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94271B - 警示牌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警示牌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94271B
CN116494271B CN202310796344.7A CN202310796344A CN116494271B CN 116494271 B CN116494271 B CN 116494271B CN 202310796344 A CN202310796344 A CN 202310796344A CN 116494271 B CN116494271 B CN 1164942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ning
base
rod
transmissio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963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94271A (zh
Inventor
汪惟宝
吴洪
李启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7963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942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94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4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94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4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1/00Manipula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9/00Arrangement of road signs or traffic signals; Arrangements for enforcing caution
    • E01F9/60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 E01F9/604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ignalling purposes, e.g. for indicating curves, road works or pedestrian crossings
    • E01F9/608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signalling purposes, e.g. for indicating curves, road works or pedestrian crossings for guiding, warning or controlling traffic, e.g. delineator posts or mileston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9/00Arrangement of road signs or traffic signals; Arrangements for enforcing caution
    • E01F9/60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 E01F9/623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characterised by form or by structural features, e.g. for enabling displacement or deflection
    • E01F9/646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characterised by form or by structural features, e.g. for enabling displacement or deflection extensible, collapsible or pivotab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9/00Arrangement of road signs or traffic signals; Arrangements for enforcing caution
    • E01F9/60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 E01F9/658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fixing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16Anti-collision systems
    • G08G1/165Anti-collision systems for passive traffic, e.g. including static obstacles, tre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警示牌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警示牌机器人包括:第一活动组件、第二活动组件、警示牌组件、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和处理芯片;第一活动组件包括设有移动机构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在警示牌机器人放置在地上时,处理芯片驱动移动机构移动至警示位置,且带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分离,以通过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和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分别带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向上张开,使沿着折痕部撑开的警示牌组件抬高;处理芯片将到达警示位置的警示牌机器人的实时定位信息上传给服务器终端。可以提高警示牌的放置效率、安全性,以及事故定位信息的上传效率和定位准确性。

Description

警示牌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事故警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警示牌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当车辆发生事故时,需要人员将警示牌放置在来车方向的路上,以警示来车前方发生事故,让来车注意减速和避让,以降低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概率。因此,当事故发生后,人员越早放置警示牌,可以越早起到警示作用,但由于警示牌设置的位置距离事故车辆较远,因此人员行走放置警示牌耗费的时间长,会延迟警示牌的放置时间,而且人员放置前往警示牌时,需要往来车方向行走或穿插进出车道,因此人员放置警示牌时危险性极大。综上所述,现有的警示牌放置存在放置效率低,以及对放置警示牌的人员危险性大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警示牌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可以提高警示牌的放置效率、安全性,以及事故定位信息的上传效率和定位准确性。
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警示牌机器人,包括:
第一活动组件、第二活动组件、警示牌组件、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和处理芯片;
所述第一活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均设有移动机构;
所述第二活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
所述警示牌组件的底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且所述警示牌组件自底部中心往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方向设有多个折痕部;
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活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活动组件连接;
在所述警示牌机器人放置在地上时,所述处理芯片驱动所述移动机构移动至警示位置,且带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分离,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上张开,使沿着所述折痕部撑开的所述警示牌组件抬高;所述处理芯片将到达所述警示位置的所述警示牌机器人的实时定位信息上传给服务器终端;
在回收所述警示牌机器人时,所述处理芯片驱动所述移动机构移动至回收位置,且带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收拢,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下合拢,使沿着所述折痕部折叠的所述警示牌组件收拢至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第二容置部形成的容置空间。
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警示牌机器人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在道路的道路信息和天气信息;
根据所述道路信息和所述天气信息,获取警示牌放置距离;
在如上所述的警示牌机器人放置在地上时,所述处理芯片根据所述警示牌放置距离驱动所述移动机构移动至警示位置,且带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分离,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上张开,使沿着所述折痕部撑开的所述警示牌组件抬高;所述处理芯片将到达所述警示位置的所述警示牌机器人的实时定位信息上传给服务器终端;
在回收所述警示牌机器人时,所述处理芯片驱动所述移动机构移动至回收位置,且带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收拢,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下合拢,使沿着所述折痕部折叠的所述警示牌组件收拢至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第二容置部形成的容置空间。
相对于相关技术,本申请可以通过处理芯片驱动移动机构移动到警示位置,且移动过程中,移动机构带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分离,可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上张开,使沿着所述折痕部撑开的所述警示牌组件抬高,因此无需人为操作,用户只需要将本申请的警示牌机器人放置在事故车辆的后方,通过处理芯片可以驱动移动机构向来车方向移动直至到达警示位置,而且警示牌机器人还会带动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分离,以通过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和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分别带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向上张开,使沿着折痕部撑开的所述警示牌组件抬高。由于警示牌机器人是通过移动机构自动移动到警示位置的,因此移动速度更快,而且无需人员走到警示位置,提高了警示牌的放置效率、安全性,以及事故定位信息的上传效率和定位准确性,而且通过向上张开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可以提高警示牌组件的展示高度,使来车的驾驶员和乘客更容易看到警示牌组件。进一步地,回收警示牌机器人时,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靠拢以通过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和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分别带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向下合拢,使沿着折痕部折叠的警示牌组件收拢至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形成的容置空间,可以减少占用的空间,并且减少收拢至容置空间的警示牌组件与外界的碰撞,起到了保护警示牌组件的效果,而且,通过处理芯片将到达警示位置的警示牌机器人的实时定位信息上传给服务器终端,可以更准确快速地上传事故地点,方便交通管理部门和其他驾驶员及时获知事故地点的定位信息。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申请,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警示牌机器人的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警示牌机器人的处理芯片与移动机构的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警示牌机器人的状态一的连接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警示牌机器人的状态二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警示牌机器人的状态三的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警示牌机器人的第一传动组件的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警示牌机器人的反光警示带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警示牌机器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1、警示牌机器人;11、第一活动组件;111、第一底座;113、第二底座;115、移动机构;12、第二活动组件;121、第一支撑杆;1211、第一容置部;123、第二支撑杆;1231、第二容置部;13、警示牌组件;14、第一传动组件;141、第一滑块;143、第一传动杆;145、第二传动杆;15、第二传动组件;16、处理芯片;171、第一反光警示带;173、第二反光警示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 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在此所使用的词语 “如果”/“若” 可以被解释成为 “在……时” 或 “当……时” 或 “响应于确定”。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 和/或 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请参阅图1-2,其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警示牌机器人的示意图,包括:第一活动组件、第二活动组件、警示牌组件、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和处理芯片。
所述第一活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均设有移动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采用金属材质构建,以提高底座的硬度和重量,还可以防止警示牌机械人因为风力而发生位移或改变方向。移动机构为设置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电动轮,且电动轮的轮子方向可以由处理芯片驱动调整,例如,可以将电动轮的轮子方向转动到20°到80°之间,使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电动轮分别倾斜向两侧,让电动轮可以在带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前进的过程中,同步带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相互远离;也将电动轮的轮子方向转动90°,使电动轮带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分别向两侧平移,让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相互远离。
所述第二活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
所述警示牌组件的底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且所述警示牌组件自底部中心往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方向设有多个折痕部。
其中,警示牌组件可以采用折叠式三角牌。警示牌组件上相邻的折痕部对应的折叠方向相反,且相邻的折痕部的间距小于或等于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的容置高度。可选的,所述警示牌组件的底部的两端可以通过电动关节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处理芯片可以通过控制电动关节改变警示牌组件的角度,或将警示牌组件收纳于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之间。
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活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活动组件连接。
在所述警示牌机器人放置在地上时,所述处理芯片驱动所述移动机构移动至警示位置,且带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分离,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上张开,使沿着所述折痕部撑开的所述警示牌组件抬高。所述处理芯片将到达所述警示位置的所述警示牌机器人的实时定位信息上传给服务器终端。
其中,实时定位信息可以通过定位芯片或定位模块获取,例如,将警示牌机器人的定位芯片与处理芯片连接,处理芯片读取定位芯片的实时定位信息,或处理芯片内设有用于获取实时定位信息的定位模块。将信息上传给服务器终端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实现,处理芯片通过无线网络与服务器终端,服务器终端用于存储、管理和处理电子地图、路线导航、事故发生地定位等数据。
在回收所述警示牌机器人时,所述处理芯片驱动所述移动机构移动至回收位置,且带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收拢,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下合拢,使沿着所述折痕部折叠的所述警示牌组件收拢至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第二容置部形成的容置空间。
相对于相关技术,如图3-5所示,本申请可以通过处理芯片驱动移动机构移动到警示位置,且移动过程中,移动机构带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分离,可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上张开,使沿着所述折痕部撑开的所述警示牌组件抬高,因此无需人为操作,用户只需要将本申请的警示牌机器人放置在事故车辆的后方,通过处理芯片可以驱动移动机构向来车方向移动直至到达警示位置,而且警示牌机器人还会带动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分离,以通过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和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分别带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向上张开,使沿着折痕部撑开的所述警示牌组件抬高。由于警示牌机器人是通过移动机构自动移动到警示位置的,因此移动速度更快,而且无需人员走到警示位置,提高了警示牌的放置效率、安全性,以及事故定位信息的上传效率和定位准确性,而且通过向上张开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可以提高警示牌组件的展示高度,使来车的驾驶员和乘客更容易看到警示牌组件。进一步地,回收警示牌机器人时,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靠拢以通过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和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分别带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向下合拢,使沿着折痕部折叠的警示牌组件收拢至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形成的容置空间,可以减少占用的空间,并且减少收拢至容置空间的警示牌组件与外界的碰撞,起到了保护警示牌组件的效果。而且,通过处理芯片将到达警示位置的警示牌机器人的实时定位信息上传给服务器终端,可以更准确快速地上传事故地点,方便交通管理部门和其他驾驶员及时获知事故地点的定位信息。
请参阅图6,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块、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块、第三传动杆和第四传动杆。
所述第一滑块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底座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或所述第二底座铰接。
所述第二滑块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三传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底座铰接,所述第三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滑块铰接,所述第四传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铰接,所述第四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或所述第一底座铰接。
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分离过程中,所述第二传动杆带动所述第一滑块沿靠近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第一端的方向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一传动杆转动,提高所述第一传动杆的支撑高度,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向上转动,所述第四传动杆带动所述第二滑块沿靠近所述第三传动杆的第一端的方向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三传动杆转动,提高所述第三传动杆的支撑高度,从而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上转动。
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靠拢过程中,所述第二传动杆带动所述第一滑块沿远离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第一端的方向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一传动杆转动,降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支撑高度,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向下转动,所述第四传动杆带动所述第二滑块沿远离所述第三传动杆的第一端的方向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三传动杆转动,降低所述第三传动杆的支撑高度,从而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下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分离时,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相互远离,可以分别通过第二传动杆和第四传动杆带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滑动,以分呗带动第一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转动,从而同时支撑起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以实现抬高警示牌组件的效果。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滑轨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到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的方向,沿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轨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到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的方向,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
具体地,由于第一滑轨沿靠近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第二滑轨沿靠近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因此第一滑轨相对于第一支撑杆是倾斜设置的,第二滑轨相对于第二支撑杆是倾斜设置的,且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都是总体呈“八”字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开始靠拢时,第二传动杆向第一滑块施加推力,第四传动杆向第二滑块施加推力,此时倾斜设置的第一滑轨改变了第一滑块滑动方向与第二传动杆施加推力的方向的夹角,第二滑轨改变了第二滑块滑动方向与第四传动杆施加推力的方向的夹角,使推力可以更多地作用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滑动方向,可以降低滑块滑动的摩擦力,提高滑块滑动的流畅性。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警示牌机器人还包括第一卷带机构、第二卷带机构、第一反光警示带和第二反光警示带。
所述第一卷带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卷带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反光警示带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卷带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反光警示带的第二端与事故车辆的车尾的第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反光警示带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卷带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反光警示带的第二端与所述事故车辆的车尾的第二侧连接。
所述移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远离所述事故车辆,所述第一反光警示带展示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事故车辆的车尾之间,所述第二反光警示带展示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事故车辆的车尾之间,且所述第一反光警示带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反光警示带的第一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反光警示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反光警示带的第二端的距离。
其中,第一反光警示带的两面和第二反光警示带的两面都是采用条纹警示带的样式,且第一反光警示带的两面和第二反光警示带的两面都对光呈漫反射作用,有利于拓展第一反光警示带和第二反光警示带的放光警示角度范围。
请参阅图7,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反光警示带的第一端与第二反光警示带的第一端的距离,小于第一反光警示带的第二端与第二反光警示带的第二端的距离,因此第一反光警示带和第二反光警示带都分别倾斜于来车方向,即第一警示带的一面和第二警示带的一面分别倾斜面向来车方向,方便同车道或相邻车道上的来车可以看到警示带的存在。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警示牌组件的折叠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红光警示灯组和黄光警示灯组,所述处理芯片驱动所述红光警示灯组和黄光警示灯组发出警示用的光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红光警示灯组和黄光警示灯组可以提高警示牌组件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下的警示效果,防止因为光线太弱导致来车方向的驾驶员难以察觉警示牌组件的存在。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第一电动转动关节,所述第二支撑杆设有第二电动转动关节,所述警示牌组件的底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动转动关节和所述第二电动转动关节连接,所述处理芯片同时驱动所述第一电动转动关节和所述第二电动转动关节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芯片可以通过驱动第一电动转动关节和第二电动转动关节转动,改变警示牌组件的展示角度,使警示牌组件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分离过程离开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形成的容置空间,面向来车方向,也可以使警示牌组件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靠拢以后重新收拢回到容置空间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一支撑杆与警示牌组件的底部的铰接关系、第二支撑杆与警示牌组件的底部的铰接关系,例如:第一支撑杆设有第一传动转动关节,第二支撑杆设有第二传动转动关节,第一传动转动关节和第二传动转动关节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连接,第一传动转动关节和第二传动转动关节分别随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滑动而转动,从而改变警示牌组件的展示角度,具体地,当第一滑块远离第一传动关节,第二滑块远离第二传动关节时,第一传动关节和第二传动关节转动,以带动警示牌组件离开容置空间并面向来车方向,当第一滑块靠近第一传动关节,第二滑块靠近第二传动关节时,第一传动关节和第二传动关节转动,以带动警示牌组件重新收拢回到容置空间内。
请参阅图8,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警示牌机器人控制方法,包括:
S1:获取所在道路的道路信息和天气信息。
其中,道路信息包括道路的编号、限制行驶速度等。天气信息包括晴天、雨天、雪天、大雾等信息。
S2:根据所述道路信息和所述天气信息,获取警示牌放置距离。
警示牌放置距离与道路信息和天气信息直接关联,例如,限制行驶速度越高,警示牌放置距离越远;雨天、雪天、大雾等天气对应的警示牌放置距离也比晴天对应的警示牌放置距离更远。
S3:在如上所述的警示牌机器人放置在地上时,所述处理芯片根据所述警示牌放置距离驱动所述移动机构移动至警示位置,且带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分离,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上张开,使沿着所述折痕部撑开的所述警示牌组件抬高;通过所述处理芯片将到达所述警示位置的所述警示牌机器人的实时定位信息上传给服务器终端。
S4:在回收所述警示牌机器人时,所述处理芯片驱动所述移动机构移动至回收位置,且带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收拢,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下合拢,使沿着所述折痕部折叠的所述警示牌组件收拢至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第二容置部形成的容置空间。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S5:获取所述警示牌机器人控制方法的所述警示牌机器人的定位信息。
其中,警示牌机器人的定位信息包括道路的编号和经纬度信息。
S6: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生成预警信息。
S7:将所述预警信息发送给朝向所述定位信息行驶的车辆。
具体地,可以将预警信息发送给朝向定位信息行驶的车辆的车载系统或驾驶员使用的导航终端,导航终端包括安装有电子地图程序的终端设备。其中,车辆是否朝向定位信息行驶,可以根据车载系统或驾驶员使用的导航终端的当前行驶信息得到。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S7:将所述预警信息发送给朝向所述定位信息行驶的车辆的步骤,包括:
S711:根据所述定位信息,获取所述警示牌机器人所在道路允许的最高行驶时速。
S712:根据所述最高行驶时速和所述天气信息,获取所述定位信息对应的第一预警距离。
其中,最高行驶时速越高,第一预警距离越大,天气信息对应的驾驶能见度越低,第一预警距离越大。其中,最高行驶时速、天气信息和第一预警距离的关系可以通过构建映射关系数据表得到。
S713:获取所述警示牌机器人所在道路上朝所述定位信息行驶的车辆相对于所述定位信息的实时距离。
S714:若所述实时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警距离,向对应的车辆发送所述预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警示牌机器人可以根据所在道路的最高行驶时速和天气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一预警距离,然后再向实时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警距离的车辆发送预警信息,其中,预警信息可以发送至车辆的车载系统或位于车辆内的导航终端,可以通过预警信息提醒车辆朝定位信息行驶的车辆内的驾驶员和乘客,提高预警效果。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S7:将所述预警信息发送给朝向所述定位信息行驶的车辆的步骤,包括:
S721:将所述定位信息,发送给所述警示牌机器人所在道路上朝所述定位信息行驶的车辆的电子地图程序,以驱动所述电子地图程序根据对应车辆的车辆信息和当前行驶速度,获取所述定位信息对应的第二预警距离。
S722:当对应车辆与所述定位信息的实时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警距离时,所述电子地图程序显示和/或播报所述预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警示牌机器人可以将定位信息发送给朝警示牌机器人行驶的车辆的电子地图程序,其中电子地图程序可以安装于车辆的车载系统或位于车辆内的导航终端,以驱动电子地图程序根据所在道路的最高行驶时速和天气信息获取对应的第二预警距离,并在实时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警距离时显示和/或播报预警信息,由于第二预警距离的获取和判断是由车辆的电子地图程序执行的,因此可以减少警示牌机器人的数据处理量和数据上传量,降低警示牌机器人的工作负荷,减少警示牌机器人的数据上传耗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警示牌机器人控制方法与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警示牌机器人属于同一构思,因此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警示牌机器人控制方法控制警示牌机器人时,可以实现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警示牌机器人对应的所有技术效果。
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组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选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选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选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 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警示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活动组件、第二活动组件、警示牌组件、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和处理芯片;
所述第一活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均设有移动机构;
所述第二活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
所述警示牌组件的底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且所述警示牌组件自底部中心往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方向设有多个折痕部;
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活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活动组件连接;
在所述警示牌机器人放置在地上时,所述处理芯片驱动所述移动机构移动至警示位置,且带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分离,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上张开,使沿着所述折痕部撑开的所述警示牌组件抬高;所述处理芯片将到达所述警示位置的所述警示牌机器人的实时定位信息上传给服务器终端;
在回收所述警示牌机器人时,所述处理芯片驱动所述移动机构移动至回收位置,且带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收拢,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下合拢,使沿着所述折痕部折叠的所述警示牌组件收拢至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第二容置部形成的容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块、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块、第三传动杆和第四传动杆;
所述第一滑块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底座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或所述第二底座铰接;
所述第二滑块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三传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底座铰接,所述第三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滑块铰接,所述第四传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铰接,所述第四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或所述第一底座铰接;
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分离过程中,所述第二传动杆带动所述第一滑块沿靠近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第一端的方向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一传动杆转动,提高所述第一传动杆的支撑高度,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向上转动,所述第四传动杆带动所述第二滑块沿靠近所述第三传动杆的第一端的方向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三传动杆转动,提高所述第三传动杆的支撑高度,从而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上转动;
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靠拢过程中,所述第二传动杆带动所述第一滑块沿远离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第一端的方向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一传动杆转动,降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支撑高度,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向下转动,所述第四传动杆带动所述第二滑块沿远离所述第三传动杆的第一端的方向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三传动杆转动,降低所述第三传动杆的支撑高度,从而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下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警示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滑轨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到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的方向,沿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轨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到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的方向,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卷带机构、第二卷带机构、第一反光警示带和第二反光警示带;
所述第一卷带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卷带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反光警示带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卷带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反光警示带的第二端与事故车辆的车尾的第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反光警示带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卷带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反光警示带的第二端与所述事故车辆的车尾的第二侧连接;
所述移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远离所述事故车辆,所述第一反光警示带展示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事故车辆的车尾之间,所述第二反光警示带展示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事故车辆的车尾之间,且所述第一反光警示带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反光警示带的第一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反光警示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反光警示带的第二端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牌组件的折叠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红光警示灯组和黄光警示灯组,所述处理芯片驱动所述红光警示灯组和黄光警示灯组发出警示用的光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第一电动转动关节,所述第二支撑杆设有第二电动转动关节,所述警示牌组件的底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动转动关节和所述第二电动转动关节连接,所述处理芯片同时驱动所述第一电动转动关节和所述第二电动转动关节转动。
7.一种警示牌机器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在道路的道路信息和天气信息;
根据所述道路信息和所述天气信息,获取警示牌放置距离;
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警示牌机器人放置在地上时,所述处理芯片根据所述警示牌放置距离驱动所述移动机构移动至警示位置,且带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分离,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上张开,使沿着所述折痕部撑开的所述警示牌组件抬高;所述处理芯片将到达所述警示位置的所述警示牌机器人的实时定位信息上传给服务器终端;
在回收所述警示牌机器人时,所述处理芯片驱动所述移动机构移动至回收位置,且带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收拢,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端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向下合拢,使沿着所述折痕部折叠的所述警示牌组件收拢至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第二容置部形成的容置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警示牌机器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述警示牌机器人控制方法的所述警示牌机器人的定位信息;
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生成预警信息;
将所述预警信息发送给朝向所述定位信息行驶的车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警示牌机器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预警信息发送给朝向所述定位信息行驶的车辆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定位信息,获取所述警示牌机器人所在道路允许的最高行驶时速;
根据所述最高行驶时速和所述天气信息,获取所述定位信息对应的第一预警距离;
获取所述警示牌机器人所在道路上朝所述定位信息行驶的车辆相对于所述定位信息的实时距离;
若所述实时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警距离,向对应的车辆发送所述预警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警示牌机器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预警信息发送给朝向所述定位信息行驶的车辆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定位信息,发送给所述警示牌机器人所在道路上朝所述定位信息行驶的车辆的电子地图程序,以驱动所述电子地图程序根据对应车辆的车辆信息和当前行驶速度,获取所述定位信息对应的第二预警距离;
当对应车辆与所述定位信息的实时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警距离时,所述电子地图程序显示和/或播报所述预警信息。
CN202310796344.7A 2023-07-03 2023-07-03 警示牌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64942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6344.7A CN116494271B (zh) 2023-07-03 2023-07-03 警示牌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96344.7A CN116494271B (zh) 2023-07-03 2023-07-03 警示牌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4271A CN116494271A (zh) 2023-07-28
CN116494271B true CN116494271B (zh) 2023-10-31

Family

ID=87328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96344.7A Active CN116494271B (zh) 2023-07-03 2023-07-03 警示牌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9427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4062A (zh) * 2016-10-31 2017-04-19 重庆向日葵机器人有限公司 具有双模式摄像的警示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CN107672517A (zh) * 2017-10-09 2018-02-09 深圳市宇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警示牌
KR20200062619A (ko) * 2018-11-27 2020-06-04 박준영 안전삼각대 설치 로봇
CN111845548A (zh) * 2020-08-20 2020-10-30 北京蓝拓泽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角警示装置及采用三角警示装置的iot警示方法
CN112896040A (zh) * 2021-01-29 2021-06-04 齐鲁工业大学 适配于三角警示牌且具有定距行驶功能的遥控支架及方法
CN216611046U (zh) * 2022-01-28 2022-05-27 谢强 折叠电动车式三角警示牌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7394B (zh) * 2012-04-12 2014-05-14 张佳俊 遥控移动三角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4062A (zh) * 2016-10-31 2017-04-19 重庆向日葵机器人有限公司 具有双模式摄像的警示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CN107672517A (zh) * 2017-10-09 2018-02-09 深圳市宇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警示牌
KR20200062619A (ko) * 2018-11-27 2020-06-04 박준영 안전삼각대 설치 로봇
CN111845548A (zh) * 2020-08-20 2020-10-30 北京蓝拓泽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角警示装置及采用三角警示装置的iot警示方法
CN112896040A (zh) * 2021-01-29 2021-06-04 齐鲁工业大学 适配于三角警示牌且具有定距行驶功能的遥控支架及方法
CN216611046U (zh) * 2022-01-28 2022-05-27 谢强 折叠电动车式三角警示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4271A (zh) 2023-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0962B1 (en) Positioning vehicles to improve quality of observations at intersections
US11568652B2 (en) Us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traffic signals in a network to improve traffic signal state estimation
CN102934150B (zh) 行驶模型生成装置及驾驶辅助装置
US20210039648A1 (en) Robust Method for Detecting Traffic Signals and their Associated States
US11281918B1 (en) 3D position estimation of objects from a monocular camera using a set of known 3D points on an underlying surface
CN108760332B (zh) 基于场地驾驶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场景构建方法
US8527199B1 (en) Automatic collection of quality control statistics for maps used in autonomous driving
EP2526508B1 (en) Traffic signal mapping and detection
US11754719B2 (en) Object detection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distance measurement sensor point cloud data
CN116494271B (zh) 警示牌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EP4019351A1 (en) Vehicle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vehicle and storage medium
GB2607130A (en) Automated moving platform
CN109974720B (zh) 动态地图数据分类装置及其方法
CN115402300A (zh) 车辆自动泊车方法及装置、车辆自动出库方法及装置、用户终端、移动工具及相关设备
CN215322958U (zh) 防倾倒装置和防倾倒车辆
EP4024006A1 (en) Map level indicating method, map level obtaining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CN114789657A (zh) 一种车辆越界保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01803A (zh) 赛道驾驶车辆的弯角提醒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BR102014021691A2 (pt) hardware para transporte autônomo com veículos rodoviário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