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7402B - 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7402B
CN111047402B CN201911191750.0A CN201911191750A CN111047402B CN 111047402 B CN111047402 B CN 111047402B CN 201911191750 A CN201911191750 A CN 201911191750A CN 111047402 B CN111047402 B CN 1110474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blockchain
mid
resources
exch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917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47402A (zh
Inventor
谭林
黄明亮
杨征
姜载乐
陈昕
李文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Tianhe Guo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Tianhe Guo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Tianhe Guo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Tianhe Guo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9175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474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47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74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474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74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05Supply or demand aggreg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07Regula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基于bancor协议的资源兑换模型;按照所述资源兑换模型将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兑换成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满足区块链资源相互兑换的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区块链有着完善的底层架构,在其上面发布资源机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主要有以下两个很突出的优势:区块链资源系统具有很好的流通速度。区块链上的资源比传统的中心化软件资源快几百几千倍速度的流转,而且由于密码学的应用,这种流转和交易极其可靠,纠纷和摩擦将成几百几千倍的降低。通过区块链的技术,只要用户接入了互联网,都可以安全自由地使用区块链资源,大大增加了资源的使用范围。随着用户量的增加,资源的流通速度也会随着增大,得到世界上更大范围的人群的认可。
目前,只要是带有数字属性的资源,它们的兑换完全是通过场外交易或者中心化交易所进行。在交换过程中,资源价格的评估、交易数据的透明度、买卖双方的供应量成为了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了资源之间的相互流通与价值交换。而在这些问题中,存在着两个比较突出的点:一是资源相互兑换时的定价,当前大部分资源的价格均由交易所自行定价,没有统一的标准;二是当市场上没有卖单的时候,买方是无法购买资源的。比较典型的如股票和期货交易的跨链交易都具有此方面的缺点,无法实时维持价格与需求供应的平衡关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满足区块链资源相互兑换的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包括:
获取基于bancor协议的资源兑换模型;其中,所述资源兑换模型对应的公式为:
(1);
其中,其中m、a、b、c均为参数,x代表资源B的流通总量,y代表资源A兑换成资源B的兑换比例;
按照所述资源兑换模型将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兑换成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于bancor协议的资源兑换模型;其中,所述资源兑换模型对应的公式为:
(1);
其中,其中m、a、b、c均为参数,x代表资源B的流通总量,y代表资源A兑换成资源B的兑换比例;
第一兑换模块,用于按照所述资源兑换模型将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兑换成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可获取特定的基于bancor协议的资源兑换模型,按照所述资源兑换模型将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兑换成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从而可满足区块链资源相互兑换的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兑换比例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兑换比例曲线图计算阴影面积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兑换比例曲线图计算所兑换的资源A或被兑换的资源A的数量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装置的结构图;
图7是图6中的第一兑换模块的细化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装置的结构图;
图9是图8中的第二兑换模块的细化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基于bancor协议的资源兑换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先获取基于bancor(班科)协议的资源兑换模型,具体可以是自行建立或从他处得到。在所述基于bancor协议的资源兑换模型中,该模型对应的公式为:
(1)
其中,其中m、a、b、c均为参数,x代表资源B的流通总量,y代表资源A兑换成资源B的兑换比例。在参数取值为m=2 , a=45 , c=2 , b=0的情况下,公式(1)对应的曲线如图2所示。其中,在图2~图4中,横坐标表示资源B的流通总量,竖坐标表示资源A与资源B的兑换比例。
进一步地,在计算资源兑换过程中,需要计算图1中的兑换比列y所形成的曲线与x轴构成的面积,即需要公式(1)进行积分计算,得到以下用于计算曲线面积的公式(2):
(2)
其中,S为兑换比列y所形成的曲线与x轴构成的面积(例如,图3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即表示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的流通总量为x时所对应的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的流通总量。在常数值取值m=2 , a=45,c=2 , b=0的情况下(可参见图3),图3的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的流通总量为2亿时对应的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的流通总量。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资源是指在区块链上具有流通属性的资源,能够通过供应量来决定兑换关系。所述供应量是指当前资源在市场上的流通总量,流通总量是根据兑换的情况实时变化的。
S102:按照所述资源兑换模型将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兑换成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至少运行两条独立的区块链(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每条链上至少发行了一种资源,且资源具有总发行量与流通属性,例如,第一区块链上发行了资源A,第二区块链上发行了资源B。S101中获取到的基于bancor协议的资源兑换模型可通过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实现,例如,可将包含所述资源兑换模型的智能合约编译成wasm文件并将其部署到第二区块链上。在具体的将资源A兑换成资源B的兑换过程中,可先设定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的当前流通总量为S1,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的流通总量为S2,资源A与资源B的数据精度为P,还可设置某一用户(例如用户甲)在第一区块链上的待兑换的资源A的数量为t1。再可将将x=S2的值代入到公式(2)中,得到x=S2处对应的资源A的流通总量area_S2,记下L=S2;并将将x=S2的值代入公式(1)中,得到x=S2处对应的y值,记为y1,使用t1/y1得到与t1对应的x轴上的跨度r,将r加上S2记做R,取mid0=x=R代入公式(2)中得到x=R处资源A的流通总量area_mid0。然后可检测条件|area_mid0-area_S2-t1|>= P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可采用二分法,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当area_midn-area_S2-t1 > 0时,可取midn=(L+midn-1)/2,直到满足检测条件|area_midn-area_S2-t1|>= P,其中,midn表示采用二分法时,第n轮循环时的mid的值。当midn满足检测条件后,可计算计算出midn-S2的值t2,将t2作为将第一区块链上的数量为t1的资源A兑换到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的数量。举例而言,在采用二分法时的第一轮循环中,mid1=(L+mid0)/2=(L+R)/2,若mid1使条件|area_mid1-area_S2-t1|>= P满足,则可计算计算出mid1-S2的值t2,将t2作为将第一区块链上的数量为t1的资源A兑换到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的数量。而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area_midn-area_S2-t1 < 0时,可取midn=(midn-1+R)/2,直到满足检测条件|area_midn-area_S2-t1|>= P。最后,随着用户将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兑换成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之后,可将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的流通总量减少t1,将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的流通总量增加t2。下面是整个兑换流程的伪代码:
L = S2;
R = t1/fx(S2);
mid=(L+R)/2;
area_S2 = area(S2);
while(true) {
area_mid = area(mid);
if(|area_mid-area_S2-t1| <= P) {
return area_mid - area_S2;
} else {
if( area_mid-area_S2-t1 > 0) {
R=mid;
mid = (L+mid)/2;
}
else {
L= mid;
mid =(mid+R)/2;
}
}
}
其中,area(mid)表示求取mid点对应的面积,其实是把mid的值代入公式(2)中得到的值;fx(S2)表示求S2处对应的兑换比例(资源A/资源B),即把S2代入到公式(1)中得到的值。
通过上述方法的计算,最后可计算出右边界值为2.33053(如图4所示),资源B开始的供应量为2亿,因此可以计算出用户可以得到2.33053-2 =0.33053亿数量的资源B,即用户使用1亿的资源A(该1亿的数量如图4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所示)兑换了0.33053亿的资源B,其兑换比例为1/0.33053=3.025444(近似值)。用户兑换完成后,将资源B当前的供应量代入公式(1)中进行计算得到当前的A/B=3.1478。可以发现2.9<3.025444<3.1478(2.9和3.1478分别为积分B在兑换前后所对应的兑换比例值),即用户兑换比例实际是在两个比例区间之间的一个数值,并且这个数值只与资源B的供应量和用户兑换的资源A的数量有关,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就可以实时地参与交易,自动实现资源之间的价值转换。另外,用户兑换完成后,资源A的流通量需要减少1亿,相应地,资源B的流通量应该增加0.33053亿。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图5所示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是在图1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的基础上经过优化得来的,除了包括图3中的S101和S102之外,还进一步包括S501:
S501:按照所述资源兑换模型将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兑换成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将第二区块链上的未兑换前的资源B的流通量S2和兑换后的资源B的流通量L1分别带入所述公式(2)中,得到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在兑换前后的流通量area1与area2。再可计算area1-area2的值,作为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兑换到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的数量。用户兑换完成后,资源A的流通量需要增加了area1-area2,相应地,资源B的流通量应该减少L1-S2。具体地,可参照图4,通过S102的实施例的计算,用户使用1亿的资源A兑换了0.33053亿的资源B。现在用户甲使用0.33053亿的资源B回兑成资源A:用户兑换前对应的资源B的流通量S2= 2.33053,兑换完成后资源B的流通量L1=2。将S2与L1分别代入公式(2)中,得到的值分别为area1与area2。此时,使用area1-area2即可得到可兑换到的资源A的数量(该数量如图4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所示)。通过计算,用户刚好可以兑换到1亿的资源A。用户兑换完成后,资源A的流通量需要增加1亿,相应地,资源B的流通量应该减少0.33053亿。
在图5提供的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中,通过采用特定的兑换机制,可实现多条公链之间(例如,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进行资源实时地、自由地相互转换,以满足资源相互兑换的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在上述区块链资源相互兑换过程中,用户甲在使用数量为t1的资源A进行来回兑换的过程中,其数量是没有变化的,资源A和资源B的流通总量也没有变化,这就是使用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模型进行兑换的优势。再者,在资源相互兑换的过程中,只需要单方的用户(例如用户甲)参与即可,每个用户的兑换的比例只与当前资源在市场上的流通总量和用户实时兑换的资源数量有关,具有很强的去耦性。此外,所有参与兑换的用户其对应的数据是实时的,即交易成交是实时的,并且每个用户进行兑换成功后,都会影响资源A与资源B的供应量,这样就达到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平衡关系。用户就能实现多条公链之间实时地、自由地进行资源兑换。兑换的比例只与当前积分在市场上的流通总量和用户实时兑换的积分数量有关,具有很强的去耦性。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装置60包括获取模块601和第一兑换模块602。获取模块601和第一兑换模块602分别用于执行图1中的S101和S102中的具体方法,详情可参见图1的相关介绍,在此仅作简单描述: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基于bancor协议的资源兑换模型;其中,所述资源兑换模型对应的公式为:
(1);
其中,其中m、a、b、c均为参数,x代表资源B的流通总量,y代表资源A兑换成资源B的兑换比例。
第一兑换模块602,用于按照所述资源兑换模型将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兑换成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
进一步地,可参见图7,第一兑换模块602可具体包括设定单元6021、第一代入单元6022、第二代入单元6023、检测单元6024、计算单元6025和总量单元6026:
设定单元6021,用于设定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的当前流通总量为S1,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的流通总量为S2,资源A与资源B的数据精度为P。
第一代入单元6022,用于将x=S2的值代入到公式(2)中,得到x=S2处对应的资源A的流通总量area_S2,记下L=S2;其中,式(2)为:
(2)
其中,x代表资源B的流通总量,S代表与x对应的资源A的流通总量。
第二代入单元6023,用于将x=S2的值代入公式(1)中,得到x=S2处对应的y值,记为y1,使用t1/y1得到与t1对应的x轴上的跨度r,将r加上S2记做R,取mid0=x=R代入公式(2)中得到x=R处资源A的流通总量area_mid0;其中,t1为需要兑换的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的数量。
检测单元6024,用于检测条件|area_mid0-area_S2-t1|>= P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采用二分法,取midn=(L+midn-1)/2,直到满足检测条件|area_midn-area_S2-t1|>= P;其中,midn表示采用二分法时,第n轮循环时的mid的值。
计算单元6025,用于计算出midn-S2的值t2,将t2作为将第一区块链上的数量为t1的资源A兑换到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的数量。
总量单元6026,用于将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的流通总量减少t1,将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的流通总量增加t2。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装置80是在图6所示的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装置60的基础上经过优化得来的,除了包括获取模块601和第一兑换模块602之外,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装置80还包括第二兑换模块801:
第二兑换模块801,用于按照所述资源兑换模型将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兑换成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
进一步地,可参见图9,第二兑换模块801可具体包括第三代入单元8011和回兑单元8012:
第三代入单元8011,用于将第二区块链上的未兑换前的资源B的流通量S2和兑换后的资源B的流通量L1分别带入所述公式(2)中,得到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在兑换前后的流通量area1与area2。
回兑单元8012,用于计算area1-area2的值,作为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兑换到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的数量。
图8提供的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装置,通过采用特定的兑换机制,可实现多条公链之间(例如,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进行资源实时地、自由地相互转换,以满足资源相互兑换的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平衡。 在上述区块链资源相互兑换过程中,用户甲在使用数量为t1的资源A进行来回兑换的过程中,其数量是没有变化的,资源A和资源B的流通总量也没有变化,这就是使用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模型进行兑换的优势。再者,在资源相互兑换的过程中,只需要单方的用户(例如用户甲)参与即可,每个用户的兑换的比例只与当前资源在市场上的流通总量和用户实时兑换的资源数量有关,具有很强的去耦性。此外,所有参与兑换的用户其对应的数据是实时的,即交易成交是实时的,并且每个用户进行兑换成功后,都会影响资源A与资源B的供应量,这样就达到价格与供应量的平衡关系。用户就能实现多条公链之间实时地、自由地进行资源兑换。兑换的比例只与当前积分在市场上的流通总量和用户实时兑换的积分数量有关,具有很强的去耦性。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0包括:处理器100、存储器10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0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0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102,例如进行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的程序。所述处理器1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102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S101至S102。或者,所述处理器10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102时实现上述各系统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6所示模块601至602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10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0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10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102在终端设备10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102可以被分割成获取模块601和第一兑换模块602。(虚拟系统中的模块),各模块具体功能如下: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基于bancor协议的资源兑换模型;其中,所述资源兑换模型对应的公式为:
(1);
其中,其中m、a、b、c均为参数,x代表资源B的流通总量,y代表资源A兑换成资源B的兑换比例。
第一兑换模块602,用于按照所述资源兑换模型将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兑换成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
所述终端设备10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终端设备10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100、存储器10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仅仅是终端设备10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1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述处理器10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101可以是终端设备1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10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101也可以是终端设备1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1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 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 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101还可以既包括终端设备1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10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终端设备10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10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基于bancor协议的资源兑换模型;其中,所述资源兑换模型对应的公式为:
(1);
其中,其中m、a、b、c均为参数,x代表资源B的流通总量,y代表资源A兑换成资源B的兑换比例;
按照所述资源兑换模型将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兑换成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包括:
设定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的当前流通总量为S1,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的流通总量为S2,资源A与资源B的数据精度为P;
将x=S2的值代入到公式(2)中,得到x=S2处对应的资源A的流通总量area_S2,记下L=S2;其中,式(2)为:
(2)
其中,x代表资源B的流通总量,S代表与x对应的资源A的流通总量;
将x=S2的值代入公式(1)中,得到x=S2处对应的y值,记为y1,使用t1/y1得到与t1对应的x轴上的跨度r,将r加上S2记做R,取mid0=x=R代入公式(2)中得到x=R处资源A的流通总量area_mid0;其中,t1为需要兑换的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的数量;
检测条件|area_mid0-area_S2-t1|>= P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采用二分法,取midn=(L+midn-1)/2,直到满足检测条件|area_midn-area_S2-t1|>= P;其中,midn表示采用二分法时,第n轮循环时的mid的值;
计算出midn-S2的值t2,将t2作为将第一区块链上的数量为t1的资源A兑换到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的数量;
将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的流通总量减少t1,将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的流通总量增加t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资源兑换模型将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兑换成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之后,还包括:
按照所述资源兑换模型将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兑换成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资源兑换模型将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兑换成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包括:
将第二区块链上的未兑换前的资源B的流通量S2和兑换后的资源B的流通量L1分别带入所述公式(2)中,得到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在兑换前后的流通量area1与area2;
计算area1-area2的值,作为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兑换到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的数量。
4.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于bancor协议的资源兑换模型;其中,所述资源兑换模型对应的公式为:
(1);
其中,其中m、a、b、c均为参数,x代表资源B的流通总量,y代表资源A兑换成资源B的兑换比例;
第一兑换模块,用于按照所述资源兑换模型将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兑换成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包括:
设定单元,用于设定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的当前流通总量为S1,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的流通总量为S2,资源A与资源B的数据精度为P;
第一代入单元,用于将x=S2的值代入到公式(2)中,得到x=S2处对应的资源A的流通总量area_S2,记下L=S2;其中,式(2)为:
(2)
其中,x代表资源B的流通总量,S代表与x对应的资源A的流通总量;
第二代入单元,用于将x=S2的值代入公式(1)中,得到x=S2处对应的y值,记为y1,使用t1/y1得到与t1对应的x轴上的跨度r,将r加上S2记做R,取mid0=x=R代入公式(2)中得到x=R处资源A的流通总量area_mid0;其中,t1为需要兑换的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的数量;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条件|area_mid0-area_S2-t1|>= P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采用二分法,取midn=(L+midn-1)/2,直到满足检测条件|area_midn-area_S2-t1|>= P;其中,midn表示采用二分法时,第n轮循环时的mid的值;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出midn-S2的值t2,将t2作为将第一区块链上的数量为t1的资源A兑换到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的数量;
总量单元,用于将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的流通总量减少t1,将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的流通总量增加t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兑换模块,用于按照所述资源兑换模型将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兑换成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兑换模块包括:
第三代入单元,用于将第二区块链上的未兑换前的资源B的流通量S2和兑换后的资源B的流通量L1分别带入所述公式(2)中,得到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在兑换前后的流通量area1与area2;
回兑单元,用于计算area1-area2的值,作为第二区块链上的资源B兑换到第一区块链上的资源A的数量。
7.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1191750.0A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0474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1750.0A CN111047402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1750.0A CN111047402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7402A CN111047402A (zh) 2020-04-21
CN111047402B true CN111047402B (zh) 2023-08-22

Family

ID=70234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91750.0A Active CN111047402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47402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0278A (zh) * 2018-03-13 2018-08-31 成都零光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Token跨链及线上线下交易方法
CN108647958A (zh) * 2018-03-23 2018-10-12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交易方法和系统
CN108846667A (zh) * 2018-04-23 2018-11-20 上海分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证调控方法和通证调控系统
CN109146635A (zh) * 2018-08-24 2019-01-04 华东师范大学 基于区块链的地理大数据交换和交易系统及方法
CN109166036A (zh) * 2018-07-19 2019-01-08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和契约理论的v2g能源交易机制
WO2019023286A1 (en) * 2017-07-24 2019-01-31 Martino William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BASED ON BLOCK CHAIN TO SECURE ACCESS TO INFORMATION STORES
WO2019055585A1 (en) * 2017-09-12 2019-03-21 Kadena Llc PARALLEL CHAIN ARCHITECTURE FOR BLOCK CHAIN SYSTEMS
CN109509024A (zh) * 2018-10-18 2019-03-22 尚维斯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稳定通证模型
WO2019084262A1 (en) * 2017-10-25 2019-05-02 Omega Grid, Llc POWER MANAGEMENT BY DISTRIBUTING BLOCK CHAINS WITH OPTIMIZED BALANCING
CN109919769A (zh) * 2019-03-15 2019-06-21 北京世纪诚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链侧链之间进行价值跨链转移的模型及其实现方法
CN110402449A (zh) * 2017-01-08 2019-11-01 币柏特寇基金会 用于交换及评估虚拟货币的方法
CN110827149A (zh) * 2019-11-05 2020-02-21 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 基于区块链构建分布式经济系统DeCo的方法
US11334883B1 (en) * 2018-03-05 2022-05-17 Gemini Ip,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program products for modifying the supply, depositing, holding and/or distributing collateral as a stable value token in the form of digital asse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43246B2 (en) * 2016-09-30 2022-09-13 Mamadou Mande Gueye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provisioning of social networking data to a mobile device
US20180216946A1 (en) * 2016-09-30 2018-08-02 Mamadou Mande Gueye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provisioning of social activity data to a mobile device based on user preferences
US20190114707A1 (en) * 2017-10-16 2019-04-18 Shinestack LLC Distribution of Blockchain Tokens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2449A (zh) * 2017-01-08 2019-11-01 币柏特寇基金会 用于交换及评估虚拟货币的方法
WO2019023286A1 (en) * 2017-07-24 2019-01-31 Martino William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BASED ON BLOCK CHAIN TO SECURE ACCESS TO INFORMATION STORES
WO2019055585A1 (en) * 2017-09-12 2019-03-21 Kadena Llc PARALLEL CHAIN ARCHITECTURE FOR BLOCK CHAIN SYSTEMS
WO2019084262A1 (en) * 2017-10-25 2019-05-02 Omega Grid, Llc POWER MANAGEMENT BY DISTRIBUTING BLOCK CHAINS WITH OPTIMIZED BALANCING
US11334883B1 (en) * 2018-03-05 2022-05-17 Gemini Ip,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program products for modifying the supply, depositing, holding and/or distributing collateral as a stable value token in the form of digital assets
CN108470278A (zh) * 2018-03-13 2018-08-31 成都零光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Token跨链及线上线下交易方法
CN108647958A (zh) * 2018-03-23 2018-10-12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交易方法和系统
CN108846667A (zh) * 2018-04-23 2018-11-20 上海分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证调控方法和通证调控系统
CN109166036A (zh) * 2018-07-19 2019-01-08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和契约理论的v2g能源交易机制
CN109146635A (zh) * 2018-08-24 2019-01-04 华东师范大学 基于区块链的地理大数据交换和交易系统及方法
CN109509024A (zh) * 2018-10-18 2019-03-22 尚维斯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稳定通证模型
CN109919769A (zh) * 2019-03-15 2019-06-21 北京世纪诚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链侧链之间进行价值跨链转移的模型及其实现方法
CN110827149A (zh) * 2019-11-05 2020-02-21 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 基于区块链构建分布式经济系统DeCo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yal Hertzog 等.Bancor Protocol Continuous Liquidity for Cryptographic Tokens through their Smart Contracts.《googleapis。com》.2018,1-2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7402A (zh)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ensen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decentralized finance (defi)
Ren et al. Bidding machine: Learning to bid for directly optimizing profits in display advertising
Jin et al. Thanos: Incentive mechanism with quality awareness for mobile crowd sensing
Agmon Ben-Yehuda et al. Deconstructing Amazon EC2 spot instance pricing
CN111371858B (zh) 群控设备识别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169807A (zh) 一种期权定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84736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决策系统
CN105225149A (zh) 一种征信评分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170091811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ustomized data event attribution and bid determination
CN111415199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客户预测更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789974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telligent market data snapshots
CN107657357A (zh) 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43264A (zh) 一种聚类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47402B (zh) 一种基于bancor协议的区块链资源兑换方法及装置
CN110310162B (zh) 样本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CN115202890B (zh) 数据元件生产资源空间分配方法、系统及设备
JP2020064523A (ja) 提供装置、提供方法および提供プログラム
CN114723534A (zh) 基于区块链的电商交易合理性判断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472455B (zh) 活动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7025779A (ja) サービス料金管理装置、サービス料金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Michalopoulos et al. Inducing trust in Blockchain-enabled IoT marketplaces through reputation and dispute resolution
CN108734461A (zh) 预付式虚拟资源的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709735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可信交易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1178939B (zh) 供热机组辅助服务市场调峰报价的测算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3188145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