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73085A - 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73085A
CN116473085A CN202310471766.7A CN202310471766A CN116473085A CN 116473085 A CN116473085 A CN 116473085A CN 202310471766 A CN202310471766 A CN 202310471766A CN 116473085 A CN116473085 A CN 116473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hizome extract
turmeric
aqueous emulsion
turmeric rhizome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717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光辉
张严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47176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730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73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730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01N25/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containing liquids as carriers, diluents or solvents
    • A01N25/04Dispersions, emulsions, suspoemulsions, suspension concentrates or g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40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01N65/48Zingiberaceae [Ginger family], e.g. ginger or galang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PBIOCIDAL, PEST REPELLANT, PEST ATTRACTANT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Y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PREPARATIONS
    • A01P3/00Fungici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的组分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30‑60%姜黄根茎提取物、5‑15%乳化剂、1‑10%醇溶剂、30‑60%水。本发明通过将特定质量配比的姜黄根茎提取物、乳化剂、醇溶剂和水在内的组分进行复配制备一种以姜黄根茎提取物为功效成分的用于防治植物白粉病的新型水乳剂,其制备工艺简单、使用便捷,具有稳定性好,白粉病防治功效好的优势。相比于化学合成农药,姜黄根茎提取物来源于自然植物,低毒;同时不容易产生抗药性。

Description

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制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防治植物白粉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白粉病作为农作物的一种危害较大的病症,作物一旦染上白粉病,发病快、反复爆发、根治难,甚至影响到下一茬作物,造成严重的后果。目前化学药剂防治白粉病存在抗药性、安全性、杀菌活性低和用药量大等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农作物生产,造成农作物减产。急需一种行之有效的生物制剂防治方案。
目前用于防治果树病害绿色安全的生物药剂主要是活体微生物农药、部分植物源农药和部分农用抗生素,相较于化学农药大部分生物农药见效慢、防效差,特别是对环境安全的活体微生物农药其主要用于预防病害的发生,在病害发生后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因此,对植物白粉病的发生亟需开发一种快速安全高效的防治方法。
植物源农药是利用植物本身或者从中提取的对植物的病虫草害有防治作用的有效活性成分来研制的新型农药。在世界上众多的植物资源中,有很多植物资源含有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活性物质,包括除虫菊、楝树等等。可用于开发植物源农药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源农药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
在研究开发植物源农药的过程中,我们所获得的植物有效物质提取物并不能直接使用,我们需要添加一些助剂使之成为一种稳定安全高效的农药制剂方可使用。目前,农药的剂型主要有以下几类:悬浮剂(SC)、乳油(EC)、微乳剂(ME)、水乳剂(EW)、可湿性粉剂(WP)、水分散粒剂(WDG,又名干悬浮剂)、水剂(AS)、颗粒剂(GR)、微胶囊悬浮剂(CS)。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提供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防治植物白粉病中的应用。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所述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的组分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30-60%姜黄根茎提取物、5-15%乳化剂、1-10%醇溶剂、30-60%水。
本发明通过将特定质量配比的姜黄根茎提取物、乳化剂、醇溶剂和水在内的组分进行复配制备一种以姜黄根茎提取物为功效成分的用于防治植物白粉病的新型水乳剂,其制备工艺简单、使用便捷,具有稳定性好,白粉病防治功效好的优势。相比于化学合成农药,姜黄根茎提取物来源于自然植物,不会在环境中富集破坏环境,而是会较快地在环境中降解;低毒;同时,相较于成分单一的化学合成农药,本发明制得的姜黄根茎提取物成分复杂,起到防治植物白粉病作用的是多种功效成分的相互配合共同起效的结果,其他一些非功效成分也会起到辅助作用,因此靶标不容易产生抗药性。
所述姜黄根提取物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选择30%、35%、38%、40%、45%、50%、52%、55%、60%等。
所述乳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选择5%、8%、9%、10%、12%、15%等。
所述醇溶剂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选择1%、2%、3%、4%、5%、6%、7%、8%、9%、10%等。
所述水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选择30%、35%、38%、40%、45%、50%、52%、55%、60%等。
上述各项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当姜黄根茎提取物、乳化剂、醇溶剂和水四种组分以上述更加优选的质量配比进行组合时,产品稳定性更加优异,能使姜黄根茎提取物更稳定持久地发挥其白粉病防治功效。
优选地,所述乳化剂包括非离子型乳化剂和/或阴离子型乳化剂,优选非离子型乳化剂和阴离子型乳化剂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非离子型乳化剂包括聚氧乙烯醚非离子型乳化剂或聚氧乙烯磺酰基蓖麻油非离子型乳化剂。
优选地,所述阴离子型乳化剂包括磺酸盐类阴离子型乳化剂或苯磺酸盐类阴离子型乳化剂。
本发明优化了乳化剂的配方,使其更好地与其他组分进行配合,从而使体系更加稳定,保障了姜黄根茎提取物药效持久稳定的发挥,下述乳化剂配方是更优选的配方。
优选地,所述非离子型乳化剂包括YUS-FS1、YUS-CP120。
优选地,所述阴离子型乳化剂包括YUS-A51G、YUS-A41B。
优选地,所述醇溶剂包括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或甘油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醇溶剂为乙二醇和丙三醇的组合。
本发明还优化了醇溶剂的配方,其进一步保障姜黄根茎提取物在体系中的溶解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姜黄根茎提取物由包括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得:
(1)将姜黄根茎原料干燥粉碎后用乙醇水溶液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
(2)将提取液浓缩后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得到水相产物和油相产物;
(3)将油相产物进行分子蒸馏以去除姜黄油树脂,得所述姜黄根茎提取物。
采用上述特定制备工艺制备的姜黄根茎提取物作为水乳剂的原料,可操作性更强,更适合工业化放大生产。且采用上述特定制备工艺制备的姜黄根茎提取物性质稳定,贮存期较长;同时该姜黄根茎提取物对环境十分友好,对施用环境中的鸟类、蜜蜂、家蚕等陆生环境物种低毒,且具有更加优异的预防和治疗植物白粉病尤其是预防和治疗豆科植物、蔷薇科植物、葡萄科植物白粉病的功效。
优选地,所述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65-85%,例如65%、68%、70%、72%、75%、78%、80%、82%、85%等,该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所述乙醇水溶液的浓度更优选为65-85%是因为相较于其他浓度的产物,采用此浓度范围下的乙醇水溶液制得的姜黄根茎提取物具有更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植物白粉病的功效。
优选地,所述姜黄根茎原料与乙醇水溶液的料液比为(30-70)g/L,例如30g/L、35g/L、40g/L、45g/L、50g/L、55g/L、60g/L、65g/L、70g/L等,该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优选地,所述提取的温度为15-30℃,例如15℃、20℃、25℃、30℃等,提取的时间为30-50h,例如30h、35h、40h、45h、48h、50h等,上述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优选地,所述分子蒸馏的压力条件为0.1-5Pa,例如0.1Pa、0.5Pa、1Pa、1.5Pa、2Pa、2.5Pa、3Pa、3.5Pa、4Pa、5Pa等,分子蒸馏的温度为110-130℃,例如110℃、115℃、120℃、125℃、130℃等,上述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上述更优选的分子蒸馏条件下制得的姜黄根茎提取物具有更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植物白粉病的功效尤其是预防和治疗豆科植物、蔷薇科植物、葡萄科植物白粉病的功效。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配方量的乳化剂和水混合进行首次乳化,然后与姜黄根茎提取物、醇溶剂混合进行再次乳化,即得。
优选地,所述乳化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的转速为3000-6000rpm,例如3000rpm、3500rpm、4000rpm、4500rpm、5000rpm、5500rpm、6000rpm等,该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优选地,所述首次乳化和再次乳化的时间独立地为5-15min,例如5min、6min、7min、8min、10min、12min、14min、15min等,该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在防治植物白粉病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植物包括豆科植物、蔷薇科植物或葡萄科植物。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豆科植物、蔷薇科植物或葡萄科植物白粉病的防治方法,所述防治方法包括:向豆科植物、蔷薇科植物或葡萄科植物施用有效剂量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特定质量配比的姜黄根茎提取物、乳化剂、醇溶剂和水在内的组分进行复配制备一种以姜黄根茎提取物为功效成分的用于防治植物白粉病的新型水乳剂,其制备工艺简单、使用便捷,具有稳定性好,白粉病防治功效好的优势。相比于化学合成农药,姜黄根茎提取物来源于自然植物,不会在环境中富集破坏环境,而是会较快地在环境中降解;低毒;同时,相较于成分单一的化学合成农药,本发明制得的姜黄根茎提取物成分复杂,起到防治植物白粉病作用的是多种功效成分的相互配合共同起效的结果,其他一些非功效成分也会起到辅助作用,因此靶标不容易产生抗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并非局限在实施例范围内。
下述实施例中涉及的乳化剂YUS-FS1为购自于杰世化工(上海)有限公司的产品;乳化剂YUS-CP120为购自于杰世化工(上海)有限公司的产品;乳化剂YUS-A51G为购自于杰世化工(上海)有限公司的产品;乳化剂YUS-A41B为购自于杰世化工(上海)有限公司的产品。
制备例1
本制备例提供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干燥的姜黄根茎原料粉碎后用70%乙醇水溶液进行提取(料液比为60g/L),提取温度为25℃,提取时间为48h,得到提取液;
(2)将提取液浓缩后用正己烷进行萃取,得到水相产物和油相产物;
(3)将油相产物进行分子蒸馏,压力条件为4Pa,温度为115℃,以去除姜黄油树脂,得所述姜黄根茎提取物。
制备例2
本制备例提供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其制备方法与制备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70%乙醇水溶液等量替换为55%乙醇水溶液,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
制备例3
本制备例提供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其制备方法与制备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70%乙醇水溶液等量替换为95%乙醇水溶液,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
制备例4
本制备例提供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其制备方法与制备例1的区别仅在于分子蒸馏的压力条件为1Pa,温度为140℃,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
制备例5
本制备例提供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其制备方法与制备例1的区别仅在于分子蒸馏的压力条件为8Pa,温度为100℃,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其配方组成如下:制备例1制得的姜黄根茎提取物50%、YUS-FS1 6.5%、YUS-A51G 2%、乙二醇5%、水36.5%。
其制备方法为:将配方量的YUS-FS1、YUS-A51G和水混合在4000rpm下进行首次乳化10min,然后与姜黄根茎提取物、醇溶剂混合继续在5000rpm下进行再次乳化10min,即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其配方组成如下:制备例1制得的姜黄根茎提取物50%、YUS-CP120 4.5%、YUS-A51G 1%、丙二醇7%、水37.5%。
其制备方法为:将配方量的YUS-CP120、YUS-A51G和水混合在5000rpm下进行首次乳化5min,然后与姜黄根茎提取物、醇溶剂混合继续在6000rpm下进行再次乳化5min,即得。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其配方组成如下:制备例1制得的姜黄根茎提取物50%、YUS-FS1 8.5%、YUS-A41B 3%、乙二醇3%、水35.5%。
其制备方法为:将配方量的YUS-FS1、YUS-A41B和水混合在3000rpm下进行首次乳化15min,然后与姜黄根茎提取物、醇溶剂混合继续在5000rpm下进行再次乳化10min,即得。
实施例4-7
本实施例提供四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其配方组成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制备例1制得的姜黄根茎提取物等量替换为制备例2-5制得的姜黄根茎提取物,其他组分及含量均保持不变。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其配方组成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YUS-FS1 6.5%、YUS-A51G 2%替换为YUS-FS1 8.5%,其他组分及含量均保持不变。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其配方组成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YUS-FS1 6.5%、YUS-A51G 2%替换为YUS-A51G 8.5%,其他组分及含量均保持不变。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其配方组成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乙二醇5%替换为丙三醇5%,其他组分及含量均保持不变。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其配方组成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乙二醇5%替换为乙二醇3%和丙三醇2%的组合,其他组分及含量均保持不变。
测试例1
对实施例1-3制得的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进行如下性质的表征:
(1)乳液稳定性评价:试样用标准硬水稀释200倍,按GB/T 1603-2001进行试验,量筒中上无浮油、下无沉油和沉淀,则判定乳液稳定性为合格。
(2)低温稳定性评价:产品有时需要在比较寒冷的条件下贮存和运输,这就要求产品在较低的温度下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外观,不发生析出现象。按GB/T 19137-2003中的2.1方法进行,2℃下贮存7天,析出物体积≤0.3mL为合格。
(3)热储稳定性评价:热储稳定性是检验农药贮存期限的一项指标。热储稳定性试验是通过加热使产品迅速老化,预示该产品是否有较好的常温储存稳定性。按GB/T19136-2003中的2.1方法进行,55℃下贮存14天,根据农药检定所评审要求和产品的储存试验实测数据,规定热贮后芳姜黄酮质量分数、芳姜黄酮质量浓度应不低于热储前测得的95%,乳液稳定性仍符合标准要求。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数据结果可知:本发明所涉及的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具有优异的乳液稳定性、热储稳定性、低温稳定性,能使姜黄根茎提取物更稳定持久地发挥其白粉病防治功效。
测试例2
对实施例1-11制得的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进行豌豆白粉病防治试验:
(1)豌豆苗的培育:室温下将豌豆种子(品种“甜脆豌豆”)放在培养皿中加水浸泡24小时,然后将水倒出,在培养皿底部垫上湿润的脱脂棉,将豌豆种子均匀的分散在培养皿内。每天浇水使保持脱脂棉处于湿润状态,大约一周后豌豆苗长至2-3厘米左右高时即可移植进入小盆中,每两天浇一次水,到豌豆苗的第一片真叶长大,第二片真叶展叶时即可选取健康、长势相同的苗用于实验。
(2)豌豆白粉病病原菌(Erysphe pist DC.)孢子悬浮液的制备:采用喷洒法给豌豆苗接种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因此需要配制适宜浓度的孢子悬浮液,方法如下:
(2.1)将纯水装入小喷壶中,选择病株叶片上较为新鲜白粉斑,用喷壶喷水将孢子冲淋到干净的烧杯中;
(2.2)将所获得的孢子悬浮液混匀,取一滴滴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孢子形态是否饱满并且观察15*10倍的放大倍数下一个视野中的孢子数,看是否符合要求。孢子悬浮液的要求:孢子形态要饱满,以保证有活力;15*10倍的放大倍数下一个视野中的孢子数应在20-30个左右,不宜过少或过多;为了保证孢子的活性,孢子悬浮液从配制到使用时间不宜超出2小时。
(3)豌豆白粉病病原菌的接种:
(3.1)将所配孢子悬浮液均匀地喷洒在豌豆叶片上;
(3.2)将接上菌的豌豆苗移入箱子中,把剩下的孢子悬浮液喷洒在箱子中以在箱子内部形成高湿度的环境,然后盖上盖子,在25℃左右的温度下培养24小时;
(3.3)24小时后即可开盖取出豌豆苗,待叶片上的水分干了之后即可进行药剂处理。
(4)施药方法:
(4.1)各组水乳剂0.1ml用去离子水稀释200倍后装入小喷壶中并做好标记备用;
(4.2)助剂对照组药剂准备:按照制剂配方将其中姜黄提取物的含量用水取代后配成与制剂中所含助剂浓度相同的助剂溶液,取0.1ml加水稀释200倍后装入小喷壶中,做好标记备用;
(4.3)阳性对照组药剂准备:将杀菌剂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加水稀释2000倍后装入小喷壶,做好标记备用;
(4.4)空白对照组准备:在小喷壶中装入去离子水,做好标记备用;
(4.5)喷药:把接菌后培养24小时的豌豆苗按照每个药剂处理4个重复分好,分别将相应的药剂均匀的喷洒在叶片表面,以药液布满叶片表面为标准;
(4.6)培养:将喷药后豌豆苗放在温度在25℃左右,湿度在70%左右环境中培养,每两天浇一次水;
(4.7)观察:喷药24小时后和5天后观察药害情况,根据药害情况舍去药害严重制剂,六天后开始统计余下制剂配方的发病情况,计算防治效果,并连续多日观察记录防效变化情况。
(5)药效评价:
每组样品评价10株,每株调查全部叶片,分级标准如下: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5%以下;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6-25%以下;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以下;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1%以上。
防治效果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由表2数据可知,本发明所涉及的姜黄根提取物水乳剂具备优异的防治豌豆白粉病的效果,其中姜黄根提取物的制备工艺条件以及水乳剂的配方也影响此种防治效果。
测试例3
对实施例1、4-7制得的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进行葡萄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1)供试靶标和作物品种
葡萄品种:红提;靶标:葡萄白粉病;
(2)供试药剂,实施例1、4-7分别用水稀释500倍备用;
阳性对照药剂,325克/升苯甲嘧菌酯SC,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登记证号:PD20172823,批号:20210318;稀释1000倍备用;同时设置清水对照。
(3)试验地点:云南大理宾川曾家营
小区安排:试验设置7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小区重复,每个小区重复面积15平方米;
(4)施药方法:选用郑州新秀农用机械有限公司,20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施药,根据试验设计配置药剂,对各处理的植株均匀喷雾,至形成小水滴为止;
在发病初期(即指植株下部叶片有零星病斑时)施药,施药两次,间隔8天,记录施药时间;
(5)调查方法:
每处理调查5个点,每点2株,每株调查全部叶片。
病情分级标准: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4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40%以上。
(6)药效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效(%)=(1-(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组病情指数))×100
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由表3的数据结果可知:本发明所涉及的姜黄根提取物水乳剂具备优异的防治葡萄白粉病的效果,其中姜黄根提取物的制备工艺条件影响此种防治效果。
测试例4
对实施例1制得的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进行玫瑰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1)供试靶标和作物品种
玫瑰品种:苏醒;靶标:玫瑰白粉病;
(2)供试药剂,实施例1产品用水稀释500倍备用;
阳性对照药剂,25%乙嘧酚磺酸酯ME,西安近代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登记证号:PD20190149,批号:20201023018;稀释1000倍备用;同时设置清水对照组。
(3)试验地点:云南昆明宜良狗街镇
小区安排:试验设置2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小区重复,每个小区重复面积15平方米;
(4)施药方法:选用郑州新秀农用机械有限公司,20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施药,根据试验设计配置药剂,对各处理的植株均匀喷雾,至形成小水滴为止;
在发病初期(即指即指植株下部叶片有零星病斑时)施药,施药一次,记录施药时间;
(5)调查方法:
每处理调查5个点,每点2株,每株调查全部叶片。
病情分级标准: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4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40%以上。
(6)药效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效(%)=(1-(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组病情指数))×100
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组别 1次药后7天防效
对照组 /
阳性对照组 62.89%
实施例1 74.52%
由表4的数据结果可知:本发明所涉及的姜黄根提取物水乳剂具备优异的防治玫瑰白粉病的效果。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10)

1.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的组分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30-60%姜黄根茎提取物、5-15%乳化剂、1-10%醇溶剂、30-60%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非离子型乳化剂和/或阴离子型乳化剂,优选非离子型乳化剂和阴离子型乳化剂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非离子型乳化剂包括聚氧乙烯醚非离子型乳化剂或聚氧乙烯磺酰基蓖麻油非离子型乳化剂;
优选地,所述阴离子型乳化剂包括磺酸盐类阴离子型乳化剂或苯磺酸盐类阴离子型乳化剂;
优选地,所述非离子型乳化剂包括YUS-FS1、YUS-CP120;
优选地,所述阴离子型乳化剂包括YUS-A51G、YUS-A41B。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溶剂包括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或甘油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醇溶剂为乙二醇和丙三醇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姜黄根茎提取物由包括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得:
(1)将姜黄根茎原料干燥粉碎后用乙醇水溶液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
(2)将提取液浓缩后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得到水相产物和油相产物;
(3)将油相产物进行分子蒸馏以去除姜黄油树脂,得所述姜黄根茎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65-85%;
优选地,所述姜黄根茎原料与乙醇水溶液的料液比为(30-70)g/L;
优选地,所述提取的温度为15-30℃,提取的时间为30-50h;
优选地,所述分子蒸馏的压力条件为0.1-5Pa,分子蒸馏的温度为110-13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配方量的乳化剂和水混合进行首次乳化,然后与姜黄根茎提取物、醇溶剂混合进行再次乳化,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的转速为3000-6000rpm;
优选地,所述首次乳化和再次乳化的时间独立地为5-15min。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在防治植物白粉病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包括豆科植物、蔷薇科植物或葡萄科植物。
10.一种豆科植物、蔷薇科植物或葡萄科植物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方法包括:向豆科植物、蔷薇科植物或葡萄科植物施用有效剂量的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
CN202310471766.7A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64730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71766.7A CN116473085A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71766.7A CN116473085A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73085A true CN116473085A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22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71766.7A Pending CN116473085A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7308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3447C (zh) 一种水基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70628B1 (ko) 황벽나무 추출물 또는 분획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문화재 보존용 방충 및 살충용 조성물
BRPI0612708A2 (pt) extratos e compostos de "tulbaghia violacea" e seu uso como agentes biológicos para proteção de plantas
CN108041083B (zh) 一种植物源农药增效剂及其应用
CN105145663B (zh) 一种含印楝素和桉叶油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
CN109479904B (zh) 中山杉精油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CN105284917B (zh) 一种含印楝素和丁香油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
CN102484994B (zh) 苦参碱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增效组合物
CN116195605A (zh) 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在防治植物白粉病中的应用
CN101849555B (zh) 假连翘杀菌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6831A (zh) 一种用于控制植物病原菌及其它植物病的储存稳定的杀菌甘草萃取物的生产方法
CN116473085A (zh) 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886040A (zh) 一种山沉香提取物除草剂及应用
CN105211114B (zh) 一种含苦参碱和桉叶油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
CN114009429A (zh) 一种植物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48884B (zh) 黄连木杀朱砂叶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63709A (zh) 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06900757B (zh) 一种防治农业害虫的苦葛提取物与蛇床子素的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6473084A (zh) 一种姜黄根茎提取物乳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防治植物白粉病中的应用
CN105123788B (zh) 一种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CN108684716A (zh) 一种防治马唐的复配改良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47571B (zh) 一种西柏三烯二醇可乳化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90050A (zh) 一种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4831A (zh) 基于番茄提取物的防治朱砂叶螨的方法
CN106070264A (zh) 一种防治水稻二化螟的农药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