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98420A - 用于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还原剂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还原剂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98420A
CN116498420A CN202310681932.6A CN202310681932A CN116498420A CN 116498420 A CN116498420 A CN 116498420A CN 202310681932 A CN202310681932 A CN 202310681932A CN 116498420 A CN116498420 A CN 1164984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let body
housing
inlet
outlet
outer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819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米塔帕利
伊诺克·南度鲁
塞缪尔·约翰逊
赖安·M·约翰逊
卡尔提基·杰戈塔普
维纳伊·库马尔·乔希
艾西瓦娅·普拉文·乔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ummins Emission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ummins Emission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ummins Emission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Cummins Emission Solutions Inc
Priority to CN20231068193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984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98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84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 F01N3/021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24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converting apparatus
    • F01N3/28Construction of catalytic reactors
    • F01N3/2892Exhaust flow directors or the like, e.g. upstream of catalytic dev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1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 F01N3/2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talytic conversion ; Methods of operation or control of catalytic converters
    • F01N3/2066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 F01N3/208Control of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e.g. dosing of reducing ag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1/00Monitoring or diagnostic devices for exhaust-gas treatment apparatus, e.g. for catalytic activ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1/00Monitoring or diagnostic devices for exhaust-gas treatment apparatus, e.g. for catalytic activity
    • F01N11/002Monitoring or diagnostic devices for exhaust-gas treatment apparatus, e.g. for catalytic activity the diagnostic devices measuring or estimating temperature or pressure in, or downstream of the exhaust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1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 F01N3/2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talytic conversion ; Methods of operation or control of catalytic converters
    • F01N3/2066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1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 F01N3/2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talytic conversion ; Methods of operation or control of catalytic converters
    • F01N3/2066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 F01N3/2073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with means for generating a reducing substance from the exhaust g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24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converting apparatus
    • F01N3/28Construction of catalytic rea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9/00Electrical control of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240/00Combination or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different exhaust treating devices, or of at least one such device with an auxiliary device, not covered by indexing codes F01N2230/00 or F01N2250/00, one of the devices being
    • F01N2240/20Combination or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different exhaust treating devices, or of at least one such device with an auxiliary device, not covered by indexing codes F01N2230/00 or F01N2250/00, one of the devices being a flow director or deflec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250/00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purification
    • F01N2250/02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purification filtering and catalytic conver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70/00Exhaust treating apparatus eliminating, absorbing or adsorbing specific elements or compounds
    • F01N2570/14Nitrogen ox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610/00Adding substances to exhaust gases
    • F01N2610/02Adding substances to exhaust gases the substance being ammonia or ure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610/00Adding substances to exhaust gases
    • F01N2610/14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substances, e.g. conduits
    • F01N2610/1406Storage means for substances, e.g. tanks or reservoi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610/00Adding substances to exhaust gases
    • F01N2610/14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substances, e.g. conduits
    • F01N2610/1453Sprayers or atomisers; Arrangement thereof in the exhaust apparatu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用于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还原剂输送系统。一种还原剂输送系统包括入口主体、出口主体和外传送管。入口主体包括入口主体耦合器、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和入口主体内壳。入口主体耦合器环绕入口主体入口,入口主体入口被配置为接收排气。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到入口主体耦合器。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包括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入口主体内壳包括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和入口主体内壳壁。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耦合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

Description

用于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还原剂输送系统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12月03日,申请号为201980103533.3,发明名称为“用于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还原剂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内燃发动机,如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NOX)化合物可能在排气中排放。例如,可能希望减少NOX排放物以符合环境法规。为了减少NOX排放物,还原剂可以通过配给系统并在排气后处理系统内配给到排气中。还原剂促进了将一部分排气转化为非NOX排放物,如氮(N2)、二氧化碳(CO2)和水(H2O),从而减少NOX排放物。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原剂输送系统包括入口主体、出口主体和外传送管。入口主体包括入口主体耦合器、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和入口主体内壳。入口主体耦合器环绕入口主体入口,该入口主体入口被配置为接收排气。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到入口主体耦合器。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包括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入口主体内壳包括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和入口主体内壳壁。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耦合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耦合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入口主体内壳壁与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和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邻接,并与入口主体内壳外传送壳内表面分开。出口主体包括出口主体耦合器和出口主体壳。出口主体耦合器环绕出口主体出口,该出口主体出口被配置为提供排气。出口主体壳耦合到出口主体耦合器。出口主体壳包括出口主体壳入口。外传送管围绕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耦合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并围绕出口主体壳入口耦合到出口主体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还原剂输送系统还包括:内传送管,所述内传送管被定位在所述外传送管内并与所述外传送管隔开;其中,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包括延伸穿过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的入口主体内壳出口;并且其中,所述内传送管围绕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出口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还原剂输送系统还包括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包括:分流板耦合表面,所述分流板耦合表面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和分流板面板,所述分流板面板与所述分流板耦合表面邻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还原剂输送系统还包括转向器,所述转向器包括:转向器基部,所述转向器基部耦合到所述分流板面板和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转向器端部,所述转向器端部与所述转向器基部邻接,并耦合到所述分流板面板;以及多于一个转向器端部孔,所述多于一个转向器端部孔设置在所述转向器端部中;其中,所述入口主体内壳还包括与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邻接的入口主体内壳端盖;其中,所述转向器基部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并且其中,所述转向器端部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还原剂输送系统还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耦合器和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与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邻接并从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朝向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延伸;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与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和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邻接;以及喷射孔,所述喷射孔设置在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中并延伸穿过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还包括护罩组件,所述护罩组件包括:护罩凸缘,所述护罩凸缘部分地围绕所述喷射孔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以及护罩板,所述护罩板耦合到所述护罩凸缘;其中,在所述护罩凸缘、所述护罩板与在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或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之间限定护罩入口;并且其中,在所述护罩凸缘和所述护罩板之间限定护罩出口,所述护罩出口位于所述喷射孔之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还原剂输送系统还包括:配给模块,所述配给模块被配置为接收还原剂;和喷射安装件,所述喷射安装件耦合到所述配给模块;其中,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还包括与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相对的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其中,所述喷射孔设置在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中,并延伸穿过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并且其中,所述喷射安装件围绕所述喷射孔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原剂输送系统包括入口主体和喷射安装件。入口主体包括入口主体耦合器、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入口主体内壳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入口主体耦合器环绕入口主体入口,该入口主体入口被配置为接收排气。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到入口主体耦合器。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包括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入口主体内壳包括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和入口主体内壳壁。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耦合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耦合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入口主体内壳壁与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和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邻接,并与入口主体内壳外传送壳内表面分开。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到入口主体耦合器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和喷射孔。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邻接,并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朝向入口主体内壳延伸。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邻接。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面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相对。喷射孔被设置在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中,并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喷射安装件围绕喷射孔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并被配置为耦合到配给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还原剂输送系统还包括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包括:分流板耦合表面,所述分流板耦合表面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以及分流板面板,所述分流板面板与所述分流板耦合表面邻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还包括转向器,所述转向器包括:转向器基部,所述转向器基部耦合到所述分流板面板和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转向器端部,所述转向器端部与所述转向器基部邻接,并耦合到所述分流板面板;以及多于一个转向器端部孔,所述多于一个转向器端部孔设置在所述转向器端部中;其中,所述入口主体内壳还包括与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邻接的入口主体内壳端盖;其中,所述转向器基部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并且其中,所述转向器端部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还原剂输送系统还包括护罩组件,所述护罩组件包括:护罩凸缘,所述护罩凸缘部分地围绕所述喷射孔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和护罩板,所述护罩板耦合到所述护罩凸缘;其中,在所述护罩凸缘、所述护罩板与在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或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之间限定护罩入口;并且其中,在所述护罩凸缘和所述护罩板之间限定护罩出口,所述护罩出口位于所述喷射孔之上。
在还有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原剂输送系统包括入口主体、出口主体和喷射安装件。入口主体包括入口主体耦合器、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入口主体耦合器环绕入口主体入口,该入口主体入口被配置为接收排气并且由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限定。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到入口主体耦合器。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包括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到入口主体耦合器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邻接,并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朝向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延伸。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邻接。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面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相对。喷射孔被设置在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中,并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出口主体包括出口主体耦合器和出口主体壳。出口主体耦合器环绕出口主体出口,该出口主体出口被配置为提供排气。出口主体壳耦合到出口主体耦合器。出口主体壳包括出口主体壳入口。外传送管围绕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耦合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并围绕出口主体壳入口耦合到出口主体壳。喷射安装件围绕喷射孔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并被配置为耦合到配给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还原剂输送系统还包括护罩组件,所述护罩组件包括:护罩凸缘,所述护罩凸缘部分地围绕所述喷射孔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和护罩板,所述护罩板耦合到所述护罩凸缘;其中,在所述护罩凸缘、所述护罩板与在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或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之间限定护罩入口;并且其中,在所述护罩凸缘和所述护罩板之间限定护罩出口,所述护罩出口位于所述喷射孔之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还原剂输送系统还包括配给模块,所述配给模块被配置为接收还原剂,所述配给模块耦合到所述喷射安装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口主体入口沿入口主体入口平面设置;所述入口主体、所述出口主体和所述外传送管被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一分为二,所述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与所述入口主体入口平面正交,并与所述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相交;所述外传送管包括:外传送管弯曲部分,所述外传送管弯曲部分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和外传送管直线部分,所述外传送管直线部分与所述外传送管弯曲部分邻接,并耦合到所述出口主体壳;所述外传送管直线部分以外传送管中心轴线为中心;并且当沿着所述入口主体入口平面测量时,所述外传送管中心轴线与所述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成角度地分开20度至60度之间,包括20度和6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入口主体仅通过所述外传送管耦合到所述出口主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还原剂输送系统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包括: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所述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所述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以及入口主体内壳壁,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与所述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和所述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邻接,并与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分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还原剂输送系统还包括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包括:分流板耦合表面,所述分流板耦合表面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和分流板面板,所述分流板面板与所述分流板耦合表面邻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还原剂输送系统还包括转向器,所述转向器包括:转向器基部,所述转向器基部耦合到所述分流板面板和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转向器端部,所述转向器端部与所述转向器基部邻接并耦合到所述分流板面板;以及多于一个转向器端部孔,所述多于一个转向器端部孔设置在所述转向器端部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口主体内壳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端盖,所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与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邻接,所述转向器基部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并且所述转向器端部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
附图说明
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一个或更多个实现方式的细节。本公开的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将从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变得明显,其中:
图1为示例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2是用于图1所示的排气后处理系统的示例还原剂输送系统的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前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侧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后视图;
图6是沿平面A-A截取的图3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侧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透视图;
图8是沿平面B-B截取的图4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后视图;
图9是图2所示还原剂输送系统的顶部透视图,其中一些部件被隐藏;
图10是图2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另一个顶部透视图,其中一些部件被隐藏;
图11是用于图1所示的排气后处理系统的示例还原剂输送系统的透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前视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侧视图;
图14是图11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后视图;
图15是沿平面C-C截取的图12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侧视图;
图16是沿平面D-D截取的图13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后视图;
图17是沿平面E-E截取的图13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侧视图;
图18是沿平面F-F截取的图13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侧视图;
图19是沿平面G-G截取的图14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20是用于图1所示的排气后处理系统的示例还原剂输送系统的透视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前视图;
图22是图20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侧视图;
图23是图20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后视图;
图24是沿平面H-H截取的图21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侧视图;
图25是沿平面J-J截取的图22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后视图;
图26是沿平面L-L截取的图22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侧视图;
图27是沿平面K-K截取的图22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侧视图;
图28是沿平面M-M截取的图22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后视图;
图29是用于图1所示的排气后处理系统的示例还原剂输送系统的透视图;
图30是图29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前视图;
图31是图29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侧视图;
图32是图29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后视图;
图33是沿平面N-N截取的图30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侧视图;
图34是沿平面P-P截取的图31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后视图;
图35是沿平面Q-Q截取的图31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后视图;
图36是沿平面R-R截取的图31所示还原剂输送系统的后视图;和
图37是沿S-S平面截取的图31所示的还原剂输送系统的后视图的一部分。
将认识到,为了说明目的,部分或全部附图是示意性表示。提供这些图是为了图示一个或更多个实现方式的目的,并明确理解它们将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或含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更详细地描述与用于处理内燃发动机的排气的方法、装置和处理内燃发动机的排气相关的多个概念和实现方式。上面介绍的和下面更详细讨论的多个概念可以以多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来实现,因为所描述的概念不限于任何特定方式的实现方式。提供具体实现方式和应用的示例主要是出于说明的目的。
I.综述
内燃发动机(例如,柴油内燃发动机等)产生含有诸如NOX、N2、CO2和/或H2O的组分的排气。在一些应用中,排气后处理系统被用于向排气中配给还原剂以减少排气中的NOX排放物。这些排气后处理系统可包括分解室,还原剂在该分解室中被提供并与排气混合。
排气后处理系统由空间要求(space claim)限定。空间要求是排气后处理系统在(例如,在交通工具上等)安装时消耗的物理空间的量和排气后处理系统在安装时所消耗的物理空间(例如,相对于交通工具坐标系的坐标等)的位置。在某些应用中,由于周围部件的位置、布线或管线要求或其他类似的约束因素,可供排气后处理系统使用的物理空间是有限的。因此,通常希望尽可能地最小化排气后处理系统的空间要求,以便排气后处理系统可以在尽可能多的应用中被使用。其中在其内还原剂被提供并与排气混合的分解室构成空间要求的重要部分。
本文描述的实施方式涉及排气后处理系统,该排气后处理系统包括还原剂输送系统,还原剂输送系统包括用于接收来自上游部件的排气并提供带有还原剂的排气的入口主体、用于向下游部件提供排气的出口主体、以及用于将排气从入口主体运送到出口主体的两个传送管。入口主体可以包括分流板、转向器(diverter)和内壳,以用于不同地引导和分离从上游部件接收的排气,并不同地增强排气和还原剂的涡流。传送管可以嵌套成使得一个传送管在另一个传送管内延伸,从而使排气在传送管之间流动以加热内传送管。本文描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能够跨多个不同的应用(例如,不同的内燃发动机、不同的排气后处理系统等)使用,并且易于扩展。
传送管以一定角度(例如,沿着出口主体的切线等)耦合到入口主体和出口主体。从而,可以在不显著增加入口主体和出口主体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增加传送管的长度。从而,可以在不显著增加还原剂输送系统的空间要求的情况下增加排气的混合长度,以及进而增加还原剂在排气中的均匀性指数(UI)。
II.排气后处理系统示例
图1描绘了具有用于排气导管系统104的示例还原剂输送系统102的排气后处理系统100。排气后处理系统100还包括微粒过滤器(例如,柴油微粒过滤器(DPF))106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构件108。
微粒过滤器106被配置为从在排气导管系统104中流动的排气中去除微粒物质,例如烟灰。微粒过滤器106包括入口和出口,在入口处接收排气,在从排气中基本上过滤掉出微粒物质和/或将微粒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后,排气在出口处排出。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省略微粒过滤器106。
还原剂输送系统102包括分解室110(例如,分解反应器、反应器管路、分解管、反应器管等)。分解室110被配置为将还原剂转化为氨。还原剂可以是,例如,尿素、柴油机排气处理液(DEF)、尿素水溶液(UWS)、含水尿素溶液(例如,AUS32等)和其他类似的流体。分解室110包括流体耦合到微粒过滤器106(例如,流体地配置为与微粒过滤器106连通等)以接收包含NOX排放物的排气的入口和用于排气、NOX排放物、氨和/或还原剂流向SCR催化剂构件108的出口。
还原剂输送系统102还包括配给模块112(例如,配给器等),配给模块112被配置为将还原剂配给到分解室110中。配给模块112可以包括隔离物,该隔离物插入在配给模块112的一部分和分解室110的其上安装有配给模块112的部分之间。
配给模块112流体耦合到还原剂源114。还原剂源114可包括多于一个还原剂源114。还原剂源114可以是例如包含的柴油机排气处理液箱。还原剂泵116(例如,供应单元等)用于对来自还原剂源114的还原剂加压以输送到配给模块1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原剂泵116是压力控制的(例如,被控制以获得目标压力等)。还原剂泵116包括还原剂过滤器118。还原剂过滤器118在还原剂被提供到还原剂泵116的内部部件(例如,活塞、叶片等)之前过滤(例如,粗滤(strains)等)还原剂。例如,还原剂过滤器118可以抑制或防止固体(例如,固化还原剂、污染物等)传输到还原剂泵116的内部部件。以这种方式,还原剂过滤器118可以促进对还原剂泵116延长满足需要的操作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原剂泵116耦合到(例如,附接到、固定到、焊接到、集成到等)与排气后处理系统100相关联的交通工具的底盘。
配给模块112包括至少一个喷射器120。每个喷射器120被配置为将还原剂配给到(例如,在分解室110内等的)排气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原剂输送系统102还包括空气泵122。在这些实施例中,空气泵122从空气源124(例如,空气进气口等)并通过设置在空气泵122上游的空气过滤器126抽吸空气。另外,空气泵122经由导管将空气提供给配给模块112。在这些实施例中,配给模块112被配置为将空气和还原剂混合成空气-还原剂混合物,并将空气-还原剂混合物提供到分解室110中。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原剂输送系统102不包括空气泵122或空气源124。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配给模块112不配置成混合还原剂与空气。
配给模块112和还原剂泵116还电气地或通信地耦合到还原剂输送系统控制器128。还原剂输送系统控制器128被配置为控制配给模块112以将还原剂配给到分解室110中。还原剂输送系统控制器128还可被配置为控制还原剂泵116。
还原剂输送系统控制器128包括处理电路130。处理电路130包括处理器132和存储器134。处理器132可包括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或它们的组合。存储器13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能够向处理器、ASIC、FPGA等提供程序指令的电子、光学、磁性或任何其他存储或传输设备。该存储器134可包括存储器芯片、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闪存或还原剂输送系统控制器128可从中读取指令的任何其他合适存储器。指令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编程语言的代码。存储器134可以包括多于一个模块,这些模块包括被配置为由处理器132实现的指令。
在各种实施例中,还原剂输送系统控制器128被配置为与具有排气后处理系统100的内燃发动机的中央控制器136(例如,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发动机控制模块(ECM)等)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央控制器136和还原剂输送系统控制器128集成到单个控制器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央控制器136可与显示设备(例如,屏幕、监视器、触摸屏、抬头显示器(HUD)、指示灯等)通信。显示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从中央控制器136接收信息而改变状态。例如,显示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来自中央控制器136的通信在静态(例如,显示绿灯、显示“系统OK”消息等)和报警状态(例如,显示闪烁的红灯、显示“需要服务”消息等)之间改变。通过改变状态,显示设备可以向用户(例如,操作员等)提供还原剂输送系统102的状态(例如,操作、需要服务等)的指示。
分解室110位于SCR催化剂构件108的上游。从而,还原剂通过喷射器120在SCR催化剂构件108的上游被喷射,使得SCR催化剂构件108接收还原剂和排气的混合物。还原剂液滴经过蒸发、热解和水解过程在分解室110、SCR催化剂构件108和/或排气导管系统104内形成非NOX排放物(例如,气态氨等)。
SCR催化剂构件108被配置为通过加速在还原剂与排气中的NOX之间的NOX还原过程来帮助NOX排放物还原成双原子氮、水和/或二氧化碳。SCR催化剂构件108包括流体耦合到分解室110且从其接收排气和还原剂的入口和流体耦合到排气导管系统104的端部的出口。
还原剂输送系统102还包括上游温度传感器138(例如,热电偶等)。上游温度传感器138被配置为确定喷射器120上游(例如,在分解室110内、在排气导管系统104内等)的排气的温度。上游温度传感器138电气地或可通信地耦合到还原剂输送系统控制器128,并被配置为向还原剂输送系统控制器128提供上游排气温度。
还原剂输送系统102还包括压力传感器140(例如,压差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压力传感器140被配置为确定(例如,在分解室110内、在排气导管系统104内等)排气的压力。压力传感器140电气地或可通信地耦合到还原剂输送系统控制器128并被配置为向还原剂输送系统控制器128提供排气的压力。
还原剂输送系统102还包括下游温度传感器142(例如,热电偶等)。下游温度传感器142被配置为确定喷射器120下游(例如,在分解室110内、在排气导管系统104内等)的排气温度。下游温度传感器142电气地或可通信地耦合到还原剂输送系统控制器128并被配置为向还原剂输送系统控制器128提供下游排气的流温度。
排气后处理系统100还可以包括(例如,在SCR催化剂构件108的下游或微粒过滤器106的上游)流体耦合到排气导管系统104的氧化催化器(例如,柴油氧化催化器(DOC)),以氧化排气中的烃和一氧化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粒过滤器106可以定位于分解室110的下游。例如,微粒过滤器106和SCR催化剂构件108可以组合成单个单元。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配给模块112可替代地定位在涡轮增压器的下游或涡轮增压器的上游。
尽管已经以与柴油内燃发动机一起使用的背景示出和描述了排气后处理系统100,但应理解,排气后处理系统100可以与其他内燃发动机(例如汽油内燃发动机、混合内燃发动机、丙烷内燃发动机和其他类似的内燃发动机)一起使用。
III.第一示例还原剂输送系统
图2-图10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还原剂输送系统200。在各种实施例中,还原剂输送系统200是还原剂输送系统102。还原剂输送系统200包括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201(例如,壳体、框架、组件等)。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201包括入口主体204(例如,壳体、框架、组件等)。入口主体204包括入口主体入口206(例如,开口、孔等)。入口主体入口206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排气导管系统104的排气。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原剂输送系统200被定位在微粒过滤器106的下游,使得入口主体入口206接收来自微粒过滤器106的排气。
入口主体204包括入口主体耦合器208(例如,主体等)。入口主体耦合器208与入口主体入口206交界(例如,外接等)。入口主体耦合器208围绕入口主体入口206(例如,绕入口主体入口206附近等)耦合到(例如,附接到、固定到、焊接到、集成到等)排气导管系统104。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耦合器208是圆形的。
入口主体204还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例如,主体、框架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212(例如,面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212沿圆弧设置。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212与入口主体耦合器208的入口主体耦合器耦合表面214(例如,面等)接触。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耦合器耦合表面214沿圆弧设置。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212耦合到入口主体耦合器208的入口主体耦合器耦合表面214(例如,面等)。
入口主体204还包括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16(例如,主体、框架等)。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16包括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218(例如,面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218沿圆弧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212沿着具有第一半径的圆弧设置,并且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218沿着具有第一半径的圆弧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212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218都沿着相同的圆设置。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218耦合到入口主体耦合器耦合表面214。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配合表面220(例如,面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配合表面220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212邻接。类似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16包括入口主体外传送壳配合表面222(例如,面等)。入口主体外传送壳配合表面222与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218邻接。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配合表面220耦合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配合表面222,使得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耦合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16。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16共同限定入口主体腔224(例如,空隙、区、空间等)。
入口主体204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226(例如,主体、框架等)。入口主体内壳226被包含在入口主体腔224内。入口主体内壳226包括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228(例如,肋等)。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228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的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30(例如,面等)接触。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228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30。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30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212相对。
入口主体内壳226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232(例如,肋等)。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232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30接触(例如,与之对接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232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30。
入口主体内壳226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壁234。入口主体内壳壁234与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228和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232邻接。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228和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232合作以将入口主体内壳壁234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30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16的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236(例如,面等)分开。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236与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218相对。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壁234沿圆弧设置。
入口主体204还包括分流板238(例如,凸缘、壁等)。分流板238至少部分地被包含在入口主体内壳壁234内。分流板238包括分流板耦合表面240(例如,面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分流板耦合表面240沿圆弧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分流板耦合表面240沿椭圆弧设置。
分流板耦合表面240包括分流板耦合表面第一端242、分流板耦合表面第二端244、以及在分流板耦合表面第一端242和分流板耦合表面第二端244之间延伸的分流板耦合表面中间部分246。分流板耦合表面第一端242靠近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228定位,并且与入口主体内壳壁234接触和/或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壁234。分流板耦合表面第二端244靠近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232定位,并且与入口主体内壳壁234接触和/或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壁234。分流板耦合表面中间部分246与入口主体内壳壁234分开。
分流板耦合表面中间部分246具有分流板耦合表面中间部分中心点247。分流板耦合表面中间部分中心点247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壁234。
入口主体入口206沿着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48设置。分流板耦合表面第一端242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48分开第一距离D1。在一些实施例中,D1近似等于85毫米(mm)(例如,与85毫米(mm)相差不超过5%等)。分流板耦合表面第二端244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48分开第二距离D2。在一些实施例中,D2近似等于52mm。在各种实施例中,D1大于D2。从而,由于分流板238和入口主体内壳226之间的横截面面积沿着入口主体内壳壁234减小,排出入口主体204的排气的速度可能增加。在一些实施例中,D1等于D2。在其它实施例中,D1小于D2
入口主体入口206由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250(例如,质心等)限定。入口主体入口206被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bisecting plane)252一分为二。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52将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201一分为二并与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250相交。
分流板耦合表面第一端242和/或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228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52成角度地分开第一角距离α1。在一些实施例中,α1近似等于30°。分流板耦合表面第二端244和/或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232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52成角度地分开第二角距离α2。在一些实施例中,α2近似等于9.5°。在各种实施例中,α1大于α2。在一些实施例中,α1等于α2。在其它实施例中,α1小于α2
分流板238包括分流板面板254(例如,面、表面、部分等)。分流板面板254与分流板耦合表面240邻接。在各种实施例中,分流板面板254相对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48成角度(例如,偏斜(tilted)、倾斜(inclined)等)。
分流板面板254包括分流板面板槽256(例如,孔、开口、窗口等)。分流板面板槽256促进排气穿过分流板面板254的流动,而不是围绕分流板面板254的流动。分流板面板槽256由沿着分流板面板254的第一弧长β1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β1近似等于55°。分流板面板槽256还由沿着分流板面板254的第一宽度W1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W1近似等于10mm。在各种实施例中,W1沿β1是恒定的。
入口主体内壳226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端盖258。入口主体内壳端盖258与入口主体内壳壁234邻接。入口主体内壳端盖258与入口主体外传送壳配合表面222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30分开。
入口主体204还包括转向器260(例如,护挡件、凸缘等)。转向器260至少部分地被包含在入口主体内壳壁234内。转向器260包括转向器壁边缘262(例如,面等)。在各种实施例中,转向器壁边缘262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壁234。转向器260还包括与转向器壁边缘262邻接的转向器端盖边缘264(例如,面等)。在各种实施例中,转向器端盖边缘264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258。转向器260还包括与转向器壁边缘262邻接的转向器面板边缘266(例如,面等)。在各种实施例中,转向器面板边缘266耦合到分流板面板254。
转向器260包括转向器基部268和转向器端部270。转向器壁边缘262、转向器端盖边缘264和转向器面板边缘266沿着转向器基部268延伸。转向器端盖边缘264和转向器面板边缘266沿着转向器端部270延伸。然而,转向器壁边缘262不沿着转向器端部270延伸。转向器基部268沿平面(例如,其是平面,是平坦的等)设置。转向器基部268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52成角度地分开第三角距离α3。在一些实施例中,α3近似等于10.5°。与转向器基部268不同,转向器端部270不沿平面设置。替代地,转向器端部270相对于转向器基部268弯曲(例如,卷曲、弯折、偏转等)并且由沿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48的第二弧长β2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β2近似等于72°(例如72.3°等)。
转向器端部270包括至少一个转向器端部孔272(例如,开口、孔洞、穿孔等)。在各种实施例中,转向器端部270包括多于一个转向器端部孔272。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向器端部孔272沿着转向器端部270均匀地(例如,成行和成列地等)设置在转向器壁边缘262和转向器面板边缘266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向器端部270包括十五个转向器端部孔272,转向器端部孔272布置成三行五列。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转向器端部孔272是椭圆形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转向器端部孔272是椭圆形的,并且具有近似等于8.7mm(例如,8.67mm等)的长轴和近似等于7mm的短轴。在各种实施例中,每个转向器端部孔272是圆形的并由直径限定。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个转向器端部孔272是正方形、矩形、多边形或其它类似的形状。转向器端部孔272的数量和尺寸与还原剂输送系统200的背压有关。通过增加转向器端部孔272的数量和/或通过增加转向器端部孔272的尺寸,还原剂输送系统200的背压被降低。另外,增加转向器端部孔272的数量/尺寸可以减少还原剂在转向器基部268附近的冲击,因为邻近转向器基部268的再循环区由于转向器端部孔272促进的冲洗(flushing)而被减小。通过减小转向器端部孔272的数量/尺寸,在转向器端部270周围提供额外的流动,从而增加入口主体内壳壁234上的热传递和剪切。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转向器端部孔272均形成在远离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延伸的截锥体内。由于形成在截锥体内,流入每个转向器端部孔272的流在流过转向器端部孔272之前被收集和集中。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还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274(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274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30邻接。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274沿着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48的平面设置,并且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48分开第三距离D3。在一些实施例中,D3近似等于79mm(例如78.9mm等)。在各种实施例中,D3大于D2且小于D1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还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276(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276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30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274邻接。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276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安装表面278(例如,面、面板等)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转向表面280(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安装表面278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52(例如,平行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52的平面等)成角度地分开第四角距离α4。在一些实施例中,α4近似等于11°(例如,10.6°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转向表面280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52(例如,平行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52的平面等)成角度地分开第五角距离α5。在一些实施例中,α5近似等于25°(例如,25.6°等)。在各种实施例中,α5大于α4。在一些实施例中,α1大于α55大于α2,并且α2大于α4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还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凹槽282(例如,凹陷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凹槽282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276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274相对。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凹槽282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284(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284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安装表面278相对。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包括喷射孔286(例如,开口、孔洞、窗口等)。喷射孔286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284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安装表面278。喷射孔286被配置为接收喷射安装件288(例如,安装板等)。喷射安装件288被配置为耦合到配给模块112和/或喷射器120,使得配给模块112和/或喷射器120被定位成经由喷射孔286将还原剂提供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284大致沿着平面设置,并且促进喷射安装件288以各种不同的定向(例如,旋转位置、时钟位置(clocking)等)耦合,从而容纳配给模块112和/或喷射器120的各种不同的构型。
入口主体204还包括护罩组件(shroud assembly)290(例如,覆盖物等)。护罩组件290沿着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安装表面278设置,并且被配置为部分地保护通过喷射孔286提供的还原剂免受排气的影响。护罩组件290包括护罩凸缘292(例如,带(band)等)。护罩凸缘292围绕喷射孔286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安装表面278。护罩凸缘292围绕形成在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232中的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孔293延伸。例如,护罩凸缘292可围绕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孔293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232。护罩组件290还包括护罩板294(例如,覆盖物等)。护罩板294耦合到护罩凸缘292和入口主体内壳壁234,但不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如图9所示,在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被隐藏的情况下,护罩组件290还包括护罩引导件295(例如,翅片、壁、屏障等)。护罩引导件295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壁234和护罩凸缘292和/或护罩板294。护罩引导件295的靠近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48的部分平行于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232延伸。在护罩板294、护罩凸缘292、护罩引导件295、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232(例如围绕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孔293等)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30和/或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安装表面278之间形成护罩入口296(例如,孔、窗口、孔洞等)。护罩入口296接收排气并将排气提供到护罩组件290中,并因此提供在喷射孔286周围。该排气辅助(例如,帮助等)还原剂朝向转向器260推动。护罩引导件295将在入口主体内壳壁234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236之间流动的一部分排气引导到护罩入口296中。护罩组件290还包括形成在护罩凸缘292和护罩板294之间的护罩出口297。排气的第一部分中的喷射辅助部分(例如,在还原剂已经被提供到排气中之后等)经由护罩出口297离开护罩组件290。
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16包括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298(例如,孔、开口等)。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298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236并且邻近入口主体内壳壁234。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298是椭圆形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298是圆形、正方形、矩形或其它类似的形状。
入口主体内壳226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出口300(例如,孔、开口等)。入口主体内壳出口300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内壳壁234,并且邻近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298。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出口300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298是同心的(例如,同心椭圆、同心圆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出口300是椭圆形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出口300是圆形、正方形、矩形或其它类似的形状。
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201还包括外传送管302(例如,导管、管路、连接器等)。外传送管302围绕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298耦合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16。外传送管302包括外传送管直线部分304和外传送管弯曲部分306。外传送管直线部分304与外传送管弯曲部分306邻接,并通过外传送管弯曲部分306与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16分开。外传送管弯曲部分306从外传送管直线部分304向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16逐渐弯曲,以便于(例如,由于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16的圆化的形状等)促进外传送管弯曲部分306抵靠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16的齐平配合。
外传送管直线部分304以外传送管中心轴线308为中心。外传送管中心轴线308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298并与入口主体内壳226相交。在各种实施例中,外传送管直线部分304具有沿着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48正交、与外传送管中心轴线308相交并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52相交的平面的椭圆形横截面。在其它实施例中,外传送管直线部分304具有沿着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48正交、与外传送管中心轴线308相交并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52相交的平面的圆形、正方形、矩形或其它类似形状的横截面。
外传送管中心轴线308沿着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48的平面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52分开第一分离角φ1。在一些实施例中,φ1近似等于33°(例如33.6°等)。在各种实施例中,φ1小于50°。
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201还包括内传送管310(例如,导管、管路、连接器等)。内传送管310围绕入口主体内壳出口300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226。内传送管310在外传送管302内延伸(例如,内传送管310部分被包含在外传送管302内、内传送管310嵌套在外传送管302内等)。内传送管310包括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和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与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邻接,并且通过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与入口主体内壳226分开。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从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向入口主体内壳226逐渐弯曲,以便于(例如,由于入口主体内壳226的圆化的形状等)促进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抵靠入口主体内壳226的齐平配合。
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以内传送管中心轴线316为中心。内传送管中心轴线316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内壳出口300并与入口主体内壳226相交。在各种实施例中,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具有沿着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48正交、与内传送管中心轴线316相交并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52相交的平面的椭圆形横截面。在其它实施例中,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具有沿着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48正交、与内传送管中心轴线316相交并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52相交的平面的圆形、正方形、矩形或其它类似形状的横截面。在各种实施例中,内传送管中心轴线316与外传送管中心轴线308重合。
内传送管中心轴线316沿着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48的平面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52分开第二分离角φ2。在各种实施例中,φ2小于或近似等于50°。在一些实施例中,φ1近似等于φ2。在各种实施例中,φ1和/或φ2近似等于在20°至60°且包括20°、60°的范围内的角度(例如,19°、20°、25°、37°、40°、45°、50°、60°、61°等)。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外传送管直线部分304(沿着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48正交、与外传送管中心轴线308相交并且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52相交的平面)具有半长轴为P1且半短轴为Q1的椭圆形横截面,并且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沿着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48正交、与内传送管中心轴线316相交并且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52相交的平面)具有半长轴为P2且半短轴为Q2的椭圆形横截面。在各种实施例中,
P2=K*P1 (1)
Q2=K*Q1 (2)P2是P1与因子K的乘积,且Q2是Q1与因子K的乘积。在这些实施例中,在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和外传送管直线部分304之间形成环形椭圆空间,这在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和外传送管直线部分304之间(例如,沿着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的周界等)产生近似恒定的距离。
外传送管直线部分304耦合到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201的出口主体320(例如,壳、框架、组件等)的出口主体壳318(例如,主体、框架等)。具体地说,外传送管直线部分304围绕出口主体壳入口322(例如,孔、开口等)耦合到出口主体壳318。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204仅通过外传送管302耦合到出口主体320。出口主体壳入口322延伸穿过出口主体壳318的出口主体壳内表面324(例如,面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出口主体壳入口322是椭圆形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出口主体壳入口322是圆形、正方形、矩形或其它类似的形状。
在出口主体壳入口322、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298和入口主体内壳出口300之间的关系使得还原剂输送系统200大致为Z形或大致为S形。该形状相比于出口主体壳入口322、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298和入口主体内壳出口300被布置成使得还原剂输送系统大致为B形或大致为I形的情况,使排气能够在外传送管302和内传送管310内在入口主体204和出口主体320之间的相同距离内(例如,在入口主体204的中心点和出口主体320的中心点之间等)行进更长的时间。
出口主体320不包括类似于入口主体内壳226的内壳、类似于分流板238的分流板或类似于转向器260的转向器。代替耦合到出口主体320的内壳,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不耦合到出口主体320。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基本上不延伸到出口主体壳318内(例如,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的被定位在出口主体壳318内的部分的最大长度小于出口主体壳318的直径的5%等)。这样,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不会产生对在出口主体壳318内流动(例如,在出口主体壳318内形成涡流的流动等)的阻抗。
出口主体320还包括出口主体出口326(例如,开口、孔等)。出口主体出口326被配置为向排气导管系统104提供排气。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原剂输送系统200被定位在SCR催化剂构件108的上游,使得SCR催化剂构件108接收来自出口主体出口326的排气。
出口主体320还包括出口主体耦合器328(例如,主体等)。出口主体耦合器328与出口主体出口326交界。出口主体耦合器328围绕出口主体出口326耦合到排气导管系统104。在各种实施例中,出口主体耦合器328是圆形的。
出口主体320还包括穿孔板330(例如,壁、凸缘等)。穿孔板330横跨出口主体壳318的直径延伸。穿孔板330包括穿孔板耦合表面332(例如,面等)。在各种实施例中,穿孔板耦合表面332沿圆形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穿孔板耦合表面332沿椭圆设置。
穿孔板330还包括多于一个穿孔板穿孔334(例如,孔、开口、孔洞等)。穿孔板330耦合到出口主体壳318,使得从出口主体出口326流出的排气首先经由穿孔板穿孔334中的一个穿孔板穿孔穿过穿孔板330(例如,使得没有排气可以绕过穿孔板330等)。
在各种实施例中,出口主体320还包括至少一个导流器。每个导流器可以耦合到穿孔板330和/或出口主体壳内表面324。每个导流器在出口主体壳318内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器耦合到穿孔板330和出口主体壳内表面324。导流器可进一步增加来自出口主体出口326的排气流动的均匀性。
在操作中,排气(例如,从排气导管系统104等)流入入口主体入口206。如本文所述,流过还原剂输送系统200的排气被各种不同地引导、转向和分离,以便促进增强还原剂到排气中的混合和分解,并减轻还原剂在还原剂输送系统200的各个表面上的冲击。以这些方式,还原剂输送系统200可能在用于增强还原剂在排气中的混合和分解并减轻还原剂的冲击方面比不包括类似机制的其他系统更理想(例如,由于这些系统中还原剂沉积物的额外清洁等)。
排气的第一部分在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30和入口主体内壳226之间(例如,在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30和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228之间、在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30和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232之间等)以及随后沿着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276流动。在沿着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276流动之前,排气的第一部分中的一些抵靠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274和/或分流板238(例如,分流板面板254等)流动。然后,排气的第一部分在分流板238、入口主体内壳226和转向器260之间流动,并经由入口主体内壳出口300进入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
在流入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之前,排气的第一部分中的喷射辅助部分经由护罩入口296流入护罩组件290(例如,在护罩板294、护罩凸缘292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276之间等)。喷射辅助部分在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228、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232、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30之间流动,并且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236通过护罩引导件295被引导到护罩入口296中。排气的喷射辅助部分围绕喷射孔286流动,并经由喷射孔286(例如,从喷射器120和/或配给模块112)提供还原剂。然后,排气经由护罩出口297离开护罩组件290。排气的喷射辅助部分有助于将还原剂从喷射孔286中推动出去并朝向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推动。具体地说,护罩组件290保护(例如,护挡等)排气和还原剂朝向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的流动免受朝向入口主体内壳端盖258的排气的流动的影响,从而使得另外的还原剂能够被提供到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例如,而不是被推动抵靠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258上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喷射辅助部分可以近似等于进入入口主体入口206的总排气流量的5%、4%、3%、2%或其他类似值。
此外,在流入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之前,排气的第一部分中的一些沿着转向器基部268和转向器端部270流动。由于α3和β2,排气被从转向器260提供到入口主体内壳226并朝向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
沿着转向器端部270流动的排气中的一些经由至少一个转向器端部孔272流过转向器端部270。至少一个转向器端部孔272中的至少一些可以以与入口主体内壳出口300相交的轴线为中心。从而,流过至少一个转向器端部孔272的排气可被朝向入口主体内壳出口300引导(例如,与朝向入口主体内壳壁234引导等相反)。该排气可有助于将入口主体内壳226内的排气朝向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推动。
与沿着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276流动的排气不同,排气的第二部分流过分流板面板槽256。分流板面板槽256被邻近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定位。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流板面板槽256以延伸超出入口主体内壳出口300的轴线为中心(例如,使得分流板面板槽256与入口主体内壳出口300重叠等)。离开分流板面板槽256的排气被推动到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中。分流板面板槽256用于降低还原剂输送系统200的背压,从而使还原剂输送系统200更加理想。另外,分流板面板槽256沿着靠近转向器基部268的入口主体内壳壁234提供相对热的排气(例如,未与还原剂混合的排气等)。从而,减少了还原剂对靠近转向器基部268的入口主体内壳壁234的冲击。
排气的第三部分在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228、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232、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30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236之间流动。排气沿着入口主体内壳226流动,从而加热入口主体内壳226,并减轻还原剂对入口主体内壳226的冲击。排气围绕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流动,并被推动到外传送管弯曲部分306中。该排气的第三部分可不被提供还原剂,并且与在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内流动的排气(例如,因为在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内流动的排气已经被提供还原剂)和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内流动的排气(例如,因为在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内流动的排气已经被提供还原剂)相比,该排气的第三部分可能相对比较热。
在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内流动的排气流向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以及在外传送管弯曲部分306内流动的排气流向外传送管直线部分304。在外传送管弯曲部分306内流动的排气加热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和/或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从而减轻还原剂对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和/或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的冲击。类似地,在外传送管直线部分304内流动的排气加热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和/或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从而减轻还原剂对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和/或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的冲击。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禁止排气穿过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到达外传送管弯曲部分306和/或外传送管直线部分304。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禁止排气穿过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到达外传送管弯曲部分306和/或外传送管直线部分304。在各种实施例中,在内传送管310内流动的排气的部分可以近似等于进入入口主体入口206的总排气流量的70%、67%、65%、63%、60%或其他类似值。在各种实施例中,在外传送管302内(例如,在内传送管310和外部传输管310之间等)流动的排气的部分可以近似等于进入入口主体入口206的总排气流量的40%、37%、35%、32%、30%、25%或其他类似值。
在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内流动的排气流入出口主体壳318,并且在外传送管直线部分304内流动的排气流入出口主体壳318。在出口主体壳318内流动的排气可以沿着出口主体壳内表面324流动,从而使排气形成涡流。该涡流可以通过φ1和φ2增强,这有效地导致排气半切向地(例如,相对于轴向、相对于径向等)流入出口主体壳318。然后,在出口主体壳318内流动的排气流过穿孔板330并经由出口主体出口326离开出口主体320。通过流过穿孔板330,排气的流动可以被直化,从而增强流向排气后处理系统100的位于还原剂输送系统200下游的部件(例如,SCR催化剂构件108等)的排气的均匀性。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还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336(例如,突出物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336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的外表面延伸(例如,突出、突起等)。如图3所示,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336以在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转向表面280和入口主体内壳226之间延伸的轴线为中心。此外,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336位于喷射孔286的上游。从而,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336的传感器(例如,由于被定位在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转向表面280和入口主体内壳226之间等)经受相对高的排气流速,并且基本上与还原剂隔离,从而能够由传感器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例如,由于传感器没有被还原剂沉积物覆盖等)。在其他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336可位于其他位置。
还原剂输送系统200还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温度传感器耦合件338。入口主体外安装壳温度传感器耦合件338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件336并且被配置为耦合到上游温度传感器138。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336被配置为向上游温度传感器138提供排气和/或接收上游温度传感器138,使得上游温度传感器138延伸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中。上游温度传感器138可以确定在排气流入外传送管弯曲部分306或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之前的排气的温度。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还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二传感器耦合安装件340(例如,突出物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二传感器耦合安装件340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的外表面延伸(例如,突出、突起等)。如图5所示,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二传感器耦合安装件340以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入口206(例如,正交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48等)的轴线为中心。还原剂输送系统200还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压力传感器耦合件342。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压力传感器耦合件342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二传感器耦合安装件340,并被配置为耦合到压力传感器140。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二传感器耦合安装件340被配置为向压力传感器140提供排气和/或接收压力传感器140,使得压力传感器140延伸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中。压力传感器140可以在排气流入外传送管弯曲部分306或内传送管弯曲部分314之前确定排气的压力。
出口主体壳318还包括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344(例如,突出物等)。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344从出口主体壳318的外表面延伸(例如,突出、突起等)。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344以横跨出口主体壳318延伸的轴线为中心。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344可以定位成使得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344与出口主体壳内表面324上的目标位置相对(例如,取决于还原剂输送系统200的应用,取决于还原剂输送系统200的空间要求,等等)。
还原剂输送系统200还包括出口主体壳温度传感器耦合件346。出口主体壳温度传感器耦合件346耦合到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344并被配置为耦合到下游温度传感器142。出口主体壳温度传感器耦合件346被配置为向下游温度传感器142提供排气和/或接收下游温度传感器142,使得下游温度传感器142延伸到出口主体壳318中。下游温度传感器142可以确定在排气(例如,经由外输送管直线部分304、经由内输送管直线部分312等)流入出口主体壳之后的排气的温度。
在各种实施例中,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的内传送管直线部分出口348沿出口主体壳318的半径弯曲。以这种方式,内传送管直线部分312可以定位成基本上不妨碍在出口主体壳318内产生的涡流。
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16是耦合在一起的分离的部件不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10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16也可以在结构上成一体(例如,由一体式构造形成等)。
IV.第二示例还原剂输送系统
图11-图19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在各种实施例中,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是还原剂输送系统102。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类似于还原剂输送系统200。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包括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1101(例如,壳、框架、组件等)。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1101包括入口主体1104(例如,壳、框架、组件等)。入口主体1104包括入口主体入口1106(例如,开口、孔等)。入口主体入口1106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排气导管系统104的排气。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被定位在微粒过滤器106的下游,使得入口主体入口1106接收来自微粒过滤器106的排气。
入口主体1104包括入口主体耦合器1108(例如,主体等)。入口主体耦合器1108与入口主体入口1106交界。入口主体耦合器1108围绕入口主体入口1106耦合到排气导管系统104。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耦合器1108是圆形的。
入口主体1104还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例如,主体、框架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1112(例如,面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1112沿圆弧设置。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1112与入口主体耦合器1108的入口主体耦合器耦合表面1114(例如,面等)接触。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耦合器耦合表面1114沿圆弧设置。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1112耦合到入口主体耦合器耦合表面1114。
入口主体1104还包括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116(例如,主体、框架等)。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116包括与入口主体耦合器耦合表面1114接触的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1118(例如,面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1118沿圆弧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1112沿着具有第一半径的圆弧设置,并且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1118沿着具有第一半径的圆弧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1112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1118都沿着相同的圆设置。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1118耦合到入口主体耦合器耦合表面1114。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配合表面1120(例如,面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配合表面1120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1112邻接。类似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116包括入口主体外传送壳配合表面1122(例如,面等)。入口主体外传送壳配合表面1122与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1118邻接。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配合表面1120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1112,使得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耦合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116。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116共同限定入口主体腔1124(例如,空隙、区、空间等)。
入口主体1104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1126(例如,主体、框架等)。入口主体内壳1126被包含在入口主体腔1124内。入口主体内壳1126不包括与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228或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232类似的凸缘。入口主体内壳1126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的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128(例如,面等)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116的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1130(例如,面等)分开。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128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1112相对。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1130与入口主体外传送壳配合表面1122相对。
入口主体内壳1126包括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入口主体内壳1126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134。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134与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邻接。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134与入口主体外传送壳配合表面1122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128分开。如本文较详细地解释的,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134被成形为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128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1130相匹配,使得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134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128之间的间隙沿着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128基本恒定,并且近似等于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134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1130之间沿着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1130基本恒定的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间隙近似等于8.5mm。
入口主体1104还包括分流板1136(例如,凸缘、壁等)。分流板1136至少部分地被包含在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内。分流板1136包括分流板耦合表面1138(例如,面等)。分流板耦合表面1138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在各种实施例中,分流板耦合表面1138沿着分流板耦合表面1138的长度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例如,使得排气在分流板耦合表面1138和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之间的流动被禁止等)。在其它实施例中,分流板耦合表面1138不沿着分流板耦合表面1138的长度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而是沿着分流板耦合表面1138在一个或更多个位置处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例如,使得促进排气在分流板耦合表面1138和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之间的流动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分流板耦合表面1138沿圆弧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分流板耦合表面1138沿椭圆弧设置。
入口主体入口1106沿着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设置。分流板耦合表面1138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分开第四距离D4。在各种实施例中,D4沿着分流板耦合表面1138是恒定的(例如,分流板耦合表面1138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等)。在一些实施例中,D4近似等于5mm至29mm之间(包括5mm和29mm)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D4近似等于28.6mm。
入口主体入口1106由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142(例如,质心等)限定。分流板1136包括分流板面板1143(例如,面、表面、部分等)。分流板面板1143与分流板耦合表面1138邻接。在各种实施例中,分流板1143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在其它实施例中,分流板1143相对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成角度(例如,偏斜、倾斜等)。
分流板面板1143包括分流板开口1144(例如,孔等)。分流板开口1144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入口主体入口1106的排气。分流板开口1144促进排气穿过分流板面板1143的流动,而不是围绕分流板面板1143的流动。在各种实施例中,分流板开口1144以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142为中心。分流板开口1144可以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其他类似的形状。
入口主体1104还包括分配器管1146。分配器管1146可以是圆柱形、三棱柱、方棱柱、矩形棱柱或其他类似形状。分配器管1146包括分配器管第一端1148,分配器管第一端1148围绕分流板开口1144耦合到分流板面板1143。分配器管第一端1148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分流板开口1144的排气。分配器管1146还包括分配器管第二端1150,分配器管第二端1150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134。由分配器管第一端1148接收的排气在分配器管1146内朝向分配器管第二端1150传递。
分配器管1146还包括多于一个分配器管孔1152(例如,穿孔、开口、孔洞等)。每个分配器管孔1152被配置为促进排气从分配器管1146流出分配器管1146。在离开分配器管1146后,排气在分流板1136、分配器管1146、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和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134之间流动。在各种实施例中,分配器管孔1152中的至少一些位于离分配器管第二端1150比离分配器管第一端1148更近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大部分(例如,超过一半、全部等)分配器管孔1152位于离分配器管第二端1150比离分配器管第一端1148更近的位置。在各种实施例中,每个分配器管孔1152的直径在分流板开口1144的直径的十分之一到分流板开口1144的直径的五十分之一之间,包括分流板开口1144的直径的十分之一和分流板开口1144的直径的五十分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分配器管孔1152的直径近似等于6.35mm。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流板开口1144的直径近似等于100mm。
分流板面板1143还包括分流板窗口1154(例如,开口、孔、窗口等)。分流板窗口1154被配置为独立于分流板开口1144从入口主体入口1106接收排气。分流板窗口1154促进排气穿过分流板面板1143流动,而不是围绕分流板面板1143流动。在离开分流板窗口1154后,排气在分流板1136、分配器管1146、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和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134之间流动。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分流板窗口1154的形状类似于以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142为中心的圆的截头扇形。当沿着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例如,从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142等)测量时,在这种实施例中的分流板窗口1154具有第一扇形角S1。在各种实施例中,S1近似等于20°至90°之间(包括20°和90°)的角度(例如,19°、20°、25°、37°、40°、45°、50°、90°、91°等)。分流板窗口1154可以与分流板开口1144和/或分流板耦合表面1138相邻。分流板窗口1154也可以不成形为如以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142为中心的圆形的截头扇形,而是可以成形为不以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142为中心的圆形的截头扇形。另外,分流板窗口1154可以不成形为如圆的截头扇形,而是可以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其他类似的形状。
入口主体1104还包括分离面板1156。分离面板1156耦合到分流板面板1143、分配器管1146、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和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134。在各种实施例中,分离面板1156沿着分流板窗口1154耦合到分流板面板1143。分离面板1156用于确保在分流板面板1143、分配器管1146、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和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134之间流动的排气必须经由分配器管孔1152流过分配器管1146,或者经由分流板窗口1154围绕分配器管1146流动。
分配器管1146包括分配器管面板部分1158和分配器管传送部分1160,分配器管面板部分1158和分配器管传送部分1160每一个都在分配器管第一端1148和分配器管第二端1150之间延伸。分配器管孔1152中没有一个位于分配器管面板部分1158上(例如,分配器管孔1152不位于分配器管面板部分1158上)。相反,所有的分配器管孔1152都位于分配器管传送部分1160上。从而,排气不能穿过分配器管面板部分1158。当沿着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例如,从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142等)测量时,分配器管面板部分1158沿着具有第一圆心角τ1的弧设置。从而,分配器管传送部分1160沿着等于360°-τ1的圆心角的弧设置。在各种实施例中,τ1近似等于20°至200°之间(包括20°和200°)的角度(例如19°、20°、25°、37°、40°、45°、50°、90°、200°、201°等)。在一些实施例中,τ1等于或大于S1,以及分配器管面板部分1158和/或分流板窗口1154被定位成使得当沿着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观察时,只有分配器管面板部分1158被包含在以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142为中心、直径等于分配器管1146的直径的圆的扇形内,其中该扇形的扇形角等于S1(例如,分配器管传送部分1160不被包含在该扇形内)。
分配器管孔1152沿着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的平面与分离面板1156分开第三分离角φ3。在各种实施例中,φ3小于10°。当沿着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例如,从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142等)测量时,分配器管孔1152分布在第二扇形角S2内。在各种实施例中,S2近似等于在80°至180°之间(包括80°和180°)的角度(例如79°、80°、90°、100°、140°、145°、150°、180°、181°等)。
入口主体入口1106被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1162一分为二。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1162将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1101一分为二并与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142相交。
入口主体内壳1126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1163(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1163与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邻接。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1163沿着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大致平行的平面设置,并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分开第五距离D5,其大致情形在图13中示出。在各种实施例中,D5大于D4。在一些实施例中,D5近似等于79mm,并且D4近似等于29mm。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还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1164(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1164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128邻接。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1164沿着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大致平行的平面设置,并且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分开第六距离D6,其大致情形在图13中示出。D6大于D5,且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1164与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1163隔开(例如,分开等)。在各种实施例中,D6大于D4
入口主体内壳1126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突出表面1165(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内壳突出表面1165与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和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1163邻接。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还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1166(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1166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128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1164邻接。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1166与入口主体内壳突出表面1165隔开。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还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凹槽1168(例如,凹陷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凹槽1168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1164相对。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凹槽1168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1170(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1170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1164相对。
入口主体内壳1126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凹槽1167(例如,凹陷等)。入口主体内壳凹槽1167与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1163相对。入口主体内壳凹槽1167包括入口主体内壳外安装表面1171(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内壳外安装表面1171与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1163相对。入口主体内壳体外安装表面1171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1170隔开。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包括外喷射孔1172(例如,开口、孔洞、窗口等)。外喷射孔1172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1170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1164。外喷射孔1172被配置为接收喷射安装件1174(例如,安装板等)。喷射安装件1174被配置为耦合到配给模块112和/或喷射器120,使得配给模块112和/或喷射器120被定位成经由外喷射孔1172将还原剂提供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1170大致沿着平面设置,并且促进喷射安装件1174以各种定向进行耦合,从而适应配给模块112和/或喷射器120的各种构型。
入口主体内壳1126还包括内喷射孔1173。内喷射孔1173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内壳外安装表面1171和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1163。内喷射孔1173被配置为接收喷射安装件1174(例如,安装板等)。喷射安装件1174在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和入口主体内壳1126之间延伸。入口主体内壳外安装表面1171大致沿着平面设置,并且促进喷射安装件1174以各种定向进行耦合,从而适应配给模块112和/或喷射器120的各种构型。
入口主体内壳1126还包括围绕分配器管1146设置在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134上的多于一个入口主体内壳孔1175(例如,穿孔、开口、孔洞等)。每个入口主体内壳孔1175被配置为促进排气从入口主体内壳1126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之间和/或从入口主体内壳1126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116之间进入入口主体内壳1126。
入口主体内壳孔1175沿着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的平面与分离面板1156分开第四分离角φ4。在各种实施例中,φ4大于10°。φ4可大于φ3。在一些实施例中,φ4大约等于φ3的90%和φ3的110%之间。当沿着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例如,从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142等)测量时,入口主体内壳孔1175分布在第三扇形角S3内。在各种实施例中,S3近似等于在80°至180°之间(包括80°和180°)的角度(例如79°、80°、90°、100°、140°、145°、150°、180°、181°等)。
入口主体内壳孔1175中的至少一些与分配器管孔1152中的至少一些对准。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孔1175中的至少一些,位于离分配器管第二端1150比离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更近的位置。在各种实施例中,每个入口主体内壳孔1175的直径在分流板开口1144的直径的十分之一到分流板开口1144的直径的五十分之一之间,包括分流板开口1144的直径的十分之一和分流板开口1144的直径的五十分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入口主体内壳孔1175的直径近似等于6.35mm。
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1104还包括护罩组件1133(例如,覆盖物等)。护罩组件1133类似于护罩组件290。护罩组件1133沿着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1164设置,并被配置为部分地护挡通过外喷射孔1172提供的还原剂免受排气的影响。护罩组件1133包括护罩凸缘1135(例如,带等)。护罩凸缘1135类似于护罩凸缘292。护罩凸缘1135围绕外喷射孔1172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1164以及围绕内喷射孔1173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外安装表面1171。护罩凸缘1135围绕内喷射孔1173延伸。护罩组件1133还包括护罩引导件1137(例如,翅片、壁、屏障等)。护罩引导件1137类似于护罩引导件295。护罩引导件1137可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1126和护罩凸缘1135。类似于护罩入口296的护罩入口1139(例如,孔、窗口、孔洞等)可以形成在护罩凸缘1135、护罩引导件1137、入口主体内壳1126(例如,围绕内喷射孔1173等)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128之间。护罩入口1139可接收排气并将排气提供到护罩组件1133中,并因此围绕内喷射孔1173。该排气可辅助推动还原剂离开分离面板1156并围绕分配器管1146。护罩引导件1137可将在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128之间和/或在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1128之间流动的排气的部分引导到护罩入口1139中。护罩组件1133还包括护罩出口1141。护罩出口1141类似于护罩出口297。护罩出口1141是内喷射孔1173。排气可以经由护罩出口1141离开护罩组件1133(例如,在还原剂已经被提供到排气中之后,等等)。护罩组件1133还可以包括类似于护罩板294的护罩板(例如,覆盖物等)。护罩板可以耦合到护罩凸缘1135和入口主体内壳1126,而不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
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116包括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176(例如,孔、开口等)。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176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1130并且邻近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176是椭圆形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176是圆形、正方形、矩形或其它类似的形状。
入口主体内壳1126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178(例如,孔、开口等)。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178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并且邻近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176。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178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176是同心的(例如,同心椭圆、同心圆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178是椭圆形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178是圆形、正方形、矩形或其它类似的形状。
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1101还包括内传送管1180(例如,导管、管路、连接器等)。内传送管1180围绕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176耦合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116。内传送管1180包括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182和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184。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182与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184邻接,并且通过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184与入口主体外部传送壳1116分开。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184从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182向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116逐渐弯曲,以便于(例如,由于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116的圆形形状等)促进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184抵靠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116的齐平配合。
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182以内传送管中心轴线1186为中心。内传送管中心轴线1186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176和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178,并与入口主体内壳1126相交。在各种实施例中,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182具有沿着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正交、与内传送管中心轴线1186相交并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1162相交的平面的椭圆形横截面。在其它实施例中,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182具有沿着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正交、与内传送管中心轴线1186相交并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1162相交的平面的圆形、正方形、矩形或其它类似形状的横截面。
内传送管中心轴线1186沿着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的平面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1162分开第五分离角φ5。在各种实施例中,φ5小于或近似等于50°。在各种实施例中,φ5近似等于33°。
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182耦合到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1101的出口主体1190(例如,壳、框架、组件等)的出口主体壳1188(例如,主体、框架等)。具体地说,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182围绕出口主体壳入口1192(例如,孔、开口等)耦合到出口主体壳1188。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1104仅通过内传送管1180耦合到出口主体1190。出口主体壳入口1192延伸穿过出口主体壳1188的出口主体壳内表面1194(例如,面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出口主体壳入口1192是椭圆形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出口主体壳入口1192是圆形、正方形、矩形或其它类似的形状。
出口主体壳入口1192、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176和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178之间的关系使得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大致为Z形或大致为S形。该形状使得相比于出口主体壳入口1192、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176和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178被布置成使得还原剂输送系统大致为B形或大致为I形的情况而言排气能够在内传送管1180内在入口主体1104和出口主体1190之间(例如,在入口主体1104的中心点和出口主体1190的中心点之间等)的相同距离内行进更长的时间。
出口主体1190不包括类似于入口主体内壳1126的内壳或类似于分流板1136的分流板。然而,出口主体1190包括出口主体出口1196(例如,开口、孔等)。出口主体出口1196被配置为向排气导管系统104提供排气。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被定位在SCR催化剂构件108的上游,使得SCR催化剂构件108接收来自出口主体出口1196的排气。
出口主体1190还包括出口主体耦合器1198(例如,主体等)。出口主体耦合器1198与出口主体出口1196交界。出口主体耦合器1198围绕出口主体出口1196耦合到排气导管系统104。在各种实施例中,出口主体耦合器1198是圆形的。
出口主体1190还包括穿孔板1200(例如,壁、凸缘等)。穿孔板1200横跨出口主体壳1188的直径延伸。穿孔板1200包括穿孔板耦合表面1202(例如,面等)。在各种实施例中,穿孔板耦合表面1202沿圆形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穿孔板耦合表面1202沿椭圆设置。
穿孔板1200还包括多于一个穿孔板穿孔1204(例如,孔、开口、孔洞等)。穿孔板1200耦合到出口主体壳1188,使得从出口主体出口1196流动的排气首先经由穿孔板穿孔1204中的一个穿过穿孔板1200(例如,使得没有排气可以绕过穿孔板1200等)。
出口主体1190还包括第一导流器1206和第二导流器1208。第一导流器1206和第二导流器1208在出口主体壳1188内并朝向内传送管1180延伸。第一导流器1206和第二导流器1208各自耦合到出口主体壳内表面1194、穿孔板1200或内传送管1180(例如,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182等)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导流器1206沿与出口主体壳1188的出口主体壳端盖1207沿其设置的平面大致平行的平面设置。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导流器1206沿其设置的平面与出口主体壳端盖1207沿其设置的平面分开第七距离D7。在一些实施例中,D7是8.5mm。在其它实施例中,D7近似等于0mm至10mm之间(包括0mm和10mm)的距离。当D7大于0mm时,一些排气围绕第一导流器1206流动,并由此绕过第一导流器1206。从而,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的背压可以被降低,且还原剂在离开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的排气中的分布可以更令人满意。
第二导流器1208沿着与出口主体壳端盖1207沿其设置的平面大致平行的平面设置。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导流器1206沿其设置的平面与出口主体壳端盖1207沿其设置的平面分开第八距离D8。在一些实施例中,D8是8.5mm。在其它实施例中,D8近似等于0mm至10mm之间(包括0mm和10mm)的距离。在各种实施例中,D8近似等于D7。当D8大于0mm时,一些排气绕第二导流器1208流动,并由此绕过第二导流器1208。从而,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的背压可以被降低,以及还原剂在离开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的排气中的分布可以更令人满意。
第一导流器1206包括第一导流器直线部分1210和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1212。第一导流器直线部分1210与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1212邻接。第一导流器直线部分1210将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1212与内传送管1180分开。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导流器直线部分1210在内传送管1180和出口主体壳1188内延伸,且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1212仅在出口主体壳1188内延伸(例如,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1212不延伸到内传送管1180内等)。
第一导流器直线部分1210以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1214为中心。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1214延伸穿过出口主体壳入口1192和内传送管1180。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1214另外地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176和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178,并与入口主体内壳1126相交。
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1214沿着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的平面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1162分开第六分离角φ6。在各种实施例中,φ6小于或近似等于50°。在一些实施例中,φ6等于φ5,使得内传送管中心轴线1186和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1214平行。在各种实施例中,φ6近似等于33°。
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1212从第一导流器直线部分1210向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1162逐渐弯曲,并且可以延伸穿过并超过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1162。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1212的至少一部分关于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中心轴线1216弯曲。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中心轴线1216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1212沿着与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中心轴线1216正交并且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1214沿着其延伸的平面由第三弧长β3限定。
第一导流器1206用于接收来自内传送管1180的排气,并且使排气在出口主体1190内和穿孔板1200的上游逐渐地旋转。这种旋转增强了还原剂和排气在出口主体1190内的混合。此外,这种旋转增加了对还原剂的热传递,从而增加了还原剂的分解并减轻了还原剂在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的各个表面上的冲击。此外,该旋转还降低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的背压,因为在由第一导流器1206引起的排气在出口主体1190内的旋转期间,离开内传送管1180的排气的动量逐渐释放。通过选择φ6和β3,第一导流器1206提供的旋转可以针对目标应用而进行定制。
第二导流器1208包括第二导流器直线部分1220和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1222。第二导流器直线部分1220与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1222邻接。第二导流器直线部分1220将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1222与内传送管1180分开。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导流器直线部分1220在内传送管1180和出口主体壳1188内延伸,且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1222仅在出口主体壳1188内延伸(例如,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1222不延伸到内传送管1180内等)。
第二导流器直线部分1220以第二导流器中心轴线1224为中心。第二导流器中心轴线1224延伸穿过出口主体壳入口1192和内传送管1180。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导流器中心轴线1224另外地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176和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178,并与入口主体内壳1126相交。
第二导流器中心轴线1224沿着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的平面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1162分开第七分离角φ7。在各种实施例中,φ7小于或近似等于50°。在一些实施例中,φ7等于φ5,使得内传送管中心轴线1186和第二导流器中心轴线1224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φ7等于φ6,使得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1214和第二导流器中心轴线1224平行。在各种实施例中,φ7近似等于33°。
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1222从第二导流器直线部分1220向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1162逐渐弯曲,并且可以延伸穿过并超过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1162。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1222的至少一部分关于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中心轴线1226弯曲。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中心轴线1226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中心轴线1226平行于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中心轴线1216。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1222沿着与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中心轴线1226正交并且第二导流器中心轴线1224沿着其延伸的平面由第四弧长β4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β4近似等于β3
第二导流器1208用于接收来自内传送管1180的排气,并逐渐使排气在出口主体1190内和穿孔板1200的上游旋转。这种旋转增强了还原剂和排气在出口主体1190内的混合。此外,这种旋转增加了对还原剂的热传递,从而增加了还原剂的分解并减轻了还原剂在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的各个表面上的冲击。此外,这种旋转还降低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的背压,因为在由第二导流器1208引起的排气在出口主体1190内的旋转期间,离开内传送管1180的排气的动量逐渐释放。通过选择φ7和β4,第二导流器1208提供的旋转可以针对目标应用而进行定制。
还原剂可以冲击到第一导流器1206和/或第二导流器1208上。然而,由于第一导流器1206和第二导流器1208浸没在排气中(例如,排气在第一导流器1206的前面和在第一导流器1206的后面流动,排气在第二导流器1208的前面和在第二导流器1208的后面流动),第一导流器1206和第二导流器1208可以被排气加热到相对高的温度。该加热促进冲击在第一导流器1206和/或第二导流器1208上的还原剂的分解。
在操作中,排气(例如,从排气导管系统104等)流入入口主体入口1106。如本文所述,流过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的排气被各种不同地引导、转向和分离,以便促进增强还原剂在排气中的混合和分解,并减轻还原剂在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的各个表面上的冲击。在这些方式中,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可能在增强还原剂在排气中的混合和分解并减轻还原剂的冲击方面比不包括类似机制的其他系统更理想(例如,由于对这些系统中还原剂沉积物的额外清洁等)。
排气的第一部分流过分流板窗口1154并在分流板面板1143、分离面板1156、分配器管面板部分1158、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134、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1163和入口主体内壳突出表面1165之间流动,且随后沿着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1163、入口主体内壳突出表面1165和/或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134并围绕传送管1146流动。当排气围绕传送管1146流动时,导致排气形成涡流(例如,关于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142并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正交的轴线等)。然后,排气的第一部分经由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178流入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184。
在流入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184之前,通过外喷射孔1172和内喷射孔1173向排气的第一部分提供还原剂。还原剂与排气的第一部分混合,并使还原剂与排气的第一部分围绕传送管1146形成涡流。
排气的第一部分中的喷射辅助部分可经由护罩入口(例如,在护罩板、护罩凸缘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之间等)流入护罩组件。排气的喷射辅助部分可经由外喷射孔1172和内喷射孔1173(例如,从喷射器120和/或配给模块112)提供还原剂。排气的第一部分中的喷射辅助部分然后可以经由护罩出口离开护罩组件。排气的喷射辅助部分可以帮助推动还原剂围绕传送管1146。具体地说,护罩组件可以保护排气和还原剂远离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134的流动免受排气朝向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134的流动的影响,从而使得另外的还原剂能够被提供到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184(例如,而不是被推动抵靠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134上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喷射辅助部分可以近似等于进入入口主体入口1106的总排气流量的5%、4%、3%、2%或其他类似值。
与流过分流板窗口1154的排气不同,排气的第二部分流过分流板开口1144并进入传送管1146。排气的第二部分从传送管第一端1148流向传送管第二端1150。然后,排气的第二部分经由传送管孔1152离开传送管1146,并在分流板面板1143、分离板1156、分配器管面板部分1158、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134、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1163和入口主体内壳突出表面1165之间与排气的第一部分汇合。
由于与分流板窗口1154分开,在排气的第一部分已经开始旋转之后,排气的第二部分与排气的第一部分汇合。从而,由于将排气的第二部分引入到排气的第一部分中,排气的第一部分的旋转并没有显著减小。此外,传送管孔1152中的至少一些可以与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178对准。从而,离开这些传送管孔1152的排气的第二部分可将排气朝向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178推动。传送管孔1152的位置被选择成使得离开每个传送管孔1152的排气基本上不改变排气关于传送管1146的涡流。此外,在传送管1146内流动的排气(例如,与已经与还原剂混合的排气等相比)相对较热。从而,减轻了还原剂对传送管1146的冲击。
与流过分流板窗口1154的排气或流过分流板开口1144的排气不同,排气的第三部分在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128和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之间(例如,在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和入口主体内壳1126之间等)以及在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1130和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之间(例如,在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116和入口主体内壳1126之间等)流动。排气产生沿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的流动,这减轻还原剂对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的冲击(例如,由于相对热的排气对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的加热等)。
排气的第三部分中的一些流过入口主体内壳孔1175并进入入口主体内壳1126。此外,在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128和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之间流动的排气(例如,与已经与还原剂混合的排气相比等)相对较热。从而,减轻了还原剂对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的冲击。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孔1175中的至少一些与传送管孔1152中的至少一些对准(例如,当在传送管孔1152沿其设置的平面上观察时,入口主体内壳孔1175的中心轴线横跨传送管孔1152延伸,当在入口主体内壳孔1175沿其设置的平面上观察时,传送管孔1152的中心轴线横跨入口主体内壳孔1175延伸等)。从而,从对准的入口主体内壳孔1175流出的排气和从传送管孔1152流出的排气混合,并且可以协同地被朝向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178引导。从而,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的背压可以被降低。
在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128和入口主体内壳壁1132之间流动的一些排气可以通过护罩引导件引导到护罩入口中。
在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184内流动的排气流向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182。在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182内流动的排气流入出口主体壳1188。在出口主体壳1188内流动的排气可以沿着出口主体壳内表面1194流动,从而使排气形成涡流。这种涡流可以通过φ5增强,φ5有效地使排气半切向地(例如,相对于轴向、相对于径向等)流入出口主体壳1188。
从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182流出的排气的第一部分在第一导流器直线部分1210与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182和/或出口主体壳内表面1194之间流动。这部分排气由于φ6而半切向地进入出口主体壳1188并且沿着第一导流器直线部分1210被导向到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1212。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1212使得这部分排气随后在出口主体壳1188内形成涡流。
从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182流出的排气的第二部分在第一导流器直线部分1210和第二导流器直线部分1220之间流动。这部分排气由于φ7而半切向地进入出口主体壳1188并且沿着第二导流器直线部分1220被导向到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1222。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1222使得这部分排气随后在出口主体壳1188内形成涡流。
然后,在出口主体壳1188内流动的排气流过穿孔板1200,并经由出口主体出口1196离开出口主体1190。通过流过穿孔板1200,排气的流动可以被直化,从而增强流向排气后处理系统100的位于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下游的部件(例如,SCR催化剂构件108等)的排气的均匀性。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还可以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例如,突出物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的外表面延伸(例如,突出、突起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位于外喷射孔1172的上游。从而,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的传感器可以经受相对高的排气流速,并且可以基本上与还原剂隔离,从而使得能够由传感器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例如,由于传感器没有被还原剂沉积物覆盖等)。在其他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位于其他位置。
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还可以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温度传感器耦合件。入口主体外安装壳温度传感器耦合件可以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并且被配置为耦合到上游温度传感器138。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被配置为向上游温度传感器138提供排气和/或接收上游温度传感器138,使得上游温度传感器138延伸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中。上游温度传感器138可以在排气流入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184之前确定排气的温度。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还可以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二传感器耦合安装件(例如,突出物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二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的外表面延伸(例如,突出、突起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二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以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入口1106(例如,正交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140等)的轴线为中心。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还可以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压力传感器耦合件。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压力传感器耦合件可以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二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并且被配置为耦合到压力传感器140。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二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被配置为向压力传感器140提供排气和/或接收压力传感器140,使得压力传感器140延伸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中。压力传感器140可以在排气流入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184之前确定排气的压力。
出口主体壳1188还可以包括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例如,突出物等)。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从出口主体壳1188的外表面延伸。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以横跨出口主体壳1188延伸的轴线为中心。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定位成使得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与出口主体壳内表面1194上的目标位置相对(例如,取决于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的应用,取决于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的空间要求,等等)。
还原剂输送系统1100还可以包括出口主体壳温度传感器耦合件。出口主体壳温度传感器耦合件可耦合到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并被配置为耦合到下游温度传感器142。出口主体壳温度传感器耦合件可以被配置为向下游温度传感器142提供排气和/或接收下游温度传感器142,使得下游温度传感器142延伸到出口主体壳1188中。下游温度传感器142可以确定在排气(例如,经由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182等)流入出口主体壳之后的排气的温度。
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116是耦合在一起的分离的部件不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110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116也可以在结构上成一体(例如,由一体式构造形成等)。
V.第三例还原剂输送系统
图20-图28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在各种实施例中,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是还原剂输送系统102。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类似于还原剂输送系统200。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包括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1901(例如,壳、框架、组件等)。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1901包括入口主体1904(例如,壳、框架、组件等)。入口主体1904包括入口主体入口1906(例如,开口、孔等)。入口主体入口1906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排气导管系统104的排气。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被定位在微粒过滤器106的下游,使得入口主体入口1906接收来自微粒过滤器106的排气。
入口主体1904包括入口主体耦合器1908(例如,主体等)。入口主体耦合器1908与入口主体入口1906交界。入口主体耦合器1908围绕入口主体入口1906耦合到排气导管系统104。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耦合器1908是圆形的。
入口主体1904还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例如,主体、框架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1912(例如,面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1912沿圆弧设置。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1912与入口主体耦合器1908的入口主体耦合器耦合表面1914(例如,面等)接触。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耦合器耦合表面1914沿圆弧设置。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1912耦合到入口主体耦合器耦合表面1914。
入口主体1904还包括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916(例如,主体、框架等)。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916包括与入口主体耦合器耦合表面1914接触的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1918(例如,面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1918沿圆弧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1912沿着具有第一半径的圆弧设置,并且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1918沿着具有第一半径的圆弧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1912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1918都沿着相同的圆设置。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1918耦合到入口主体耦合器耦合表面1914。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配合表面1920(例如,面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配合表面1920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1912邻接。类似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916包括入口主体外传送壳配合表面1922(例如,面等)。入口主体外传送壳配合表面1922与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1918邻接。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配合表面1920耦合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体配合表面1922,使得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耦合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916。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916共同限定入口主体腔1924(例如,空隙、区域、空间等)。
入口主体1904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1926(例如,主体、框架等)。入口主体内壳1926被包含在入口主体腔1924内。入口主体内壳1926不包括类似于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228或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232的凸缘。入口主体内壳1926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的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928(例如,面等)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916的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1930(例如,面等)分开。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928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1912相对。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1930与入口主体外传送壳配合表面1922相对。
入口主体内壳1926包括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入口主体内壳1926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与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邻接。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与入口主体外传送壳配合表面1922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928分开。如本文较详细地解释的,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被成形为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928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1930相匹配,使得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928之间的间隙沿着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928基本恒定,并且近似等于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1930之间的沿着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1930基本恒定的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间隙近似等于8.5mm。
入口主体1904还包括分流板1936(例如,凸缘、壁等)。分流板1936至少部分地被包含在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内。分流板1936包括分流板耦合表面1938(例如,面等)。分流板耦合表面1938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在各种实施例中,分流板耦合表面1938沿着分流板耦合表面1938的长度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例如,使得排气在分流板耦合表面1938和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之间的流动被禁止等)。在其它实施例中,分流板耦合表面1938不沿着分流板耦合表面1938的长度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而是在沿着分流板耦合表面1938的一个或更多个位置处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例如,使得排气在分流板耦合表面1938和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之间的流动被促进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分流板耦合表面1938沿圆弧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分流板耦合表面1938沿椭圆弧设置。
入口主体入口1906沿着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设置。分流板耦合表面1938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分开第九距离D9。在各种实施例中,D9沿着分流板耦合表面1938是恒定的(例如,分流板耦合表面1938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等)。在一些实施例中,D9近似等于30.6mm。
入口主体入口1906由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942(例如,质心等)限定。分流板1936包括分流板面板1943(例如,面、表面、部分等)。分流板面板1943与分流板耦合表面1938邻接。在各种实施例中,分流板面板1943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在其它实施例中,分流板面板1943相对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成角度(例如,偏斜、倾斜等)。
分流板面板1943包括分流板开口1944(例如,孔等)。分流板开口1944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入口主体入口1906的排气。分流板开口1944促进排气穿过分流板面板1943流动,而不围绕分流板面板1943流动。在各种实施例中,分流板开口1944以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942为中心。分流板开口1944可以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其他类似的形状。
入口主体1904还包括分配器管1946。分配器管1946可以是圆柱形、三棱柱、方棱柱、矩形棱柱或其他类似形状。分配器管1946包括分配器管第一端1948,该分配器管第一端1948围绕分流板开口1944耦合到分流板面板1943。分配器管第一端1948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分流板开口1944的排气。分配器管1946还包括分配器管第二端1950,该分配器管第二端1950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由分配器管第一端1948接收的排气在分配器管1946内朝向分配器管第二端1950传递。
分配器管1946还包括多于一个分配器管孔1952(例如,穿孔、开口、孔洞等)。每一个分配器管孔1952被配置为促进排气从分配器管1946流出分配器管1946。在离开分配器管1946后,排气在分流板1936、分配器管1946、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和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之间流动。在各种实施例中,分配器管孔1952中的至少一些位于离分配器管第二端1950比离分配器管第一端1948更近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大部分分配器管孔1952位于离分配器管第二端1950比离分配器管第一端1948更近的位置。在各种实施例中,每个分配器管孔1952的直径在分流板开口1944的直径的十分之一到为分流板开口1944的直径的五十分之一之间,包括分流板开口1944的直径的十分之一和分流板开口1944的直径的五十分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分配器管孔1952的直径近似等于6.35mm,且分流板开口1944的直径近似等于100mm。
分流板面板1943还包括分流板窗口1954(例如,开口、孔、窗口等)。分流板窗口1954被配置为独立于分流板开口1944接收来自入口主体入口1906的排气。分流板窗口1954促进排气穿过分流板面板1943流动,而不是围绕分流板面板1943流动。排气在离开分流板窗口1954之后,在分流板1936、分配器管1946、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和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之间流动。
在示例实施例中,分流板窗口1954的形状类似于以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942为中心的圆的截头扇形。当沿着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例如,从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942等)测量时,在这种实施例中的分流板窗口1954具有第四扇形角S4。在各种实施例中,S4近似等于20°至90°之间(包括20°和90°)的角度(例如,19°、20°、25°、37°、40°、45°、50°、90°、91°等)。分流板窗口1954可以与分流板开口1944和/或分流板耦合表面1938邻接。分流板窗口1954也可以不形成为以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942为中心的圆的截头扇形,而是形成为不以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942为中心的圆的截头扇形。另外,分流板窗口1954可以不是如圆的截头扇形的形状,而是可以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其他类似的形状。
入口主体1904还包括分离面板1956。分离面板1956耦合到分流板面板1943、分配器管1946、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和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在各种实施例中,分离面板1956沿着分流板窗口1954耦合到分流板面板1943。分离面板1956用于确保在分流板面板1943、分配器管1946、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和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之间流动的排气必须经由分配器管孔1952流过分配器管1946或者经由分流板窗口1954围绕分配器管1946流动。
分配器管1946包括分配器管面板部分1958和分配器管传送部分1960,分配器管面板部分1958和分配器管传送部分1960中的每一个在分配器管第一端1948和分配器管第二端1950之间延伸。分配器管孔1952中没有一个分配器管孔位于分配器管面板部分1958上(例如,分配器管孔1952不位于分配器管面板部分1958上)。相反,所有的分配器管孔1952位于分配器管传送部分1960上。从而,排气不能穿过分配器管面板部分1958。当沿着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例如,从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942等)测量时,分配器管面板部分1958沿着具有第二圆心角τ2的弧设置。从而,分配器管传送部分1960沿着等于360°-τ2的圆心角的弧设置。在各种实施例中,τ2近似等于20°至180°之间(包括20°和180°)的角度(例如,19°、20°、25°、37°、40°、45°、50°、90°、180°、181°等)。
分配器管孔1952沿着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的平面与分离面板1956分开第八分离角φ8。在各种实施例中,φ8大于50°。当沿着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例如,从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942等)测量时,分配器管孔1952分布在第五扇形角S5内。在各种实施例中,S5近似等于80°至220°之间(包括80°和220°)的角度(例如79°、80°、90°、100°、140°、145°、150°、220°、221°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τ2等于或大于S5,且分配器管面板部分1958和/或分流板窗口1954被定位成使得当沿着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观察时,只有分配器管面板部分1958被包含在以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942为中心、直径等于分配器管1946的直径的圆的扇区中,其中扇形的扇形角等于S5(例如,分配器管传送部分1960不被包含在扇形内)。
入口主体入口1906被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1962一分为二。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1962将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1901一分为二并与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942相交。
入口主体内壳1926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1963(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1963与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邻接。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1963沿着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大致平行的平面设置,并且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分开第十距离D10,其大致情形在图22中示出。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还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1964(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1964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928邻接。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1964沿着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大致平行的平面设置,并且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分开第十一距离D11,其大致情形在图22中示出。D11大于D10,且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1964与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1963隔开(例如,分开等)。
入口主体内壳1926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突出表面1965(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内壳突出面1965与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和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1963邻接。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还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1966(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1966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928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1964邻接。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1966与入口主体内壳突出表面1965隔开。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还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凹槽1968(例如,凹陷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凹槽1968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1964相对。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凹槽1968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1970(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1970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1964相对。
入口主体内壳1926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凹槽1967(例如,凹陷等)。入口主体内壳凹槽1967与入口主体内壳分流面1963相对。入口主体内壳凹槽1967包括入口主体内壳外安装表面1971(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内壳外安装面1971与入口主体内壳分流面1963相对。入口主体内壳外安装表面1971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1970隔开。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包括外喷射孔1972(例如,开口、孔洞、窗扣等)。外喷射孔1972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1970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1964。外喷射孔1972被配置为接收喷射安装件1974(例如,安装板等)。喷射安装件1974被配置为耦合到配给模块192和/或喷射器120,使得配给模块192和/或喷射器120被定位成经由外喷射孔1972将还原剂提供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体1910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1970大致沿着平面设置,并且促进喷射安装件1974以各种不同的定向进行耦合,从而适应配给模块192和/或喷射器120的各种构型。
入口主体内壳1926还包括内喷射孔1973。内喷射孔1973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内壳外安装表面1971和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1963。内喷射孔1973被配置为接收喷射安装件1974(例如,安装板等)。喷射安装件1974在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和入口主体内壳1926之间延伸。入口主体内壳外安装表面1971大致沿着平面设置,并且促进喷射安装件1974以各种不同的定向进行耦合,从而适应配给模块192和/或喷射器120的各种构型。
入口主体内壳1926还包括设置在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上的多于一个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例如,穿孔、开口、孔洞等)。每个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在分配器管1946内或围绕分配器管1946设置在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上。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中的至少一个在分配器管1946内设置在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上,以及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中的至少一个围绕分配器管1946设置在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上。每个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被配置为促进排气从入口主体内壳1926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之间和/或从入口主体内壳1926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916之间通过进入入口主体内壳1926。
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沿着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的平面与分离面板1956分开第九分离角φ9。在各种实施例中,φ9大于5°。当沿着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例如,从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942等)测量时,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分布在第六扇形角S6内。在各种实施例中,S6近似等于80°至180°之间(包括80°和180°)的角度(例如79°、80°、90°、100°、140°、145°、150°、180°、181°等)。
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中的至少一些与分配器管孔1952中的至少一些对准。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中的至少一些位于离分配器管第二端1950比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更近的位置。在各种实施例中,每个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的直径在分流板开口1944的直径的十分之一到为分流板开口1944的直径的五十分之一之间,包括分流板开口1944的直径的十分之一和分流板开口1944的直径的五十分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的直径近似等于6.35mm。
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1904还包括护罩组件1976(例如,覆盖物等)。护罩组件1976类似于护罩组件290。护罩组件1976沿着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1964设置,并被配置为部分地护挡通过外喷射孔1972提供的还原剂免受排气的影响。
护罩组件1976包括护罩凸缘1977(例如,带等)。护罩凸缘1977类似于护罩凸缘292。护罩凸缘1977围绕外喷射孔1972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体分流表面1964。护罩凸缘1977围绕内喷射孔1973延伸,并且可以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
护罩组件还包括护罩板1978(例如,覆盖物等)。护罩板1978可以类似于护罩板294。护罩板1978可以耦合到护罩凸缘1977和入口主体内壳1926,而不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
护罩组件1976还包括护罩引导件1979(例如,翅片、壁、屏障等)。护罩引导件1979类似于护罩引导件295。护罩引导件1979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1926。护罩引导件1979还耦合到护罩凸缘1977和/或护罩板1978。
在护罩板1978、护罩凸缘1977、护罩引导件1979、入口主体内壳1926(例如,围绕内喷射孔1973等)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928之间形成护罩入口1980(例如,孔、窗口、孔洞等)。护罩入口1980可以类似于护罩入口296。护罩入口1980接收排气并将排气提供到护罩组件1976中,并因此围绕外喷射孔1972。该排气可辅助推动还原剂围绕分配器管1946。护罩引导件1979将在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928之间和/或在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1928之间流动的排气的一部分引导到护罩入口1980中。
在护罩凸缘1977和护罩板1978之间形成护罩出口1981(例如,孔、窗口、孔洞等)。护罩出口1981可以类似于护罩出口297。排气经由护罩出口1981离开护罩组件1976(例如,在还原剂已经被提供到排气中之后等)。
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916包括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982(例如,孔、开口等)。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982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1930并且邻近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982是椭圆形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982是圆形、正方形、矩形或其它类似的形状。
入口主体内壳1926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983(例如,孔、开口等)。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983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并且邻近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982。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983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982是同心的(例如,同心椭圆、同心圆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983是椭圆形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983是圆形、正方形、矩形或其它类似的形状。
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1901还包括内传送管1984(例如,导管、管路、连接器等)。内传送管1984围绕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982耦合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916。内传送管1984包括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985和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986。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985与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986邻接,并且通过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986与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916分开。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986从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985向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916逐渐弯曲,以便于(例如,由于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916的圆化的形状等)促进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986抵靠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916的齐平配合。
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985以内传送管中心轴线1987为中心。内传送管中心轴线1987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982和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983,并与入口主体内壳1926相交。在各种实施例中,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985具有沿着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正交、与内传送管中心轴线1987相交并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1962相交的平面的椭圆形横截面。在其它实施例中,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985具有沿着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正交、与内传送管中心轴线1987相交并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1962相交的平面的圆形、正方形、矩形或其它类似形状的横截面。
内传送管中心轴线1987沿着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的平面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1962分开第十分离角φ10。在各种实施例中,φ10小于或近似等于50°。在一些实施例中,φ10近似等于14°。
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985耦合到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1901的出口主体1990(例如,壳、框架、组件等)的出口主体壳1988(例如,主体、框架等)。具体地说,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985围绕出口主体壳入口1992(例如,孔、开口等)耦合到出口主体壳1988。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1904仅通过内传送管1984耦合到出口主体1990。出口主体壳入口1992延伸穿过出口主体壳1988的出口主体壳内表面1994(例如,面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出口主体壳入口1992是椭圆形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出口主体壳入口1992是圆形、正方形、矩形或其它类似的形状。
出口主体壳入口1992、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982和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983之间的关系使得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大致为Z形或大致为S形。该形状使得相比于出口主体壳入口1992、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1982和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983被布置成还原剂输送系统大致为B形或大致为I形的情况而言排气在内传送管1984内在入口主体1904和出口主体1990之间(例如,在入口主体1904的中心点和出口主体1990的中心点之间等)的相同距离内行进更长的时间。
出口主体1990不包括类似于入口主体内壳1926的内壳或类似于分流板1936的分流板。然而,出口主体1990包括出口主体出口1996(例如,开口、孔等)。出口主体出口1996被配置为向排气导管系统104提供排气。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被定位在SCR催化剂构件108的上游,使得SCR催化剂构件108接收来自出口主体出口1996的排气。
出口主体1990还包括出口主体耦合器1998(例如,主体等)。出口主体耦合器1998与出口主体出口1996交界。出口主体耦合器1998围绕出口主体出口1996耦合到排气导管系统104。在各种实施例中,出口主体耦合器1998是圆形的。
出口主体1990还包括穿孔板2000(例如,壁、凸缘等)。穿孔板2000横跨出口主体壳1988的直径延伸。穿孔板2000包括穿孔板连接表面2002(例如,面等)。在各种实施例中,穿孔板耦合表面2002沿圆形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穿孔板耦合表面2002沿椭圆设置。
穿孔板2000还包括多于一个穿孔板穿孔2004(例如,孔、开口、孔洞等)。穿孔板2000耦合到出口主体壳1988,使得从出口主体出口1996流出的排气首先经由穿孔板穿孔2004中的一个穿过穿孔板2000(例如,使得没有排气可以绕过穿孔板2000等)。
出口主体1990还包括第一导流器2006和第二导流器2008。第一导流器2006和第二导流器2008在出口主体壳1988内延伸。第一导流器2006和第二导流器2008各自耦合到出口主体壳内表面1994和/或穿孔板2000。第一导流器2006将一部分排气转向出口主体出口1996的第一部分,该出口主体出口1996的第一部分可对应于被定位在出口主体1900下游的基板(substrate)的上段。然而,如本文所解释的,第一导流器2006使得排气的一部分能够通过第一导流器2006流到第二导流器2008。第二导流器2008将排气的一部分转向出口主体出口1996的第二部分,该出口主体出口1996的第二部分可对应于被定位在出口主体1900下游的基板的中段。此外,排气的一部分流过第二导流器2008并被转向出口主体出口1996的第三部分,该出口主体出口1996的第三部分可对应于出口主体1900下游的基板位置的下段。从而,第一导流器2006和第二导流器2008可以横跨定位在出口主体1900下游的基板的整个表面均匀地分配排气。
第一导流器2006以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2010为中心。当通过内传送管1984观察第一导流器2006时,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2010横跨出口主体壳入口1992延伸。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2010沿着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的平面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1962分开第十一分离角φ11。在各种实施例中,φ11大于近似等于50°。在一些实施例中,φ11等于φ10与90°的和,使得内传送管中心轴线1987和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2010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φ11近似等于76°。
第一导流器2006用于接收来自内传送管1984的排气,并使排气在出口主体1990内重新定向,以帮助排气在出口主体1990内旋转。该旋转增强了还原剂和排气在出口主体1990内的混合。此外,这种旋转增加了对还原剂的热传递,从而增加了还原剂的分解并减轻了还原剂在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的各个表面上的冲击。此外,该旋转还降低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的背压,因为在由第一导流器2006引起的排气在出口主体1990内的旋转期间,离开内传送管1984的排气的动量逐渐释放。通过选择φ11,第一导流器2006提供的旋转可以针对目标应用进行定制。
第二导流器2008以第二导流器中心轴2012为中心。当通过内传送管1984观察第二导流器2008时,第二导流器中心轴线2012横跨出口主体壳入口1992延伸。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导流器中心轴线2012与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2010相交。第二导流器中心轴线2012沿着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的平面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1962分开第十二分离角φ12。在各种实施例中,φ12大于近似等于50°。在一些实施例中,φ12等于φ10与90°的和,使得内传送管中心轴线1987和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2010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φ12等于φ11,使得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2010和第二导流器中心轴线2012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φ12近似等于76°。
第二导流器2008用于接收来自内传送管1984的排气,并使排气在出口主体1990内重新定向,以帮助排气在出口主体1990内旋转。该旋转增强了还原剂和排气在出口主体1990内的混合。此外,这种旋转增加了对还原剂的热传递,从而增加了还原剂的分解并减轻了还原剂在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的各个表面上的冲击。此外,该旋转还降低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的背压,因为在由第一导流器2006引起的排气在出口主体1990内的旋转期间,离开内传送管1984的排气的动量逐渐释放。通过选择φ12,第一个导流器2006提供的旋转可以针对目标应用而进行定制。
还原剂可冲击第一导流器2006和/或第二导流器2008。然而,由于第一导流器2006和第二导流器2008浸没在排气中(例如,排气在第一导流器2006的前面和在第一导流器2006的后面流动,排气在第二导流器2008的前面和在第二导流器2008的后面流动),第一导流器2006和第二导流器2008可被排气加热到相对高的温度。该加热促进冲击在第一导流器2006和/或第二导流器2008上的还原剂的分解。
在操作中,排气(例如,从排气导管系统104等)流入入口主体入口1906。如本文所述,流过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的排气被各种不同地引导、转向和分离,以便促进还原剂在排气中的增强混合和分解,并减轻还原剂在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的各个表面上的冲击。以这些方式,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可在用于增强还原剂在排气中的混合和分解并减轻还原剂的冲击方面比不包括类似机制的其他系统更理想(例如,由于对这些系统中还原剂沉积物的额外清洁等)。
排气的第一部分流过分流板窗口1954并在分流板面板1943、分离面板1956、分配器管面板部分1958、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1963和入口主体内壳突出表面1965之间流动,且随后沿着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1963、入口主体内壳突出表面1965和/或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以及围绕传送管1946流动。当排气围绕传送管1946流动时,导致排气形成涡流(例如,关于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1942并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正交的轴线等)。然后,排气的第一部分经由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983流入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986。
在流入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986之前,排气的第一部分通过外喷射孔1972和内喷射孔1973提供还原剂。还原剂与排气的第一部分混合,并使还原剂与排气的第一部分围绕传送管1946形成涡流。
排气的第一部分中的喷射辅助部分经由护罩入口1980(例如,在护罩板1978、护罩凸缘1977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1964等之间)流入护罩组件1976。排气的喷射辅助部分经由外喷射孔1972和内喷射孔1973(例如,从喷射器120和/或配给模块192)提供还原剂。然后,排气的第一部分中的喷射辅助部分经由护罩出口1981离开护罩组件1976。排气的喷射辅助部分可以帮助推动还原剂围绕传送管1946。具体地说,护罩组件1976可以保护排气和还原剂远离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的流动免受排气朝向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的流动的影响,由此使得另外的还原剂能够被提供到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986(例如,而不是被推动抵靠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上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喷射辅助部分可以近似等于进入入口主体入口1906的总排气流量的5%、4%、3%、2%或其他类似值。
与流过分流板窗口1954的排气不同,排气的第二部分流过分流板开口1944并进入传送管1946。排气的第二部分从传送管第一端1948流向传送管第二端1950。然后,排气的第二部分经由传送管孔1952离开传送管1946,并在分流板面板1943、分离面板1956、分配器管面板部分1958、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1963和入口主体内壳突出表面1965之间与排气的第一部分汇合。
由于与分流板窗口1954分开,在排气的第一部分已经开始旋转之后,排气的第二部分与排气的第一部分汇合。从而,通过将排气的第二部分引入到排气的第一部分中并没有显著减小排气的第一部分的旋转。此外,传送管孔1952中的至少一些可以与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983对准。从而,离开这些传送管孔1952的排气的第二部分可将排气朝向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983推动。传送管孔1952的位置被选择成使得离开每个传送管孔1952的排气基本上不会改变排气关于传送管1946的涡流。此外,在传送管1946内流动的排气(例如,与已经与还原剂混合的排气等相比)相对较热。从而,减轻了还原剂对传送管1946的冲击。
与流过分流板窗口1954的排气或流过分流板开口1944的排气不同,排气的第三部分在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928和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之间(例如,在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和入口主体内壳1926之间等)以及在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1930和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之间(例如,在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916和入口主体内壳1926之间等)流动。排气产生沿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的流动,这减轻还原剂对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的冲击(例如,由于相对热的排气对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的加热等)。
排气的第三部分中的一些流过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并进入入口主体内壳1926,或者穿过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并进入传送管1946。具体地,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中的一些入口主体内壳孔以传送管1946为界(例如,外接、封闭等),而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中的其他的入口主体内壳孔部分地以传送管1946为界(例如,外接、交界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中的至少一些与传送管孔1952中的至少一些对准(例如,当在传送管孔1952沿其设置的平面上观察时,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的中心轴线横跨传送管孔1952延伸,当在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沿其设置的平面上观察时,传送管孔1952的中心轴线横跨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延伸等)。因此,从对准的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流出的排气和从传送管孔1952流出的排气混合,并且可被共同地朝向入口主体内壳出口1983引导。因此,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的背压可以被降低。流过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并进入传送管1946的排气帮助传送管1946将排气引导到传送管孔1952中。从而,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的背压可以被降低。此外,流过所有入口主体内壳孔1975的排气(例如,与已经与还原剂混合的排气等相比)相对较热。因此,减轻了还原剂对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和/或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1934的冲击。
在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1928和入口主体内壳壁1932之间流动的一些排气被通过护罩引导件1979引导到护罩入口1980中。
在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986内流动的排气流向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985。在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985内流动的排气流入出口主体壳1988。在出口主体壳1988内流动的排气可以沿着出口主体壳内表面1994流动,以便使排气形成涡流。这种涡流可以通过φ10增强,φ10有效地使排气半切向地(例如,相对于轴向、相对于径向等)流入出口主体壳1988。此外,该涡流可以通过第一导流器2006和/或第二导流器2008而增强。
然后,在出口主体壳1988内流动的排气流过穿孔板2000并经由出口主体出口1996离开出口主体1990。通过流过穿孔板2000,排气的流动可以被直化,从而增强流向排气后处理系统100的位于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下游的部件(例如,SCR催化剂构件108等)的排气的均匀性。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还可以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例如,突出物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的外表面延伸(例如,突出、突起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位于外喷射孔1972的上游。从而,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耦合安装件的传感器可以经受相对高的排气流速,并且可以基本上与还原剂隔离,从而使得能够由传感器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例如,由于传感器没有被还原剂沉积物覆盖等)。在其他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位于其他位置。
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还可以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温度传感器耦合件。入口主体外安装壳温度传感器耦合件可以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并且被配置为耦合到上游温度传感器138。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被配置为向上游温度传感器138提供排气和/或接收上游温度传感器138,使得上游温度传感器138延伸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中。上游温度传感器138可以确定在排气流入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986之前排气的温度。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还可以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二传感器耦合安装件(例如,突出物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二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的外表面延伸(例如,突出、突起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二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以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入口1906(例如,正交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1940等)的轴线为中心。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还可以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压力传感器耦合件。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压力传感器耦合件可以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二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并且被配置为耦合到压力传感器140。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二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被配置为向压力传感器140提供排气和/或接收压力传感器140使得压力传感器140延伸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中。压力传感器140可以在排气流入内传送管弯曲部分1986之前确定排气的压力。
出口主体壳1988还可以包括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例如,突出物等)。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从出口主体壳1988的外表面延伸。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以横跨出口主体壳1988延伸的轴线为中心。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定位成使得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与出口主体壳内表面1994上的目标位置相对(例如,取决于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的应用,取决于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的空间要求,等等)。
还原剂输送系统1900还可以包括出口主体壳温度传感器耦合件。出口主体壳温度传感器耦合件可耦合到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并被配置为耦合到下游温度传感器142。出口主体壳温度传感器耦合件可以被配置为向下游温度传感器142提供排气和/或接收下游温度传感器142,使得下游温度传感器142延伸到出口主体壳1988中。下游温度传感器142可以确定在排气(例如,经由内传送管直线部分1985等)流入出口主体壳之后的排气的温度。
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916是耦合在一起的分离的部件不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1910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1916也可以在结构上成一体(例如,由一体式构造形成等)。
VI.第四示例还原剂输送系统
图29-图37示出了根据示例实施例的还原剂输送系统2900。在各种实施例中,还原剂递送系统2900是还原剂递送系统102。还原剂输送系统2900类似于还原剂输送系统200。还原剂输送系统2900包括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2901(例如,壳、框架、组件等)。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2901包括入口主体2904(例如,壳、框架、组件等)。入口主体2904包括入口主体入口2906(例如,开口、孔等)。入口主体入口2906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排气导管系统104的排气。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原剂输送系统2900被定位在微粒过滤器106的下游,使得入口主体入口2906接收来自微粒过滤器106的排气。
入口主体2904包括入口主体耦合器2908(例如,主体等)。入口主体耦合器2908与入口主体入口2906交界。入口主体耦合器2908围绕入口主体入口2906耦合到排气导管系统104。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耦合器2908是圆形的。
入口主体2904还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例如,主体、框架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2912(例如,面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2912沿圆弧设置。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2912与入口主体耦合器2908的入口主体耦合器耦合表面2914(例如,面等)接触。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耦合器耦合表面2914沿圆弧设置。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2912耦合到入口主体耦合器耦合表面2914。
入口主体2904还包括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916(例如,主体、框架等)。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916包括与入口主体耦合器耦合表面2914接触的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2918(例如,面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2918沿圆弧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2912沿着具有第一半径的圆弧设置,并且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2918沿着具有第一半径的圆弧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2912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2918都沿着相同的圆设置。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2918耦合到入口主体耦合器耦合表面2914。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配合表面2920(例如,面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配合表面2920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2912邻接。类似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916包括入口主体外传送壳配合表面2922(例如,面等)。入口主体外传送壳配合表面2922与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表面2918邻接。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配合表面2920耦合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配合表面2922,使得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耦合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916。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916共同限定入口主体腔2924(例如,空隙、区、空间等)。
入口主体2904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2926(例如,主体、框架等)。入口主体内壳2926被包含在入口主体腔2924内。入口主体内壳2926不包括类似于入口主体内壳第一凸缘228或入口主体内壳第二凸缘232的凸缘。入口主体内壳2926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的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928(例如,面等)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916的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2930(例如,面等)分开。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928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表面2912相对。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2930与入口主体外传送壳配合表面2922相对。
入口主体内壳2926包括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入口主体内壳2926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2934。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2934与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邻接。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2934与入口主体外传送壳配合表面2922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928分开。如本文较详细地解释的,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2934被成形为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928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2930相匹配,使得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2934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928之间的间隙沿着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928基本恒定,并且近似等于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2934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2930之间的沿着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2930基本恒定的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间隙近似等于8.5mm。
入口主体2904还包括分流板2936(例如,凸缘、壁等)。分流板2936至少部分地被包含在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内。分流板2936包括分流板耦合表面2938(例如,面等)。分流板耦合表面2938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在各种实施例中,分流板耦合表面2938沿着分流板耦合表面2938的长度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例如,使得排气在分流板耦合表面2938和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之间的流动被禁止等)。在其它实施例中,分流板耦合表面2938不沿着分流板耦合表面2938的长度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而是在沿着分流板耦合表面2938的一个或更多个位置处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例如,使得排气在分流板耦合表面2938和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之间的流动被促进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分流板耦合表面2938沿圆弧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分流板耦合表面2938沿椭圆弧设置。
入口主体入口2906沿着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设置。分流板耦合表面2938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隔开第十二距离D12。在各种实施例中,D12沿着分流板耦合表面2938是恒定的(例如,分流板耦合表面2938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等)。在一些实施例中,D12近似等于28.6mm。
入口主体入口2906由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2942(例如,质心等)限定。分流板2936包括分流板面板2943(例如,面、表面、部分等)。分流板面板2943与分流板耦合表面2938邻接。在各种实施例中,分流板面板2943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在其它实施例中,分流板面板2943相对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成角度(例如,偏斜、倾斜等)。
分流板面板2943包括分流板开口2944(例如,孔等)。分流板开口2944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入口主体入口2906的排气。分流板开口2944促进排气穿过分流板面板2943流动,而不是围绕分流板面板2943流动。在各种实施例中,分流板开口2944以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2942为中心。分流板开口2944可以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其他类似的形状。
入口主体2904还包括分配器管2946。分配器管2946可以是圆柱形、三棱柱、方棱柱、矩形棱柱或其他类似形状。分配器管2946包括分配器管第一端2948,分配器管第一端2948围绕分流板开口2944耦合到分流板面板2943。如图34所示,分配器管第一端2948的直径可以大于分流板开口2944的直径。分配器管第一端2948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分流板开口2944的排气。分配器管2946还包括分配器管第二端2950,分配器管第二端2950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2934。由分配器管第一端2948接收的排气在分配器管2946内向分配器管第二端2950传递。
分配器管2946还包括多于一个分配器管孔2952(例如,穿孔、开口、孔洞等)。每一个分配器管孔2952被配置为便于排气从分配器管2946流出分配器管2946。在离开分配器管2946后,排气在分流板2936、分配器管2946、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和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2934之间流动。在各种实施例中,分配器管孔2952中的至少一些位于离分配器管第二端2950比离分配器管第一端2948更近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大部分(例如,超过一半、全部等)分配器管孔2952位于离分配器管第二端2950比离分配器管第一端2948更近的位置。在各种实施例中,每个分配器管孔2952的直径在分流板开口2944的直径的四分之一到分流板开口2944的直径的五十分之一之间,包括分流板开口2944的直径的十分之一和分流板开口2944的直径的五十分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分配器管孔2952的直径近似等于6.35mm,以及分流板开口2944的直径近似等于100mm。
分流板面板2943还包括分流板窗口2954(例如,开口、孔、窗口等)。分流板窗口2954被配置为独立于分流板开口2944从入口主体入口2906接收排气。分流板窗口2954促进排气穿过分流板面板2943流动,而不是围绕分流板面板2943流动。排气在离开分流板窗口2954之后,在分流板2936、分配器管2946、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和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2934之间流动。
在示例实施例中,分流板窗口2954的形状类似于以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2942为中心的圆的截头扇形。当沿着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例如,从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2942等)测量时,在这种实施例中的分流板窗口2954具有第七扇形角S7。在各种实施例中,S7近似等于在20°至90°之间(包括20°和90°)的角度(例如,19°、20°、25°、37°、40°、45°、50°、90°、91°等)。分流板窗口2954可以与分流板开口2944和/或分流板耦合表面2938邻接。分流板窗口2954也可以不形成为以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2942为中心的圆形的截头扇形,而是形成为不以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2942为中心的圆形的截头扇形。另外,分流板窗口2954可以不是如圆的截头扇形的形状,而是可以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其他类似的形状。
入口主体2904还包括分离面板2956。分离面板2956耦合到分流板面板2943、分配器管2946、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和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2934。在各种实施例中,分离面板2956沿着分流板窗口2954耦合到分流板面板2943。分离面板2956用于确保在分流板面板2943、分配器管2946、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和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2934之间流动的排气必须经由分配器管孔2952流过分配器管2946或者经由分流板窗口2954围绕分配器管2946流动。
分配器管2946包括分配器管面板部分2958和分配器管传送部分2960,分配器管面板部分2958和分配器管传送部分2960每个都在分配器管第一端2948和分配器管第二端2950之间延伸。分配器管孔2952中没有一个位于分配器管面板部分2958上(例如,分配器管孔2952不位于分配器管面板部分2958上)。相反,所有的分配器管孔2952都位于分配器管传送部分2960上。从而,排气不能穿过分配器管面板部分2958。当沿着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例如,从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2942等)测量时,分配器管面板部分2958沿着具有第三圆心角τ3的弧设置。从而,分配器管传送部分2960沿着等于360°-τ3的圆心角的弧设置。在各种实施例中,τ3近似等于180°至300°之间(包括180°和300°)的角度(包括180°、190°、200°、210°、250°、270°、280°、290°、300°、301°等)。在一些实施例中,τ3等于或大于S7,并且分配器管面板部分2958和/或分流板窗口2954被定位成使得当沿着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观察时,仅分配器管面板部分2958被包含在以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2942为中心、直径等于分配器管2946的直径的圆的扇形内,其中该扇形具有等于S7的扇形角(例如,分配器管传送部分2960不被包含在该扇形内)。
分配器管孔2952沿着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的平面与分离面板2956分开第十三分离角φ13。在各种实施例中,φ13大于5°。当沿着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例如,从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2942等)测量时,分配器管孔2952分布在第八扇形角S8内。在各种实施例中,S8近似等于在40°至100°且包括40°和100°的范围内的角度(例如39°、40°、45°、50°、90°、95°、100°、101°等)。
入口主体入口2906被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962一分为二。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962将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2901一分为二并与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2942相交。
入口主体内壳2926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2963(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2963与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邻接。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2963沿着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大致平行的平面设置,并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分开第十三距离D13。在各种实施例中,D13大于D12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还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2964(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2964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928邻接。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2964沿着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大致平行的平面设置,并且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分开第十四距离D14。D14大于D13,并且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2964与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2963隔开(例如,分开等)。在各种实施例中,D14大于D12
入口主体内壳2926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突出表面2965(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内壳突出表面2965与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和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2963邻接。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还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2966(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2966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928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2964邻接。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2966与入口主体内壳突出表面2965隔开。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还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凹槽2968(例如,凹陷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凹槽2968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2964相对。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凹槽2968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2970(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2970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2964相对。
入口主体内壳2926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凹槽(例如,凹陷等)。入口主体内壳凹槽与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2963相对。入口主体内壳凹槽包括入口主体内壳外安装表面2971(例如,面、面板等)。入口主体内壳外安装表面2971与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2963相对。入口主体内壳外安装表面2971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2970隔开。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包括外喷射孔2972(例如,开口、孔洞、窗口等)。外喷射孔2972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2970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2964。外喷射孔2972被配置为接收喷射安装件2974(例如,安装板等)。喷射安装件2974被配置为耦合到配给模块112和/或喷射器120,使得配给模块112和/或喷射器120被定位成经由外喷射孔2972将还原剂提供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2970大致沿着平面设置,并且促进喷射安装件2974以各种不同的定向进行耦合,从而适应配给模块112和/或喷射器120的各种构型。
入口主体内壳2926还包括内喷射孔2973。内喷射孔2973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内壳外安装表面2971和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2963。内喷射孔2973被配置为接收喷射安装件2974(例如,安装板等)。喷射安装件2974在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和入口主体内壳2926之间延伸。入口主体内壳外安装表面2971大致沿着平面设置,并且促进喷射安装件2974以各种不同的定向进行耦合,从而适应配给模块112和/或喷射器120的各种构型。
入口主体内壳2926还包括围绕分配器管2946设置在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2934上的多于一个入口主体内壳孔2975(例如,穿孔、开口、孔洞等)。每个入口主体内壳孔2975被配置为促进排气从入口主体内壳2926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之间和/或从入口主体内壳2926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916之间通过进入入口主体内壳2926。
入口主体内壳孔2975沿着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的平面与分离面板2956分开第十四分离角φ14。在各种实施例中,φ14大于160°。当沿着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例如,从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2942等)测量时,入口主体内壳孔2975分布在第九扇形角S9内。在各种实施例中,S9近似等于80°至180°之间(包括80°和180°)的角度(例如79°、80°、90°、100°、140°、145°、150°、180°、181°等)。
入口主体内壳孔2975中的至少一些与分配器管孔2952中的至少一些对准。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孔2975中的至少一些位于离分配器管第二端2950比离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更近的位置。在各种实施例中,每个入口主体内壳孔2975的直径在分流板开口2944的直径的十分之一到为分流板开口2944的直径的五分之一之间,包括分流板开口2944的直径的十分之一和分流板开口2944的直径的五十分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入口主体内壳孔2975的直径近似等于6.35mm。
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2904还包括护罩组件2933(例如,覆盖物等)。护罩组件2933类似于护罩组件290。护罩组件2933沿着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2964设置,并被配置为部分地护挡通过外喷射孔2972提供的还原剂免受排气的影响。护罩组件2933包括护罩凸缘2935(例如,带等)。护罩凸缘2935类似于护罩凸缘292。护罩凸缘2935围绕外喷射孔2972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2964。护罩凸缘2935围绕内喷射孔2973延伸。护罩组件2933还包括护罩引导件2937(例如,翅片、壁、屏障等)。护罩引导件2937类似于护罩引导件295。护罩引导件2937可耦合到入口主体内壳2926和护罩凸缘2935。类似于护罩入口296的护罩入口2939(例如,孔、窗口、孔洞等)可以形成在护罩凸缘2935、护罩引导件2937、入口主体内壳2926(例如,围绕内喷射孔2973等)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928之间。护罩入口2939可接收排气并将排气提供到护罩组件2933中,并因此围绕外喷射孔2972。该排气可辅助推动还原剂离开分离面板2956并围绕分配器管2946。护罩引导件可将在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928之间和/或在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2928之间流动的排气的一部分引导到护罩入口2939中。护罩组件还可以包括护罩出口2941。护罩出口2941类似于护罩出口297。排气可(例如,在还原剂已被提供到排气中之后,等等)经由护罩出口2941离开护罩组件2933。护罩组件2933还可以包括类似于护罩板294的护罩板(例如,覆盖物等)。护罩板可以耦合到护罩凸缘2935和入口主体内壳2926,而不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
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916包括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2976(例如,孔、开口等)。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2976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2930并且邻近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2976是椭圆形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2976是圆形、正方形、矩形或其它类似的形状。
入口主体内壳2926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出口2978(例如,孔、开口等)。入口主体内壳出口2978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并且邻近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2976。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出口2978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2976是同心的(例如,同心椭圆、同心圆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出口2978是椭圆形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出口2978是圆形、正方形、矩形或其它类似的形状。
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2901还包括内传送管2980(例如,导管、管路、连接器等)。内传送管2980围绕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2976耦合到入口主体外部传送壳2916。内传送管2980以内传送管中心轴线2986为中心。内传送管中心轴线2986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2976和入口主体内壳出口2978,并与入口主体内壳2926相交。
内传送管中心轴线2986沿着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的平面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962分开第十五分离角φ15。在各种实施例中,φ15为0°,使得内传送管中心轴线2986平行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962。
内传送管2980耦合到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2901的出口主体2990(例如,壳、框架、组件等)的出口主体壳2988(例如,主体、框架等)。具体地说,内传送管2980围绕出口主体壳入口2992(例如,孔、开口等)耦合到出口主体壳2988。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2904仅通过内传送管2980耦合到出口主体2990。出口主体壳入口2992延伸穿过出口主体壳2988的出口主体壳内表面2994(例如,面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出口主体壳入口2992是椭圆形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出口主体壳入口2992为圆形、正方形、矩形或其它类似形状。
出口主体壳入口2992、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2976和入口主体内壳出口2978之间的关系使得还原剂输送系统2900大致为B形。
出口主体2990不包括类似于入口主体内壳2926的内壳或类似于分流板2936的分流板。然而,出口主体2990包括出口主体出口2996(例如,开口、孔等)。出口主体出口2996被配置为向排气导管系统104提供排气。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原剂输送系统2900被定位在SCR催化剂构件108的上游,使得SCR催化剂构件108接收来自出口主体出口2996的排气。
出口主体2990还包括出口主体耦合器2998(例如,主体等)。出口主体耦合器2998与出口主体出口2996交界。出口主体耦合器2998围绕出口主体出口2996耦合到排气导管系统104。在各种实施例中,出口主体耦合器2998是圆形的。
出口主体2990还包括穿孔板3000(例如,壁、凸缘等)。穿孔板3000横跨出口主体壳2988的直径延伸。穿孔板3000包括穿孔板耦合表面3002(例如,面等)。在各种实施例中,穿孔板耦合表面3002沿圆形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穿孔板耦合表面3002沿椭圆形设置。
穿孔板3000还包括多于一个穿孔板穿孔3004(例如,孔、开口、孔洞等)。穿孔板3000耦合到出口主体壳2988,使得从出口主体出口2996流出的排气首先经由穿孔板穿孔3004中的一个穿过穿孔板3000(例如,使得没有排气可以绕过穿孔板3000等)。
出口主体2990还包括第一导流器3006和第二导流器3008。第一导流器3006和第二导流器3008在出口主体壳2988内并朝向内传送管2980延伸。第一导流器3006和第二导流器3008各自耦合到出口主体壳内表面2994、穿孔板3000或内传送管2980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导流器3006包括第一导流器直线部分3010和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3012。第一导流器直线部分3010与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3012邻接。第一导流器直线部分3010将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3012与内传送管2980分开。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导流器直线部分3010在内传送管2980和出口主体壳2988内延伸,并且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3012仅在出口主体壳2988内延伸(例如,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3012不延伸到内传送管2980内等)。
第一导流器直线部分3010以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3014为中心。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3014延伸穿过出口主体壳入口2992和内传送管2980。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3014另外地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2976和入口主体内壳出口2978,并与入口主体内壳2926相交。
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3014沿着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的平面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962分开第十六分离角φ16。在各种实施例中,φ16为0°,使得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3014平行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962。在一些实施例中,φ16等于φ15,使得内传送管中心轴线2986和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3014平行。
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3012从第一导流器直线部分3010向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962逐渐弯曲,并且可以延伸穿过并超过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962。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3012的至少一部分关于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中心轴线3016弯曲。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中心轴线3016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3012由沿着与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中心轴线3016正交并且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3014沿其延伸的平面的第五弧长β5限定。
第一导流器3006用于接收来自内部传输管2980的排气,并逐渐使排气在出口主体2990内和穿孔板3000的上游旋转。该旋转增强了还原剂和排气在出口主体2990内的混合。此外,该旋转增加了对还原剂的热传递,从而增加了还原剂的分解并减轻了还原剂在还原剂输送系统2900的各个表面上的冲击。此外,该旋转还降低还原剂输送系统2900的背压,因为在由第一导流器3006引起的排气在出口主体2990内的旋转期间,离开内传送管2980的排气的动量逐渐释放。通过选择φ16和β5,第一导流器3006提供的旋转可以针对目标应用而进行定制。
第二导流器3008包括第二导流器直线部分3020和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3022。第二导流器直线部分3020与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3022邻接。第二导流器直线部分3020将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3022与内传送管2980分开。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导流器直线部分3020在内传送管2980和出口主体壳2988内延伸,且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3022仅在出口主体壳2988内延伸(例如,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3022不延伸到内传送管2980内等)。
第二导流器直线部分3020以第二导流器中心轴线3024为中心。第二导流器中心轴线3024延伸穿过出口主体壳入口2992和内传送管2980。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导流器中心轴线3024另外地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2976和入口主体内壳出口2978,并与入口主体内壳2926相交。
第二导流器中心轴线3024沿着平行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的平面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962分开第十七分离角φ17。在各种实施例中,φ17为0°,使得第二导流器中心轴线3024平行于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962。在一些实施例中,φ17等于φ15,使得内传送管中心轴线2986和第二导流器中心轴线3024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φ17等于φ16,使得第一导流器中心轴线3014和第二导流器中心轴线3024平行。
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3022从第二导流器直线部分3020向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962逐渐弯曲,并且可以延伸穿过并超过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2962。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3022的至少一部分围绕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中心轴线3026弯曲。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中心轴线3026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中心轴线3026平行于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中心轴线3016。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3022由沿着与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中心轴线3026正交并且第二导流器中心轴线3024沿其延伸的平面的第六弧长β6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β6近似等于β5
第二导流器3008用于接收来自内部传送管2980的排气,并逐渐使排气在出口主体2990内和穿孔板3000的上游旋转。该旋转增强了还原剂和排气在出口主体2990内的混合。此外,该旋转增加了对还原剂的热传递,从而增加了还原剂的分解并减轻了还原剂在还原剂输送系统2900的各个表面上的冲击。此外,该旋转还降低还原剂输送系统2900的背压,因为在由第二导流器3008引起的排气在出口主体2990内的旋转期间,离开内传送管2980的排气的动量逐渐释放。通过选择φ17和β6,第二导流器3008提供的旋转可以针对目标应用而进行定制。
还原剂可以冲击到第一导流器3006和/或第二导流器3008上。然而,由于第一导流器3006和第二导流器3008浸没在排气中(例如,排气在第一导流器3006的前面和在第一导流器3006的后面流动,排气在第二导流器3008的前面和在第二导流器3008的后面流动),第一导流器3006和第二导流器3008可以被排气加热到相对高的温度。这种加热促进冲击在第一导流器3006和/或第二导流器3008上的还原剂的分解。
在操作中,排气(例如,从排气导管系统104等)流入入口主体入口2906。如本文所述,流过还原剂输送系统2900的排气被各种不同地引导、转向和分离,以便于促进增强还原剂在排气中的混合和分解,并减轻还原剂在还原剂输送系统2900的各个表面上的冲击。以这些方式,还原剂输送系统2900可在增强还原剂在排气中的混合和分解以及减轻还原剂的冲击方面比不包括类似机制的其他系统更理想(例如,由于对这些系统中还原剂沉积物的额外清洁等)。
排气的第一部分流过分流板窗口2954,并在分流板面板2943、分离面板2956、分配器管面板部分2958、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2934、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2963和入口主体内壳突出表面2965之间流动,且随后沿着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2963、入口主体内壳突出表面2965和/或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2934以及围绕传送管2946流动。当排气围绕传送管2946流动时,导致排气形成涡流(例如,关于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2942并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正交的轴线等)。然后,排气的第一部分经由入口主体内壳出口2978流入内传送管2980。
在流入内传送管2980之前,排气的第一部分通过外喷射孔2972和内喷射孔2973提供还原剂。还原剂与排气的第一部分混合,并使还原剂与排气的第一部分围绕传送管2946形成涡流。
排气的第一部分中的喷射辅助部分可经由护罩入口(例如,在护罩板、护罩凸缘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之间等)流入护罩组件。排气的喷射辅助部分可经由外喷射孔2972和内喷射孔2973(例如,从喷射器120和/或配给模块112)提供还原剂。排气的第一部分中的喷射辅助部分然后可以经由护罩出口离开护罩组件。排气的喷射辅助部分可以辅助推动还原剂围绕传送管2946。具体地说,护罩组件可以保护离开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2934的排气和还原剂的流动免受朝向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2934的排气的流动的影响,从而使另外的还原剂能够被提供到内传送管2980(例如,而不是被推动抵靠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2934上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喷射辅助部分可以近似等于进入入口主体入口2906的总排气流量的5%、4%、3%、2%或其他类似值。
与流过分流板窗口2954的排气不同,排气的第二部分流过分流板开口2944并进入传送管2946。排气的第二部分从传送管第一端2948流向传送管第二端2950。然后,排气的第二部分经由传送管孔2952离开传送管2946,并在分流板面板2943、分离面板2956、分配器管面板部分2958、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2934、入口主体内壳分流表面2963和入口主体内壳突出表面2965之间与排气的第一部分汇合。
通过与分流板窗口2954分开,在排气的第一部分已经开始旋转之后,排气的第二部分与排气的第一部分汇合。从而,通过将排气的第二部分引入到排气的第一部分中,排气的第一部分的旋转并没有显著减小。此外,传送管孔2952中的至少一些可与入口主体内壳出口2978对准。从而,离开这些传送管孔2952的排气的第二部分可将排气朝向入口主体内壳出口2978推动。传送管孔2952的位置被选择成使得离开每个传送管孔2952的排气基本上不会改变排气围绕传送管2946的涡流。此外,在传送管2946内流动的排气(例如,与已经与还原剂等混合的排气相比)相对较热。从而,减轻了还原剂对传送管2946的冲击。
与流过分流板窗口2954的排气或流过分流板开口2944的排气不同,排气的第三部分在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928和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之间(例如,在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和入口主体内壳2926之间等)以及在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2930和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之间(例如,在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916和入口主体内壳2926之间等)流动。排气产生沿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的流动,这减轻还原剂对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的冲击(例如,由于相对热的排气等对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的加热)。
排气的第三部分中的一些流过入口主体内壳孔2975并进入入口主体内壳2926,或者流过入口主体内壳孔2975并进入传送管2946。具体地,入口主体内壳孔2975中的一些入口主体内壳孔以传送管2946为界(例如,外接、封闭等),而入口主体内壳孔2975中的其他入口主体内壳孔部分地与传送管2946交界(例如,外接、边界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内壳孔2975中的至少一些与传送管孔2952中的至少一些对准(例如,当在传送管孔2952沿其设置的平面上观察时,入口主体内壳孔2975的中心轴线横跨传送管孔2952延伸,当在入口主体内壳孔2975沿其设置的平面上观察时,传送管孔2952的中心轴线横跨入口主体内壳孔2975延伸等)。因此,从对准的入口主体内壳孔2975流出的排气和从传送管孔2952流出的排气混合,并可共同地被朝向入口主体内壳出口2983引导。因此,还原剂输送系统2900的背压可以被降低。流过入口主体内壳孔2975并进入传送管2946的排气辅助传送管2946将排气引导到传送管孔2952中。因此,还原剂输送系统2900的背压可以被降低。此外,流过所有入口主体内壳孔2975的排气(例如,与已经与还原剂混合的排气等相比)相对较热。因此,减少了还原剂对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和/或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2934的冲击。
在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2928和入口主体内壳壁2932之间流动的一些排气可以通过护罩引导件引导到护罩入口中。
在内传送管2980内流动的排气流入出口主体壳2988。在出口主体壳2988内流动的排气可以沿着出口主体壳内表面2994流动,以便使排气形成涡流。该涡流可以通过φ15增强,φ15有效地使排气半切向地(例如,相对于轴向、相对于径向等)流入出口主体壳2988。
从内传送管2980流出的排气的第一部分在第一导流器直线部分3010与内传送管2980和/或出口主体壳内表面2994之间流动。这部分排气由于φ16而半切向地进入出口主体壳2988并且沿着第一导流器直线部分3010被引导到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3012。第一导流器弯曲部分3012使得这部分排气随后在出口主体壳2988内形成涡流。
从内传送管2980流出的排气的第二部分在第一导流器直线部分3010和第二导流器直线部分3020之间流动。这部分排气由于φ17而半切向地进入出口主体壳2988并且沿着第二导流器直线部分3020被引导到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3022。第二导流器弯曲部分3022使得这部分排气随后在出口主体壳2988内形成涡流。
然后,在出口主体壳2988内流动的排气流过穿孔板3000并经由出口主体出口2996离开出口主体2990。通过流过穿孔板3000,排气的流动可以被直化,从而增强流向排气后处理系统100的位于还原剂输送系统2900下游的部件(例如,SCR催化剂构件108等)的排气的均匀性。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还可以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例如,突出物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的外表面延伸(例如,突出、突起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位于外喷射孔2972的上游。从而,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的传感器可以经受相对高的排气流速,并且可以基本上与还原剂隔离,从而使得能够由传感器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例如,由于传感器没有被还原剂沉积物覆盖等)。在其他实施例中,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位于其他位置。
还原剂输送系统2900还可以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温度传感器耦合件。入口主体外安装壳温度传感器耦合件可以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并且被配置为耦合到上游温度传感器138。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一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被配置为向上游温度传感器138提供排气和/或接收上游温度传感器138,使得上游温度传感器138延伸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中。上游温度传感器138可以在排气流入内传送管2980之前确定排气的温度。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还可以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二传感器耦合安装件(例如,突出物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二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的外表面延伸(例如,突出、突起等)。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二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以延伸穿过入口主体入口2906(例如,正交于入口主体入口平面2940等)的轴线为中心。还原剂输送系统2900还可以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压力传感器耦合件。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压力传感器耦合件可以耦合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二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并且被配置为耦合到压力传感器140。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第二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被配置为向压力传感器140提供排气和/或接收压力传感器140,使得压力传感器140延伸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中。压力传感器140可以在排气流入内传送管2980之前确定排气的压力。
出口主体壳2988还可以包括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例如,突出物等)。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从出口主体壳2988的外表面延伸。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以横跨出口主体壳2988延伸的轴线为中心。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可以定位成使得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与出口主体壳内表面2994上的目标位置相对(例如,取决于还原剂输送系统2900的应用,取决于还原剂输送系统2900的空间要求,等等)。
还原剂输送系统2900还可以包括出口主体壳温度传感器耦合件。出口主体壳温度传感器耦合件可耦合到出口主体壳传感器耦合安装件,并被配置为耦合到下游温度传感器142。出口主体壳温度传感器耦合件可以被配置为向下游温度传感器142提供排气和/或接收下游温度传感器142,使得下游温度传感器142延伸到出口主体壳2988中。下游温度传感器142可以确定在排气(例如,经由内传送管2980等)流入出口主体壳之后的排气的温度。
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916是耦合在一起的分离的部件不同,入口主体外安装壳2910和入口主体外传送壳2916也可以在结构上成一体(例如,由一体式构造形成等)。
VII.示例实施例的解释
虽然本说明书包含很多特定的实施细节,但这些不应被解释为对被要求保护的内容范围的限制,而是应解释为对特定实现方式所特有的特征的描述。本说明书在单独实现方式的背景下描述的某些特性也可以在单个实现方式中以组合实施。相反,在单个实现方式的背景下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在多于一个实现方式中单独地实施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实施。此外,尽管特征可以被描述为在某些组合中起作用,且甚至最初是这样要求保护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从所要求保护的组合中删除一个或更多个特征,并且所要求保护的组合可以涉及子组合或子组合的变型。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大致”、“近似”和类似术语旨在具有与本公开的主题所属的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的普遍接受的用法相协调的广泛含义。查阅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术语旨在允许描述所描述和要求保护的某些特征,而不将这些特征的范围限制在所提供的精确数值范围内。因此,这些术语应被解释为指示所描述和要求保护的主题的非实质性或无关紧要的修改或改变被认为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阐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本文使用的术语“耦合”等是指两个部件直接或间接地彼此联接。这种联接可以是固定的(例如,永久的)或可移动的(例如,可移动的或可释放的)。这种联接可以通过两个部件或两个部件和任何附加的中间部件彼此一体形成为单个整体、通过两个部件或两个部件和任何附加的中间部件彼此附接而实现。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流体耦合到”等是指两个部件或对象具有在两个部件或对象之间形成的路径,在有或没有中间部件或对象的情况下,诸如空气、排气、液体还原剂、气态还原剂、水性还原剂、气态氨等流体可以在该路径中流动。用于实现流体连通的流体耦合器或构造的示例可包括用于实现流体从一个部件或对象流向另一个部件或对象的管线、通道或任何其他合适的部件。
重点注意的是,在各种示例实现方式中所示的各种系统的构造和布置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希望在所描述的实现方式的精神和/或范围内的所有改变和修改被保护。应当理解的是,一些特征可能不是必需的,并且缺少多个特征的实现方式可被设想在本公开的范围内,范围由随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当语言“一部分”被使用时,该项可以包括一部分和/或整个项,除非特别地相反地声明。
此外,在元素列表中术语“或”是以包含的意义使用的(而不是以排他的意义使用的),因此,当使用术语“或”来连接元素列表时,术语“或”意指列表中元素的一个、一些或所有元素。诸如短语“X、Y和Z中的至少一个”这样的连接性词语,除非另有具体说明,否则可以根据一般使用的背景来理解,以表示一个项、术语等可以是X;Y;Z;X和Y;X和Z;Y和Z;或者X、Y和Z(即X、Y和Z的任何组合)。因此,这样的连接性语言通常并不意味着某些实施例要求存在X中的至少一个、Y中的至少一个、以及Z中的至少一个中的每一个,除非另有指示。
此外,本文使用值范围(例如,W1到W2等)包括它们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例如,W1到W2包括W1和包括W2等),除非另有指示。此外,值范围(例如,W1到W2等)不一定要求在值范围内包括中间值(例如,W1到W2可以仅包括W1和W2等),除非另有指示。

Claims (25)

1.一种还原剂输送系统,包括:
入口主体,所述入口主体包括:
入口主体耦合器,所述入口主体耦合器环绕入口主体入口,所述入口主体入口被配置为接收排气,
入口主体外传送壳,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耦合器,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包括:
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和
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延伸穿过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耦合器和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和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限定入口主体腔,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以及
入口主体内壳,所述入口主体内壳被包含在所述入口主体腔内,所述入口主体内壳与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分开;
出口主体,所述出口主体包括:
出口主体耦合器,所述出口主体耦合器环绕出口主体出口,所述出口主体出口被配置为提供排气,和
出口主体壳,所述出口主体壳耦合到所述出口主体耦合器,所述出口主体壳包括出口主体壳入口,以及
外传送管,所述外传送管围绕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并且围绕所述出口主体壳入口耦合到所述出口主体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还包括:
内传送管,所述内传送管被定位在所述外传送管内并与所述外传送管隔开;
其中,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包括入口主体内壳壁;
其中,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包括延伸穿过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的入口主体内壳出口;并且
其中,所述内传送管围绕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出口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其中:
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包括入口主体内壳壁;并且
所述入口主体还包括分流板,所述分流板至少部分地包含在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其中:
所述分流板包括分流板开口,所述分流板开口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入口主体入口的排气;
所述入口主体内壳还包括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所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与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邻接并且与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分开;
所述入口主体还包括分配器管,所述分配器管包括:
分配器管第一端,所述分配器管第一端围绕所述分流板开口耦合到所述分流板,和
分配器管第二端,所述分配器管第二端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分配器管还包括多于一个分配器管孔,每个所述分配器管孔被配置为促进排气从所述分配器管流出所述分配器管,并且到达所述分流板、所述分配器管、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和所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之间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还包括: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与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邻接并且从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朝向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延伸,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与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和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邻接,以及
喷射孔,所述喷射孔延伸穿过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其中:
所述入口主体还包括护罩组件,所述护罩组件包括:
护罩凸缘,所述护罩凸缘部分地围绕所述喷射孔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以及
护罩板,所述护罩板耦合到所述护罩凸缘;
护罩入口被限定在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和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护罩凸缘和所述护罩板之间;并且
护罩出口被限定在所述护罩凸缘和所述护罩板之间,所述护罩出口位于所述喷射孔之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还包括:
配给模块,所述配给模块被配置为接收还原剂;和
喷射安装件,所述喷射安装件耦合到所述配给模块;
其中,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还包括与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相对的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
其中,所述喷射孔设置在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中,并且延伸穿过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并且
其中,所述喷射安装件围绕所述喷射孔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其中:
所述入口主体入口沿入口主体入口平面设置;
所述入口主体、所述出口主体和所述外传送管被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一分为二,所述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与所述入口主体入口平面正交,并与限定所述入口主体入口的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相交;
所述内传送管包括:
内传送管弯曲部分,和
内传送管直线部分,所述内传送管直线部分与所述内传送管弯曲部分邻接;
所述内传送管直线部分以内传送管中心轴线为中心;并且
当沿着平行于所述入口主体入口平面的平面测量时,所述内传送管中心轴线与所述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成角度地分开小于5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入口主体仅通过所述外传送管耦合到所述出口主体。
11.一种还原剂输送系统,包括:
入口主体,所述入口主体包括:
入口主体耦合器,所述入口主体耦合器环绕入口主体入口,所述入口主体入口被配置为接收排气;
入口主体外传送壳,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耦合器,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包括:
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和
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延伸穿过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内表面;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耦合器和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和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限定入口主体腔,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包括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
入口主体内壳,所述入口主体内壳被包含在所述入口主体腔内,所述入口主体内壳与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分开,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包括:
入口主体内壳壁,和
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所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与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邻接并且和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分开;以及
分配器管,所述分配器管包括:
分配器管第一端,
分配器管第二端,所述分配器管第二端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和
多于一个分配器管孔,每个所述分配器管孔被配置为促进排气从所述分配器管流出所述分配器管,并且到达区域;
出口主体,所述出口主体包括出口主体耦合器,所述出口主体耦合器环绕出口主体出口,所述出口主体出口被配置为提供排气,以及
分流板,所述分流板至少部分地包含在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内,所述分流板包括分流板开口,所述分流板开口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入口主体入口的排气;
其中,所述分配器管第一端围绕所述分流板开口耦合到所述分流板;并且
其中,所述区域在所述分流板、所述分配器管、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和所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出口主体还包括出口主体壳,所述出口主体壳耦合到所述出口主体耦合器,所述出口主体壳包括出口主体壳入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还包括:
内传送管,所述内传送管围绕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出口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并且围绕所述出口主体壳入口耦合到所述出口主体壳;
其中,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包括延伸穿过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的入口主体内壳出口;并且
其中,所述内传送管围绕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出口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出口主体还包括导流器,所述导流器在所述出口主体壳内朝向所述内传送管延伸,所述导流器耦合到所述出口主体壳和所述内传送管中的至少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还包括: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与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邻接并且从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朝向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延伸,
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与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和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邻接,以及
喷射孔,所述喷射孔延伸穿过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分流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其中:
所述入口主体还包括护罩组件,所述护罩组件包括:
护罩凸缘,所述护罩凸缘部分地围绕所述喷射孔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以及
护罩板,所述护罩板耦合到所述护罩凸缘;
护罩入口被限定在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内表面和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护罩凸缘和所述护罩板之间;并且
护罩出口被限定在所述护罩凸缘和所述护罩板之间,所述护罩出口位于所述喷射孔之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还包括:
配给模块,所述配给模块被配置为接收还原剂;和
喷射安装件,所述喷射安装件耦合到所述配给模块;
其中,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还包括与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突出表面相对的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
其中,所述喷射孔设置在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中,并且延伸穿过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并且
其中,所述喷射安装件围绕所述喷射孔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外安装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其中:
所述入口主体入口沿入口主体入口平面设置;
所述入口主体、所述出口主体和外传送管被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一分为二,所述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与所述入口主体入口平面正交,并且与限定所述入口主体入口的入口主体入口中心点相交;
所述内传送管包括:
内传送管弯曲部分,和
内传送管直线部分,所述内传送管直线部分与所述内传送管弯曲部分邻接;
所述内传送管直线部分以内传送管中心轴线为中心;并且
当沿着平行于所述入口主体入口平面的平面测量时,所述内传送管中心轴线与所述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二分平面成角度地分开小于50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入口主体仅通过所述外传送管耦合到所述出口主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1-14、16-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还原剂输送系统,其中,所述入口主体内壳还包括多于一个入口主体内壳孔,所述多于一个入口主体内壳孔围绕所述分配器管设置在所述入口主体内壳端盖表面上,每个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孔被配置为促进排气从以下中的至少一项通过:
在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和所述入口主体外安装壳之间通过,进入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和
在所述入口主体内壳和所述入口主体外传送壳之间通过,进入所述入口主体内壳。
21.一种排气后处理系统,包括:
微粒过滤器;
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构件;和
还原剂输送系统,其包括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其中所述还原剂输送系统大致为Z形或大致为S形。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排气后处理系统,其中,所述还原剂输送系统包括分解室、配给模块、上游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下游温度传感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排气后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分解室位于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构件的上游。
24.根据权利要求2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后处理系统,还包括氧化催化器。
25.根据权利要求2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后处理系统,其中,所述还原剂输送系统主体包括:
入口主体,其具有入口主体入口和分流板,
内传送管,其耦合到所述入口主体并且被配置为从所述入口主体接收排气,和
出口主体,其耦合到所述内传送管并且被配置为从所述内传送管接收排气,所述出口主体包括导流器。
CN202310681932.6A 2019-12-03 2019-12-03 用于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还原剂输送系统 Pending CN1164984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1932.6A CN116498420A (zh) 2019-12-03 2019-12-03 用于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还原剂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1932.6A CN116498420A (zh) 2019-12-03 2019-12-03 用于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还原剂输送系统
CN201980103533.3A CN115053053B (zh) 2019-12-03 2019-12-03 用于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还原剂输送系统
PCT/US2019/064232 WO2021112826A1 (en) 2019-12-03 2019-12-03 Reductant delivery system for exhaust gas aftertreatment system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103533.3A Division CN115053053B (zh) 2019-12-03 2019-12-03 用于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还原剂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8420A true CN116498420A (zh) 2023-07-28

Family

ID=7622264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81932.6A Pending CN116498420A (zh) 2019-12-03 2019-12-03 用于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还原剂输送系统
CN201980103533.3A Active CN115053053B (zh) 2019-12-03 2019-12-03 用于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还原剂输送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103533.3A Active CN115053053B (zh) 2019-12-03 2019-12-03 用于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还原剂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03159A1 (zh)
EP (1) EP4069954A4 (zh)
CN (2) CN116498420A (zh)
BR (1) BR112022010295A2 (zh)
WO (1) WO20211128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98500B (en) 2017-06-06 2022-08-17 Cummins Emission Solu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xing exhaust gases and reductant in an aftertreatment system
CN115398085B (zh) 2020-05-08 2023-07-14 康明斯排放处理公司 包括壳体的可配置后处理系统
USD1024286S1 (en) * 2022-02-28 2024-04-23 Cummins Emission Solutions Inc. Aftertreatment system component with integrated support rods
USD1042545S1 (en) 2022-04-21 2024-09-17 Cummins Emission Solutions Inc. Aftertreatment system
USD1042544S1 (en) * 2022-04-21 2024-09-17 Cummins Emission Solutions Inc. Aftertreatment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91288B2 (ja) * 2013-03-28 2017-03-08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装置
DE112014003600T5 (de) * 2013-08-05 2016-05-25 Tenneco Automotive Operating Company Inc. Axialflusszerstäubungsmodul
CN204312165U (zh) * 2014-12-19 2015-05-06 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
US10493410B2 (en) * 2015-01-09 2019-12-03 Cummins Emission Solutions Inc.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with integrated decomposition chamber with exhaust flow swirl generating design
CN106150619B (zh) * 2015-04-01 2023-09-15 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尿素喷射组件
CN106762050A (zh) * 2015-11-20 2017-05-3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集成式尾气后处理系统
CN107435576B (zh) * 2016-05-27 2021-06-0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集成的尾气后处理系统
US10207913B2 (en) * 2016-06-09 2019-02-19 Hyundai Motor Company Fuel-urea injec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common inlet for vehicle
DE102017213954A1 (de) * 2017-08-10 2019-02-14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r Gemischaufbereitung, Abgasnachbehandlungssystem
US10024217B1 (en) * 2017-08-22 2018-07-17 Cummins Emission Solutions Inc. Reductant decomposition reactor chamber
CN110337324B (zh) * 2018-01-16 2021-12-21 康明斯排放处理公司 用于后处理系统的分解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12826A1 (en) 2021-06-10
CN115053053B (zh) 2023-06-13
EP4069954A4 (en) 2023-08-09
EP4069954A1 (en) 2022-10-12
CN115053053A (zh) 2022-09-13
BR112022010295A2 (pt) 2022-08-09
US20230003159A1 (en) 2023-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53053B (zh) 用于排气后处理系统的还原剂输送系统
US2021037231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xing exhaust gases and reductant in an aftertreatment system
US9719397B2 (en) Mixer with integrated doser cone
CA2900801C (en) Dosing and mixing arrangement for use in exhaust aftertreatment
US10792626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xing exhaust gases and reductant in an aftertreatment system
US20150354432A1 (en) Mixing chamber
CN107980078B (zh) 用于汽车的内燃机的废气后处理装置
US20230151755A1 (en) Decomposition chamber
US20160363027A1 (en) Aftertreatment exhaust separator and/or deflector
US11891937B2 (en) Body mixing decomposition reactor
US20160115848A1 (en) Exhaust Gas Aftertreatment Device
CN111603936B (zh) 用于混合废气和还原剂的系统和方法
US20240093624A1 (en) Exhaust gas aftertreatment system
CN117396668A (zh) 废气后处理系统
CN112282900A (zh) 废气后处理系统
GB2569339A (en) Exhaust treatment system for an engine
GB2595019A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xing exhaust gas and reductant in an exhaust gas aftertreatment system
CN113950571B (zh) 用于在后处理系统中混合排放气体和还原剂的系统和方法
US20230003158A1 (en) Decomposition chamber with guide swirl mixer
US12123337B2 (en) Aftertreatment systems
US20220298949A1 (en) Aftertreatment systems
US20240200480A1 (en) Decomposition chambers for aftertreatment systems
CN117795309A (zh) 用于后处理系统的出口取样系统
CN115217593A (zh) 排气/反应剂混合组件
CN116348195A (zh) 排气后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