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39129A - 一种割青留桩鉴定多年生稻分离世代材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割青留桩鉴定多年生稻分离世代材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39129A
CN116439129A CN202310388549.1A CN202310388549A CN116439129A CN 116439129 A CN116439129 A CN 116439129A CN 202310388549 A CN202310388549 A CN 202310388549A CN 116439129 A CN116439129 A CN 1164391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leaves
leaving
perennial
g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885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涛
胡凤益
侯再芬
杨天海
黄光福
张石来
张静
陈柏原
穆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Crops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Station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Crops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St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Crops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Station filed Critical Guizhou Crops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Station
Priority to CN2023103885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391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39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391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04Processes of selection involving genotypic or phenotypic markers; Methods of using phenotypic markers for sel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01G22/22Ric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年生稻品种选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割青留桩鉴定多年生稻分离世代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割青留桩鉴定多年生稻分离F2材料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年生稻品种选育困难、操作难度大的技术问题。割青留桩,移栽后的秧苗生长至六月至七月孕穗拔节至抽穗期进行割青,留桩高度5cm‑10cm,割青时确保要割掉所有分化的幼穗,割青留桩后的再生稻会继续生长,直至黄熟;鉴定该单株是否具有多年生稻地下茎基因,通过数单蘖叶片数,进行判断,叶片数5叶以下的单株材料为不带地下茎的材料,一般叶片数6叶以上的为带地下茎的多年生材料,选择单蘖叶片数在8叶‑10叶的品种材料继续繁殖,通过加代至F8代,确定所选育的品种材料为多年生稻新品种。

Description

一种割青留桩鉴定多年生稻分离世代材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年生稻品种选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割青留桩鉴定多年生稻分离世代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年生稻品种选育一般采用分子标记基因辅助选育方法进行,但许多育种家并没有很好的育种手段,无法快速高效的筛选出多年生稻品种。
另外,这种采用分子标记基因辅助选育方法技术要求较高,且操作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割青留桩鉴定多年生稻分离世代材料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年生稻品种选育困难、操作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一些实施方案包括:
一种割青留桩鉴定多年生稻分离世代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育苗种子,其中,所述育苗种子选用云南大学利用长雄野生稻培育的粳型多年生稻品种与籼型常规稻进行杂交获得的F1代种子次年单苗移栽种植后生产的F2代种子;
确定播种环境,其中,所述播种环境具备割青留桩后的作物第二季正常收获种子;
育秧,在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对所述育苗种子进行播种,在所述播种环境中单苗移栽;
割青留桩,移栽后的秧苗生长至六月至七月孕穗拔节至抽穗期进行割青,留桩高度5cm-10cm,割青时确保要割掉所有分化的幼穗,割青留桩后的再生稻会继续生长,直至黄熟;
鉴定,割青留桩后再生稻单蘖叶片数在6叶以上的单株,且生育期较长、叶片数均在6叶以上为多年生稻;
筛选,对鉴定后的多年生稻选择株高适中、穗子较大、单蘖叶片数为8叶-10叶的单株进行种子收获。
作为优选,所述云南大学利用长雄野生稻培育的粳型多年生稻品种与籼型常规稻进行杂交获得的F1代种子次年单苗移栽种植后生产的F2代种子,籼型常规稻为母本,粳型多年生稻为父本。
作为优选,所述播种环境的全年积温超过5000℃。
作为优选,所述播种环境为中亚热带地区以及南亚热带地区。
作为优选,所述筛选,对鉴定后的多年生稻选择株高适中、穗子较大的单株进行种子收获,每份收获单株选择10个至20个株系。
作为优选,所述筛选,对鉴定后的多年生稻选择株高适中、穗子较大的单株进行种子收获中,在收获的同时备注收获单株的编号和性状,加代直至F8代,所选的品种为多年生稻品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选用云南大学利用长雄野生稻培育的粳型多年生稻品种与籼型常规稻进行杂交获得的F1代种子次年单苗移栽种植后生产的F2代种子,F2代种子直接播种,在年积温超过5000℃的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地区,采用与当地水稻相同的种植方式,单苗移栽,在分离品种材料孕穗拔节至抽穗期后进行割青,通过利用多年生稻品种发达的地下茎,鉴定该单株是否具有多年生稻地下茎基因,通过数单蘖叶片数,进行判断,叶片数5叶以下的单株材料为不带地下茎的材料,叶片数6叶以上的为带地下茎的多年生品种材料,宜选择单株叶片数在8叶-10叶的材料继续繁殖,通过加代至F8代,最终确定所选育的品种材料为多年生稻新品种。
本发明提供的鉴定方法可以由育种人员自行操作不需要其它领域的相关技术,仅需要对种子进行栽后割青留桩即可完成操作,因此,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鉴定、选育具有成本低、精度高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示出的具体实施方案旨在作为本发明主题技术的各种配置的描述,并且,不旨在表示本发明主题技术可被实践的唯一配置。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具体的细节旨在提供对本发明主题技术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清楚和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主题技术不限于本文示出的具体细节,并且,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
一种割青留桩鉴定多年生稻分离世代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育苗种子,其中,所述云南大学利用长雄野生稻培育的粳型多年生稻品种与籼型常规稻进行杂交获得的F1代种子次年单苗移栽种植后生产的F2代种子;
确定播种环境,其中,所述播种环境具备割青留桩后的作物第二季正常收获种子;
育秧,在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对所述育苗种子进行播种,在所述播种环境中单苗移栽;
割青留桩,移栽后的秧苗生长至六月至七月孕穗拔节至抽穗期进行割青,留桩高度5cm-10cm,割青时确保要割掉所有分化的幼穗,割青留桩后的再生稻会继续生长,直至黄熟;
鉴定,割青留桩后再生稻单蘖叶片数在6叶以上的单株,且生育期较长、叶片数均在6叶以上为多年生稻;
筛选,对鉴定后的多年生稻选择株高适中、穗子较大、单株叶片数在8叶-10叶的单株进行种子收获,加代直至F8代,最终选育的品种为多年生稻品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云南大学利用长雄野生稻培育的粳型多年生稻品种与籼型常规稻进行杂交获得的F1代种子次年单苗移栽种植后生产的F2代种子,籼型常规稻为母本,粳型多年生稻为父本。
所述播种环境的全年积温超过5000℃。
所述播种环境为中亚热带地区以及南亚热带地区。
所述割青留桩中,移栽后的秧苗生长至孕穗拔节至抽穗期进行割青。
所述筛选,对鉴定后的多年生稻选择株高适中、穗子较大、单蘖叶片数8叶-10叶的单株进行种子收获,每份收获单株选择10个至20个株系。
所述筛选,对鉴定后的多年生稻选择株高适中、穗子较大、单蘖叶片数8叶-10叶的单株进行种子收获中,在收获的同时备注收获单株的编号和性状,加代直至F8代,所选的品种为多年生稻品种。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例中:
播种环境一般选择在年积温超过5000℃的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确保割青留桩后的第二季可正常收获种子。当地降水量不足时,可以采用人工灌溉的方法对移栽后的秧苗进行灌溉。
种子一般选择用多年生稻23、云大25等粳型多年生稻品种与籼型常规稻进行杂交,籼型常规稻为母本,多年生稻为父本,当年杂交的种子F1代种子次年单苗移栽种植收获的F2代种子;
育苗时参照当地水稻种植方式,在正常育秧季节育秧,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单苗移栽,水稻品种材料在次年六月至七月孕穗拔节至抽穗期,进行割青,留桩高度5cm-10cm,割青时确保要割掉所有分化的幼穗。
割青留桩后的再生稻会继续生长,直至黄熟。此时对再生稻的生长参数进行鉴定,再生稻单蘖叶片数在3-5叶的单株,且生育期较短的,一般是通过倒数几个节上生长出来的,说明没有从新构建根系生长系统,不带地下茎。
再生稻单蘖叶片数在6叶以上的单株,且生育期较长的,且叶片数也基本一致,说明该株由地下茎发芽生长而来,对该类型株高适中、穗子较大、单蘖叶片数8叶-10叶的单株进行种子收获,备注好编号、相关性状,一般每份选择10-20个株系,加代直至F8代,所选的品种为多年生稻品种。
循环操作上述步骤,F3代后可确定具有地下茎的品种材料,通过加代至F8代,所选育的品种为多年生稻新品种。
以上对本发明主题技术方案以及相应的细节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介绍仅是本发明主题技术方案的一些实施方案,其具体实施时也可以省去部分细节。
另外,在以上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多个实施方案存在组合实施的可能,各种组合方案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需求自由结合实施上述实施方案,以获得更佳的应用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本发明主题技术方案时,可以根据本发明的主题技术方案获得其它细节配置,显而易见地,这些细节在不脱离本发明主题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这些细节仍属于本发明主题技术方案涵盖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割青留桩鉴定多年生稻分离世代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育苗种子,其中,所述育苗种子选用云南大学利用长雄野生稻培育的粳型多年生稻品种与普通籼型常规稻杂交稻F1代种子次年单苗移栽种植后生产的F2代种子;
确定播种环境,其中,所述播种环境具备割青留桩后的作物第二季正常收获种子;
育秧,在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对所述育苗种子进行播种,在所述播种环境中单苗移栽;
割青留桩,移栽后的秧苗生长至六月至七月孕穗拔节至抽穗期进行割青,留桩高度5cm-10cm,割青时确保要割掉所有分化的幼穗,割青留桩后的再生稻会继续生长,直至黄熟;
鉴定,割青留桩后再生稻单蘖叶片数在6叶以上的单株,且生育期较长、叶片数均在6叶以上为多年生稻;
筛选,对鉴定后的多年生稻选择株高适中、穗子较大、单蘖叶片数为8叶-10叶的单株进行种子收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青留桩鉴定多年生稻分离世代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南大学利用长雄野生稻培育的粳型多年生稻品种与籼型常规稻进行杂交获得的F1代种子次年单苗移栽种植后生产的F2代种子,籼型常规稻为母本,粳型多年生稻为父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青留桩鉴定多年生稻分离世代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环境的全年积温超过5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青留桩鉴定多年生稻分离世代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环境为中亚热带地区以及南亚热带地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青留桩鉴定多年生稻分离世代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对鉴定后的多年生稻选择株高适中、穗子较大、单蘖叶片数在8叶-10叶的单株进行种子收获,每份收获单株选择10个至20个株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青留桩鉴定多年生稻分离世代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对鉴定后的多年生稻选择株高适中、穗子较大、单蘖叶片数在8叶-10叶的单株进行种子收获中,在收获的同时备注收获单株的编号和性状,加代直至F8代,所选的品种为多年生稻品种。
CN202310388549.1A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割青留桩鉴定多年生稻分离世代材料的方法 Pending CN1164391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8549.1A CN116439129A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割青留桩鉴定多年生稻分离世代材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8549.1A CN116439129A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割青留桩鉴定多年生稻分离世代材料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39129A true CN116439129A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33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88549.1A Pending CN116439129A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割青留桩鉴定多年生稻分离世代材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3912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8879A (en) * 1990-07-11 1992-10-27 Ring Around Products, Inc. Hybrid rice production utilizing perennial male sterile rice plants
CN101999312A (zh) * 2010-09-16 2011-04-06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多年生水稻自然越冬稻蔸及其活力鉴定方法
CN106342679A (zh) * 2016-08-24 2017-01-25 云南大学 一种多年生稻的育种方法及应用
CN109964764A (zh) * 2019-04-04 2019-07-05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一种多年生稻的控水施肥栽培方法
CN110178667A (zh) * 2019-04-04 2019-08-30 云南大学 一种多年生稻的栽培方法
CN112715349A (zh) * 2020-12-31 2021-04-30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多年生型水稻雌性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8879A (en) * 1990-07-11 1992-10-27 Ring Around Products, Inc. Hybrid rice production utilizing perennial male sterile rice plants
CN101999312A (zh) * 2010-09-16 2011-04-06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多年生水稻自然越冬稻蔸及其活力鉴定方法
CN106342679A (zh) * 2016-08-24 2017-01-25 云南大学 一种多年生稻的育种方法及应用
CN106688878A (zh) * 2016-08-24 2017-05-24 云南大学 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方法
CN109964764A (zh) * 2019-04-04 2019-07-05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一种多年生稻的控水施肥栽培方法
CN110178667A (zh) * 2019-04-04 2019-08-30 云南大学 一种多年生稻的栽培方法
CN112715349A (zh) * 2020-12-31 2021-04-30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多年生型水稻雌性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廉小平等: "长雄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发掘与利用", 遗传, vol. 45, no. 09, pages 756 - 780 *
王国法等: "杂交水稻的再生特性及其饲粮模式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vol. 07, no. 05, pages 352 - 354 *
郭嗣斌等: "小粒野生稻与栽培稻远缘杂交回交一代植株的大量获得及性状鉴定", 第1届中国杂交水稻大会论文集, no. 1, pages 537 - 540 *
郭守耕等: "作物栽培", vol. 1, 31 October 1984,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pages: 92 - 9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1303B (zh) 高产玉米的种植方法
CN101743902B (zh)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近等基因系的构建与单交种生产技术
Yakushiji et al. Ceratocystis canker resistance in BC1 populations of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of fig (Ficus carica) and F. erecta
CN104542254B (zh) 一种亚热带地区促进木薯开花杂交育种方法
JP3774865B2 (ja) 甘蔗の苗用枝茎の栽培生産法
Patricio et al. Adaptability and horticul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different moringa accessions in Central Philippines
CN103039235A (zh) 一种“江甜1号”甜叶菊老根繁苗方法
CN100435624C (zh) 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和核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CN111436364A (zh) 一种节水抗旱稻三系不育系培育方法
CN107318640B (zh) 一种利用野生薏苡选育多年生饲用薏苡的方法
Drost Swiss chard in the garden
CN104718942A (zh) 一种通过类型搭配提高草果群体产量的方法
Xue et al. TWO NEW RED-FLOWERED STRAWBERRY CULTIVARS'PINK BEAUTY'AND'PRETTY BEAUTY'
CN105075854A (zh) 一种早熟、抗病青花菜的育种方法
CN104521739A (zh) 一种杂交玉米种子选育方法
CN108739363A (zh) 一种高效选育抗旱高产水稻育种材料的方法
CN116439129A (zh) 一种割青留桩鉴定多年生稻分离世代材料的方法
JP2008131937A (ja) トマトの栽培方法
CN103960125B (zh) 青刈类苏丹草新种质的选育方法
CN113892428A (zh) 一种冬小麦异地加代繁育方法
CN113455380A (zh) 一种耐盐高油高油酸花生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8552047B (zh) 一种高香且氮素高效利用的烤烟的选育方法
Dhall Punjab Kheera Hybrid-11 (PKH-11): A new hybrid of parthenocarpic gynoecious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 for poly-net house cultivation
Manning Impact of time of sowing, temperature and irrigation on faba bean (Vicia faba) productivity in northern NSW
CN111528025B (zh) 一种缩短马铃薯育种年限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