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02416B - 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02416B
CN116402416B CN202310382120.1A CN202310382120A CN116402416B CN 116402416 B CN116402416 B CN 116402416B CN 202310382120 A CN202310382120 A CN 202310382120A CN 116402416 B CN116402416 B CN 1164024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zation
enterprise
evaluation index
importance
redunda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821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02416A (zh
Inventor
赵彦军
肖红彬
袁志宏
牛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agle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hinking S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hinking S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hinking S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8212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024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02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024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024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024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7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3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unstructured textual data
    • G06F16/36Creation of semantic tools, e.g. ontology or thesauri
    • G06F16/367Ontolo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企业机构管理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及系统,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包括基于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创建企业组织图谱G1=<V1,E1>;基于待评价企业所属行业确定关联的评价指标项目,定义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和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创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创建指标图谱G2=<V2,E2,W2>;基于各所述组织节点所管理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计算各所述组织节点的重要性参数,对所述企业组织图谱进行遍历,计算所述组织架构的冗余度参数;本申请具有提高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客观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企业机构管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许多企业在形成一定规模后,组织架构趋于稳定,部分组织存在冗余的情况,因而可能影响企业组织架构的合理性和企业运行效率;企业的管理本质上是对数据的信息管理过程,因此企业组织机构的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就是对数据管理流程的评价和分析。
目前许多企业对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的方法为:以重要生产经营指标为基础,对企业所在行业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抽象,建立企业的组织架构合理性和冗余度评价体系,由特定工作人员确定各组织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对企业组织架构的评价,以指导企业组织架构的完善和优化。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存在客观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的客观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包括:
基于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创建企业组织图谱G1=<V1,E1>,其中V1是企业组织图谱中所有组织节点的集合,E1是所有组织节点之间主管关系的集合;
基于待评价企业所属行业确定关联的评价指标项目,定义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和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创建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创建指标图谱G2=<V2,E2,W2>,其中V2是所有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集合,E2是所述评价指标项目之间所有关联关系的集合,W2是所有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的集合;
基于各所述组织节点所管理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计算各所述组织节点的重要性参数,对所述企业组织图谱进行遍历,计算所述组织架构的冗余度参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于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创建企业组织图谱,便于获知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数量和各组织之间的主管关系;基于待评价企业所属行业类型,确定对应的关联评价指标项目,以便提高评价指标项目设置的科学性,提高后续企业组织重要性评估的准确性,设定各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以及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创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创建待评价企业的指标图谱,便于获知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各评价指标项目的重要性;确定每一组织节点所管理的所有评价指标项目,根据各组织节点对应的指标图谱中的项目重要性系数计算各组织节点的所述重要性参数,对企业组织图谱进行遍历,以计算组织架构的冗余度参数,从而实现对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的评价,提高了针对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的客观性。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所述基于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创建企业组织图谱G1=<V1,E1>,其中V1是企业组织图谱中所有组织节点的集合,E1是所有组织节点之间主管关系的集合,包括:
获取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信息,确定所述组织架构中的所有组织,以及各组织之间的主管关系;
基于各组织生成对应的组织节点,基于各所述组织节点之间的主管关系生成对应的有向边;
基于各所述组织节点和有向边,生成有向图,以得到企业组织图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信息,确定该企业组织架构中的所有组织,并确定各组织之间的主管关系;根据各组织生成对应的组织节点,根据各组织节点之间的主管关系生成对应的有向边,从而进一步根据各组织节点和有向边生成有向图,以作为企业组织图谱,实现将企业组织架构图谱化的效果,便于后续进行数据分析。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所述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创建指标图谱G2=<V2,E2,W2>,包括:
确定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所有评价指标项目、各评价指标项目对应的项目重要性系数,以及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
基于各评价指标项目生成节点,基于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对应的有向边,基于项目重要性系数生成有向边的权值;
基于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有向边和权值,生成有向图,以得到指标图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所有评价指标项目,以及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项目重要性系数;根据各评价指标项目生成节点,根据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对应的有向边,根据项目重要性系数生成有向边的权值,以便后续根据各评价指标项目、有向边和权值,生成有向图,从而将有向图作为待评价企业的指标图谱,以实现将评价指标体系图谱化的效果,便于后续进行数据分析。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所述基于各所述组织节点所管理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计算各所述组织节点的重要性参数,包括:
企业组织图谱G1中组织节点V1(i)和组织节点V1(j)的主管关系为E1(i,j),其中E1(i,j)=<V1(i),V1(j)>;
若组织节点V1(i)是组织节点V1(j)的主管单位,则企业组织图谱G1中包括从组织节点V1(i)指向组织节点V1(j)的有向边;
确定各组织节点V1(i)所管理的评价指标项目,计算各主管关系E1(i,j)的重要性因数Factor(G1(i)),所述主管关系E1(i,j)的重要性因数Factor(G1(i))为组织节点V1(j)在指标图谱G2中管理的所有评价指标项目V2(j)的项目重要性系数之和,重要性因数Factor(G1(i))=∑W2(j)。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企业的实际管理过程中,每一评价指标项目均由某个组织进行填报和审核管理因此,指标数据驱动下的企业组织架构管理与分析,就是对企业组织图谱和指标图谱的分析;便于根据企业组织图谱中各组织节点所管理的评价指标项目的重要性,计算各主管关系的重要性因素,以便后续进一步计算各组织节点对于企业组织结构的重要性。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所述确定各组织节点V1(i)所管理的评价指标项目,计算各主管关系E1(i,j)的重要性因数Factor(G1(i))之后,还包括:
将各重要性因数Factor(G1(i))标记至企业组织图谱G1;
通过PageRank算法对企业组织图谱G1进行遍历,基于遍历结果计算各所述组织节点的重要性参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各主管关系的重要性因数标记至企业组织图谱,以为企业组织图谱对应的有向图赋予权值,使用PageRank算法对企业组织图谱进行遍历,从而根据遍历结果计算出各组织节点的重要性参数,以获知企业组织架构中各组织的重要性。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所述对所述企业组织图谱进行遍历,计算所述组织架构的冗余度参数,包括:
通过PageRank算法对企业组织图谱G1进行遍历,分析所有组织节点对之间的路径数量,所述组织节点对由具有直接关联关系的两个组织节点构成;
若组织节点对之间的路径数量大于一,将组织节点对之间的非直连路径标记为冗余路径;
根据企业组织图谱G1中的冗余路径数量与组织节点数量的商,生成冗余度参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PageRank算法对企业组织图谱进行遍历之后,分析企业组织图谱的所有组织节点对之间的路径数量,若路径数量大于一,则组织节点对之间存在冗余路径,将组织节点对之间的非直连路径标记为冗余路径;计算整个企业组织图谱中冗余路径数量和组织节点数量的商,以生成冗余度参数,便于获知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的冗余情况。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所述对所述企业组织图谱进行遍历,计算所述组织架构的冗余度参数之后,包括:
若冗余度参数大于零,将企业组织图谱中各冗余路径中冗余有向边的终点归集至对应直连路径的终点,生成精简组织图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待评价企业的冗余度参数大于零,则认为该企业的组织架构中存在可优化精简的冗余部分,将企业组织图谱中各冗余路径中冗余有向边的终点归集至对应直连路径的终点,从而减少冗余路径,优化企业组织图谱;基于优化后的企业组织图谱生成精简组织图谱,便于企业管理人员根据精简组织图谱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降低企业组织架构的冗余度。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系统,包括:
企业组织图谱创建模块,用于基于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创建企业组织图谱G1=<V1,E1>,其中V1是企业组织图谱中所有组织节点的集合,E1是所有组织节点之间主管关系的集合;
评价指标体系创建模块,用于基于待评价企业所属行业确定关联的评价指标项目,定义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和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创建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图谱创建模块,用于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创建指标图谱G2=<V2,E2,W2>,其中V2是所有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集合,E2是所述评价指标项目之间所有关联关系的集合,W2是所有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的集合;
重要性和冗余度评价模块,用于基于各所述组织节点所管理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计算各所述组织节点的重要性参数,对所述企业组织图谱进行遍历,计算所述组织架构的冗余度参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于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创建企业组织图谱,便于获知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数量和各组织之间的主管关系;基于待评价企业所属行业类型,确定对应的关联评价指标项目,以便提高评价指标项目设置的科学性,提高后续企业组织重要性评估的准确性,设定各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以及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创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创建待评价企业的指标图谱,便于获知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各评价指标项目的重要性;确定每一组织节点所管理的所有评价指标项目,根据各组织节点对应的指标图谱中的项目重要性系数计算各组织节点的所述重要性参数,对企业组织图谱进行遍历,以计算组织架构的冗余度参数,从而实现对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的评价,提高了针对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的客观性。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三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四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的步骤。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 基于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创建企业组织图谱,便于获知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数量和各组织之间的主管关系;基于待评价企业所属行业类型,确定对应的关联评价指标项目,以便提高评价指标项目设置的科学性,提高后续企业组织重要性评估的准确性,设定各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以及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创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创建待评价企业的指标图谱,便于获知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各评价指标项目的重要性;确定每一组织节点所管理的所有评价指标项目,根据各组织节点对应的指标图谱中的项目重要性系数计算各组织节点的所述重要性参数,对企业组织图谱进行遍历,以计算组织架构的冗余度参数,从而实现对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的评价,提高了针对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的客观性。
2. 根据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信息,确定该企业组织架构中的所有组织,并确定各组织之间的主管关系;根据各组织生成对应的组织节点,根据各组织节点之间的主管关系生成对应的有向边,从而进一步根据各组织节点和有向边生成有向图,以作为企业组织图谱,实现将企业组织架构图谱化的效果,便于后续进行数据分析。
3.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所有评价指标项目,以及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项目重要性系数;根据各评价指标项目生成节点,根据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对应的有向边,根据项目重要性系数生成有向边的权值,以便后续根据各评价指标项目、有向边和权值,生成有向图,从而将有向图作为待评价企业的指标图谱,以实现将评价指标体系图谱化的效果,便于后续进行数据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中步骤S10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中步骤S30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中步骤S40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中步骤S40的另一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中步骤S40的另一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系统的一原理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的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本申请公开一种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基于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创建企业组织图谱G1=<V1,E1>,其中V1是企业组织图谱中所有组织节点的集合,E1是所有组织节点之间主管关系的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企业组织图谱是指基于企业的组织架构所生成的图谱,具体是生成为有向图的形式;组织是指企业中的部门或机构,组织之间可能存在上下级主管关系;组织节点是指企业组织图谱的有向图中代表组织的节点。
具体地,获取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信息,根据组织架构信息生成待评价企业的企业组织图谱,其中,企业组织图谱记录了所有组织节点,以及各组织节点之间的主管关系,便于获知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数量和各组织之间的主管关系;在企业组织图谱的有向图中,企业组织图谱G1=<V1,E1>,其中V1是企业组织图谱中所有组织节点的集合,E1是所有组织节点之间主管关系的集合。
其中,如图2所示,在步骤S10中,包括:
S11:获取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信息,确定所述组织架构中的所有组织,以及各组织之间的主管关系。
具体地,获取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信息,以便根据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信息,确定该企业组织架构中的所有组织、以及各组织之间的主管关系。
S12:基于各组织生成对应的组织节点,基于各所述组织节点之间的主管关系生成对应的有向边。
具体地,对待评价企业中的每一个组织生成对应的组织节点,并基于组织名称生成标识信息并标记至对应的组织节点,以便确定组织节点对应的组织;根据各组织节点之间的主管关系生成对应的有向边,其中若组织i为组织j的主管组织,则组织i与组织j之间主管关系对应的有向边由组织节点V1(i)指向组织节点V1(j)。
S13:基于各所述组织节点和有向边,生成有向图,以得到企业组织图谱。
具体地,各组织节点和有向边生成后,进一步根据各组织节点和各有向边生成有向图,以作为企业组织图谱,实现将企业组织架构图谱化的效果,便于后续进行数据分析。
S20:基于待评价企业所属行业确定关联的评价指标项目,定义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和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创建评价指标体系。
在本实施例中,评价指标项目是指用于对企业组织的冗余度和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需要应用的指标项目;项目重要性系数是指用于定义评价指标项目对于企业组织的冗余度和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权重的系数;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各评价指标项目及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所构建的体系。
具体地,根据待评价企业所属行业类型,确定对应的关联评价指标项目,以便提高评价指标项目设置的科学性,提高后续企业组织重要性评估的准确性;确定评价指标项目的方法为:若待评价企业属于城市交通轨道行业,根据待评价企业所属的行业,确定对应的标准文件,具体可以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文件,本实施例选用《 GB/T 38374-2019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标体系》(以下简称《国标》),该标准文件包括了303个指标和66个衍生指标,共分为七大类。该标准主要通过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标体系的构成、内容、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统计分析和对标管理提供基础支撑,将标准文件中的303个指标和66个衍生指标作为本实施例的评价指标项目,设定各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根据该标准文件中记录的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创建评价指标体系,以便提高针对企业组织的冗余度和重要性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S30: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创建指标图谱G2=<V2,E2,W2>,其中V2是所有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集合,E2是所述评价指标项目之间所有关联关系的集合,W2是所有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的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指标图谱是指基于待评价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所生成的图谱,具体是生成为有向图的形式。
具体地,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创建待评价企业的指标图谱,其中,指标图谱记录了所有评价指标项目,各评价指标项目的重要性系数,以及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便于获知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各评价指标项目的重要性;在指标图谱的有向图中,指标图谱G2=<V2,E2,W2>,其中V2是所有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集合,E2是所述评价指标项目之间所有关联关系的集合,W2是所有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的集合。
具体地,指标图谱中的每个顶点为《国标》中的指标;E2表示所有指标之间的关系集合,若两个指标之间存在直接计算的引用关系,则用一条有向边进行表示,有向边的属性之一就是引用的计算公式,根据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属分支的占比为该指标的项目重要性系数,项目重要性系数的集合记为W2,使指标图谱能够以图谱的方式表示《国标》定义的所有指标的关联关系以及评价时的重要性。
其中,如图3所示,在步骤S30中,包括:
S31:确定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所有评价指标项目、各评价指标项目对应的项目重要性系数,以及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
具体地,获取评价指标体系,以便根据待评价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所有评价指标项目,以及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项目重要性系数。
S32:基于各评价指标项目生成节点,基于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对应的有向边,基于项目重要性系数生成有向边的权值。
具体地,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评价指标项目生成节点,并基于评价指标项目名称生成标识信息并标记至对应的节点,以便确定各节点对应的评价指标项目;根据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对应的有向边,根据项目重要性系数生成有向边的权值。
S33:基于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有向边和权值,生成有向图,以得到指标图谱。
具体地,各评价指标项目对应的节点和有向边生成后,进一步根据各节点和各有向边生成有向图,以作为指标图谱,实现将评价指标体系图谱化的效果,便于后续进行数据分析。
S40:基于各所述组织节点所管理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计算各所述组织节点的重要性参数,对所述企业组织图谱进行遍历,计算所述组织架构的冗余度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重要性参数是指用于评价某组织对于企业组织架构的重要性的参数。
具体地,确定每一组织节点所管理的所有评价指标项目,根据各组织节点对应的指标图谱中各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计算各组织节点的所述重要性参数,对企业组织图谱进行遍历,以计算组织架构的冗余度参数,从而实现对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的评价,提高了针对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的客观性。
其中,如图4所示,在步骤S40中,基于各所述组织节点所管理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计算各所述组织节点的重要性参数的步骤具体包括:
S41:企业组织图谱G1中组织节点V1(i)和组织节点V1(j)的主管关系为E1(i,j),其中E1(i,j)=<V1(i),V1(j)>。
在企业的实际管理过程中,每一评价指标项目均由某个组织进行填报和审核管理因此,指标数据驱动下的企业组织架构管理与分析,就是对企业组织图谱和指标图谱的分析。
具体地,以E1(i,j)=<V1(i),V1(j)>表示企业组织图谱G1中组织节点V1(i)和组织节点V1(j) 的主管关系。
S42:若组织节点V1(i)是组织节点V1(j)的主管单位,则企业组织图谱G1中包括从组织节点V1(i)指向组织节点V1(j)的有向边。
具体地,若V1(i)是V1(j)的主管单位,则在企业组织图谱G1中用从组织节点V1(i)指向组织节点V1(j)的有向边来表示。
S43:确定各组织节点V1(i)所管理的评价指标项目,计算各主管关系E1(i,j)的重要性因数Factor(G1(i)),所述主管关系E1(i,j)的重要性因数Factor(G1(i))为组织节点V1(j)在指标图谱G2中管理的所有评价指标项目V2(j)的项目重要性系数之和,重要性因数Factor(G1(i))=∑W2(j)。
在本实施例中,重要性因数Factor(G1(i))是指用于评价主管关系E1(i,j)的重要性的数值。
具体地,定义主管关系E1(i,j)的重要性因数Factor(G1(i))为:指标图谱G2中组织节点V1(j)所管理的所有评价指标项目V2(j)对应的项目重要性系数之和,即重要性因数Factor(G1(i))=∑W2(j),其中,指标图谱G2中W2(j)为组织节点V1(j)所管理的每个评价指标项目V2(j)的项目重要性系数;以便根据企业组织图谱中各组织节点所管理的评价指标项目的重要性,计算各主管关系的重要性因素,以便后续进一步计算各组织节点对于企业组织结构的重要性。
其中,如图5所示,在步骤S43之后,计算各所述组织节点的重要性参数的步骤具体包括:
S44:将各重要性因数Factor(G1(i))标记至企业组织图谱G1。
具体地,将各主管关系的重要性因数Factor(G1(i))标记至企业组织图G1谱,以为企业组织图谱G1对应的有向图赋予权值,以便后续进一步计算各组织节点的重要性参数。
S45:通过PageRank算法对企业组织图谱G1进行遍历,基于遍历结果计算各所述组织节点的重要性参数。
具体地,企业组织图谱G1为一个被赋予权值后的有向图,使用PageRank算法对企业组织图谱G1进行遍历,从而根据遍历结果计算出各组织节点的重要性参数,以获知企业组织架构中各组织的重要性。
其中,如图6所示,在步骤S40中,对所述企业组织图谱进行遍历,计算所述组织架构的冗余度参数的具体步骤包括:
S46:通过PageRank算法对企业组织图谱G1进行遍历,分析所有组织节点对之间的路径数量,所述组织节点对由具有直接关联关系的两个组织节点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组织节点对是由两个具有直接关联关系的组织节点构成构成的。
具体地,使用PageRank算法对企业组织图谱进行遍历,分析企业组织图谱的每一对组织节点对之间的路径数量,以便后续计算待评价企业组织架构的冗余度。
S47:若组织节点对之间的路径数量大于一,将组织节点对之间的非直连路径标记为冗余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冗余路径是指组织节点对之间的非直连路径。
具体地,若组织节点对之间的路径数量大于一,则认为组织节点对之间存在冗余路径,将组织节点对之间的非直连路径标记为冗余路径。
S48:根据企业组织图谱G1中的冗余路径数量与组织节点数量的商,生成冗余度参数。
具体地,统计企业组织图谱G1中的冗余路径数量和组织节点数量,计算整个企业组织图谱中冗余路径数量和组织节点数量的商,以生成冗余度参数,便于获知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的冗余情况;冗余度参数越大,则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的冗余情况越严重。
其中,在步骤S40之后,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还包括:
S50:若冗余度参数大于零,将企业组织图谱中各冗余路径中冗余有向边的终点归集至对应直连路径的终点,生成精简组织图谱。
在本实施例中,精简组织图谱是指用于记录将企业组织图谱中的所有冗余路径、组织精简后的图谱。
具体地,若待评价企业的冗余度参数大于零,则认为该企业的组织架构中存在可优化精简的冗余部分,将企业组织图谱中各冗余路径中冗余有向边的终点归集至对应直连路径的终点,从而减少冗余路径,优化企业组织图谱;基于优化后的企业组织图谱生成精简组织图谱,便于企业管理人员根据精简组织图谱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降低企业组织架构的冗余度。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系统,该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系统与上述实施例中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相对应。
如图7所示,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系统,包括企业组织图谱创建模块、评价指标体系创建模块、指标图谱创建模块和重要性和冗余度评价模块。各功能模块的详细说明如下:
企业组织图谱创建模块,用于基于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创建企业组织图谱G1=<V1,E1>,其中V1是企业组织图谱中所有组织节点的集合,E1是所有组织节点之间主管关系的集合;
评价指标体系创建模块,用于基于待评价企业所属行业确定关联的评价指标项目,定义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和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创建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图谱创建模块,用于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创建指标图谱G2=<V2,E2,W2>,其中V2是所有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集合,E2是所述评价指标项目之间所有关联关系的集合,W2是所有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的集合;
重要性和冗余度评价模块,用于基于各所述组织节点所管理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计算各所述组织节点的重要性参数,对所述企业组织图谱进行遍历,计算所述组织架构的冗余度参数。
其中,企业组织图谱创建模块还包括:
组织架构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信息,确定所述组织架构中的所有组织,以及各组织之间的主管关系;
组织架构信息分析子模块,用于基于各组织生成对应的组织节点,基于各所述组织节点之间的主管关系生成对应的有向边;
企业组织图谱生成子模块,用于基于各所述组织节点和有向边,生成有向图,以得到企业组织图谱。
其中,指标图谱创建模块还包括:
评价指标体系读取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所有评价指标项目、各评价指标项目对应的项目重要性系数,以及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
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子模块,用于基于各评价指标项目生成节点,基于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对应的有向边,基于项目重要性系数生成有向边的权值;
指标图谱生成子模块,用于基于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有向边和权值,生成有向图,以得到指标图谱。
其中,重要性和冗余度评价模块还包括:
主管关系分析子模块,用于企业组织图谱G1中组织节点V1(i)和组织节点V1(j)的主管关系为E1(i,j),其中E1(i,j)=<V1(i),V1(j)>;
有向边生成子模块,用于若组织节点V1(i)是组织节点V1(j)的主管单位,则企业组织图谱G1中包括从组织节点V1(i)指向组织节点V1(j)的有向边;
重要性因数计算子模块,用于确定各组织节点V1(i)所管理的评价指标项目,计算各主管关系E1(i,j)的重要性因数Factor(G1(i)),所述主管关系E1(i,j)的重要性因数Factor(G1(i))为组织节点V1(j)在指标图谱G2中管理的所有评价指标项目V2(j)的项目重要性系数之和,重要性因数Factor(G1(i))=∑W2(j);
重要性因数标记子模块,用于将各重要性因数Factor(G1(i))标记至企业组织图谱G1;
企业组织图谱遍历子模块,用于通过PageRank算法对企业组织图谱G1进行遍历,基于遍历结果计算各所述组织节点的重要性参数;
路径分析子模块,用于通过PageRank算法对企业组织图谱G1进行遍历,分析所有组织节点对之间的路径数量,所述组织节点对由具有直接关联关系的两个组织节点构成;
冗余路径标记子模块,用于若组织节点对之间的路径数量大于一,将组织节点对之间的非直连路径标记为冗余路径;
冗余度参数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企业组织图谱G1中的冗余路径数量与组织节点数量的商,生成冗余度参数。
其中,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系统还包括:
精简组织图谱生成模块,用于若冗余度参数大于零,将企业组织图谱中各冗余路径中冗余有向边的终点归集至对应直连路径的终点,生成精简组织图谱。
关于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系统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是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8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组织架构信息、企业组织图谱、评价指标项目、项目重要性系数、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图谱、重要性参数和冗余度参数等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10:基于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创建企业组织图谱G1=<V1,E1>,其中V1是企业组织图谱中所有组织节点的集合,E1是所有组织节点之间主管关系的集合;
S20:基于待评价企业所属行业确定关联的评价指标项目,定义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和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创建评价指标体系;
S30: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创建指标图谱G2=<V2,E2,W2>,其中V2是所有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集合,E2是所述评价指标项目之间所有关联关系的集合,W2是所有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的集合;
S40:基于各所述组织节点所管理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计算各所述组织节点的重要性参数,对所述企业组织图谱进行遍历,计算所述组织架构的冗余度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S10:基于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创建企业组织图谱G1=<V1,E1>,其中V1是企业组织图谱中所有组织节点的集合,E1是所有组织节点之间主管关系的集合;
S20:基于待评价企业所属行业确定关联的评价指标项目,定义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和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创建评价指标体系;
S30: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创建指标图谱G2=<V2,E2,W2>,其中V2是所有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集合,E2是所述评价指标项目之间所有关联关系的集合,W2是所有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的集合;
S40:基于各所述组织节点所管理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计算各所述组织节点的重要性参数,对所述企业组织图谱进行遍历,计算所述组织架构的冗余度参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创建企业组织图谱G1=<V1,E1>,其中V1是企业组织图谱中所有组织节点的集合,E1是所有组织节点之间主管关系的集合;
获取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信息,确定所述组织架构中的所有组织,以及各组织之间的主管关系;
基于各组织生成对应的组织节点,基于各所述组织节点之间的主管关系生成对应的有向边;
基于各所述组织节点和有向边,生成有向图,以得到企业组织图谱;
基于待评价企业所属行业确定关联的评价指标项目,定义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和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创建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创建指标图谱G2=<V2,E2,W2>,其中V2是所有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集合,E2是所述评价指标项目之间所有关联关系的集合,W2是所有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的集合;
基于各所述组织节点所管理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计算各所述组织节点的重要性参数;
企业组织图谱G1中组织节点V1(i)和组织节点V1(j)的主管关系为E1(i,j),其中E1(i,j)=<V1(i),V1(j)>;
若组织节点V1(i)是组织节点V1(j)的主管单位,则企业组织图谱G1中包括从组织节点V1(i)指向组织节点V1(j)的有向边;
确定各组织节点V1(i)所管理的评价指标项目,计算各主管关系E1(i,j)的重要性因数Factor(G1(i)),所述主管关系E1(i,j)的重要性因数Factor(G1(i))为组织节点V1(j)在指标图谱G2中管理的所有评价指标项目V2(j)的项目重要性系数之和,重要性因数Factor(G1(i))=∑W2(j);
对所述企业组织图谱进行遍历,计算所述组织架构的冗余度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创建指标图谱G2=<V2,E2,W2>,包括:
确定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所有评价指标项目、各评价指标项目对应的项目重要性系数,以及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
基于各评价指标项目生成节点,基于各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对应的有向边,基于项目重要性系数生成有向边的权值;
基于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有向边和权值,生成有向图,以得到指标图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各组织节点V1(i)所管理的评价指标项目,计算各主管关系E1(i,j)的重要性因数Factor(G1(i))之后,还包括:
将各重要性因数Factor(G1(i))标记至企业组织图谱G1;
通过PageRank算法对企业组织图谱G1进行遍历,基于遍历结果计算各所述组织节点的重要性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企业组织图谱进行遍历,计算所述组织架构的冗余度参数,包括:
通过PageRank算法对企业组织图谱G1进行遍历,分析所有组织节点对之间的路径数量,所述组织节点对由具有直接关联关系的两个组织节点构成;
若组织节点对之间的路径数量大于一,将组织节点对之间的非直连路径标记为冗余路径;
根据企业组织图谱G1中的冗余路径数量与组织节点数量的商,生成冗余度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企业组织图谱进行遍历,计算所述组织架构的冗余度参数之后,包括:
若冗余度参数大于零,将企业组织图谱中各冗余路径中冗余有向边的终点归集至对应直连路径的终点,生成精简组织图谱。
6.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
企业组织图谱创建模块,用于基于待评价企业的组织架构创建企业组织图谱G1=<V1,E1>,其中V1是企业组织图谱中所有组织节点的集合,E1是所有组织节点之间主管关系的集合;
评价指标体系创建模块,用于基于待评价企业所属行业确定关联的评价指标项目,定义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和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创建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图谱创建模块,用于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创建指标图谱G2=<V2,E2,W2>,其中V2是所有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集合,E2是所述评价指标项目之间所有关联关系的集合,W2是所有所述评价指标项目的项目重要性系数的集合;
重要性和冗余度评价模块,用于基于各所述组织节点所管理的所述评价指标项目,计算各所述组织节点的重要性参数,对所述企业组织图谱进行遍历,计算所述组织架构的冗余度参数。
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的步骤。
CN202310382120.1A 2023-04-11 2023-04-11 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4024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2120.1A CN116402416B (zh) 2023-04-11 2023-04-11 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2120.1A CN116402416B (zh) 2023-04-11 2023-04-11 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02416A CN116402416A (zh) 2023-07-07
CN116402416B true CN116402416B (zh) 2023-10-20

Family

ID=87015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82120.1A Active CN116402416B (zh) 2023-04-11 2023-04-11 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02416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06721B1 (en) * 2008-03-11 2013-12-1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mplicit social graph edge strengths
WO2015128775A1 (en) * 2014-02-27 2015-09-0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Unsupervised training for an atlas-based registration
CN111598461A (zh) * 2020-05-19 2020-08-28 北京海致星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企业知识图谱实时的风险泛化与传导分析方法
CN112766788A (zh) * 2021-01-29 2021-05-07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高新技术企业评价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11185A (zh) * 2021-03-04 2021-07-1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知识图谱补全任务的关键路径构建方法和系统
CN113362158A (zh) * 2021-05-31 2021-09-07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用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03777A (zh) * 2021-10-29 2022-02-01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间关系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31191A (zh) * 2021-12-30 2022-04-12 深圳微众信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企业规模和关联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4511174A (zh) * 2021-12-16 2022-05-17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一种业务指标图谱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4881547A (zh) * 2022-07-11 2022-08-09 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项目的团队绩效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5115257A (zh) * 2022-07-15 2022-09-27 广东粤财金融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关系图谱的企业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64757B2 (en) * 2015-09-16 2020-05-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gnitive operations based on empirically constructed knowledge graph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06721B1 (en) * 2008-03-11 2013-12-1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mplicit social graph edge strengths
WO2015128775A1 (en) * 2014-02-27 2015-09-0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Unsupervised training for an atlas-based registration
CN111598461A (zh) * 2020-05-19 2020-08-28 北京海致星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企业知识图谱实时的风险泛化与传导分析方法
CN112766788A (zh) * 2021-01-29 2021-05-07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高新技术企业评价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11185A (zh) * 2021-03-04 2021-07-1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知识图谱补全任务的关键路径构建方法和系统
CN113362158A (zh) * 2021-05-31 2021-09-07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用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03777A (zh) * 2021-10-29 2022-02-01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间关系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11174A (zh) * 2021-12-16 2022-05-17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一种业务指标图谱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4331191A (zh) * 2021-12-30 2022-04-12 深圳微众信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企业规模和关联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4881547A (zh) * 2022-07-11 2022-08-09 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项目的团队绩效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5115257A (zh) * 2022-07-15 2022-09-27 广东粤财金融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关系图谱的企业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02416A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2307B (zh) 项目工作量获取方法和系统
CN110826976A (zh) 一种企业实际控制人运算系统及方法
CA244866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rifying the integrity of data in a data warehouse and applying warehoused data to a plurality of predefined analysis models
CN112634056A (zh) 快速计算、更新企业股权结构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190116590A (ko) 뉴스를 분석하여 기업의 주가를 예측하는 장치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CN106294128B (zh) 一种导出报表数据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232754A (zh) 一种企业数据挖掘方法、装置、设备
CN110781311A (zh) 一种企业一致行动人运算系统及方法
CN116402416B (zh) 指标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冗余度与重要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10969002A (zh) 财务指标分析报告生成方法及装置
Filippidis et al. Evaluating oil price forecasts: A meta-analysis
CN110909975A (zh) 科研平台效益评估方法、装置
CN115618825A (zh) 财务报表合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8711074A (zh) 业务分类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04501A (zh) 企业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e Castro et al. A metric of software size as a tool for IT governance
CN109685638B (zh) 一种审计覆盖率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389337A (zh) 用于统计显著性模式的搜索大数据空间的方法
CN117611115A (zh) 薪资生成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7632247A (zh) 一种项目质量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90776A (zh) 信用评估模型的更新方法及系统、信用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7911153A (zh) 一种基于属性变更的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BR102022006823A2 (pt) Sistema e método para gerenciamento de pedidos de ressarcimento por danos elétricos em rede de distribuição, e, meio legível de armazenamento por computador
CN114385705A (zh) 数据重要性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701523A (zh) 财务模型指标勾稽关系可视化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8

Address after: Room 1227-1, 12th floor, Haitai building, No. 229, Middle North Fourth R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Patentee after: Beijing maglev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8, 1-14, 4 / F, Hengxiang building, No.15 Tuanjie hunanli,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hinking Shichua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