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97685A - 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97685A
CN116497685A CN202310438152.9A CN202310438152A CN116497685A CN 116497685 A CN116497685 A CN 116497685A CN 202310438152 A CN202310438152 A CN 202310438152A CN 116497685 A CN116497685 A CN 1164976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fixedly connected
suspension
main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381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天宇
郭志永
杨镇
张文学
王海川
张晓莉
李鹏
贡鸣
刘冬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Railway 16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Railway 16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Railway 16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1043815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976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97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76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1/00Suspension or cable-stayed bridges
    • E01D11/02Suspension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14Towers; Anchors ; Connection of cables to bridge parts; Saddle suppo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01D21/08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by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bridge or bridge sec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及施工方法,结构包括:母桥体,母桥体包括第一桥墩、母塔和第一梁体,第一梁体固接在第一桥墩顶端,母塔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悬索组件,第一悬索组件的一端与母塔顶部固接;转体系统,转体系统包括承台、上转盘和下转盘,下转盘固接在承台顶端,上转盘位于下转盘上方,第一桥墩固接在上转盘顶端,上转盘与下转盘之间安装有转动组件。方法包括:现浇下转盘,搭设环形滑道,放置球铰支座;现浇上转盘,固定千斤顶反力座,放置撑脚;完成第一桥墩、母塔、第一梁体的建造,布置第一主缆,张拉第一吊杆;将母桥体结构转动到对应位置。本发明适用于各类跨径,尤其大跨度的转体桥梁施工中。

Description

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为解决立体交叉工程施工对既有道路正常通行的影响,桥梁平转技术因其施工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主要应用在连续梁桥和斜拉桥施工上。近年来施工材料、施工器械迅速发展,桥梁转体的跨度从几十米增大到几百米,相较于连续梁桥和斜拉桥,自锚悬索桥不局限于地形的限制,有更大的跨越能力,适用更复杂的跨越既有道路的工程施工。转体桥一般于城市周边施工建造,自锚悬索体系具有很好的美观效果,更增添城市建设的人文韵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及施工方法,达到继续提升转体桥的承载力和跨越能力,提供自锚式转体悬索桥施工方法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包括:
母桥体,所述母桥体包括第一桥墩、母塔和第一梁体,所述第一梁体固接在所述第一桥墩顶端,所述母塔固接在所述第一梁体内部,所述母塔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悬索组件,所述第一悬索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母塔顶部固接,所述第一悬索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梁体固接;
转体系统,所述转体系统包括承台、上转盘和下转盘,所述下转盘固接在所述承台顶端,所述上转盘位于所述下转盘上方,所述第一桥墩固接在所述上转盘顶端,所述上转盘与所述下转盘之间安装有转动组件,所述上转盘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环形滑道、球铰支座、撑脚、千斤顶反力座和牵引索,所述环形滑道固接在所述下转盘顶端,所述撑脚与所述环形滑道通过四氟乙烯板接触,所述撑脚顶端与所述上转盘固接,所述球铰支座位于所述环形滑道的内侧,所述球铰支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转盘和所述下转盘固接,所述千斤顶反力座固接在所述承台顶端,所述牵引索预埋在所述上转盘上,所述牵引索与所述千斤顶反力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悬索组件包括第一主缆,所述母塔顶部两侧均固接有所述第一主缆,所述第一梁体两端均固接有第一散索鞍,所述第一主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散索鞍与所述第一梁体固接,所述第一主缆与所述第一梁体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吊杆,所述第一吊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缆和所述第一梁体固接。
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于建造上述的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完成基础和承台部分后,现浇下转盘,搭设环形滑道,放置球铰支座;
S2、现浇上转盘,固定千斤顶反力座,放置撑脚,完成转体系统;
S3、完成第一桥墩、母塔、第一梁体的建造工作,第一桥墩、母塔、第一梁体之间均为固接,形成塔-梁-墩刚构体系,布置第一主缆,第一主缆通过第一散索鞍后在第一梁体内进行锚固,张拉第一吊杆;
S4、使用千斤顶反力座的动力,通过牵引上转盘中预埋牵引索,将母桥体转动到对应位置,调整主梁线性和梁段高程,封固上转盘和下转盘,完成独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的施工。
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包括:
母桥体,所述母桥体包括第一桥墩、母塔和第一梁体,所述第一梁体固接在所述第一桥墩顶端,所述母塔固接在所述第一梁体内部,所述母塔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悬索组件,所述第一悬索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母塔顶部固接,所述第一悬索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梁体固接;
子桥体,所述子桥体包括第二桥墩、子塔和第二梁体,所述第二桥墩顶端固接有滑动支座,所述第二梁体通过所述滑动支座连接所述第二桥墩上方,所述第二梁体与所述第一梁体在转体完成后固接,所述子塔固接在所述第二梁体内部,所述子塔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悬索组件,所述第二悬索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子塔顶部固接,所述第二悬索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梁体固接,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二悬索组件与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一悬索组件通过预应力钢铰线连接,并将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二悬索组件、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一悬索组件和所述预应力钢铰线连接部位现浇混凝土;
转体系统,所述转体系统包括承台、上转盘和下转盘,所述下转盘固接在所述承台顶端,所述上转盘位于所述下转盘上方,所述第一桥墩固接在所述上转盘顶端,所述上转盘与所述下转盘之间安装有转动组件,所述上转盘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环形滑道、球铰支座、撑脚、千斤顶反力座和牵引索,所述环形滑道固接在所述下转盘顶端,所述撑脚与所述环形滑道通过四氟乙烯板接触,所述撑脚顶端与所述上转盘固接,所述球铰支座位于所述环形滑道的内侧,所述球铰支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转盘和所述下转盘固接,所述千斤顶反力座固接在所述承台顶端,所述牵引索预埋在所述上转盘上,所述牵引索与所述千斤顶反力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悬索组件包括第一主缆,所述母塔顶部两侧均固接有所述第一主缆,所述第一梁体两端均固接有第一散索鞍,所述第一主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散索鞍与所述第一梁体固接,所述第一主缆与所述第一梁体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吊杆,所述第一吊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缆和所述第一梁体固接,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一散索鞍与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二悬索组件通过预应力钢铰线连接,并将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二悬索组件、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一悬索组件和所述预应力钢铰线连接部位现浇混凝土。
优选的,所述第二悬索组件包括第二主缆,所述母塔顶部两侧均固接有所述第二主缆,所述第二梁体两端均固接有第二散索鞍,所述第二主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散索鞍与所述第二梁体固接,所述第二主缆与所述第二梁体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吊杆,所述第二吊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主缆和所述第二梁体固接,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一散索鞍与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二散索鞍通过预应力钢铰线连接,并将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二悬索组件、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一悬索组件和所述预应力钢铰线连接部位现浇混凝土。
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于建造上述的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搭建母桥体和子桥体,形成两座独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
S2、将两座独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通过转体到达相应位置后,封固上转盘和下转盘;
S3、进行合龙,将合龙段的第一散索鞍和第二散索鞍通过张拉预应力钢铰线进行水平连接,并现浇混凝土,完成双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的施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选址及施工不受地形的影响。
2、本发明的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提供了双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双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设置子塔和母塔使得结构设计更加灵活多变地适应要求,连接第一散索鞍和第二散索鞍使得子塔与母塔之间传力连续合理。
3、本发明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中提供的双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分为两个独塔自锚式悬索桥独立建造,在转体后进行合龙和第一散索鞍、第二散索鞍的连接,施工简便快捷,缩短工期。
4、本发明适用于各类跨径,尤其大跨度的转体桥梁施工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中独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墩底的转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双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双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合龙段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桥墩;2、球铰支座;3、承台;4、第一主缆;5、第一吊杆;6、第一散索鞍;7、第一梁体;8、下转盘;9、上转盘;10、千斤顶反力座;11、撑脚;12、环形滑道;13、母塔;14、子塔;15、预应力钢铰线;16、滑动支座;17、第二桥墩;18、第二主缆;19、第二吊杆;20、第二散索鞍;21、第二梁体;22、牵引索;23、四氟乙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包括:
母桥体,母桥体包括第一桥墩1、母塔13和第一梁体7,第一梁体7固接在第一桥墩1顶端,母塔13固接在所述第一梁体7内部,母塔13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悬索组件,第一悬索组件的一端与母塔13顶部固接,第一悬索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梁体7固接;
转体系统,转体系统包括承台3、上转盘9和下转盘8,下转盘8固接在承台3顶端,上转盘9位于下转盘8上方,第一桥墩1固接在上转盘9顶端,上转盘9与下转盘8之间安装有转动组件,上转盘9与转动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转动组件包括环形滑道12、球铰支座2、撑脚11、千斤顶反力座10和牵引索22,环形滑道12固接在下转盘8顶端,撑脚11与环形滑道12通过四氟乙烯板23接触,撑脚11顶端与上转盘9固接,球铰支座2位于环形滑道12的内侧,球铰支座2的两端分别与上转盘9和下转盘8固接,千斤顶反力座10固接在承台3顶端,牵引索22预埋在上转盘9上,牵引索22与千斤顶反力座10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悬索组件包括第一主缆4,母塔13顶部两侧均固接有第一主缆4,第一梁体7两端均固接有第一散索鞍6,第一主缆4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散索鞍6与第一梁体7固接,第一主缆4与第一梁体7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吊杆5,第一吊杆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主缆4和第一梁体7固接。
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于建造上述的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完成基础和承台3部分后,现浇下转盘8,搭设环形滑道12,放置球铰支座2;
S2、现浇上转盘9,固定千斤顶反力座10,放置撑脚11,完成转体系统;
S3、完成第一桥墩1、母塔13、第一梁体7的建造工作,第一桥墩1、母塔13、第一梁体7之间均为固接,形成塔-梁-墩刚构体系,布置第一主缆4,第一主缆4通过第一散索鞍6后在第一梁体7内进行锚固,张拉第一吊杆5;
S4、使用千斤顶反力座10的动力,通过牵引上转盘9中预埋牵引索22,将母桥体转动到对应位置,调整主梁线性和梁段高程,封固上转盘9和下转盘8,完成独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的施工。
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包括:
母桥体,母桥体包括第一桥墩1、母塔13和第一梁体7,第一梁体7固接在第一桥墩1顶端,母塔13固接在第一梁体7内部,母塔13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悬索组件,第一悬索组件的一端与母塔13顶部固接,第一悬索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梁体7固接;
子桥体,子桥体包括第二桥墩17、子塔14和第二梁体21,第二桥墩17顶端固接有滑动支座16,第二梁体21通过滑动支座16连接第二桥墩17上方,第二梁体21与第一梁体7在转体完成后固接,子塔14固接在第二梁体21内部,子塔14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悬索组件,第二悬索组件的一端与子塔14顶部固接,第二悬索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梁体21固接,位于合龙段的第二悬索组件与位于合龙段的第一悬索组件通过预应力钢铰线15连接,并将位于合龙段的第二悬索组件、位于合龙段的第一悬索组件和预应力钢铰线15连接部位现浇混凝土;
为解决温度等因素引起的位移,双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中第一桥墩1与第一梁体7的为刚接,第二梁体21与第二桥墩17之间设置滑动支座16。
转体系统,转体系统包括承台3、上转盘9和下转盘8,下转盘8固接在承台3顶端,上转盘9位于下转盘8上方,第一桥墩1固接在上转盘9顶端,上转盘9与下转盘8之间安装有转动组件,上转盘9与转动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转动组件包括环形滑道12、球铰支座2、撑脚11、千斤顶反力座10和牵引索22,环形滑道12固接在下转盘8顶端,撑脚11与环形滑道12通过四氟乙烯板23接触,撑脚11顶端与上转盘9固接,球铰支座2位于环形滑道12的内侧,球铰支座2的两端分别与上转盘9和下转盘8固接,千斤顶反力座10固接在承台3顶端,牵引索22预埋在上转盘9上,牵引索22与千斤顶反力座10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悬索组件包括第一主缆4,母塔13顶部两侧均固接有第一主缆4,第一梁体7两端均固接有第一散索鞍6,第一主缆4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散索鞍6与第一梁体7固接,第一主缆4与第一梁体7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吊杆5,第一吊杆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主缆4和第一梁体7固接,位于合龙段的第一散索鞍6与位于合龙段的第二悬索组件通过预应力钢铰线15连接,并将位于合龙段的第二悬索组件、位于合龙段的第一悬索组件和预应力钢铰线15连接部位现浇混凝土。
进一步的,第二悬索组件包括第二主缆18,母塔13顶部两侧均固接有第二主缆18,第二梁体21两端均固接有第二散索鞍20,第二主缆18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散索鞍20与第二梁体21固接,第二主缆18与第二梁体21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吊杆19,第二吊杆19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主缆18和第二梁体21固接,位于合龙段的第一散索鞍6与位于合龙段的第二散索鞍20通过预应力钢铰线15连接,并将位于合龙段的第二悬索组件、位于合龙段的第一悬索组件和预应力钢铰线15连接部位现浇混凝土。
将合龙段的第一散索鞍6和合龙段的第二散索鞍20通过张拉预应力钢铰线15进行水平连接,第一梁体7与第二梁体21的合龙以及第一散索鞍6和第二散索鞍20的连接有效保证该结构的传力连续。
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于建造上述的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搭建母桥体和子桥体,形成两座独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
S2、将两座独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通过转体到达相应位置后,封固上转盘9和下转盘8;
S3、进行合龙,将合龙段的第一散索鞍6和第二散索鞍20通过张拉预应力钢铰线15进行水平连接,并现浇混凝土,完成双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的施工。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选址及施工不受地形的影响。本发明的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提供了双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双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设置子塔14和母塔13使得结构设计更加灵活多变地适应要求,连接第一散索鞍6和第二散索鞍20使得子塔14与母塔13之间传力连续合理。本发明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中提供的双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分为两个独塔自锚式悬索桥独立建造,在转体后进行合龙和第一散索鞍6、第二散索鞍20的连接,施工简便快捷,缩短工期。本发明适用于各类跨径,尤其大跨度的转体桥梁施工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母桥体,所述母桥体包括第一桥墩(1)、母塔(13)和第一梁体(7),所述第一梁体(7)固接在所述第一桥墩(1)顶端,所述母塔(13)固接在所述第一梁体(7)内部,所述母塔(13)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悬索组件,所述第一悬索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母塔(13)顶部固接,所述第一悬索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梁体(7)固接;
转体系统,所述转体系统包括承台(3)、上转盘(9)和下转盘(8),所述下转盘(8)固接在所述承台(3)顶端,所述上转盘(9)位于所述下转盘(8)上方,所述第一桥墩(1)固接在所述上转盘(9)顶端,所述上转盘(9)与所述下转盘(8)之间安装有转动组件,所述上转盘(9)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环形滑道(12)、球铰支座(2)、撑脚(11)、千斤顶反力座(10)和牵引索(22),所述环形滑道(12)固接在所述下转盘(8)顶端,所述撑脚(11)与所述环形滑道(12)通过四氟乙烯板(23)接触,所述撑脚(11)顶端与所述上转盘(9)固接,所述球铰支座(2)位于所述环形滑道(12)的内侧,所述球铰支座(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转盘(9)和所述下转盘(8)固接,所述千斤顶反力座(10)固接在所述承台(3)顶端,所述牵引索(22)预埋在所述上转盘(9)上,所述牵引索(22)与所述千斤顶反力座(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索组件包括第一主缆(4),所述母塔(13)顶部两侧均固接有所述第一主缆(4),所述第一梁体(7)两端均固接有第一散索鞍(6),所述第一主缆(4)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散索鞍(6)与所述第一梁体(7)固接,所述第一主缆(4)与所述第一梁体(7)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吊杆(5),所述第一吊杆(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缆(4)和所述第一梁体(7)固接。
4.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于建造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完成基础和承台(3)部分后,现浇下转盘(8),搭设环形滑道(12),放置球铰支座(2);
S2、现浇上转盘(9),固定千斤顶反力座(10),放置撑脚(11),完成转体系统;
S3、完成第一桥墩(1)、母塔(13)、第一梁体(7)的建造工作,第一桥墩(1)、母塔(13)、第一梁体(7)之间均为固接,形成塔-梁-墩刚构体系,布置第一主缆(4),第一主缆(4)通过第一散索鞍(6)后在第一梁体(7)内进行锚固,张拉第一吊杆(5);
S4、使用千斤顶反力座(10)的动力,通过牵引上转盘(9)中预埋牵引索(22),将母桥体转动到对应位置,调整主梁线性和梁段高程,封固上转盘(9)和下转盘(8),完成独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的施工。
5.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母桥体,所述母桥体包括第一桥墩(1)、母塔(13)和第一梁体(7),所述第一梁体(7)固接在所述第一桥墩(1)顶端,所述母塔(13)固接在所述第一梁体(7)内部,所述母塔(13)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悬索组件,所述第一悬索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母塔(13)顶部固接,所述第一悬索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梁体(7)固接;
子桥体,所述子桥体包括第二桥墩(17)、子塔(14)和第二梁体(21),所述第二桥墩(17)顶端固接有滑动支座(16),所述第二梁体(21)通过所述滑动支座(16)连接所述第二桥墩(17)上方,所述第二梁体(21)与所述第一梁体(7)在转体完成后固接,所述子塔(14)固接在所述第二梁体(21)内部,所述子塔(14)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悬索组件,所述第二悬索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子塔(14)顶部固接,所述第二悬索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梁体(21)固接,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二悬索组件与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一悬索组件通过预应力钢铰线(15)连接,并将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二悬索组件、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一悬索组件和所述预应力钢铰线(15)连接部位现浇混凝土;
转体系统,所述转体系统包括承台(3)、上转盘(9)和下转盘(8),所述下转盘(8)固接在所述承台(3)顶端,所述上转盘(9)位于所述下转盘(8)上方,所述第一桥墩(1)固接在所述上转盘(9)顶端,所述上转盘(9)与所述下转盘(8)之间安装有转动组件,所述上转盘(9)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环形滑道(12)、球铰支座(2)、撑脚(11)、千斤顶反力座(10)和牵引索(22),所述环形滑道(12)固接在所述下转盘(8)顶端,所述撑脚(11)与所述环形滑道(12)通过四氟乙烯板(23)接触,所述撑脚(11)顶端与所述上转盘(9)固接,所述球铰支座(2)位于所述环形滑道(12)的内侧,所述球铰支座(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转盘(9)和所述下转盘(8)固接,所述千斤顶反力座(10)固接在所述承台(3)顶端,所述牵引索(22)预埋在所述上转盘(9)上,所述牵引索(22)与所述千斤顶反力座(1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索组件包括第一主缆(4),所述母塔(13)顶部两侧均固接有所述第一主缆(4),所述第一梁体(7)两端均固接有第一散索鞍(6),所述第一主缆(4)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散索鞍(6)与所述第一梁体(7)固接,所述第一主缆(4)与所述第一梁体(7)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吊杆(5),所述第一吊杆(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缆(4)和所述第一梁体(7)固接,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一散索鞍(6)与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二悬索组件通过预应力钢铰线(15)连接,并将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二悬索组件、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一悬索组件和所述预应力钢铰线(15)连接部位现浇混凝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悬索组件包括第二主缆(18),所述母塔(13)顶部两侧均固接有所述第二主缆(18),所述第二梁体(21)两端均固接有第二散索鞍(20),所述第二主缆(18)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散索鞍(20)与所述第二梁体(21)固接,所述第二主缆(18)与所述第二梁体(21)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吊杆(19),所述第二吊杆(1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主缆(18)和所述第二梁体(21)固接,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一散索鞍(6)与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二散索鞍(20)通过预应力钢铰线(15)连接,并将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二悬索组件、位于合龙段的所述第一悬索组件和所述预应力钢铰线(15)连接部位现浇混凝土。
9.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于建造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搭建母桥体和子桥体,形成两座独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
S2、将两座独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通过转体到达相应位置后,封固上转盘(9)和下转盘(8);
S3、进行合龙,将合龙段的第一散索鞍(6)和第二散索鞍(20)通过张拉预应力钢铰线(15)进行水平连接,并现浇混凝土,完成双塔自锚式转体悬索桥的施工。
CN202310438152.9A 2023-04-23 2023-04-23 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及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64976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38152.9A CN116497685A (zh) 2023-04-23 2023-04-23 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38152.9A CN116497685A (zh) 2023-04-23 2023-04-23 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7685A true CN116497685A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29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38152.9A Pending CN116497685A (zh) 2023-04-23 2023-04-23 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9768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02910A (zh) 一种双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的主梁施工工艺
CN103882801A (zh) 公、铁路桥面宽度不一致的节段拼装式公铁两用斜拉桥
CN110886227B (zh) 主塔现浇下横梁支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0387822A (zh) 现浇盖梁装配式钢管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CN107841934A (zh) 展翅拱斜拉桥
CN114892525A (zh) 一种缆索吊装系统扣索合一复合塔架
CN112878171A (zh) 一种大跨径钢结构拱桥及施工方法
CN103806373B (zh) 斜拉装配式公路钢桥斜拉索锚固系统
CN116497685A (zh) 基于自锚式悬索结构的大跨度转体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1815595U (zh) 用于索塔的下塔柱拉压结构
CN112854018B (zh) 一种钢桁梁墩顶转体方法及装置
CN115748413A (zh) 一种连续钢桁腹-板桁双层组合转体桥梁结构
CN209276999U (zh) 一种城市高架桥悬拼架梁支架系统
CN210636293U (zh) 直立钢拱斜拉桥
CN221094830U (zh) 一种双塔自锚转体悬索桥构造
CN207749427U (zh) 一种桥梁用双梁式工字钢-混凝土组合梁
CN107974930B (zh) 节段拼装平衡转体门型墩及其施工方法
Yu et al. Yachihe Bridge, China: engineering the world’s longest cable-stayed steel truss
CN215800924U (zh) 高空原位现浇桥梁
CN111472252A (zh) 一种单拱肋分幅转体施工钢箱拱桥及其施工方法
CN111638116A (zh) 一种预制桥墩受力试验用竖向反力架及其拼装工艺
CN114875767B (zh) 一种撑杆式推力拱桥及其施工方法
CN218596934U (zh) 一种低净高大跨度盖梁钢桁架支撑体系
CN219450481U (zh) 一种基于大跨径拱桥的悬臂拱圈与劲性骨架组合结构
CN117488645A (zh) 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