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15449B - 一种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15449B
CN116515449B CN202310501558.7A CN202310501558A CN116515449B CN 116515449 B CN116515449 B CN 116515449B CN 202310501558 A CN202310501558 A CN 202310501558A CN 116515449 B CN116515449 B CN 1165154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ilica gel
adhesive
organic silica
spec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015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15449A (zh
Inventor
丁佳飞
倪庆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ongteng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ongten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ongteng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ongten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015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154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15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15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15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154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09J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05Compounds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8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heteroatom other than oxygen or nitrogen
    • C08G18/289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heteroatom other than oxygen or nitrogen containing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62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G18/6283Polymers of nitrogen containing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5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677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contain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and the nitrogen of primary or secondary amino groups
    • C08G18/6775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contain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and the nitrogen of primary or secondary amino groups containing hal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8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丙烯酸异戊酯20~27份、丙烯酸丁酯35~45份、含有氮原子的丙烯类单体4~8份、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5~9份、偶氮二异丁腈1.5~2.5份、混合溶剂220~270份、九聚异戊二烯伯醇30~38份、硅烷助剂3~6份、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6~8份。本发明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只进行了轻微交联,轻微交联后,形成口香糖状的软态胶体,而且能够在‑30℃至80℃的环境中始终保持口香糖状的软态胶体,且具有180°剥离强度高,粘结牢固,粘结物不易脱落,非常适合用在静音轮胎中;此外,初粘性和持粘性好,且合成时毒性小,环保,而且对氯化丁基橡胶无腐蚀性,应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胶粘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消费者对汽车舒适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汽车轮胎噪声一直是影响汽车舒适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消费者在选购轮胎时,对轮胎的静音性能也是越来越挑剔。
静音轮胎或称低噪声轮胎,是指产生噪声很低、甚至无噪声的,乘坐舒适、减缓行驶振动和不影响周围环境的轮胎。目前,静音轮胎制造中比较成熟的一种方法就是在轮胎胎体内壁通过外用胶粘剂的方式贴上一层隔音/吸音材料(例如:聚氨酯静音棉),在胎体内壁加入多孔聚氨酯吸音棉,来解决真空轮胎内的空腔共鸣、阻隔由胎面花纹挤压产生的泵浦噪声。聚氨酯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其作用包括隔热、隔音、防震、保温等等,因卓越性能和材料稳定,而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而当聚氨酯吸音棉被加入到轮胎内部,改变了空腔的形状与体积,能有效阻隔声波传播,改善轮胎噪声。
但是,目前所使用的静音轮胎专用胶黏剂还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轮胎的使用环境,高低温交替,导致通过外用胶粘剂的方式贴上一层隔音/吸音材料使用过程中易脱落;
2、由于胶粘剂的剥离强度等粘接性能不够好,粘结牢固度不够,动态使用过程中易脱落;
3、有机硅类压敏胶粘剂通常需要较高程度的交联才能保证剥离强度等粘接性能,从而不能保证使用过程中的软态要求,因此很难应用在静音轮胎中;
4、合成时使用甲苯、苯等作溶剂,对氯化丁基橡胶有腐蚀性,且毒性大,不环保。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是一种特种胶黏剂,使用时只进行了轻微交联(甚至可以不交联使用),轻微交联后,形成口香糖状的软态胶体,而且能够在-30℃至80℃的环境中始终保持口香糖状的软态胶体,且具有180°剥离强度高,粘结牢固,粘结物不易脱落,非常适合用在静音轮胎中;此外,初粘性和持粘性好,且合成时不使用苯、甲苯等作溶剂,毒性小,环保,而且对氯化丁基橡胶无腐蚀性,应用范围广。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丙烯酸异戊酯20~27份、
丙烯酸丁酯35~45份、
含有氮原子的丙烯类单体4~8份、
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5~9份、
偶氮二异丁腈1.5~2.5份、
混合溶剂220~270份、
九聚异戊二烯伯醇30~38份、
硅烷助剂3~6份、
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6~8份。
本发明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只进行了轻微交联(甚至可以不交联使用),轻微交联后,形成口香糖状的软态胶体,而且能够在-30℃至80℃的环境中始终保持口香糖状的软态胶体,且具有180°剥离强度高,粘结牢固,粘结物不易脱落,非常适合用在静音轮胎中;此外,初粘性和持粘性好,且合成时不使用苯、甲苯等作溶剂,毒性小,环保,而且对氯化丁基橡胶无腐蚀性,应用范围广。
优选的,所述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为乙二醇单丙烯酸酯;
优选的,所述含有氮原子的丙烯类单体为3-(二甲氨基)丙烯酸丙酯;
优选的,所述混合溶剂为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硅烷助剂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醇和氧-(叔丁基二甲基硅基)羟胺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为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按重量份分别称取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的各原料;
B、在反应容器中,投入全部的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丁酯和含有氮原子的丙烯类单体,再投入60%【重量百分比,下同】的混合溶剂和50%的偶氮二异丁腈,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升温至75℃,滴加25%的偶氮二异丁腈,滴加时间30±5min,滴加完成后即完成预聚合,得到预聚物;
C、将全部的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和剩余的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然后滴加进所述反应容器中,降温至70℃,继续反应4~6h,加入剩余的混合溶剂使聚合终止,冷却至45℃得到胶黏剂溶液中间产品;
D、保温,投入20%的九聚异戊二烯伯醇,并与所述胶黏剂溶液中间产品混合均匀,再投入20%的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继续搅拌反应40~60min;
E、保温,然后投入全部的硅烷助剂,最后投入剩余的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和九聚异戊二烯伯醇,继续搅拌反应40~6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
优选的,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萜烯树脂:20~30份。
优选的,所述萜烯树脂为萜烯树脂T100。
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反应容器可进行氮气置换;整个步骤B和C进行过程中均进行氮气置换。
优选的,步骤C中,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和剩余的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后的滴加时间为15±2min。
优选的,步骤B至E有先后顺序之分;使用时,将萜烯树脂加入到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可使用。
优选的,所述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的混合物为质量比为1:(0.08~0.12)的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
优选的,所述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醇和氧-(叔丁基二甲基硅基)羟胺的混合物为质量比为1:(0.68~0.72)的叔丁基二甲基硅烷醇和氧-(叔丁基二甲基硅基)羟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只进行了轻微交联(甚至可以不交联使用),轻微交联后,形成口香糖状的软态胶体,而且能够在-30℃至80℃的环境中始终保持口香糖状的软态胶体,且具有180°剥离强度高,粘结牢固,粘结物不易脱落,非常适合用在静音轮胎中;此外,初粘性和持粘性好,且合成时不使用苯、甲苯等作溶剂,毒性小,环保,而且对氯化丁基橡胶无腐蚀性,应用范围广。
本发明先以丙烯酸异戊酯和丙烯酸丁酯为复合软单体,3-(二甲氨基)丙烯酸丙酯为功能性硬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质量比为1:(0.08~0.12)的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为溶剂、不添加硫醇类分子量调节剂【避免后期干扰与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的反应】,按照本发明所述步骤B进行预聚合,得到3-(二甲氨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异戊酯和丙烯酸丁酯的预聚物;这里得到的3-(二甲氨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异戊酯和丙烯酸丁酯的预聚物,分子链较短,而且其中的丙烯酸异戊酯和丙烯酸丁酯的链段呈嵌段分布,3-(二甲氨基)丙烯酸丙酯在3-(二甲氨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异戊酯和丙烯酸丁酯的预聚物分子链中较为分散分布,此时分子链偏软。再添加乙二醇单丙烯酸酯为功能性硬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不添加硫醇类分子量调节剂【避免后期干扰与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的反应】,按照本发明所述步骤C进行预聚合,得到预聚物;这样得到的预聚物,分子链中乙二醇单丙烯酸酯主要分布在分子链的两端附近,便于后期通过异氰酸酯接枝改性。然后,在上述预聚物中投入20%的九聚异戊二烯伯醇,并与所述胶黏剂溶液中间产品混合均匀,再投入20%的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进行反应,由于末端的羟基活性更高使高活性的九聚异戊二烯伯醇能够大部分接枝在分子链末端;然后投入全部的硅烷助剂,最后投入剩余的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和九聚异戊二烯伯醇,继续搅拌反应,这样可将硅烷助剂接枝到前述分子链上,达到有机硅改性的目的,得到的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长链聚合物中,使得整个分子链分子量较高,分布较宽,软硬段呈一定梯度分布,可使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发生轻微交联固化,溶剂挥发后形成口香糖状的软态胶体,且够获得较大的粘着力及内聚力,并具有优良的综合粘接性能,即具有优良的剥离力强度和持粘性能,综合使用性能良好;
最后,将萜烯树脂(萜烯树脂T100)加入到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中,搅拌混合,使其分散均匀;萜烯树脂的添加主要用于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的粘度,起到良好的增粘作用,进一步增大剥离强度。
本发明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中选用适量的丙烯酸异戊酯,在最终产品的分子链中,属于较软的链段;选用适量的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所述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为乙二醇单丙烯酸酯,在最终产品的分子链中,主要分布在末端附近,便于接枝改性,提升耐热性和与卤化丁基橡胶的粘接力(内聚力);选用适量的丙烯酸丁酯,属于最软的链段;选用适量的含有氮原子的丙烯类单体,所述含有氮原子的丙烯类单体为3-(二甲氨基)丙烯酸丙酯,进一步提升了耐热性和与卤化丁基橡胶、聚氨酯(尤其是)等的粘接力(内聚力);
选用适量的混合溶剂,所述混合溶剂为质量比为1:(0.08~0.12)的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合成时不使用苯、甲苯等作溶剂,毒性小,环保,而且对氯化丁基橡胶无腐蚀性,应用范围广,且用了其中一部分作为反应终止试剂,后期使用时醋酸乙酯可快速挥发,而醋酸丁酯由于沸点较高,与聚合物分子链相容性强,会有部分残留,从而更好的保持溶剂挥发后形成口香糖状的软态胶体。
选用适量的九聚异戊二烯伯醇,通过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接枝到最终产品的大分子链上,其与卤化丁基橡胶相容性良好,进一步提升了卤化丁基橡胶的粘接力(内聚力)。
选用适量的硅烷助剂,所述硅烷助剂为质量比为1:(0.68~0.72)的叔丁基二甲基硅烷醇和氧-(叔丁基二甲基硅基)羟胺;通过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接枝到最终产品的大分子链上,形成特殊的支链结构,进一步提升了耐热性和耐候性。
选用适量的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所述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为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相对于含有苯环的,在最终产品的大分子链中活动性更好,位置形态更多,可更好地保证本发明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只进行了轻微交联(甚至可以不交联使用),轻微交联后,形成口香糖状的软态胶体,而且能够在-30℃至80℃的环境中始终保持口香糖状的软态胶体,且具有180°剥离强度高,粘结牢固,粘结物不易脱落,非常适合用在静音轮胎中。
此外,本发明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大分子链中,通过各单体单元的相互配合,并与接枝上去的支链/链段相互配合,且支链均是短链,而且含有大量的—O—键,这样大分子链的活动性好,从而保证了本发明只进行轻微交联(甚至可以不交联使用),轻微交联后,形成口香糖状的软态胶体,而且能够在-30℃至80℃的环境中始终保持口香糖状的软态胶体,且具有180°剥离强度高,粘结牢固,粘结物不易脱落,非常适合用在静音轮胎中。
本发明的静音轮胎专用耐高低温胶黏剂中含有“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和“硫磺”两种交联剂,一方面可牢固粘接卤化丁基橡胶,另一方面可以可牢固粘接聚氨酯静音棉等聚氨酯材料,内聚力很大,无法进行剥离测试,剥离测试显示内聚破坏。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简便,保证了本发明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的综合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方法或测试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从常规商业途径获得,或以常规方法制备。
实施例1:
一种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丙烯酸异戊酯20~27份、
丙烯酸丁酯35~45份、
含有氮原子的丙烯类单体4~8份、
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5~9份、
偶氮二异丁腈1.5~2.5份、
混合溶剂220~270份、
九聚异戊二烯伯醇30~38份、
硅烷助剂3~6份、
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6~8份。
优选的,所述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为乙二醇单丙烯酸酯;
优选的,所述含有氮原子的丙烯类单体为3-(二甲氨基)丙烯酸丙酯;
优选的,所述混合溶剂为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硅烷助剂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醇和氧-(叔丁基二甲基硅基)羟胺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为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按重量份分别称取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的各原料;
B、在反应容器中,投入全部的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丁酯和含有氮原子的丙烯类单体,再投入60%【重量百分比,下同】的混合溶剂和50%的偶氮二异丁腈,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升温至75℃,滴加25%的偶氮二异丁腈,滴加时间30±5min,滴加完成后即完成预聚合,得到预聚物;
C、将全部的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和剩余的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然后滴加进所述反应容器中,降温至70℃,继续反应4~6h,加入剩余的混合溶剂使聚合终止,冷却至45℃得到胶黏剂溶液中间产品;
D、保温,投入20%的九聚异戊二烯伯醇,并与所述胶黏剂溶液中间产品混合均匀,再投入20%的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继续搅拌反应40~60min;
E、保温,然后投入全部的硅烷助剂,最后投入剩余的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和九聚异戊二烯伯醇,继续搅拌反应40~6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
优选的,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萜烯树脂:20~30份。
优选的,所述萜烯树脂为萜烯树脂T100。
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反应容器可进行氮气置换;整个步骤B和C进行过程中均进行氮气置换。
优选的,步骤C中,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和剩余的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后的滴加时间为15±2min。
优选的,步骤B至E有先后顺序之分;使用时,将萜烯树脂加入到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可使用。
优选的,所述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的混合物为质量比为1:(0.08~0.12)的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
优选的,所述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醇和氧-(叔丁基二甲基硅基)羟胺的混合物为质量比为1:(0.68~0.72)的叔丁基二甲基硅烷醇和氧-(叔丁基二甲基硅基)羟胺。
实施例2:
一种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丙烯酸异戊酯20份、
丙烯酸丁酯35份、
含有氮原子的丙烯类单体4份、
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5份、
偶氮二异丁腈1.5份、
混合溶剂220份、
九聚异戊二烯伯醇30份、
硅烷助剂3份、
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6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为乙二醇单丙烯酸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含有氮原子的丙烯类单体为3-(二甲氨基)丙烯酸丙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溶剂为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的混合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硅烷助剂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醇和氧-(叔丁基二甲基硅基)羟胺的混合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为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按重量份分别称取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的各原料;
B、在反应容器中,投入全部的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丁酯和含有氮原子的丙烯类单体,再投入60%【重量百分比,下同】的混合溶剂和50%的偶氮二异丁腈,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升温至75℃,滴加25%的偶氮二异丁腈,滴加时间25min,滴加完成后即完成预聚合,得到预聚物;
C、将全部的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和剩余的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然后滴加进所述反应容器中,降温至70℃,继续反应4h,加入剩余的混合溶剂使聚合终止,冷却至45℃得到胶黏剂溶液中间产品;
D、保温,投入20%的九聚异戊二烯伯醇,并与所述胶黏剂溶液中间产品混合均匀,再投入20%的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继续搅拌反应40min;
E、保温,然后投入全部的硅烷助剂,最后投入剩余的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和九聚异戊二烯伯醇,继续搅拌反应4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萜烯树脂:20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萜烯树脂为萜烯树脂T100。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所述反应容器可进行氮气置换;整个步骤B和C进行过程中均进行氮气置换。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和剩余的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后的滴加时间为13min。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B至E有先后顺序之分;使用时,将萜烯树脂、抗氧剂1010:2重量份、硬脂酸锌3重量份、硫磺0.4重量份、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1重量份(补加)、丙三醇0.1重量份【硫磺0.4重量份、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1重量份(补加)、丙三醇0.1重量份的加入,可使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与轮胎胎体内壁的卤化丁基橡胶、聚氨酯静音棉以及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自身发生轻微交联固化,溶剂挥发后形成口香糖状的软态胶体,并具有优良的综合粘接性能。】加入到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可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的混合物为质量比为1:0.08的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醇和氧-(叔丁基二甲基硅基)羟胺的混合物为质量比为1:0.68的叔丁基二甲基硅烷醇和氧-(叔丁基二甲基硅基)羟胺。
实施例3:
一种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丙烯酸异戊酯27份、
丙烯酸丁酯45份、
含有氮原子的丙烯类单体8份、
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9份、
偶氮二异丁腈2.5份、
混合溶剂270份、
九聚异戊二烯伯醇38份、
硅烷助剂6份、
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8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为乙二醇单丙烯酸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含有氮原子的丙烯类单体为3-(二甲氨基)丙烯酸丙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溶剂为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的混合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硅烷助剂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醇和氧-(叔丁基二甲基硅基)羟胺的混合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为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按重量份分别称取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的各原料;
B、在反应容器中,投入全部的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丁酯和含有氮原子的丙烯类单体,再投入60%【重量百分比,下同】的混合溶剂和50%的偶氮二异丁腈,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升温至75℃,滴加25%的偶氮二异丁腈,滴加时间35min,滴加完成后即完成预聚合,得到预聚物;
C、将全部的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和剩余的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然后滴加进所述反应容器中,降温至70℃,继续反应6h,加入剩余的混合溶剂使聚合终止,冷却至45℃得到胶黏剂溶液中间产品;
D、保温,投入20%的九聚异戊二烯伯醇,并与所述胶黏剂溶液中间产品混合均匀,再投入20%的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继续搅拌反应60min;
E、保温,然后投入全部的硅烷助剂,最后投入剩余的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和九聚异戊二烯伯醇,继续搅拌反应6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萜烯树脂:30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萜烯树脂为萜烯树脂T100。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所述反应容器可进行氮气置换;整个步骤B和C进行过程中均进行氮气置换。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和剩余的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后的滴加时间为17min。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B至E有先后顺序之分;使用时,将萜烯树脂、抗氧剂1010:2重量份、硬脂酸锌3重量份、硫磺0.4重量份、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1重量份(补加)、丙三醇0.1重量份【硫磺0.4重量份、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1重量份(补加)、丙三醇0.1重量份的加入,可使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与轮胎胎体内壁的卤化丁基橡胶、聚氨酯静音棉以及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自身发生轻微交联固化,溶剂挥发后形成口香糖状的软态胶体,并具有优良的综合粘接性能。】加入到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可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的混合物为质量比为1:0.12)的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醇和氧-(叔丁基二甲基硅基)羟胺的混合物为质量比为1:0.72的叔丁基二甲基硅烷醇和氧-(叔丁基二甲基硅基)羟胺。
实施例4:
一种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丙烯酸异戊酯23.5份、
丙烯酸丁酯40份、
含有氮原子的丙烯类单体6份、
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7份、
偶氮二异丁腈2份、
混合溶剂245份、
九聚异戊二烯伯醇34份、
硅烷助剂4.5份、
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7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为乙二醇单丙烯酸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含有氮原子的丙烯类单体为3-(二甲氨基)丙烯酸丙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溶剂为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的混合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硅烷助剂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醇和氧-(叔丁基二甲基硅基)羟胺的混合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为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按重量份分别称取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的各原料;
B、在反应容器中,投入全部的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丁酯和含有氮原子的丙烯类单体,再投入60%【重量百分比,下同】的混合溶剂和50%的偶氮二异丁腈,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升温至75℃,滴加25%的偶氮二异丁腈,滴加时间30min,滴加完成后即完成预聚合,得到预聚物;
C、将全部的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和剩余的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然后滴加进所述反应容器中,降温至70℃,继续反应5h,加入剩余的混合溶剂使聚合终止,冷却至45℃得到胶黏剂溶液中间产品;
D、保温,投入20%的九聚异戊二烯伯醇,并与所述胶黏剂溶液中间产品混合均匀,再投入20%的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继续搅拌反应50min;
E、保温,然后投入全部的硅烷助剂,最后投入剩余的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和九聚异戊二烯伯醇,继续搅拌反应5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萜烯树脂:25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萜烯树脂为萜烯树脂T100。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所述反应容器可进行氮气置换;整个步骤B和C进行过程中均进行氮气置换。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和剩余的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后的滴加时间为15min。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B至E有先后顺序之分;使用时,将萜烯树脂、抗氧剂1010:2重量份、硬脂酸锌3重量份、硫磺0.4重量份、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1重量份(补加)、丙三醇0.1重量份【硫磺0.4重量份、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1重量份(补加)、丙三醇0.1重量份的加入,可使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与轮胎胎体内壁的卤化丁基橡胶、聚氨酯静音棉以及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自身发生轻微交联固化,溶剂挥发后形成口香糖状的软态胶体,并具有优良的综合粘接性能。】加入到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可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的混合物为质量比为1:0.1的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醇和氧-(叔丁基二甲基硅基)羟胺的混合物为质量比为1:0.7的叔丁基二甲基硅烷醇和氧-(叔丁基二甲基硅基)羟胺。
对比例1: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丙烯酸异戊酯用丙烯酸丁酯替代,没有丙烯酸异戊酯,其他与实施例4相同。
对比例2: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丙烯酸丁酯用丙烯酸异戊酯替代,没有丙烯酸丁酯,其他与实施例4相同。
对比例3: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3-(二甲氨基)丙烯酸丙酯用乙二醇单丙烯酸酯替代,没有3-(二甲氨基)丙烯酸丙酯,其他与实施例4相同。
对比例4: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用3-(二甲氨基)丙烯酸丙酯替代,没有乙二醇单丙烯酸酯,其他与实施例4相同。
对比例5: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没有九聚异戊二烯伯醇,其他与实施例4相同。
对比例6: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没有硅烷助剂,其他与实施例4相同。
对比例7: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所述硅烷助剂仅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醇,没有氧-(叔丁基二甲基硅基)羟胺,其他与实施例4相同。
对比例8: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用TDI替代,没有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其他与实施例4相同。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2至实施例4得到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以及对比例1-8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测试时,初粘性:参照GBT4852-2002压敏胶粘带初粘性试验方法(滚球法)测试。
持粘性:剪切力参照GB/T4851-2014《胶粘带持粘性的试验方法》测试。
剥离强度:室温剥离强度、80℃剥离强度和-30℃剥离强度测试时,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分别以氯化丁基橡胶为基材,将其裁切成25mm宽,并单面涂覆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涂覆厚度均为50um,并分别黏贴在表面清洁的铝箔背材上,其他参照GBT2790—1995《胶粘剂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制成对应的试验片;
其中,室温剥离强度的试验片黏贴在铝箔背材上后,在室温环境下放置30分钟;
80℃剥离强度的试验片试验片黏贴在铝箔背材上后,在80℃环境下放置30天;
-30℃剥离强度的试验片试验片黏贴在铝箔背材上后,在-30℃环境下放置30天;
然后分别进行180度的剥离方向剥离测试;
80℃剥离强度测试后通过称重法测试铝箔背材上的残胶量,残胶量=铝箔背材测试后的重量-铝箔背材初始重量。
表1
此外,80℃剥离强度和-30℃剥离强度测试后发现,本发明实施例2-4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任然保持良好的口香糖状的软态胶体,而且都附着在氯化丁基橡胶为基材上,背材上几乎无残胶,说明与氯化丁基橡胶为基材的粘接性能十分优异。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丙烯酸异戊酯20~27份、
丙烯酸丁酯35~45份、
含有氮原子的丙烯类单体4~8份、
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5~9份、
偶氮二异丁腈1.5~2.5份、
混合溶剂220~270份、
九聚异戊二烯伯醇30~38份、
硅烷助剂3~6份、
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6~8份;
所述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为乙二醇单丙烯酸酯;
所述含有氮原子的丙烯类单体为3-(二甲氨基)丙烯酸丙酯;
所述硅烷助剂为叔丁基二甲基硅烷醇和氧-(叔丁基二甲基硅基)羟胺的混合物,其中叔丁基二甲基硅烷醇和氧-(叔丁基二甲基硅基)羟胺的质量比为1:(0.68~0.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溶剂为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的混合物;
所述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为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按重量份分别称取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的各原料;
B、在反应容器中,投入全部的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丁酯和含有氮原子的丙烯类单体,再投入60%的混合溶剂和50%的偶氮二异丁腈,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升温至75℃,滴加25%的偶氮二异丁腈,滴加时间30±5min,滴加完成后即完成预聚合,得到预聚物;
C、将全部的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和剩余的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然后滴加进所述反应容器中,降温至70℃,继续反应4~6h,加入剩余的混合溶剂使聚合终止,冷却至45℃得到胶黏剂溶液中间产品;
D、保温,投入20%的九聚异戊二烯伯醇,并与所述胶黏剂溶液中间产品混合均匀,再投入20%的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继续搅拌反应40~60min;
E、保温,然后投入全部的硅烷助剂,最后投入剩余的不含苯环的二异氰酸酯和九聚异戊二烯伯醇,继续搅拌反应40~6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萜烯树脂:20~30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萜烯树脂为萜烯树脂T10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反应容器进行氮气置换;整个步骤B和C进行过程中均进行氮气置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含有羟基的丙烯类单体和剩余的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均匀后的滴加时间为15±2min。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至E有先后顺序之分;使用时,将萜烯树脂加入到所述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可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的混合物为质量比为1:(0.08~0.12)的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
CN202310501558.7A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65154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01558.7A CN116515449B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01558.7A CN116515449B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15449A CN116515449A (zh) 2023-08-01
CN116515449B true CN116515449B (zh) 2024-02-09

Family

ID=87391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01558.7A Active CN116515449B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1544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4018A (zh) * 2009-04-28 2012-04-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汽车车轮用保护薄膜
CN113773771A (zh) * 2021-08-18 2021-12-10 合肥三利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剥离力的压敏胶及偏光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4018A (zh) * 2009-04-28 2012-04-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汽车车轮用保护薄膜
CN113773771A (zh) * 2021-08-18 2021-12-10 合肥三利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剥离力的压敏胶及偏光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15449A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576579B1 (en) Radiation-curable acrylate/silicon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ated tapes adherable to paint coated substrates
KR100193968B1 (ko) 에어백용 코팅 조성물 및 에어백
JP3996189B2 (ja) 粘着性ポリジ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オリゴウレアセグメント化共重合体および該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7099017B (zh) 高密度聚氨酯泡棉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泡棉胶带
CN104745113A (zh) 具有泡沫载体的自粘性制品
WO2023087854A1 (zh) 一种防污涂料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CN112210328B (zh) 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JPH0136852B2 (zh)
WO2021209861A1 (en)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product thereof, and relate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WO1997047681A2 (en) Pressure sensitive foam adhesives
US4591618A (en) Anaerobic adhesiv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modified unsaturated polymer and (meth)acrylic acid
CN116515449B (zh) 一种静音轮胎专用有机硅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3060A (zh) 一种新型硅烷偶联剂基的热硫化胶粘剂
CN116554826B (zh) 一种静音轮胎专用耐高低温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3053328A1 (en) Gel time controllable two part epoxy adhesive
CN112778958B (zh) 聚氨酯胶粘剂、及由其制备而成的胶体
CN111440573A (zh) 一种压敏胶的配方,一种压敏胶胶水,一种压敏胶涂布液及一种胶带
CN109504306A (zh) 一种汽车用发泡胶带
CN111777966A (zh) 玻璃纤维网格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US4018948A (en) Method of compounding rubber
JP2691961B2 (ja) 変性クロロプレン合成ゴム系接着剤組成物
CN112409944A (zh) 一种橡胶型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2119900B1 (ko) 폴리우레탄 폼 조성물 및 폴리우레탄 폼
JPS6151543B2 (zh)
JPH06306341A (ja) 一液自己架橋型クロロプレン系接着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