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07177U - 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07177U
CN210507177U CN201921087504.6U CN201921087504U CN210507177U CN 210507177 U CN210507177 U CN 210507177U CN 201921087504 U CN201921087504 U CN 201921087504U CN 210507177 U CN210507177 U CN 210507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ing
prestress
concrete bridge
steering
steering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875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煜
柴生波
周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0875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07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07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071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和加固方法;所述加固装置包括预应力张拉绳,用于对混凝土桥梁的梁体施加竖向压应力;转向传力装置,用于引导所述预应力张拉绳沿混凝土桥梁的延伸方向呈S型布设,所述转向传力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转向传力装置在混凝土桥梁的腹板上沿混凝土桥梁的延伸方向呈上下两排布设。能够减少预应力的损失以提高加固效果,并简化了施工。

Description

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我国建设了大量桥梁,其中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随着桥梁服役年限的增长,相当一部分桥梁存在病害。其中混凝土梁体裂缝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病害,腹板斜裂缝主要是由于剪应力、主拉应力作用下产生,腹板斜裂缝产生后会使得结构的抗剪承载力降低,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及耐久性。
现有的桥梁加固方法有增大截面、粘贴钢板或纤维增强复合(FRP)材料、体外预应力法等。增大截面法会增加结构自重,并且对结构的既有受力状态改善不大;粘贴钢板或FRP材料仅仅能承担部分活载作用下的受力,对梁体的受力状态改善也有限。体外预应力可以改变梁体的应力状态,腹板施加竖向预应力可以减小腹板主拉应力,提高结构抗剪承载力,对于防止腹板斜裂缝的产生及扩展具有重要作用。
申请号201610225077.8的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箱形梁桥主梁腹板斜裂缝加固结构,在发生斜裂缝段的主梁腹板的两外侧面上增设锚固块,在锚固块上安装由精轧螺纹钢筋构成的体外竖向预应力钢筋。
现有的腹板体外预应力加固措施具有以下缺陷:1.腹板沿桥梁长度方向延伸范围大,施加竖向体外预应力需逐根多次张拉,施工复杂。且后张拉的预应力会对已张拉的产生影响,各根预应力之间拉力难以均衡。2.由于腹板高度不大,导致预应力束较短,预应力容易损失,影响加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以及一种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方法。减少预应力的损失以提高加固效果,并简化了施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包括预应力张拉绳,用于对混凝土桥梁的梁体施加竖向压应力;转向传力装置,用于引导所述预应力张拉绳沿混凝土桥梁的延伸方向呈S型布设,所述转向传力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转向传力装置在混凝土桥梁的腹板上沿混凝土桥梁的延伸方向呈上下两排布设。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锚固装置,用于锚固所述预应力张拉绳的端头,所述锚固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锚固装置位于下排转向传力装置一端的外侧,另一个所述锚固装置位于下排转向传力装置另一端的外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向传力装置包括:固定钢板,用于定位在所述混凝土桥梁腹板的外表面;转向杆,用于固定在所述固定钢板上;转向套筒,用于与所述转向杆形成转动配合以引导所述预应力张拉绳的张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向杆上安装有防止所述转向套筒脱落的防脱螺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向套筒的外壁设置有用于避免所述预应力张拉绳脱落的定位凹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锚固装置包括:锚固钢板,用于定位在所述混凝土桥梁腹板的外表面;锚固筒,其固定在所述锚固钢板上;夹片锚具,用于实现对所述预应力张拉绳的张拉和锚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锚固筒的内孔为与所述夹片锚具的形状相适配的圆台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锚固筒在所述锚固钢板上为倾斜布设,所述锚固筒的倾斜方向与所述预应力张拉绳的倾斜方向相一致。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组装转向传力装置:在固定钢板上打孔形成第一定位孔,并将转向杆焊接在所述固定钢板上,然后在转向杆上安装转向套筒和防脱螺母;
步骤二、组装锚固装置:在固定钢板上打孔形成第二定位孔,将锚固筒焊接在锚固钢板上;
步骤三、安装多个转向传力装置:在混凝土桥梁的腹板上打上下两排第一安装孔,两排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混凝土桥梁的延伸方向布设,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依次穿过固定钢板上的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从而将转向传力装置安装在混凝土桥梁的腹板上;
步骤四、安装两个锚固装置:在下排第一安装孔的两头外侧分别打第二安装孔,通过第二锚固螺栓依次穿过锚固钢板上的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从而将锚固装置安装在混凝土桥梁的腹板上;
步骤五、安装预应力张拉绳:预应力张拉绳的一端固定在一个锚固装置的锚固筒内的夹片锚具上,预应力张拉绳的另一端依次呈S型绕过多个所述转向传力装置上的转向套筒,最后从另一个锚固装置的锚固筒内的夹片锚具中穿出;
步骤六、张拉预应力张拉绳:对张拉预应力张拉绳的一端施加张拉力,预应力张拉绳带动转向套筒绕转向杆转动,从而对混凝土桥梁的梁体施加均匀的竖向压应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锚固筒的内孔为与所述夹片锚具的形状相适配的圆台形;当张拉所述预应力张拉绳时,向下拉动所述预应力张拉绳时,所述预应力张拉绳带动夹片锚具脱离与所述锚固筒内孔孔壁的配合;当松开所述预应力张拉绳时,所述夹片锚具回缩并与所述锚固筒内孔孔壁接触配合,从而实现对所述预应力张拉绳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预应力张拉绳对混凝土桥梁的梁体施加竖向压应力,多个转向传力装置能将钢丝绳的竖向拉力传递至梁体,对梁体施加竖向压应力,能有效减小腹板主拉应力,防止腹板斜裂缝的产生及扩展,减少了预应力的损失,提高了加固效果。这种预应力张拉绳S型的布设方式,巧妙的实现了通过张拉一端钢丝绳即可对腹板区域施加竖向预应力,避免多次张拉,施工操作简单方便。
2、通过一次张拉预应力张拉绳即可对桥梁产生竖向体外预应力,减少预应力的损失以提高加固效果,并且能够简化桥梁加固施工。
3、可通过调整上下排相邻两个加固装置之间的距离以调整预应力张拉绳的角度,调整两个加固装置支架的距离越小以使得预应力张拉绳的角度接近垂直时,预应力张拉绳的竖向张力越大。
4、采用定位凹槽,能够使得预应力张拉绳始终位于定位凹槽内,防止预应力张拉绳滑出转向套筒。
5、转向杆的端部设置的防脱螺帽能够防止转向套筒滑出转向杆,保证转向套筒始终绕所述转向杆转动。
6、由于张拉绳具有一定倾斜角度,因此能够提供一部分水平分力,对于预防正应力引起的梁体开裂具有有益效果。
7、后期若预应力有损失,则可以在锚固端重新张拉预应力,施工方便。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转向传力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转向传力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锚固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图1中锚固装置的立体图。
图6为图1中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2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转向传力装置; 2—预应力张拉绳; 3—锚固装置;
1a—固定螺栓; 4—腹板; 3a—锚固螺栓;
1b—固定钢板; 5—腹板开裂区; 3b—锚固钢板;
1c—固定螺帽; 5a—腹板裂缝 3c—锚固螺帽;
1d—转向杆; 6—桥墩; 3d—锚固筒;
1e—防脱螺帽; 7—梁体。 3da—内孔;
1f—转向套筒; 3e—夹片锚具。
1g—定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包括多个转向传力装置1,以及预应力张拉绳2。
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依次穿过多个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多个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用于引导预应力张拉绳2沿着多个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的布置方向延伸,多个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呈上下两排布设,且上排的多个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设置在同一水水平线上,下排的多个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任意一个上排的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在竖直方向上对应下排的两个转向传力装置1的中间位置,同样的,任意一个下排的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在竖直方向上对应上排的两个转向传力装置的中间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排的任意相邻两个的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之间的间隔相等,下排的任意相邻两个的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之间的间隔相等,且两个所述间隔相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排的一个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在竖直方向上位于下排对应两个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的中间位置上,同样的,下排的一个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在竖直方向上位于上排对应两个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的中间位置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以倾斜角度α向上穿入上排的第一个转向传力装置1,上排的第一个转向传力装置1引导预应力张拉绳2以倾斜角度α向下穿入下排的第一个转向传力装置1,下排的第一个转向传力装置1引导预应力张拉绳2以倾斜角度α向上穿入上排的第二个转向传力装置1,依次类推直至预应力张拉绳2穿入下排或/上排最后一个转向传力装置1;从而使得预应力张拉绳2沿着上下两排多个转向传力装置1呈“S”形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倾斜角度α指的是预应力张拉绳2与竖直方向逐渐的夹角,所述倾斜角度α不宜大于15度,即绕过一根转向杆的预应力张拉绳2夹角(即2个倾斜角度α)不宜大于30度,以保证预应力张拉绳2具有足够的竖向分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以倾斜角度α向下穿入下排的第一个转向传力装置1,该预应力张拉绳2的布设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预应力张拉绳2的布设方式相同,预应力张拉绳2沿着上下两排多个转向传力装置1也呈“S”形布设。
所述倾斜角度α为同一个转向传力装置1上不同方向布设的预应力张拉绳2之间的夹角。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固装置还包括2个锚固装置3,2个所述锚固装置3分别用于锚固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的两端。
参见图1,2个所述锚固装置3设置在下排的多个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的两端,且2个所述锚固装置3与下排的多个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在同一水平线上,且锚固装置3与邻近的一个转向传力装置1之间的距离等于上述间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预应力张拉绳2的一端固定在一个锚固装置3内,预应力张拉绳2的另一端按照上述实施方式依次轮流穿过上排和下排的多个转向传力装置1,并且预应力张拉绳2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锚固装置3内,在将预应力张拉绳2张拉之后将预应力张拉绳2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个锚固装置3内。
参见图2-3,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例如包括固定钢板1b,所述固定钢板1b上设置有转向杆1d,例如所述固定钢板1b为矩形钢板,所述转向杆1d垂直设置在固定钢板1b一面的中心位置上;所述转向杆1d上套设有转向套筒1f,转向杆1d的端部设置有防脱螺帽1e,所述防脱螺帽1e用于放置转向套筒1f从转向杆1d上滑脱。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3,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例如还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固定在目标位置上。所述固定组件例如包括固定螺栓1a和固定螺帽1c;所述固定钢板1b上开设有多个开孔,所述固定螺栓1a从固定钢板1b具有转向杆1d的一面穿过开孔并插入目标位置上,固定螺栓1a的另一端设有螺丝,固定螺帽1c套入固定螺栓1a另一端的螺丝并旋紧以将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固定在目标位置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所述转向套筒1f上设置有定位凹槽1g,定位凹槽1g为转向套筒1f周向向下凹陷的一圈,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穿绕所述定位凹槽1g以实现预应力张拉绳2穿入转向传力装置1中,所述定位凹槽1g能够防止预应力张拉绳2从转向套筒1f上滑脱。
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穿绕所述定位凹槽1g,并且在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拉动时,转向套筒1f能够在转向杆1d上转动,减小了拉动预应力张拉绳2所需的力;仅靠转向套筒1f自己转动,预应力张拉绳2的内力会有损失,分布不均匀,可以通过人为对转向套筒1f进行依次调节。
参见图4-5,所述锚固装置3例如包括锚固钢板3b,所述锚固钢板3b上固定有锚固筒3d,锚固筒3d上开设有内孔3da,所述内孔3da为锚固筒3d上的通孔,所述内孔3da中插入有与所述内孔3da内轮廓相匹配的夹片锚具3e。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的一端穿过所述内孔3da内的夹片锚具3e,并且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的端头固定在夹片锚具3e内,夹片锚具3e的外壁与内孔3da的外部紧密贴合以将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固定在所述锚固筒3d内。
所述锚固筒3d在所述锚固钢板3b上的倾斜方向与上述倾斜角度α相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见图5,所述内孔3da为圆台形的通孔,相应的所述夹片锚具3e为与其匹配的圆台形结构;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的一端穿入所述内孔3da并穿入所述夹片锚具3e。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5,所述锚固装置1例如还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锚固装置3固定在目标位置上。所述固定组件例如包括锚固螺栓3a和固定螺帽3c;所述锚固钢板3b上开设有多个开孔,所述锚固螺栓3a从锚固钢板3b具有锚固筒3d的一面穿过开孔并插入目标位置上,锚固螺栓3a的另一端设有螺丝,锚固螺帽3c套入锚固螺栓3a另一端的螺丝并旋紧以将所述锚固装置3固定在目标位置上。
参见图6-7,所述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的使用方式例如为:建筑桥梁相邻两个桥墩6之间的腹板4上出现腹板裂缝5a,多个所述腹板裂缝5a形成腹板开裂区5,在所述腹板4上布设所述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参见图6,其中以腹板开裂区5为中心区域,在腹板4上沿着腹板开裂区5的两侧的方向(即腹板4沿着梁体7延伸的方向)固定布设上下两排多个转向传力装置1,并且在下排多个转向传力装置1的两端分别固定两个锚固装置3,形成图6所示的结构。
预应力张拉绳2的一端穿入其中一个锚固装置3的锚固筒3d上的内孔3da并进一步固定在夹片锚具3e上以将预应力张拉绳2的一端固定在该锚固装置3上;预应力张拉绳2朝上绕穿过上排第一个转向传力装置1的转向套筒1f上的定位凹槽1g内并改变预应力张拉绳2的方向朝下,预应力张拉绳2的另一端朝下穿绕下排第一个转向传力装置1的转向套筒1f上的定位凹槽1g内并改变预应力张拉绳2的方向朝上,依次类推,直至预应力张拉绳2的另一端穿绕过上排最后一个转向传力装置1并朝下固定在另一个锚固装置3上,奖夹片锚具3脱离与其对应的内孔3da然后将预应力张拉绳2进行张拉后,将夹片锚具3与其对应的内孔3da紧密贴合以将预应力张拉绳2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个锚固装置3上。
在该使用方法中,可将两个锚固装置3设置在上排多个转向传力装置1的两端,或将其中一个锚固装置3设置在上排多个转向传力装置1的一端,将另一个锚固装置3设置在下排多个转向传力装置1相对的另一端。
在该使用方法中,首先确定每一个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和每一个所述锚固装置3在腹板4上的位置,然后在对应的位置上打孔,所述孔对应该位置上的转向传力装置1的固定组件的固定螺栓1a,然后采用固定螺帽1c将该转向传力装置1固定在该位置上,或者,所述孔对应该位置上的锚固装置3的固定组件的锚固螺栓3a,然后采用锚固螺帽3c将该锚固装置固定在该位置上。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采用钢丝绳。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8,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方法,其例如包括:
步骤S1:组装转向传力装置1。按照上述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制成转向传力装置1,并且在固定钢板上打孔形成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用于穿过固定螺栓1a,然后将转向杆1d焊接固定在所述固定钢板1b上,然后在转向杆1d上安装转向套筒1f和防脱螺母1e,所述转向套筒1f周向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转向杆1d凹陷的定位凹槽1g。
步骤S2:组装锚固装置3。按照上述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制成锚固装置3,在固定钢板3b上打孔形成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用于穿过锚固螺栓3a,将锚固筒3d焊接在锚固钢板3b上,其中锚固筒3d的上开设有内孔3da,3da为锚固筒3d上的通孔,且内孔3da为圆台形,且内孔3da中插入有与内孔3da形状匹配的夹片锚具3e。
步骤S3:安装多个转向传力装置1。参见图6,在混凝土桥梁的腹板4上打上下两排第一安装孔,两排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混凝土桥梁的延伸方向布设,且两排第一安装孔之间的区域完全覆盖腹板开裂区5并在腹板开裂区5的基础上延伸一部分腹板4完好的区域,通过固定螺栓1a依次穿过固定钢板1b上的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从而将转向传力装置1安装在混凝土桥梁的腹板4上,然后将固定螺帽1c拧紧固定螺栓1a以将转向传力装置1固定在腹板4上;
具体的,在混凝土桥梁的腹板4打第一安装孔之后,要在第一安装孔孔内注结构胶以使得所述固定螺栓1a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然后在插入固定螺栓1a。
步骤S4:安装两个锚固装置。参见图7,在下排第一安装孔两端的外侧分别打第二安装孔,通过锚固螺栓3a依次穿过锚固钢板3b上的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从而将锚固装置3安装在混凝土桥梁的腹板上,然后将锚固螺帽3c拧紧锚固螺栓3a以将锚固装置3固定在腹板4上;
具体的,在混凝土桥梁的腹板4打第二安装孔之后,要在第二安装孔孔内注结构胶以使得所述锚固螺栓3a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然后在插入锚固螺栓3a。
步骤S5:安装预应力张拉绳2。预应力张拉绳2的一端固定在一个锚固装置3的锚固筒3d内的夹片锚具3e上,预应力张拉绳2的另一端依次呈S型绕过多个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上的转向套筒1f,最后从另一个锚固装置3的锚固筒3d内的夹片锚具3e中穿出。
步骤S6、张拉预应力张拉绳2:对张拉预应力张拉绳2的一端施加张拉力,预应力张拉绳2带动转向套筒1f绕转向杆1d转动,从而对混凝土桥梁的梁体施加均匀的竖向压应力。在具体操作时,通常需要通过人为调节套筒1f的方式,来使得预应力张拉绳2能够对混凝土桥梁的梁体施加均匀的竖向压应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锚固装置3的锚固筒3d的内孔3da为与所述夹片锚具3e的形状相匹配的圆台形;张拉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时,向下拉动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时,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带动夹片锚具3e脱离与所述锚固筒3d内孔3da的孔壁的配合;当松开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时,所述夹片锚具3e回缩并与所述锚固筒3d内孔3da孔壁接触配合,从而实现对所述预应力张拉绳的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应力张拉绳(2),用于对混凝土桥梁的梁体施加竖向压应力;
转向传力装置(1),用于引导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沿混凝土桥梁的延伸方向呈S型布设,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在混凝土桥梁的腹板(4)上沿混凝土桥梁的延伸方向呈上下两排布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锚固装置(3),用于锚固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的端头,所述锚固装置(3)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锚固装置(3)位于下排转向传力装置(1)一端的外侧,另一个所述锚固装置(3)位于下排转向传力装置(1)另一端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传力装置(1)包括:
固定钢板(1b),用于定位在所述混凝土桥梁腹板(4)的外表面;
转向杆(1d),用于固定在所述固定钢板(1b)上;
转向套筒(1f),用于与所述转向杆(1d)形成转动配合以引导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的张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杆(1d)上安装有防止所述转向套筒脱落的防脱螺母(1e)。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套筒(1f)的外壁设置有用于避免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脱落的定位凹槽(1g)。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装置(3)包括:
锚固钢板(3b),用于定位在所述混凝土桥梁腹板(4)的外表面;
锚固筒(3d),其固定在所述锚固钢板(3b)上;
夹片锚具(3e),用于实现对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的张拉和锚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筒(3d)的内孔(3da)为与所述夹片锚具(3e)的形状相适配的圆台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筒(3d)在所述锚固钢板(3b)上为倾斜布设,所述锚固筒(3d)的倾斜方向与所述预应力张拉绳(2)的倾斜方向相一致。
CN201921087504.6U 2019-07-12 2019-07-12 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07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7504.6U CN210507177U (zh) 2019-07-12 2019-07-12 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7504.6U CN210507177U (zh) 2019-07-12 2019-07-12 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07177U true CN210507177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2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8750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07177U (zh) 2019-07-12 2019-07-12 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071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6945A (zh) * 2019-07-12 2019-11-01 长安大学 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和加固方法
CN114717982A (zh) * 2022-05-17 2022-07-08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混凝土箱梁腹板裂缝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6945A (zh) * 2019-07-12 2019-11-01 长安大学 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和加固方法
CN114717982A (zh) * 2022-05-17 2022-07-08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混凝土箱梁腹板裂缝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54337B (zh) 一种自复位型刚度自适应控制装配式梁柱节点
CN210507177U (zh) 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
CN109750791B (zh) 一种装配式大悬挑钢结构
EP1262614A2 (de) Turmbauwerk aus Spannbeton
CN110029592A (zh) 一种体外预应力frp筋张拉锚固装置
CN110042767B (zh) 一种缆索吊装系统的扣索锚固方法
KR20050061435A (ko) 교차 강연선 지지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구조물의 보강공법
CN109339237B (zh) 一种钢梁-混凝土柱自复位消能节点
CN104532745A (zh) 大跨度变截面预应力梁式桥无粘结预应力钢棒安装方法
CN108999088A (zh) 一种斜拉桥的施工方法
CN110396945A (zh) 混凝土桥梁腹板体外竖向预应力的加固装置和加固方法
KR100645548B1 (ko) 와이어 지지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구조물의 보수보강공법
CN111395210B (zh) 一种用体外预应力筋提高桁架梁桥承载能力的方法
CN109826112B (zh) 多层碳纤维布预应力锚具
CN110565546A (zh) 一种为桥梁结构装配预应力的可拆卸装置及加固方法
AU2011226971A1 (en) Method for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d plates in the region of support elements
CN111254827B (zh) 一种斜拉索与桥塔锚固构造及制造方法
CN211006393U (zh) 一种为桥梁结构装配预应力的可拆卸装置
CN108708304A (zh) 一种旧t型梁桥钢丝绳mpc复合抗剪加固构造及施工方法
CN210368674U (zh) 基于斜拉扣挂的桥梁悬臂浇筑施工装置
CN114575619A (zh) 一种框架梁预应力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9010995U (zh) 一种旧t型梁桥钢丝绳mpc复合抗剪加固构造
CN109610349B (zh) 一种内置斜编网片的pc箱梁腹板加固结构及方法
CN217840924U (zh) 一种多构件预应力张拉装置
CN219344138U (zh) 一种主动加固的门式钢架结构及其预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