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61942U - 一种连接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61942U CN220961942U CN202322396986.6U CN202322396986U CN220961942U CN 220961942 U CN220961942 U CN 220961942U CN 202322396986 U CN202322396986 U CN 202322396986U CN 220961942 U CN220961942 U CN 2209619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nel
- optical fiber
- adapter
- optical
- split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6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094 fiberboar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WRDNCFQZLUCIRH-UHFFFAOYSA-N 4-(7-azabicyclo[2.2.1]hepta-1,3,5-triene-7-carbonyl)benza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O)N)=CC=C1C(=O)N1C2=CC=C1C=C2 WRDNCFQZLUCIR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盒,包括壳体和转接面板,壳体与转接面板共同围设形成容纳腔。转接面板上设置有多个转接件,转接件一端位于转接面板的第一面,另一端位于转接面板的第二面。转接件一端用于与第一光纤连接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第二光纤连接器连接,还包括分光器,分光器位于转接面板的第一面上并与转接面板相连,分光器与转接件之间通过光纤连接。通过将分光器和转接件均集成在转接面板上,可以缩短分光器与转接件之间的距离,分光器与转接件之间的光纤无需进行盘绕和固定,可以省去在壳体内设置盘纤板,可以有效降低连接盒的材料成本。并且,还可以省去盘纤板的组装工序,能够有效简化连接盒的组装工序,降低连接盒的组装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盒。
背景技术
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是指光线路终端(OpticalLine Terminal,OLT)和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之间所有无源光纤、无源设备(比如光分路器)组成的一个网络。ODN将一个OLT设备和多个ONU设备连接起来,提供光信号的双向传输。ODN工程中采用连接盒(例如光交接盒、光配线盒、光分纤盒等),在这些连接盒内部集成不同数量、不同种类的无源光器件,以满足光纤部署和管理的需求。随着ODN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连接盒产品的成本问题已然成为重要问题之一,市场对连接盒产品的低成本、高可靠的诉求空前强烈。
通常,连接盒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转接面板,转接面板上设置有适配器,在壳体内远离转接面板的一端设置有分光器,分光器与适配器之间通过光纤进行连接。在壳体内通常还设置有盘纤板,盘纤板用于为分光器与适配器之间光纤提供盘绕场所,以对光纤进行固定。其中,盘纤板通常采用优质的高分子材料单独注塑形成,然后,再通过卡扣等方式连接在转接面板上。
然而,上述的连接盒中,采用优质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盘纤板其成本较高,且盘纤板与壳体之间的组装工序较为繁琐复杂,增加了连接盒的组装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盒,可以有效降低连接盒的材料成本,简化连接盒的组装工序,降低连接盒的组装成本。
本申请的提供一种连接盒,包括壳体和与所述壳体连接的转接面板,所述壳体与所述转接面板共同围设形成容纳腔;
所述转接面板上设置有多个转接件,所述转接面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面背向所述容纳腔,每个所述转接件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面,每个所述转接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面;
每个所述转接件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光纤连接器连接,每个所述转接件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二光纤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和所述第二光纤连接器通过所述转接件进行连接;
还包括分光器,所述分光器位于所述转接面板的所述第一面上并与所述转接面板相连,所述分光器与所述转接件之间通过光纤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分光器和转接件均集成在转接面板上,可以大大缩短分光器与转接件之间的距离,这样分光器与转接件之间的光纤可以设置的较短,分光器与转接件之间的光纤无需进行盘绕和固定,可以省去在壳体内设置盘纤板以及用于固定光纤的卡槽等结构,可以有效降低连接盒的材料成本。并且,还可以省去盘纤板的组装工序,能够有效简化连接盒的组装工序,降低连接盒的组装成本。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分光器包括至少一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且所述输入端的数量小于所述输出端的数量;
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分别位于所述分光器相对的两端;
所述输入端与部分所述转接件通过光纤相连,所述输出端与其余所述转接件通过光纤相连。
与分光器输入端相连的转接件可以作为连接盒的输入端口,而与分光器输出端相连的转接件可以作为里连接盒的输出端口。这样就使连接盒可以将少量的输入端转换为多个输出端,以增加连接盒的信号输出端口。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临近所述转接面板的边缘设置。这样可以便于光纤的弯曲,增加光纤弯曲的弯曲半径,能够减少或避免光纤因弯曲半径过小而出现断裂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光纤布置的合理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转接面板的所述第一面上并与所述转接面板相连;所述分光器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固定件可以为分光器体用固定平台,可以减少或避免分光器直接与转接面板连接而出现贴合不佳等问题,进而影响分光器与转接面板之间的正常连接,有利于提高分光器与转接面板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提升连接盒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具有固定槽,所述分光器位于所述固定槽内并与所述固定槽的底壁粘接。固定槽可以为分光器提供限位作用,能够避免分光器发生偏移或倾倒等情况,有助于提高分光器在转接面板上设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底壁和围设在所述底壁上的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围设形成所述固定槽;所述底壁背向所述固定槽的一面与所述转接面板相连。固定件的底壁可以为分光器提供连接平台,以使分光器可以通过固定件的底壁与转接面板相连,从而提高分光器与转接面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固定件的侧壁可以为分光器提供限位作用,能够减少或避免分光器发生偏移或倾倒等情况,有助于提高分光器在转接面板上设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固定件的所述侧壁上开设与第一出纤口,所述分光器的所述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出纤口相对齐。第一出纤口可便于与分光器输入端相连的光纤从固定件的侧壁中穿过,能够减少或避免光纤因固定件的侧壁过高而使分光器输入端光纤发生弯折,进而因弯曲而引起断裂。有助于提高对分光器输入端光纤的保护,防止光纤断裂而影响分光器输入端与转接件之间的光信号传输,有利于提高分光器对光信号输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固定件的所述侧壁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二出纤口,所述多个第二出纤口位于所述固定件上与所述第一出纤口相对的一端。第二出纤口可便于与分光器输出端相连的光纤从固定件的侧壁中穿过,能够减少或避免光纤因固定件的侧壁过高而使分光器输出端光纤发生弯折,进而因弯曲而引起断裂,有助于提高对分光器输出端光纤的保护,防止光纤断裂而影响分光器输出端与转接件之间的光信号传输,有利于提高分光器对光信号输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位于所述转接面板的第一面上并与所述转接面板相连;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固定平台上。固定平台可以为固定件提供安装平台,以便于固定件在转接面板上的安装与固定,可以有效提高分光器与转接面板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连接盒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转接面板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可以省去在固定件与转接面板之间设置用于连接的器件,能够省去固定件与转接面板之间的组装作业,简化连接盒的制备过程,有助于提高连接盒的生产效率。而且,一体化结构还能够提高固定件与转接面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固定件与转接面板之间发生分离,有助于提高连接盒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多个第一光纤连接器,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转接件的一端相连;
部分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通过光纤相连,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通过光纤相连。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所述第一光纤的一端与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光纤的另一端与部分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相连;
所述第二光纤的一端与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光纤的另一端与其余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相连。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转接件与所述转接面板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可以有效简化连接盒的组装作业,缩短连接盒的装配时长,从而有效降低连接盒的组装成本。而且,还能够有效提高转接件与转接面板之间的密封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转接件包括内部相连通的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
所述第一转接部朝向所述转接面板内部延伸并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转接部朝向所述转接面板外部延伸并与所述转接面板的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转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二转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二光纤连接器连接。这样可以使第一光纤连接器与第二光纤连接器可以通过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进行导通,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转接面板的外周上具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接部;所述转接面板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的配合进行连接。卡接连接操作方便,连接可靠,并且便于安装与拆卸,可以提高转接面板与壳体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还能够方便转接面板与壳体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便于连接盒的后期维修。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转接面板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密封圈用于为所述转接面板与所述壳体之间提供密封。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壳体与转接面板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外部的水渍、油渍等污渍进入到壳体的容纳腔内,防止上述污渍进入到容纳腔内而影响内部光纤之间的信号传输,从而有效提高连接盒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分光器在连接盒中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盒的分解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光器在固定平台上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光纤连接器与转接件、分光器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连接盒;
110-壳体;111-容纳腔;
120-转接面板;121-第一面;122-第二面;123-第一卡接部;
130-转接件; 131-第一转接部; 132-第二转接部;
140-分光器; 141-输入端; 142-输出端;
150-固定件;151-底壁;152-侧壁;1521-第一出纤口;1522-第二出纤口;153-固定槽;
160-固定平台;
170-第一光纤连接器;171-第一光纤;172-第二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OLT和ONU是指光传输网络中的连接设备,是无源光纤网络(Passive OpticalNetwork,PON)中必备的两个模块。ODN是基于PON设备的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FTTH)光缆网络,ODN的作用是为OLT和ONU之间提供光传输通道。
在ODN工程中采用大量例如光交接箱、光配线箱、光分纤盒等的箱盒类设备,并在这些设备中集成不同数量、不同种类的无源光器件,以满足光纤部署和管理的需求。在这些箱盒类设备中一般都配置有适配器,通过两个连接器在适配器中的套筒定位,实现两段光纤的对接。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分光器在连接盒中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相关技术中,参见图1所示,连接盒通常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转接面板1,转接面板1上设置有适配器2,在壳体内远离转接面板1的一端设置有分光器3,分光器3与适配器2之间通过光纤4进行连接。在壳体内通常还设置有盘纤板5,盘纤板5的一端与转接面板1相连,分光器3通常设置在盘纤板5远离转接面板1的一端。
盘纤板5用于为分光器3和适配器2之间的光纤4提供盘绕场所,以对光纤4进行固定。其中,盘纤板5通常采用优质高分子材料进行单独注塑成型,然后,再通过卡扣等方式与转接面板1进行连接。其中,在盘纤板5上还设置有多个卡槽6,通常,分光器3与适配器2之间的光纤4长度预留的较长,以减少或避免因光纤4较短而影响分光器3与适配器2之间的正常连接,其中,多余的光纤4通常会盘绕在盘纤板5上,并且光纤4还会卡设在卡槽6内,使光纤4可以通过卡槽6固定在盘纤板5上,以提高光纤4在盘纤板5上设置的规整度和牢固性。
然而,上述的连接盒中,采用优质高分子材料的盘纤板其制备成本较高,增加了连接盒的材料成本,并且,盘纤板与壳体之间的组装工艺较为繁琐复杂,增加了连接盒的组装成本。而且,将光纤盘绕在盘纤板并卡设在卡槽内的过程繁琐复杂,对工作人员盘纤的技术要求较高,增加了光纤盘绕的复杂性,从而增加了连接盒的生产的复杂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想到了对连接盒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将分光器和转接件均集成在转接面板上,可以大大缩短分光器与转接件之间的距离,这样分光器与转接件之间的光纤可以设置的较短,分光器与转接件之间的光纤无需进行盘绕和固定,可以省去在壳体内设置盘纤板以及用于固定光纤的卡槽等结构,可以有效降低连接盒的材料成本。并且,还可以省去盘纤板的组装工序,能够有效简化连接盒的组装工序,降低连接盒的组装成本。
而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盒中,省去了盘纤板以及相关的卡槽结构,分光器与转接件之间的光纤长度较短,可以省去繁琐复杂的盘纤作业,可以降低对作业人员的技术要求,从而有效降低连接盒的生产的复杂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盒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盒的分解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盒100,该连接盒100可以是光交接箱、光配线箱、光分纤盒等箱盒类设备,也可以是在任意壳体上直接成型出转接元件特性的产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以该连接盒100为光分纤盒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盒100,该连接盒100可以包括壳体110和与壳体110连接的转接面板120,壳体110与转接面板120共同围设形成有容纳腔111,在容纳腔111内可以设置有用于实现连接盒100完整功能的器件(例如,光纤连接器、光纤、分光器等)。例如,转接面板120与壳体110之间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以便于连接盒100的组装。例如,在连接盒100组装的过程中,可以先将连接盒100内部的器件通过壳体110上的开口装入容纳腔111内,然后再将转接面板120组装在壳体110上,以完成连接盒100的组装。
参见图3和图4所示,转接面板120可以包括相对的第一面121和第二面122,其中,第一面121可以朝向容纳腔111,第二面122可以背向容纳腔111。在转接面板120上可以设置有多个转接件130,每个转接件130的一端可以位于转接面板120的第一面121,另一端可以位于转接面板120的第二面122。其中,转接件130的一端可以用于与第一光纤连接器170(参照图5所示)连接,另一端可以用于与第二光纤连接器(图中未示出)连接,第一光纤连接器170和第二光纤连接器可以通过转接件130进行连接。
例如,转接件130可以是适配器,例如,转接件130可以是SC适配器(SquareConnector),相应的,第一光纤连接器170和第二光纤连接器也均为SC连接器。或者,转接件130还可以是DLC适配器(Double Lucent Connector),相应的,第一光纤连接器170和第二光纤连接器也均为DLC连接器。或者,在一些示例中,转接件130还可以MPO适配器(Multi-fiber Pull Off),相应的,第一光纤连接器170和第二光纤连接器也均为MPO连接器。具体的,转接件130的类型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设定。
当然,在一些示例中,转接面板120上的各个转接件130的类型还可以不同,例如,其中一部分转接件130可以是SC适配器,一部分转接件130可以为DLC适配器,另一部分转接件130可以为MPO适配器,这样可以使转接件130同时满足三种不同类型光纤连接器的连接需求,使连接盒100满足不同类型光纤连接器的连接需求,有助于提高连接盒100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例如,第一光纤连接器170可以位于容纳腔111内,第二光纤连接器可以位于容纳腔111外。转接件130位于转接面板120第一面121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光纤连接器170连接,转接件130位于转接面板120第二面122的一端可以与第二光纤连接器连接,从而使位于容纳腔111内部和外部的两个光纤连接器可以通过转接件130进行导通,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参见图4所示,该连接盒100还可以包括分光器140,分光器140可以位于转接面板120的第一面121上并与转接面板120进行相连,其中,分光器140与转接件130之间可以通过光纤进行连接。例如,在壳体110的容纳腔111内可以设置有多个光纤,每个光纤的一端可以分别与转接件130的一端可以通过第一光纤连接器170与转接件130进行连接,光纤的另一端可以与分光器140连接。这样分光器140和转接件130均集成在转接面板120上,二者之间通过光纤进行连接,光纤的长度可以设置的较短,无需进行盘绕,可以省去在壳体110内设置盘纤板。
与相关技术中具有盘纤板的连接盒结构相比,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分光器140和转接件130均集成在转接面板120上,可以大大缩短分光器140与转接件130之间的距离,这样分光器140与转接件130之间的光纤可以设置的较短,分光器140与转接件130之间的光纤无需进行盘绕和固定,可以省去在壳体110内设置盘纤板以及用于固定光纤的卡槽等结构,可以有效降低连接盒100的材料成本。并且,还可以省去盘纤板的组装工序,能够有效简化连接盒100的组装工序,降低连接盒100的组装成本。
而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盒100中,省去了盘纤板以及相关的卡槽结构,分光器140与转接件130之间的光纤长度较短,可以省去繁琐复杂的盘纤作业,可以降低对作业人员的技术要求,从而有效降低连接盒100的生产的复杂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4所示,该连接盒100中的分光器1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输入端141和多个输出端142,并且输入端141的数量可以小于输出端142的数量,输入端141和输出端142可以分别位于分光器140相对的两端,其中,分光器140的输入端141可以与部分转接件130通过光纤相连,分光器140的输出端142可以与其余的转接件130通过光纤相连。
例如,输入端141可以与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转接件130通过光纤进行相连,输出端142可以与其余的转接件130通过光纤相连。其中,与分光器140输入端141相连的转接件130可以作为连接盒100的输入端141口,而与分光器140输出端142相连的转接件130可以作为里连接盒100的输出端142口。这样就使连接盒100可以将少量的输入端141转换为多个输出端142,以增加连接盒100的信号输出端142口。
例如,以分光器140的输入端141为一个为例,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位于壳体110外的其中一个第二光纤连接器可以与与分光器140输入端141相连的转接件130进行连接,以实现光信号的输入。而其他的第二光纤连接器可以与其余的转接件130(也即与分光器140输出端142相连的转接件130)进行连接,以实现光信号的输出。
其中,继续参见图3所示,分光器140的输入端141可以如图中所示临近转接面板120的边缘进行设置,这样可以使分光器140的输出端142临近转接面板120的中间位置,由于转接面板120上大部分转接件130与分光器140的输出端142相连,这样可以增加分光器140的输出端142与各个转接件130之间距离的均匀性。这样可以便于光纤的弯曲,增加光纤弯曲的弯曲半径,能够减少或避免光纤因弯曲半径过小而出现断裂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光纤布置的合理性。
继续参见图4所示,该连接盒100还可以包括固定件150,固定件150可以位于转接面板120的第一面121上并与转接面板120相连,分光器140可以固定在固定件150上,以使分光器140可以通过固定件150与转接面板120相连,以实现分光器140的安装与固定。例如,固定件15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可以通过粘接、卡接、扣接、螺钉连接等方式进行连接,在完成固定件15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的连接后,可以再将分光器140固定在固定件150上,以实现分光器140在转接面板120的固定。
固定件150可以为分光器140体用固定平台,可以减少或避免分光器140直接与转接面板120连接而出现贴合不佳等问题,进而影响分光器14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的正常连接,有利于提高分光器140与转接面板120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提升连接盒100的结构稳定性。
其中,分光器140与固定件150之间可以通过粘接、卡接或者扣接等方式进行连接。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分光器140与固定件150之间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在分光器140和固定件15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粘接层,粘接层的两面可以分别与分光器140和固定件150进行粘接,以使分光器140与固定件150之间可以通过粘接层进行连接,粘接连接操作简单,连接可靠,可以便于分光器140与固定件150之间的连接,降低分光器140与固定件150之间的连接操作难度,有助于提升分光器140与固定件150组装的工作效率。
其中,固定件150与转接面板120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固定件15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可以通过一体注塑的方式形成,以使固定件150和转接面板120可以成为一个整体结构。
这样可以省去在固定件15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设置用于连接的器件,能够省去固定件15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的组装作业,简化连接盒100的制备过程,有助于提高连接盒100的生产效率。而且,一体化结构还能够提高固定件15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固定件15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发生分离,有助于提高连接盒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光器140在固定平台上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或者,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5所示,该连接盒100还可以包括固定平台160,固定平台160可以与转接面板120相连,固定件150可以位于固定平台160上,以使固定件150可以通过固定平台160与转接面板120相连。例如,固定件150可以通过粘接、卡接或者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固定平台160上,以使分光器140可以通过固定件150与固定平台160进行连接,以实现分光器140在转接面板120上的设置。
固定平台160可以为固定件150提供安装平台,以便于固定件150在转接面板120上的安装与固定,可以有效提高分光器140与转接面板120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连接盒100的结构稳定性。
例如,固定平台160与转接面板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以使固定平台160与转接面板可以成为一个整体,以提高固定平台160与转接面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光纤连接器与转接件、分光器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6所示,该连接盒100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光纤连接器170,第一光纤连接器170的一端可以与转接件130的一端相连,部分第一光纤连接器170的另一端可以与分光器140的输入端141通过光纤进行相连,其余第一光纤连接器170的另一端可以与分光器140的输出端142通过光纤进行相连。其中,通过第一光纤连接器170与分光器140输入端141相连的转接件130可以作为连接盒100的输入端141口,而通过第一光纤连接器170与分光器140的输出端142相连的转接件130可以作为连接盒100的输出端142口,以使信号可以通过连接盒100进行转换。
其中,第一光纤连接器170中与分光器140输出端142相连的数量可以大于与分光器140输入端141相连的数量,这样可以使连接盒100的输入端141口数量大于输出端142口数量,使连接盒100可以将少量的输入端141转换为多个输出端142,以增加信号的输出端142口。
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是其中的一个第一光纤连接器170与分光器140的输入端141通过光纤进行连接,而其余的第一光纤连接器170与分管器的输出端142通过光纤进行连接。这样可以使连接盒100中的一个转接件130为输入端141口,其余转接件130均为输出端142口,使连接盒100能够将一个输入端141转换为多个输出端142,从而有效增加信号输出端142的接口数量。
或者,在一些示例中,与分光器140输入端141相连的第一光纤连接器170的数量还可以是其他取值,以使连接盒100具有其他数量的输入端141口,以满足连接盒100的不同应用需求。具体的,与分光器140输入端141相连的第一光纤连接器170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设定。
继续参见图6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盒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光纤171和第二光纤172,第一光纤171的一端可以与分光器140的输入端141相连,另一端可以与部分第一光纤171连接器170相连,以使部分第一光纤171连接器170与分光器140的输入端141可以通过第一光纤171进行相连。这样可以使部分转接件130依次通过第一光纤171连接器170和第一光纤171与分光器140的输入端141进行相连,从而使该部分转接件130可以通过依次第一光纤171连接器170和第一光纤171与分光器140的输入端141进行光信号的传输,以实现光信号的输入。
第二光纤172的一端可以与分光器140的输出端142相连,另一端可以与其余第一光纤171连接器170相连,以使其余第一光纤171连接器170与分光器140的输出端142可以通过第二光纤172进行相连。这样可以使其余的转接件130依次通过第一光纤171连接器170和第二光纤172与分光器140的输出端142进行相连,从而使其余部分的转接件130可以依次通过第一光纤171连接器170和第二光纤172与分光器140的输出端142进行光信号的传输,以实现光信号的输出。
其中,与第一光纤171相连的转接件130可以理解为是连接盒100的信号输入端141口,与第二光纤172相连的转接件130可以理解为是连接盒100的信号输出端142口。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件150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7所示,固定件150可以具有固定槽153,分光器140可以位于固定槽153内并与固定槽153的底壁粘接。固定槽153可以为分光器140提供限位作用,能够避免分光器140发生偏移或倾倒等情况,有助于提高分光器140在转接面板120上设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例如,继续参见图7所示,固定件150可以包括底壁151和围设在底壁151上的侧壁152,底壁151和侧壁152可以共同围设形成固定槽153,固定件150的底壁151背向固定槽153的一面可以与转接面板120相连。其中,分光器140可以卡设在固定槽153内并与固定件150的底壁151进行粘接连接。
固定件150的底壁151可以为分光器140提供连接平台,以使分光器140可以通过固定件150的底壁151与转接面板120相连,从而提高分光器14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固定件150的侧壁152可以为分光器140提供限位作用,能够减少或避免分光器140发生偏移或倾倒等情况,有助于提高分光器140在转接面板120上设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继续参见图7所示,在固定件150的侧壁152上可以开设有第一出纤口1521,分光器140的输入端141可以与固定件150上的第一出纤口1521相对齐。分光器140的输入端141在与转接件130通过光纤相连的过程中,光纤可以穿过第一出纤口1521,第一出纤口1521可便于光纤从固定件150的侧壁152中穿过,能够减少或避免光纤因固定件150的侧壁152过高而使分光器140输入端141光纤发生弯折,进而因弯曲而引起断裂,有助于提高对分光器140输入端141光纤的保护,防止光纤断裂而影响分光器140输入端141与转接件130之间的光信号传输,有利于提高分光器140对光信号输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光纤171在与分光器140输入端141相连的过程中,第一光纤171可以穿过第一出纤口1521,以与第一光纤171连接器170相连,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第一光纤171在固定件150的侧壁152处发生弯折,能够有效防止第一光纤171出现断裂,防止因第一光纤171断裂而影响分光器140的信号输入,从而有效提高分光器140信号输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继续参见图7所示,在固定件150的侧壁152上还可以开设有多个第二出纤口1522,多个第二出纤口1522可以位于固定件150上与第一出纤口1521相对的一端。分光器140的输出端142在与转接件130通过光纤相连的过程中,光纤可以穿过第二出纤口1522,第二出纤口1522可便于光纤从固定件150的侧壁152中穿过,能够减少或避免光纤因固定件150的侧壁152过高而使分光器140输出端142光纤发生弯折,进而因弯曲而引起断裂,有助于提高对分光器140输出端142光纤的保护,防止光纤断裂而影响分光器140输出端142与转接件130之间的光信号传输,有利于提高分光器140对光信号输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光纤172在与分光器140输出端142相连的过程中,第二光纤172可以穿过第二出纤口1522,以与第一光纤171连接器170相连,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第二光纤172固定件150的侧壁152处发生弯折,能够有效防止第一光纤171出现断裂,防止因第一光纤171断裂而影响分光器140的信号输入,从而有效提高分光器140信号输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中,在一个第二出纤口1522内可以穿设有一个第二光纤172,或者,在一个第二出纤口1522内还可以穿设有两个第二光纤172,具体的,第二出纤口1522内穿设的光纤数量可以根据第二出纤口1522和第二光纤172的尺寸进行选择设定。
目前,连接盒中的转接件通常采用优质的高分子材料进行单独制备而成,然后再与转接面板进行组装,具体的,在转接件上还设置有螺母紧固件,转接件与转接面板之间通过螺母紧固紧件进行连接。其中,在转接件与转接面板之间还会设置有密封圈,以在转接件与转接面板之间提供密封。
然而,适配器需要用螺母紧固件用一定的扭矩锁紧在壳体上,并且需要在壳体内外分别设置密封圈来实现适配器与壳体之间的密封,其装配工艺要求相对较高,装配工时较长,增加了连接盒的组装成本。
而且,适配器和壳体之间采用密封圈进行机械密封,在一定的场景下会存在质量风险,例如:螺母紧固件未按扭矩锁紧,密封圈漏装等,降低了适配器与壳体之间密封的可靠性。
此外,上述连接盒中,适配器对尺寸精度要求高,需要采用优质的高分子材料注塑成型,其材料成本相对较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转接件130与转接面板120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转接件13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可以通过一体注塑或一体冲压的方式形成,以使转接件130和转接面板120为一个整体。这样在转接件13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可以无需再设置用于连接和密封的结构件。
例如,转接件130和转接面板120可以采用成本相对较低的塑胶原料制成,例如,可以采用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henylene terephthalamide;简称:PPT),以降低连接面板和转接件130的生产成本。
通过使转接件130与转接面板120为一体式结构,与上述的分体式结构相比,可以省去在转接件13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设置用于连接的结构件(例如,螺母紧固件等),无需进行转接件13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的组装工序,可以有效简化连接盒100的组装作业,缩短连接盒100的装配时长,从而有效降低连接盒100的组装成本。
而且,相比于通过密封圈实现适配器与壳体110之间的密封,一体化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转接件13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密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转接件13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发生密封失效等问题。
另外,相比于采用优质高分子材料单独制作转接件,本申请实施例中转接件130和转接面板120为一体化结构,可以采用成本相对较低的塑胶原料,可以有效降低转接件130和转接面板120的材料成本,从而有效降低连接盒100整体的材料成本。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件的剖视图。
参见图8所示,转接件130可以包括内部相通的第一转接部131和第二转接部132,第一转接部131可以朝向转接面板120的内部延伸并与容纳腔111相连通。第二转接部132可以朝向转接面板120的外部延伸并与转接面板120的外部相连通。其中,第一转接部131可以用于与位于容纳腔111内的第一光纤171连接器170进行连接,第二转接部132用于与位于容纳腔111外部的第二光纤172连接器进行连接,以使第一光纤171连接器170与第二光纤连接器可以通过第一转接部131和第二转接部132进行导通,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例如,在第一光纤171连接器170内和第二光纤172连接器内可以设置有光纤,第一光纤171连接器170内的光纤可以穿设在第一转接部131内,第二光纤172连接器内的光纤可以穿设在第二转接部132内,以使两个光纤可以在转接件130内实现对接,从而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继续参见图8所示,在转接面板120的外周上可以具有第一卡接部123,在壳体110的内壁上可以具有与第一卡接部123相配合的第二卡接部(图中未示出),转接面板120与壳体110之间可以通过第一卡接部123与第二卡接部之间的配合进行连接。卡接连接操作方便,连接可靠,并且便于安装与拆卸,可以提高转接面板120与壳体11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还能够方便转接面板120与壳体110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便于连接盒100的后期维修。
该连接盒100还可以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可以位于转接面板120与壳体110之间,密封圈可以为转接面板120与壳体110之间提供密封。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壳体110与转接面板120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外部的水渍、油渍等污渍进入到壳体110的容纳腔111内,防止上述污渍进入到容纳腔111内而影响内部光纤之间的信号传输,从而有效提高连接盒100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连接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0)和与所述壳体(110)连接的转接面板(120),所述壳体(110)与所述转接面板(120)共同围设形成容纳腔(111);
所述转接面板(120)上设置有多个转接件(130),所述转接面板(120)具有相对的第一面(121)和第二面(122),所述第一面(121)朝向所述容纳腔(111),所述第二面(122)背向所述容纳腔(111),每个所述转接件(130)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面(121),每个所述转接件(130)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面(122);
每个所述转接件(130)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光纤连接器连接,每个所述转接件(130)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二光纤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和所述第二光纤连接器通过所述转接件(130)进行连接;
还包括分光器(140),所述分光器(140)位于所述转接面板(120)的所述第一面(121)上并与所述转接面板(120)相连,所述分光器(140)与所述转接件(130)之间通过光纤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器(140)包括至少一个输入端(141)和多个输出端(142),且所述输入端(141)的数量小于所述输出端(142)的数量;
所述输入端(141)和所述输出端(142)分别位于所述分光器(140)相对的两端;
所述输入端(141)与部分所述转接件(130)通过光纤相连,所述输出端(142)与其余所述转接件(130)通过光纤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器(140)的输入端(141)临近所述转接面板(120)的边缘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150),所述固定件(150)位于所述转接面板(120)的所述第一面(121)上并与所述转接面板(120)相连;
所述分光器(140)固定在所述固定件(15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50)具有固定槽(153),所述分光器(140)位于所述固定槽(153)内并与所述固定槽(153)的底壁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50)包括底壁(151)和围设在所述底壁上的侧壁(152),所述底壁(151)和所述侧壁(152)围设形成所述固定槽(153);
所述底壁(151)背向所述固定槽(153)的一面与所述转接面板(120)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50)的所述侧壁(152)上开设与第一出纤口(1521),所述分光器(140)的所述输入端(141)与所述第一出纤口(1521)相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50)的所述侧壁(152)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二出纤口(1522),所述多个第二出纤口(1522)位于所述固定件(150)上与所述第一出纤口(1521)相对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一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平台(160),所述固定平台(160)位于所述转接面板(120)的第一面(121)上并与所述转接面板(120)相连;
所述固定件(150)位于所述固定平台(16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一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50)与所述转接面板(120)为一体式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光纤连接器(170),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170)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转接件(130)的一端相连;
部分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170)的另一端与所述分光器(140)的输入端(141)通过光纤相连,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170)的另一端与所述分光器(140)的输出端(142)通过光纤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光纤(171)和第二光纤(172),所述第一光纤(171)的一端与所述分光器(140)的输入端(141)相连,所述第一光纤(171)的另一端与部分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170)相连;
所述第二光纤(172)的一端与所述分光器(140)的输出端(142)相连,所述第二光纤(172)的另一端与其余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170)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130)与所述转接面板(120)为一体式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130)包括内部相连通的第一转接部(131)和第二转接部(132);
所述第一转接部(131)朝向所述转接面板(120)内部延伸并与所述容纳腔(111)相连通,所述第二转接部(132)朝向所述转接面板(120)外部延伸并与所述转接面板(120)的外部相连通;
所述第一转接部(131)用于与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170)连接,所述第二转接部(132)用于与所述第二光纤连接器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面板(120)的外周上具有第一卡接部(123),所述壳体(110)的内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23)相配合的第二卡接部;
所述转接面板(120)与所述壳体(110)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123)与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的配合进行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连接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转接面板(120)与所述壳体(110)之间,所述密封圈用于为所述转接面板(120)与所述壳体(110)之间提供密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96986.6U CN220961942U (zh) | 2023-09-04 | 2023-09-04 | 一种连接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96986.6U CN220961942U (zh) | 2023-09-04 | 2023-09-04 | 一种连接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61942U true CN220961942U (zh) | 2024-05-14 |
Family
ID=91009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396986.6U Active CN220961942U (zh) | 2023-09-04 | 2023-09-04 | 一种连接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61942U (zh) |
-
2023
- 2023-09-04 CN CN202322396986.6U patent/CN22096194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218828B2 (en) | Optical fiber power splitter module apparatus | |
CN101243344B (zh) | 紧凑的盲匹配型分光器 | |
US7553091B2 (en) | Stackable multi-optical fiber connector modules and devices for aligning sets of the stackable multi-optical fiber connector modules and coupling optical signals between them | |
WO2021023872A1 (en) | Faceplate pluggable remote laser source and system incorporating same | |
CN108873199B (zh) | 一种单纤双向转换器结构 | |
US20240248271A1 (en) | Closure | |
CN113703109B (zh) | 一种接头盒 | |
CN208999614U (zh) | 一种通用波分复用光接收组件 | |
CN220961942U (zh) | 一种连接盒 | |
CN201438229U (zh) | 并行光模块 | |
CN116482812A (zh) | 一种连接盒 | |
CN219695507U (zh) | 一种连接盒 | |
CN111025491B (zh) | 一种多功能的光纤适配器 | |
KR20230045515A (ko) | 다채널 광트랜시버에 탈부착되는 착탈식 파장다중화 어댑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다채널 광통신 장치 | |
US6128428A (en) | Single-type array optical conversion apparatus | |
US20230071759A1 (en) |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dding capacity to a fiber optic network | |
CN214335302U (zh) | 一种模块化光纤连接器 | |
CN103246022A (zh) | 可插拔式平面光波导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 |
CN219802499U (zh) | 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 | |
CN210720817U (zh) | 一种双纤光模块及其采用此光模块的设备 | |
CN219145528U (zh) | 一种光分配网集成单元组件 | |
US20240231018A1 (en) | Light source module, matching socket for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opt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 |
US20230288646A1 (en) | Configurable optical devices having an optical splitter and duplex connector | |
CN115327711B (zh) | 一种基于cob封装的ont光模块 | |
CN212031788U (zh) | 一种高密度光纤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