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83808B -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83808B
CN116483808B CN202310714443.6A CN202310714443A CN116483808B CN 116483808 B CN116483808 B CN 116483808B CN 202310714443 A CN202310714443 A CN 202310714443A CN 116483808 B CN116483808 B CN 1164838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child node
child
nested
preset distribu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144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83808A (zh
Inventor
甘丽清
冯东
王成章
张秀丽
谈卉
张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Siji Location Service Co ltd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Guodiant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Guodiant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Beijing Guodiant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1444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838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83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83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83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83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06F16/214Database migration suppor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06F16/217Database tu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82Tablespace storage structures; Manage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数据迁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获取预先建立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表关系多叉树;对于表关系多叉树中层级为一级层级的每个子节点,执行如下处理步骤:确定子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响应于确定子节点为叶子节点,对子节点对应的表进行单表数据迁移,以及将子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响应于确定子节点不为叶子节点,获取子节点的次级节点;确定次级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响应于确定次级节点为叶子节点,对次级节点对应的表进行表关系数据迁移,以及将次级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该实施方式便于查询迁移后的表之间关系,缩短了查询时间。

Description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数据迁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大数据时代,对海量的数据存储和快速读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不能满足快速读写的高并发要求,但是需要其历史数据来处理业务需求,因此需将关系型数据库向非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数据迁移,以满足其海量数据快速查询的需求。目前,关系型数据库Mysql向HBase进行数据迁移,通常采用的方式为:采用数据同步的方式进行数据迁移。
然而,当采用上述方式,通常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第一,未考虑到关系型数据库本身的表关系的特性,导致迁移后的表之间关系难以查询;
第二,未考虑到关系型数据库本身的表关系的特性,未保留关系型数据库的表间关系,造成表之间的查询效率较低。
该背景技术部分中所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构思的背景的理解,并因此,其可包含并不形成本国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数据迁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迁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预先建立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表关系多叉树,其中,上述表关系多叉树包括根节点与多个子节点,每个子节点对应一表,每个子节点对应一层级;对于上述表关系多叉树中层级为一级层级的每个子节点,执行如下处理步骤:确定上述子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响应于确定上述子节点为叶子节点,对上述子节点对应的表进行单表数据迁移,以及将上述子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响应于确定上述子节点不为叶子节点,获取上述子节点的次级节点;确定上述次级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响应于确定上述次级节点为叶子节点,对上述次级节点对应的表进行表关系数据迁移,以及将上述次级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迁移装置,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预先建立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表关系多叉树,其中,上述表关系多叉树包括根节点与多个子节点,每个子节点对应一表,每个子节点对应一层级;迁移单元,被配置成对于上述表关系多叉树中层级为一级层级的每个子节点,执行如下处理步骤:确定上述子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响应于确定上述子节点为叶子节点,对上述子节点对应的表进行单表数据迁移,以及将上述子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响应于确定上述子节点不为叶子节点,获取上述子节点的次级节点;确定上述次级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响应于确定上述次级节点为叶子节点,对上述次级节点对应的表进行表关系数据迁移,以及将上述次级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
第三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数据迁移方法,便于查询迁移后的表之间关系。具体来说,导致迁移后的表之间关系难以查询的原因在于:未考虑到关系型数据库本身的表关系的特性,导致迁移后的表之间关系难以查询。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数据迁移方法,首先,获取预先建立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表关系多叉树。其中,上述表关系多叉树包括根节点与多个子节点,每个子节点对应一表,每个子节点对应一层级。由此,便于确定各个表之间的关系。从而,选择不同的数据迁移方式。然后,对于上述表关系多叉树中层级为一级层级的每个子节点,执行如下处理步骤:确定上述子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响应于确定上述子节点为叶子节点,对上述子节点对应的表进行单表数据迁移,以及将上述子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响应于确定上述子节点不为叶子节点,获取上述子节点的次级节点;确定上述次级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响应于确定上述次级节点为叶子节点,对上述次级节点对应的表进行表关系数据迁移,以及将上述次级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由此,可以根据不同表关系,选择不同的数据迁移方式。从而,便于查询迁移后的表之间关系,缩短了查询时间。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数据迁移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数据迁移方法中表关系多叉树的一个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数据迁移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数据迁移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100。该数据迁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预先建立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表关系多叉树。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迁移方法的执行主体(例如计算设备)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从终端设备中获取预先建立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表关系多叉树。其中,上述表关系多叉树包括根节点与多个子节点,每个子节点对应一表,每个子节点对应一层级。关系型数据库是指采用了关系模型来组织数据的数据库,其以行和列的形式存储数据,以便于用户理解,关系型数据库这一系列的行和列被称为表,一组表组成了数据库,表之间互有关系。代表示例:MySql数据库。每个子节点表示一个数据表。表关系多叉树可以是预先建立的表示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表间关系的节点树。如图2所示例,表关系多叉树可以包括Root节点、A节点、B节点、C节点、D节点、E节点、F节点。其中,B节点与D节点关联;C节点、E节点、F节点关联。Root节点可以是表示根节点。A节点、B节点、C节点的层级为一级层级。
步骤102,对于上述表关系多叉树中层级为一级层级的每个子节点,执行如下处理步骤:
步骤1021,确定上述子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确定上述子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叶子节点可以表示未含下级层级的子节点。即,可以确定上述子节点是否具有下一层级的子节点。例如,图2中的A节点为叶子节点。
步骤1022,响应于确定上述子节点为叶子节点,对上述子节点对应的表进行单表数据迁移,以及将上述子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响应于确定上述子节点为叶子节点,对上述子节点对应的表进行单表数据迁移,以及将上述子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表状态标识可以表示上述子节点对应的表是否完成数据迁移。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对上述子节点对应的表进行单表数据迁移:
第一步,将上述表的表名映射到预设分布式表的表名。
第二步,将上述表的主键映射为上述预设分布式表的行键。
第三步,将上述表的字段名映射为上述预设分布式表的列名,以及将上述表的数据按照对应的行键与列名,迁移至上述预设分布式表中。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分布式表可以是指HBase表。上述表可以是Mysql中的单表。将单表迁移时,可以直接将Mysql单表的表名映射到HBase表的表名,MySql单表的主键映射为HBase表的Row_Key(行键),MySql的字段名映射为HBase表的列名。
例如,上述表可以是下表:
将上述表的字段名映射为上述预设分布式表的列名,以及将上述表的数据按照对应的行键与列名,迁移至上述预设分布式表中,可以如下表所示例:
步骤1023,响应于确定上述子节点不为叶子节点,获取上述子节点的次级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响应于确定上述子节点不为叶子节点,获取上述子节点的次级节点。这里,次级节点可以是指上述子节点的下一级子节点。如图2所示例,上述子节点可以是B节点。B节点的次级节点为D节点。
步骤1024,确定上述次级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确定上述次级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即,可以确定上述次级节点是否具有下一层级的子节点。
步骤1025,响应于确定上述次级节点为叶子节点,对上述次级节点对应的表进行表关系数据迁移,以及将上述次级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响应于确定上述次级节点为叶子节点,对上述次级节点对应的表进行表关系数据迁移,以及将上述次级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上述次级节点对应的表的外键为上述子节点对应的表的主键。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对上述次级节点对应的表进行表关系数据迁移:
第一步,将上述次级节点对应的表确定为次级节点表。
第二步,将上述子节点对应的表确定为子节点表。
第三步,按照上述次级节点表与上述子节点表的主外键关系,将上述次级节点表作为一个列族嵌套在上述子节点表中,得到第一嵌套表。
第四步,将上述第一嵌套表迁移至预设分布式表中。
实践中,上述第四步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第一子步骤,将上述第一嵌套表的表名映射到预设分布式表的表名。
第二子步骤,将上述第一嵌套表的主键映射为上述预设分布式表的行键。
第三子步骤,将上述第一嵌套表的字段名映射为上述预设分布式表的列名,以及将上述第一嵌套表的数据按照对应的行键与列名,迁移至上述预设分布式表中。
例如,子节点表可以是下表:
次级节点表可以是下表:
子节点表的主键Sno作为次级节点表的外键相连,若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进行相关查询时,Sno作为条件进行输入,因此在嵌套表关系进行数据迁移时,通过主外键关系,将次级节点表作为一个列族嵌套到子节点表中。
作为示例,将上述第一嵌套表迁移至预设分布式表中,可以入下表所示例:
可选地,响应于确定上述次级节点不为叶子节点,确定上述子节点所关联的各个子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响应于确定上述次级节点不为叶子节点,确定上述子节点所关联的各个子节点。其中,上述各个子节点依次连接。如图2所示例,上述子节点可以为C节点。上述子节点所关联的各个子节点可以是:E节点、F节点。
可选地,将上述子节点与上述各个子节点合并为递归子节点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按照上述子节点与上述各个子节点直接的连接关系合并为递归子节点序列。例如,递归子节点序列可以是:C节点、E节点、F节点。
可选地,对上述递归子节点序列对应的各个表进行数据迁移,以及将上述递归子节点序列中最后一个递归子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对上述递归子节点序列对应的各个表进行数据迁移,以及将上述递归子节点序列中最后一个递归子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对上述递归子节点序列对应的各个表进行数据迁移:
第一步,对上述各个表进行嵌套处理,得到嵌套列表。例如,可以将上述各个表中进行嵌套合并,得到嵌套列表。例如,各个表可以包括:表1、表2、表3。可先将表2表3进行嵌套变化得新表,再将新表与表1再次进行嵌套变化。即运用递归原理,将表2作为表3的列族,嵌套变换后再次作为列族嵌套到表1中。
例如,表1为:
表2为:
表3为:
其中,表3的外键Sno,Cno分别是表1和表2的主键。
第二步,将上述嵌套列表的表名映射到预设分布式表的表名。
第三步,将上述嵌套列表的主键映射为上述预设分布式表的行键。
第四步,将上述嵌套列表的字段名映射为上述预设分布式表的列名,以及将上述嵌套列表的数据按照对应的行键与列名,迁移至上述预设分布式表中。
例如,将上述嵌套列表的数据按照对应的行键与列名,迁移至上述预设分布式表中,可以如下表所示例:
上述相关内容作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发明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及的技术问题二“造成表之间的查询效率较低”。 造成表之间的查询效率较低的因素往往如下:未考虑到关系型数据库本身的表关系的特性,未保留关系型数据库的表间关系,造成表之间的查询效率较低。如果解决了上述因素,就能达到提示表之间的查询效率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一效果,首先,响应于确定上述次级节点不为叶子节点,确定上述子节点所关联的各个子节点。其中,上述各个子节点依次连接。由此,可以初步确定各个待迁移表之间的关系。其次,将上述子节点与上述各个子节点合并为递归子节点序列。由此,便于根据节点之间的排序,对表进行关联。接着,对上述各个表进行嵌套处理,得到嵌套列表。由此,便于建立各个表之间的关系。然后,将上述嵌套列表的表名映射到预设分布式表的表名;将上述嵌套列表的主键映射为上述预设分布式表的行键。最后,将上述嵌套列表的字段名映射为上述预设分布式表的列名,以及将上述嵌套列表的数据按照对应的行键与列名,迁移至上述预设分布式表中。由此,使得迁移后的各个表之间建立的映射关系,提升了表之间的查询效率。
进一步参考图3,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迁移装置的一些实施例,这些数据迁移装置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那些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数据迁移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3所示,一些实施例的数据迁移装置300包括:获取单元301和迁移单元302。其中,获取单元301,被配置成获取预先建立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表关系多叉树,其中,上述表关系多叉树包括根节点与多个子节点,每个子节点对应一表,每个子节点对应一层级;迁移单元302,被配置成对于上述表关系多叉树中层级为一级层级的每个子节点,执行如下处理步骤:确定上述子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响应于确定上述子节点为叶子节点,对上述子节点对应的表进行单表数据迁移,以及将上述子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响应于确定上述子节点不为叶子节点,获取上述子节点的次级节点;确定上述次级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响应于确定上述次级节点为叶子节点,对上述次级节点对应的表进行表关系数据迁移,以及将上述次级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
可以理解的是,数据迁移装置300中记载的诸单元与参考图1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方法描述的操作、特征以及产生的有益效果同样适用于数据迁移装置300及其中包含的单元,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参考图4,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400(例如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4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4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401(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4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4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4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4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4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401、ROM 402以及RAM403通过总线4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405也连接至总线4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4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4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4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408;以及通信装置409。通信装置4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4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4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4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图4中示出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装置,也可以根据需要代表多个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4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408被安装,或者从ROM4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4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记载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 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获取预先建立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表关系多叉树,其中,上述表关系多叉树包括根节点与多个子节点,每个子节点对应一表,每个子节点对应一层级;对于上述表关系多叉树中层级为一级层级的每个子节点,执行如下处理步骤:确定上述子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响应于确定上述子节点为叶子节点,对上述子节点对应的表进行单表数据迁移,以及将上述子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响应于确定上述子节点不为叶子节点,获取上述子节点的次级节点;确定上述次级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响应于确定上述次级节点为叶子节点,对上述次级节点对应的表进行表关系数据迁移,以及将上述次级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获取单元和迁移单元。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预先建立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表关系多叉树,其中,上述表关系多叉树包括根节点与多个子节点,每个子节点对应一表,每个子节点对应一层级的单元”。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4)

1.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包括:
获取预先建立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表关系多叉树,其中,所述表关系多叉树包括根节点与多个子节点,每个子节点对应一表,每个子节点对应一层级;
对于所述表关系多叉树中层级为一级层级的每个子节点,执行如下处理步骤:
确定所述子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
响应于确定所述子节点为叶子节点,对所述子节点对应的表进行单表数据迁移,以及将所述子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
响应于确定所述子节点不为叶子节点,获取所述子节点的次级节点,其中,所述次级节点对应的表的外键为所述子节点对应的表的主键;
确定所述次级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
响应于确定所述次级节点为叶子节点,对所述次级节点对应的表进行表关系数据迁移,以及将所述次级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
其中,所述对所述子节点对应的表进行单表数据迁移,包括:
将所述表的表名映射到预设分布式表的表名;
将所述表的主键映射为所述预设分布式表的行键;
将所述表的字段名映射为所述预设分布式表的列名,以及将所述表的数据按照对应的行键与列名,迁移至所述预设分布式表中;
其中,所述对所述次级节点对应的表进行表关系数据迁移,包括:
将所述次级节点对应的表确定为次级节点表;
将所述子节点对应的表确定为子节点表;
按照所述次级节点表与所述子节点表的主外键关系,将所述次级节点表作为一个列族嵌套在所述子节点表中,得到第一嵌套表;
将所述第一嵌套表迁移至预设分布式表中;
响应于确定所述次级节点不为叶子节点,确定所述子节点所关联的各个子节点,其中,所述各个子节点依次连接;
将所述子节点与所述各个子节点合并为递归子节点序列;
对所述递归子节点序列对应的各个表进行数据迁移,以及将所述递归子节点序列中最后一个递归子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
其中,所述对所述递归子节点序列对应的各个表进行数据迁移,包括:
对所述各个表进行嵌套处理,得到嵌套列表;
将所述嵌套列表的表名映射到预设分布式表的表名;
将所述嵌套列表的主键映射为所述预设分布式表的行键;
将所述嵌套列表的字段名映射为所述预设分布式表的列名,以及将所述嵌套列表的数据按照对应的行键与列名,迁移至所述预设分布式表中;
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嵌套表迁移至预设分布式表中,包括:
将所述第一嵌套表的表名映射到预设分布式表的表名;
将所述第一嵌套表的主键映射为所述预设分布式表的行键;
将所述第一嵌套表的字段名映射为所述预设分布式表的列名,以及将所述第一嵌套表的数据按照对应的行键与列名,迁移至所述预设分布式表中。
2.一种数据迁移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预先建立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各个表的表关系多叉树,其中,所述表关系多叉树包括根节点与多个子节点,每个子节点对应一表,每个子节点对应一层级;
迁移单元,被配置成对于所述表关系多叉树中层级为一级层级的每个子节点,执行如下处理步骤:确定所述子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响应于确定所述子节点为叶子节点,对所述子节点对应的表进行单表数据迁移,以及将所述子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响应于确定所述子节点不为叶子节点,获取所述子节点的次级节点,其中,所述次级节点对应的表的外键为所述子节点对应的表的主键;确定所述次级节点是否为叶子节点;响应于确定所述次级节点为叶子节点,对所述次级节点对应的表进行表关系数据迁移,以及将所述次级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响应于确定所述次级节点不为叶子节点,确定所述子节点所关联的各个子节点,其中,所述各个子节点依次连接;将所述子节点与所述各个子节点合并为递归子节点序列;对所述递归子节点序列对应的各个表进行数据迁移,以及将所述递归子节点序列中最后一个递归子节点的表状态标识标记为已迁移标识;迁移单元,被进一步配置成:
将所述表的表名映射到预设分布式表的表名;
将所述表的主键映射为所述预设分布式表的行键;
将所述表的字段名映射为所述预设分布式表的列名,以及将所述表的数据按照对应的行键与列名,迁移至所述预设分布式表中;
迁移单元,被进一步配置成:
将所述次级节点对应的表确定为次级节点表;
将所述子节点对应的表确定为子节点表;
按照所述次级节点表与所述子节点表的主外键关系,将所述次级节点表作为一个列族嵌套在所述子节点表中,得到第一嵌套表;
将所述第一嵌套表迁移至预设分布式表中;
迁移单元,被进一步配置成:
对所述各个表进行嵌套处理,得到嵌套列表;
将所述嵌套列表的表名映射到预设分布式表的表名;
将所述嵌套列表的主键映射为所述预设分布式表的行键;
将所述嵌套列表的字段名映射为所述预设分布式表的列名,以及将所述嵌套列表的数据按照对应的行键与列名,迁移至所述预设分布式表中;
迁移单元,被进一步配置成:
将所述第一嵌套表的表名映射到预设分布式表的表名;
将所述第一嵌套表的主键映射为所述预设分布式表的行键;
将所述第一嵌套表的字段名映射为所述预设分布式表的列名,以及将所述第一嵌套表的数据按照对应的行键与列名,迁移至所述预设分布式表中。
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4.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CN202310714443.6A 2023-06-16 2023-06-16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164838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14443.6A CN116483808B (zh) 2023-06-16 2023-06-16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14443.6A CN116483808B (zh) 2023-06-16 2023-06-16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3808A CN116483808A (zh) 2023-07-25
CN116483808B true CN116483808B (zh) 2023-09-12

Family

ID=87223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14443.6A Active CN116483808B (zh) 2023-06-16 2023-06-16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8380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47722A (ko) * 2016-11-01 2018-05-10 광운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컬럼 수준 비정규화를 이용한 데이터 마이그레이션 장치 및 방법
CN110197708A (zh) * 2019-06-05 2019-09-03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面向电子医疗病历的区块链迁移与存储方法
CN115599764A (zh) * 2022-09-26 2023-01-13 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Cn) 一种表格数据的迁移方法、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47722A (ko) * 2016-11-01 2018-05-10 광운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컬럼 수준 비정규화를 이용한 데이터 마이그레이션 장치 및 방법
CN110197708A (zh) * 2019-06-05 2019-09-03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面向电子医疗病历的区块链迁移与存储方法
CN115599764A (zh) * 2022-09-26 2023-01-13 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Cn) 一种表格数据的迁移方法、设备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uto JSON: An Automatic Transformation Model for Converting Relational Database to Non-relational Documents;K. Revathi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第14卷(第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3808A (zh) 202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28927B (zh) 文档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58518A (zh) 一种引用文档的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57720B (zh) 用户界面状态信息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950857A (zh) 基于业务指标的指标体系管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800513A (zh) 用于推送信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757400A (zh) 数据表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190517B (zh) 数据集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918659A (zh) 数据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433388B (zh) 数据存储资源划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介质
CN113220281A (zh) 一种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24541A (zh) 一种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241137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83808B (zh)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507676B (zh) 能源报表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344688A (zh) 业务数据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000667B (zh) 用于检索树形数据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和介质
CN110941683B (zh) 获取空间中对象属性信息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393288A (zh) 订单处理信息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464039A (zh) 树形结构的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2100205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143355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186093B (zh) 地址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984645B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200643B (zh) 物品信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157695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3

Address after: 100085 32-3-4108-4109, building 32, Chuangye Middl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GUODIANT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INFORMATION & TELECOMMUNICATION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Siji Location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32-3-4108-4109, building 32, Chuangye Middl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GUODIANT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INFORMATION & TELECOMMUNICATION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