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27276A - 一种装配式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27276A
CN116427276A CN202310326963.XA CN202310326963A CN116427276A CN 116427276 A CN116427276 A CN 116427276A CN 202310326963 A CN202310326963 A CN 202310326963A CN 116427276 A CN116427276 A CN 116427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anchor beam
prestress
anchoring structure
steel str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269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李
王志金
曾国胜
张义
高攀
汤泽炫
梁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2696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272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27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272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14Towers; Anchors ; Connection of cables to bridge parts; Saddle suppo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16Suspension cables; Cable clamps for suspension cables ; Pre- or post-stressed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结构,属于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技术领域,包括底座、若干根预应力钢绞线、若干个预埋件、锚梁和转接箱,预应力钢绞线和预埋件竖向预埋在锚锭的内部,预埋件的顶面与底座焊接固定,锚梁设置在两个底座的上方,转接箱设置在锚梁中部的顶端,转接箱上设置有拉杆,拉杆的顶部设置有转向轮。本发明采用预应力钢绞线将底座、锚梁、锚垫板与锚锭紧密连接,保证锚固结构连接牢固,提高锚固结构的安全性;通过转接箱将拉杆与锚梁连接,使用销轴连接牢固,使锚固结构易于调整,且锚固结构可以适应承重索的角度,使得吊装系统可以在吊装过程中保持稳定,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结构。
背景技术
缆索吊装系统是一种大型吊装设备,广泛应用于大跨径拱桥施工,承重索作为吊装系统的主要承载材料,其锚固性能直接决定缆索吊吊装系统的吊装能力和安全性能。在传统的锚固结构中,常常使用焊接、螺栓等方法来固定缆索。这些方法虽然能够达到锚固的效果,但是固定效果和稳定性都有所欠缺,焊接和螺栓可能会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疲劳和松动,导致锚固结构不牢固,从而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在现有的承重索吊装系统中,除了采用钢索或钢缆作为主要承载材料,还有采用钢板、钢梁等钢材结构作为主要承载材料,使用上述承载材料会存在锚固结构不够牢固、重量较大、难以现场安装等问题,同时,还存在锚固结构难以调整、角度有限等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装配式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结构,解决现有吊装系统的锚固结构不牢固、难以调整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锚固结构连接牢固且锚固结构易于调整,提高了吊装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结构,包括底座、若干根预应力钢绞线、若干个预埋件、锚梁和转接箱,预应力钢绞线和预埋件竖向预埋在锚锭的内部,预埋件的顶面与底座焊接固定,锚梁设置在两个底座的上方,转接箱设置在锚梁中部的顶端,转接箱上设置有拉杆,拉杆的顶部设置有转向轮。
进一步地,预应力钢绞线设置在预埋件的中间,且预应力钢绞线的一端伸出锚锭,预应力钢绞线与预埋件一体浇筑预埋。
进一步地,锚梁横向设置在两个底座的上方,预应力钢绞线贯穿底座和锚梁的一端,底座和锚梁通过预应力钢绞线固定,且锚梁两端的底部分别与底座的顶部通过外部高强螺栓栓接,锚梁与底座设置为可拆卸装置,锚梁两端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锚垫板。
进一步地,预应力钢绞线贯穿锚垫板,锚梁和锚垫板通过预应力钢绞线固定,且锚梁的顶部与锚垫板通过外部螺栓固定连接,锚梁与锚垫板设置为可拆卸装置。
进一步地,转接箱通过外部销轴与锚梁固定连接,转接箱通过外部销轴与拉杆的底部固定连接,转接箱与锚梁及转接箱与拉杆均设置为可拆卸装置。
进一步地,转向轮通过外部销轴与拉杆的顶部固定连接,转向轮与拉杆设置为可拆卸装置,转向轮用于锚固承重索。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预应力钢绞线将底座、锚梁、锚垫板与锚锭紧密连接,保证锚固结构连接牢固,提高锚固结构的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锚固结构不牢固,从而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转接箱将拉杆与锚梁连接,使用销轴连接牢固,使锚固结构易于调整,且锚固结构可以适应承重索的角度,使得吊装系统可以在吊装过程中保持稳定,提高工作效率,解决现有技术中锚固结构难以调整、角度有限等问题。
3、本发明采用预应力钢绞线对锚梁和锚碇进行牢固连接,确保吊装系统承重稳定,同时使得吊装系统可以适应不同的承重索拉力大小。
4、本发明的底座、锚梁、锚垫板、转接箱、拉杆和转向轮之间通过螺栓或者销轴连接,使锚固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易于维护和调整的优点,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锚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锚碇、锚梁、底座和锚垫板连接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锚梁、转接箱、拉杆和转向轮连接的示意图。
附图中,1-底座,2-预应力钢绞线,3-预埋件,4-锚梁,5-转接箱,6-锚锭,7-拉杆,8-转向轮,9-锚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
如图1-3所示,一种装配式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结构,包括底座1、若干根预应力钢绞线2、若干个预埋件3、锚梁4和转接箱5,预应力钢绞线2和预埋件3竖向预埋在锚锭6的内部,预埋件3的顶面与底座1焊接固定,锚梁4设置在两个底座1的上方,转接箱5设置在锚梁4中部的顶端,转接箱5上设置有拉杆7,拉杆7的顶部设置有转向轮8。本发明采用预应力钢绞线2将底座1和锚梁4与锚锭6紧密连接,保证锚固结构连接牢固,提高锚固结构的安全性;通过转接箱5将拉杆7与锚梁4连接,使用外部销轴连接牢固,使锚固结构易于调整,且锚固结构可以适应承重索的角度,使得吊装系统可以在吊装过程中保持稳定,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2所示,预应力钢绞线2设置在预埋件3的中间,且预应力钢绞线2的一端伸出锚锭6,预应力钢绞线2与预埋件3一体浇筑预埋。锚梁4横向设置在两个底座1的上方,预应力钢绞线2贯穿底座1和锚梁4的一端,底座1和锚梁4通过预应力钢绞线2固定,且锚梁4两端的底部分别与底座1的顶部通过外部高强螺栓栓接,锚梁4与底座1设置为可拆卸装置,锚梁4两端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锚垫板9。底座1是整个吊装系统的基础,需要保证锚固结构牢固,能够承受吊装系统中其他部件的重量和承重索的拉力。底座1通过与锚锭6上的预埋件3焊接固定,可以使整个吊装系统更加稳定,底座1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可以设置为圆形、方形、椭圆形等。预应力钢绞线2贯穿锚垫板9,锚梁4和锚垫板9通过预应力钢绞线2固定,且锚梁4的顶部与锚垫板9通过外部螺栓固定连接,锚梁4与锚垫板9设置为可拆卸装置。锚梁4利用外部高强螺栓栓接在两个底座4的上面,为其提供附加保险作用,但是其主要受力是预应力钢绞线2施加预应力,在锚梁4的顶部设置锚垫板9,用预应力钢绞线2施加预应力使之与锚锭6牢固连接。预应力钢绞线2的根数和张拉力大小根据承重索拉力大小布置,保证锚固结构连接牢固,锚梁4和锚垫板9的实现方式可以保证锚固结构是我强度和稳定性。本发明采用预应力钢绞线2将底座1、锚梁4、锚垫板9与锚锭6紧密连接,保证锚固结构连接牢固,提高锚固结构的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锚固结构不牢固,从而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的问题。
如图3所示,转接箱5通过外部销轴与锚梁4固定连接,转接箱5通过外部销轴与拉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转接箱5与锚梁4及转接箱5与拉杆7均设置为可拆卸装置。转接箱5设置在锚梁4中部的顶端,且转接箱5连接拉杆7和锚梁4,转接5通过外部销轴与锚梁4连接,具备良好的自适应角度性能,能够适应不同承重索安装过程中的角度变化,转接箱5的设置考虑了转动的摩擦力,以及连接件的强度和耐久性。转向轮8通过外部销轴与拉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转向轮8与拉杆7设置为可拆卸装置,转向轮8用于锚固承重索。拉杆7和转向轮8是连接承重索和锚梁4的重要部件,具备高强度和耐磨性,拉杆7与锚梁4通过转接箱5用销轴连接,销轴连接牢固并可以自适应承重索的角度。本发明通过转接箱5将拉杆7与锚梁4连接,使用外部销轴连接牢固,使锚固结构易于调整,且锚固结构可以适应承重索的角度,使得吊装系统可以在吊装过程中保持稳定,提高工作效率,解决现有技术中锚固结构难以调整、角度有限等问题。
操作步骤:
1、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测量出锚锭的位置,并将预埋件和预应力钢绞线按照设计位置及要求预埋到锚锭上;
2、将底座与锚锭上的预埋件焊接连接,将锚梁按照设计要求横向安装在底座上通过螺栓栓接牢固,确保锚梁与底座连接牢固;
3、安装锚垫板在锚梁两端的上面,布置预应力钢绞线,通过调整钢绞线的根数和张拉力大小来保证连接牢固;
4、在锚梁中部的顶端安装转接箱,转接箱与锚梁销轴连接,在转接箱上安装拉杆,并将拉杆与转接箱用销轴连接;
5、将转向轮通过销轴与拉杆的顶部连接,承重索利用绳卡锚固在转向轮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装配式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若干根预应力钢绞线(2)、若干个预埋件(3)、锚梁(4)和转接箱(5),预应力钢绞线(2)和预埋件(3)竖向预埋在锚锭(6)的内部,预埋件(3)的顶面与底座(1)焊接固定,锚梁(4)设置在两个底座(1)的上方,转接箱(5)设置在锚梁(4)中部的顶端,转接箱(5)上设置有拉杆(7),拉杆(7)的顶部设置有转向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应力钢绞线(2)设置在预埋件(3)的中间,且预应力钢绞线(2)的一端伸出锚锭(6),预应力钢绞线(2)与预埋件(3)一体浇筑预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锚梁(4)横向设置在两个底座(1)的上方,预应力钢绞线(2)贯穿底座(1)和锚梁(4)的一端,底座(1)和锚梁(4)通过预应力钢绞线(2)固定,且锚梁(4)两端的底部分别与底座(1)的顶部通过外部高强螺栓栓接,锚梁(4)与底座(1)设置为可拆卸装置,锚梁(4)两端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锚垫板(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应力钢绞线(2)贯穿锚垫板(9),锚梁(4)和锚垫板(9)通过预应力钢绞线(2)固定,且锚梁(4)的顶部与锚垫板(9)通过外部螺栓固定连接,锚梁(4)与锚垫板(9)设置为可拆卸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转接箱(5)通过外部销轴与锚梁(4)固定连接,转接箱(5)通过外部销轴与拉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转接箱(5)与锚梁(4)及转接箱(5)与拉杆(7)均设置为可拆卸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向轮(8)通过外部销轴与拉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转向轮(8)与拉杆(7)设置为可拆卸装置,转向轮(8)用于锚固承重索。
CN202310326963.XA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装配式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结构 Pending CN1164272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26963.XA CN116427276A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装配式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26963.XA CN116427276A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装配式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27276A true CN116427276A (zh) 2023-07-14

Family

ID=87080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26963.XA Pending CN116427276A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装配式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2727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99694U (zh) * 2014-02-14 2014-07-09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一种缆索起重机承重索或风缆预应力锚固装置
KR102023885B1 (ko) * 2019-03-06 2019-09-23 (주)관수이앤씨 앵커블록 일체형 포크형 정착장치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12616114U (zh) * 2020-05-04 2021-02-26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缆索吊承重索与锚固梁的活动式连接结构
CN113073554A (zh) * 2021-03-08 2021-07-06 中国葛洲坝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陡峭边坡上的大吨位锚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684759A (zh) * 2021-09-09 2021-11-23 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缆索吊机主索与锚碇预应力锚固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99694U (zh) * 2014-02-14 2014-07-09 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一种缆索起重机承重索或风缆预应力锚固装置
KR102023885B1 (ko) * 2019-03-06 2019-09-23 (주)관수이앤씨 앵커블록 일체형 포크형 정착장치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12616114U (zh) * 2020-05-04 2021-02-26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缆索吊承重索与锚固梁的活动式连接结构
CN113073554A (zh) * 2021-03-08 2021-07-06 中国葛洲坝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陡峭边坡上的大吨位锚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684759A (zh) * 2021-09-09 2021-11-23 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缆索吊机主索与锚碇预应力锚固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0791B (zh) 一种装配式大悬挑钢结构
CN108342982B (zh) 一种混合组合梁斜拉桥缆索吊机承重索梁端自锚结构
CN110042767B (zh) 一种缆索吊装系统的扣索锚固方法
CN111441256A (zh) 一种用于带球头拉杆的吊索与底座连接的张拉结构
CN101672015B (zh) 多锚杆液压锚固装置
CN212104064U (zh) 一种基于锚杆的锚索张拉安装装置
CN113684759A (zh) 缆索吊机主索与锚碇预应力锚固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01945464U (zh) 钢结构分配梁式双线整孔箱梁静载试验装置
CN111395210B (zh) 一种用体外预应力筋提高桁架梁桥承载能力的方法
CN105586826A (zh) 一种混凝土系杆拱桥吊杆下锚端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621476U (zh) 一种节段预制盖梁悬臂拼装施工装置
CN210507177U (zh) 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
CN116427276A (zh) 一种装配式缆索吊装系统承重索预应力锚固结构
CN215925647U (zh) 一种用于塔扣合一的拱肋扣索锚固梁
CN103981807B (zh) 一种无牛腿钢锚梁
CN212452304U (zh) 一种用于带球头拉杆的吊索与底座连接的张拉结构
CN212153150U (zh) 一种桥梁整体加固装置
CN111254827B (zh) 一种斜拉索与桥塔锚固构造及制造方法
CN210712562U (zh) 斜拉桥现浇塔柱施工塔吊体系
CN112283045A (zh) 一种构架式体外预应力抗疲劳钢塔架结构
CN101200876A (zh) 后锚索法架设第二孔大跨度钢梁
CN114457670B (zh) 一种回转锚固主缆地锚式悬索桥及建造方法
CN110761196A (zh) 可调式猫道锚固连接装置
CN220382981U (zh) 一种跨山沟悬索式光伏支架
CN220156461U (zh) 一种柔性索光伏跟踪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