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82812A - 一种连接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82812A
CN116482812A CN202310256832.9A CN202310256832A CN116482812A CN 116482812 A CN116482812 A CN 116482812A CN 202310256832 A CN202310256832 A CN 202310256832A CN 116482812 A CN116482812 A CN 1164828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module
connector
clamping
box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568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明昕
程剑
王景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568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828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82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8281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4/075716 priority patent/WO2024183522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5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with an intermediate part, e.g. adapter, receptacle, linking two plu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6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form or sha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47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with means preventing fibre end damage, e.g. recessed fibre surfaces
    • G02B6/3849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with means preventing fibre end damage, e.g. recessed fibre surfaces using mechanical protective elements, e.g. caps, hoods, sealing membran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69Mounting ferrules to connector body, i.e. plu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73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97Connectors fixed to housings, casing, frames or circuit boar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4Systems or boxes with surplus lengths
    • G02B6/4441Boxes
    • G02B6/4442Cap coupling boxes
    • G02B6/4444Se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盒,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一端的转接面板以及设置在转接面板上第一连接模块。转接面板上开设有安装孔,第一连接模块通过卡接的方式可拆卸设置在安装孔内。第一连接模块用于与第一连接器连接。本方案可以便于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的安装与拆卸,可以有效简化连接模块与壳体之间的组装作业,缩短组装时长,从而有效降低连接盒的组装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盒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盒。
背景技术
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是指光纤路终端(OpticalLine Terminal,OLT)和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之间所有无源光纤、无源设备(比如光分路器)组成的一个网络。ODN将一个OLT设备和多个ONU设备连接起来,提供光信号的双向传输。ODN工程中采用连接盒(例如光交接盒、光配线盒、光分纤盒等),在这些连接盒内部集成不同数量、不同种类的无源光器件,以满足光纤部署和管理的需求。
随着ODN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连接盒产品的成本问题已然成为重要问题之一,市场对连接盒产品的低成本、高可靠的诉求空前强烈。相关技术中,连接盒包括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适配器,适配器的一端位于壳体内部,另一端位于壳体的外部。其两端分别与位于壳体内的连接器和位于壳体外的连接器进行连接,以实现两段光纤的对接。一般情况下,连接盒的壳体较大,对尺寸精度的要求低,而适配器对尺寸精度的要求高,一般选用尺寸稳定性好、耐候性好的高分子材料生产,适配器与壳体分开生产后,再通过螺母紧固件将适配器组装在壳体上。
然而,上述连接方式中,适配器需要螺母紧固件按照一定扭矩锁紧在壳体上,其装配工艺相对较长,安装过程较为繁琐复杂,增加了连接盒的组装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盒,以解决现有连接盒中适配器通过螺母紧固件锁紧在壳体上,安装工艺繁琐、耗时较长,增加了连接盒的组装成本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盒,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的转接面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转接面板上的第一连接模块;
所述转接面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模块通过卡接的方式可拆卸设置在安装孔内;
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用于与第一连接器连接。
通过卡接的方式将第一连接模块可拆卸的设置在转接面板上,可以便于第一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的安装与拆卸,省去了对螺母紧固件的锁紧工序,安装过程简便可靠,可以有效简化连接模块与壳体之间的组装作业,缩短组装时长,从而有效降低连接盒的组装成本。而且,卡接连接可以减少或避免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之间发生松动,有利于提高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防止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之间因连接松动而影响二者之间的密封性,有利于提升连接盒的密封性能。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接面板外侧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围设在所述安装孔的外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转接面板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内连接器和位于所述壳体外的第一外连接器;
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外连接器连接。通过使第一连接部与转接面板为一体化结构,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之间密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减少或避免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之间发生密封失效等问题,从而有效提高连接盒的密封性能,提升连接盒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模块包括内部相连通的第一内模块和第一外模块;
所述第一内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内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一外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外连接器连接。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接面板内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围设在所述安装孔的外周,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转接面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内模块连接。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第二连接部与转接面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有助于提升第一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内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卡合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卡设在所述定位槽内。这样可以使工作人员在组装的过程中便于找准安装方位,可以避免因连接模块偏转而影响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的正常安装,能够起到有效的防错作用,降低出错率,从而有效提高连接盒的组装效率。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还开设有卡孔;所述第一内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孔相配合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卡设在所述卡孔内。卡孔可以在第二连接部的轴向和周向对第一卡接部提供限位,能够避免第一连接模块在第二连接部的轴向和周向上发生窜动,防止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发生分离,能够有效提高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牢固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为悬臂结构,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具有弹性。可以便于将连接模块从第二连接部上拆下。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还具有第一切面部,所述卡孔位于所述第一切面部上;所述第一内模块的外侧上具有第二切面部,所述第二切面部与所述第一切面部相贴合。第一切面部与第二切面部之间的配合,可以为第一连接模块在第二连接部的周向上提供限位,能够避免第一连接模块发生转动,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第一切面部还可以增加第二连接部的壁厚,可以减少或避免卡孔发生开裂,有利于提高卡孔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部形成限位台;所述第一内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台相配合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抵接在所述限位台上。通过限位台与限位部之间的配合,可以在第二连接部的轴向上对第一连接模块进行限位,能够避免第一连接模块在第二连接部的轴向出现安装不到位的情况,有利于提高连接模块安装的准确度,从而有效提高连接盒的组装精度。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内模块上具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内连接器上的卡槽相配合。可以有效避免第一内连接器与第一内模块之间发生脱离,能够有效提高第一内连接器与第一内模块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有效提升第一内连接器与第一外连接器之间光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外模块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用于与所述第一外连接器上的导向槽相配合。可以避免第一外连接器在与第一外模块连接的过程中发生偏转或错位,有利于提高第一外连接器与第一外模块之间配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周开设有旋转卡槽,所述旋转卡槽用于与所述第一外连接器上的限位凸起进行卡接配合。旋转卡槽可以对限位凸起在第一连接部的轴向起到限位作用,可以避免位于壳体外部的第一外连接器在第一连接部的轴向上发生窜动或偏转。有助于提高第一外连接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壳体内部和外部两个连接器之间光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旋转卡槽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有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周延伸。第二卡槽可以对限位凸起起到限位的作用,能够防止限位凸起沿着第一连接部的轴向移动,以避免第一外连接器沿着第一连接部的轴向偏移,从而有效提高第一外连接器与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模块上设置有限位板和可伸缩的弹块;所述限位板抵接在所述转接面板的一侧,所述弹块抵接在所述转接面板的另一侧。通过弹块和限位板的配合,便可实现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之间的连接,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以有效提高第一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之间组装的便利性,从而有效提高连接盒的组装效率。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第二连接模块和第三连接模块;所述第二连接模块和所述第三连接模块通过卡接方式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用于与第二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模块用于与第三连接器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三连接器和所述第一连接器不同型号的光纤连接器。这样使连接盒可以同时与三种不同型号的光纤连接器进行连接,使连接盒可以满足更多型号连接器的连接需求,能够有效提高连接盒与光纤连接器之间配合的灵活度,提升连接盒的通用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内连接器和位于所述壳体外的第二外连接器;
所述第三连接器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三内连接器和位于所述壳体外的第三外连接器;
所述第二外连接器和所述第三外连接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模块包括内部相连通的第二内模块和第二外模块,所述第三连接模块包括内部相连通的第三内模块和第三外模块;
所述第二内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二内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二外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二外连接器连接;
所述第三内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三内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三外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三外连接器连接;
所述第二内模块和所述第三内模块还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内模块包括第一连接腔和第二连接腔,所述第一连接腔和所述第二连接腔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二内连接器上的两个连接头相配合。可以减少或避免第二内连接器发生窜动或偏移,能够有效提高第二内连接器与第二内模块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三内模块上具有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三内连接器上的卡槽相配合。可以减少或避免第三内连接器发生偏移或错位,有助于提高第三内连接器和第三内模块之间配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三外模块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用于与所述第三外连接器一侧外部上的滑块相配合。这样在组装的过程中可以便于找准安装方位,能够起到防错作用,提高第三外连接器与第三外模块之间的组装效率。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标识面板,所述标识面板位于所述转接面板的外侧,且所述标识面板与所述转接面板或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标识面板上与所述安装孔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避让口,所述第一外模块、所述第二外模块和所述第三外模块通过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相连通。这样可以便于连接盒的特殊定制,提高连接盒定制的灵活性,降低定制成本。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模块为SC光纤适配器,所述第二连接模块为DLC光纤适配器,所述第三连接模块为MPO光纤适配器。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连接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盒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在一种视角下的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在另一种视角下的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与连接模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连接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的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的另一种连接方式的主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连接模块在转接面板中设置的剖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连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连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连接模块的轴测剖视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连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连接模块在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连接模块在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连接模块在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连接模块在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转卡槽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连接盒;
110-壳体; 111-容纳腔;
120-转接面板; 121-安装孔;
130-第一连接模块;131-第一内模块;1311-定位块;1312-第一卡接部;
1313-第二切面部;1314-限位部;1315-第二卡接部;132-第一外模块;
1321-导向块;133-限位板;134-弹块;
140-第二连接模块;141-第二内模块;1411-第一连接腔;1412-第二连接腔;
142-第二外模块;1421-第三连接腔;1422-第四连接腔;
150-第三连接模块;151-第三内模块;1511-第三卡接部;152-第三外模块;1521-滑槽;
160-第一连接部;161-旋转卡槽;1611-第一卡槽;1612-第二卡槽;
170-第二连接部;171-定位槽;172-卡孔;173-第一切面部;174-限位台;
180-标识面板;181-避让孔;
2-第一连接器;21-第一内连接器;22-第一外连接器;
3-第二连接器;31-第二内连接器;32-第二外连接器;
4-第三连接器;41-第三内连接器;42-第三外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OLT和ONU是指光传输网络中的连接设备,是无源光纤网络(Passive OpticalNetwork,PON)中必备的两个模块。ODN是基于PON设备的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FTTH)光缆网络,ODN的作用是为OLT和ONU之间提供光传输通道。
在ODN工程中采用大量例如光交接箱、光配线箱、光分纤盒等的箱盒类设备,并在这些设备中集成不同数量、不同种类的无源光器件,以满足光纤部署和管理的需求。在这些箱盒类设备中一般都配置有适配器,通过两个连接器在适配器中的套筒定位,实现两段光纤的对接。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连接盒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连接盒1包括:壳体11以及装配在壳体11上的适配器12。适配器12的一端位于壳体11的内部,用于与壳体11内的连接器连接,另一端位于壳体11的外部,用于与壳体11外的连接器(例如,光纤连接器)连接。壳体11内的连接器和壳体11外的连接器通过适配器12实现两段光纤的对接。
其中,在适配器12上设置有螺母紧固件13,适配器12的一端穿过壳体11上的通孔并位于壳体11的内部,螺母紧固件13旋拧在适配器12位于壳体11内的一端上,以使适配器12通过螺母紧固件13与壳体11进行连接。另外,在适配器12与壳体1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4和第二密封圈15,第一密封圈14和第二密封圈15分别位于壳体11的内部和外部,以在适配器12与壳体11接合的部位实现密封。
然而,适配器需要用螺母紧固件通过一定的扭矩锁紧在壳体上,其装配工艺要求相对较高,装配工时较长,安装过程较为繁琐,增加了连接盒的组装成本。
而且,螺纹连接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松动,从而使适配器与壳体之间的密封圈发生松动,降低适配器与壳体之间密封性能。
在另一种相关技术中,还提供一种连接盒,该连接盒中的壳体与适配器通过一体化方式成型,以使适配器与壳体为一体化结构,以解决适配器与壳体之间组装成本较高以及密封失效等问题。
然而,上述的适配器与壳体一体化成型后,其只能与指定规格的光纤连接器进行连接,难以满足不同型号连接器的连接需求。当适配器需要与不同型号的连接器进行配合时,则需要重新设计新的成型模具,大大降低了连接盒的灵活性。
而且,适配器的结构较为复杂,且适配器的一端位于壳体的内部,另一端位于壳体的外部,将适配器与壳体进行一体化成型,其模具结构较为复杂,设计难度较大,增加了连接盒的生产难度。
基于上述问题,研究人员想到了对连接盒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在连接盒的转接面板上开设安装孔,并在安装孔上通过卡接的方式安装第一连接模块。其中,第一连接模块用于与第一连接器进行连接。这样可以便于适配器与壳体之间的安装与拆卸,能够有效降低连接盒的组装成本,提高连接盒的组装效率。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盒的分解示意图。
参见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盒100,该连接盒100可以包括壳体110、设置在壳体110一端的转接面板120以及设置在转接面板120上的第一连接模块130。
例如,在转接面板120上可以开设有安装孔121,第一连接模块130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可拆卸设置在安装孔121内。例如,在第一连接模块130上可以开设有与安装孔121相配合的装配槽,安装孔121的边缘可以卡设在装配槽内,以使第一连接模块130可以通过装配槽与安装孔121的配合与转接面板120进行连接。
其中,第一连接模块130可以用于与第一连接器2(参照图6所示)进行连接,例如,第一连接器2可以是SC连接器(Square Connector)。相应的,第一连接模块130可以是SC适配器。
或者,在一些示例在中,第一连接器2还可以是DLC连接器(Double LucentConnector),相应的,第一连接模块130可以是DLC适配器。
或者,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器2还可以MPO连接器(Multi-fiber Pull Off),相应的,第一连接模块130可以是MPO适配器。
例如,壳体110和转接面板120之间可以共同围成容纳腔111(参照图6所示),第一连接模块130的一端可以位于容纳腔111内,另一端可以位于容纳腔111外。第一连接模块130位于容纳腔111的一端可以与位于容纳腔111内的第一连接器2进行连接。而位于壳体110外部的另一端可以与壳体110外的第一连接器2进行连接。以使位于壳体110内部和位于壳体110外部的两个第一连接器2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模块130进行连接,使两个第一连接器2之间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模块130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连接需求,选择在转接面板120上安装不同型号的第一连接模块,以使第一连接模块130可以与不同型号的连接器进行连接,以使连接盒可以满足不同型号连接器的连接需求。例如,当连接盒100需要与SC连接器进行连接时,可以将SC适配器型号的第一连接模块130卡设在安装孔121内,以使位于壳体110外的SC连接器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模块130与位于壳体110内的SC连接器进行连接。或者,当安装有SC适配器型号的第一连接模块130的位置需要与其他型号的连接器(例如,DLC连接器或者MPO连接器)进行连接时,此时,可以将第一连接模块130从安装孔121上拆卸下来,然后,再将对应的型号(例如,DLC适配器或者MPO适配器)的第一连接模块130卡设在安装孔121内。以使位于壳体110外的连接器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模块130与壳体110内的连接器进行连接。
与相关技术中的通过螺母紧固件将适配器锁紧在壳体上的方式相比,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卡接的方式将第一连接模块130可拆卸的设置在转接面板120上,可以便于第一连接模块130与转接面板120的安装与拆卸,省去了对螺母紧固件的锁紧工序,安装过程简便可靠,可以有效简化第一连接模块130与壳体110之间的组装作业,缩短组装时长,从而有效降低连接盒100的组装成本。而且,卡接连接可以减少或避免第一连接模块13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发生松动,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模块13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防止第一连接模块13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因连接松动而影响二者之间的密封性,有利于提升连接盒100的密封性能。
与另一种相关技术中将适配器与壳体进行一体化的方案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连接模块130和转接面板120分开成型,然后再将第一连接模块130卡接在转接面板120上,以使第一连接模块130与转接面板120可以进行可拆卸连接。这样当连接盒100需要与不同型号的连接器进行连接时,只需更换不同型号的第一连接模块130便可与对应型号的连接器进行连接,使连接盒100可以满足不同型号连接器的连接需求,从而有效提高连接盒100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而且,通过将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120分开成型,可以有效简化成型模具的结构,降低模具的设计难度,从而有效降低连接盒100的生产难度。
继续参见图2和图3所示,该连接盒100还可以包括第二连接模块140和第三连接模块150,第二连接模块140和第三连接模块150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可拆卸设置在安装孔121内。其中,第二连接模块140可以用于与第二连接器3(参照图6所示)连接,第三连接模块150可以用于与第三连接器4(参照图6所示)连接,并且第二连接器3、第三连接器4和第一连接器2为不同型号的光纤连接器。
例如,第一连接器2、第二连接器3和第三连接器4中的一个可以为SC连接器、另一个可以为DLC连接器,又一个可以为连接器MPO连接器。相应的,第一连接模块130、第二连接模块140和第三连接模块150中的一个可以是SC适配器、另一个可以为DLC适配器,又一个可以为连接器MPO适配器。例如,第一连接器2可以是SC连接器,第二连接器3可以是DLC连接器,第三连接器4可以是MPO连接器。相应的,第一连接模块130可以是SC适配器,第二连接模块140可以是DLC适配器,第三连接模块可以是MPO适配器。
这样使连接盒100可以同时与三种不同的光纤连接器进行连接,使连接盒100可以满足更多型号连接器的连接需求,能够有效提高连接盒100与光纤连接器之间配合的灵活度,提升连接盒的通用性。
当然,在一些示例中,转接面板120上还可以仅设置两种不同型号的连接模块,以使连接盒100可以同时与两种不同型号的光纤连接器进行连接。例如,两种连接模块可以是SC适配器和DLC适配器,或者,还可以SC适配器和MPO适配器,或者,还可以是DLC适配器和MPO适配器。具体的,各个适配器的型号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搭配,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以第一连接模块130为SC适配器、第二连接模块140为DLC适配器,第三连接模块为MPO适配器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盒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在一种视角下的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在另一种视角下的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与连接模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以第一连接模块13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的连接为例,例如,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见图4和图5所示,该连接盒100可以包括设置在转接面板120外侧的第一连接部160,例如,第一连接部160可以设置在转接面板120背向容纳腔111的一侧。第一连接部160可以围设在安装孔121的外周,第一连接模块130可以与第一连接部160进行可拆卸连接,以实现与转接面板120的可拆卸连接。
例如,在第一连接模块130伸入第一连接部160的一端上可以设置有可伸缩的弹性卡件(图中未示出),在第一连接部160的内壁可以开设有与弹性卡件相配合的装配槽(图中未示出),弹性卡件可以卡设在装配槽内,以使第一连接模块130与第一连接部160之间可以通过弹性卡件与装配槽之间的配合进行可拆卸连接。
其中,第一连接部160可以用于与位于壳体110外部的第一连接器2进行连接。
例如,结合图6所示,第一连接器2可以包括位于壳体110内部的第一内连接器21和位于壳体110外部的第一外连接器22,相应的,第二连接器3可以包括位于壳体110内部的第二内连接器31和位于壳体110外的第二外连接器32,第三连接器4可以包括位于壳体110内的第三内连接器41和位于壳体110外的第三外连接器42。该连接盒100还可以包括分光器180,分光器180可以包括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位于壳体110内部的第一内连接器21、第二内连接器31和第三内连接器41的一端可以分别与分光器180上的输入端或输出端进行连接,另一端可以分别与第一连接模块130、第二连接模块140和第三连接模块150进行连接。以使位于壳体110内的第一内连接器21、第二内连接器31和第三内连接器41可以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模块130、第二连接模块140和第三连接模块150与位于壳体110外的第一外连接器22、第二外连接器32和第三外连接器42进行连接,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其中,连接盒100上的第一连接部160可以分别用于与第一外连接器22、第二外连接器32和第三外连接器42进行连接,并且第一连接部160与转接面板120可以为一体化结构。例如,第一连接部16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可以通过一体注塑或一体冲压等方式进行成型,以使第一连接部160和转接面板120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可以省去在第一连接部16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设置密封件(例如,密封圈等)。
在相关技术中在适配器与转接面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例如图1中的第一密封圈14和第二密封圈15),以在转接面板与适配器之间提供密封。然而,密封圈在组装作业的过程中容易漏装。而且,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密封圈还容易发生变形老化等现象,从而导致密封失效,降低了适配器与转接面板之间密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连接部160与转接面板120为一体化结构,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120之间密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减少或避免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120之间发生密封失效等问题,从而有效提高连接盒100的密封性能,提升连接盒100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连接的剖视图。
参见图7所示,第一连接模块130可以包括内部相连通的第一内模块131和第一外模块132,第二连接模块140可以包括内部相连通的第二内模块141和第二外模块142,第三连接模块150可以包括内部相连通的第三内模块151和第三外模块152。其中,第一内模块131、第二内模块141和第三内模块151可以朝向壳体110的内壁延伸,第一外模块132、第二外模块142和第三外模块152可以朝向壳体110的外部延伸。
继续结合图6所示,第一内模块131可以用于与第一内连接器21进行连接,第一外模块132可以用于与第一外连接器22进行连接,以使位于壳体110内部的第一内连接器21和位于壳体110外部的第一外连接器22可以通过第一内模块131和第一外模块132实现导通,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相应的,第二内模块141可以用于与第二内连接器31进行连接,第二外模块142可以用于与第二外连接器32进行连接,以使位于壳体110内部的第二内连接器31和位于壳体110外部的第二外连接器32可以通过第二内模块141和第二外模块142实现导通,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而第三内模块151可以用于与第三内连接器41进行连接,第三外模块152可以用于与第三外连接器42进行连接,以使位于壳体110内部的第三内连接器41和位于壳体110外部的第三外连接器42可以通过第三内模块151和第三外模块152实现导通,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例如,以第一内连接器21和第一外连接器22之间的导通为例,在第一内连接器21和第一外连接器22中可以设置有光纤,当第一内连接器21和第一外连接器22通过第一内模块131和第一外模块132进行连接时,两个光纤可以分别穿设在第一内模块131和第一外模块132内,以使两个光纤第一内模块131和第一外模块132的内部实现对接,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相应的,第二内连接器31和第二外连接器32以及第三内连接器41和第三外连接器42之间的导通原理与第一内连接器21和第一外连接器22之间导通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连接盒使用的过程中,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相应的,连接盒的规格也有所不同。例如,根据客户的定制需求,需要不同的外观颜色,或者,需要在壳体或转接面板上设计不同的标识或商标等。然而,上述相关技术中的连接盒中,其壳体结构通常为固定的结构,面对客户的定制需求,则需要重新设计对应的模具,并重新生产连接盒,其制作周期较长,且成本较高,大大降低了连接盒定制的灵活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7所示,连接盒100还可以包括标识面板180,标识面板180可以位于转接面板120的外则,并且标识面板180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壳体110或者转接面板120进行连接,例如,标识面板180可以通过卡接、扣接、粘接或螺钉紧固件等方式与壳体110或者转接面板120进行可拆卸连接。
在标识面板180与安装孔121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避让孔181,第一外模块132、第二外模块142和第三外模块152可以通过避让孔与壳体110的外部相连通。
在标识面板180上可以设置有标识或商标等,例如,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可以在标识面板180上设置指定的标识语、标识符号、产品规格或商标等。或者,根据用户的定制需求,还可以将标识面板180设置成不同的颜色。这样在定制的过程中,只需将标识面板180按照要求进行单独生产,并组装在连接盒100的壳体110上即可。无需对整个连接盒100的壳体110或转接面板120以及适配器进行重新制作,可以有效降低连接盒100的定制成本,提高连接盒100定制的灵活性,满足用户的特殊定制需求。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的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的另一种连接方式的主视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连接模块在转接面板中设置的剖视图。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继续以第一连接模块13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的连接为例,参见图8和图9所示,该连接盒1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转接面板120内侧的第二连接部170,例如,第二连接部170可以位于转接面板120朝向容纳腔111的一面上,第二连接部170可以围设在安装孔121的外周。第二连接部170可以用于与第一内模块131连接,以使第一连接模块130可以通过第二连接部170与转接面板120进行连接。
例如,参见图10所示,第二连接部170和第一连接部160可以均与安装孔121相连通,在第一连接模块130安装的过程中,第一连接模块130可以依次穿过第二连接部170、安装孔121和第一连接部160,并与第二连接部170进行连接,以实现与转接面板120之间的连接。
其中,第二连接部170与转接面板120可以为一体化结构,例如,第二连接部170与转接面板120也可以通过一体注塑或一体冲压的方式成型,以使第二连接部170与转接面板120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第二连接部17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有助于提升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12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应的,第二内模块141和第三内模块151也可以与第二连接部170连接,以使第二内模块141和第三内模块151可以通过第二连接部170与转接面板实现连接。
以下继续以第一连接模块130与第二连接部170之间的连接为例,对第二连接部170的具体结构进行介绍。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连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例如,参见图11和图12所示,在第二连接部170上可以开设有卡孔172,在第一内模块131上可以设置有与卡孔172相配合的第一卡接部1312,第一卡接部1312可以卡设在卡孔172内。例如,卡孔172可以开设在第二连接部170的侧壁上,并由第二连接部170的内壁贯穿至外壁。第一卡接部1312可以设置在第一内模块131外侧上。
在第一连接模块130与第二连接部170连接的过程中,第一内模块131可以穿设在第二连接部170内,并使第一卡接部1312从第二连接部170的内壁方向卡入卡孔172内,以使第一连接模块130可以通过第一卡接部1312与卡孔172的配合与转接面板120进行连接。当连接模块需要拆卸时,可以在第二连接部170的外壁方向,将第一卡接部1312朝向第二连接部170的内壁方向顶出,以使第一卡接部1312从卡孔172内脱出,此时,可以将第一连接模块130从第二连接部170内取出,以完成连接模块的拆卸。
卡孔172可以在第二连接部170的轴向(也即图11中的x方向)和周向对第一卡接部1312提供限位,能够避免第一连接模块130在第二连接部170的轴向和周向上发生窜动,防止第一连接模块130与转接面板120发生分离,能够有效提高第一连接模块13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牢固性。
相应的,在第二内模块141和第三内模块151上也可以设置第一卡接部1312,以使第二内模块141和第三内模块151可以通过第一卡接部1312与卡孔172的配合与第二连接部170实现连接,此处不再赘述。
继续参见图12所示,其中,第一卡接部1312可以为悬臂结构,以使第一卡接部1312具有弹性。例如,参见图12所示,在第一连接模块130中,第一卡接部1312与第一内模块131的外壁之间可以具有间隙。这样当第一连接模块130需要从第二连接部170上拆下而按压第一卡接部1312时,该间隙可以为第一卡接部1312的按压提供空间。以使第一卡接部1312可以朝向第一内模块131外壁方向缩回,以与卡孔172脱离,从而便于将第一连接模块130从第二连接部170上拆下。
由于第一内连接器21、第二内连接器31和第三内连接器41的结构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个方向上的尺寸大小会有所不同,相应的,第一内模块131、第二内模块141和第三内模块151的结构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参见图12所示,第二内连接器31的宽度相对较大,使与其配合的第二内模块141的宽度(也即图12中y方向上的尺寸)也相对较大,例如,第二内模块141的外壁与第二连接部170之间的空间较小,难以为第一卡接部1312的缩回提供空间。
因此,可以使第一卡接部1312与第二内模块141的侧壁在同一平面内,并使第一卡接部1312的三个侧边与第二内模块141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使第一卡接部1312为悬臂状结构。换言之,可以理解为第一卡接部1312是从第二内模块141的侧壁上裁剪而成。这样,在对第一卡接部1312施加作用力时,仍然可以使第一卡接部1312朝向第二内模块141的内壁方向缩回,以使第一卡接部1312从卡孔172内脱离,使第二连接模块140与第二连接部170解除连接。
继续参见图12所示,第三内模块151在y方向上的尺寸也相对较小,因此,第一卡接部1312与第三内模块151的外壁之间可以具有间隙,以为第一卡接部1312的缩回提供空间,以使第三内模块151上的第一卡接部1312从卡孔172内脱出,从而使第三内模块151可以与第二连接部170分离,实现第三连接模块150与转接面板120的拆卸。
继续参见图11和图12所示,在第二连接部170上还可以开设有定位槽171,第一内模块131上可以设置有与定位槽171相配合的定位块1311,定位块1311可以卡设在定位槽171内。例如,定位槽171可以沿着第二连接部170的轴向(也即图11中的x方向)延伸,并且定位槽171的开口可以朝向第二连接部170背向转接面板120的一端端面。在第一连接模块130与第二连接部170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可以将第一连接模块130上的定位块1311与定位槽171的开口相对齐,然后再将定位块1311从定位槽171的开口处卡入定位槽171中,以使第一连接模块130与第二连接部170实现连接。这样可以使工作人员在组装的过程中便于找准安装方位,可以避免因连接模块偏转而影响第一连接模块130与转接面板120的正常安装,能够起到有效的防错作用,降低出错率,从而有效提高连接盒100的组装效率。
例如,继续参见图11和图12所示,在第二连接部170上可以开设有两个定位槽171,两个定位槽171可以沿着第二连接部170的周向分布。相应的,在第一内模块131上可以设置有两个定位块1311。在组装的过程中,可以使第一连接模块130上的两个定位块1311分别与两个定位槽171相对齐,并使两个定位块1311分别卡设在两个定位槽171内,以提高防错率。
当然,在一些示例中,定位槽171和定位块1311的数量还可以大于两个,具体的,定位槽171和定位块1311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设定,本申请不做限定。
相应的,在第二内模块141和第三内模块151上具有与定位槽171相配合的定位块1311,以为第二连接模块140和第三连接模块150的安装起到防错作用,此处亦不再赘述。
继续参见图11和图12所示,在第二连接部170的内壁上还可以具有第一切面部173,卡孔172可以开设第一切面部173上,第一内模块131的外侧上具有第二切面部1313。在第一连接模块130与第二连接部170连接的过程中,第一切面部173可以与第二切面部1313相贴合。第一切面部173与第二切面部1313之间的配合,可以为第一连接模块130在第二连接部170的周向上提供限位,能够避免连接模块发生转动,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模块130与转接面板120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第一切面部173还可以增加第二连接部170的壁厚,可以减少或避免卡孔172发生开裂,有利于提高卡孔172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12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二内模块141和第三内模块151上也具有对应的第二切面部1313,此处亦不再赘述。
继续参见图11和图1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70的内径可以大于安装孔121的直径,安装孔121的外周凸出于第二连接部170内壁的部分可以在第二连接部170的内部形成限位台174。第一内模块131上设置有与限位台174相配合的限位部1314,例如,第一内模块131的外径可以大于第一外模块132的外径,以使第一内模块131凸出于第一外模块132的部位可以形成限位部1314。
在第一连接模块130与转接面板120连接的过程中,第一连接模块130上的限位部1314可以抵接在限位台174上,例如,在组装的过程中,可以将第一连接模块130从第二连接部170朝向容纳腔111一端的开口处伸入安装孔121内,当第一连接模块130上的限位部1314抵接在第二连接部170内的限位台174上时,则表示第一连接模块130在安装孔121的轴向(也即图11中的x方向)上达到合适位置。这样通过限位台174与限位部1314之间的配合,可以在第二连接部170的轴向上对第一连接模块130进行限位,能够避免第一连接模块130在第二连接部170的轴向出现安装不到位的情况,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模块130安装的准确度,从而有效提高连接盒100的组装精度。
相应的,第二连接模块140和第三连接模块150上也具有限位部1314,以对第二连接模块140和第三连接模块150的安装起到限位作用。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连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或者,在又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继续以第一连接模块130为例,第一连接模块130还可以直接与转接面板120进行连接,例如,参见图13所示,在第一连接模块130上可以设置有限位板133和可伸缩的弹块134。在第一连接模块130与转接面板120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可以按压弹块134,以使弹块134可以缩回第一连接模块130中,从而使第一连接模块130的一端可以穿过安装孔121,并使限位板133可以抵接在转接面板120上。这样通过弹块134和限位板133的配合,便可实现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120之间的连接,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以有效提高连接模块与转接面板120之间组装的便利性,从而有效提高连接盒100的组装效率。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连接模块的轴测剖视图。
参见图14所示,在第一内模块131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卡接部1315,第二卡接部1315可以用于与第一内连接器21上的卡槽相配合。例如,在将第一内连接器21与第一内模块131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可以将第一内模块131上的第二卡接部1315卡设在卡槽内,以使第一内模块131和第一内连接器21可以通过第二卡接部1315和卡槽的配合进行连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第一内连接器21与第一内模块131之间发生脱离,能够有效提高第一内连接器21与第一内模块13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有效提升第一内连接器21与第一外连接器22之间光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当第一内连接器21需要拆卸时,可以将第一内连接器21朝向远离第一内模块131的方向进行拉拽,以使第二卡接部1315从卡槽中脱出,从而使第一内连接器21与第一内模块131分离,能够有效提高第一内连接器21与第一内模块131之间组装和拆卸的便利性。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连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5所示,第一外模块132上还可以设置有导向块1321,导向块1321可以用于与第一外连接器22上的导向槽相配合。例如,导向块1321可以沿着第一外模块132的轴向(也即图15中的x方向)延伸,在将第一外连接器22与第一外模块132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可以将导向槽的开口与导向块1321相对齐,然后推动第一外连接器22,使导向槽卡设在导向块1321的外部并沿着导向块1321的延伸方向移动。这样可以为第一外连接器22与第一外模块132之间的配合提供导向作用,可以避免第一外连接器22在与第一外模块132连接的过程中发生偏转或错位,有利于提高第一外连接器22与第一外模块132之间配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连接模块在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连接模块在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6所示,第二内模块141可以包括第一连接腔1411和第二连接腔1412,第一连接腔1411和第二连接腔1412可以分别用于与第二内连接器31上的两个连接头相配合。例如,在第二内连接器31与第二内模块141连接的过程中,第二内连接器31上的两个连接头可以分别插入第一连接腔1411和第二连接腔1412内,以使第二内连接器31可以通过两个接头与两个连接腔的配合与第二内模块141进行连接。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第二内连接器31发生窜动或偏移,能够有效提高第二内连接器31与第二内模块14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应的,结合图17所示,在第二外模块142上也对应开设有两个连接腔,例如,第二外模块142可以包括第三连接腔1421和第四连接腔1422。第三连接腔1421和第四连接腔1422可以分别用于与第二外连接器32上的两个连接头相配合。例如,在第二外连接器32与第二外模块142进行连接的过程中,第二外连接器32上的两个连接头可以分别插入第三连接腔1421和第四连接腔1422内。其中,第三连接腔1421可以与第一连接腔1411连通,第四连接腔1422可以与第二连接腔1412连通,这样可以使第二外连接器32上的两个连接头和第二内连接器31上的两个连接头在连接腔内进行对连接,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连接模块在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连接模块在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8所示,在第三内模块151上可以设置有第三卡接部1511,第三卡接部1511可以用于与第三内连接器41上的卡槽相配合。例如,在第三内连接器41与第三内模块151进行连接的过程中,第三内模块151上的第三卡接部1511可以卡设在第三内连接器41上的卡槽内,以使第三内连接器41与第三内模块151可以通过第三卡接部1511与卡槽的配合进行连接。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第三内连接器41发生偏移或错位,有助于提高第三内连接器41和第三内模块151之间配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参见图19所示,在第三外模块152的一侧内壁上可以开设有滑槽1521,滑槽1521可以用于与第三外连接器42上的滑块相配合。例如,在将第三外连接器42与第三外模块152进行连接时,可以先将第三外连接器42上具有滑块的一侧与第三外模块152上具有滑槽1521的一侧相对齐,以使第三外连接器42在与第三外模块152连接的过程中,滑块可以位于滑槽1521内。这样可以使工作人员在组装的过程中便于找准安装方位,能够起到防错作用,提高第三外连接器42与第三外模块152之间的组装效率。
相应的,在第三内模块151的一侧内壁上也可以设置有滑槽1521,第三内模块151上的滑槽1521可以用于与第三内连接器41上的滑块相配合,以为第三内连接器41与第三内模块151之间的连接提供方位参考,从而提高第三内连接器41与第三内模块151之间连接的准确性。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转卡槽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0所示,在第一连接部160上可以开设有旋转卡槽161,旋转卡槽161可以分别用于与第一外连接器22上的限位凸起进行卡接配合。旋转卡槽161可以对限位凸起在第一连接部160的轴向(也即图20中的x方向)起到限位作用,可以避免位于壳体110外部的第一外连接器22在第一连接部160的轴向上发生窜动或偏转。有助于提高第一外连接器22与第一连接部16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壳体110内部和外部两个连接器之间光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例如,继续参见图20所示,旋转卡槽161可以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卡槽1611和第二卡槽1612,第一卡槽1611可以由第一连接部160的外端面延伸至第二卡槽1612,第二卡槽1612可以沿着第一连接部160的外周延伸。在壳体110外的连接器与第一连接部160配合的过程中,连接器上的限位凸起可以从第一连接部160的外端面卡入第一卡槽1611内然后,再通过第一卡槽1611进行入到第二卡槽1612内,最后,沿着第二卡槽1612的延伸方向围绕第一连接部160的周向转动至第二卡槽1612的末端。第二卡槽1612可以对限位凸起起到限位的作用,能够防止限位凸起沿着第一连接部160的轴向(也即图20中的x方向)移动,以避免连接器沿着第一连接部160的轴向偏移,从而有效提高连接器与第一连接部160配合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相应的,在第二外连接器32和第三外连接器42上也具有与旋转卡槽161相配合的限位凸起,以使旋转卡槽161与限位凸起的配合可以为第二外连接器32和第三外连接器42提供限位,以提高第二外连接器32和第三外连接器42与第一连接部160配合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连接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0)、设置在所述壳体(110)一端的转接面板(110)以及设置在所述转接面板上的第一连接模块(130);
所述转接面板(110)上开设有安装孔(121),所述第一连接模块(130)通过卡接的方式可拆卸设置在安装孔(121)内;
所述第一连接模块(130)用于与第一连接器(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接面板(110)外侧的第一连接部(160),所述第一连接部(160)围设在所述安装孔(121)的外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160)与所述转接面板(110)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器(2)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10)内的第一内连接器(21)和位于所述壳体(110)外的第一外连接器(22);
所述第一连接部(160)用于与所述第一外连接器(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130)包括内部相连通的第一内模块(131)和第一外模块(132),
所述第一内模块(131)用于与所述第一内连接器(21)连接,所述第一外模块(132)用于与所述第一外连接器(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接面板(110)内侧的第二连接部(170);
所述第二连接部(170)围设在所述安装孔(121)的外周,且所述第二连接部(170)与所述转接面板(110)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第二连接部(170)用于与所述第一内模块(13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70)上开设有定位槽(171);
所述第一内模块(131)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171)相卡合的定位块(1311);
所述定位块(1311)卡设在所述定位槽(171)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70)上还开设有卡孔(172);
所述第一内模块(131)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孔(172)相配合的第一卡接部(1312);
所述第一卡接部(1312)卡设在所述卡孔(17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1312)为悬臂结构,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1312)具有弹性。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70)的内壁还具有第一切面部(173),所述卡孔(172)位于所述第一切面部(173)上;
所述第一内模块(131)的外侧上具有第二切面部(1313),所述第二切面部(1313)与所述第一切面部(173)相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一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70)的内径大于所述安装孔(121)的直径,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170)的内部形成限位台(174);
所述第一内模块(131)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台(174)相配合的限位部(1314);
所述限位部(1314)抵接在所述限位台(17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任一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模块(131)上具有第二卡接部(1315),所述第二卡接部(1315)用于与所述第一内连接器(21)上的卡槽相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10任一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模块(132)上设置有导向块(1321),所述导向块(1321)用于与所述第一外连接器(22)上的导向槽相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任一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60)的外周开设有旋转卡槽(161),所述旋转卡槽(161)用于与所述第一外连接器(22)上的限位凸起进行卡接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卡槽(16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卡槽(1611)和第二卡槽(1612);
所述第一卡槽(1611)有所述第一连接部(160)的外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二卡槽(1612),所述第二卡槽(1612)沿所述第一连接部(160)的外周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130)上设置有限位板(133)和可伸缩的弹块(134);
所述限位板(133)抵接在所述转接面板(110)的一侧,所述弹块(134)抵接在所述转接面板(110)的另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4至9任一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模块(140)和第三连接模块(150);
所述第二连接模块(140)和所述第三连接模块(150)分别通过卡接方式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安装孔(121)内;
所述第二连接模块(140)用于与第二连接器(3)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模块(150)用于与第三连接器(4)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器(3)、所述第三连接器(4)和所述第一连接器(2)不同型号的光纤连接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3)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10)内的第二内连接器(31)和位于所述壳体(110)外的第二外连接器(32);
所述第三连接器(4)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10)内的第三内连接器(41)和位于所述壳体(110)外的第三外连接器(42);
所述第二外连接器(32)和所述第三外连接器(42)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60)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140)包括内部相连通的第二内模块(141)和第二外模块(142);所述第三连接模块(150)包括内部相连通的第三内模块(151)和第三外模块(152);
所述第二内模块(141)用于与所述第二内连接器(31)连接,所述第二外模块(142)用于与所述第二外连接器(32)连接;
所述第三内模块(151)用于与所述第三内连接器(41)连接,所述第三外模块(152)用于与所述第三外连接器(42)连接;
所述第二内模块(141)和所述第三内模块(151)还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70)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模块(141)包括第一连接腔(1411)和第二连接腔(1412),所述第一连接腔(1411)和所述第二连接腔(1412)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二内连接器(31)上的两个连接头相配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内模块(151)上具有第三卡接部(1511),所述第三卡接部(1511)用于与所述第三内连接器(41)上的卡槽相配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任一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外模块(15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521),所述滑槽(1521)用于与所述第三外连接器(42)一侧外部上的滑块相配合。
21.根据权利要求15或20任一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130)为SC光纤适配器,所述第二连接模块(140)为DLC光纤适配器,所述第三连接模块(150)为MPO光纤适配器。
CN202310256832.9A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连接盒 Pending CN1164828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6832.9A CN116482812A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连接盒
PCT/CN2024/075716 WO2024183522A1 (zh) 2023-03-03 2024-02-04 一种连接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6832.9A CN116482812A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连接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82812A true CN116482812A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20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56832.9A Pending CN116482812A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连接盒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82812A (zh)
WO (1) WO202418352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83522A1 (zh) * 2023-03-03 2024-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28418B2 (en) * 2008-12-09 2013-04-23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Fiber optic adapter plate and cassette
US8406597B2 (en) * 2010-02-16 2013-03-26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Intelligent fiber optic adapter mounting structures that receive and correctly position multiple types of fiber optic adapters and related adapter collars and bulkheads
CN110596834A (zh) * 2019-08-19 2019-12-20 杭州至卓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mpo光纤预端接模块盒
CN211528753U (zh) * 2019-12-04 2020-09-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光纤适配器及光缆终端盒
CN114114566B (zh) * 2021-10-09 2023-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盒
CN116482812A (zh) * 2023-03-03 2023-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83522A1 (zh) * 2023-03-03 2024-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183522A1 (zh) 2024-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75580B2 (en) Low cost hardened fiber optic connection system
WO2024183522A1 (zh) 一种连接盒
JP7534026B2 (ja) 光ファイバー・アダプタ、光ファイバー・コネクタ・プラグ、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及び通信デバイス
CN101657749B (zh) 光连接器
US8678666B2 (en) Hybrid fiber/copper connector system and method
US8052335B2 (en) Ejector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assembly method for pluggable transceivers
EP3474053B1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WO2022088841A1 (zh) 光纤连接器插头组件、光纤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EP4191301A1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plug, optical fiber adapte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8713157B (zh) 光缆分纤箱和光缆分纤装置
WO2023056746A1 (zh) 连接盒
EP4191297A1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plug, optical fiber adapte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280830A (zh) 光纤连接器
CN105322347A (zh) 用于缆线的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US20240184060A1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US20220171140A1 (en) Fiber optic adapter assemblies including a conversion housing and a release member
AU2021246105A1 (en) Ruggedized push-pull fiber optic connection systems
CN219695507U (zh) 一种连接盒
CN116360041A (zh) 一种连接盒
CN216773624U (zh) 一种连接器安装结构及光电混装连接器
CN220961942U (zh) 一种连接盒
CN113597161B (zh) 壳体、回路器及回路连接组件
CN218772088U (zh) 扩束光纤回路器
JP2022174738A (ja) 光通信コネクタ
CN115437075A (zh) 一种光纤连接盒和光纤连接盒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