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64773A - 换挡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换挡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464773A CN116464773A CN202310491298.XA CN202310491298A CN116464773A CN 116464773 A CN116464773 A CN 116464773A CN 202310491298 A CN202310491298 A CN 202310491298A CN 116464773 A CN116464773 A CN 1164647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gear shifting
- transmission
- shaft
- h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4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comprising signals other than signals for actuating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挡装置及车辆,换挡装置包括驱动部、第一换挡部和第二换挡部,第一换挡部通过第一单向传动部与驱动部传动相连,驱动部输出沿第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第一单向传动部驱使第一换挡部执行换挡动作;第二换挡部通过第二单向传动部与驱动部传动相连,驱动部输出沿第二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第二单向传动部驱使第二换挡部执行换挡动作,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本发明所述的换挡装置,仅设置一个驱动部即可实现第一换挡部和第二换挡部的换挡,能够减小换挡装置的体积,利于减小占用空间、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挡装置。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换挡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双离合变速器具有换挡快、省油和舒适性高的优点,广泛应用在乘用车,摩托车、卡车等车型上。目前,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挡装置大多采用双电机和双转毂配合的结构形式,以操纵换挡拨叉进行换挡。但这种采用双电机和双转毂的换挡装置,需要设置两个电机,以及与各电机一一传动相连的减速机构,如此使得整个换挡装置的结构复杂,且空间占用量大,不便于布置实施,同时还导致换挡装置的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换挡装置,以减小其占用空间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换挡装置,包括驱动部,以及共轴线设置的第一换挡部和第二换挡部,且所述第一换挡部和所述第二换挡部位于所述驱动部的同一侧;
所述第一换挡部通过第一单向传动部与所述驱动部传动相连,所述驱动部输出沿第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所述第一单向传动部驱使所述第一换挡部执行换挡动作;
所述第二换挡部通过第二单向传动部与所述驱动部传动相连,所述驱动部输出沿第二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所述第二单向传动部驱使所述第二换挡部执行换挡动作,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挡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单向传动部相连的第一换挡轴,所述第一换挡轴上设有具有多个档位的第一档位转毂;所述换挡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换挡轴之间的第一阻尼部,所述第一阻尼部用于阻止所述第一换挡轴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挡轴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档位转毂的转动角度的第一检测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换挡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换挡轴套装设置的第二换挡轴,所述第二换挡轴与所述第二单向传动部相连,所述第二换挡轴上设有具有多个档位的第二档位转毂;所述换挡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二换挡轴之间的第二阻尼部,所述第二阻尼部用于阻止所述第二换挡轴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换挡轴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档位转毂的转动角度的第二检测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挡部设有空挡和多个奇数档,所述第二换挡部设有空挡和多个偶数档,所述第一换挡部或所述第二换挡部上设有倒挡。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的动力输出端设有行星减速器,且所述行星减速器的齿圈固定设置;所述第一换挡部和所述第二换挡部均与所述行星减速器的行星架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行星架上设有传动套,所述第一单向传动部为设于所述传动套内部的第一单向离合器,且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一换挡部上,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的外圈与所述传动套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行星架上设有传动套,所述第二单向传动部为设于所述传动套内部的第二单向离合器,且所述第二单向离合器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二换挡部上,所述第二单向离合器的外圈与所述传动套相连。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换挡装置,通过共轴线设置的第一换挡部和第二换挡部,以及第一单向传动部和第二单向传动部,使得驱动部输出不同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第一单向传动部能够驱使第一换挡部执行换挡动作,或者第二单向传动部能够驱使第二换挡部执行换挡动作,能够实现一个驱动部同时驱动两个不同换挡部执行换挡动作且互不影响,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采用两个驱动部和两个减速机构的换挡装置,能够减少一个驱动部和一个减速机构,从而能够减小换挡装置的体积和占用空间,并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第一换挡轴和第一档位转毂的结构简单,利于实现换挡功能,且第一阻尼部利于防止第一换挡轴随第二换挡轴转动,从而利于提高第一档位转毂的使用可靠性。通过第一检测部对第一档位转毂的转动角度进行检测,利于提高第一档位转毂在不同档位上的换挡精度。第二换挡轴与第一换挡轴套装设置,利于减少换挡装置的空间占用量,第二阻尼部利于防止第二换挡轴随第一换挡轴转动,而利于确保第二换挡部在使用中的可靠性。通过第二检测部对第二档位转毂的转动角度进行检测,利于提高第二档位转毂在不同档位的换挡精度。
另外,第一换挡部设置空挡和多个奇数档,第二换挡部设有空挡和多个偶数档,以及第一换挡部或第二换挡部上设有倒挡,利于丰富换挡模式,能够满足实现不同的换挡需求。驱动部通过行星减速器与第一换挡部和第二换挡部分别相连,能够利用行星减速器重量轻、体积小、传动比范围大的特点,提高换挡装置的使用效果。第一单向离合器的产品成熟,便于在传动套和第一换挡部之间布置实施,同时还利于提高传动套的结构利用率。第二单向离合器设置在行星架的传动套内,利于进一步提高传动套的结构集成度,同时还能够提高换挡装置的换挡效果。
其次,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设有如上所述的换挡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车辆,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换挡装置,不仅具有较好的换挡效果,而且还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换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档位转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换挡转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档位转毂在换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档位转毂在换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换挡轴;2、第二换挡轴;3、第二单向离合器;4、第一单向离合器;5、第一阻尼器;6、第一角度传感器;7、第二角度传感器;8、第二阻尼器;9、传动套;10、电机;11、太阳轮;12、行星轮;13、齿圈;
101、第一档位转毂;102、第一型槽;
201、第二档位转毂;202、第二型槽;
A、空挡档位线;B、第一档位线;C、第三档位线;D、第二档位线;E、倒挡档位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另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换挡装置,整体结构上,该换挡装置包括驱动部,以及共轴线设置的第一换挡部和第二换挡部,且第一换挡部和第二换挡部位于驱动部的同一侧。
其中,第一换挡部通过第一单向传动部与驱动部传动相连,驱动部输出沿第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第一单向传动部驱使第一换挡部执行换挡动作。第二换挡部通过第二单向传动部与驱动部传动相连,驱动部输出沿第二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第二单向传动部驱使第二换挡部执行换挡动作,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基于如上整体介绍,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换挡装置的一种示例性如图1中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换挡部包括与第一单向传动部相连的第一换挡轴1,第一换挡轴1上设有具有多个档位的第一档位转毂101。第二换挡部包括与第一换挡轴1套装设置的第二换挡轴2,第二换挡轴2与第二单向传动部相连,第二换挡轴2上设有具有多个档位的第二档位转毂201。
其中,第一换挡轴1和第二换挡轴2同轴设置,以及第一单向传动部和第二单向传动部的设置,使得一个驱动部即可单独驱动第一换挡轴1转动,或者单独驱动第二换挡轴2转动。另外,第二换挡轴2优选套设在第一换挡轴1上,如此利于提高第一换挡轴1的结构利用率,并减少空间的占用量。
为提高第一换挡部和第二换挡部的换挡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换挡部设有空挡和多个奇数档,第二换挡部设有倒挡、空挡以及多个偶数档。具体来说,第一档位转毂101设有空挡和多个奇数档,第二档位转毂201上设有倒挡和多个偶数档。需要注意的是,将倒挡设置在第一换挡部上,而不设置在第二换挡部上的方案也是可行的。
如图2和图3中所示,第一档位转毂101的外周设有第一型槽102,空挡对应的空挡档位线A位于第一型槽102轴向的中部,第一档位对应的第一档位线B,以及第三档位对应的第三档位线C分别位于空挡档位线A的两侧。第二档位转毂201的外周设有第二型槽202,空挡对应的空挡档位线A位于第二型槽202轴向的中部,第二档位对应的第二档位线D,以及倒挡对应的倒挡档位线E分别位于空挡档位线A的两侧。其中,当换挡拨叉的自由端转动至各档位线与对应的型槽的相交处时,即说明换挡装置处于该档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换挡装置还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和第一换挡轴1之间的第一阻尼部,第一阻尼部用于阻止第一换挡轴1沿第二方向转动。换挡装置还包设于壳体和第二换挡轴2之间的第二阻尼部,第二阻尼部用于阻止第二换挡轴2沿第一方向转动。此处第一阻尼部能够防止第二换挡轴2转动时,拉拽第一换挡轴1转动而影响换挡精度。第二阻尼部能够防止第一换挡轴1转动时,拉拽第二换挡轴2转动而影响换挡精度。
具体实施时,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阻尼部和第二阻尼部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阻尼器,其产品成熟,便于布置实施,且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为便于对下文进行区分描述,将位于第一换挡轴1上的阻尼器称为第一阻尼器5,将位于第二换挡轴2上的阻尼器称为第二阻尼器8。另外,本实施例中的驱动部、第一换挡部和第二换挡部以及第一单向传动部、第二单向传动部均可布置在壳体内。或者,还可将驱动部设置在壳体外,具体实施时,可对各部件的布置位置进行确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驱动部的动力输出端设有行星减速器,且行星减速器的齿圈13固定设置,并优选与变速器壳体相连,第一换挡部和第二换挡部均与行星减速器的行星架相连。此处行星减速器的设置,能够利用行星减速器重量轻、体积小、传动比范围大的特点,提高换挡装置的使用效果。如图1中所示,驱动部为电机10,电机10的动力输出端连与行星减速器的太阳轮11,行星架上设有位于齿圈13和太阳轮11之间的多个行星轮12。电机10在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时,能够通过太阳轮11和行星轮12带动行星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仍参照图1中所示,在行星架上设有传动套9,第一单向传动部为设于传动套9内部的第一单向离合器4,且第一单向离合器4的内圈套设在第一换挡部上,第一单向离合器4的外圈与传动套9相连。本实施例中第二单向传动部为设于传动套9内部的第二单向离合器3,且第二单向离合器3的内圈套设在第二换挡部上,第二单向离合器3的外圈与传动套9相连。如此设置,传动套9沿一个方向转动时,只能够与第一单向离合器4或第二单向离合器3接合,进行驱使对应的换挡轴及档位转毂转动进行换挡。
此处,通过两个安装方向相反的第一单向离合器4和第二单向离合器3均设置在传动套9内,第一单向离合器4的内圈与第一换挡轴1相连,第二单向离合器3的内圈与第二换挡轴2相连。本实施例中的各单向离合器可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产品。通过改变传动套9的转向即可改变传动套9与第一单向离合器4或第二单向离合器3的接合状态,使得第一换挡轴1和第二换挡轴2能够由同一电机10驱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于实施。
此外,为提高换挡装置的换挡精度,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换挡轴1上设有用于检测第一档位转毂101的转动角度的第一检测部。此处,通过第一检测部检测第一档位转毂101的转动角度,能够为第一档位转毂101是否转动到对应档位位置提供依据,从而为断开驱动部与第一换挡轴1之间的动力传递提供了依据。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二换挡轴2上设有用于检测第二档位转毂201的转动角度的第二检测部。同理,通过第二检测部检测第二档位转毂201的转动角度,也能够作为第二档位转毂201是否转动到对应档位的依据,进而提高换挡精度。
具体实施时,如图1中所示,第一检测部为第一角度传感器6,第二检测部为第二角度传感器7。此处,角度传感器的产品成熟,便于安装,且对于角度的检测精度高。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角度传感器6和第二角度传感器7可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还与电机10电连接。此处的控制器可为车辆上的ECU,或者换挡装置自身的控制器或者集成到车辆上的其他控制器。在控制器内存储有不同档位切换过程中所需第一档位转毂101和第二档位转毂201转动的目标角度,通过接收第一角度传感器6和第二角度传感器7发出的检测信号,控制器能够对第一换挡转毂101和第二档位转毂201的实际转动角度与目标角度进行比较,当档位转毂的转动角度达到目标角度时,控制器能够向驱动部发出信号,而关停驱动部。
本实施例中的换挡装置的换挡型线可以为多条,以下以各奇数档位和偶数档位中的一个档位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为便于描述,以第一方向定义为顺时针方向,并将第二方向定义为逆时针方向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当换挡装置切换到奇数档位时,如图4中所示,电机10沿顺时针转动时带动太阳轮11转动,太阳轮11经由行星轮12带动行星架转动,行星架上的传动套9转动。第一单向离合器4中的内圈和外圈同步转动,第二单向离合器3的内圈和外圈相对转动而处于断开状态。
传动套9通过第一单向离合器4带动第一换挡轴1转动。此时第一档位转毂101承接电机10传来的旋转驱动力而转动,第一档位转毂101的档位不作不限定。例如,第一角度传感器6来检测转动中第一档位转毂101的转动角度,当第一档位转毂101转动到预定档位所对应的角度时,第一角度传感器6将信息传递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10停转。
本实施例中换挡装置切换到偶数档位时,如图5中所示:电机10逆时针转动时带动太阳轮11转动,太阳轮11经由行星轮12带动行星架转动,行星架带动传动套9转动。第二单向离合器3中的内圈和外圈同步转动,第一单向离合器4的内圈和外圈相对转动而处于断开状态。
传动套9与第二单向离合器3带动第二换挡轴2转动。此时第二档位转毂201承接电机10传来的旋转驱动力而转动,第二档位转毂201的档位不限。例如,第二角度传感器7来检测第二档位转毂201的转动角度,当第二档位转毂201转动至预定档位对应的角度时,第二角度传感器7能够将信息传递到控制器,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10停转。
以下结合部分换挡状态对换挡装置的使用进行说明。
状态一:第一档位转毂101由空档切换至第一档位时。换挡装置的动力传动路径为:
电机10顺时针转动时带动太阳轮11转动,太阳轮11带动行星架转动,行星架带动传动套9转动。传动套9与第一单向离合器4接合,并与第二单向离合器3断开。传动套9驱使第一换挡轴1转动,使得第一档位转毂101承接电机10传来的旋转驱动力而转动。第一角度传感器6检测到第一档位转毂101的转动角度,并将信息传递到控制器。在第一档位转毂101驱使拨叉由空档移动至第一档位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10停转,从而完成换挡。同时,传动套9与第二档位转毂201之间无动力传输,第二档位转毂201受到第二阻尼器8的作用,而能够保持在原档位不动。
状态二:第一档位转毂101处于第一档位,第二档位转毂201由空挡切换至第二档位时。换挡装置的动力传动路径为:
电机10逆时针转动时带动太阳轮11转动,太阳轮11经由行星轮12带动行星架转动,行星架带动传动套9转动。传动套9与第二单向离合器3接合,并与第一单向离合器4断开。传动套9驱使第二换挡轴2转动,使得第二档位转毂201承接来着电机10传来的旋转驱动力而转动,第二角度传感器7检测第二档位转毂201的转动角度,并将信息传递到控制器。在第二档位转毂201驱使拨叉移动至第二档位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10停转,从而完成换挡。同时,传动套9与第一档位转毂101之间无动力传输,第一档位转毂101受到第一阻尼器5的作用,而能够维持在的第一档位位置。
状态三:第一档位转毂101由第一档位切换至空挡,再切换至第三档位,第二档位转毂201处于第二档位时。换挡装置的动力传动路径为:
电机10顺时针转动时带动太阳轮11转动,太阳轮11带动行星架转动,行星架带动传动套9转动。传动套9与第一单向离合器4接合,并与第二单向离合器3断开。传动套9驱使第一换挡轴1转动,使得第一档位转毂101承接电机10传来的旋转驱动力而转动。第一角度传感器6检测第一档位转毂101的转动角度,将信息传递到控制器。并在第一角度传感器6检测到第一档位转毂101的转动角度满足驱使拨叉由第一档位、空挡移动至移动到第三档位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10停转,从而完成换挡。同时,传动套9与第二档位转毂201之间无动力传输,第二档位转毂201受到第二阻尼器8的作用保持在第二档位不动。
状态四:第一档位转毂101处于第三档位,第二档位转毂201由第二档位切换至空挡再切换至倒挡时。换挡装置的动力传动路径为:
电机10逆时针转动时带动太阳轮11转动,太阳轮11经由行星轮12带动行星架转动,行星架带动传动套9转动。传动套9与第二单向离合器3接合,并与第一单向离合器4断开。传动套9驱使第二换挡轴2转动,使得第二档位转毂201承接来着电机10传来的旋转驱动力而转动。第二角度传感器7来检测第二档位转毂201的转动角度,并将信息传递到控制器。在第二档位转毂201因转动而驱使拨叉由第二档位、空挡切换至倒挡位置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10停转,从而完成换挡。同时,传动套9与第一档位转毂101之间无动力传输,第一档位转毂101受到第一阻尼器5的作用保持在第三档位不动。
状态五:第一档位转毂101由第一档位切换至空挡再切换至第三档位,第二档位转毂201处于空挡、第二档位或者倒挡时。换挡装置的动力传动路径为:
电机10顺时针转动时带动太阳轮11转动,太阳轮11带动行星架转动,行星架带动传动套9转动。传动套9与第一单向离合器4接合,并与第二单向离合器3断开。传动套9驱使第一换挡轴1转动,使得第一档位转毂101承接电机10传来的旋转驱动力而转动。第一角度传感器6检测到第一档位转毂101的转动角度,并将信息传递到控制器。在第一档位转毂101因转动而驱使拨叉由第一档位、空挡切换至第三档位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10停转,从而完成换挡。同时,传动套9与第二档位转毂201之间无动力传输,第二档位转毂201受到第二阻尼器8的作用保持在原档位不动。
状态六:第一档位转毂101处于空挡、第一档位或者第三档位,第二档位转毂201由空档切换至第二空挡再切换至倒挡时。换挡装置的动力传动路径为:
电机10逆时针转动时带动太阳轮11转动,太阳轮11经由行星轮12带动行星架转动,行星架带动传动套9转动。传动套9与第二单向离合器3接合,并与第一单向离合器4断开。传动套9驱使第二换挡轴2转动,使得第二档位转毂201承接来着电机10传来的旋转驱动力而转动,第二角度传感器7检测第二档位转毂201的转动角度,并将信息传递到控制器。当第二档位转毂201因转动而驱使拨叉由空档、第二空挡转动至倒挡位置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10停转。同时,传动套9与第一档位转毂101之间无动力传输,第一档位转毂101受到第一阻尼器5的作用保持在原档位不动。
本实施例所述的换挡装置,通过共轴线设置的第一换挡部和第二换挡部,以及第一单向传动部和第二单向传动部,使得驱动部输出沿第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第一单向传动部能够驱使第一换挡部执行换挡动作,并通过驱动部输出沿第二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第二单向传动部能够驱使第二换挡部执行换挡动作,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能够实现一个驱动部同时驱动两个不同换挡部执行换挡动作而互不影响,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采用两个驱动部和两个减速器的换挡装置,能够减少一个驱动部和一个减速器,从而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本实施例中的换挡装置适用于乘用车、货车或者摩托车等应用有双离合变速器的产品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此外,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上设有如上的换挡装置。
本实施例所述的车辆,通过设置如上的换挡装置,不仅具有较好的换挡效果,而且能够减小体积和占用空间,还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于驱动部,以及共轴线设置的第一换挡部和第二换挡部,且所述第一换挡部和所述第二换挡部位于所述驱动部的同一侧;
所述第一换挡部通过第一单向传动部与所述驱动部传动相连,所述驱动部输出沿第一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所述第一单向传动部驱使所述第一换挡部执行换挡动作;
所述第二换挡部通过第二单向传动部与所述驱动部传动相连,所述驱动部输出沿第二方向的旋转驱动力时,所述第二单向传动部驱使所述第二换挡部执行换挡动作,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挡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单向传动部相连的第一换挡轴(1),所述第一换挡轴(1)上设有具有多个档位的第一档位转毂(101);
所述换挡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换挡轴(1)之间的第一阻尼部,所述第一阻尼部用于阻止所述第一换挡轴(1)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挡轴(1)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档位转毂(101)的转动角度的第一检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换挡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换挡轴(1)套装设置的第二换挡轴(2),所述第二换挡轴(2)与所述第二单向传动部相连,所述第二换挡轴(2)上设有具有多个档位的第二档位转毂(201);
所述换挡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二换挡轴(2)之间的第二阻尼部,所述第二阻尼部用于阻止所述第二换挡轴(2)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换挡轴(2)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档位转毂(201)的转动角度的第二检测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挡部设有空挡和多个奇数档,所述第二换挡部设有空挡和多个偶数档,所述第一换挡部或所述第二换挡部上设有倒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的动力输出端设有行星减速器,且所述行星减速器的齿圈(13)固定设置;
所述第一换挡部和所述第二换挡部均与所述行星减速器的行星架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架上设有传动套(9),所述第一单向传动部为设于所述传动套(9)内部的第一单向离合器(4),且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4)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一换挡部上,所述第一单向离合器(4)的外圈与所述传动套(9)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架上设有传动套(9),所述第二单向传动部为设于所述传动套(9)内部的第二单向离合器(3),且所述第二单向离合器(3)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二换挡部上,所述第二单向离合器(3)的外圈与所述传动套(9)相连。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上设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挡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491298.XA CN116464773A (zh) | 2023-05-04 | 2023-05-04 | 换挡装置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491298.XA CN116464773A (zh) | 2023-05-04 | 2023-05-04 | 换挡装置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464773A true CN116464773A (zh) | 2023-07-21 |
Family
ID=87182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491298.XA Pending CN116464773A (zh) | 2023-05-04 | 2023-05-04 | 换挡装置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464773A (zh) |
-
2023
- 2023-05-04 CN CN202310491298.XA patent/CN116464773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75623B (zh) | 用于车辆的传动装置 | |
CN104755806A (zh) | 用于速度变换传动装置的传动装置 | |
US20140038762A1 (en) | Transmission for a vehicle | |
CN103883687A (zh) | 集成有低速范围的多级变速器 | |
CN103291863B (zh) | 自动变速器及具有该自动变速器的车辆 | |
CN104595433A (zh) | 多级变速器 | |
US20080227576A1 (en) | Device for Power Transmission Between a Heat Engine Output and an Axle Shaft and Related Power Transmission Method | |
US11067168B2 (en) |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for vehicle | |
WO2021073184A1 (zh) | 无动力中断的两挡变速电桥驱动系统 | |
WO2019129208A1 (zh) | 变速器、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 |
CN112776598A (zh) | 两挡变速的电桥驱动系统 | |
CN107269782A (zh) | 机械齿轮式无级自动变速器 | |
CN103256351B (zh) | 多离合器变速装置 | |
JPH0712755Y2 (ja) | 車輌の伝動装置 | |
CN110030356B (zh) | 一种基于锥齿轮的三档电动汽车自动变速器 | |
CN215552500U (zh) | 一种双电机动力系统及汽车 | |
US9435402B2 (en) | Planetary gear train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s | |
US9347527B2 (en) | Planetary gear train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 |
CN206306824U (zh)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 | |
CN219975319U (zh) | 换挡装置及车辆 | |
CN209756788U (zh) | 一种集成式三档电驱动系统 | |
CN110039992A (zh) | 电桥驱动系统和交通工具 | |
CN116464773A (zh) | 换挡装置及车辆 | |
WO2011064985A1 (ja) | 動力伝達装置 | |
JP4830702B2 (ja) | 車両用変速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