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67564A - 表底电量计算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表底电量计算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67564A
CN116467564A CN202310479514.9A CN202310479514A CN116467564A CN 116467564 A CN116467564 A CN 116467564A CN 202310479514 A CN202310479514 A CN 202310479514A CN 116467564 A CN116467564 A CN 1164675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quantity
time period
preset time
minut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795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宝瑞
肖疏雨
张学磊
何佳宝
于帅
孟鹏华
王丁
冯新民
亢立进
薛晨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Kelin Yunn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ijiazhuang Keli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Kelin Yunn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ijiazhuang Keli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Kelin Yunn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ijiazhuang Keli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Kelin Yunn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795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675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67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675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2/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electricity meters
    • G01R22/06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electricity meters by electronic methods
    • G01R22/1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electricity meters by electronic methods using digital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Algebra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电量计量技术领域,提供了表底电量计算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和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其中,第二预设时间段为第一预设时间段的前一个时间段,第一预设时间段和第二预设时间段的长度相同,分钟电量数据表征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分钟进行采集的电量数据;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表底电量差;基于第一表底电量差和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得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本申请可以提高表底电量的计算效率,同时该表底电量的计算方法十分简便。

Description

表底电量计算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量计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表底电量计算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尖、峰、平、谷”的电能计量都是由电能表进行采集、分析、记录、传输的工作,现有的技术是把费率时段设置在电表上,电表根据用电时间不同统计各时段的用电量,然后上报主站。由于现场计量可能采用2时段、5时段、7时段、9时段等不同时段方式进行计量,这就造成同一规格的电能表需要生产的不同时段类型却很多,这对生产、储备和现场计量工作带来不少困扰。
而且不同地区的用电特性均不相同,甚至不同季节的费率时段也各不相同,这会导致电表费率时段切换频繁,去电表上设置费率时段费时费力。其根本的问题在于表底电量计算方法效率不高不够简便。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表底电量计算方法效率不高不够简便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表底电量计算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表底电量计算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和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其中,第二预设时间段为第一预设时间段的前一个时间段,第一预设时间段和第二预设时间段的长度相同,分钟电量数据表征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分钟进行采集的电量数据。
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表底电量差。
基于第一表底电量差和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得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表底电量差,具体包括:
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回归直线和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其中,分钟电量数据带有时间标志。
基于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和第一回归直线,得到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
基于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和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表底电量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具体包括:
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得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全部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
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全部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和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得到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和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表底电量差,具体包括:
基于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和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完整的分钟电量数据。
基于完整的分钟电量数据、表底电量划分规则和表底电量差计算公式,得到第一表底电量差,其中,表底电量划分规则表征将完整的分钟电量数据进行划分得到多段连续的分钟电量数据的规则。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回归直线,具体包括:
将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划分为训练集数据和验证集数据。
基于训练集数据,得到第二回归直线。
基于验证集数据和第二回归直线,得到第一回归直线。
第二回归直线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y为分钟电量数据,x为分钟电量数据的时间标志,a为回归斜率,b为回归常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回归斜率的计算公式为:
回归常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N为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的个数,y 1为时间标志x 1对应的分钟电量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基于第一表底电量差和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得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之后,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其中,第三预设时间段为第一预设时间段的后一个时间段,第三预设时间段和第一预设时间段的长度相同。
基于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二表底电量差。
基于第二表底电量差和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得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
基于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和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得到第三预设时间段与第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表底电量增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基于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和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得到第三预设时间段与第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表底电量增量之后,方法还包括:
获取时段费率,时段费率表征不同时段对应的电量的单价。
基于第三预设时间段与第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表底电量增量和时段费率,得到第三预设时间段与第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电费。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表底电量计算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表底电量计算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表底电量计算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获取分钟电量数据,避免了长时段的计量方式,在改变费率时段,减少了重新获取数据再进行计算表底电量数据的步骤,同时也解决了长时段的计量方式无法灵活计算的弊端,减少了工作人员在改变费率时段之后前往电表进行时段调整的工作,进而提高了表底电量计算的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表底电量计算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表底电量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表底电量计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当前“尖、峰、平、谷”的电能计量都是由电能表进行采集、分析、记录、传输的工作,现有的技术是把费率时段设置在电表上,电表根据用电时间不同统计各时段的用电量,然后上报主站。由于现场计量可能采用2时段、5时段、7时段、9时段等不同时段方式进行计量,这就造成同一规格的电能表需要生产的不同时段类型却很多,这对生产、储备和现场计量工作带来不少困扰。
而且不同地区的用电特性均不相同,甚至不同季节的费率时段也各不相同,这会导致电表费率时段切换频繁,去电表上设置费率时段费时费力。其根本的问题在于表底电量计算方法效率不高不够简便。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表底电量计算方法,通过获取分钟电量数据,避免了长时段的计量方式,在费率时段改变时,减少了重新获取数据再进行计算表底电量数据的步骤,提高了表底电量计算的效率,同时该方法计算更加简便。
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到如图1所示的示例性场景中。该场景可以为占地面积较广的工厂或者农场中,在该场景中,数据获取设备10可以为不同位置的电表,用于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和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同时数据获取设备10将这些数据发送至表底电量计算设备20中,表底电量计算设备20用于根据获取的数据得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表底电量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性图,参照图2,对该表底电量计算方法的详述如下:
步骤101,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和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
示例性的,其中,第二预设时间段为第一预设时间段的前一个时间段,第一预设时间段和第二预设时间段的长度相同,分钟电量数据表征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分钟进行采集的电量数据。
具体来说,分钟电量数据可以为每隔30分钟采集一次的电量数据,例如0:00时刻为起始采集的分钟电量数据时,第二次采集的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刻为0:30,以此类推,第三次采集的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刻为1:00。
步骤102,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表底电量差。
示例性的,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表底电量差,具体包括: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回归直线和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其中,分钟电量数据带有时间标志。基于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和第一回归直线,得到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基于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和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表底电量差。
示例性的,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具体包括: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得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全部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全部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和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得到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
具体的,以间隔为30分钟的分钟电量数据为例,假设第一预设时间段为一整天,则全部的分钟电量数据的个数为48个,0:00时刻的分钟电量数据的时间标志为1,0:30时刻的分钟电量数据的时间标志为2,以此类推,23:30时刻的分钟电量数据的时间标志为48。得到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并以此得到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进而计算第一表底电量差的方法,补全了全部的分钟电量数据,可以以此补足缺失的数据或者明显异常的数据,进而准确的计算出第一表底电量差。
示例性的,基于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和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表底电量差,具体包括:基于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和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完整的分钟电量数据。基于完整的分钟电量数据、表底电量划分规则和表底电量差计算公式,得到第一表底电量差,其中,表底电量划分规则表征将完整的分钟电量数据进行划分得到多段连续的分钟电量数据的规则。
其中,第一预设时段的表底电量为第一表底电量差与第二预设时段的表底电量的和,其中,第一表底电量差可以包括低谷时段表底电量差、高峰时段表底电量差和平常时段表底电量差。而多段连续的分钟电量数据为低谷时段的连续数据、高峰时段的连续数据和平常时段的连续数据。例如,假设完整的分钟电量数据为a1、a2、a3、a4、a5、a6和a7,低谷时段的连续数据可以为a1和a2,高峰时段的连续数据可以为a5、a6和a7,平常时段的连续数据可以为a3和a4。则第一表底电量差(对应低谷时段、高峰时段和平常时段)为(a2- a1),(a7-a5)和(a4- a3)。假设第二预设时段的表底电量(对应低谷时段、高峰时段和平常时段)为A、B和C,那么第一预设时段的表底电量(对应低谷时段、高峰时段和平常时段)为A+(a2- a1),B+(a7- a5)和C+(a4- a3)。
具体的,在得到完整的分钟电量数据之后,为了得到第一表底电量差。需要根据表底电量划分规则和表底电量差计算公式进行具体计算,依旧以间隔为30分钟的分钟电量数据为例,假设0:00-7:00之间为低谷时段,7:00到11:00和19:00-24:00之间为高峰时段,11;00-19:00为平常时段,那么此时的低谷、高峰和平常时段的划分规则即为表底电量划分规则,此时对于第一表底电量差为低谷时段、高峰时段和平常时段三个时间段电量差,对于单段连续时间的时段,表底电量差计算公式为末尾时刻的电量与起始时刻的电量之差,以低谷时段为例,低谷时段的表底电量差计算公式为7:00时刻的电量与0:00时刻的电量之差;对于多段连续时间的时段,表底电量差计算公式为多段末尾时刻的电量与起始时刻的电量之差的和。以高峰时段为例,高峰时段的表底电量差计算公式为11:00时刻的电量与7:00时刻的电量之差和19:00时刻的电量与24:00时刻的电量之差的和。由于实际生产生活中,表底电量划分规则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是其调整仅为时间段的划分,并不影响其计算的原理,因此,分钟电量数据依旧适用改变后的表底电量划分规则,并不需要人工走到电表处进行调整,提高了人工利用效率,同时不需要进行繁琐的数据处理得到新的第一表底电量差计算公式,提高了效率,计算也更加简便。
示例性的,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回归直线,具体包括:将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划分为训练集数据和验证集数据。基于训练集数据,得到第二回归直线。基于验证集数据和第二回归直线,得到第一回归直线。
具体的,在得到第二回归直线之后,验证集数据用作第二回归直线的验证数据,具体来说,根据第二回归直线了验证集中个数据的时间标志去计算每个时间标志对应的基于第二回归直线得到的理论上的分钟电量数据,再将理论上的分钟电量数据和对应时间标志的分钟电量数据进行比对,如果其数据的误差在5%之内,则可以认定理论上的分钟电量数据均为合理的数据,进而得到第二回归直线为合理的回归直线,合理的第二回归直线即为第一回归直线,当认定理论上的分钟电量数据为不合理的数据时,重新选择训练集数据和验证集数据,直至认定理论上的分钟电量数据均为合理的数据,其中,重新选择训练集数据和验证集数据与之前的训练集数据和验证集数据本质上是相同的数据,只是划分上的区别,例如,假设之前的训练集数据为c1、c2和c3,验证集数据为c4和c5,那么重新选择后的训练集数据可以为c1、c3和c4,验证集数据可以为c2和c5。
第二回归直线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y为分钟电量数据,x为分钟电量数据的时间标志,a为回归斜率,b为回归常数。
示例性的,回归斜率的计算公式为:。回归常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N为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的个数,y 1为时间标志x 1对应的分钟电量数据。
具体的,对于回归斜率和回归常数的计算过程来说,可以定义概率函数,由于绝对值不便于处理,对/>的定义改为取平方值,即。根据/>的定义可知P为非负数,关于ab的偏导数是存在的,对ab求偏导数为0即可求得ab使/>取得最小值。
a求偏导数:(1)
(2)
b求偏导数:(3)
(4)
根据公式(2)和公式(4)可以解得回归斜率的计算公式为:。回归常数的计算公式为:/>
步骤103,基于第一表底电量差和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得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
示例性的,在基于第一表底电量差和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得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之后,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其中,第三预设时间段为第一预设时间段的后一个时间段,第三预设时间段和第一预设时间段的长度相同。基于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二表底电量差。基于第二表底电量差和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得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基于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和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得到第三预设时间段与第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表底电量增量。
示例性的,在基于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和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得到第三预设时间段与第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表底电量增量之后,方法还包括:获取时段费率,时段费率表征不同时段对应的电量的单价。基于第三预设时间段与第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表底电量增量和时段费率,得到第三预设时间段与第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电费。
上述表底电量计算方法,通过获取分钟电量数据,避免了长时段的计量方式,在改变费率时段,减少了重新获取数据再进行计算表底电量数据的步骤,同时也解决了长时段的计量方式无法灵活计算的弊端,减少了工作人员在改变费率时段之后前往电表进行时段调整的工作,进而提高了表底电量计算的效率。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所述的表底电量计算方法,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表底电量计算装置的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见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表底电量计算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301、计算模块302和结果模块303。
可选的,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和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
示例性的,其中,第二预设时间段为第一预设时间段的前一个时间段,第一预设时间段和第二预设时间段的长度相同,分钟电量数据表征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分钟进行采集的电量数据。
可选的,计算模块302,用于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表底电量差。
示例性的,计算模块302还用于: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回归直线和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其中,分钟电量数据带有时间标志。基于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和第一回归直线,得到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基于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和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表底电量差。
示例性的,计算模块302还用于: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得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全部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基于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全部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和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得到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
示例性的,计算模块302还用于:基于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和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完整的分钟电量数据。基于完整的分钟电量数据、表底电量划分规则和表底电量差计算公式,得到第一表底电量差,其中,表底电量划分规则表征将完整的分钟电量数据进行划分得到多段连续的分钟电量数据的规则。
示例性的,计算模块302还用于:将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划分为训练集数据和验证集数据。基于训练集数据,得到第二回归直线。基于验证集数据和第二回归直线,得到第一回归直线。
第二回归直线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y为分钟电量数据,x为分钟电量数据的时间标志,a为回归斜率,b为回归常数。
示例性的,回归斜率的计算公式为:。回归常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N为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的个数,y 1为时间标志x 1对应的分钟电量数据。
可选的,结果模块303,用于基于第一表底电量差和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得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
示例性的,在基于第一表底电量差和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得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之后,结果模块303还用于:获取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其中,第三预设时间段为第一预设时间段的后一个时间段,第三预设时间段和第一预设时间段的长度相同。基于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二表底电量差。基于第二表底电量差和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得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基于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和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得到第三预设时间段与第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表底电量增量。
示例性的,在基于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和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得到第三预设时间段与第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表底电量增量之后,结果模块303还用于:获取时段费率,时段费率表征不同时段对应的电量的单价。基于第三预设时间段与第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表底电量增量和时段费率,得到第三预设时间段与第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电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参见图4,该终端设备5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10、存储器520,该存储器5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521,所述处理器510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520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521实现上述任意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101至步骤103。或者,处理器51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3所示模块301至303的功能。
示例性的,计算机程序521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存储器520中,并由处理器51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段,该程序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在终端设备500中的执行过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仅仅是终端设备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处理器5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520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所述存储器520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520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表底电量计算方法可以应用于计算机、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本等终端设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表底电量计算方法各个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移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移动终端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表底电量计算方法各个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拍照装置/终端设备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例如U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网络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网络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表底电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和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为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的前一个时间段,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和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的长度相同,所述分钟电量数据表征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按分钟进行采集的电量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表底电量差;
基于所述第一表底电量差和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得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底电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表底电量差,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回归直线和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其中,所述分钟电量数据带有时间标志;
基于所述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和所述第一回归直线,得到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
基于所述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表底电量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底电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得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全部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
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全部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得到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对应的时间标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底电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表底电量差,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缺失的分钟电量数据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完整的分钟电量数据;
基于所述完整的分钟电量数据、表底电量划分规则和表底电量差计算公式,得到第一表底电量差,其中,所述表底电量划分规则表征将所述完整的分钟电量数据进行划分得到多段连续的分钟电量数据的规则。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底电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一回归直线,具体包括:
将所述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划分为训练集数据和验证集数据;
基于所述训练集数据,得到第二回归直线;
基于所述验证集数据和所述第二回归直线,得到所述第一回归直线;
所述第二回归直线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y为所述分钟电量数据,x为所述分钟电量数据的时间标志,a为回归斜率,b为回归常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底电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归斜率的计算公式为:
所述回归常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N为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的个数,y 1为时间标志x 1对应的分钟电量数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底电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表底电量差和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得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为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的后一个时间段,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的长度相同;
基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分钟电量数据,得到第二表底电量差;
基于所述第二表底电量差和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得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
基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和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得到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表底电量增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表底电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和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内的表底电量,得到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表底电量增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时段费率,所述时段费率表征不同时段对应的电量的单价;
基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表底电量增量和所述时段费率,得到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段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之间的电费。
9.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表底电量计算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表底电量计算方法。
CN202310479514.9A 2023-04-28 2023-04-28 表底电量计算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4675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79514.9A CN116467564A (zh) 2023-04-28 2023-04-28 表底电量计算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79514.9A CN116467564A (zh) 2023-04-28 2023-04-28 表底电量计算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67564A true CN116467564A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75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79514.9A Pending CN116467564A (zh) 2023-04-28 2023-04-28 表底电量计算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6756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32239A (zh) * 2023-11-27 2024-01-02 深圳润世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量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32239A (zh) * 2023-11-27 2024-01-02 深圳润世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量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2989B (zh) 一种电能表的误差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9611815B (zh) 一种燃气蒸汽锅炉的能耗报警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6467564A (zh) 表底电量计算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99505B (zh) 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容量规划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750703A (zh) 一种提高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16231633A (zh) 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029149A1 (zh) 保单的险种状态信息统计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58420A (zh) 一种产品质量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08596493A (zh) 拆单式交易方法及装置
CN108830663B (zh) 电力客户价值评价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0555242A (zh) 老旧杆塔抗风能力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99297A (zh) 一种计费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291998B (zh) 一种调频机组的运行安全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4595936A (zh) 一种工程项目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4519267A (zh) 地下电缆模型的数据更新方法
CN111178939B (zh) 供热机组辅助服务市场调峰报价的测算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862894A (zh) 一种背光亮度的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36607A (zh) 基于出力水平的风电出力波动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344630B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952131A (zh) 一种楼宇对讲系统访客来访时间登记方法及装置
CN109344369B (zh) 基于原值校验的凭证制作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861363B (zh) 光伏发电状态估计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6068452B (zh) 基于电源特征的供电类别判断方法、双源电能计量方法及双源计量电能表
CN113609648B (zh) 基于动态负荷的电能误差计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047402B (zh) 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