进入高炉组件前一直处于一个动态的混合状态,其成分分布相对均匀,进而避免配料在进入高炉组件后分层。此外,在上料组件输出端的下方还设置有筛分组件,能够筛分出20mm以上的大块配料,通过上述改进条件,其烧结比能够达到30%以上,碱度合格率由80%提升至90%以上,转鼓强度由60%提升至65%以上,为高纯生铁的制备提供了有利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支架,用于固定支撑;传动辊,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皮带,与所述传动辊抵接,用于配料的上料过程;以及混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皮带内,且能够实现皮带在垂直配料移动方向上的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传统的皮带输送机,其主要是通过皮带的移动来带动配料进行移动,由于皮带的移动为持续运动,其会对配料施加一定的抖动或振动,可以理解的是,在配料粒径的差异化作用下,这种抖动或振动将使得粒径区间接近的配料相互接近,因此导致配料混合比例的差异化。基于上述结构,在皮带输送机的基础上,在皮带内部的下方增加混动组件,使其在原有的移动模式基础上,联动在垂直配料移动方向上的运动,该运动过程会使得配料在沿皮带移动的过程的同时,还兼顾混合作用,使得上料过程以及进入高炉组件前的配料混合比例与状态更加合理。
进一步地,所述混动组件包括:混动电机,用于提供动力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混动轴,与所述混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且设置方向与配料移动方向相同;若干凸轮,间隔均布在所述混动轴上,且布设高度沿配料移动方向递增或递减;限位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置于所述皮带内部;以及若干混动杆,活动贯穿所述限位板且与所述凸轮抵接,当所述混动电机启动时,若干所述混动杆通过在所述限位板上的移动来实现皮带在垂直配料移动方向上的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当混动电机启动时,带动混动轴进行转动,由于转动轴上间隔均布有若干的凸轮,混动轴转动的同时将带动凸轮进行转动,与凸轮抵接的混动杆将在限位板的作用下上下移动,还需要说明的是,混动轴上的凸轮凸起部位并不处于同一高度,较为优选的是,凸起部位的顶点位置满足正弦或余弦,基于上述结构,当混动电机启动时,在混动杆的直观表现形式为有规律的上下移动,联合作用在皮带上的直观表现形式为类似于波浪状的叠加起伏,在这种联合运动效果作用下,配料在移动的过程中,还伴随着混合的运动,最终使得其在上料过程中还伴随着混合运动,配料比例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高炉组件包括:高炉本体;若干热电偶,设置在所述高炉本体上;送风件,设置在所述高炉本体上;其中,所述高炉本体与所述煤气组件连通。基于上述结构,送风件能够满足高炉组件的生铁制备要求,其中风温大于等于1130℃,风量大于等于870m/min。
进一步地,所述煤气组件包括:过滤件,通过煤气上升管与所述高炉本体连通;除尘件,与所述过滤件的输出端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通过煤气组件对制备过程中的煤气进行后续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件包括:支撑架,用于固定支撑;过滤炉,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输入端与所述高炉本体连通,输出端与所述除尘件连通;过滤网,设置在所述过滤炉内部,用于对煤气进行过滤除尘;以及过滤座,活动设置在所述过滤炉下方且保持动密封,用于抽取煤气通过所述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炉包括:过滤外炉,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过滤内炉,设置在所述过滤外炉内部;其中所述高炉本体与所述过滤内炉连通,所述过滤网设置在过滤内炉内,所述过滤座包括:底座,用于固定支撑;过滤电机,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转动座,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外周设有齿带;蜗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部与所述过滤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且与所述齿带啮合;所述转动座与所述过滤外炉转动设置且保持动密封,所述转动座的中部设置有抽气件且位于所述过滤内炉内、过滤网下方。
需要说明的是,炼铁高炉在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煤气中含有很多粉尘,这些粉尘在向外排放时,一般都通过重力除尘、布袋除尘等干法工艺进行收集,有时采用湿法工艺收集。这种粉尘通常称为高炉除尘灰或干法灰、瓦斯灰等。高炉除尘灰中含有尚可利用的铁粉和焦炭粉,由于这两种不同物质的含量均较少,与钢铁冶炼对原料的技术要求相差较大,既不能用作铁粉配料,也不能作为焦粉配入,因此大部分钢厂都没有很好地利用,只有向外排放。针对上述问题,通过过滤件来对煤气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为,当煤气通过高炉组件进行到过滤内炉后,抽气件将过滤内炉的煤气抽取值过滤内炉底部,并通过过滤网,再通过过滤内炉底部外周的通道进入到过滤外炉,最后进入到煤气罐内,完成煤气处理过程。
一种高纯生铁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筛分,筛除粒径20mm以上的配料;步骤2,步骤2完成后对配料进行预混,预混完成后的配料通过上料组件输送至高炉组件内;步骤3,在高炉组件内完成喷吹镁颗粒,再喷吹氧化钙粉,反应后进行扒渣处理;步骤4,将步骤2冶炼后的铁水进行倒渣处理,倒渣处理后的铁水再进行精炼;步骤5,向步骤4中精炼完成后的铁水中加入氧化剂和石灰,同时进行吹氧,用以反应脱磷;步骤6,步骤5完成后进行铸造成型处理,得到高纯生铁。基于上述步骤,其烧结比能够达到30%以上,碱度合格率由80%提升至90%以上,转鼓强度由60%提升至65%以上,为高纯生铁的制备提供了有利条件。
作为优选,步骤2中,预混时,向配料中加入≥90℃的热水,并使预混后的配料料温≥70℃。预混时,通过在配料中加入较高温度的热水来提高料温,从而减少配料在高炉组件内的温度过渡区间,加入的热水还能够作为温度的传输介质,有效提高升温时间比例,促进反应的生成,其中,料层的厚度能够达到550mm以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预混组件使配料在进入高炉组件前一直处于一个动态的混合状态,其成分分布相对均匀,进而避免配料在进入高炉组件后分层,此外,在上料组件输出端的下方还设置有筛分组件,能够筛分出20mm以上的大块配料,通过上述改进条件,其烧结比能够达到30%以上,碱度合格率由80%提升至90%以上,转鼓强度由60%提升至65%以上,为高纯生铁的制备提供了有利条件,优化了搭配大比例配料,并实现了其在入炉前的混合搭配;
2、本发明通过过滤件来对煤气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为,当煤气通过高炉组件进行到过滤内炉后,抽气件将过滤内炉的煤气抽取值过滤内炉底部,并通过过滤网,再通过过滤内炉底部外周的通道进入到过滤外炉,最后进入到煤气罐内,完成煤气处理过程;
3、本发明通过在配料中加入较高温度的热水来提高料温,从而减少配料在高炉组件内的温度过渡区间,加入的热水还能够作为温度的传输介质,有效提高升温时间比例,促进反应的生成,其中,料层的厚度能够达到550mm以上。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料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混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高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煤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煤气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煤气组件的局部轴视图;
图8为图7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泥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上料组件,2-筛分组件,3-预混组件,4-高炉组件,5-煤气组件,6-泥炮组件;
11-支架,12-皮带,13-混动组件;
131-混动电机,132-混动轴,133-凸轮,134-限位板,135-混动杆;
41-高炉本体,42-热电偶,43-送风件;
51-过滤件,52-除尘件;
511-支撑架,512-过滤炉,513-过滤网,514-过滤座,515-抽气件;
5121-过滤外炉,5122-过滤内炉;
5141-底座,5142-过滤电机,5143-转动座,5144-蜗杆,5145-齿带;
61-炮座,62-炮臂,63-发射管,64-弧形板,65-第一液压缸,66-第二液压缸,67-第三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已经处于实际研发使用阶段。
实施例1:
请一并参考附图1至图8,一种高纯生铁的制备系统,包括上料组件1,还包括:
筛分组件2,设置在所述上料组件1输出端的下方,用于筛分配料;
预混组件3,设置在所述筛分组件2的输出端,用于预混配料;
高炉组件4,用于配料冶炼;以及
煤气组件5,与所述高炉组件4连通,用于对煤气进行除尘收集,其中,
所述上料组件1还设置在所述预混组件3与高炉组件4之间,并用于在上料过程中同步实现混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杂质元素的控制水平依靠常年累计的生产经验来把控,往往会出现部分杂质元素超标的现象,高纯生铁的命中率不稳定。此外,进氧化处理后,铁液中氧含量升高,导致高纯生铁非金属夹配料增多,用其作为原材料做成的铸件,对气控缺陷十分敏感。
基于上述问题,申请人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发现,其均与配料的混合有关,具体原因为:以传统的上料部件为例,如螺旋输送机、皮带12运输机等,其在配料的上料过程中,对配料在输送面方向上存在一定的驱动力,使得粒径不一的配料逐渐分层,这种分层现象在进入高炉后得到进一步放大,即可以理解为,高炉内的配料根据粒径的不同也存在分层现象,在制备过程中,软熔带位置由此变得更高,高炉的滴落带高度也由此变得更高,导致铁水吸硅量升高,也会引发系列的衍生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纯生铁的制备系统,通过设置预混组件3使配料在进入高炉组件4前一直处于一个动态的混合状态,其成分分布相对均匀,进而避免配料在进入高炉组件4后分层。此外,在上料组件1输出端的下方还设置有筛分组件2,能够筛分出20mm以上的大块配料,通过上述改进条件,其烧结比能够达到30%以上,碱度合格率由80%提升至90%以上,转鼓强度由60%提升至65%以上,为高纯生铁的制备提供了有利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料组件1包括:
支架11,用于固定支撑;
传动辊,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1上;
皮带12,与所述传动辊抵接,用于配料的上料过程;以及
混动组件13,设置在所述皮带12内,且能够实现皮带12在垂直配料移动方向上的运动。
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传统的皮带12输送机,其主要是通过皮带12的移动来带动配料进行移动,由于皮带12的移动为持续运动,其会对配料施加一定的抖动或振动,可以理解的是,在配料粒径的差异化作用下,这种抖动或振动将使得粒径区间接近的配料相互接近,因此导致配料混合比例的差异化。基于上述结构,在皮带12输送机的基础上,在皮带12内部的下方增加混动组件13,使其在原有的移动模式基础上,联动在垂直配料移动方向上的运动,该运动过程会使得配料在沿皮带12移动的过程的同时,还兼顾混合作用,使得上料过程以及进入高炉组件4前的配料混合比例与状态更加合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混动组件13包括:
混动电机131,用于提供动力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11上;
混动轴132,与所述混动电机131的输出端连接且设置方向与配料移动方向相同;
若干凸轮133,间隔均布在所述混动轴132上,且布设高度沿配料移动方向递增或递减;
限位板134,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11上且置于所述皮带12内部;以及
若干混动杆135,活动贯穿所述限位板134且与所述凸轮133抵接,
当所述混动电机131启动时,若干所述混动杆135通过在所述限位板134上的移动来实现皮带12在垂直配料移动方向上的运动。
还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当混动电机131启动时,带动混动轴132进行转动,由于转动轴上间隔均布有若干的凸轮133,混动轴132转动的同时将带动凸轮133进行转动,与凸轮133抵接的混动杆135将在限位板134的作用下上下移动,还需要说明的是,混动轴132上的凸轮133凸起部位并不处于同一高度,较为优选的是,凸起部位的顶点位置满足正弦或余弦,基于上述结构,当混动电机131启动时,在混动杆135的直观表现形式为有规律的上下移动,联合作用在皮带12上的直观表现形式为类似于波浪状的叠加起伏,在这种联合运动效果作用下,配料在移动的过程中,还伴随着混合的运动,最终使得其在上料过程中还伴随着混合运动,配料比例更加均匀。本实施例中较为优选的是,在一个皮带12的内部,能够通过一个混动电机131来进行带动,即混动轴132之间还能够通过万向节进行传动;当运输距离较长时,一个混动电机131无法满足动力需求时,能够通过设置多个混动组件13来进行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高炉组件4包括:
高炉本体41;
若干热电偶42,设置在所述高炉本体41上;
送风件43,设置在所述高炉本体41上;其中,
所述高炉本体41与所述煤气组件5连通。
还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送风件43能够满足高炉组件4的生铁制备要求,其中风温大于等于1130℃,风量大于等于870m/min。热电偶4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炉喉热电偶42、炉身热电偶42、炉腰热电偶42以及炉基热电偶42,送分件设置在所述炉腰热电偶42与路基热电偶42之间,在高炉本体41底部还开设有退水管。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煤气组件5包括:
过滤件51,通过煤气上升管与所述高炉本体41连通;
除尘件52,与所述过滤件51的输出端连通。
还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通过煤气组件5对制备过程中的煤气进行后续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过滤件51包括:
支撑架511,用于固定支撑;
过滤炉51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11上,输入端与所述高炉本体41连通,输出端与所述除尘件52连通;
过滤网513,设置在所述过滤炉512内部,用于对煤气进行过滤除尘;以及
过滤座514,活动设置在所述过滤炉512下方且保持动密封,用于抽取煤气通过所述过滤网513。
还需要说明的是,过滤座514与所述过滤路转动设置,当过滤座514转动时带动内部的抽气件515转动进而使得煤气通过过滤网513完成过滤作业,需要说明的是,过滤座514内还能够通过清洁组件完成自清洁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过滤炉512包括:
过滤外炉512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11上;
过滤内炉5122,设置在所述过滤外炉5121内部;其中
所述高炉本体41与所述过滤内炉5122连通,
所述过滤网513设置在过滤内炉5122内,
所述过滤座514包括:
底座5141,用于固定支撑;
过滤电机5142,设置在所述底座5141上;
转动座5143,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5141上,且外周设有齿带5145;
蜗杆5144,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5141上,端部与所述过滤电机5142的输出端连接,且与所述齿带5145啮合;
所述转动座5143与所述过滤外炉5121转动设置且保持动密封,
所述转动座5143的中部设置有抽气件515且位于所述过滤内炉5122内、过滤网513下方。
还需要说明的是,炼铁高炉在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煤气中含有很多粉尘,这些粉尘在向外排放时,一般都通过重力除尘、布袋除尘等干法工艺进行收集,有时采用湿法工艺收集。这种粉尘通常称为高炉除尘灰或干法灰、瓦斯灰等。高炉除尘灰中含有尚可利用的铁粉和焦炭粉,由于这两种不同物质的含量均较少,与钢铁冶炼对原料的技术要求相差较大,既不能用作铁粉配料,也不能作为焦粉配入,因此大部分钢厂都没有很好地利用,只有向外排放。针对上述问题,通过过滤件51来对煤气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为,当煤气通过高炉组件4进行到过滤内炉5122后,抽气件515将过滤内炉5122的煤气抽取值过滤内炉5122底部,并通过过滤网513,再通过过滤内炉5122底部外周的通道进入到过滤外炉5121,最后进入到煤气罐内,完成煤气处理过程。对于抽气件515,其优选为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座5143中心的螺旋叶结构,且该螺旋叶结构还置于过滤内炉5122内部。
一种高纯生铁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筛分,筛除粒径20mm以上的配料;
步骤2,步骤2完成后对配料进行预混,预混完成后的配料通过上料组件1输送至高炉组件4内;
步骤3,在高炉组件4内完成喷吹镁颗粒,再喷吹氧化钙粉,反应后进行扒渣处理;
步骤4,将步骤2冶炼后的铁水进行倒渣处理,倒渣处理后的铁水再进行精炼;
步骤5,向步骤4中精炼完成后的铁水中加入氧化剂和石灰,同时进行吹氧,用以反应脱磷;
步骤6,步骤5完成后进行铸造成型处理,得到高纯生铁。
需要说明的是,一吨铁水中加入所述镁颗粒的重量为0.35至0.6Kg,一吨铁水中加入所述氧化钙粉的重量为1.3至5Kg,镁颗粒采用氮气进行喷吹,且喷吹压力为0.35MPa至0.85MP,
基于上述工艺,预混完成上料后,首先采用喷吹法进行脱硫,直接在高炉铁水包内喷吹镁颗粒,镁颗粒通过喷枪,利用高压氮气喷吹到铁水包内,金属镁和铁水中的硫反应,生产硫化镁,进入渣中,通过扒渣机扒除;其次脱硫处理后的铁水吹氧搅拌同时加入块状生石灰等造渣剂,生石灰在萤石、氧化铁皮的作用下能有效提高铁水的脱磷效果,同时在脱磷炉内,硅、锰、磷、碳等元素依次氧化。
本实施例中较为优选的是,步骤2中,预混时,向配料中加入≥90℃的热水,并使预混后的配料料温≥70℃。预混时,通过在配料中加入较高温度的热水来提高料温,从而减少配料在高炉组件4内的温度过渡区间,加入的热水还能够作为温度的传输介质,有效提高升温时间比例,促进反应的生成,其中,料层的厚度能够达到550mm以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仅记述区别于实施例1的部分,具体为:对于过滤件51的自清洁过程,所述转动座5143的内部还转动设置有清洁轴,所述清洁轴的底部与清洁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清洁轴的上端设置有与抽气件515的螺旋叶结构反向的螺旋结构或清洁刷,此外,在转动座5143的底部还开设有用于粉尘掉出的若干通孔,且通孔可封闭。基于上述机构,当生铁制备作业停止时,通过启动清洁电机,使得清洁轴进行转动,同时完成过滤网513的自清洁作业。
此外,就密封的研究和应用来看,现有技术中的动压干气密封虽然能够得到较大的开启力和气膜刚度,从而实现密封的稳定运行,但是在本申请中的转动速率一般较低,动压干气密封无法正常运转,甚至失效,鉴于此,申请人在动密封的结构上采用静压干气密封来实现密封作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仅记述区别于实施例2的部分,具体为:需要说明的是,高炉组件4中后期随着高炉炉底的侵蚀逐步加重,铁水液面下降,铁口不易维护。此外,由于钒渣对炮泥的侵蚀基理有别于普通矿,因此还需要对炮泥的发射装置进行改进,即现有的泥炮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随炉底的侵蚀程度进行角度调节。
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能够根据铁口侵蚀程度进行调节的泥炮组件6,如附图9所示,所述泥炮组件6包括:炮座61、转动设置在所述炮座61上的炮臂62、发射管63,所述发射管63与所述炮臂62的活动端铰接,所述炮座61上还转动设置有一弧形板64,且所述炮臂62与所述炮座61的铰接端置于所述弧形板64的凹部内,所述弧形板64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液压缸65,且所述第一液压缸65的活动端与炮座61铰接,所述弧形板64的活动端与所述炮臂62的中部铰接,所述炮臂62的两铰接端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发射管63转动角度的第二液压缸66,所述发射管63的末端与所述炮臂62靠近所述发射管63处的铰接端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发射管63转动高度的第三液压缸67。还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当第一液压缸65启动时,弧形板64能够沿与炮座61的铰接端发生转动,从而使得炮臂62发生转动,发射管63的位置随之发生转动,当第二液压缸66启动时,发射管63能够以与炮臂62的铰接端发生转动,当第三液压缸67启动时,发射管63的高度能够进行调节,通过调节发射管63不同的位置能够对铁口出的炮泥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侵蚀条件下的铁口。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高纯生铁的制备系统,包括上料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筛分组件(2),设置在所述上料组件(1)输出端的下方,用于筛分配料;
预混组件(3),设置在所述筛分组件(2)的输出端,用于预混配料;
高炉组件(4),用于配料冶炼;以及
煤气组件(5),与所述高炉组件(4)连通,用于对煤气进行除尘收集,其中,
所述上料组件(1)还设置在所述预混组件(3)与高炉组件(4)之间,并用于在上料过程中同步实现混合;
所述上料组件(1)包括:
支架(11),用于固定支撑;
传动辊,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1)上;
皮带(12),与所述传动辊抵接,用于配料的上料过程;以及
混动组件(13),设置在所述皮带(12)内,且能够实现皮带(12)在垂直配料移动方向上的运动;
所述高炉组件(4)包括:
高炉本体(41);
若干热电偶(42),设置在所述高炉本体(41)上;
送风件(43),设置在所述高炉本体(41)上;其中,
所述高炉本体(41)与所述煤气组件(5)连通;
所述煤气组件(5)包括:
过滤件(51),通过煤气上升管与所述高炉本体(41)连通;
除尘件(52),与所述过滤件(51)的输出端连通;
所述混动组件(13)包括:
混动电机(131),用于提供动力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11)上;
混动轴(132),与所述混动电机(131)的输出端连接且设置方向与配料移动方向相同;
若干凸轮(133),间隔均布在所述混动轴(132)上,且布设高度沿配料移动方向递增或递减;
限位板(134),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11)上且置于所述皮带(12)内部;以及
若干混动杆(135),活动贯穿所述限位板(134)且与所述凸轮(133)抵接,
当所述混动电机(131)启动时,若干所述混动杆(135)通过在所述限位板(134)上的移动来实现皮带(12)在垂直配料移动方向上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生铁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51)包括:
支撑架(511),用于固定支撑;
过滤炉(51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11)上,输入端与所述高炉本体(41)连通,输出端与所述除尘件(52)连通;
过滤网(513),设置在所述过滤炉(512)内部,用于对煤气进行过滤除尘;以及
过滤座(514),活动设置在所述过滤炉(512)下方且保持动密封,用于抽取煤气通过所述过滤网(5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纯生铁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炉(512)包括:
过滤外炉(512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11)上;
过滤内炉(5122),设置在所述过滤外炉(5121)内部;其中
所述高炉本体(41)与所述过滤内炉(5122)连通,
所述过滤网(513)设置在过滤内炉(5122)内,
所述过滤座(514)包括:
底座(5141),用于固定支撑;
过滤电机(5142),设置在所述底座(5141)上;
转动座(5143),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5141)上,且外周设有齿带(5145);
蜗杆(5144),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5141)上,端部与所述过滤电机(5142)的输出端连接,且与所述齿带(5145)啮合;
所述转动座(5143)与所述过滤外炉(5121)转动设置且保持动密封,
所述转动座(5143)的中部设置有抽气件(515)且位于所述过滤内炉(5122)内、过滤网(513)下方;所述转动座(5143)的内部还转动设置有清洁轴,所述清洁轴的底部与清洁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清洁轴的上端设置有与抽气件(515)的螺旋叶结构反向的螺旋结构或清洁刷。
CN202310697840.7A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高纯生铁的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 Active CN1165364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97840.7A CN116536465B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高纯生铁的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97840.7A CN116536465B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高纯生铁的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36465A CN116536465A (zh) 2023-08-04
CN116536465B true CN116536465B (zh) 2024-02-20

Family

ID=87448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97840.7A Active CN116536465B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高纯生铁的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3646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14797Y1 (ko) * 2003-01-27 2003-05-27 김덕규 트랩형 벨트 컨베어 시스템의 아이들롤러
CN201942694U (zh) * 2010-12-10 2011-08-24 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半封闭回转机构的大型液压泥炮
CN104357616A (zh) * 2014-11-25 2015-02-18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铁水喷吹预处理生产高纯生铁的冶炼方法
CN209198928U (zh) * 2019-01-31 2019-08-02 郑州沃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lc的高炉槽上下料控制系统
CN111280367A (zh) * 2020-03-10 2020-06-16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食品乳化剂杀菌设备
CN215509540U (zh) * 2021-06-15 2022-01-14 山东立为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切割用工件传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14797Y1 (ko) * 2003-01-27 2003-05-27 김덕규 트랩형 벨트 컨베어 시스템의 아이들롤러
CN201942694U (zh) * 2010-12-10 2011-08-24 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半封闭回转机构的大型液压泥炮
CN104357616A (zh) * 2014-11-25 2015-02-18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铁水喷吹预处理生产高纯生铁的冶炼方法
CN209198928U (zh) * 2019-01-31 2019-08-02 郑州沃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lc的高炉槽上下料控制系统
CN111280367A (zh) * 2020-03-10 2020-06-16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食品乳化剂杀菌设备
CN215509540U (zh) * 2021-06-15 2022-01-14 山东立为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切割用工件传送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福明.《张福明冶金工程设计与技术创新文集》.冶金工业出版社,2022,(第1版),第535-53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36465A (zh) 2023-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7661A (zh) 一种褐铁矿和菱铁矿生产铁精粉的方法及还原焙烧炉
EP027586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laiming metal values from electric arc furnace flue dust and sludge and rendering residual solids recyclable or non-hazardous
CN1366554A (zh) 熔融金属铁的生产方法
CN102994680A (zh) 一种生产直接还原铁的可控气氛转底炉工艺
JP2001525487A (ja) 酸化鉄を還元し鉄を精錬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6536465B (zh) 一种高纯生铁的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
CN114472176A (zh) 一种高钒球团矿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CA2833829C (en) Equipment to prepare ore concentrate for pelletizing
CN107779534A (zh) 一种竖炉法处理钢铁厂含锌、铁尘泥工艺方法
CN214289292U (zh) 高炉入料振筛装置
CN104694767B (zh) 一种低品位废杂铜的冶炼方法
CN102719665B (zh) 利用炼钢污泥生产炼钢用造渣剂的工艺方法
CN107385198B (zh) 一种利用回转窑焙烧氧化难处理金精矿粉的焙烧方法
CN109943714A (zh) 钒钛磁铁矿的冶炼工艺及冶炼系统
CN104946853A (zh) 冶金石灰粉利用系统及工艺方法
JP4762420B2 (ja) ロータリーキルンを用いた酸化鉄の溶融還元方法
CN107447106B (zh) 一种重晶石矿的还原焙烧-连续浸出方法及用于浸出的螺旋浸出筒
CN208751262U (zh) 一种差动式烧结机
CN109513386A (zh) 一种铁矿石造块用大型混料装置
CN106938330B (zh) 一种混合造型浇铸生产线
CN106498192B (zh) 一种旋转床处理稀土精矿的方法及系统
CN105087942B (zh) 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及系统
EP2720797B1 (en) Equipment to prepare ore concentrate for pelletizing
CN204981948U (zh) 冶金石灰粉高效利用系统
CN1070237C (zh) 一种酸性球团矿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Tuo Kaizheng

Inventor after: Zhou Xu

Inventor after: Chen Wei

Inventor after: Yan Yonghui

Inventor after: Wei Dace

Inventor after: Chen Meng

Inventor after: Wang Ziyuan

Inventor before: Tuo Kaizheng

Inventor before: Jin Tao

Inventor before: Zhou Xu

Inventor before: Chen Wei

Inventor before: Yan Yonghui

Inventor before: Wei Dace

Inventor before: Chen Meng

Inventor before: Wang Ziyu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