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76544A - 喷墨打印模组和喷墨打印设备 - Google Patents

喷墨打印模组和喷墨打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76544A
CN116476544A CN202310452231.5A CN202310452231A CN116476544A CN 116476544 A CN116476544 A CN 116476544A CN 202310452231 A CN202310452231 A CN 202310452231A CN 116476544 A CN116476544 A CN 116476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feeding
plate
ink
inkjet printing
feeding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522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超
杨彩俊
孟祥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jiay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jiay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jiay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jiay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522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765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76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765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涉及喷墨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模组和喷墨打印设备。本发明的喷墨打印模组,悬挂在喷墨打印设备的滑动驱动机构的下方,所述喷墨打印模组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滑动驱动机构滑动连接;竖直方设置的中间立板,一端在所述顶板的中部与所述顶板连接;底板,位于顶板的下方,所述底板的中部与中间立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别位于所述中间立板的相对的两侧;喷头组件,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墨盒,与所述喷头通过墨路相连。本发明可有效减小喷墨打印模组工作时的振动,提高喷墨打印的稳定性,提升打印模组维护的便利性,降低打印模组调整的难度。

Description

喷墨打印模组和喷墨打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模组和喷墨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模组一般都与设备进行刚性连接,与设备形成一个整体,以保证喷墨打印模组的打印精度。由于设备在工作时,有较多的运动部件处于运动状态,并且高流量风机也处于工作状态,这些运动部件及风机会引起设备的共振。另外一些外部因素也会因此喷墨打印设备的振动。例如在设备工作时,如果附近有大型冲压机床等设备同步工作就会产生外部振动,这些外部振动通过地面传递到设备。由于喷头所喷射的墨滴非常小,这些振动会直接影响喷墨打印头的墨滴形成过程,使得墨滴大小变化,墨滴拖尾严重并出现飞墨,使得喷墨打印设备的打印稳定性下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模组和喷墨打印设备用于解决的现有技术中的喷墨打印设备容易受到振动影响造成打印稳定性下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模组,所述喷墨打印模组悬挂在喷墨打印设备的滑动驱动机构的下方,所述喷墨打印模组包括:
水平设置的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滑动驱动机构滑动连接;
竖直设置的中间立板,一端在所述顶板的中部与所述顶板连接;
底板,位于顶板的下方,所述底板的中部与中间立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别位于所述中间立板的相对的两侧;
喷头组件,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喷头组件包括喷头;
墨盒,与所述喷头通过墨路相连;
所述顶板、中间立板和第一部分围成半包围的第一容置腔,所述顶板、中间立板和第二部分围成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墨盒位于第一容置腔和/或第二容置腔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为平板状,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
优选地,所述喷头组件包括第一喷头组和第二喷头组,所述第一喷头组和所述第二喷头组分别位于中间立板的相对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墨盒位于对应供墨的喷头组的上方。
优选地,还包括喷头驱动电路板,所述喷头驱动电路板与所述喷头电连接,所述喷头驱动电路板安装在所述中间立板上。
优选地,还包括循环水冷管路,所述循环水冷管路的至少一部分内嵌在所述中间立板中。
优选地,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动驱动机构包括导轨,所述滑块用于和导轨滑动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包括滑动驱动机构和第一方面所述的喷墨打印模组。
优选地,还包括沿走纸顺序依次设置的第一走纸辊、第二走纸辊和第三走纸辊,所述第一走纸辊和第二走纸辊的公切面与底板的第一部分平行,所述第二走纸辊和第三纸辊的公共切面与底板的第二部分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关于竖直方向的第一平面对称,所述第一对称平面位于所述中间立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走纸辊和第三走纸辊关于竖直方向的第二平面对称,所述第二走纸辊的轴线位于所述第二平面上,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重合,所述第一走纸辊和第二走纸辊的公切面与第二走纸辊和第三走纸辊的公共切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
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的喷墨打印模组采用悬挂的方式使顶板与滑动驱动机构滑动连接,并将安装有喷头的底板设置在顶板的下方,然后用竖直设置的中间立板将底板和底板进行连接,并且将连接的位置设置在顶板的中部和底板的中部。这样可以通过顶板对振动进行过滤,同时利用中间立板吸能,从而消除作用在底板上的共振。并利用由底板、顶板和中间立板所组成的整体框架结构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较高强度的特点来确保安装喷头的底板的稳固性,同时利用前述整体框架结构在深度方向上所具有的较高的抗扭特性,有效避免的打印模组在移动时产生晃动。本实施例将喷头安装在前述整体框架结构的底板上后,可以充分利用前述整体框架结构上下连接强度高,前后稳定性好,以及两侧距离中间立板较远的位置受力弱的特点来有效隔绝低频大幅振动,避免了打印过程中打印模组振动对喷墨工作的影响,从而使打印的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由于本发明将喷头打印模组悬挂在滑动驱动机构下方,并在中间立板两侧留出了容置腔,因此可以方便地从喷墨打印模组的两侧对其进行维护以及对底板两侧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的喷墨打印模组的三维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喷墨打印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下斜拉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保护罩、第三保护罩和底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喷头打印模组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喷头打印模组的仰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底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喷墨打印设备的喷头打印模组和打印介质输送系统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打印介质输送系统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喷墨打印设备中滑动驱动机构和喷墨打印模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喷墨打印设备中滑动驱动机构和喷墨打印模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滑动驱动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件部及其编号:
喷墨打印模组100、顶板1、第一加强条11、第二加强条12、中间立板2、上斜拉板21、循环水冷管路22、下斜拉板22、连接部221、第一斜边222、第二斜边223、底边224、第一子边2241、第二子边2242、底板3、第一部分31、第二部分32、安装槽33、等高柱34、喷头组件4、第一喷头组41、第二喷头组42、喷头43、喷头安装板44、墨盒5、第一安装支架51、第二安装支架52、墨盒安装板53、支撑板54、第一容置腔61、第二容置腔62、第一保护罩71、第二保护罩72、第三保护罩73、第四保护罩74、喷头驱动电路板8、第一平面91、第二平面92、滑动驱动机构200、滑动横梁210、滚珠丝杆220、伺服电机230、横梁斜拉板240、打印介质输送系统300、第一走纸辊310、第二走纸辊320、第三走纸辊330、第四走纸辊340、第五走纸辊350、打印介质400、第一打印区段410、第二打印区段4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模组100,所述喷墨打印模组100悬挂在打印设备的滑动驱动机构200的下方,所述打印模组主要包括顶板1、中间立板2、底板3、喷头组件4和墨盒5。其中顶板1、中间立板2和底板3组成了喷墨打印模组100的整体支架,喷墨打印模组100的其余零部件安装在这个整体支架上。其中所述顶板1背向喷头43的一侧与所述滑动驱动机构200滑动连接,在滑动驱动机构200的驱动下由顶板1、中间立板2和底板3组成的整体支架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为了提高顶板1的强度和刚度,本实施例在顶板1上设置了一个第一加强条11和两个第二加强条12。其中第一加强条11位于顶板1的中部,两个第二加强条12分别位于第一加强条11的两侧。第一加强条11和第二加强条12上分别设置有与驱动机构的滚珠丝杆220配合的带螺纹的孔。
具体地,所述顶板1采用了水平设置的方式。中间立板2则采用了竖直设置的方式。底板3则设置在顶板1的下方。中间立板2的一端在所述顶板1的中部与所述顶板1连接;所述底板3的中部与中间立板2远离所述顶板1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板3包括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所述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别位于所述中间立板2的相对的两侧;
所述顶板1、中间立板2和第一部分31围成半包围的第一容置腔61,所述顶板1、中间立板2和第二部分32围成和第二容置腔62,所述第一容置腔61和第二容置腔62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墨盒5位于第一容置腔61和/或第二容置腔62中。墨盒5与所述喷头43通过墨路相连。其中喷头组件4安装在所述底板3上,本实施例中的喷头组件4包括了喷头43。
由于中间立板2将喷墨打印模组100的整体框架结构分成了左右两个部分,两个部分大致成半包围的结构,半包围的结构中形成了可以安装墨盒5等零部件的腔室。其中可以设置多个,这些墨盒5可以均安装在第一容置腔61中,也可以均安装第二容置腔62中,还可以将这些墨盒5分成两组,一组安装在第一容置腔61中,另一组则安装在第二容置腔62中,这里不做限制。
为了使中间立板2可以与顶板1可靠连接,本实施例还设置了两个三角形的上斜拉板21,两个上斜拉板21分别位于中间立板2的两端,上斜拉板21的底边与顶板1连接,如图3所示,上斜拉板21的中部设置有与上斜拉板21底边垂直的条形的连接部,连接部与所述中间立板2连接。
为了使中间立板2可以与底板3可靠连接,本实施例还设置了两个大致成三角形的下斜拉板22,两下斜拉板22分别位于中间立板2的两端,下斜拉板22的底边与底板3抵接,下斜拉板的中部设置有与斜拉板底边垂直的条形的连接部211,连接部211与所述中间立板2连接。本实施例在中间立板2的上下两端分别采用上斜拉板21和下斜拉板22与顶板1和底板3连接,整体框架的中部具有较强的刚度和强度。其中下斜拉板22包括第一斜边222、第二斜边223和底边224,所述底边一端与第一斜边222相接,相对的另一端与第二斜边223相接,所述底边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抵接。其中底边被中间立板划分为第一子边2241和第二子边2242,所述第一子边2241和第二子边2242分别位于中间立板2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子边2241和第二子边2242之间的夹角与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的夹角相同。采用前述结构可以利用中间立板左右两侧的空间来灵活地调整底板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之间的夹角。调整时只需要以下拉斜板222的底边224作为调整的基准,将第一部分2241与第一子边2242靠拢,将第二部分与第二子边靠拢就能保证中间立板左右两侧的喷头与打印介质之间的间距相同。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模组100还包括第一保护罩71和第二保护罩72,所述第一保护罩71和第一上拉斜板以及第一下拉斜板22位于中间立板2的同一侧,所述第二保护罩72和第二上拉斜板以及第二下拉斜板22位于中间立板2的同一侧。第一保护罩71和第二保护罩72分别罩设在喷墨打印模组100的前后两侧,用于保护位于第一容置腔61和第二容置腔62中的零部件。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模组100还包括第三保护罩73和第四保护罩74,所述第三保护罩73同时与顶板1和第一保护罩71垂直,所述第四保护罩74同时与顶板1和第二保护罩72垂直。如图3和图4所示,采用前述结构后顶板1、第一保护罩71、第二保护罩72、第三保护罩73和第四保护罩74合围成长方体的中空结构,使放置其中的墨盒5、喷头43、喷头驱动电路板8等主要零部件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
通常,喷墨打印模组采用侧挂式的结构,这样不仅无法避免喷墨打印模组的振动,而且没有空间对立板两侧的喷头进行维护和调整。而本实施例用悬挂的方式使顶板1与滑动驱动机构200滑动连接,并将安装有喷头43的底板3设置在顶板1的下方,然后用竖直设置的中间立板2将底板3和底板3进行连接,并且将连接的位置设置在顶板1的中部和底板3的中部。这样可以通过顶板1对振动进行过滤,同时利用中间立板2吸能,从而消除作用在底板3上的共振。并利用前述整体框架结构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较高强度的特点来确保安装喷头43的底板3的稳固性,同时利用前述整体框架结构在深度方向上所具有的较高的抗扭特性,有效避免的打印模组在移动是产生晃动。本实施例将喷头43安装在前述整体框架结构的底板3上后,可以充分利用前述整体框架结构上下连接强度高,前后稳定性好,以及两侧距离中间立板2较远的位置受力弱的特点来有效隔绝低频大幅振动,避免了打印过程中打印模组振动对喷墨工作的影响,从而使打印的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由于采用悬挂的连接方式后,喷墨打印模组的周边没有喷墨打印机的其它部件遮挡,因此可以方便的对喷墨打印模组进行维护和调整。
如图5和图6所示,作为一种可选但有利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头组件4包括第一喷头组41和第二喷头组42,所述第一喷头组41和所述第二喷头组42分别位于中间立板2的相对的两侧。本此本实施例可以将喷头43分为两组,然后将这两组喷头43分别设置在中间立板2的两侧,由于立板分别与底板3和顶板1的中部连接,因此可以通过整体框架左右两侧的开口分别对两侧的喷头43进行维护,这样操作空间大,维护方便。在底板3上还设置有第一水冷排组件和第二水冷排组件,所述水冷排组件用于快速吸收底板3上的热量,从而为喷头43散热。
如图2所示所述每组喷头43组包括喷头安装板44和喷头43,所述喷头43安装在与其对应的喷头安装板44上。如图7所示,所述底板3上设置有与喷头安装板44外形互补的安装槽33,所述喷头安装板44嵌合在所述安装槽33中,并使喷嘴喷墨的一端朝向喷墨打印设备的打印介质输送系统300的方向。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均为平板状,所述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本实施例通过以中间立板2为界,将底板3分为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两个部分,并将两个部分之间的夹角设置为小于180度,以使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形成两段相倾斜的平面。这样安装在底板3上的喷头43的喷嘴面也为两段相倾斜的平面。采用前述结构后,柔性打印介质400在输送时就可以沿着分别与两段相倾斜的平面平行的方向进行输送。在喷墨打印过程中,柔性打印介质400依次沿着两段相倾斜的平面从喷墨打印模组100的喷头43下方通过,减小了打印介质400在喷墨打印的输送过程中单一平面的长度,使得喷墨打印过程中的柔性打印介质400的输送更加地平稳,并不会产生皱褶,提高左右两侧打印时套色的准确性,还可以使喷墨打印模组100套色距离更小,从而使喷墨打印的稳定性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其中第一喷头组41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打印第一种颜色墨水的喷墨单元,至少一个用于打印第二种颜色墨水的喷墨单元,至少一个打印第三种颜色墨水的喷墨单元和至少一个用于打印第四种颜色墨水的喷墨单元。其中一个喷墨单元可以是一列或者多列喷嘴,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喷头43,也可以是一列喷嘴或者多列喷嘴与一个或者多个喷头43的任意组合,这里不做限制。
同理第二喷头组42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打印第一种颜色墨水的喷墨单元,至少一个用于打印第二种颜色墨水的喷墨单元,至少一个打印第三种颜色墨水的喷墨单元和至少一个用于打印第四种颜色墨水的喷墨单元。其中一个喷墨单元可以是一列或者多列喷嘴,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喷头43,也可以是一列喷嘴或者多列喷嘴与一个或者多个喷头43的任意组合,这里不做限制。
采用前述方式后,第一喷头组41在中间立板2的一侧形成一套四色的组合,第二喷头组42则在中间立板2的另一侧形成一套四色的组合。由于第一喷头组41所形成一套四色的颜色组合均安装在第一部分31上,因此该颜色组合中各个独立的颜色模组之间的间距缩小,从而减少了套色距离。同理由于第二喷头组42所形成一套四色的颜色组合均安装在第二部分32上,因此该颜色组合中各个独立的颜色模组之间的间距缩小,从而减少了套色距离。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墨打印模块还包括4根等高柱34,所述4根等高柱34分别位于底板3的4个边角的位置,所述等高柱34的一端与所述底板3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板1连接。通过底板3的4个边角位置设置等高柱34,可以使底板3的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所在平面与顶板1所在平面之间保持稳定的角度关系,从而提高喷墨打印的稳定性。
其中墨盒5主要用于存储喷墨打印所用的墨水,墨盒5为其对应的喷头43供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墨盒5位于对应供墨的喷头组件4的上方,并与该喷头组件4中的喷头43连接。当墨盒5与其供墨的喷头43通过墨管连接时,可以保证所连接的墨管的垂直性,从而方便管内的空气快速排出,使供墨更加顺畅。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模组100还包括第一安装支架51和第二安装支架52,所述第一安装支架51和第二安装支架52分别与所述中间立板2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支架51和第二安装支架52分别位于中间立板2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支架51的包括水平设置的墨盒安装板53和两块三角形的支撑板53,所述两块支撑分别在墨盒安装板53的相对的两端与安装板连接。其中三角形的支撑板53为直角三角形的支撑板53,该支撑板53的一条直角边与安装板连接,另一条直角边与中间立板2连接。采用前述结构不仅可以提高安装板与中间立板2连接的刚度和强度,还通过支撑板53的斜边留出安装喷头43的空间。
为了能够准确地控制喷头43喷墨,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模组100还包括喷头驱动电路板8,所述喷头驱动电路板8与所述喷头43电连接,所述喷头驱动电路板8安装在所述中间立板2上。
如图2和图5所示,由于本实施例将中间立板2的位置设置在了在整个打印模组的中部,并且与左右两侧的喷头43保持着固定的距离,因此在此位置安装喷头43驱动板,可以使喷头43与板卡的连接更规范,更整洁,更容易操作喷头43。同时喷头43驱动板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本实施例通过将喷头43驱动板固定在中间立板2上,通过中间立板2的热传导作用快速导走喷头43驱动板所散发出来的热量。为了提高导热效果,本实施例中的中间立板2可以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立板。
如图5所示,在利用中间立板2导热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喷墨打印模组100还包括循环水冷管路22,所述循环水冷管路22的至少一部分内嵌在所述中间立板2中。
在循环水冷管路22中通入循环流动的冷水,这些冷水一边流动一边快速吸收掉中间立板2的热量,起到了给驱动电路板快速降温的作用,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喷墨打印模内部的工作温度。
实施例2
如图8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包括滑动驱动机构200和实施例1中所述的喷墨打印模组100。如图11所示,其中喷墨打印设备包括滑动驱动机构200,具体实施时喷墨打印模组100通过顶板1悬挂在滑动驱动机构200下方,喷墨打印模组100在滑动驱动机构200的驱动下可以沿着与打印介质400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移动。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喷墨打印设备将喷墨打印模组100悬挂在滑动机构下方,并将安装有喷头43的底板3设置在顶板1的下方,然后用竖直设置的中间立板2将底板3和底板3进行连接,并且将连接的位置设置在顶板1的中部和底板3的中部。这样可以通过顶板1对振动进行过滤,同时利用中间立板2吸能,从而消除作用在底板3上的共振。并利用前述整体框架结构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较高强度的特点来确保安装喷头43的底板3的稳固性,同时利用前述整体框架结构在深度方向上所具有的较高的抗扭特性,有效避免的打印模组在移动是产生晃动。本实施例将喷头43安装在前述整体框架结构的底板3上后,可以充分利用前述整体框架结构上下连接强度高,前后稳定性好,以及两侧距离中间立板2较远的位置受力弱的特点来有效隔绝低频大幅振动,避免了打印过程中打印模组振动对喷墨工作的影响,从而使打印的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如图12所示,其中滑动驱动机构200包括滑动横梁210,在滑动横梁210的中部设置有滚珠丝杆220和伺服电机230,所述伺服电机230带动所述滚珠丝杆220转动。在滚珠丝杆220的两侧设置有直线导轨。喷头43打印模组顶板1上的滑块与直线导轨滑动连接。喷头43打印模组的顶板1上还安装有与所述滚珠丝杆220配合使用的螺母。当伺服电机230带动滚珠丝杆220转动时,滚珠丝杆220驱动螺母沿滚珠丝杆220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在两侧直线导轨的约束下相对滑动横梁210做直线移动。为了提高驱动机构的整体刚度和强度,本实施例还在滑动横梁210上设置了一对三角形的横梁斜拉板240。
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打印介质输送系统300,打印介质输送系统300还包括沿走纸顺序依次设置的第一走纸辊310、第二走纸辊320、第三走纸辊330。即第一介质在打印过程中先后通过第一走纸辊310、第二走纸辊320和第三走纸辊330。
例如图8所示,打印介质400从图的左侧向右侧输送,则第一走纸辊310、第二走纸辊320和第三走纸辊330从左向右依次排布。
如图9所示,为了便于描述,在本文中打印介质400位于第一走纸辊310和第二走纸辊320之间的部分为第一打印区段410,打印介质400位于第二走纸辊320和第三走纸辊330之间的部分为第二打印区段420。
如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走纸辊310和第二走纸辊320的公切面与第二走纸辊320和第三走纸辊330的公共切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采用前述结构后在第一走纸辊310、第二走纸辊320和第三走纸辊330的协同作用下,第一打印区段410和第二打印区段420之间成相对倾斜的角度,从而将处于打印区间内的打印介质400划分为相互倾斜的两个小段,避免了在打印区间内形成较长的平面,这样可以使处于打印区间中的打印介质400充分绷紧,避免了打印介质400产生褶皱。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走纸辊310和第二走纸辊320的公切面与底板3的第一部分31平行,所述第二走纸辊320和第三纸辊的公共切面与底板3的第二部分32平行。
第一走纸辊310和第二走纸辊320之间的打印介质400在绷紧状态下处于第一走纸辊310和第二走纸辊320的公切面的位置,因此这一段打印介质400与底板3的第一部分31平行,并且与安装在第一部分31上的喷头43的喷嘴平面平行,这样就可以保证安装在第一部分31上的喷头43的各个喷嘴对打印介质400的第一打印区段410进行打印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同理第二走纸辊320和第三走纸辊330之间的打印介质400在绷紧状态下处于第二走纸辊320和第三走纸辊330的公切面的位置,因此这一段打印介质400与底板3的第二部分32平行,并且与安装在第二部分32上的喷头43的喷嘴平面平行,这样就可以保证安装在第二部分32上的喷头43的各个喷嘴对打印介质400的第二打印区段420进行打印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如图5所示,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关于竖直方向的第一平面91对称,所述第一对称平面位于所述中间立板2的中心位置,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走纸辊310和第三走纸辊330关于竖直方向的第二平面92对称,所述第二走纸辊320的轴线位于所述第二平面92上,所述第二平面92与所述第一平面91重合,
本实施例可以将由底板3、顶板1和中间立板2所组成的整体框架结构设置为关于第一平面91对称的结构,前述第一平面91为中间立板2的对称平面,而底板3的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则对称的设在第一平面91的两侧。同时本实施例将第一走纸辊310、第二走纸辊320和第三走纸辊330也按照平面对称的方式进行设置,它们的对称平面即为沿通过第二走纸辊320轴线且与竖直方向平行的平面。由于底板3和三个走纸辊均设置为平面对称的方式,并且两者的对称平面重合,因此按安装在第一部分31上的喷头43的喷嘴平面与打印介质400第一打印区段410的间隔距离处处相等,并且等于安装在第二部分32上的喷头43的喷嘴平面与打印介质400第二打印区段420的间隔距离。这样第一区段的打印和第二区段的打印可以实现准确套准。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打印介质400输送系统还包括第四走纸辊340和第五走纸辊350;其中第四走纸辊340位于所述第一走纸辊310远离所述第二走纸辊320的一侧,所述第五走纸辊350位于第三走纸辊330远离所述第二走纸辊320的一侧,即第一介质在打印过程中先后通过第第四走纸辊340、第一走纸辊310、第二走纸辊320、第三走纸辊330和第五走纸辊350。其中第四走纸辊340和第一走纸辊310的公切面与第一走纸辊310和第二走纸辊320的公切面的夹角小于180度,第五走纸辊350和第三走纸辊330的公切面与第二走纸辊320和第三走纸辊330的公切面的夹角小于180度。采用前述结构可以有效避免柔性打印介质400在喷墨打印过程中产生皱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喷墨打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模组悬挂在喷墨打印设备的滑动驱动机构的下方,所述喷墨打印模组包括:
水平设置的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滑动驱动机构滑动连接;
竖直设置的中间立板,一端在所述顶板的中部与所述顶板连接;
底板,位于顶板的下方,所述底板的中部与中间立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别位于所述中间立板的相对的两侧;
喷头组件,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喷头组件包括喷头;
墨盒,与所述喷头通过墨路相连;
所述顶板、中间立板和第一部分围成半包围的第一容置腔,所述顶板、中间立板和第二部分围成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墨盒位于第一容置腔和/或第二容置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为平板状,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件包括第一喷头组和第二喷头组,所述第一喷头组和所述第二喷头组分别位于中间立板的相对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打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位于对应供墨的喷头组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头驱动电路板,所述喷头驱动电路板与所述喷头电连接,所述喷头驱动电路板安装在所述中间立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打印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水冷管路,所述循环水冷管路的至少一部分内嵌在所述中间立板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打印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下斜拉板,两个下斜拉板分别位于中间立板相对的两端,所述下斜拉板包括第一斜边、第二斜边和底边,所述底边的一端与第一斜边相接,相对的另一端与第二斜边相接,所述底边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抵接。
8.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驱动机构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打印模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走纸顺序依次设置的第一走纸辊、第二走纸辊和第三走纸辊,所述第一走纸辊和第二走纸辊的公切面与底板的第一部分平行,所述第二走纸辊和第三纸辊的公共切面与底板的第二部分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关于竖直方向的第一平面对称,所述第一平面位于所述中间立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走纸辊和第三走纸辊关于竖直方向的第二平面对称,所述第二走纸辊的轴线位于所述第二平面上,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重合,所述第一走纸辊和第二走纸辊的公切面与第二走纸辊和第三走纸辊的公共切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
CN202310452231.5A 2023-04-24 2023-04-24 喷墨打印模组和喷墨打印设备 Pending CN1164765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52231.5A CN116476544A (zh) 2023-04-24 2023-04-24 喷墨打印模组和喷墨打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52231.5A CN116476544A (zh) 2023-04-24 2023-04-24 喷墨打印模组和喷墨打印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76544A true CN116476544A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13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52231.5A Pending CN116476544A (zh) 2023-04-24 2023-04-24 喷墨打印模组和喷墨打印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7654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57060B2 (en) Drop-on-demand inkjet print bar
EP2154000B1 (en) Image recording device
JP2010000735A (ja) 紫外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紫外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の光源ユニット
US7828412B2 (en) Ink jet printer
CN102756559A (zh) 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设备
KR20080007643A (ko) 프린트 헤드 장착 어셈블리, 및 운반기 프레임구조물에프린트 헤드를 장착하는 방법
WO2014119062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JP200920838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07401A (ja) ヘッドモジュー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ヘッドモジュールの組み立て方法
CN116476544A (zh) 喷墨打印模组和喷墨打印设备
US9033458B2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08179081A (ja)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液滴吐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725865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CN217917297U (zh) 一种双面打印的喷墨模组及双面打印机
CN110843360B (zh) 一种喷墨打印小车总成
CN107618278B (zh) 喷墨打印机及应用所述喷墨打印机的打印系统
JP201203044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235605B2 (en) Head module and head unit
US11254129B2 (en) Head unit
US11912033B2 (en) Line head assembly, print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line head assembly, and method of flowing liquid in line head assembly
JP2016132226A (ja) 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215204084U (zh) 一种恒温印刷装置
US11396179B2 (en) Head unit
JP2002321409A (ja) プラテンおよびプリンタ
US11945227B2 (en) Head assembly and prin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head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