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31633A - 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31633A
CN116231633A CN202310086304.3A CN202310086304A CN116231633A CN 116231633 A CN116231633 A CN 116231633A CN 202310086304 A CN202310086304 A CN 202310086304A CN 116231633 A CN116231633 A CN 116231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rid
power supply
carbon emission
distributi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863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勃
左婧
龚贤夫
李耀东
杨燕
徐蔚
侯金秀
杜战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8630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316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31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16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information or by user interaction, e.g.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SCADA] 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3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10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systems management focussing at grid-level, e.g. load flow analysis, node profile computation, meshed network optimisation, active network management or spinning reserve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基于目标配电网区域的网络拓扑,将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划分为多个供电网格;基于所述供电网格与传导碳流量之间的供电关系,核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获取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用电数据,并根据所述用电数据和所述碳排放因子,计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对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得到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的碳排放量信息。以符合现实用电情况,提升区域配电网在用电过程中碳排放量的计算准确度。

Description

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电能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主要是排放因子法,即电能消耗产生的排放=电能消耗的活动水平×电能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电能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选取主要通过统一能源年鉴数据计算年各省级区域的电网平均电力碳排放因子得到,而由于省级电网碳排放因子数据缺失较为严重,其计算结果是单位火电的排放量,计算过程并未考虑并网的水电、风电和核电的减碳贡献,直接使用该数据进行配电网用户碳排放计算将导致碳排放量被高估,计算结果精准度较差。电能消耗的活动水平则来源于人工对电表电能消耗数据的抄表搜集,但是人工抄录可能导致在数据计算及整理的过程中出现主观失误、计算错误等问题,严重影响配电环节碳排放量计算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即使计算过程转为线上,也有可能因为统计及录入数据不及时导致最终计算碳排放量数据的时效性较低。可见,当前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与现实用电情况不符而存在核算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当前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与现实用电情况不符而存在核算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包括:
基于目标配电网区域的网络拓扑,将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划分为多个供电网格;
基于所述供电网格与传导碳流量之间的供电关系,核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
获取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用电数据,并根据所述用电数据和所述碳排放因子,计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
对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得到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的碳排放量信息。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供电网格与传导碳流量之间的供电关系,核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包括:
获取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电网数据,所述电网数据包括网格发电总碳排放量和网格总发电量;
基于所述供电网格与传导碳流量之间的供电关系,根据所述电网数据,核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其中所述供电关系的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4068950310000021
/>
其中,EFi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Ci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的网格发电总碳排放量,Qi,j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与第j个供电网格之间的传导碳流量,Gi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的网格总发电量,Wi,j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与第j个供电网格之间的网格输电净电量。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导碳流量为:
Qi,j=Ei,j×EFi-Pj,i×EFj
其中,Ei,j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向第j个供电网格输出的总电量,Pj,i表示第j个供电网格向第i个供电网格输入的总电量,EFj表示第j个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网格输电净电量为:
Wi,j=Ei,j-Pj,i
其中,Ei,j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向第j个供电网格输出的总电量,Pj,i表示第j个供电网格向第i个供电网格输入的总电量。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用电数据,并根据所述用电数据和所述碳排放因子,计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包括:
通过所述供电网格的配电房电表,获取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用电数据;
对于每个所述供电网格,基于预设碳排放量计算公式,根据所述用电数据和所述碳排放因子,计算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所述预设碳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4068950310000031
其中,Ei,k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中的第k个配电网用户在用电过程引起的碳排放总量,ADi,k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中的第k个配电网用户在用电过程损耗的电量,
Figure BDA0004068950310000032
表示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势。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得到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的碳排放量信息,包括:
以预设时间单位,对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得到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在所述预设时间单位下的碳排放量信息。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得到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的碳排放量信息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碳排放量信息进行可视化,得到碳排放量图表;
将所述碳排放量图表发送至前端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装置,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基于目标配电网区域的网络拓扑,将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划分为多个供电网格;
核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供电网格与传导碳流量之间的供电关系,核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
计算模块,用于获取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用电数据,并根据所述用电数据和所述碳排放因子,计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
统计模块,用于对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得到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的碳排放量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基于目标配电网区域的网络拓扑,将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划分为多个供电网格;基于所述供电网格与传导碳流量之间的供电关系,核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获取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用电数据,并根据所述用电数据和所述碳排放因子,计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对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得到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的碳排放量信息。
实现了通过电网供电网络拓扑划分供电网格的方式,提高碳排放量监测的细化程度,通过各供电网格的传导碳流量及各供电网格间的供电关系,确定各供电网格的电网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保证排放因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避免的现有技术中以偏概全、数据缺失的误差,从而符合现实用电情况,提升区域配电网在用电过程中碳排放量的计算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可应用于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桌上型计算机、物理服务器和云服务器等设备。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4,详述如下:
步骤S101,基于目标配电网区域的网络拓扑,将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划分为多个供电网格。
在本步骤中,将所要监测的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基于所述区域的电网网络拓扑划分成若干个供电网格。
步骤S102,基于所述供电网格与传导碳流量之间的供电关系,核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
在本步骤中,获取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电网数据,所述电网数据包括网格发电总碳排放量和网格总发电量;基于所述供电网格与传导碳流量之间的供电关系,根据所述电网数据,核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
示例性地,将数据获取时间区间设置为6至8月(夏季)与12至2月(冬季),分别获取各供电网格在负荷高峰期的电网数据,如网格总发电量G、网格发电总碳排放量C、网格输出总电量E和网格输入总电量P。
根据各供电网格的电网数据及各供电网格间的供电关系确定各供电网格在负荷高峰期的电网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设第i个供电网格与第j个供电网格的网格传导碳流量为Qi,j,所述传导碳流量为:
Qi,j=Ei,j×EFi-Pj,i×EFj
其中,Ei,j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向第j个供电网格输出的总电量,Pj,i表示第j个供电网格向第i个供电网格输入的总电量,EFj表示第j个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
设第i个供电网格与第j个供电网格之间的网格输电净电量为Wi,j,即:
Wi,j=Ei,j-Pj,i
其中,Ei,j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向第j个供电网格输出的总电量,Pj,i表示第j个供电网格向第i个供电网格输入的总电量。
由传导碳流量与各供电网格之间的供电关系可得:
Figure BDA0004068950310000061
其中,EFi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Ci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的网格发电总碳排放量,Qi,j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与第j个供电网格之间的传导碳流量,Gi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的网格总发电量,Wi,j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与第j个供电网格之间的网格输电净电量。
其中,所述网格输电净电量为:
Wi,j=Ei,j-Pj,i
其中,Ei,j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向第j个供电网格输出的总电量,Pj,i表示第j个供电网格向第i个供电网格输入的总电量。由此分析得供电网格在负荷高峰期(夏、冬)的电网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作用于区域配电网用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
步骤S103,获取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用电数据,并根据所述用电数据和所述碳排放因子,计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
在本步骤中,收集配电房用电数据,在各供电网格内的配电房加装智能电表,读取各用户在用电过程中的配电房的上网供电量及用户的用电量,作用于区域配电网用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3,包括:
通过所述供电网格的配电房电表,获取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用电数据;
对于每个所述供电网格,基于预设碳排放量计算公式,根据所述用电数据和所述碳排放因子,计算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
在本实施例中,对网格划分区域内的各配电网用户的碳排放量计算,在各配电房安装计算终端,通过无线联网技术实时同步所述步骤二中在供电网格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通过所述步骤三中的智能电表所读取的配电网用户用电数据,结合预设碳排放量计算公式,计算出网格划分区域内的各配电网用户的碳排放量,所述预设碳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4068950310000071
/>
其中,Ei,k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中的第k个配电网用户在用电过程引起的碳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ADi,k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中的第k个配电网用户在用电过程损耗的电量,单位为兆瓦时(MWh),EFi为第i个供电网格区域的电网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兆瓦时(tCO2e/MWh),
Figure BDA0004068950310000072
表示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势,取值为1。
可选地:损耗的电量为:
ADi,k=L供电i,k-L售电i,k
EL供电i,k为第i个供电网格中的第k个配电网用户用电过程的供电量,单位为兆瓦时(MWh);EL售电i,k为为第i个供电网格中的第k个配电网用户用电过程的用电量,单位为兆瓦时(MWh)。
步骤S104,对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得到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的碳排放量信息。
在本步骤中,将进行各配电网用户的碳排放量的数据传输,对网格划分区域内的各配电房安装无线通信设备,对于所述步骤四中的网格划分区域内的各配电房所安装的计算终端所计算出的各配电网用户的碳排放量,采用无线通信传输的方式,传输至集合多个供电网格的数据中心。
可选地,以预设时间单位,对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得到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在所述预设时间单位下的碳排放量信息。
具体地,对于各供电网格中的配电网用户在用电过程所产生的碳排放量,进行年碳排放总量、月碳排放总量、负荷高峰期(夏、冬)的碳排放总量、日碳排放总量、区域碳排放总量等统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4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碳排放量信息进行可视化,得到碳排放量图表;
将所述碳排放量图表发送至前端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以时间轴为X轴,各碳排放总量数据轴为Y轴绘制配电网用户碳排放量时域曲线,以时间维度所对应的碳排放数据进行统一化转换,形成带有时间维度的配电网用户碳排放数据集合。根据所形成的配电网用户碳排放量时域曲线,对于实时的碳排放量时域曲线,可与历史碳排放量时域曲线截取同时域的曲线进行比较,进行时域碳排放曲线的异常检测,并对未通过异常检测的配电网用户碳排放曲线进行实时预警并反馈给管理人员。
进一步地,对区域配电网用户的碳排放量进行实时无线监测,针对配电网用户碳排放量时域曲线及对应图表,管理人员可实时通过PC端或移动端实时监测各供电网格内配电网用户的碳排放数据,并实时查看异常排放数据。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下面通过具体实施,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本申请所提供的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能准确计算并收集各配电网用户的碳排放量数据,并对异常碳排放进行有效监测,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于所要监测的区域进行基于电网网络拓扑的网格化划分;步骤二,基于不同供电网格的负荷高峰期电网运行数据及各供电网格间的供电关系,确定各供电网格在负荷高峰期的电网二氧化碳排放因子EFi;步骤三,在各供电网格内的配电房加装智能电表,收集各配电网用户在用电过程的用电数据EL供电i,k及EL售电i,k;步骤四,在各配电房安装计算终端,结合上述步骤而及步骤三的计算出的电网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及各配电网用户在用电过程的用电数据,计算出网格划分区域内的各配电网用户的碳排放量Ei。步骤五,对网格划分区域内的各配电房安装无线通信设备,采用无线通信传输的方式将所计算出的碳排放量传输至集合多个供电网格的数据中心。步骤六,以时间轴为X轴,各碳排放总量数据轴为Y轴,统计包括但不限于年碳排放总量、月碳排放总量、负荷高峰期(夏、冬)的碳排放总量、日碳排放总量、区域碳排放总量等碳排放数据量,形成配电网用户碳排放量时域曲线。通过同时域碳排放曲线比较,检测异常的碳排放并及时反馈相关异常。步骤七,管理人员可实时通过PC端或移动端对区域配电网用户的碳排放量进行实时无线监测,及时查看和管理异常排放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通过电网供电网络拓扑划分供电网格的方式,提高碳排放量监测的细化程度,通过各供电网格的电网数据及各供电网格间的供电关系确定各供电网格的电网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保证排放因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避免的现有技术中以偏概全、数据缺失的误差,准确提升区域配电网在用电过程中碳排放量的计算。同时通过在配电房安装智能电表、计算终端、无线通信等设备,实现配电网用户碳排放量数据的可算、可传、可统,避免现状中人工抄表统计的误差,增加碳排放量计算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通过搭建配电网用户碳排放量时域曲线,可以明显展现供电网格实时的碳排放情况,监测碳排放异常情况,填补了现状对于配电网络碳排放统计的缺失,比以往的碳排放统计监测更加高效、准确。
为了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以实现相应的功能和技术效果。参见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装置的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装置,包括:
划分模块201,用于基于目标配电网区域的网络拓扑,将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划分为多个供电网格;
核算模块202,用于基于所述供电网格与传导碳流量之间的供电关系,核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
计算模块203,用于获取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用电数据,并根据所述用电数据和所述碳排放因子,计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
统计模块204,用于对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得到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的碳排放量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核算模块202,具体用于:
获取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电网数据,所述电网数据包括网格发电总碳排放量和网格总发电量;
基于所述供电网格与传导碳流量之间的供电关系,根据所述电网数据,核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其中所述供电关系的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4068950310000101
其中,EFi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Ci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的网格发电总碳排放量,Qi,j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与第j个供电网格之间的传导碳流量,Gi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的网格总发电量,Wi,j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与第j个供电网格之间的网格输电净电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导碳流量为:
Qi,j=Ei,j×EFi-Pj,i×EFj
其中,Ei,j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向第j个供电网格输出的总电量,Pj,i表示第j个供电网格向第i个供电网格输入的总电量,EFj表示第j个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格输电净电量为:
Wi,j=Ei,j-Pj,i
其中,Ei,j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向第j个供电网格输出的总电量,Pj,i表示第j个供电网格向第i个供电网格输入的总电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203,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供电网格的配电房电表,获取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用电数据;
对于每个所述供电网格,基于预设碳排放量计算公式,根据所述用电数据和所述碳排放因子,计算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所述预设碳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4068950310000102
其中,Ei,k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中的第k个配电网用户在用电过程引起的碳排放总量,ADi,k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中的第k个配电网用户在用电过程损耗的电量,
Figure BDA0004068950310000103
表示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统计模块204,具体用于:
以预设时间单位,对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得到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在所述预设时间单位下的碳排放量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
可视化模块,用于对所述碳排放量信息进行可视化,得到碳排放量图表;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碳排放量图表发送至前端设备。
上述的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装置可实施上述方法实施例的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可选项也适用于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详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其余内容可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赘述。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3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图3中仅示出一个)、存储器3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31中并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3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32,所述处理器3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32时实现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设备3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桌上型计算机和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30、存储器3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仅仅是计算机设备3的举例,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3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等。
所称处理器3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3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3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计算机设备3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计算机设备3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3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计算机设备3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计算机设备3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3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计算机设备3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31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数据以及其他程序等,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的程序代码等。所述存储器3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设备执行时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的是,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目标配电网区域的网络拓扑,将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划分为多个供电网格;
基于所述供电网格与传导碳流量之间的供电关系,核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
获取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用电数据,并根据所述用电数据和所述碳排放因子,计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
对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得到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的碳排放量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供电网格与传导碳流量之间的供电关系,核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包括:
获取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电网数据,所述电网数据包括网格发电总碳排放量和网格总发电量;
基于所述供电网格与传导碳流量之间的供电关系,根据所述电网数据,核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其中所述供电关系的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4068950300000011
其中,EFi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Ci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的网格发电总碳排放量,Qi,j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与第j个供电网格之间的传导碳流量,Gi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的网格总发电量,Wi,j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与第j个供电网格之间的网格输电净电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碳流量为:
Oi,j=Ei,j×EFi-Pj,i×EFj
其中,Ei,j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向第j个供电网格输出的总电量,Pj,i表示第j个供电网格向第i个供电网格输入的总电量,EFj表示第j个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输电净电量为:
Wi,j=Ei,j-Pj,i
其中,Ei,j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向第j个供电网格输出的总电量,Pj,i表示第j个供电网格向第i个供电网格输入的总电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用电数据,并根据所述用电数据和所述碳排放因子,计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包括:
通过所述供电网格的配电房电表,获取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用电数据;
对于每个所述供电网格,基于预设碳排放量计算公式,根据所述用电数据和所述碳排放因子,计算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所述预设碳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4068950300000021
其中,Ei,k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中的第k个配电网用户在用电过程引起的碳排放总量,ADi,k表示第i个供电网格中的第k个配电网用户在用电过程损耗的电量,
Figure FDA0004068950300000022
表示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得到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的碳排放量信息,包括:
以预设时间单位,对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得到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在所述预设时间单位下的碳排放量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得到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的碳排放量信息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碳排放量信息进行可视化,得到碳排放量图表;
将所述碳排放量图表发送至前端设备。
8.一种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基于目标配电网区域的网络拓扑,将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划分为多个供电网格;
核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供电网格与传导碳流量之间的供电关系,核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因子;
计算模块,用于获取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用电数据,并根据所述用电数据和所述碳排放因子,计算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
统计模块,用于对每个所述供电网格的碳排放量进行统计,得到所述目标配电网区域的碳排放量信息。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
CN202310086304.3A 2023-01-17 2023-01-17 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2316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6304.3A CN116231633A (zh) 2023-01-17 2023-01-17 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6304.3A CN116231633A (zh) 2023-01-17 2023-01-17 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1633A true CN116231633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79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86304.3A Pending CN116231633A (zh) 2023-01-17 2023-01-17 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3163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57487A (zh) * 2023-10-12 2023-11-1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一种配电网碳排放强度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17844A (zh) * 2023-08-16 2023-11-24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电网碳排因子计算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764416A (zh) * 2023-12-22 2024-03-26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城市碳排量监测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7844A (zh) * 2023-08-16 2023-11-24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电网碳排因子计算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57487A (zh) * 2023-10-12 2023-11-1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一种配电网碳排放强度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764416A (zh) * 2023-12-22 2024-03-26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城市碳排量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7764416B (zh) * 2023-12-22 2024-05-24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城市碳排量监测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31633A (zh) 配电网碳排放量的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196011B2 (en) Smoothing power output from a wind farm
US20090132302A1 (en) Computer implemen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renewable energy systems performance guarantees
CN110829590A (zh) 一种台区线损智能监测系统、方法、平台及存储介质
CN111047369B (zh) 一种电力现货市场监测分析装置及系统
CN110648249A (zh) 年度电力平衡测算方法、装置及设备
Louie Characterizing and modeling aggregate wind plant power output in large systems
CN108072858B (zh) 电能表质量管理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4569578A (zh) 一种核电站电能量监测系统
CN116775731A (zh) 基于滑动窗口的三相电能表错接线追退电量的计算方法
CN114064809A (zh) 碳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228495A (zh) 一种多能互补企业动态碳排放因子确定方法、采集装置
CN111553808A (zh) 风电场的指标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307886A (zh) 一种企业生产状态的实时监测方法及装置
CN204536420U (zh) 一种核电站电能量监测系统
CN114462676A (zh) 一种用户侧储能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5319438B (zh) 一种通过计量表检测用户用电的方法及系统
CN117993615A (zh) 一种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6894568B (zh) 一种充电桩的碳排放综合管理预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4944052B (zh) 一种用电采集终端抄表稳定性的自动化测试方法、系统
CN116757760B (zh) 工商业用户电费核算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445349B (zh) 一种适用于能源互联网的混合式数据存储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6882811A (zh) 一种风能资源评价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972147A (zh) 一种电网运行报表的多维校核及异常数据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5590431A (zh) 电网数据统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