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91822A - 排浆阀装置、搅拌杯装置以及食品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排浆阀装置、搅拌杯装置以及食品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91822A
CN116491822A CN202210073963.9A CN202210073963A CN116491822A CN 116491822 A CN116491822 A CN 116491822A CN 202210073963 A CN202210073963 A CN 202210073963A CN 116491822 A CN116491822 A CN 1164918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valve
pipe
bracke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39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祥和
程志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739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918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91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918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46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bottom s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7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7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 A47J43/0716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for machines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lower side
    • A47J43/0722Mixing, whipping or cutting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7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 A47J43/08Driving mechanisms
    • A47J43/085Driving mechanisms for machines with tools driven from the lower si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t Valve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排浆阀装置、搅拌杯装置和食品加工机,其中,排浆阀装置包括支架组件、驱动组件、排放管以及阀芯。驱动组件安装于支架组件;排放管安装于支架组件,排放管设置有进料口、排料口以及连通进料口和排料口的排放通道,进料口用于与外部设备上的排放口对接,排放管上还开设有连通排放通道的安装口,阀芯安装于安装口并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其中,阀芯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在膨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在膨胀状态下,阀芯与排放管的内壁接触以封堵排放通道或者阀芯封堵排放口,在收缩状态下,阀芯与排放管的至少部分内壁分离或者与排放口分离以开启排放通道。本发明技术方案实现食品加工机清洗方便,并提升了食品卫生安全性。

Description

排浆阀装置、搅拌杯装置以及食品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浆阀装置、应用该排浆阀装置的搅拌杯装置和应用该搅拌杯装置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在一些需要排放流体的设备中,通常需要设置排浆阀来控制流体的排放,例如现有的食品加工机,结构通常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粉碎杯,粉碎杯的底部设有排浆孔,排浆孔处设有排浆阀,排浆阀连接有排浆管,排浆阀包括阀体和设于阀体的阀芯、排浆电机,阀体与粉碎杯连接,阀芯设有流通孔,流通孔与排浆孔、排浆管接通形成排浆通道,排浆电机带动阀芯旋转使排浆孔、排浆管接通或断开,由于排浆阀使用过程中,饮品需要由阀芯的流通孔流过,在开关排浆阀时,食物残渣容易滞留在阀芯与阀体的连接处以及在阀芯的流通孔内,长时间使用时,不利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浆阀装置,旨在提升食品加工机的食品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排浆阀装置,包括:
支架组件;
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组件;
排放管,安装于所述支架组件,所述排放管设置有进料口、排料口以及连通所述进料口和所述排料口的排放通道,所述进料口用于与外部设备上的排放口对接,所述排放管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排放通道的安装口;以及
体积可变化的阀芯,所述阀芯安装于所述安装口并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阀芯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在膨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在膨胀状态下,所述阀芯与所述排放管的内壁接触以封堵所述排放通道或者所述阀芯封堵所述排放口,在收缩状态下,所述阀芯与所述排放管的至少部分内壁分离或者与所述排放口分离以开启所述排放通道。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排浆阀装置结构中设置体积可变化的阀芯,阀芯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进行膨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并且在膨胀状态下将排放通道关闭而在收缩状态下将排放通道开启,从而实现排浆阀装置的通断控制,相较于现有的排浆阀结构,由于阀芯并不会具备现有的阀芯的流通孔,在使用过程中,食材流体并不会进入到阀芯内的流通孔中,不易产生食材流体滞留在阀芯以及其连接处的现象,因此,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排浆阀装置出现因为滞留的食材变质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可选地,所述阀芯的内部形成有膨胀腔并设置有与所述膨胀腔连通的第一接头,所述驱动组件通过管路组件与所述第一接头连通,并通过向所述膨胀腔内充入流体介质以使所述阀芯膨胀。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为气泵组件。
可选地,所述气泵组件与所述第一接头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气压检测装置。
可选地,所述支架组件包括阀支架和管支架,所述管支架与所述阀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管路组件安装于所述阀支架,所述排放管安装于所述管支架。
可选地,所述管路组件包括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管道、与所述管道连通的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并安装在所述阀支架上的压紧机构,在所述管支架安装至所述阀支架后,所述压紧机构将所述第二接头压紧于所述第一接头以使二者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阀支架的转轴、与所述转轴连接的压板以及弹性件,所述第二接头连接在所述压板的一侧,所述弹性件抵接在所述压板的另一侧,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头和所述弹性件之间并驱使所述压板绕所述转轴的轴线进行转动的趋势,所述压板抵接弹性件的一侧还设置有抵压部,所述管支架还设置有推动部,在所述管支架安装于阀支架后,所述推动部顶抵所述抵压部以使所述压板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力进行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接头压紧于所述第一接头。
可选地,所述阀支架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管支架滑动插入与所述安装槽内。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和所述管支架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导向结构。
可选地,所述阀支架和所述管支架之间还设置有锁紧结构。
可选地,所述阀支架和所述管支架之间还设置有安装检测结构,所述安装检测结构用于对所述管支架的安装状态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支架组件上还安装有对接所述排放管并环绕所述进料口的密封圈。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搅拌杯装置,包括搅拌杯和如上所述的排浆阀装置,所述搅拌杯设置有排放口,所述排浆阀装置设置在所述搅拌杯外部并通过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排放口对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以及如上所述的搅拌杯装置,所述搅拌杯装置安装于所述主机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食品加工机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食品加工机处于排放通道关闭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食品加工机处于排放通道打开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食品加工机位于排浆阀装置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食品加工机的拆卸示意图;
图7为图6中一实施例的排放管和管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6中一实施例的排放管与阀芯装配下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阀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又一实施例的阀芯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500 食品加工机 140 排放管
400 主机 141 进料口
410 机壳 142 排料口
411 安装台 143 排放通道
420 旋转电机 144 安装口
430 接浆杯 145 流食槽
440 放置台 146 密封圈
300 供水装置 150 阀芯
310 水箱 151 第一接头
320 水泵组件 152 腔壳
200 搅拌杯装置 153 膨胀腔
210 搅拌杯 160 驱动组件
211 排放口 170 管路组件
220 粉碎装置 171 管道
100 排浆阀装置 172 第二接头
110 支架组件 173 压紧机构
120 阀支架 174 转轴
121 安装槽 175 压板
122 导槽 176 弹性件
130 管支架 177 抵压部
131 盖体 178 气压检测装置
132 导轨 180 锁紧结构
133 窗口 190 安装检测结构
134 推动部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排浆阀装置100。
本发明的排浆阀装置100可以适用于一些需要进行排液控制的电器,例如奶茶机、饮品机、饮水机、食物料理机等。排浆阀装置100用于对上述电器进行浆液排出过程中进行自动控制。现有的应用于以上电器的排浆阀装置100通常是设计为阀芯150具有连通孔的结构,在排浆液的过程中,浆液需要通过阀芯150上的连通孔,由此在关闭排浆阀时,少量食材可能会滞留在阀芯150内,如此,在长时间使用时,滞留在阀芯150内的食材将会有腐败变质的风险,这样势必会导致电器设备特别是食品加工机500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高的食品卫生安全风险。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的排浆阀装置100,降低了食材滞留在排浆阀装置100内的可能,以提升了食品加工机500的食品卫生安全性。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以及图9,在一实施例中,排浆阀装置100包括支架组件110、驱动组件160、排放管140以及体积可变化的阀芯150。驱动组件160安装于支架组件110,排放管140安装于支架组件110,排放管140设置有进料口141、排料口142以及连通进料口141和排料口142的排放通道143,进料口141用于与外部设备上的排放口211对接,排放管140上还开设有连通排放通道143的安装口144,阀芯150安装于所安装口144并与驱动组件160传动连接,其中,阀芯150在驱动组件160的驱动下在膨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在膨胀状态下,阀芯150与排放管140的内壁接触以封堵排放通道143或者阀芯150封堵排放口211,在收缩状态下,阀芯150与排放管140的至少部分内壁分离或者与排放口211分离以开启排放通道143。
支架组件110用于将整个排浆阀装置100安装到其应用的电器设备中,并且支架组件110还用于搭载排放管140和驱动组件160。本实施例阀芯150的体积可变化,是指其外部尺寸可以通过驱动组件160的作用而进行改变,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是阀芯150采用的是弹性材料或者至少是其在封堵过程中起作用的部分为弹性材料,通过驱动组件160的作用,使得其弹性材料进行拉伸或收缩进而实现其体积的变化。当然,阀芯150也可以是采用非弹性材料,而是阀芯150具有多个相互嵌套的模块单元,在驱动组件160的作用下,其模块单元向外伸出或者缩回从而实现其体积的变化。并且阀芯150的体积变化过程均在排放通道143内进行,并且,本发明排放管140上的安装口144靠近进料口141设置,由此,当阀芯150进行膨胀时,阀芯150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排浆阀装置100的通断控制,一种情况下是阀芯150的外壁在膨胀过程中挤压接触排放管140的内壁而使得排放通道143被阻断,另一种情况下,阀芯150膨胀过程中,其朝向与进料口141对接的外部设备上的排放口211进行运动,从而阀芯150将排放口211进行封堵,从源头上实现排浆阀装置100的关闭,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排浆阀装置100的优势还在于,在以上两种方式中,对于排放过程中的流量控制比较准确,例如在阀芯150的外壁在膨胀过程中挤压接触排放管140的内壁而使得排放通道143被阻断的方案中,通过精准的控制输入阀芯150的流体介质的量来控制阀芯150的体积,使得阀芯150与排放通道143接触面进行变化来实现流量的精准控制,而在阀芯150将排放口211进行封堵的方案中,则可以是通过阀芯150的体积变化控制排放口211的开度,整个控制过程会比较平顺,更为精准。
也即,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排浆阀装置100结构中设置体积可变化的阀芯150,阀芯150在驱动组件160的驱动下进行膨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并且在膨胀状态下将排放通道143关闭而在收缩状态下将排放通道143开启,从而实现排浆阀装置100的通断控制,相较于现有的排浆阀结构,由于阀芯150并不会具备现有的阀芯150的流通孔,在使用过程中,食材流体并不会进入到阀芯150内的流通孔中,不易产生食材流体滞留在阀芯150以及其连接处的现象,因此,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排浆阀装置100出现因为滞留的食材变质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本发明优选阀芯150采用弹性材料,对于驱动组件160驱使阀芯150进行材料拉伸以膨胀的方案,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芯150的内部形成有膨胀腔153并设置有与所述膨胀腔153连通的第一接头151,所述驱动组件160通过管路组件170与所述第一接头151连通,并通过向所述膨胀腔153内充入流体介质以使所述阀芯150膨胀。请参照图9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阀芯150主要结构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腔壳152部分,另一部分是与腔壳152盖合的第一接头151,其中,腔壳152和第一接头151可以是胶粘固定也可以是通过二次注塑一体成型(如图11所示),其中腔壳152采用例如硅胶、橡胶等弹性材料,而第一接头151部分可以是弹性材质也可以是硬质材料,其中第一接头151封盖在排放管140上的安装口144处,此处第一接头151和排放管140可以是胶粘固定。
本发明排放管140的材质可以是硬质材料也可以是软质材料,例如不锈钢、铝合金等材质的金属材质、陶瓷、玻璃、硅胶等其他材质,作为一种较佳的形式,排放管140为采用金属材质的金属管,这样在排放管140具有结构强度较高,成本也相对较低的特点。驱动组件160通过管道171组件以及第一接头151向膨胀腔153内充入流体介质时,流体介质驱使腔壳152部分的壁体材质拉伸进行膨胀,从而腔壳152将会与排放管140的内壁接触以封堵排放通道143或者阀芯150封堵排放口211,这样阀芯150采用弹性材料的设置,在封堵过程中为柔性接触,对排放管140的冲击较小,密封更为可靠。在阀芯150开启排放通道143的过程中,则是以上封堵的逆过程,即膨胀腔153内的流体介质被驱动组件160抽取经由第一接头151退出,从而阀芯150收缩,这样排放通道143导通。
本发明技术方案驱动组件160采用流体介质填充阀芯150内的膨胀腔153的方式,具有在封堵过程中可靠的特点。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优选流体介质为气体介质,其中,驱动组件160为气泵组件,而为了降低成本,气体介质采用空气,即气泵组件直接通过管路组件170向阀芯150内泵入空气实现阀芯150的膨胀过程,可以理解的,在采用气体介质的情况下,也可以是采用纯度较高的惰性气体,并且为了在运行过程中对泵入的气体的量进行精准控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泵组件与所述第一接头151之间的管路组件170上还设置有气压检测装置178,气压检测装置178可以采用现有的压力计结构,在此不再赘述。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流体介质也可以是采用例如液体的形式,则驱动组件160设置为液压泵组件,通过向阀芯150内的膨胀腔153泵入水或者其他流体的形式实现其膨胀。
可以理解的,本发明阀芯150采用弹性材料,驱动组件160驱使阀芯150进行材料拉伸以膨胀的方案,除了上述内容中向阀芯150内泵入流体介质的方案以外,还可以是驱动组件160连接有一扩张机构,扩张机构位于阀芯150的膨胀腔153内并在其内部进行扩张和收缩运动进而引起阀芯150的膨胀和收缩动作,出于结构简化,以及成本降低的考虑,本申请优选通过气泵组件泵入空气的方式,并且接下来的内容也以此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具体介绍。
请参照图1、图5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110包括阀支架120和管支架130,管支架130与阀支架120可拆卸连接,驱动组件160和管路组件170安装于阀支架120,排放管140安装于管支架130。本实施例,通过将驱动组件160安装在阀支架120,而排放管140安装于管支架130,阀支架120用于将整个排浆阀装置100安装到食品加工机500上,通过将支架组件110中的阀支架120和管支架130可拆卸连接,如此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将驱动组件160、管路组件170装配到阀支架120,将排放管140装配到管支架130上,然后在管支架130装配到阀支架120的过程中,将管路组件170和阀芯150进行连接即可,其中,管支架130包括两个相互盖合连接的盖体131,两个盖体131之间可以采用卡扣、螺钉等方式进行可拆卸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同时在管支架130上开设有窗口133,上述内容中的阀芯150可以由窗口133伸出而与管路组件170连接。以上结构设计,使得整个装配过程可以实现模块化操作,有利于生产过程中的效率提升。同时,作为通电结构的驱动组件160以及直接接触液体的排放管140进行分开设置,也有利于提升后续维护过程中的拆装。
请结合参照图5和图6,作为管支架130和阀支架120可拆卸连接的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阀支架120形成有安装槽121,管支架130滑动插入与所述安装槽121内。本实施例,管支架130为框架结构,安装槽121的截面开口形状与管支架130的外轮廓形状适配。也即本实施例,通过形成安装槽121实现对管支架130进行收容以限位,使得管支架130通过沿安装槽121的方式滑动实现抽拉进出阀支架120,在拆卸清洗时,操作便利。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121具有形成在阀支架120底部的避让口以及开设在阀支架120侧部的插入口,管支架130从插入口由阀支架120的一侧插入安装槽121,排放管140的排放管140部分由避让口朝下伸出。由此,通过安装槽121设置三侧开口,其中位于阀支架120相对两侧的插入口的一个对接排放口211,则管支架130从另一侧的插入口插入后可以直接与排放口211对接连通,并且由于排放管140能从避让口伸出,如此在排放管140抽拉过程中,不会对排放管140产生干涉现象,并且排放管140可以设计为朝下倾斜设置,这样排料过程更为便利,为了在排料过程中减少浆液飞溅,本发明还在排放管140的排料口142位置开设有流食槽145。
在其他实施例中,管支架130与阀支架120之间的滑动连接方式,除了上述内容呈现的管支架130沿安装槽121滑动的方案以外,还可以是管支架130和阀支架120之间设置有导杆和轴套的配合形式,也即管支架130上设置有轴套,而阀支架120设置有朝向排放口211延伸的导杆,通过轴套沿着导杆滑动以使得排放管140能朝向搅拌杯210运动并使得排放管140与排放口211对接。或者管支架130与阀支架12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滚轮和轨道的结构,其中轨道可以设置在阀支架120上,管支架130上设置有滚轮,轨道朝向排放口211延伸,滚轮沿着轨道滑动也可以实现上述排放管140和排放口211的对接过程。
由于本发明的方案阀支架120和管支架130为可拆的设计以提升了清洗和拆装的方便性,这样设计,则对于阀支架120上的管路组件170与管支架130上的阀芯150如何实现有效对接,避免在泵入气体过程出现泄漏的情况,是亟需考虑的问题。为此,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进一步将管路组件170设置为包括连接所述驱动组件160的管道171、与所述管道171连通的第二接头172、与所述第二接头172连接并安装在所述阀支架120上的压紧机构173,在所述管支架130安装至所述阀支架120后,所述压紧机构173将所述第二接头172压紧于所述第一接头151以使二者密封连接。作为一种较为简洁的设计方式,所述压紧机构173包括安装于所述阀支架120的转轴174、与所述转轴174连接的压板175以及弹性件176,所述第二接头172连接在所述压板175的一侧,所述弹性件176抵接在所述压板175的另一侧,所述转轴174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头172和所述弹性件176之间并驱使所述压板175绕所述转轴174的轴线进行转动的趋势,所述压板175抵接弹性件176的一侧还设置有抵压部177,所述管支架130还设置有推动部134,在所述管支架130安装于阀支架120后,所述推动部134顶抵所述抵压部177以使所述压板175克服所述弹性件176的弹力进行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接头172压紧于所述第一接头151。
本实施例,转轴174与阀支架120为转动连接,而压板175与转轴174为固定连接,其中,排浆阀装置100上设置有与阀支架120固定连接的压块,压块与阀支架120配合夹持转轴174,则压板175与转轴174一同绕转轴174的轴线旋转形成为跷跷板原理,其中,第二接头172连接在压板175的一端,而弹性件176的一端则抵接在压板175另一端的上表面,弹性件176的另一端抵接于阀支架120,如此,弹性件176提供的弹力是驱使第二接头172向上抬升,是朝向远离安装槽121方向运动的驱使,本实施例弹性件176可以为弹簧或弹片,图中示出的为弹簧,为了安装稳固,在压板175上形成有限位柱,弹簧套设在限位柱上,压板175上的抵压部177设置在下表面,而管支架130上的驱动部设置在其上侧,其中,为了运行过程中的顺畅性,抵压部177和推动部134之间设置有相互滑动配合的导向斜面,在将管支架130推入到安装槽121的过程中,通过抵压部177和推动部134之间的导向斜面的挤压,使得弹簧被压缩并且第二接头172朝向安装槽121内部的方向运动并压紧与第一接头151上实现对接连通,则在管支架130处于安装槽121内的情况下,第一接头151和第二接头172都是处于连接状态,密封连接更为可靠。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密封性,可以在第一接头151和第二接头172至少其中一个在接触面上形成有密封凸筋结构。
可以理解的,本发明对于压紧机构173的结构形式,除了形成以上跷跷板的方式,也可以是直接采用弹性件176驱动第二接头172进行下压的形式。或者,在采用跷跷板的结构形式的情况下,也可以改变弹性件176的安装位置,使得第二接头172开始是具备朝向安装槽121内运动的趋势的形式。
出于连接结构稳定以及制造成本的考虑,本发明优选在阀支架120上设置有安装槽121,而将管支架130插入安装槽121并沿安装槽121进行滑动以对接排放口211的形式,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升排放管140和排放口211对接时的准确度,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槽121的槽壁和管支架130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导向结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管支架130带动整个排放管140从安装槽121插入到阀支架120内,因此为了操作方便,一般安装槽121的槽口会略大于整个排放管140的外轮廓的大小。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导向结构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对管支架130在沿安装槽121滑动时进行姿态控制,进而确保排放管140和排放口211对接时准确,不易出现因为对接不准确而在排浆过程中出现泄漏现象。
请再次参照图4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安装槽121的槽壁和所述管支架130的外壁之间的导轨132和导槽122,所述导轨132插入所述导槽122内。本实施例在安装槽121的相对的两槽壁上形成有导槽122,而在管支架130的相对两外侧壁形成有凸出设置的导轨132,并且导槽122是朝向排放口211延伸的,其中导轨132和导槽122的截面轮廓形状可以是方形、半圆形或者燕尾形状,由此,在管支架130沿安装槽121滑动过程中,导轨132和导槽122进一步对管支架130的姿态进行限位,可以避免管支架130因为与安装槽121之间的装配误差,导致排放管140对接排放口211时出现偏差,而导致排料时出现泄漏现象。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结构还可以是滚轮和导槽122的配合结构,或者定位销与导槽122的配合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本发明在排放管140清洗完毕后,将排放管140重新装入阀支架120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排放管140与排放口211对接到位,本发明还在所述管支架130和所述阀支架120之间还设置有安装检测结构190。在一些设置形式中,安装检测结构190包括检测件和感应件,其中检测件安装于阀支架120上,而感应件安装于管支架130上,检测件和感应件构成的结构可以是霍尔开关的结构形式、光电开关的结构形式、微动开关的结构形式、干簧管的等结构形式,例如,在霍尔开关的结构形式时,检测件为在阀支架120上设置的霍尔元件,而感应件为在管支架130上设置的与霍尔元件配合的磁性触发元件,并且霍尔开关结构设置的位置是在排放管140推入到阀支架120后,排放管140正好能对接排放口211的位置,同时在将排放管140推入到阀支架120使得排放管140和排放口211对接好之后,可以进行排浆操作,而又由于食品加工机500在运行过程中会有一定振动,为了避免排放管140因为食品加工机500的振动滑出阀支架120或者与排放口211松脱,导致流体食材泄漏,本发明在阀支架120和管支架130之间还设置有锁紧结构180。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7,锁紧结构180包括设置在管支架130和阀支架120上的磁吸结构,磁吸结构可以是嵌设固定在管支架130上的磁铁以及设置在阀支架120上的磁铁或者软性材料块,将锁紧结构180设定为磁吸结构的情况下,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抽拉较为方便的特点。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结构180可以是包括安装于所述管支架130的锁扣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阀支架120上的扣槽,所述锁扣组件与所述扣槽可分离设置。在使用过程中,在将排放管140推入到安装槽121内设定的位置,使得安装检测结构190产生检测信号时,排放管140与排放口211对接完成,同时锁扣组件卡入到扣槽内,使得排放管140和排放口211不易在食品加工机500运行过程中因为振动出现松脱现象,同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锁扣组件使得其与扣槽分离,即可以将排放管140从阀支架120中抽离,如此使用较为便利。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搅拌杯装置200,该搅拌杯装置200包括搅拌杯210和排浆阀装置100,该排浆阀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搅拌杯装置2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搅拌杯210的底部设置有排放口211,所述排浆阀装置100设置在所述搅拌杯210外部并通过所述排放通道143与所述排放口211对接,进一步地,搅拌杯装置200还包括设置在搅拌杯210内的粉碎装置220,粉碎装置220可以是搅拌刀、搅拌杆、研磨器等结构,在一些设置形式中,搅拌杯210上还安装有用于对搅拌杯210内部进行加热的加热件,其中加热件可以是安装在搅拌杯210的底部也可以是安装在搅拌杯210的侧部,加热件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加热管、加热丝、加热膜的形式。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11,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食品加工机500,该食品加工机500包括主机400以及安装于主机400上的搅拌杯装置200,该搅拌杯装置2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食品加工机5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食品加工机500可以是市面上的破壁机、豆浆机、榨汁机等产品,其中,主机400包括机壳410以及设置在机壳410内的旋转电机420,在将搅拌杯装置200安装到主机400后,搅拌杯装置200中的粉碎装置220将与旋转电机420传动耦合,进一步地,在上述内容中,排浆阀装置100的阀支架120可以形成为盖板的形式,并且盖板与机壳410的一侧开口进行盖合连接,也即阀支架120可以是与主机400的机壳410进行装配,在其他形式中,阀支架120还可以是形成为座体结构并且是与搅拌杯210进行连接,例如可以在搅拌杯210的外壁上形成与搅拌杯210一体结构的柱体结构,阀支架120与柱体结构为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可以在排浆阀装置100的支架组件110上还安装有对接所述排放管140并环绕所述进料口141的密封圈146,在将排浆阀装置100安装到搅拌杯210外部之后,密封圈146挤压在支架组件110和搅拌杯210之间以实现在排放口211处的密封。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食品加工机500还可以包括有供水装置300,在一实施例中,供水装置300包括水箱310和水泵组件320,其中,机壳410形成有安装台411,水箱310搭载在安装台411上,并且水箱310和机壳410为可拆卸连接,水泵组件320包括水泵、管路以及喷嘴,喷嘴安装在搅拌杯210上,如此通过水泵的驱动可以将水箱310内的水抽取至搅拌杯210内,如此可以使得食品加工机500具有自动加工或者自动清洗功能,可以理解的,在供水装置300的其他实施例中,供水装置300还可以是直接接入到外部水源的管路以及设置在管路上的阀门,阀门可以是电性接入到主机400,以实现在食物料理机运行过程中由主控板控制器关闭,当然,阀门也可以是人工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机壳410还形成有放置台440,放置台440位于排浆阀装置100的下方用于放置接浆杯4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排浆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组件;
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组件;
排放管,安装于所述支架组件,所述排放管设置有进料口、排料口以及连通所述进料口和所述排料口的排放通道,所述进料口用于与外部设备上的排放口对接,所述排放管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排放通道的安装口;以及
体积可变化的阀芯,所述阀芯安装于所述安装口并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阀芯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在膨胀状态和收缩状态之间切换,在膨胀状态下,所述阀芯与所述排放管的内壁接触以封堵所述排放通道或者所述阀芯封堵所述排放口,在收缩状态下,所述阀芯与所述排放管的至少部分内壁分离或者与所述排放口分离以开启所述排放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浆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内部形成有膨胀腔并设置有与所述膨胀腔连通的第一接头,所述驱动组件通过管路组件与所述第一接头连通,并通过向所述膨胀腔内充入流体介质以使所述阀芯膨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浆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气泵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浆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组件上还设置有气压检测装置。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排浆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阀支架和管支架,所述管支架与所述阀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管路组件安装于所述阀支架,所述排放管安装于所述管支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浆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组件包括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管道、与所述管道连通的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并安装在所述阀支架上的压紧机构,在所述管支架安装至所述阀支架后,所述压紧机构将所述第二接头压紧于所述第一接头以使二者密封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浆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阀支架的转轴、与所述转轴连接的压板以及弹性件,所述第二接头连接在所述压板的一侧,所述弹性件抵接在所述压板的另一侧,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头和所述弹性件之间并驱使所述压板绕所述转轴的轴线进行转动的趋势,所述压板抵接弹性件的一侧还设置有抵压部,所述管支架还设置有推动部,在所述管支架安装于阀支架后,所述推动部顶抵所述抵压部以使所述压板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力进行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接头压紧于所述第一接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浆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支架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管支架滑动插入与所述安装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浆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和所述管支架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导向结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浆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支架和所述管支架之间还设置有锁紧结构。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浆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支架和所述管支架之间还设置有安装检测结构,所述安装检测结构用于对所述管支架的安装状态进行检测。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浆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上还安装有对接所述排放管并环绕所述进料口的密封圈。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浆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为金属管。
14.一种搅拌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杯和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排浆阀装置,所述搅拌杯设置有排放口,所述排浆阀装置设置在所述搅拌杯外部并通过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排放口对接。
15.一种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以及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搅拌杯装置,所述搅拌杯装置安装于所述主机上。
CN202210073963.9A 2022-01-21 2022-01-21 排浆阀装置、搅拌杯装置以及食品加工机 Pending CN1164918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3963.9A CN116491822A (zh) 2022-01-21 2022-01-21 排浆阀装置、搅拌杯装置以及食品加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3963.9A CN116491822A (zh) 2022-01-21 2022-01-21 排浆阀装置、搅拌杯装置以及食品加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91822A true CN116491822A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29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3963.9A Pending CN116491822A (zh) 2022-01-21 2022-01-21 排浆阀装置、搅拌杯装置以及食品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9182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04319C2 (ru) Насос для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жидких напитков
WO2009063338A1 (en) An apparatus for extracting milk from a breast and related pump unit.
CN116491822A (zh) 排浆阀装置、搅拌杯装置以及食品加工机
AU2017381473B2 (en) Water pump
CN213787022U (zh) 排浆阀和食品加工机
CN217013610U (zh) 排浆阀装置、搅拌杯装置以及食品加工机
CN217013721U (zh) 排浆阀装置、搅拌杯装置以及食品加工机
CN217090363U (zh) 排浆阀装置、搅拌杯装置以及食品加工机
CN116491823A (zh) 排浆阀装置、搅拌杯装置以及食品加工机
CN216876092U (zh) 排浆阀装置、搅拌杯装置以及食品加工机
WO2022048005A1 (zh) 一种器具耦合器抽水装置
CN209083535U (zh) 流体泵控制器
CN111904269A (zh) 一种器具耦合器抽水装置以及器具耦合器
CN219308036U (zh) 液压式压滤机压力控制机构及液压式压滤机
CN217493267U (zh) 一种带气液路对接目标卡的对接机构
CN215304750U (zh) 一种自动泡茶壶
CN218738412U (zh) 胶囊咖啡机杯架结构
CN116250742A (zh) 排浆阀装置、加工杯组件以及食物料理机
CN115245277B (zh) 一种自动泡茶壶
CN216876093U (zh) 排浆阀装置、搅拌杯装置以及食品加工机
KR200464544Y1 (ko) 체크 밸브 및 상기 체크 밸브를 구비한 물펌프
CN210565143U (zh) 一种可计水的水泵和食品加工机
CN217118153U (zh) 冷萃取装置
CN219550886U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三级回油结构
CN213155425U (zh) 一种核心模组及咖啡机或饮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