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6643A - 充电装置的集成电路、充电装置、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充电装置的集成电路、充电装置、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6643A
CN116526643A CN202211549003.1A CN202211549003A CN116526643A CN 116526643 A CN116526643 A CN 116526643A CN 202211549003 A CN202211549003 A CN 202211549003A CN 116526643 A CN116526643 A CN 116526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ube
pole
power
circuit
control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490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凯立
孙晨凯
唐辉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4900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266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26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66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02J7/04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6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9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02J7/00719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of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02M1/08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for the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ed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5/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 H02M5/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 H02M5/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5/2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5/275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5/293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1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21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217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7/219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充电装置、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装置的集成电路、充电装置、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充电装置的集成电路包括整流电路、脉冲电路和控制电路,整流电路的一端用于连接电网,另一端用于连接待充电设备,整流电路用于对待充电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脉冲电路复用整流电路中的部分元器件,脉冲电路用于向待充电设备产生交变电流;控制电路用于在脉冲电路与待充电设备接通工作时,控制整流电路与电网断开连接。本发明的集成电路在充电装置中通过整流电路为待充电设备充电,并通过与整流电路复用部分元器件的脉冲电路向待充电设备提供交变电流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加热,相比传统PCT加热方式加热速度快。

Description

充电装置的集成电路、充电装置、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装置的集成电路、充电装置、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采用电能的新能源汽车等设备中,电池在低温条件下充放电性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在低温下无法正常充电。因此,在低温条件下,通常会对电池先进行加热再进行充电。在相关技术中,对电池进行加热方法是利用电池内置的PTC加热,但这种加热方式时间比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装置的集成电路、充电装置、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充电装置的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包括整流电路、脉冲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一端用于连接电网,另一端用于连接待充电设备,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脉冲电路复用所述整流电路中的部分元器件,所述脉冲电路用于向所述待充电设备产生交变电流;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脉冲电路与所述待充电设备接通工作时,控制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电网断开连接。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在充电装置中通过整流电路为待充电设备充电,并通过与整流电路复用部分元器件的脉冲电路向待充电设备提供交变电流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加热,相比传统PCT加热方式加热速度快。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脉冲电路包括多个功率开关,至少两个所述功率开关交替开闭以使所述脉冲电路产生所述交变电流,所述整流电路复用至少一个所述功率开关。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包括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第三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所述第一功率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第一极均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功率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功率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四功率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二功率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四功率管的第二极均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二端口;
在所述第一功率管和所述第四功率管闭合时,所述第二功率管和所述第三功率管打开;在所述第一功率管和所述第四功率管打开时,所述第二功率管和所述第三功率管闭合;
所述脉冲电路和所述整流电路复用所述第三功率管和所述第四功率管。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脉冲电路还包括导通元件,所述导通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管的第二极,所述导通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第二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脉冲电路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管的第一极,所述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功率管的第二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整流电路还包括第五功率管、第六功率管、第七功率管和第八功率管,所述第五功率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七功率管的第一极均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五功率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六功率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七功率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八功率管的第一极,所述第六功率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八功率管的第二极均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二端口。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成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和第三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所述电网,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功率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所述电网,所述第三控制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七功率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所述电网;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三控制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一功率管和所述第二功率管断开;
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三控制开关断开时,所述第一功率管、所述第二功率管、所述第三功率管和所述第四功率管工作以产生所述交变电流。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充电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集成电路。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充电装置具有集成电路能够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加热和充电,从而改善待充电设备在极端环境下的充电放电功率,以及提升待充电设备内的电池的储存电量和寿命。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充电系统,包括待充电设备和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充电装置。
本发明的充电系统通过充电装置给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可实现对待充电设备的加热和充电,从而改善待充电设备在极端环境下的充电放电功率,以及提升待充电设备内的电池的储存电量和寿命。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的控制方法,所述集成电路包括整流电路和脉冲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所述脉冲电路复用所述整流电路中的部分元器件,所述脉冲电路用于向所述待充电设备的电池产生交变电流;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集成电路与所述待充电设备连接时,获取所述电池的电池温度;
在所述电池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并控制所述脉冲电路与所述待充电设备接通并控制所述整流电路与电网断开;
控制所述脉冲电路向所述待充电设备的电池产生交变电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脉冲电路包括多个功率开关,所述控制所述脉冲电路向所述待充电设备的电池产生交变电流,包括:
控制至少两个所述开关交替开闭以使所述脉冲电路向所述电池产生所述交变电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包括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第三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所述第一功率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第一极均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功率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功率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四功率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二功率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四功率管的第二极均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二端口,所述脉冲电路和所述整流电路复用所述第三功率管和所述第四功率管;
所述整流电路还包括第五功率管、第六功率管、第七功率管和第八功率管,所述第五功率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七功率管的第一极均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五功率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六功率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七功率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八功率管的第一极,所述第六功率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八功率管的第二极均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二端口;
所述集成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和第三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所述电网,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功率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所述电网,所述第三控制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七功率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三控制开关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所述电网;
控制至少两个所述功率开关交替开闭以使所述脉冲电路向所述电池产生所述交变电流,包括:
断开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三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第一功率管、所述第二功率管、所述第三功率管和所述第四功率管工作;
控制所述第一功率管和所述第四功率管的状态相同,所述第二功率管和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状态相同;并控制所述第一功率管和所述第三功率管交替开闭以产生所述交变电流。
本发明的集成电路采用控制方法可判断待充电设备的电池温度然后可在电池温度低于预测温度时控制脉冲电路与待充电设备接通,并产生交变电流对待充电设备的电池进行加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三控制开关闭合时,控制所述第一功率管和所述第二功率管断开。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池温度高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功率管和所述第二功率管断开,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三控制开关闭合。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充电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充电系统1000;
充电装置100;
集成电路10、整流电路11、脉冲电路12、第一功率管Q1、第二功率管Q2、第三功率管Q3、第四功率管Q4、第五功率管Q5、第六功率管Q6、第七功率管Q7、第八功率管Q8、电容C1、导通元件L1、控制电路13、电网14、第一控制开关K1、第二控制开关K2、第三控制开关K3;
待充电设备200、第一端口210、第二端口220、电池230、电池控制器240、动力域控制器2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相关技术中,待充电的设备的电池在低温条件下由于其固有特性,低温环境下充放电能力显著下降,极大的限制了低温环境下快速充电能力。为解决低温环境电池充放电能力低的问题,通常采用内部或外部对电池加热的方式提高电池温度。内部加热方式通过在电池两端增加高频脉冲电流,利用电池不同温度下的电芯内阻特性产热升温;外部加热方式主要通过外部温度较高介质与电池表面接触进行热交换实现电池升温。相较与内部加热方式相比电芯温差大、升温速度慢。也可以是利用电机控制器的逆变电路桥与电机的三相绕组,通过控制功率开关管闭合顺序可以产生交变电流,利用电池自身电阻而对电池进行加热,但在利用过程中电机绕组会产生脉冲电流进而电机有产生脉冲扭矩的可能。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10,用于充电装置100,集成电路10包括整流电路11、脉冲电路12和控制电路13,整流电路11的一端用于连接电网14,另一端用于连接待充电设备200,整流电路11用于对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进行充电;脉冲电路12复用整流电路11中的部分元器件,脉冲电路12用于向待充电设备200产生交变电流;控制电路13用于在脉冲电路12与待充电设备200接通工作时,控制所述整流电路11与所述电网14断开连接。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10在充电装置100中通过整流电路11为待充电设备200充电,并通过与整流电路11复用部分元器件的脉冲电路12向待充电设备200提供交变电流对待充电设备200进行加热,相比传统PCT加热方式加热速度快。
具体地,集成电路10可用于充电装置100,充电装置100可用于给待充电设备200充电。待充电设备200可以是具有电池230的设备。充电装置100可以是充电机、充电桩等位于待充电设备200外部的用于给待充电设备200充电的装置。整流电路11可设置在充电装置100内部,一端可连接电网14,电网14可用于提供整流电路11以及充电装置100整体所需电力。
整流电路11与电网14之间可设置有多个充电滤波电感可与整流电路11内的元器件构成三相整流回路。整流电路11可将电网14的三相电整流成直流电然后为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充电。整流电路11的另一端可连接待充电设备200,通过电网14为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充电。整流电路11内可设置有多个功率开关管,多个功率开关管可串联和并联的在整流电路11中连接。
脉冲电路12主要是H桥,可由电容、功率开关管以及电感等元器件组成。脉冲电路12可复用整流电路11的部分元器件并与整流电路11并联连接待充电设备200,脉冲电路12可在产生循环改变的交变电流使得待充电设备200内部的电阻产生热量,从而为待充电设备200加热。控制电路13可同时连接待充电设备200以及集成电路10,控制电路13可与待充电设备200的进行通讯,可用于控制脉冲电路12和整流电路11中的其中一个与待充电设备200接通,另一个与待充电设备200断开。从而控制集成电路10对待充电设备200进行脉冲电路12的加热充电或仅通过整流电路11进行充电。
请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脉冲电路12包括多个功率开关,至少两个开关交替开闭以使脉冲电路12产生交变电流,整流电路11复用至少一个功率开关。
如此,脉冲电路12通过至少两个功率开关交替开闭可以使脉冲电路12快速产生交变电流,此外,整流电路11复用至少一个功率开关可提升功率开关的利用率。
具体地,脉冲电路12上可包括多个开关,开关可以是功率开关管,部分开关可串联连接,另一部分开关可并联连接。通过其中至少两个开关进行交替开闭可使脉冲电路12产生交变电流。在整流电路11处于工作状态时,整流电路11中可复用脉冲电路12中的至少一个功率开关。
请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开关包括第一功率管Q1、第二功率管Q2、第三功率管Q3和第四功率管Q4,第一功率管Q1的第一极和第三功率管Q3的第一极均用于连接电池230的第一端口210,第一功率管Q1的第二极连接第二功率管Q2的第一极,第三功率管Q3的第二极连接第四功率管Q4的第一极,第二功率管Q2的第二极和第四功率管Q4的第二极均用于连接电池230的第二端口220;
在第一功率管Q1和第四功率管Q4闭合时,第二功率管Q2和第三功率管Q3打开;在第一功率管Q1和第四功率管Q4打开时,第二功率管Q2和第三功率管Q3闭合;脉冲电路12和整流电路11复用第三功率管Q3和第四功率管Q4。
如此,开关采用功率管能承受较大电流,漏电流较小,采用多个功率管连接待充电设备200可通过打开闭合其中的部分功率管使待测充电设备内部产生交变电流,且脉冲电路12和整流电路11复用第三功率管Q3和第四功率管Q4可提高功率管的使用率。
具体地,第一功率管Q1的第一极和第三功率管Q3的第一极可以是第一功率管Q1和第三功率管Q3上沿导线距离电池230最近的一极,均可连接至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的第一端口210。第二功率管Q2的第二极和第四功率管Q4的第二极可以是第二功率管Q2和第四功率管Q4上沿导线距离电池230最近的一极,并可连接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的第二端口220;
第一功率管Q1和第二功率管Q2可以是场效应管。第一功率管Q1的第二极与第二功率管Q2的第一极可相互连接。第三功率管Q3的第二极与第四功率管Q4的第一极可相互连接。脉冲电路12通过将第一功率管Q1和第四功率管Q4闭合,同时将第二功率管Q2和第三功率管Q3打开可以产生正向的电流。脉冲电路12通过将第一功率管Q1和第四功率管Q4打开时,第二功率管Q2和第三功率管Q3闭合可产生反向电流,在整流电路11工作时,整流电路11中的功率相关元器件可与脉冲电路12中的第三功率管Q3以及第四功率管Q4进行复用,从而到达整流电路11对电网14的三相整流作用。
请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脉冲电路12还包括导通元件L1,导通元件L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功率管Q1的第二极,导通元件L1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功率管Q3的第二极。
如此,导通元件L1可用于防止脉冲电路12产生突变电流并可蓄能,使得脉冲电路12产生的交变电流更稳定。
具体地,导通元件L1可以是脉冲蓄能电感,导通元件L1的第一端可连接第一功率管Q1的第二极,导通元件L1的第二端可连接第三功率管Q3的第二极。即导通元件L1的一端可连接在第一功率管Q1和第二功率管Q2之间并与连接电池230相连,另一端可连接第三功率管Q3和第四功率管Q4之间连接并与电池230相连,使得第一功率管Q1、第二功率管Q2、第三功率管Q3和第四功率管Q4与导通元件L1以及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形成脉冲加热回路。
请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脉冲电路12还包括电容C1,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功率管Q1的第一极,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功率管Q2的第二极。
如此,脉冲电路12的电容C1可用于防止脉冲电路12产生电压脉冲尖峰和电压谐波,使得脉冲电路12的电压更稳定。
具体地,电容C1可以是稳压电容C1,电容C1可与第一功率管Q1和第二功率管Q2并联连接,电容C1的第一端可连接第一功率管Q1的第一极,电容C1的第二端可连接第二功率管Q2的第二极。
请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整流电路11还包括第五功率管Q5、第六功率管Q6、第七功率管Q7和第八功率管Q8,第五功率管Q5的第一极和第七功率管Q7的第一极均用于连接电池230的第一端口210,第五功率管Q5的第二极连接第六功率管Q6的第一极,第七功率管Q7的第二极连接第八功率管Q8的第一极,第六功率管Q6的第二极和第八功率管Q8的第二极均用于连接电池230的第二端口220。
如此,整流电路11可通过多个并联和串联的功率管实现整流电路11对电网14三相电流的整流。
具体地,第五功率管Q5的第一极和第七功率管Q7的第一极可以是第五功率管Q5和第七功率管Q7上沿导线距离电池230最近的一极,均可连接至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的第一端口210。第六功率管Q6的第二极和第八功率管Q8的第二极可以是第六功率管Q6和第八功率管Q8上沿导线距离电池230最近的一极,并可连接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的第二端口220;
在整流电路11连接电网14工作时,第一控制开关K1和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处于断开状态,整流电路11中的第五功率管Q5、第六功率管Q6、第七功率管Q7和第八功率管Q8可与脉冲电路12中的第三功率管Q3以及第四功率管Q4进行复用,从而到达整流电路11对电网14的三相整流作用。
请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集成电路10包括第一控制开关K1和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第一控制开关K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功率管Q3的第二极,第一控制开关K1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电网,第二控制开关K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五功率管Q5的第二极,第二控制开关K2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电网,第三控制开关K3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七功率管Q7的第二极,第二控制开关K3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电网;在第一控制开关K1、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闭合时,第一功率管Q1和第二功率管Q2断开;第一控制开关K1和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与电网14连接之间均可设置有充电滤波电感。
在第一控制开关K1、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断开时,第一功率管Q1、第二功率管Q2、第三功率管Q3和第四功率管Q4工作以产生交变电流。
如此,集成电路10通过对第一控制开关K1与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的通断控制可控制整流电路11与脉冲电路12的功能状态切换以及整流电路11与电网14的连通。
具体地,集成电路10包括第一控制开关K1和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第一控制开关K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功率管Q3的第二极,第一控制开关K1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电网,第二控制开关K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五功率管Q5的第二极,第二控制开关K2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电网,第三控制开关K3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七功率管Q7的第二极,第二控制开关K2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电网;在第一控制开关K1、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闭合时,第一功率管Q1和第二功率管Q2断开;
在第一控制开关K1、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断开时,使得待充电设备200与电网14进行断开。第一功率管Q1、第二功率管Q2、第三功率管Q3和第四功率管Q4工作以产生交变电流使得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形成脉冲加热。
当待充电设备200需要停止脉冲加热功能,并进行充电时集成电路10将控制第一控制开关K1、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进行闭合,此时,第一功率管Q1和第二功率管Q2将断开。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充电装置100,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10。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充电装置100具有集成电路10能够对待充电设备200进行加热和充电,从而改善待充电设备200在极端环境下的充电放电功率,以及提升待充电设备200内的电池的储存电量和寿命。
具体地,充电装置100可以是用于给待充电设备200充电的充电桩或充电机,充电装置100内可设有集成电路10。待充电设备200可为充电装置提供必要的控制反馈信号。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充电系统1000,包括待充电设备200和上述实施方式的充电装置100。
本发明的充电系统1000通过充电装置100给待充电设备200进行充电,可实现对待充电设备200的加热和充电,从而改善待充电设备200在极端环境下的充电放电功率,以及提升待充电设备200内的电池的储存电量和寿命。
具体地,待充电设备200可以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等具有待充电的动力电池或动力电池包,待充电设备200内部还可设有控制电池230的电池控制器240以及一端连接电池控制器240另一端连接充电装置100的控制电路13的动力域控制器250。充电装置100可以是充电机或者充电桩,充电装置100内设置有连接脉冲电路12和整流电路11的控制电路13。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10的控制方法,集成电路10包括整流电路11和脉冲电路12,整流电路11用于对待充电设备200进行充电,脉冲电路12复用整流电路11中的部分元器件,脉冲电路12用于向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产生交变电流;
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在集成电路10与待充电设备200连接时,获取电池230的电池230温度;
步骤S20:在电池230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控制脉冲电路12与待充电设备200接通并控制整流电路11与电网14断开;
步骤S30:控制脉冲电路12向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产生交变电流。
本发明的集成电路10采用控制方法可判断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温度然后可在电池230温度低于预测温度时控制脉冲电路12与待充电设备200接通,并产生交变电流对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进行加热。
具体地,集成电路10的控制方法首先可在集成电路10与待充电设备200连接时,动力域控制器250可下达加热指令,控制电路13可获取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温度;在获取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温度时还可获取得到电池230的SOC值和充电桩连接状态,然后当电池230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控制脉冲电路12与待充电设备200接通;预设温度可以是导致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无法进行充电或充电故障的温度。再然后可控制脉冲电路12向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产生交变电流。即脉冲电路12可使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内部产生交变电路,并使得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发热。此时整流电路11可与待充电设备200处于断开状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脉冲电路12包括多个功率开关,控制脉冲电路12向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产生交变电流(步骤S30),包括:
步骤S31:控制至少两个功率开关交替开闭以使脉冲电路12向电池230产生交变电流。
如此,脉冲电路12可通过交替开闭的多个功率开关快速产生交变电流。
具体地,控制脉冲电路12向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产生交变电流的步骤可通过对脉冲电路12中并联和串联的多个开关中的至少两个开关的开闭来使脉冲电路12产生交变电流,同时与脉冲电路12接通的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内也产生交变电流。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开关包括第一功率管Q1、第二功率管Q2、第三功率管Q3和第四功率管Q4,第一功率管Q1的第一极和第三功率管Q3的第一极均用于连接电池230的第一端口210,第一功率管Q1的第二极连接第二功率管Q2的第一极,第三功率管Q3的第二极连接第四功率管Q4的第一极,第二功率管Q2的第二极和第四功率管Q4的第二极均用于连接电池230的第二端口220,脉冲电路12与整流电路11复用第三功率管Q3和第四功率管Q4;
整流电路11还包括第五功率管Q5、第六功率管Q6、第七功率管Q6和第八功率管Q8,第五功率管Q5的第一极和第七功率管Q7的第一极均用于连接电池230的第一端口210,第五功率管Q5的第二极连接第六功率管Q6的第一极,第七功率管Q7的第二极连接第八功率管Q8的第一极,第六功率管Q6的第二极和第八功率管Q8的第二极均用于连接电池230的第二端口220;
集成电路12包括第一控制开关K1和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第一控制开关K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功率管Q3的第二极,第一控制开关K1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电网14,第二控制开关K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五功率管Q5的第二极,第二控制开关K2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电网14,第三控制开关K3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七功率管Q7的第二极,第二控制开关K2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电网14;
控制至少两个功率开关交替开闭以使脉冲电路12向电池230产生交变电流(步骤S31),包括:
步骤S311:断开第一控制开关K1、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控制第一功率管Q1、第二功率管Q2、第三功率管Q3和第四功率管Q4工作;
步骤S312:控制第一功率管Q1和第四功率管Q4的状态相同,第二功率管Q2和第三功率管Q3的状态相同;并控制第一功率管Q1和第三功率管Q3交替开闭以产生所述交变电流。
如此,通过对脉冲电路12中的不同功率管的状态同步控制可实现脉冲电路12内产生交变电流。
具体地,为实现步骤S31中脉冲电路12产生交变电流可先将第一控制开关K1、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进行断开,然后控制第一功率管Q1、第二功率管Q2、第三功率管Q3和第四功率管Q4工作;其中,控制至少两个开关交替开闭以使脉冲电路12向电池230产生交变电流可根据脉冲电路12内的第一功率管Q1、第二功率管Q2、第三功率管Q3和第四功率管Q4中的至少两个交替同步开闭实现。
可以理解,通过控制第一功率管Q1和第四功率管Q4的状态相同,第二功率管Q2和第三功率管Q3的状态相同;并同步的控制第一功率管Q1和第四功率管Q4交替开闭可产生交变电流。
示例性地,第一功率管Q1处于打开状态时,第四功率管Q4也处于同步打开状态,第二功率管Q2与第三功率管Q3处于同步关闭状态,此时脉冲电路12可产生正向电流。
第二功率管Q2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三功率管Q3也处于同步打开状态,第一功率管Q1与第三功率管Q3处于同步关闭状态,此时脉冲电路12可产生反向电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40:在第一控制开关K1、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闭合时,控制第一功率管Q1和第二功率管Q2断开;
如此,控制方法可采用对控制开关闭合的同步控制实现充电装置100对待充电设备200充电。
具体地,当待充电设备200连接充电装置100时可收到动力域控制器250下达的加热命令,若不需要加热则可采取步骤S40,在第一控制开关K1、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闭合时,控制第一功率管Q1和第二功率管Q2断开;整流电路11可与电网14接通与对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形成闭合回路,进而对待充电设备200进行充电。
当控制电路13收到动力域控制器250下达的加热命令且充电装置100满足加热条件时,可采取步骤S30,在第一控制开关K1、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断开时,控制第一功率管Q1、第二功率管Q2、第三功率管Q3和第四功率管Q4工作以产生交变电流。脉冲电路12可与与对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形成闭合回路,产生的交变电流使得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加热。若控制电路13收到动力域控制器250下达的加热命令且充电装置100不满足加热条件时,控制器13可向动力域控制器250反馈原因。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
S50:在电池230温度高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一功率管Q1和第二功率管Q2断开,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K1、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开关闭合。
如此,通过判断电池230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可通过第一功率管Q1和第二功率管Q2断开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K1、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开关闭合,从而控制整流电路11与待充电设备200进行接通。
具体地,控制方法通过步骤S30之前的步骤可对待充电设备200进行加热,通过步骤S60可判断电池230温度加热至预设温度或高于预设温度时,可控制第一功率管Q1和第二功率管Q2断开,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K1、第二控制开关K2和第三控制开关K3开关闭合。从而控制整流电路11与待充电设备200进行接通对待充电设备200的电池230进行充电。此时,脉冲电路12将与待充电设备200断开,停止对待充电设备200的加热。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充电装置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包括:
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一端用于连接电网,另一端用于连接待充电设备,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对所述待充电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
脉冲电路,所述脉冲电路复用所述整流电路中的部分元器件,所述脉冲电路用于向所述待充电设备产生交变电流;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脉冲电路与所述待充电设备接通工作时,控制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电网断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路包括多个功率开关,至少两个所述功率开关交替开闭以使所述脉冲电路产生所述交变电流,所述整流电路复用至少一个所述功率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包括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第三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所述第一功率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第一极均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功率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功率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四功率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二功率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四功率管的第二极均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二端口;
在所述第一功率管和所述第四功率管闭合时,所述第二功率管和所述第三功率管打开;在所述第一功率管和所述第四功率管打开时,所述第二功率管和所述第三功率管闭合;
所述脉冲电路和所述整流电路复用所述第三功率管和所述第四功率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路还包括导通元件,所述导通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管的第二极,所述导通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第二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路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管的第一极,所述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功率管的第二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还包括第五功率管、第六功率管、第七功率管和第八功率管,所述第五功率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七功率管的第一极均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五功率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六功率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七功率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八功率管的第一极,所述第六功率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八功率管的第二极均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二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和第三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所述电网,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功率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所述电网,所述第三控制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七功率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三控制开关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所述电网;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三控制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一功率管和所述第二功率管断开;
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三控制开关断开时,所述第一功率管、所述第二功率管、所述第三功率管和所述第四功率管工作以产生所述交变电流。
8.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电路。
9.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待充电设备和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装置。
10.一种集成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包括整流电路和脉冲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所述脉冲电路复用所述整流电路中的部分元器件,所述脉冲电路用于向所述待充电设备的电池产生交变电流;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集成电路与所述待充电设备连接时,获取所述电池的电池温度;
在所述电池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脉冲电路与所述待充电设备接通并控制所述整流电路与电网断开;
控制所述脉冲电路向所述待充电设备的电池产生交变电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路包括多个功率开关,所述控制所述脉冲电路向所述待充电设备的电池产生交变电流,包括:
控制至少两个所述开关交替开闭以使所述脉冲电路向所述电池产生所述交变电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包括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第三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所述第一功率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第一极均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功率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功率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四功率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二功率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四功率管的第二极均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二端口,所述脉冲电路和所述整流电路复用所述第三功率管和所述第四功率管;
所述整流电路还包括第五功率管、第六功率管、第七功率管和第八功率管,所述第五功率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七功率管的第一极均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五功率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六功率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七功率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八功率管的第一极,所述第六功率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八功率管的第二极均用于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二端口;
所述集成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和第三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所述电网,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功率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所述电网,所述第三控制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七功率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三控制开关的第二端用于电连接所述电网;
控制至少两个所述功率开关交替开闭以使所述脉冲电路向所述电池产生所述交变电流,包括:
断开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三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第一功率管、所述第二功率管、所述第三功率管和所述第四功率管工作;
控制所述第一功率管和所述第四功率管的状态相同,所述第二功率管和所述第三功率管的状态相同;并控制所述第一功率管和所述第三功率管交替开闭以产生所述交变电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三控制开关闭合时,控制所述第一功率管和所述第二功率管断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池温度高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功率管和所述第二功率管断开,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三控制开关闭合。
CN202211549003.1A 2022-12-05 2022-12-05 充电装置的集成电路、充电装置、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65266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9003.1A CN116526643A (zh) 2022-12-05 2022-12-05 充电装置的集成电路、充电装置、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9003.1A CN116526643A (zh) 2022-12-05 2022-12-05 充电装置的集成电路、充电装置、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6643A true CN116526643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06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49003.1A Pending CN116526643A (zh) 2022-12-05 2022-12-05 充电装置的集成电路、充电装置、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2664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7853B (zh) 电机控制电路、充放电方法、加热方法及车辆
US20240072562A1 (en) Power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motor control circuit, and vehicle
CN111347926B (zh) 动力电池充放电装置、车辆及加热装置
US20230097060A1 (en)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and vehicle
CN212587580U (zh) 电池能量处理装置和车辆
CN111347937B (zh) 动力电池的加热方法、电机控制电路及车辆
CN111355430B (zh) 电机控制电路、充放电方法、加热方法及车辆
CN111355433B (zh) 电机控制电路、车辆及其加热方法
CN113650529B (zh) 加热电池包的方法、装置、电路以及电池包
JP2013229336A (ja) バッテリ昇温システム
CN217788552U (zh) 电动汽车的电池加热系统以及电动汽车
EP4369474A1 (en)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circuit,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213734669U (zh) 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及车辆
CN115956332A (zh) 充放电电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6061765B (zh) 电池加热系统和电动卡车
TWM648012U (zh) 電池自加熱裝置和具有其的車輛
CN216942773U (zh) 电池加热装置及车载控制系统
CN116526643A (zh) 充电装置的集成电路、充电装置、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83477A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多工作模式电机驱动系统
CN115782692A (zh) 电池控制电路、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和车辆
CN218731293U (zh) 电池自加热电路及车辆
CN113859004B (zh) 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及其车辆
CN115871522A (zh) 车载电气组件、车辆和车载电气组件的控制方法
CN115864616A (zh) 充电装置的充电电路、充电装置、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21437807U (zh) 电池控制装置、电池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