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044C - 光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5044C CN1165044C CNB018010229A CN01801022A CN1165044C CN 1165044 C CN1165044 C CN 1165044C CN B018010229 A CNB018010229 A CN B018010229A CN 01801022 A CN01801022 A CN 01801022A CN 1165044 C CN1165044 C CN 116504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light source
- optical
- light
- pickup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7—Lasers; Multiple laser arrays
- G11B7/1275—Two or more lasers hav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59—Single prism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62—Mirro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6—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adapted for scanning different types of carrier, e.g. CD & DVD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72—Lenses
- G11B2007/13727—Compound lenses, i.e. two or more lenses co-operating to perform a function, e.g. compound objective lens including a solid immersion lens, positive and negative lenses either bonded together or with adjustable spac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于基材厚度相异的光盘的记录和再生之际,可充分确保各光盘的记录再生所必需的聚光光量,同时可获得各光学系统所必需的成像倍率,并且在透镜移位时不会发生性能降低的光读取装置。其构成包括对应于多种光信息记录媒体而射出波长相异的光束的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合成装置分束器,光学变换装置准直透镜,以及聚光装置物镜,由于第一光源的配置距上述光学变换装置的后焦点较近,而第二光源的配置距上述光学变换装置的后焦点较远,通过设置棱镜反射镜等高折射率材料构成的光路长度变换装置来延伸作为上述合成装置的分束器和作为上述聚光装置的物镜之间的光路长度(空气换算长度)可使上述合成装置和上述聚光装置靠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读取装置,特别涉及利用一个光读取器的多个激光光源对多个基材厚度相异的光盘施行数据记录和再生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短波长红色激光的实用化,相对使用波长770~830nm的光源的现有的光信息记录媒体(光盘)的CD及CD-R等,正在开发使用波长620~680nm的光源来提高记录密度的大容量DVD。
对这种新型光盘DVD所使用的光读取装置,要求具备对基材厚为0.6mm的DVD和1.2mm基材厚的差别很大的CD的互换性,因此,一直在进行种种研究。其中的一种为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0-199021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光读取装置”。
图3为示出上述现有的光读取装置的构成框图。
在图3中,21是作为用来照射DVD方式的第一光盘24的第一光源的第一半导体激光器,其波长λ1为610~670nm。22是作为用来照射CD-R方式的第二光盘24的第二光源的第二半导体激光器,其波长λ2为760~830nm。
23是使从第一半导体激光器21射出的光束的光轴和从第二半导体激光器22射出的光束的光轴差不多一致的合成装置分色棱镜,60是设置于分色棱镜23和第二半导体激光器22之间使从分色棱镜23射出的第一半导体激光器的光的发散度和第二半导体激光器的光的发散度大致相同的变换装置具有正折射率的透镜。40是偏光分束器。
30是将从偏光分束器40射出的光聚光到光盘24上的聚光装置,具有耦合透镜31和物镜32。此处是采用将从分色棱镜23及偏光分束器40发出的光变成为平行光的准直透镜作为耦合透镜31,采用将平行光聚光到透镜24上的聚光平行光物镜32作为物镜32。
另外,在聚光装置中设置有1/4波片35及光阑36。1/4波片35将透过耦合透镜31的光从线偏振光变为圆偏振光,光阑36用于对该平行光束在光盘24上的再生所需物镜32的光盘24侧的数值孔径进行限制。
50是受光装置,通过产生像散的柱面透镜52,光检测器51检测从光盘24上反射出来的光的光量分布变化,并利用图中未示出的运算处理电路读取合焦检测和道检测信息。
下面对如上构成的光读取装置的的动作予以说明。
从第一半导体激光器21射出的光束入射到分色棱镜23,利用分色棱镜23使光轴转向与从第二半导体激光器22射出的光的光轴一致,透过偏光分束器40而入射到聚光装置30。在聚光装置30中,耦合透镜31使从偏光分束器40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1/4波片35使上述平行光从线偏振光变成为圆偏振光,光阑36限制必需的孔径大小使上述平行光通过物镜聚光合焦到光盘的表面。
于是,从光盘24反射出来的光束再透过物镜32、1/4波片35和耦合透镜31入射到偏光分束器40,从偏光分束器40反射的光由受光装置50接受。受光装置50利用光检测器51检出从光盘24反射的光的光量分布变化,并利用图中未示出的运算处理电路读取合焦检测和道检测信息。
另外,从第二半导体激光器22射出的光束通过作为变换装置的透镜60改变发散度,透过分色棱镜23、偏光分束器40而入射到聚光装置30,透过耦合透镜31、1/4波片35变成圆偏振光的平行光束。此光束由光阑36调节并由物镜32聚光到第二光盘24上。
于是,从光盘24反射出来的光束再透过物镜32、1/4波片35和耦合透镜31入射到偏光分束器40,在此处经反射而由柱面透镜52产生像散并入射到光检测器51上,利用从光检测器51输出的信号获得光盘24上记录的信息的读取信号。
然而,一般讲,在光盘上记录数据之际,需要比再生大几倍的聚光光量,在上述日本专利特开平10-19902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光读取装置”中,为了可以获得这种记录所需要的充分的聚光光量,必须在一方的光路中设置作为改变光束发散度的变换装置的透镜。
因此,就出现了对于在包含光源射出光量控制回路等的CD-R(可录光盘)用的光读取装置很难设计出紧凑简单的光读取装置的问题。
此外,由于希望DVD的再生用光学系统能够与DVD-RAM标准等的再生具有互换性,所以一定产生增加DVD使用的激光光源和光盘之间的光学元件的成像倍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有鉴于上述各问题而提供一种应用于基材厚度相异的光盘的记录和再生,可以充分确保各光盘的记录再生所必需的聚光光量的紧凑简单的光读取装置。
另外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产生透镜移位时的性能降低的光读取装置。
为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一种光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射出任意波长的光束的第一光源,射出与上述第一光源波长不同的的光束的第二光源,使上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束的光轴和第二光源射出的光束的光轴一致的合成装置,将上述合成装置射出的光束聚光在光盘上的聚光装置,接收由上述光盘反射的光束的检测装置,以及在上述合成装置和上述聚光装置之间设置的、延伸上述合成装置射出的光束的光路长度同时使光束光路弯曲规定角度的光路长度变换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光读取装置,通过设置棱镜反射镜等高折射率材料构成的光路长度变换装置来延伸作为合成装置的分束器和作为聚光装置的物镜之间的光路长度(空气换算长度)可使上述合成装置和上述聚光装置靠近,光学系统本身可实现紧凑设计,可实现光读取装置的小型轻量薄型化,可提高随机存取,加载系统的机械自由度可提高,可实现驱动器轻量化。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光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方面所记载的光读取装置中具有将从上述合成装置出来的上述光束变换为平行光的变换装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光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方面所记载的光读取装置中,在相对上述第一光源的波长上述变换装置的后焦点为f1,相对上述第二光源的波长上述变换装置的后焦点为f2之时,将上述第一光源配置于距上述变换装置较f1为短的位置,并将上述第二光源配置于距上述变换装置较f2为长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可使由波长相异的两条光路的光学元件的成像倍率在很大分为内改变,可以做到需要增大光盘记录面上的聚光光量的CD-R用的光学系统的成像倍率小,而相反DVD用的光学系统的成像倍率大。由此,可获得在CD-R光学系统中,由于光束的利用效率高,加大在光盘记录面上的聚光光量,可进行高速记录,而在DVD光学系统中,对DVD-RAM等的再生有利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光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至第三方面任何一方面中所记载的光读取装置中设置有可延伸上述合成装置和上述聚光装置的之间的光的光路长度的光路长度变换装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光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四方面中所记载的光读取装置中上述光路长度变换装置是由折射率高的材料构成。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光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至第五方面的任何一方面中所记载的光读取装置中,如上述第一光源和上述光盘之间的光学元件的成像倍率为M1,而上述第二光源和上述光盘之间的光学元件的成像倍率为M2,则1.5≤M2/M1。
根据本发明,可使作为合成装置的分束器和作为聚光装置的物镜靠近,并且,为加大在光盘记录面上的聚光度以满足记录再生的需要,通过修正第一光源的位置,可使CD-R用光路的各光学元件的成像倍率M1小于DVD光路的成像倍率M2(1.5≤M2/M1),可在提高光束利用率的同时确保高速记录所需要的充分的聚光光量。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光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至第六方面的任何一方面中所记载的光读取装置中还具有可与上述聚光装置一起移动的可在上述光盘上聚光形成所需要的大小的光斑的孔径光阑。
根据本发明可在光盘上形成所需要的大小的光斑。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光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至第七方面的任何一方面中所记载的光读取装置中,在相对上述第一光源上述聚光装置的成像倍率为m1时,关系式|m1|≤0.068成立。
根据本发明,由于通过将CD-R光学系统变成较接近无限共轭配置的有限共轭配置,不容易产生由于透镜位移而生成的进入物镜的入射光的状态变化,不容易受到在透镜位移时发生的轴外像差恶化的影响,可防止性能劣化。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光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至第八方面中的任何一方面中所记载的光读取装置中,在上述第一光源和上述光盘的组合相对应时的上述光盘侧的数值孔径为NA1,而上述第二光源和上述光盘的组合相对应时的上述光盘侧的数值孔径为NA2,相对上述第一光源上述聚光装置的成像倍率为m1,相对上述第二光源上述聚光装置的成像倍率为m2时,以下的关系式NA1<NA2,|m2|≤|m1|成立。
根据本发明,由于可以在减小CD-R光学系统的光学元件的成像倍率的同时可以加大DVD光学系统的光学元件的成像倍率,所以可以分别得到各个光学系统所需要的成像倍率。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光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至第九方面中的任何一方面中所记载的光读取装置中,如从上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束的波长为λ1,从上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光束的波长为λ2,则760nm≤λ1≤810nm,620nm≤λ2≤680nm。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光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至第十方面中的任何一方面中所记载的光读取装置中,通过使从上述第一光源和上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发散光光束入射到上述合成装置上,可使在上述合成装置表面上的反射光发生散射。
根据本发明,由于使从第一光源和上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发散光光束入射到上述合成装置分束器上,在分束器表面上的反射光发生散射,可以使从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射出的光束与从光盘发出的回射光之间的干涉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及实施例3的光读取装置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光读取装置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3为示出现有技术的光读取装置的一例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予以说明。在以下的各实施例的说明中,是对第一光盘是基材厚度为1.2nm的CD-R方式的光盘,第二光盘是基材厚度为0.6nm的DVD方式的光盘进行说明。
另外,第一光源是CD-R用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的光束的波长λ1为760~810nm,第二光源是DVD用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的光束的波长λ2为620~680nm。
实施例1
下面利用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读取装置予以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读取装置的一例的概略图。
在图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读取装置的构成包括全息、检测器一体型CD-R用激光单元1,全息、检测器一体型DVD用激光单元2,分束器3,准直透镜4,棱镜反射镜5,物镜6,CD-R用光盘7a,DVD用薄型光盘7b,监控检测器8,以及波长选择性孔径片11。
全息、检测器一体型CD-R用激光单元1具有CD-R用的半导体激光器第一光源A,具有在射出发散光光束的同时,接受从光盘7a反射的光束的检测器,也用作检测装置。此外,因为光盘7a是CD-R方式,从第一光源A射出的光束的波长λ1为760nm≤λ1≤810nm。
全息、检测器一体型DVD用激光单元2具有DVD用的半导体激光器第二光源B,具有在射出与第一光源相异的发光波长的发散光光束的同时,接受从光盘7b反射的光束的检测器,也用作检测装置。此外,因为光盘7b是DVD方式,从第二光源B射出的光束的波长λ2为620nm≤λ2≤680nm。
分束器3是使从第一光源射出的光束的光轴和从第二光源射出的光束的光轴一致的合成装置。
准直透镜4将从第一光源A及第二光源B射出的发散光光束变换为平行光。
棱镜反射镜5是延伸光路长度的光路长度变换装置。
物镜6是将从作为合成装置分束器3发出的各光束在光盘7a、7b上聚光的聚光装置。
7a是基材厚度为1.2nm的CD-R方式的光盘,7b是基材厚度为0.6nm的DVD方式的光盘。
监控检测器8对从第一光源A及第二光源B射出的光束的功率进行控制。
波长选择性孔径片11是为了将所需大小的光斑聚光到光盘7a,7b上而与作为聚光装置的物镜6一起移动的波长选择性的孔径光阑。
下面对如上构成的光读取装置的动作予以说明。
从作为全息、检测器一体型CD-R用激光单元1内的第一光源A的CD-R用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的波长λ1(760nm≤λ1≤810nm)的光束透过分束器3,从准直透镜4作为发散光射出,在棱镜反射镜5的表面反射,通过可与物镜一起移动的波长选择性孔径片11,聚光到物镜6而在CD-R用光盘7a的记录面上形成所需要的光斑。
之后,在光盘7a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再通过物镜6、波长选择性孔径片11,在棱镜反射镜5的表面上反射,通过准直透镜4,透过分束器3,由全息、检测器一体型CD-R用激光单元1的检测器检出。另外,焦点检出可以使用SSD法,刀口法,道检出可以使用三束法,推挽法等公知的方法。
另一方面,与第一光源A同样,从作为全息、检测器一体型DVD用激光单元2内的第二光源B的DVD用半导体激光器2射出的波长λ2(620nm≤λ2≤680nm)的光束由分束器3反射而与从第一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光轴大致一致。之后,由准直透镜4变换为平行光,在棱镜反射镜5的表面上反射之后,通过波长选择性孔径片11,聚光到物镜6上而在DVD用薄型光盘7b的记录面上形成所需要的光斑。
之后,在薄型光盘7b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再通过物镜6、波长选择性孔径片11,在棱镜反射镜5的表面上反射,通过准直透镜4,在分束器3上反射,由全息、检测器一体型DVD用激光单元2的检测器检出。
如此,在本实施例的光读取装置中,通过设置棱镜反射镜5构成的光路长度变换装置来延伸作为合成装置的分束器3和作为聚光装置的物镜6之间的光路长度(空气换算长度)可使上述合成装置和上述聚光装置相互靠近,光学系统本身可实现紧凑设计,可实现光读取装置的小型轻量薄型化,可提高随机存取,加载系统的机械自由度可提高,可实现驱动器轻量化。
另外,使作为合成装置的分束器3和作为聚光装置的物镜6靠近,并且,为加大在光盘7a记录面上的聚光度以满足记录再生的需要,通过修正第一光源A的位置,可使CD-R用光路的各光学元件的成像倍率M1小于DVD光路的成像倍率M2(1.5≤M2/M1),可在提高光束利用率的同时确保高速记录所需要的充分的聚光光量。
另外,由于使从第一光源A和第二光源B射出的发散光光束入射到合成装置分束器3上,在分束器3表面上的反射光发生散射,可以使从第一光源A及第二光源B射出的光束与从光盘发出的回射光之间的干涉减小。
另外,在本实施例1中,说明的是采用棱镜反射镜5作为延伸光路长度的光路长度变换装置,但不限于此,用作延伸光的光路长度的器件采用什么都可以,比如可以是采用折射率高的材料的内反射器件。
实施例2
下面利用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光读取装置予以说明。
图2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光读取装置的一例的概略图。
在图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光读取装置的构成包括第一光源A,全息、检测器一体型DVD用激光单元2,分束器3,准直透镜4,棱镜反射镜5,物镜6,CD-R用光盘7a,DVD用薄型光盘7b,监控检测器8,波长选择性孔径片9,检测器10,波长选择性孔径片11以及衍射光栅12。
另外,本实施例2的光读取装置只是在不使用全息、检测器一体型CD-R用激光单元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例1的光读取装置不同。
因此,对于与上述实施例1的光读取装置相同的构成元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波长选择性孔径片9是将从具有全息、检测器一体型DVD用激光单元2的第二光源B射出的光束,以及从光盘7b反射的来自第二光源B的光束反射而使从光盘7a反射的来自第一光源A的光束透射的装置。
检测器10是接受从光盘7a反射的来自第一光源A的光束的检测装置。
衍射光栅12使从作为第一光源A的CD-R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的光束发生衍射。
下面对如上构成的本实施例2的光读取装置的动作予以说明。
从作为第一光源A的CD-R用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的波长λ1(760nm≤λ1≤810nm)的光束由衍射光栅12衍射,透过分束器3,从准直透镜4作为发散光射出,在棱镜反射镜5的表面反射,通过波长选择性孔径片11,聚光到物镜6而在CD-R用光盘7a的记录面上形成所需要的光斑。
之后,在光盘7a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再通过物镜6、波长选择性孔径片11,在棱镜反射镜5的表面上反射,通过准直透镜4,在分束器3上反射,再透过波长选择性孔径片9,由检测器10检出。此时,焦点检出可以使用像散法,刀口法,道检出可以使用推挽法,三束法等公知的方法。
另一方面,与第一光源A同样,从具有全息、检测器一体型DVD用激光单元2的第二光源B射出的波长λ2(620nm≤λ2≤680nm)的光束由波长选择性孔径片9反射,并在分束器3上再度反射而与从第一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光轴大致一致。之后,由准直透镜4变换为平行光,在棱镜反射镜5的表面上反射之后,通过波长选择性孔径片11,聚光到物镜6上而在DVD用薄型光盘7b的记录面上形成所需要的光斑。
之后,在薄型光盘7b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再通过物镜6、波长选择性孔径片11,在棱镜反射镜5的表面上反射,通过准直透镜4,在分束器3上反射,再在波长选择性孔径片9上反射之后,由全息、检测器一体型DVD用激光单元2的检测器检出。
如此,在本实施例2的光读取装置中,通过设置棱镜反射镜5构成的光路长度变换装置来延伸作为合成装置的分束器3和作为聚光装置的物镜6之间的光路长度(空气换算长度)可使上述合成装置和上述聚光装置相互靠近,光学系统本身可实现紧凑设计,可实现光读取装置的小型轻量薄型化,可提高随机存取,加载系统的机械自由度可提高,可实现驱动器轻量化。
另外,使作为合成装置的分束器3和作为聚光装置的物镜6靠近,并且,为加大在光盘7a记录面上的聚光度以满足记录再生的需要,通过修正第一光源A的位置,可使CD-R用光路的各光学元件的成像倍率M1小于DVD光路的成像倍率M2(1.5≤M2/M1),可在提高光束利用率的同时确保高速记录所需要的充分的聚光光量。
另外,在本实施例2中,说明的是采用棱镜反射镜5作为延伸光路长度的光路长度变换装置,但不限于此,用作延伸光的光路长度的器件采用什么都可以,比如可以是采用折射率高的材料的内反射器件。
另外,由于使从第一光源A和第二光源B射出的发散光光束入射到合成装置分束器3上,在分束器3表面上的反射光发生散射,可以使从第一光源A及第二光源B射出的光束与从光盘发出的回射光之间的干涉减小。
实施例3
下面利用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光读取装置予以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光读取装置的一例的概略图。
在图1中,全息、检测器一体型CD-R用激光单元1内的光源A的配置距准直透镜4的后焦点f1较近,而全息、检测器一体型DVD用激光单元2内的第二光源B的配置距准直透镜4的后焦点f2较远。
本实施例3的光读取装置的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例1的光读取装置相同,故其说明省略。
下面参照附图1对本实施例3的光读取装置的动作予以说明。
如图1所示,首先,从作为全息、检测器一体型CD-R用激光单元1内的第一光源A的CD-R用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的光束透过分束器3,由准直透镜4变换为弱发散光~平行光,在棱镜反射镜5的表面反射,通过孔径片11,聚光到物镜6而在CD-R用光盘7a的记录面上形成所需要的光斑。之后,在光盘7a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再通过物镜6、孔径片11,在棱镜反射镜5的表面上反射,通过准直透镜4,透过分束器3,由全息、检测器一体型CD-R用激光单元1的检测器检出。另外,焦点检出可以使用SSD法,刀口法,道检出可以使用三束法,推挽法等公知的方法。
其次,如图1所示,与第一光源A同样,从作为全息、检测器一体型DVD用激光单元2内的第二光源B的DVD用半导体激光器2射出的的光束由分束器3反射而与从第一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光轴大致一致。之后,从准直透镜4作为平行光~弱会聚光射出,在棱镜反射镜5的表面上反射,通过可与物镜6一起移动的波长选择性孔径片11,聚光到物镜6上而在DVD用薄型光盘7b的记录面上形成所需要的光斑。之后,在薄型光盘7b的记录面上反射的光束,再通过物镜6、波长选择性孔径片11,在棱镜反射镜5的表面上反射,通过准直透镜4,再在分束器3上反射,由全息、检测器一体型DVD用激光单元2的检测器检出。
如此,通过各自的光路,在CD-R用光盘7a及DVD用薄型光盘7b的记录/再生的场合,在根据本实施例3的光读取装置中,在将CD-R用半导体激光器1的位置配置得距准直透镜4的后焦点较近,并且将DVD用半导体激光器2的位置配置得距准直透镜4的后焦点较远的同时,使分束器3和物镜6之间的光路长度(空气换算长度)由于棱镜反射镜5的使用而更接近,如CD-R用半导体激光器1和光盘7a之间的光学元件的成像倍率为M1,而DVD用半导体激光器2和光盘7b之间的光学元件的成像倍率为M2,则可构成满足条件式(1)的光学构成:
1.5≤M2/M1 (1)
于是,与此同时,通过修正CD-R用激光单元1及DVD用激光单元2的位置以使在光盘7a及光盘7b上的信息记录面上形成所需的光斑,可使DVD光路的成像倍率M2变大,另一方面可使CD-R光学系统的的各光学元件的成像倍率M1变小。这是因为在DVD光学系统中,为了有利于DVD-RAM等的再生需要提高成像倍率,而另一方面,在CD-R光学系统中,为了加大光盘记录面上的聚光光量必须减小成像倍率之故。
此外,此时,在相对半导体激光器1的物镜6的成像倍率为m1时,通过满足条件式(2),使CD-R光学系统的配置成为更接近无限共轭配置的有限共轭配置,不容易产生由于透镜位移而引起入射到物镜6的入射光的状态的变化。
|m1|≤0.068 (2)
由于数值孔径大的光学系统光盘的倾斜弱,如CD-R用半导体激光器1和CD-R方式的光盘7a的组合相对应时的光盘7a侧的数值孔径为NA1,而DVD用半导体激光器2和DVD方式的光盘7b的组合相对应时的薄型光盘7b侧的数值孔径为NA2,CD-R光学系统和DVD光学系统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
NA1<NA2 (3)
由此,在满足条件式(3)的的关系的CD-R光学系统和DVD光学系统中,由于DVD光学系统最好是配置成为更接近无限共轭型,在相对CD-R用的半导体激光器1的物镜6的成像倍率为m1,相对DVD用的半导体激光器2的物镜6的成像倍率为m2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
|m2|≤|m1| (4)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3的光读取装置的构成包括射出与CD-R方式的光盘7a和DVD方式的光盘7b相对应,波长相异的光束的第一光源(CD-R用半导体激光器1)及第二光源(DVD用半导体激光器2),准直透镜4,物镜6,通过将DVD用半导体激光器2的位置配置得距准直透镜4的后焦点较远,而将CD-R用半导体激光器1的位置配置得距准直透镜4的后焦点较近的同时通过使准直透镜4和物镜6的距离靠近,由于可以增大DVD光学系统的光学元件的成像倍率和同时CD-R光学系统的光学元件的成像倍率,就可以获得各个光学系统所需要的成像倍率。
另外,由于通过将CD-R光学系统变成较接近无限共轭配置的有限共轭配置,因为两个系统都接近无限共轭配置,可抑制透镜位移时发生的性能劣化。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光读取装置适用于对多种光盘施行记录和再生。
Claims (11)
1.一种光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射出任意波长的光束的第一光源,
射出与上述第一光源波长不同的的光束的第二光源,
使上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束的光轴和第二光源射出的光束的光轴一致的合成装置,
将上述合成装置射出的光束聚光在光盘上的聚光装置,
接收由上述光盘反射的光束的检测装置,以及
在上述合成装置和上述聚光装置之间设置的、延伸上述合成装置射出的光束的光路长度同时使光束光路弯曲规定角度的光路长度变换装置。
2.如权利要求1中的光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从上述合成装置射出来的上述光束变换为平行光的变换装置。
3.如权利要求2中的光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对上述第一光源的波长上述变换装置的后焦点为f1,相对上述第二光源的波长上述变换装置的后焦点为f2之时,将上述第一光源配置于距上述变换装置较f1为短的位置,并将上述第二光源配置于距上述变换装置较f2为长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中的光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路长度变换装置是由折射率高的材料构成。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中所记载的光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上述第一光源和上述光盘之间的光学元件的成像倍率为M1,而上述第二光源和上述光盘之间的光学元件的成像倍率为M2,则1.5≤M2/M1。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中所记载的光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与上述聚光装置一起移动的可在上述光盘上聚光形成所需要的大小的光点的孔径光阑。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中所记载的光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对上述第一光源的上述聚光装置的成像倍率为m1时,条件式|m1|≤0.068成立。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中所记载的光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光源和上述光盘的组合相对应时的上述光盘侧的数值孔径为NA1,而上述第二光源和上述光盘的组合相对应时的上述光盘侧的数值孔径为NA2,
相对上述第一光源上述聚光装置的成像倍率为m1,相对上述第二光源上述聚光装置的成像倍率为m2时,以下的条件式NA1<NA2,|m2|≤|m1|成立。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中所记载的光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如从上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束的波长为λ1,从上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光束的波长为λ2,则
760nm≤λ1≤810nm,
620nm≤λ2≤680nm。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项中所记载的光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从上述第一光源和上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发散光光束入射到上述合成装置上,可使在上述合成装置表面上的反射光发生散射。
11.如权利要求1中所记载的光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路长度变换装置使光束的光路弯曲90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69511/2000 | 2000-06-06 | ||
JP169511/00 | 2000-06-06 | ||
JP2000169511 | 2000-06-06 | ||
JP199188/00 | 2000-06-30 | ||
JP2000199188 | 2000-06-30 | ||
JP199188/2000 | 2000-06-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66665A CN1366665A (zh) | 2002-08-28 |
CN1165044C true CN1165044C (zh) | 2004-09-01 |
Family
ID=26593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80102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5044C (zh) | 2000-06-06 | 2001-06-06 | 光读取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20105892A1 (zh) |
KR (1) | KR100449402B1 (zh) |
CN (1) | CN1165044C (zh) |
WO (1) | WO200109531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57064A (ja) | 2002-03-01 | 2003-09-12 | Sharp Corp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US20030214898A1 (en) * | 2002-04-15 | 2003-11-20 | Tetsuya Ogata | Optical pickup device and optical disk drive using the same |
JP4133896B2 (ja) * | 2004-03-29 | 2008-08-1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KR20060047439A (ko) * | 2004-04-22 | 2006-05-18 | 마쯔시다덴기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발광 디바이스 및 정보 처리 장치 |
JP2005339617A (ja) * | 2004-05-25 | 2005-12-08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CN100390883C (zh) * | 2005-04-15 | 2008-05-28 | 夏普株式会社 | 光学拾取器 |
TW201032228A (en) * | 2009-02-27 | 2010-09-01 | Univ Nat Central | Optical pickup head |
CN108369211B (zh) * | 2015-12-03 | 2021-12-07 |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 检查装置及检查方法 |
JP6537751B2 (ja) * | 2017-06-02 | 2019-07-03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内視鏡光源装置 |
CN108956406B (zh) * | 2018-09-21 | 2023-09-19 | 安徽农业大学 | 一种烟度检测光学系统及其方法 |
CN108956407B (zh) * | 2018-09-21 | 2023-09-19 | 安徽农业大学 | 一种光路汇聚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15200A (en) * | 1992-09-10 | 1997-03-25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Light beam shaping device to change an anisotropic beam to an isotropic beam for reducing the size of an optical head |
JPH06131688A (ja) * | 1992-10-20 | 1994-05-13 | Hitachi Ltd | 2レーザ光ヘッド及び記録再生装置 |
JP3167066B2 (ja) * | 1993-10-06 | 2001-05-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光記録再生装置 |
JP3240846B2 (ja) * | 1994-08-12 | 2001-12-25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光ヘッド |
JP3062099B2 (ja) * | 1996-02-06 | 2000-07-1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光ヘッド装置 |
KR100224621B1 (ko) * | 1996-09-16 | 1999-10-15 | 윤종용 | 두께가 다른 디스크 호환을 위한 기록재생용 광픽업 |
US6163409A (en) * | 1996-10-30 | 2000-12-19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Optical head, optical component for use therei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optical disk apparatus |
JPH10162411A (ja) * | 1996-12-04 | 1998-06-19 | Sharp Corp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JP3896617B2 (ja) * | 1997-01-13 | 2007-03-22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JPH10293937A (ja) * | 1997-04-21 | 1998-11-04 | Konica Corp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EP0874359B1 (en) * | 1997-04-21 | 2009-01-07 | Konica Corporation |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
JPH10312575A (ja) * | 1997-05-09 | 1998-11-24 | Pioneer Electron Corp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JP3304053B2 (ja) * | 1997-05-30 | 2002-07-2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光ヘッド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H11273136A (ja) * | 1998-03-24 | 1999-10-0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JP3638210B2 (ja) * | 1998-06-15 | 2005-04-1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ホログラムレーザ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JP2000011417A (ja) * | 1998-06-26 | 2000-01-14 | Toshiba Corp | 半導体レーザア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光集積ユニット、光ピックアップ並びに光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
KR100295102B1 (ko) * | 1998-07-29 | 2001-07-12 | 이형도 | 광픽업 |
US6359845B1 (en) * | 1998-08-04 | 2002-03-19 | Lg Electronics Inc. |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
JP2000260049A (ja) * | 1999-03-08 | 2000-09-22 | Asahi Optical Co Ltd | 光ディスク装置の光学系 |
JP4060007B2 (ja) * | 1999-04-23 | 2008-03-12 |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装置の光学系 |
US6449225B1 (en) * | 1999-08-13 | 2002-09-10 | Zen Research (Ireland),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ding multiple tracks of an optical disk |
-
2001
- 2001-06-06 CN CNB018010229A patent/CN116504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6-06 US US10/018,686 patent/US2002010589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1-06-06 KR KR10-2001-7016302A patent/KR100449402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06-06 WO PCT/JP2001/004760 patent/WO200109531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20027357A (ko) | 2002-04-13 |
WO2001095317A1 (fr) | 2001-12-13 |
CN1366665A (zh) | 2002-08-28 |
KR100449402B1 (ko) | 2004-09-18 |
US20020105892A1 (en) | 2002-08-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91575C (zh) | 物镜及采用这种物镜的光头 | |
CN1447322A (zh) | 光学拾波器装置 | |
CN1148241A (zh) | 光学式再生装置 | |
CN1231900C (zh) | 光拾取装置以及光盘的记录以及/或者再生装置 | |
CN1811940A (zh) | 与多种类型的介质兼容的光学拾取设备 | |
CN1137475C (zh) | 光头和光盘设备 | |
CN1165044C (zh) | 光读取装置 | |
CN1886785A (zh) | 全息存储再现方法以及装置 | |
CN1194343C (zh) | 用于高密度记录/再现的兼容的光学头 | |
CN1201306C (zh) | 与可读写光盘兼容的数字通用盘的光记录和拾取头 | |
CN1082699C (zh) | 物镜 | |
CN1230700C (zh) | 用于光拾取器的物镜 | |
CN1167975A (zh) | 光学头 | |
CN1842852A (zh) | 光盘设备,光学拾取器的控制方法和光盘的判别方法 | |
CN1252704C (zh) | 光学扫描装置 | |
CN1779818A (zh) | 光拾取器装置 | |
CN1278096A (zh) | 能够检测稳定的误差信号的光学拾取装置 | |
CN1198154C (zh) | 光拾取装置 | |
CN1146882C (zh) | 光拾取器 | |
CN1248206C (zh) | 光学拾取装置和用于此装置的记录介质 | |
CN1172301C (zh) | 光拾取装置 | |
CN1607402A (zh) | 用于dvd/cd兼容的光学拾取器的物镜 | |
CN1685410A (zh) | 光拾取器和盘驱动装置 | |
CN1308326A (zh) | 光学拾取器 | |
CN1265369C (zh) | 光盘及光盘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901 Termination date: 2012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