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15470B - 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装置及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装置及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15470B
CN116415470B CN202310661097.XA CN202310661097A CN116415470B CN 116415470 B CN116415470 B CN 116415470B CN 202310661097 A CN202310661097 A CN 202310661097A CN 116415470 B CN116415470 B CN 1164154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points
targe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610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15470A (zh
Inventor
李豪
孙岩
孟德虹
王昊
江盟
洪俊武
邹小珊
张帆
李嘉蹊
陆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putational Aerodynamics Institute of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Computational Aerodynamics Institute of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putational Aerodynamics Institute of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iled Critical Computational Aerodynamics Institute of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106610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154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15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154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15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154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20Finite element generation, e.g. wire-frame surface description, tesselation
    • G06T17/205Re-mesh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lex Calcu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装置及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点信息和网格单元信息;根据所述网格点信息和所述网格单元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每个网格点的邻接网格单元;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元素,确定每个所述元素包含的多个网格点,将包含的多个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元素确定为边界元素;其中,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为非正在遍历的网格单元;将所述边界元素包含的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本申请实现了自动提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高了提取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的效率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装置及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结构有限元分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装置及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方法的飞速发展,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Dynamics)被广泛用于各种复杂流动数值模拟中,在科学研究和产品性能分析中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而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与计算结构力学(Computational StructuralDynamics,CSD)的气动/结构耦合数值模拟技术也逐步应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在性能分析、优化及评估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在基于CFD/CSD的气动/结构耦合数值模拟中,CFD首先计算绕流流场获取飞行器表面气动载荷,通过耦合界面数据转换将气动载荷数据转换成结构输入的外载荷并传给CSD,然后CSD基于输入外载荷计算结构的响应,再通过耦合界面数据转换将结构的位移、速度等响应转换成流场边界的位移和速度并传递给CFD,CFD根据输入的边界位移、速度更新流场计算网格和边界条件,计算新状态下的绕流流场,如此反复迭代,直至耦合达到稳定或收敛。其中,耦合界面数据转换定义了CFD与CSD之间载荷、位移等数据的传递关系,是影响气动/结构耦合模拟准确度和计算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气动/结构耦合数值模拟中,耦合界面数据转换通过一个矩阵进行描述,根据虚功守恒原理,转换矩阵通过CSD的界面网格点坐标进行定义和计算。为了提高耦合数据传递的效率,工程应用时通常选取有限数量的结构有限元模型界面网格点,以降低耦合界面转换矩阵的规模。
当前,结构有限元模型界面网格点的选取仍然使用人工手动选取的方式实现,不仅费时费力,在网格点规模较大时极易选择内部网格点而造成选点错误。
因此,如何提高提取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的效率和准确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装置及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提高了提取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的效率和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点信息和网格单元信息;
根据所述网格点信息和所述网格单元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每个网格点的邻接网格单元;
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元素,确定每个所述元素包含的多个网格点,将包含的多个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元素确定为边界元素;其中,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为非正在遍历的网格单元;
将所述边界元素包含的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
其中,所述获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点信息和网格单元信息,包括:
读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模型文件,以获取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点信息和网格单元信息。
其中,所述获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点信息和网格单元信息之前,还包括:
建立网格点的数据结构;其中,所述网格点的数据结构包括每个网格点的序号、空间坐标、邻接网格单元;
建立网格单元的数据结构;其中,所述网格单元的数据结构包括每个网格单元的序号、每个所述网格单元包含的网格点、每个所述网格单元包含的每个元素对应的邻接网格单元。
其中,若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为面结构,则所述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元素,确定每个所述元素包含的多个网格点,将包含的多个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元素确定为边界元素,包括:
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边,确定每个所述边包含的第一网格点和第二网格点;
将包含的所述第一网格点和所述第二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边确定为边界边;其中,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为非正在遍历的网格单元;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边界元素包含的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包括:
将所述边界边包含的第一网格点和第二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
其中,若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为体结构,则所述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元素,确定每个所述元素包含的多个网格点,将包含的多个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元素确定为边界元素,包括:
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面,确定每个所述面包含的第一网格点、第二网格点和第三网格点;
将包含的所述第一网格点、所述第二网格点和所述第三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面确定为边界面;其中,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为非正在遍历的网格单元;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边界元素包含的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包括:
将所述边界面包含的所有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
其中,将所述边界元素包含的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之后,还包括:
过滤重复的边界点。
其中,将所述边界元素包含的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之后,还包括:
生成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包含边界点信息的网格模型文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点信息和网格单元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格点信息和所述网格单元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每个网格点的邻接网格单元;
遍历模块,用于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元素,确定每个所述元素包含的多个网格点,将包含的多个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元素确定为边界元素;其中,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为非正在遍历的网格单元;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边界元素包含的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的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的步骤。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点信息和网格单元信息;根据所述网格点信息和所述网格单元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每个网格点的邻接网格单元;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元素,确定每个所述元素包含的多个网格点,将包含的多个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元素确定为边界元素;其中,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为非正在遍历的网格单元;将所述边界元素包含的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
本申请提供的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基于目标结构有限元模型中网格点之间连接关系,构造网格单元之间的相邻关系,确定网格单元中网格点的边界属性,实现自动提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高了提取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装置及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同样能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单个六面体模型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示出的单个六面体模型提取到的边界点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六面体型”镂空六面体模型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示出的“六面体型”镂空六面体模型提取到的边界点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两个交叉六面体模型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示出的两个交叉六面体模型提取到的边界点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单个圆柱模型的示意图;
图9为图8示出的单个圆柱模型提取到的边界点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圆柱型”镂空圆柱模型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示出的“圆柱型”镂空圆柱模型提取到的边界点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两个交叉圆柱模型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示出的两个交叉圆柱模型提取到的边界点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两个球体模型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示出的两个球体模型提取到的边界点的示意图;
图16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两个“球型”镂空球体模型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示出的两个“球型”镂空球体模型提取到的边界点的示意图;
图18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两个交叉球体模型的示意图;
图19为图18示出的两个交叉球体模型提取到的边界点的示意图;
图20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任意四边形网格单元与网格点的示意图;
图2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2-任意四边形网格点与邻接网格单元的示意图;
图22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格单元与邻接网格单元建立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23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边界点的任意四边形网格的示意图;
图24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装置的结构图;
图25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提高了提取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的效率和准确性。
参见图1,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S101:获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点信息和网格单元信息;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获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点信息和网格单元信息之前,还包括:建立网格点的数据结构;其中,所述网格点的数据结构包括每个网格点的序号、空间坐标、邻接网格单元;建立网格单元的数据结构;其中,所述网格单元的数据结构包括每个网格单元的序号、每个所述网格单元包含的网格点、每个所述网格单元包含的每个元素对应的邻接网格单元。
在具体实施中,网格点的数据结构和网格单元的数据结构。首先,用nv表示网格点总数,ncell表示网格单元总数。然后,建立网格点数据结构信息:网格点编号Vi,其中i表示该网格点在所有网格点中的序号,范围为1~nv;网格点Vi空间坐标为(Xi,Yi,Zi);VCNi表示第i个网格点的邻接网格单元总数;VCij表示第i个网格点的第j个邻接网格单元在所有网格单元中的编号,j范围1~VCNi。最后,不同类型的网格单元分别建立对应的数据结构:网格单元编号Cu,其中u表示该网格单元在所有网格单元中的序号,范围为1~ncell;网格单元Cu内第v个网格点的编号CVuv,其中v范围为1到网格单元内网格点总数;在面网格中,CBuw表示第u个网格单元中第w条边的邻接网格单元情况,在体网格中,CBuw表示第u个网格单元中第w个面的邻接网格单元情况。
进一步的,获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点信息和网格单元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目标结构有限元中包含的网格可以为结构网格、非结构网格、混合网格,本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所述获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点信息和网格单元信息,包括:读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模型文件,以获取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点信息和网格单元信息。在具体实施中,通过读取有限元网格模型文件,获得网格点总数nv、网格点编号Vi、网格点Vi坐标(Xi,Yi,Zi),分别获取不同网格单元总数,例如三角形网格单元总数ntri、四边形网格单元总数nqua等,以及每个网格单元编号信息Cu、网格单元Cu中网格点编号信息CVuv,获取所有网格单元总数ncell。
S102:根据所述网格点信息和所述网格单元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每个网格点的邻接网格单元;
在本步骤中,获取网格点Vi周围邻接网格单元数VCNi。首先,将所有网格点邻接网格单元总数VCNi初始化设置为0。然后,循环遍历所有网格单元,针对正在遍历的网格单元Cu,遍历其中的所有网格点CVuv,其中u表示第u个网格单元,v表示该网格单元中第v个网格点,每遍历一个网格点,网格点Vi邻接网格单元总数VCNi累加1,直到遍历完所有网格单元,循环结束,最终的VCNi表示节点Vi邻接网格单元总数。
进一步的,记录网格点Vi邻接网格单元在所有网格单元中编号VCij。循环遍历所有网格单元,再遍历网格单元中的网格点,在整个双重循环中,第1次遍历网格点Vi,此时正在遍历网格单元Cu就是网格点Vi的第1个邻接网格单元,编号VCi1=Cu,第j次遍历网格点Vi,此时正在遍历网格单元Cu就是网格点Vi的第j个邻接网格单元, 编号为VCij=Cu。循环遍历结束后,所有网格点的所有邻接网格单元编号就被记录下来了。
S103: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元素,确定每个所述元素包含的多个网格点,将包含的多个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元素确定为边界元素;其中,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为非正在遍历的网格单元;
S104:将所述边界元素包含的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
在具体实施中,遍历所有网格单元,针对正在遍历的网格单元,遍历其中的所有元素,若目标结构有限元为面结构,则其中的元素为边,若目标结构有限元为体结构,则其中的元素为面。针对正在遍历的元素,确定该元素包含的多个网格点,确定每个网格点对应的邻接网格单元,若多个网格点不存在除正在遍历的网格单元之外的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则将该元素确定为边界元素,将边界元素包含的网格点确定为边界点。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若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为面结构,则所述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元素,确定每个所述元素包含的多个网格点,将包含的多个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元素确定为边界元素,包括: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边,确定每个所述边包含的第一网格点和第二网格点;将包含的所述第一网格点和所述第二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边确定为边界边;其中,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为非正在遍历的网格单元;相应的,所述将所述边界元素包含的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包括:将所述边界边包含的第一网格点和第二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
在具体实施中,将正在遍历的网格单元Cu中所有边的邻接网格单元情况初始化设置为-1,即第w条边上邻接网格单元情况CBuw设置为-1,其中w取值为1至该网格单元包含的边总数,-1表示该网格单元Cu的边w没有邻接网格单元。遍历网格单元Cu所有边,判断正在遍历边w邻接网格单元情况CBuw:将正在判断的边w上的两个网格点编号分别用face[0]和face[1]表示,然后分别遍历网格点face[0]和face[1]的邻接网格单元,寻找网格点face[0]和face[1]的邻接网格单元中是否有相同的网格单元A,排除相同的网格单元是Cu的情况。若有,说明网格单元Cu在边w上有邻接网格单元A,即网格单元Cu在边w上邻接情况CBuw为单位A编号值,因此边w不是边界,且无法判断边上两个网格点是否是边界点;若没有,说明网格单元Cu在边w上没有邻接网格单元,即网格单元Cu在边w上邻接网格单元情况CBuw仍为-1,因此边w是边界,边w上的网格点face[0]和face[1]为边界点。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若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为体结构,则所述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元素,确定每个所述元素包含的多个网格点,将包含的多个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元素确定为边界元素,包括: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面,确定每个所述面包含的第一网格点、第二网格点和第三网格点;将包含的所述第一网格点、所述第二网格点和所述第三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面确定为边界面;其中,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为非正在遍历的网格单元;相应的,所述将所述边界元素包含的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包括:将所述边界面包含的所有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
在具体实施中,将正在遍历网格单元Cu中所有边邻接网格单元情况初始化设置为-1,即第w个面上邻接网格单元情况CBuw设置为-1,其中w取值为1至该网格单元面总数,-1表示该网格单元Cu的面w没有邻接网格单元。遍历网格单元Cu所有面,判断正在遍历面w邻接网格单元情况CBuw:将正在判断面w上的网格点编号用face[q]表示,表示面w上第q个网格点,q范围为1到该面总网格点数。然后,在该面上任意选择三个网格点face[0]、face[1]和face[2],分别遍历三个网格点的邻接网格单元。例如,当网格单元为三角形时,刚好选择其中的三个网格点,当网格单元为四边形时,在其中的四个网格点中任意选择三个网格点。判断网格点face[0]、face[1]和face[2]是否有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A,排除相同的网格单元是Cu的情况。若有,说明网格单元Cu在面w上有邻接网格单元A,即网格单元Cu在面w上邻接情况CBuw为单位A编号值,因此面w不是边界,且无法判断面上网格点是否是边界点;若没有,说明网格单元Cu在面w上没有邻接网格单元,即网格单元Cu在面w上邻接网格单元情况CBuw仍为-1,因此面w是边界,面w上的网格点face[q]为边界点。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将所述边界元素包含的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之后,还包括:过滤重复的边界点。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会出现多个边界中有同一个网格点的情况,所以在统计边界网格点时,会出现网格点重复统计情况,需要过滤掉重复边界点。首先,设置动态数组Index[nv],用来表示每个点是否是边界,其中nv表示网格点总数,初始化数组,数组所有元素值初始化设置为-1,-1表示该网格点不是边界。然后循环遍历所有网格单元,把正在遍历网格单元Cu的边界w上所有网格点face[q],带入赋值语句Index[face[q]]=face[q],其中q表示边界w上第q个节点,q范围为1到该边界上的总网格点数,即重复边界点编号再次赋值给同一个数组元素时,该元素的值不变,以此过滤掉重复节点编号。最后,循环遍历数组Index[nv],判断数组元素值,若数组元素不等于-1,该元素值就是边界点编号,把这些编号放入数组中,获得不重复的全部边界点数组。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将所述边界元素包含的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之后,还包括:生成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包含边界点信息的网格模型文件。
在具体实施中,生成带有全部边界点信息的网格模型文件。首先,把所有边界点的坐标信息写入文件中。然后,把网格模型的每个网格点的坐标信息和每个网格单元中的网格点编号信息写入文件中。最后,打开获得的文件,可调出带有表面边界点的三维网格模型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单个六面体模型、“六面体型”镂空六面体模型、两个交叉六面体模型、单个圆柱模型、“圆柱型”镂空圆柱模型、两个交叉圆柱模型、球体模型、“球型”镂空球体模型、两个交叉球体模型的边界点提取。图2为一种单个六面体模型的示意图,按照本实施例提供的方式提取到的边界点如图3所示。图4为一种“六面体型”镂空六面体模型的示意图,按照本实施例提供的方式提取到的边界点如图5所示。图6为一种两个交叉六面体模型的示意图,按照本实施例提供的方式提取到的边界点如图7所示。图8为一种单个圆柱模型的示意图,按照本实施例提供的方式提取到的边界点如图9所示。图10为一种“圆柱型”镂空圆柱模型的示意图,按照本实施例提供的方式提取到的边界点如图11所示。图12为一种两个交叉圆柱模型的示意图,按照本实施例提供的方式提取到的边界点如图13所示。图14为一种两个球体模型的示意图,按照本实施例提供的方式提取到的边界点如图15所示。图16为一种两个“球型”镂空球体模型的示意图,按照本实施例提供的方式提取到的边界点如图17所示。图18为一种两个交叉球体模型的示意图,按照本实施例提供的方式提取到的边界点如图19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基于目标结构有限元模型中网格点之间连接关系,构造网格单元之间的相邻关系,确定网格单元中网格点的边界属性,实现自动提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高了提取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的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介绍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实施例,结构有限元为一个任意四边形,所有网格单元均为三角形网格单元,该结构有限元的网格模型如图20所示,对该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网格点和三角形网格单元的数据结构。
首先,用nv表示网格点总数,ncell表示三角网格单元总数。然后,建立网格点数据结构信息:网格点编号Vi,其中i表示该网格点在所有网格点中的序号,i∈[1,nv];网格点Vi的空间坐标(Xi,Yi,Zi),i∈[1,nv];VCNi表示第i个网格点邻接网格单元总数;VCij表示第i个网格点的第j个邻接网格单元在所有三角网格单元中编号,其中i∈[1,nv],j∈[1,VCNi]。最后,建立三角形网格单元数据结构:三角网格单元编号Cu,表示第u个网格单元,u∈[1,ncell];CVuv表示第u个三角网格单元的第v个节点的编号,其中u∈[1,ncell],v∈[1,3];CBuw表示第u个网格单元中第w条边上邻接网格单元情况,其中u∈[1,ncell],w∈[1,3]。
步骤二:读取该非结构面网格模型文件,获取网格点和三角形网格单元基本信息。
通过读取网格模型文件,获得网格点总数nv=12;网格点编号Vi,Vi∈[1,12];网格点Vi坐标(Xi,Yi,Zi),i∈[1,12];获取三角网格单元总数ncell=14;三角网格单元编号信息Cu∈[1,14];第u个三角网格单元内第v个节点编号信息CVuv,u∈[1,14],v∈[1,3]。
步骤三:获取网格点Vi周围邻接网格单元总数VCNi
首先,把所有网格点邻接网格单元总数初始化设置为0,即VCNi=0,其中i∈[1,12],表示第i个节点;然后,循环遍历所有三角网格单元,共14个,对正在遍历的三角网格单元Cu再遍历网格单元中的网格点CVu1,CVu2,CVu3;每遍历一个网格点,网格点Vi邻接网格单元总数VCNi累加1,直到遍历完所有网格单元,循环结束,最终的VCNi值记录了第i个网格点邻接网格单元总数。如图21所示,遍历网格单元a、b、c、d、e、f时,每个网格单元都包含网格点V5=5,网格点V5的nCell值累加了6次1,即网格点V5的邻接网格单元数VCN5=6。
步骤四:记录网格点Vi邻接网格单元在所有网格单元中的编号VCij
先循环遍历所有三角网格单元,再遍历三角网格单元中的网格点,在整个双重循环中,第1次遍历网格点Vi,此时正在遍历网格单元Cu就是网格点Vi的第1个邻接网格单元,编号VCi1=Cu,第j次遍历网格点Vi,此时正在遍历网格单元Cu就是网格点Vi的第j个邻接网格单元, 编号为VCij=Cu。循环遍历结束后,所有网格点的所有邻接网格单元编号就被记录下来了。如图21所示,遍历到网格单元a的网格点V5时,若V5是第一次被遍历,则网格单元a是网格点5的第1个网格单元,记录网格点V5的第1个邻接网格单元在所有网格单元中编号VC51,其值为网格单元a在所有网格单元中的编号。网格点V5记录其其它邻接网格单元b、c、d、e、f与网格单元a类似,最终获得V5邻接网格单元编号值有6个。
步骤五:网格单元与邻接网格单元连接关系建立,网格点分类。
首先,循环遍历所有网格单元,把正在遍历的三角网格单元Cu中3条边上邻接网格单元情况CBu1、CBu2、CBu3初始化设置为-1,-1表示该网格单元的此条边上没有邻接网格单元。
然后,再次循环遍历所有网格单元,循环遍历网格单元Cu的3条边,判断网格单元的3边邻接网格单元情况,即CBu1、CBu2、CBu3值:把正在判断边w上的两网格点编号用face[0]和face[1]表示。然后分别遍历网格点face[0]和face[1]的邻接网格单元,寻找网格点face[0]和face[1]邻接网格单元中是否有相同的网格单元A,排除相同网格单元是Cu的情况。若有,说明网格单元Cu在边w上有邻接网格单元A,即网格单元Cu在边w上邻接情况CBuw为单位A编号值,因此边w不是边界,且无法判断边上两网格点是否是边界点;若没有,说明网格单元Cu在边w上没有邻接网格单元,即网格单元Cu在边w上邻接情况CBuw仍为-1,因此边w是边界,边w上的网格点face[0]和face[1]为边界点。如图22所示,节点V5=5的邻接网格单元a有三边a1、a2、a3。边a1上有网格点1和网格点4,因为两网格点没有除了网格单元a以外的邻接网格单元,所以a1是边界,边上的网格点1和网格点4为边界点;边a2上的网格点1和网格点5有除了网格单元a以外的邻接网格单元b,则边a2不是边界,此时,不能判断网格点1和网格点5是否是边界点。
最后,循环结束,对网格点进行分类,获得的全部边界包含所有边界网格点,剩下的点为边界网格点。
步骤六:过滤重复边界点。
步骤五中获得了所有边界,由于会出现多个边界中有同一个网格点的情况,所以在统计边界网格点时,会出现网格点重复统计的情况,需要过滤掉重复的边界点。如图22所示,网格单元a的边a1和网格单元b的边b1有相同的网格点1,网格点1多统计了一次。首先,设置动态数组Index[nv],用来表示每个网格点是否是边界,其中nv表示网格点总数,在该网格文件中nv=12;然后,初始化数组,数组所有元素值设置为-1,-1表示该点不是边界;再循环遍历所有网格单元,再把正在遍历网格单元Cu的边界边上两网格点face[0]和face[1]做以下处理,Index[face[0]]=face[0],Index[face[1]]=face[1],即重复边界点编号再次赋值给同一个数组元素时,该元素的值不变,以此过滤掉重复网格点编号;最后,循环遍历数组Index[12],判断数组元素值,若数组元素不等于-1,该元素值就是边界点编号,把这些编号放入数组中,获得不重复的全部边界点数组,如图22所示,边界网格点集为{1,2,3,4,7,10,11,12}。
步骤七:生成带有全部边界点信息的网格模型文件。
首先,把步骤六获得的边界点集{1,2,3,4,7,10,11,12}坐标信息写入文件中;然后,再把这个任意四边形网格模型所有网格点的坐标信息和每个三角网格单元三网格点的编号信息写入文件中;最后,打开生成的文件,调试出带有表面边界点的三角网格模型图像,如图23所示,边界点信息在任意四边形网格图像中以黑色实心球形式显示出来。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装置与上文描述的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可以相互参照。
参见图24,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装置的结构图,如图24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点信息和网格单元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200,用于根据所述网格点信息和所述网格单元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每个网格点的邻接网格单元;
遍历模块300,用于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元素,确定每个所述元素包含的多个网格点,将包含的多个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元素确定为边界元素;其中,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为非正在遍历的网格单元;
第二确定模块400,用于将所述边界元素包含的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装置,基于目标结构有限元模型中网格点之间连接关系,构造网格单元之间的相邻关系,确定网格单元中网格点的边界属性,实现自动提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高了提取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获取模块100具体用于:读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模型文件,以获取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点信息和网格单元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建立网格点的数据结构;其中,所述网格点的数据结构包括每个网格点的序号、空间坐标、邻接网格单元;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建立网格单元的数据结构;其中,所述网格单元的数据结构包括每个网格单元的序号、每个所述网格单元包含的网格点、每个所述网格单元包含的每个元素对应的邻接网格单元。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若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为面结构,则所述遍历模块300具体用于: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边,确定每个所述边包含的第一网格点和第二网格点;将包含的所述第一网格点和所述第二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边确定为边界边;其中,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为非正在遍历的网格单元;
相应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400具体用于:将所述边界边包含的第一网格点和第二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若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为体结构,则所述遍历模块300具体用于: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面,确定每个所述面包含的第一网格点、第二网格点和第三网格点;将包含的所述第一网格点、所述第二网格点和所述第三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面确定为边界面;其中,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为非正在遍历的网格单元;
相应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400具体用于:将所述边界面包含的所有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
过滤模块,用于过滤重复的边界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包含边界点信息的网格模型文件。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图25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如图25所示,电子设备包括:
通信接口1,能够与其它设备比如网络设备等进行信息交互;
处理器2,与通信接口1连接,以实现与其它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器3上。
当然,实际应用时,电子设备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25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4。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电子设备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可以理解,存储器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3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2中,或者由处理器2实现。处理器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3,处理器2读取存储器3中的程序,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处理器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即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处理器2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CD-ROM等存储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电子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点信息和网格单元信息;
根据所述网格点信息和所述网格单元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每个网格点的邻接网格单元;
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元素,确定每个所述元素包含的多个网格点,将包含的多个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元素确定为边界元素;其中,若目标结构有限元为面结构,则其中的元素为边,若目标结构有限元为体结构,则其中的元素为面,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为非正在遍历的网格单元;
将所述边界元素包含的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边界点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点信息和网格单元信息,包括:
读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模型文件,以获取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点信息和网格单元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边界点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点信息和网格单元信息之前,还包括:
建立网格点的数据结构;其中,所述网格点的数据结构包括每个网格点的序号、空间坐标、邻接网格单元;
建立网格单元的数据结构;其中,所述网格单元的数据结构包括每个网格单元的序号、每个所述网格单元包含的网格点、每个所述网格单元包含的每个元素对应的邻接网格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边界点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为面结构,则所述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元素,确定每个所述元素包含的多个网格点,将包含的多个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元素确定为边界元素,包括:
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边,确定每个所述边包含的第一网格点和第二网格点;
将包含的所述第一网格点和所述第二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边确定为边界边;其中,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为非正在遍历的网格单元;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边界元素包含的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包括:
将所述边界边包含的第一网格点和第二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边界点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为体结构,则所述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元素,确定每个所述元素包含的多个网格点,将包含的多个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元素确定为边界元素,包括:
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面,确定每个所述面包含的第一网格点、第二网格点和第三网格点;
将包含的所述第一网格点、所述第二网格点和所述第三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面确定为边界面;其中,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为非正在遍历的网格单元;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边界元素包含的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包括:
将所述边界面包含的所有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边界点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边界元素包含的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之后,还包括:
过滤重复的边界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边界点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边界元素包含的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之后,还包括:
生成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包含边界点信息的网格模型文件。
8.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结构有限元的网格点信息和网格单元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格点信息和所述网格单元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每个网格点的邻接网格单元;
遍历模块,用于遍历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中的每个网格单元的每个元素,确定每个所述元素包含的多个网格点,将包含的多个网格点不存在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的元素确定为边界元素;其中,若目标结构有限元为面结构,则其中的元素为边,若目标结构有限元为体结构,则其中的元素为面,相同的邻接网格单元为非正在遍历的网格单元;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边界元素包含的网格点确定为所述目标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的步骤。
CN202310661097.XA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装置及设备和介质 Active CN1164154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61097.XA CN116415470B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装置及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61097.XA CN116415470B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装置及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15470A CN116415470A (zh) 2023-07-11
CN116415470B true CN116415470B (zh) 2023-08-25

Family

ID=87056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61097.XA Active CN116415470B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装置及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154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35832B (zh) * 2023-11-16 2024-03-12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气动弹性耦合模拟界面点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6484A (zh) * 2008-03-31 2008-10-01 浙江大学 基于调和映射的网格生成方法
CN101635051A (zh) * 2008-07-25 2010-01-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边界元素提取方法及其计算机系统
CN111242969A (zh) * 2020-04-29 2020-06-05 南京景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边界节点的确定方法、网格划分方法及医疗设备
CN115099095A (zh) * 2022-06-27 2022-09-23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基于结构有限元模型的结构柔度矩阵生成方法及相关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5955B2 (ja) * 2014-02-07 2016-03-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線境界線検出装置
US20190243336A1 (en) * 2016-09-22 2019-08-08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Geometric modelling for facilitating simulation for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6484A (zh) * 2008-03-31 2008-10-01 浙江大学 基于调和映射的网格生成方法
CN101635051A (zh) * 2008-07-25 2010-01-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边界元素提取方法及其计算机系统
CN111242969A (zh) * 2020-04-29 2020-06-05 南京景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边界节点的确定方法、网格划分方法及医疗设备
CN115099095A (zh) * 2022-06-27 2022-09-23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基于结构有限元模型的结构柔度矩阵生成方法及相关组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献颖,周明全,耿国华.网格曲面的边界提取方法.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3,1223-122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15470A (zh) 2023-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86644B2 (en) Image preprocessing for generalized image processing
CN116415470B (zh) 一种结构有限元的边界点提取方法、装置及设备和介质
CN107203807B (zh) 神经网络加速器的片上缓存带宽均衡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JP2021507378A (ja) ニューラルネットワークの関数サブネットワークの同時トレーニング
TW202022711A (zh) 使用記憶體內運算的卷積加速器
JP2007524165A (ja) 有限メモリ検査における埋込みメモリの効率的なモデリング方法
CN111353580B (zh) 目标检测网络的训练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40296B (zh) 交通流预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6709503A (zh) 一种基于密度的大型空间数据聚类算法k‑dbscan
CN113506364A (zh) 模型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44274B (zh) 一种从非结构网格中重构原结构网格的方法、介质及装置
CN115017773A (zh) 一种三维网格模型的降维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0737870A (zh) 一种用于在gpu上合并舒尔矩阵的方法及装置
US20210326702A1 (en) Processing device for execut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omputation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0532670B (zh) 一种适分析样条实体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07301459A (zh) 一种基于fpga异构运行遗传算法的方法及系统
CN112861455B (zh) Fpga建模验证系统及方法
CN113111013B (zh) 一种闪存数据块绑定方法、装置及介质
Thiruchelvan et al. On the power of segmenting and fusing buses
CN111859785B (zh) 流体特征提取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4758191A (zh) 一种图像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239363A (zh) 一种基于ABAQUS二次开发Python语言的变密度拓扑优化的方法
JP2023536765A (ja) 人工知能に基づく回路設計方法及び実装システム
CN112905954A (zh) 一种利用fpga bram的cnn模型卷积运算加速计算方法
CN105869213B (zh) 一种多阶fdtd网格建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