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97576A - 衣物烘干设备及衣物烘干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衣物烘干设备及衣物烘干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97576A
CN116497576A CN202310539132.0A CN202310539132A CN116497576A CN 116497576 A CN116497576 A CN 116497576A CN 202310539132 A CN202310539132 A CN 202310539132A CN 116497576 A CN116497576 A CN 1164975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air supply
heating air
humidity
dry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391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小源
皮金雄
徐键
于亚猛
华正彭
温镇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391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975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97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75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4/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34/04Signal transfer or data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4/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34/1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specific parameters
    • D06F34/26Condition of the drying air, e.g. air humidity or temperatur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06F58/04Detail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28Air properties
    • D06F2103/34Humidit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5/00Systems or parameters controlled or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5/32Air flow control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一种衣物烘干设备及衣物烘干控制方法,该方案设置多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多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沿滚筒的周向间距设置,从而可以在周向上给滚筒中对应的区域提供热风,滚筒的轴向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可以在轴向上给滚筒提供热风。能够使热风均匀地提供至滚筒内的各个区域,实现衣物在烘干过程中均匀干燥。且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以及一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划分出一个烘干区域,通过获取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目标烘干区域,在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时通过控制多个加热送风装置使给目标烘干区域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速大于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进一步提高衣物干燥均匀性。

Description

衣物烘干设备及衣物烘干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衣物烘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衣物烘干设备及衣物烘干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衣物烘干设备是在滚筒轴向上的一侧或者两侧设置一个加热送风装置,利用加热送风装置给滚筒提供高温干燥气体,通过高温干燥气体与衣物中的水汽进行热交换形成低热高湿气体后排出。
在衣物快干燥完成时含水量变低,由于滚筒上的提升筋的拨动再加上滚筒的旋转,多数情况下衣物不会在滚筒最高点掉落,而是会跟着滚筒共同在桶内旋转,因此在衣物快要干燥时,大多衣物在桶内的位置相对固定。这就使得滚筒内不同区域的衣物与热风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不同,导致滚筒内不同区域的衣物干燥程度会有很大不同,从而导致衣物干燥不均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衣物干燥不均匀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衣物烘干设备及衣物烘干控制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衣物烘干设备,该衣物烘干设备包括:
箱体;
滚筒,所述滚筒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多个加热送风装置,所述多个加热送风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多个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沿所述滚筒的周向间距设置,所述滚筒的轴向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加热送风装置;
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湿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滚筒中的湿度值。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送风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加热送风装置间距设置在所述滚筒轴向上的一侧,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以及一个所述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划分出一个烘干区域;每一所述烘干区域设置有至少一所述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湿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对应的所述烘干区域的湿度值。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烘干区域设置有沿所述滚筒的轴向延伸的一提升筋,所述提升筋上设置有至少一所述湿度检测装置。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送风装置设置在所述滚筒轴向上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与所述第一侧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与第二侧的距离,所述第二侧为在所述滚筒轴向上与所述第一侧相互远离的一侧。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的出风温度高于所述第二加热送风装置的出风温度。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衣物烘干设备还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衣物烘干设备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执行以下步骤直到判干结果满足判干条件:
主烘干步骤,控制所述多个加热送风装置运行第一预设时间;
判干步骤,基于判干条件进行判干,若判干结果不满足判干条件,进入分区烘干步骤;
分区烘干步骤,获取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所述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为目标烘干区域,在所述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多个加热送风装置,使给所述目标烘干区域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速大于所述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在所述湿度最大值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时进入判干步骤。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多个加热送风装置,使给所述目标烘干区域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量大于所述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包括:
在所述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一个所述第二加热送风装置以第一模式运行,控制对应于所述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的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以第二模式运行;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第二加热送风装置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速大于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量。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衣物烘干设备还执行:
在控制所述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一个所述第二加热送风装置以第一模式运行时,获取所述目标烘干区域的温度;
若所述目标烘干区域的温度达到第一温度以上,控制所述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停止加热,直到所述目标烘干区域的温度下降至第二温度以下,所述第二温度为所述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的温度平均值。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判干结果满足判干条件之后,所述衣物烘干设备还执行:
控制所述多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停止运行;
控制所述多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停止加热并增大风速至目标风速;
在保持所述目标风速第二预设时间之后控制所述多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停止运行。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大于或者等于待烘干衣物中所需烘干时间最短的衣物类型对应的烘干时间。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湿度最大值与湿度最小值的湿度差值达到预设差值阈值以上,所述湿度最小值为湿度最小的烘干区域对应的湿度值;所述湿度最大值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湿度最大值与所述湿度最小值的湿度差值在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以下。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烘干区域设置有多个所述湿度检测装置,所述衣物烘干设备还执行:
获取所述烘干区域中多个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检测到的多个湿度信息;
计算多个所述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湿度信息的平均值,获得所述烘干区域对应的湿度值。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衣物烘干控制方法,应用于前述的衣物烘干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执行以下步骤直到判干结果满足判干条件:
主烘干步骤,控制所述多个加热送风装置运行第一预设时间;
判干步骤,基于判干条件进行判干,若判干结果不满足判干条件,进入分区烘干步骤;
分区烘干步骤,获取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所述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为目标烘干区域,在所述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多个加热送风装置,使给所述目标烘干区域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速大于所述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在所述湿度最大值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时进入判干步骤。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多个加热送风装置,使给所述目标烘干区域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量大于所述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包括:
在所述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一个所述第二加热送风装置以第一模式运行,控制对应于所述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的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以第二模式运行;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第二加热送风装置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速大于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量。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控制所述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一个所述第二加热送风装置以第一模式运行时,获取所述目标烘干区域的温度;
若所述目标烘干区域的温度达到第一温度以上,控制所述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停止加热,直到所述目标烘干区域的温度下降至第二温度以下,所述第二温度为所述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的温度平均值。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判干结果满足判干条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多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停止运行;
控制所述多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停止加热并增大风速至目标风速;
在保持所述目标风速第二预设时间之后控制所述多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停止运行。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大于或者等于待烘干衣物中所需烘干时间最短的衣物类型对应的烘干时间。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湿度最大值与湿度最小值的湿度差值达到预设差值阈值以上,所述湿度最小值为湿度最小的烘干区域对应的湿度值;所述湿度最大值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湿度最大值与所述湿度最小值的湿度差值在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以下。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烘干区域设置有多个所述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烘干区域中多个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检测到的多个湿度信息;
计算多个所述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湿度信息的平均值,获得所述烘干区域对应的湿度值。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衣物烘干控制装置,设置于前述的衣物烘干设备中,所述衣物烘干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执行主烘干步骤,所述主烘干步骤包括:控制所述多个加热送风装置运行第一预设时间;
判干模块,用于执行判干步骤,以基于判干条件进行判干;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判干结果不满足判干条件时执行分区烘干步骤,所述分区烘干步骤包括:获取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所述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为目标烘干区域,在所述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多个加热送风装置,使给所述目标烘干区域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速大于所述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且在所述湿度最大值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时使所述判干模块执行判干步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计算机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衣物烘干设备设置多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多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沿滚筒的周向间距设置,从而可以在周向上给滚筒中对应的区域提供热风,滚筒的轴向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可以在轴向上给滚筒提供热风。本申请能够使热风均匀地提供至滚筒内的各个区域,实现衣物在整个烘干过程中均匀干燥并且提高烘干速度。
此外,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以及一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划分出一个烘干区域,加热送风装置能够给滚筒中对应的烘干区域提供热风。在进行衣物烘干时,首先控制多个加热送风装置运行,在执行第一预设时间之后,执行判干,若判干结果不满足判干条件,进一步获取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目标烘干区域,在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时通过控制多个加热送风装置使给目标烘干区域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速大于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从而针对性地烘干目标烘干区域的衣物,进而提高衣物干燥均匀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衣物烘干设备的正面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衣物烘干设备的侧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衣物烘干设备的电控组成框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衣物烘干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主程序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分区烘干程序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衣物烘干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8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1、箱体;102、滚筒;103、湿度检测装置;104、控制器;105、驱动电机;106、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7、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8、进风风道;109、提升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衣物烘干设备是能够将潮湿衣物进行烘干的干燥设备,衣物烘干设备运行衣物烘干程序时,控制加热送风装置给滚筒提供高温干燥气体,通过高温干燥气体与衣物中的水汽进行热交换形成低热高湿气体后排出。然而,在衣物快干燥完成时含水量变低,因此重量减轻,滚筒上的提升筋的拨动再加上滚筒的迅速旋转,多数情况下衣物不会在滚筒最高点掉落,而是会跟着滚筒共同在桶内旋转,因此在衣物快要干燥时,大多衣物在桶内的位置相对固定。这就导致不同位置的衣物所接受的热风量及热量不一致,导致滚筒内不同区域的衣物干燥程度会有很大不同,从而导致衣物干燥不均匀,尤其在衣物量较多或者不同类型的衣物混合烘干时,由于衣物材质、吸水能力及水汽释放特性不同,滚筒内不同周向分布位置的衣物干燥程度差别更大,衣物干燥不均匀问题更加明显。
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衣物烘干设备、应用于该衣物烘干设备的衣物烘干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以提高衣物干燥均匀性。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提供的衣物烘干设备、衣物烘干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作出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衣物烘干设备的正面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衣物烘干设备的侧面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衣物烘干设备的电控组成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衣物烘干设备主要包括箱体101、滚筒102、多个加热送风装置、湿度检测装置103、控制器104以及其他必要组成部件。
其中,箱体101内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容纳滚筒102、加热送风装置、以及控制器104等部件。
箱体101的前侧可以设置前面板,前面板上设置衣物投放口,衣物投放口与滚筒102连通。当衣物投放口打开时,用户可以经由衣物投放口将待烘干的衣物投放入滚筒102中,或从滚筒102中取出烘干完成的衣物。
前面板的衣物投放口的一侧还可以设置门体,门体与前面板铰接,通过转动门体打开或者关闭衣物投放口。
滚筒102可转动地设置在箱体101内,需要对衣物进行干燥时,通过驱动滚筒102转动,使衣物在滚筒102的作用下充分地与进入滚筒102中的热风接触,从而实现衣物的快速干燥。滚筒102可以是连接到驱动电机105的输出轴,衣物烘干设备在运行衣物烘干程序时,通过驱动电机105带动滚筒102转动。
多个加热送风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和至少一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
其中,多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沿滚筒102的周向间距设置,各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均能够独立对空气进行加热以获得热风,并使热风吹向滚筒102的相应区域。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沿滚筒102的周向等间距设置,借此,使得在周向上吹向滚筒102的各个区域的热风分布更加均匀,从而使得衣物在滚筒102周向上各个区域的烘干更加均匀。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也可以是沿滚筒102的周向不等间距地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包括第一加热器和第一风机,通过第一加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通过第一风机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以加快滚筒102中的衣物烘干速度。其中,第一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可调,以调整热风温度。同样地,第一风机的转速可调,以调整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调整吹向滚筒102的热风风速。
详细地,第一加热器可以是电加热器。
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设置在滚筒102的轴向至少一侧,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能够独立对空气进行加热以获得热风,并使热风沿滚筒102的轴向吹向滚筒102内。
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间距设置在滚筒102轴向上的一侧。通过在滚筒102轴向上的一侧设置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的布局结构简单,而设置多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可以使得吹向滚筒102的各个位置的热风分布更加均匀。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等间距设置在滚筒102轴向上的一侧,借此,进一步使得吹向滚筒102的各个位置的热风分布更加均匀,从而使得滚筒102内的衣物烘干更加均匀。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也可以是不等间距地设置在滚筒102轴向上的一侧或两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等间距设置在滚筒102轴向上的第一侧,其中,第一侧为滚筒102远离前面板的一侧。当然,多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也可以是等间距地设置在滚筒102轴向上的第二侧,可以理解地,第二侧为滚筒102靠近于前面板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滚筒102轴向上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以提高滚筒102轴向上的衣物烘干均匀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包括第二加热器和第二风机,通过第二加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通过第二风机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以加快滚筒102中的衣物烘干速度。其中,第二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可选为可调,以调整热风温度,当然,第二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也可以是不可调。第二风机的转速可调,以调整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调整吹向滚筒102的热风风速。
详细地,第二加热器可以是电加热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设置在滚筒102轴向上的第一侧,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与第一侧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与第二侧的距离,如图2所示。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与滚筒102轴向上设置有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的第一侧预留出较大的距离,可以防止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共同作用导致滚筒102后端的衣物干燥过度。
其中,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与第一侧之间的距离,可以是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的出风口中心位置与滚筒102后端的距离,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与第二侧的距离,可以是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的出风口中心位置与滚筒102前端的距离。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设置在滚筒102轴向上的第一侧,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与第一侧之间的距离等于或者小于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与第二侧的距离。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的出风温度高于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的出风温度。也即,在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同时处于启动加热的情况下,经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加热之后的空气温度(热风温度)高于经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加热之后的空气温度(热风温度)。借此,防止滚筒102靠近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的一端(后端区域)的衣物过度干燥。
当然,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的出风温度也可以是与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的出风温度相等,甚至是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的出风温度小于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的出风温度。
可以理解地,箱体101内还需设置有循环风道,循环风道包括多个送风风道(图中未示出),多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分设在各个送风风道内,并与送风风道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对进入送风风道的空气进行加热以形成热风。
每一送风风道的进风端连通滚筒102的排风口,每一送风风道的出风端对应连通滚筒102的入风口,滚筒102具有与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一一对应的多个入风口,也即,多个入风口沿滚筒102的周向等间距设置,以及在轴向上的一侧等间距设置。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在送风风道形成的热风经相应的入风口进入滚筒102,进入滚筒102中的热风在与衣物进行热交换之后经滚筒102的排风口排出并经送风风道的进风端进入送风风道,再次通过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进行加热之后形成热风。
循环风道还可以是包括有一进风风道108,该进风风道108的进风端连通滚筒102的排风口,进风风道108的出风端连通多个送风风道的进风端,各个送风风道的出风端对应连通滚筒102的入风口,也即,通过进风风道108实现多个送风风道在滚筒102排风路径上与滚筒102之间的连通,无需将每个送风风道设置成分别与滚筒102的排风口连接,循环风道的布局简单,易于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衣物烘干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热泵系统,示例性地,滚筒102排出的风通过热泵系统进行加热后,再进入各个送风风道,各个送风风道中的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再对风进行二次加热,而后通过送风风道的出风端送入滚筒102中。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是每一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本身包含有一送风风道,第一加热器和第一风机设置在相应的送风风道内;每一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本身包含有一送风风道,第二加热器和第二风机设置在相应的送风风道内。
湿度检测装置103设置滚筒102内,湿度检测装置103用于检测滚筒102中的湿度值,从而判断滚筒102中衣物的干燥情况。
湿度检测装置103可以是只具备湿度检测功能,也可以是在具备湿度检测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集成有温度检测功能,也即为集成有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温湿度检测装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以及一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划分出一个烘干区域,该一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在周向上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之间,每一烘干区域设置有至少一湿度检测装置103,通过湿度检测装置103检测所对应的烘干区域的湿度值,实现分区检测衣物的湿度值。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滚筒102中各个烘干区域中衣物的烘干情况,相应地控制各个加热送风装置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速,实现分区域针对性地烘干衣物,从而提高衣物干燥均匀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一烘干区域设置有多个湿度检测装置103,根据多个湿度检测装置103检测到的湿度值,获得对应的烘干区域的湿度值。例如是计算多个湿度检测装置103检测到的湿度值的均值,获得对应的烘干区域的湿度值,烘干区域的湿度值检测更加准确。详细地,在每一烘干区域,多个湿度检测装置103沿滚筒102的轴向间距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一烘干区域设置有沿滚筒102的轴向延伸的一提升筋109,提升筋109固定在滚筒102的内壁上,且提升筋109上设置湿度检测装置103。在运行衣物烘干程序时,提升筋109可以对衣物进行搅拌,以改变衣物在滚筒102内的位置,提高衣物烘干均匀性,同时防止衣物相互缠绕的问题,而湿度检测装置103设置在提升筋109上,能够与衣物充分接触,可以提高湿度值检测的准确性。
详细地,提升筋109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的中间位置,也即,提升筋109设置在烘干区域的中间位置。提升筋109上间距设置有多个湿度检测装置103。
在一示例中,沿滚筒102的周向等间距设置四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在滚筒102的第一侧等间距设置四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且在周向上,每一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之间的位置。四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和四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将滚筒102的内部空间划分成四个烘干区域,四个烘干区域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一根沿滚筒102轴向延伸的提升筋109,每根提升筋109远离前面板的一侧(后侧)与一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相对。
控制器104负责衣物处理设备中多种传感器的信号接收和程序运行等,通过各传感器反馈信号并结合预设程序逻辑进行处理从而控制衣物烘干设备各个器件的工作,例如控制驱动滚筒102转动的驱动电机105、第一加热送风装置106、第二加热送风装置107的协同运行等。
控制器104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等,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衣物烘干设备实现如下的衣物烘干控制方法。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衣物烘干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阅图4所示,该衣物烘干控制方法至少包括步骤S410至步骤S440,详细介绍如下:
在步骤S410,控制多个加热送风装置运行第一预设时间,而后,进入判干步骤,也即步骤S420。
也即,在步骤S410中,控制所有的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运行第一预设时间。
其中,第一预设时间为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等于待烘干衣物中所需烘干时间最短的衣物类型对应的烘干时间。
在一次衣物烘干过程中,滚筒中的衣物可能有多种类型,第一预设时间等于待烘干衣物中所需烘干时间最短的衣物类型对应的烘干时间,此时,与程序选择的相同类型衣物可能已经完全干燥,但是其他类型衣物会存在未完全干燥的情况,此时滚筒内的衣物整体上已经较为干燥,大多会在提升筋的作用下跟随滚筒一起进行圆周运动,衣物在滚筒内的位置基本相对固定,此时,若通过后续步骤判定判干结果不满足判干条件,则可以进行分区烘干,针对性地对湿度较大的烘干区域的衣物进行烘干,提高衣物干燥均匀性,同时防止部分类型的衣物过渡干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也可以是稍大于待烘干衣物中所需烘干时间最短的衣物类型对应的烘干时间。另外,第一预设时间也可以是基于其他因素确定,不限于是基于待烘干衣物中所需烘干时间最短的衣物类型对应的烘干时间确定。
在步骤S420,基于判干条件进行判干,若判干结果不满足判干条件,进入分区烘干步骤,也即步骤S430;若判干结果满足判干条件,则直接进入步骤S440,以进一步结束烘干程序。
其中,判干方式多种多样,示例性地,可以是在滚筒的排风口设置湿度传感器,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滚筒排出的空气湿度,在步骤S420中,则是根据滚筒排出的空气湿度和预设空气湿度进行判干,若滚筒排出的空气湿度小于预设空气湿度,则判干结果满足判干条件,若滚筒排出的空气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空气湿度,则判干结果不满足判干条件。也可以通过设置在提升筋上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衣物湿度值,在步骤S420中,则是根据检测到的衣物湿度值和预设湿度值进行判干,若检测到的衣物湿度值小于预设湿度值,则判干结果满足判干条件,若检测到的衣物湿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湿度值,则判干结果不满足判干条件。还可以是设置重力传感器,通过重力传感器对滚筒内的衣物进行称重检测,在步骤S420中,则是根据检测到的衣物重量和预设重量进行判干,若检测到的衣物重量小于预设重量,则判干结果满足判干条件,若检测到的衣物重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重量,则判干结果不满足判干条件。
在步骤S430,获取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为目标烘干区域,在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多个加热送风装置,使给目标烘干区域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速大于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在湿度最大值不符合预设条件时返回步骤S42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一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以第一模式运行,控制对应于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的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以第二模式运行。其中,在第一模式下,第一加热送风装置、第二加热送风装置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速大于在第二模式下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量。通过控制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提供更高的热风温度和/或更大的热风风量,能够加快目标烘干区域的衣物烘干速度,从而使各个烘干区域之间的衣物干燥度更加接近。
详细地,在第一模式下,第一加热送风装置提供的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速大于在第二模式下提供的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量,在第一模式下,第二加热送风装置提供的热风温度等于第二模式下提供的热风温度,第二加热送风装置提供的热风风量大于第二模式下提供的热风风量。当然,具体实施例不以此为限制,例如,在第一模式下,第二加热送风装置提供的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量均大于第二模式下提供的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量。
在一示例中,第一模式即为步骤S410中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的运行模式,也即,在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对应于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的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继续以当前模式运行,同时控制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一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增大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量,控制逻辑简单,易于实现。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时,也可以是控制对应于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的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降低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量,同时控制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一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继续以当前模式运行,或者增大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量。还可以是控制对应于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的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停止运行,同时控制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一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继续以当前模式运行,或者增大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为:湿度最大值与湿度最小值的湿度差值达到预设差值阈值以上,湿度最小值为湿度最小的烘干区域对应的湿度值,相应地,湿度最大值不符合预设条件为:湿度最大值与湿度最小值的湿度差值在预设差值阈值以下。
也即,在步骤S430中,是在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的湿度值与湿度最小值对应的烘干区域的湿度值的湿度差值达到预设差值阈值以上时,控制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一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以第一模式运行,控制对应于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的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以第二模式运行,而在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的湿度值与湿度最小值对应的烘干区域的湿度值的湿度差值在预设差值阈值以下时,返回步骤S420。
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的湿度值与湿度最小值对应的烘干区域的湿度值的湿度差值达到预设差值阈值以上,此时,说明各烘干区域的衣物干燥度差异大,通过控制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一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以第一模式运行,针对性地加快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的衣物烘干速度。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的湿度值与湿度最小值对应的烘干区域的湿度值的湿度差值在预设差值阈值以下,此时,说明各烘干区域的衣物干燥度差异小,因此无需针对性地加快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的衣物烘干速度。
其中,预设差值阈值为预先设定的一个数值,可以基于具体情况灵活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430中,在控制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一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以第一模式运行时,还获取目标烘干区域的温度,若目标烘干区域的温度达到第一温度以上,控制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停止加热,直到目标烘干区域的温度下降至第二温度以下。
其中,第一温度为预先设定的一个最高允许温度,在目标烘干区域的温度达到第一温度以上时,控制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停止加热,可以避免目标烘干区域的温度过高导致损伤衣物。
第二温度为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的温度平均值,也即,在目标烘干区域的温度下降至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的温度平均值之后,再次启动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进行加热。当然,第二温度不限于是设置为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的温度平均值,例如,第二温度为预先设定的一个合理温度值。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一烘干区域设置有多个湿度检测装置,在步骤S430中,获取烘干区域中多个湿度检测装置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检测到的多个湿度信息,计算多个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湿度信息的平均值,获得烘干区域对应的湿度值,也即烘干区域的衣物湿度值。
通过在每一烘干区域设置多个湿度检测装置,能够在烘干过程中检测各烘干区域不同位置的衣物湿度,并计算多个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湿度信息的平均值,作为烘干区域对应的湿度值,烘干区域的湿度值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在返回步骤S420之后,若判干结果依然不满足判干条件,则再次进入分区烘干步骤,也即步骤S430。
在步骤S440,控制多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停止运行;控制多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停止加热并增大风速至目标风速,并在保持目标风速第二预设时间之后控制多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停止运行。
其中,目标风速为预先设定的风速值,该风速值大于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在第一模式下的风速。第二预设时间为预先设定的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配置。
在判干结果满足判干条件之后,结束烘干程序之前,控制多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停止加热并增大风速,可以充分吹出滚筒内残留的毛絮,同时防止衣物突然降温导致褶皱。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判干结果满足判干条件之后,结束烘干程序之前,也可以直接控制多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停止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启动烘干程序之后,结束烘干程序之前,控制滚筒以程序设定的转速运行;也即,在前述步骤S410至步骤S430中,控制滚筒以程序设定的转速运行,在步骤S440中,控制滚筒逐渐减小转速,直至停止转动。
本申请在衣物烘干设备设置多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多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沿滚筒的周向间距设置,从而可以在周向上给滚筒中对应的区域提供热风,滚筒的轴向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可以在周向上给滚筒提供热风,能够使热风均匀地提供至滚筒内的各个区域,实现衣物在整个烘干过程中均匀干燥并且提高烘干速度。而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以及一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划分出一个烘干区域,加热送风装置能够给滚筒中对应的烘干区域提供热风,在进行衣物烘干时,首先控制多个加热送风装置运行,在主烘干步骤执行第一预设时间之后,执行判干,若判干结果不满足判干条件,进一步获取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目标烘干区域,在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时通过控制多个加热送风装置使给目标烘干区域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速大于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从而针对性地烘干目标烘干区域的衣物,进而提高衣物干燥均匀性,即使是在衣物量较多或者不同类型的衣物混合烘干时,都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烘干效果,大大提高用户满意度。
下面,基于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主程序和分区烘干程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主程序的流程图,该主程序包括主烘干步骤和判干步骤,参阅图5所示,该主程序包括步骤S510至步骤S550,详细介绍如下:
在步骤S510,响应于用户选择的烘干程序,启动主程序。
其中,用户选择的烘干程序包含有所需烘干时间最短的衣物类型对应的烘干时间。
在步骤S520,控制滚筒沿预设方向以预设转速R1转动,控制所有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升温至预设温度T0并以预设转速RP运行,控制所有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升温至预设温度T以及以预设转速R0运行。
其中,预设转速R1、预设温度T0、预设转速RP、预设温度T以及预设转速R0可以是基于用户选择的烘干程序确定。加热送风装置的温度越高,形成的热风温度越就越高,加热送风装置的转速越大,形成的热风风速也就越大。
在步骤S530,计算主程序运行时间,并判断主程序运行时间是否达到待烘干衣物中所需烘干时间最短的衣物类型对应的烘干时间,若是,进入步骤S540,若否,继续保持为当前运行状态。
其中,主程序运行时间,也即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的运行时间。
在步骤S540,基于判干条件进行判干,若判干结果不满足判干条件,进入分区烘干程序;若判干结果满足判干条件,则进入步骤S550。
主程序运行时间达到待烘干衣物中所需烘干时间最短的衣物类型对应的烘干时间时,与所选择程序的相同类型衣物可能完全干燥,但是其他类型衣物可能会存在未完全干燥的情况(例如用户选择的烘干程序为衬衫,但滚筒内还有棉衣、毛衣等衣物类型),通过执行步骤S540,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执行分区烘干程序。
在步骤S550,控制所有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停止加热并停止转动(也即停止运行),控制所有第二加热送风装置逐渐降低温度同时增大转速至转速最大值RMM,并在运行预设时间PT后停止转动,同时控制滚筒停止转动。
而后,结束烘干程序。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分区烘干程序的流程图,该分区烘干程序也即本申请中的分区烘干步骤,参阅图6所示,该分区烘干程序包括步骤S610至步骤S670,详细介绍如下:
在步骤S610,进入分区烘干程序。
在步骤S620,控制各个烘干区域的湿度检测装置进行湿度检测。
在步骤S630,控制每一湿度检测装置在预设时间段ts内进行N次湿度检测,并计算每一烘干区域N次湿度检测的湿度信息的平均值,作为烘干区域对应的湿度值,并进一步获得湿度最大值和湿度最小值的湿度差值。
其中,预设时间段ts即是前述的第三预设时间,湿度最大值即是湿度信息的平均值最大值,湿度最小值即是湿度信息的平均值最小值。
在该实施例中,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为第一加热送风装置H1、H2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W1对应的烘干区域。
在步骤S640,判断湿度最大值和湿度最小值的湿度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阈值δH,若是,进入步骤S650,否则,结束分区烘干程序,返回主程序进行判干,也即前述步骤S540。
在步骤S650,控制第一加热送风装置H1、H2升温至预设温度T1并增大转速至预设转速RX(也即增大出风量),控制第二加热送风装置W1增大转速至预设转速RM(也即增大出风量)。在此过程中,控制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各个烘干区域的温度,若检测第一加热送风装置H1、H2对应的烘干区域温度不超过程序预设最大温度(也即前述第一温度),直接进入步骤S670,否则进入步骤S660。
在步骤S660,控制第一加热送风装置H1、H2停止加热,直到对应的烘干区域温度降低至其他烘干区域的平均温度后,重新控制第一加热送风装置H1、H2加热。
在步骤S670,保持运行预设时间段ts,而后,返回步骤S640。
也即,在控制第一加热送风装置H1、H2进行分区烘干的同时进入下一次湿度检测,此时下一次湿度检测与一次分区烘干同时运行完成。
在返回步骤S640之后,若湿度最大值和湿度最小值的湿度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δH,再次进入步骤S650,若湿度最大值和湿度最小值的湿度差值小于预设差值阈值δH,则返回主程序进行判干,也即前述步骤S540。
与前述衣物烘干控制方法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衣物烘干控制装置。
参阅图7,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衣物烘干控制装置的框图,该衣物烘干控制装置可以应用于衣物烘干设备的控制器中,执行图4至图6任一所示的衣物烘干控制方法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如图7所示,该装置700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控制模块701、判干模块702、第二控制模块703、温度获取模块704、第三控制模块705以及湿度获取模块706。
其中,第一控制模块701用于执行主烘干步骤,主烘干步骤包括:控制多个加热送风装置运行第一预设时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第一预设时间大于或者等于待烘干衣物中所需烘干时间最短的衣物类型对应的烘干时间。
判干模块702用于执行判干步骤,以基于判干条件进行判干。
第二控制模块703用于在判干结果不满足判干条件时执行分区烘干步骤,分区烘干步骤包括:获取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为目标烘干区域,在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多个加热送风装置,使给目标烘干区域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速大于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且在湿度最大值不符合预设条件时使判干模块702执行判干步骤。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包括:湿度最大值与湿度最小值的湿度差值达到预设差值阈值以上,湿度最小值为湿度最小的烘干区域对应的湿度值;相应地,湿度最大值不符合预设条件包括:湿度最大值与湿度最小值的湿度差值在预设差值阈值以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第二控制模块703配置为在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一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以第一模式运行,控制对应于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的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以第二模式运行。
其中,在第一模式下,第一加热送风装置、第二加热送风装置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速大于在第二模式下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700还包括温度获取模块704,温度获取模块704用于在第二控制模块703控制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一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以第一模式运行时,获取目标烘干区域的温度;第二控制模块703配置为若目标烘干区域的温度达到第一温度以上,控制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停止加热,直到目标烘干区域的温度下降至第二温度以下。其中,第二温度为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的温度平均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700还包括第三控制模块705,第三控制模块705用于在判干结果满足判干条件之后,控制多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停止运行;控制多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停止加热并增大风速至目标风速,并在保持目标风速第二预设时间之后控制多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停止运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每一烘干区域设置有多个湿度检测装置,该装置700还包括湿度获取模块706,湿度获取模块706用于获取烘干区域中多个湿度检测装置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检测到的多个湿度信息,并计算多个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湿度信息的平均值,获得烘干区域对应的湿度值。
上述装置700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衣物烘干控制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与前述衣物烘干控制方法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应用于衣物烘干设备中,该电子设备例如是衣物烘干设备的控制器,以执行图4至图6所示的衣物烘干控制方法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
图8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8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8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计算机系统8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8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8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8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8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例如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在RAM 8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801、ROM 802以及RAM 803通过总线8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805也连接至总线8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8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8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8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808;以及包括诸如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809。通信部分8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8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805。可拆卸介质8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8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8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8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8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8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各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计算机程序。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计算机程序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其中,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触控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施方式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执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3)

1.一种衣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滚筒,所述滚筒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多个加热送风装置,所述多个加热送风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多个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沿所述滚筒的周向间距设置,所述滚筒的轴向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加热送风装置;
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湿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滚筒中的湿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热送风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加热送风装置间距设置在所述滚筒轴向上的一侧,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以及一个所述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划分出一个烘干区域;
每一所述烘干区域设置有至少一所述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湿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对应的所述烘干区域的湿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烘干区域设置有沿所述滚筒的轴向延伸的一提升筋,所述提升筋上设置有至少一所述湿度检测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送风装置设置在所述滚筒轴向上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与所述第一侧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与第二侧的距离,所述第二侧为在所述滚筒轴向上与所述第一侧相互远离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的出风温度高于所述第二加热送风装置的出风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烘干设备还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衣物烘干设备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执行以下步骤直到判干结果满足判干条件:
主烘干步骤,控制所述多个加热送风装置运行第一预设时间;
判干步骤,基于判干条件进行判干,若判干结果不满足判干条件,进入分区烘干步骤;
分区烘干步骤,获取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所述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为目标烘干区域,在所述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多个加热送风装置,使给所述目标烘干区域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速大于所述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在所述湿度最大值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时进入判干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多个加热送风装置,使给所述目标烘干区域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量大于所述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包括:
在所述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一个所述第二加热送风装置以第一模式运行,控制对应于所述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的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第二加热送风装置以第二模式运行;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第二加热送风装置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速大于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烘干设备还执行:
在控制所述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和一个所述第二加热送风装置以第一模式运行时,获取所述目标烘干区域的温度;
若所述目标烘干区域的温度达到第一温度以上,控制所述目标烘干区域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停止加热,直到所述目标烘干区域的温度下降至第二温度以下,所述第二温度为所述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的温度平均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判干结果满足判干条件之后,所述衣物烘干设备还执行:
控制所述多个第一加热送风装置停止运行;
控制所述多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停止加热并增大风速至目标风速;
在保持所述目标风速第二预设时间之后控制所述多个第二加热送风装置停止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大于或者等于待烘干衣物中所需烘干时间最短的衣物类型对应的烘干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湿度最大值与湿度最小值的湿度差值达到预设差值阈值以上,所述湿度最小值为湿度最小的烘干区域对应的湿度值;所述湿度最大值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湿度最大值与所述湿度最小值的湿度差值在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烘干区域设置有多个所述湿度检测装置,所述衣物烘干设备还执行:
获取所述烘干区域中多个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检测到的多个湿度信息;
计算多个所述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湿度信息的平均值,获得所述烘干区域对应的湿度值。
13.一种衣物烘干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烘干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执行以下步骤直到判干结果满足判干条件:
主烘干步骤,控制所述多个加热送风装置运行第一预设时间;
判干步骤,基于判干条件进行判干,若判干结果不满足判干条件,进入分区烘干步骤;
分区烘干步骤,获取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所述湿度最大值对应的烘干区域为目标烘干区域,在所述湿度最大值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多个加热送风装置,使给所述目标烘干区域提供的热风温度和/或热风风速大于所述目标烘干区域以外的烘干区域,在所述湿度最大值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时进入判干步骤。
CN202310539132.0A 2023-05-12 2023-05-12 衣物烘干设备及衣物烘干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64975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39132.0A CN116497576A (zh) 2023-05-12 2023-05-12 衣物烘干设备及衣物烘干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39132.0A CN116497576A (zh) 2023-05-12 2023-05-12 衣物烘干设备及衣物烘干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7576A true CN116497576A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28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39132.0A Pending CN116497576A (zh) 2023-05-12 2023-05-12 衣物烘干设备及衣物烘干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9757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45495B1 (en) Clothes drye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50299935A1 (en) Control method of a clothing dryer
CN109385866B (zh) 衣物烘干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衣物烘干设备
US9009987B2 (en) Clothing dry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856132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tatus of a drying cycle and for controlling a dryer
US8868243B2 (en) Dry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7208348A (zh) 烘干机及其控制方法
US11414811B2 (en) Apparatus for treating laundry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US20050278974A1 (en) Clothes dryer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drying time on the same
US20040143992A1 (en) Laundry drier control method
TW200407480A (en)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CN116497576A (zh) 衣物烘干设备及衣物烘干控制方法
US7313874B2 (en) Dry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040046221A (ko) 건조기의 건조 시간제어 방법
US10533277B2 (en) Control method of laundry treatment apparatus
WO2022143274A1 (zh)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衣物处理装置
US11346043B2 (en) Dryer appliance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in response to restricted air flow
EP0573703A1 (en)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e drying of clothes placed in a clothes drying machine or the like, and the machine obtained
KR200151972Y1 (ko) 의류건조기
US20230175193A1 (en) Dryer appliance dry time estimation
CN116556033A (zh) 衣物烘干方法及衣物烘干设备
KR101168888B1 (ko) 의류건조기의 정전보상 제어방법
KR950004292B1 (ko) 의류건조기의 건조방법
KR101108044B1 (ko) 건조 겸용 세탁기의 건조 제어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2360868B1 (ko) 세탁물 처리기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