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88365B - 定子及其制作方法和真空泵 - Google Patents

定子及其制作方法和真空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88365B
CN116488365B CN202310390650.0A CN202310390650A CN116488365B CN 116488365 B CN116488365 B CN 116488365B CN 202310390650 A CN202310390650 A CN 202310390650A CN 116488365 B CN116488365 B CN 1164883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pipe section
peripheral surface
end wall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906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88365A (zh
Inventor
张风港
丁印明
魏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ongjia Hongr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ongjia Hong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ongjia Hongr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ongjia Hong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9065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883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88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88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88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883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0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6/00Machines with more than one rotor or stator
    • H02K16/02Machines with one stator and two or more ro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定子及其制作方法和真空泵,该定子包括壁体,所述壁体具有外周面、第一端壁面和第二端壁面;所述第一端壁面和所述第二端壁面相对设置;所述外周面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壁面和所述第二端壁面相接;所述壁体限定出压缩腔,所述压缩腔用于容纳转子;所述压缩腔具有腔壁,所述腔壁从所述第一端壁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端壁面;所述壁体内部构造有气体管路,所述气体管路具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入口设置于所述外周面上,所述气体出口设置于所述腔壁上;所述气体管路围绕所述压缩腔设置,以利用定子余温对所述气体管路的吹扫气体加热。本申请旨在利用定子余温加热吹扫气体。

Description

定子及其制作方法和真空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真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子及其制作方法和真空泵。
背景技术
在真空泵的使用的一些工艺中,需要向真空泵内通入高温气体进行吹扫。当吹扫气体吹入真空泵内时,需要将吹扫气体的温度预先加热。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加热装置以对吹扫气体进行加热。增设加热装置导致真空泵结构庞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定子及其制作方法和真空泵,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真空泵结构庞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出一种定子,包括壁体,所述壁体具有外周面、第一端壁面和第二端壁面;
所述第一端壁面和所述第二端壁面相对设置;所述外周面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壁面和所述第二端壁面相接;
所述壁体限定出具有开口的压缩腔,所述压缩腔用于容纳转子;所述压缩腔具有腔壁,所述腔壁从所述第一端壁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端壁面;所述开口开设于所述第一端壁面;
所述壁体内部构造有气体管路,所述气体管路具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入口设置于所述外周面上,所述气体出口设置于所述腔壁上;所述气体管路围绕所述压缩腔设置,以利用定子余温对所述气体管路的吹扫气体加热。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壁面指向所述第二端壁面的方向为所述壁体的厚度方向,在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的投影平面内,所述气体管路至少围绕所述压缩腔四分之三圈。
可选地,所述气体管路包括第一气体管段和第二气体管段,所述第一气体管段和所述第二气体管段连通;所述第一气体管段沿所述定子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气体管段沿所述定子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气体管路还包括第三气体管段;所述第三气体管段具有所述气体出口;
所述第一气体管段包括第一竖直管段和第二竖直管段,所述第一竖直管段和所述第二竖直管段分布于所述压缩腔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第二气体管段包括第一横向管段和第二横向管段,所述第一横向管段和所述第二横向管段分布于所述压缩腔在所述宽度度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第一横向管段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直管段和所述第二竖直管段连通,所述第二横向管段与所述第二竖直管段连通;
所述第一竖直管段具有所述气体入口;所述第三气体管段与所述第二横向管段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竖直管段具有多个;所述第二竖直管段具有多个;所述第一横向管段具有多个;所述第二横向管段具有多个。
可选地,所述压缩腔包括:第一平面壁和第二平面壁,所述第一平面壁和第二平面壁在所述定子的宽度方向或者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平面壁具有中心;
所述气体出口设置于所述中心处;或者所述气体出口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气体出口围绕所述中心设置。
可选地,所述气体出口的口径小于所述气体管路的口径。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定子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板材;所述板材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壁面和第二端壁面以及所述外周面,所述外周面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壁面和所述第二端壁面相接;
在所述板材上,加工出一从所述第一端壁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端端壁面的压缩腔;
在所述板材的内部加工出围绕所述压缩腔设置的气体管路;所述气体管路具有气体出口和气体入口;其中,所述气体入口成型于所述外周面上,所述气体出口成型于所述压缩腔的腔壁上。
可选地,所述外周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外周面和第二外周面、相对设置第三外周面和第四外周面;其中,所述第一外周面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外周面和所述第四外周面相接;所述第二外周面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外周面和所述第四外周面相接;在所述板材的内部加工出围绕所述压缩腔设置的气体管路包括:加工从所述第一外周面往所述第二外周面延伸的第一气体管段,所述第一外周面上形成第一接口;加工从所述第三外周面往所述第四外周面延伸的第二气体管段,所述第一气体管段与所述第二气体管段连通,所述第二外周面上形成第二接口;其中,所述第一气体管段和所述第二气体管段围绕所述压缩腔设置;形成一从所述压缩腔的腔壁朝向所述第一外周面或第二外周面的第三气体管段,所述第三气体管段与所述第二气体管段连通,所述第三气体管段具有所述气体出口,并对所述第二接口和部分第一接口进行封堵,留一个所述第一接口用作所述气体入口。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出真空泵,包括:转子;以及如前所述的定子;所述转子设置于所述压缩腔内。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吹扫气体位于外周面上的气体入口进入到气体管路内,然后有气体管路引导吹扫气体围绕压缩腔在壁体内部流动,流动过程中,吹扫气体吸收壁体的温度,以使得吹扫气体被定子余温加热,加热后的吹扫气体通过压缩腔的腔壁上的气体出口排出至压缩腔内,以对定子内部以及位于压缩腔内的转子进行吹扫。相比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无需设置加热装置和控制装置等结构,可以简化真空泵的结构;另一方面,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定子余温对吹扫气体进行加热,可以最大化的利用热能,具有更低的能耗。此外,现有技术中加热装置将吹扫气体的温度加热至与真空泵内的温度大致相同,相当于是需要向真空泵内注入热源,不利于真空泵的降温;而本申请在吹扫时,吹扫气体吸收了真空泵内的温度,还具有对真空泵降温的功能,有利于真空泵散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子的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壁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壁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气体出口的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气体出口的另一布局结构示意图。
1 定子 120a-2 第二平面壁
100 壁体 130a 气体入口
110 外周面 130b 第一气体管段
120 压缩腔 130c 第二气体管段
130 气体管路 130d 气体出口
140 密封塞 130e 第三气体管段
150 第一端壁面 130b-1 第一竖直管段
160 第二端壁面 130b-2 第二竖直管段
120a 腔壁 130c-1 第一横向管段
120a-1 第一平面壁 130c-2 第二横向管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发明,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发明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真空泵的泵内清扫是通过向其内部注入吹扫气体。吹扫时,需要将吹扫气体加热至与真空泵内的温度大致相同温度。现有技术中,通过外加加热装置对吹扫气体进行加热。加热装置的设置导致真空泵的结构庞大。而且,由于需要将温度加热至与真空泵内的温度大致相同,因而需要设置控制装置对加热装置的温度进行调控,进一步地导致真空泵的结构复杂化。比如,需要设置温度传感器测量真空泵内的温度,然后信号传递至控制装置内,控制装置生成反馈信号控制加热装置将吹扫气体加热至与真空泵内的温度大致相同温度。
为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真空泵结构庞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定子。该定子内部设置有围绕压缩腔设置的内部管路,供吹扫气体流通,以利用定子余温对吹扫气体进行加热,无需设置加热装置和控制装置等结构,以简化真空泵的结构。
具体地,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定子1,包括壁体100,所述壁体100具有外周面110、第一端壁面150和第二端壁面160;
所述第一端壁面150和所述第二端壁面160相对设置;所述外周面110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壁面150和所述第二端壁面160相接;
所述壁体100限定出压缩腔120,所述压缩腔120用于容纳转子;所述压缩腔120具有腔壁120a,所述腔壁120a从所述第一端壁面150延伸至所述第二端壁面160;
所述壁体100内部构造有气体管路130,所述气体管路130具有气体入口130a和气体出口130d;所述气体入口130a设置于所述外周面110上,所述气体出口130d设置于所述腔壁120a上;所述气体管路130围绕所述压缩腔120设置,以利用定子1余温对所述气体管路130的吹扫气体加热。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吹扫气体位于外周面110上的气体入口130a进入到气体管路130内,然后有气体管路130引导吹扫气体围绕压缩腔120在壁体100内部流动,流动过程中,吹扫气体吸收壁体100的温度,以使得吹扫气体被定子1余温加热,加热后的吹扫气体通过压缩腔120的腔壁120a上的气体出口130d排出至压缩腔120内,以对定子1内部以及位于压缩腔120内的转子进行吹扫。相比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无需设置加热装置和控制装置等结构,可以简化真空泵的结构;另一方面,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定子1余温对吹扫气体进行加热,可以最大化的利用热能,具有更低的能耗。此外,现有技术中加热装置将吹扫气体的温度加热至与真空泵内的温度大致相同,相当于是需要向真空泵内注入热源,不利于真空泵的降温;而本申请在吹扫时,吹扫气体吸收了真空泵内的温度,还具有对真空泵降温的功能,有利于真空泵散热。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定子1包括壳体和壁体100。壁体100沿着定子1壳体的轴向间隔设置在定子1壳体上形成多个容纳腔,用于容纳转子。每一个壁体100上构造有与对应的容纳腔相通的压缩腔120。每一壁体100具有在轴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壁面150和第二端壁面160。第二端壁面160上构造有轴孔,用于支撑转子的转轴。每一个壁体100为一个泵级。吹扫管路设置在第一个壁体100上,即真空泵的第一级上。吹扫管路也可以设置在每一个壁体100上,即真空泵的每一级上均可以设置吹扫管路。
为了能够充分对吹扫气体加热,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端壁面150指向所述第二端壁面160的方向为所述壁体的厚度方向。在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的投影平面内,所述气体管路130至少围绕所述压缩腔120四分之三圈。也即:吹扫气体至少围绕压缩腔120流动四分之三圈,以能充分地吸收热量。
一般而言,第一端壁面150和第二端壁面160的相对方向为壁体100的厚度方向。通常情况下,壁体100厚度通常较小,因而气体管路130仅在定子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设置:即气体管路130具有在定子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的管段,这些管段围绕压缩腔120设置共计至少围绕所述压缩腔120四分之三圈。当然,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气体管路130也可以在定子1的厚度方向上延伸。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气体管路130包括第一气体管段130b和第二气体管段130c,所述第一气体管段130b和所述第二气体管段130c连通;所述第一气体管段130b沿所述定子1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气体管段130c沿所述定子1的长度方向延伸。一般情况下,壁体100为一体结构,为了便于加工出位于其内部的气体管路130;加工时,为了降低加工的复杂程度,钻设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气体管段130b和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气体管段130c,并且所述第一气体管段130b和所述第二气体管段130c连通,以使得气体管路130在壁体100内部导通,以引导吹扫气体流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气体管路130还包括第三气体管段130e;所述第三气体管段130e具有所述气体出口130d。吹扫气体在进入到第三气体管段130e后,通过气体出口130d喷出至压缩腔120内。所述第一气体管段130b包括第一竖直管段130b-1和第二竖直管段130b-2,所述第一竖直管段130b-1和所述第二竖直管段130b-2分布于所述压缩腔120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二气体管段130c包括第一横向管段130c-1和第二横向管段130c-2,所述第一横向管段130c-1和所述第二横向管段130c-2分布于所述压缩腔120在所述宽度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横向管段130c-1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直管段130b-1和所述第二竖直管段130b-2连通,所述第二横向管段130c-2与所述第二竖直管段130b-2连通;所述第一竖直管段130b-1具有所述气体入口130a;所述第三气体管段130e与所述第二横向管段130c-2连通。也即,在实施例中,吹扫气体的流动通道分布在压缩腔120的四周,以引导吹扫气体在压缩腔120的四周沿着第一竖直管段130b-1、第二竖直管段130b-2、第一横向管段130c-1和第二横向管段130c-2设定的路径流动,以充分地吸收定子1的余热。吸收热量后的吹扫气体通过第三气体管段130e的气体出口130d喷出压缩腔120,
如图2所示,第一竖直管段130b-1和第二竖直管段130b-2各有一个,第一横向管段130c-1和第二横向管段130c-2各有一个。第一竖直管段130b-1、第一横向管段130c-1、第二竖直管段130b-2和第二横向管段130c-2依次连通,大致围合形成呈“口”字型分布。吹扫气体依次通过第一竖直管段130b-1、第一横向管段130c-1、第二竖直管段130b-2和第二横向管段130c-2在迂回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直管段130b-1具有多个;所述第二竖直管段130b-2具有多个;所述第一横向管段130c-1具有多个;所述第二横向管段130c-2具有多个。比如,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竖直管段130b-1具有两个;所述第二竖直管段130b-2具有两个;所述第一横向管段130c-1具有两个;所述第二横向管段130c-2具有两个。一个第一竖直管段130b-1、一个第二横向管段130c-2、一个第二竖直管段130b-2、一个第一横向管段130c-1、另一个第一竖直管段130b-1、一个第二横向管段130c-2、另一个第二竖直管段130b-2和另一个第二横向管段130c-2依次连通,大致形成蜿蜒的气体管路130,以增加吹扫气体在壁体100内部的流动距离,使其喷出的吹扫气体接近定子1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中,第一竖直管段130b-1、第二横向管段130c-2、第二竖直管段130b-2、和第一横向管段130c-1的个数还可以是更多个。构造时,第一竖直管段130b-1、第二横向管段130c-2、第二竖直管段130b-2和第一横向管段130c-1构建出的气体管路130引导吹扫气体为单向流动即可。
一般情况下,吹扫气体主要用于对转子上的介质进行吹扫。因此,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压缩腔120包括:第一平面壁120a-1和第二平面壁120a-2,所述第一平面壁120a-1和第二平面壁120a-2在所述定子1的宽度方向或者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平面壁120a-1具有中心。如图4所示,所述气体出口130d设置于所述中心处;或者,如图5所示,所述气体出口130d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气体出口130d围绕所述中心设置。第一平面壁120a-1的中心正对两个转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将气体出口130d设置在中心处或者将多个气体出口130d围绕中心设置,以便于吹扫气体可以直接喷射在转子的相互作用区域,提高对转子的吹扫效率。
在实施例中,气体出口130d设置为多个,多个气体出口130d围绕中心设置。气体出口130d可以呈圆形阵列、矩形阵列等。每一个气体出口130d均正对两个转子相互作用的区域内,以提高喷射范围,以提高吹扫效率。转子相互作用区域即:两个转子相互接触的区域,该区域是动态变化的,位于两个转子的转动轴线之间。因此,一般情况下,若在第一平面壁120a-1内的投影上观察,气体出口130d位于两个转动轴线之间。
为了提高吹扫气体的喷出压力,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气体出口130d的口径小于所述气体管路130的口径。通过将气体出口130d的口径设置为小于气体管路130的口径旨在提高吹扫气体喷出至压缩腔120内的喷射压力,提高吹扫气体的吹扫强度。一般而言,气体管路130在靠近气体出口130d时进行渐变设计。比如,第三气体管段130e在气体流动方向上的截面尺寸逐渐变小,在气体出口130d处最小,以使吹扫气体的喷射压力变大。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定子1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板材;所述板材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壁面150和第二端壁面160以及所述外周面110,所述外周面110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壁面150和所述第二端壁面160相接;
在所述板材上,加工出一从所述第一端壁面150延伸至所述第二端端壁面的压缩腔120;
在所述板材的内部加工出围绕所述压缩腔120设置的气体管路130;所述气体管路130具有气体出口130d和气体入口130a;其中,所述气体入口130a成型于所述外周面110上,所述气体出口130d成型于所述压缩腔120的腔壁120a上。
以上形成的定子1的气体管路130用于引导吹扫气体在其内部流动;流动过程中,吹扫气体吸收壁体100的温度,以使得吹扫气体被定子1余温加热,加热后的吹扫气体通过压缩腔120的腔壁120a上的气体出口130d排出至压缩腔120内,以对定子1内部以及位于压缩腔120内的转子进行吹扫。相比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无需设置加热装置和控制装置等结构,可以简化真空泵的结构;另一方面,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定子1余温对吹扫气体进行加热,可以最大化的利用热能,具有更低的能耗。此外,现有技术中加热装置将吹扫气体的温度加热至与真空泵内的温度大致相同,相当于是需要向真空泵内注入热源,不利于真空泵的降温;而本申请在吹扫时,吹扫气体吸收了真空泵内的温度,还具有对真空泵降温的功能,有利于真空泵散热。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周面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外周面110和第二外周面110、相对设置第三外周面110和第四外周面110;其中,所述第一外周面110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外周面110和所述第四外周面110相接;所述第二外周面110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外周面110和所述第四外周面110相接。也即:定子1具有四个轴面和两个端壁面。在加工气体管路130时,加工从所述第一外周面110往所述第二外周面110延伸的第一气体管段130b,所述第一外周面110上形成第一接口。加工从所述第三外周面110往所述第四外周面110延伸的第二气体管段130c,所述第一气体管段130b与所述第二气体管段130c连通,所述第二外周面110上形成第二接口;其中,所述第一气体管段130b和所述第二气体管段130c围绕所述压缩腔120设置;形成一从所述压缩腔120的腔壁120a朝向所述第一外周面110或第二外周面110的第三气体管段130e,所述第三气体管段130e与所述第二气体管段130c连通,所述第三气体管段130e具有所述气体出口130d,并对所述第二接口和部分第一接口进行封堵,留一个所述第一接口用作所述气体入口130a。
一些实施例中,加工出第一竖直管段130b-1和第二竖直管段130b-2作为第一气体管段130b,所述第一竖直管段130b-1和所述第二竖直管段130b-2分布于所述压缩腔120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加工出第一横向管段130c-1和第二横向管段130c-2作为第二气体管段130c,所述第一横向管段130c-1和所述第二横向管段130c-2分布于所述压缩腔120在所述宽度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横向管段130c-1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直管段130b-1和所述第二竖直管段130b-2连通,所述第二横向管段130c-2与所述第二竖直管段130b-2连通。由于在加工通过钻孔的方式进行加工,因此在外周面110上会形成多个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为此需要通过密封塞140密封全部的第二接口以及部分第一接口,以留下一个第一接口作为气体出口130d。在实施例中,留下的第一接口需要满足通过其进入到吹扫气体需要全部经过开设的管段,且为吹扫气体为单向流动状。
如图2所示,第一竖直管段130b-1和第二竖直管段130b-2各有一个,第一横向管段130c-1和第二横向管段130c-2各有一个。第一竖直管段130b-1、第一横向管段130c-1、第二竖直管段130b-2和第二横向管段130c-2依次连通,大致围合形成呈“口”字型分布。吹扫气体依次通过第一竖直管段130b-1、第一横向管段130c-1、第二竖直管段130b-2和第二横向管段130c-2在迂回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直管段130b-1具有多个;所述第二竖直管段130b-2具有多个;所述第一横向管段130c-1具有多个;所述第二横向管段130c-2具有多个。比如,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竖直管段130b-1具有两个;所述第二竖直管段130b-2具有两个;所述第一横向管段130c-1具有两个;所述第二横向管段130c-2具有两个。一个第一竖直管段130b-1、一个第二横向管段130c-2、一个第二竖直管段130b-2、一个第一横向管段130c-1、另一个第一竖直管段130b-1、一个第二横向管段130c-2、另一个第二竖直管段130b-2和另一个第二横向管段130c-2依次连通,大致形成蜿蜒的气体管路130,以增加吹扫气体在壁体100内部的流动距离,使其喷出的吹扫气体接近定子1的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泵,包括:转子以及定子1。其中定子1采用了前述一部分实施例的结构或者全部实施例的结构,在此不用进行赘述。其中,所述转子设置于所述压缩腔120内。在实施例中,压缩腔120大致呈8字腔型。每一个压缩腔120内具有两个转子,用于对气体进行压缩。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定子及其制作方法和真空泵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壁体,所述壁体具有外周面、第一端壁面和第二端壁面;
所述第一端壁面和所述第二端壁面相对设置;所述外周面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壁面和所述第二端壁面相接;
所述壁体限定出压缩腔,所述压缩腔用于容纳转子;所述压缩腔具有腔壁,所述腔壁从所述第一端壁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端壁面;
所述壁体内部构造有气体管路,所述气体管路具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入口设置于所述外周面上,所述气体出口设置于所述腔壁上;所述气体管路围绕所述压缩腔设置,以利用定子余温对所述气体管路的吹扫气体加热;
其中,所述气体管路包括第一气体管段和第二气体管段,所述第一气体管段和所述第二气体管段连通;所述第一气体管段沿所述定子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气体管段沿所述定子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气体管路还包括第三气体管段;所述第三气体管段具有所述气体出口;
所述第一气体管段包括第一竖直管段和第二竖直管段,所述第一竖直管段和所述第二竖直管段分布于所述压缩腔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第二气体管段包括第一横向管段和第二横向管段,所述第一横向管段和所述第二横向管段分布于所述压缩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第一横向管段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直管段和所述第二竖直管段连通,所述第二横向管段与所述第二竖直管段连通;
所述第一竖直管段具有所述气体入口;所述第三气体管段与所述第二横向管段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壁面指向所述第二端壁面的方向为所述壁体的厚度方向,在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的投影平面内,所述气体管路至少围绕所述压缩腔四分之三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管段具有多个;所述第二竖直管段具有多个;所述第一横向管段具有多个;所述第二横向管段具有多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腔包括第一平面壁和第二平面壁,所述第一平面壁和第二平面壁在所述定子的宽度方向或者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平面壁具有中心;
所述气体出口设置于所述中心处;或者所述气体出口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气体出口围绕所述中心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出口的口径小于所述气体管路的口径。
6.一种定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为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板材;所述板材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壁面和第二端壁面以及外周面,所述外周面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壁面和所述第二端壁面相接;
在所述板材上,加工出一从所述第一端壁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端壁面的压缩腔;
在所述板材的内部加工出围绕所述压缩腔设置的气体管路;所述气体管路具有气体出口和气体入口;其中,所述气体入口成型于所述外周面上,所述气体出口成型于所述压缩腔的腔壁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外周面和第二外周面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外周面和第四外周面;其中,所述第一外周面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外周面和所述第四外周面相接;所述第二外周面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外周面和所述第四外周面相接;
在所述板材的内部加工出围绕所述压缩腔设置的气体管路包括:
加工从所述第一外周面往所述第二外周面延伸的第一气体管段,所述第一外周面上形成第一接口;
加工从所述第三外周面往所述第四外周面延伸的第二气体管段,所述第一气体管段与所述第二气体管段连通,所述第二外周面上形成第二接口;
其中,所述第一气体管段和所述第二气体管段围绕所述压缩腔设置;
形成一从所述压缩腔的腔壁朝向所述第一外周面或第二外周面的第三气体管段,所述第三气体管段与所述第二气体管段连通,所述第三气体管段具有所述气体出口,并对所述第二接口和部分第一接口进行封堵,留一个所述第一接口用作所述气体入口。
8.一种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以及
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所述转子设置于所述压缩腔内。
CN202310390650.0A 2023-04-13 2023-04-13 定子及其制作方法和真空泵 Active CN1164883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90650.0A CN116488365B (zh) 2023-04-13 2023-04-13 定子及其制作方法和真空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90650.0A CN116488365B (zh) 2023-04-13 2023-04-13 定子及其制作方法和真空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8365A CN116488365A (zh) 2023-07-25
CN116488365B true CN116488365B (zh) 2023-10-20

Family

ID=87222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90650.0A Active CN116488365B (zh) 2023-04-13 2023-04-13 定子及其制作方法和真空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88365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72767A2 (en) * 1986-12-18 1988-06-29 Unozawa-Gumi Iron Works, Ltd. Multi-section roots vacuum pump of reverse flow cooling type with internal flow division arrangement
CN101660528A (zh) * 2008-08-29 2010-03-03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涡旋式压缩机
JP2010133289A (ja) * 2008-12-02 2010-06-17 Ebara Corp 空冷式ドライ真空ポンプ
CN102465879A (zh) * 2010-11-17 2012-05-23 大卫·金 多级干燥真空泵
CN111644820A (zh) * 2020-06-18 2020-09-11 北京通嘉鼎元科技有限公司 定子主体的加工方法、泵体组件及其装配方法和真空泵
CN111664091A (zh) * 2020-06-18 2020-09-15 北京通嘉宏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式转子及其加工方法、泵体组件和真空泵
CN112177927A (zh) * 2020-10-21 2021-01-05 安徽禾美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罗茨真空泵
JP2021063503A (ja) * 2019-10-15 2021-04-22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真空ポンプ装置
CN214742052U (zh) * 2021-05-27 2021-11-16 山东飞耐泵业有限公司 冷却效果好的罗茨真空泵
FR3112173A3 (fr) * 2020-12-16 2022-01-07 Pfeiffer Vacuum Pompe à vide sèche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 rotor
CN115143108A (zh) * 2022-07-04 2022-10-04 淄博真空设备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油气收集回收的螺杆式真空压缩机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72767A2 (en) * 1986-12-18 1988-06-29 Unozawa-Gumi Iron Works, Ltd. Multi-section roots vacuum pump of reverse flow cooling type with internal flow division arrangement
CN101660528A (zh) * 2008-08-29 2010-03-03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涡旋式压缩机
JP2010133289A (ja) * 2008-12-02 2010-06-17 Ebara Corp 空冷式ドライ真空ポンプ
CN102465879A (zh) * 2010-11-17 2012-05-23 大卫·金 多级干燥真空泵
JP2021063503A (ja) * 2019-10-15 2021-04-22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真空ポンプ装置
CN111644820A (zh) * 2020-06-18 2020-09-11 北京通嘉鼎元科技有限公司 定子主体的加工方法、泵体组件及其装配方法和真空泵
CN111664091A (zh) * 2020-06-18 2020-09-15 北京通嘉宏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式转子及其加工方法、泵体组件和真空泵
CN112177927A (zh) * 2020-10-21 2021-01-05 安徽禾美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罗茨真空泵
FR3112173A3 (fr) * 2020-12-16 2022-01-07 Pfeiffer Vacuum Pompe à vide sèche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 rotor
CN214742052U (zh) * 2021-05-27 2021-11-16 山东飞耐泵业有限公司 冷却效果好的罗茨真空泵
CN115143108A (zh) * 2022-07-04 2022-10-04 淄博真空设备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油气收集回收的螺杆式真空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8365A (zh) 202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94386B (zh) 冷却和加湿装置和具有冷却和加湿装置的燃料电池系统
KR20080077598A (ko) 연료 전지용 가습 시스템
WO2011099610A1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熱交換器一体型人工肺
JP7034878B2 (ja) エゼク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05224301A (ja) 熱交換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人工心肺装置
WO2011099609A1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熱交換器一体型人工肺
CN113241457A (zh) 燃料电池分配端板和具有它的燃料电池
CN116488365B (zh) 定子及其制作方法和真空泵
CN113871678B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流体汇流分配歧管
CN109767962A (zh) 一种一体化冷却的速调管高频结构
CA2330771C (en) Composite polymer manifold for water heating unit
US20220254615A1 (en) Device for blocking plasma backflow in process chamber to protect air inlet structure
WO2019054072A1 (ja) 液体回収装置
CN108448786B (zh) 一种水道滚压贴合的水冷电机壳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33921A (zh) 一种风液结合的电线电缆冷却装置
CN212412422U (zh) 一种光纤输出器件水冷主体结构
TWI703269B (zh) 適用於幫浦機台的排氣結構及幫浦機台
CN220325409U (zh) 油冷电机及车辆
WO2016037491A1 (zh) 气泵
US6423269B1 (en) Pleat construction for bellows heat exchanger manifold
CN115823876B (zh) 一种适用于固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固化炉
CN108843568B (zh) 螺杆压缩机及其机体
JP4775678B2 (ja) ガラス製品製造機用の冷却システム
CN217184825U (zh) 雾化装置的底座、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设备
CN216482408U (zh) 用于固态废料处理的蒸汽引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