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98313A - 柴油机燃烧室、活塞和柴油机 - Google Patents

柴油机燃烧室、活塞和柴油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98313A
CN116398313A CN202310306954.4A CN202310306954A CN116398313A CN 116398313 A CN116398313 A CN 116398313A CN 202310306954 A CN202310306954 A CN 202310306954A CN 116398313 A CN116398313 A CN 116398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chamber
ridge
oil
longitudinal section
guid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069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华玉
侯福建
倪松伟
包宁
李达
胡芳
刘江唯
刘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069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983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98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983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3/00Pistons 
    • F02F3/26Pistons  having combustion chamber in piston hea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3/00Pistons 
    • F02F3/28Other pistons with specially-shaped he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Method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机燃烧室、活塞和柴油机,柴油机燃烧室包括:基底,具有顶面;第一燃烧腔和第二燃烧腔,沿第一方向凹设于顶面上;分隔凸台,位于所述第一燃烧腔与第二燃烧腔之间,并与第一燃烧腔的内壁和第二燃烧腔的内壁连续,所述分隔凸台上设置有分油脊和节流脊;所述节流脊的最高点位置高于所述第二燃烧腔的最低点位置;所述分油脊的最高点位置不高于所述节流脊的最高点位置。上述柴油机燃烧室可以充分利用气缸内的空间和空气,改善燃油的燃烧效率,减少碳烟颗粒排放,并且由于燃油在相同的放热量下,对气缸内的更多空间和工质进行了加热,减少高温区的产生,从而有效抑制NOx生成;两功能脊分隔凸台还降低了喷油定时敏感性,增加了可靠性。

Description

柴油机燃烧室、活塞和柴油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柴油机燃烧室、活塞和柴油机。
背景技术
由于节能减排形势日益严峻,对于柴油机的排放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尤其是碳烟颗粒以及NOx的排放水平。燃油以喷注油束形式进入缸内,并集中在油束周围燃烧,造成油束附近局部高温贫氧,大量生成碳烟颗粒以及NOx。因此,需要将燃油在缸内分布得更为广泛,充分利用缸内各处空气和空间,减少高温贫氧情况发生,才能改善柴油机油耗和降低碳烟颗粒以及NOx的排放水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充分利用柴油机缸内各处空气和空间问题,提供一种柴油机燃烧室、活塞和柴油机。
一种柴油机燃烧室,包括:
基底,具有顶面;
第一燃烧腔,沿第一方向凹设于所述顶面上,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基底的中心轴线平行;
第二燃烧腔,沿第一方向凹设于所述顶面上,且绕所述第一燃烧腔的周向设置;
分隔凸台,位于所述第一燃烧腔与第二燃烧腔之间,并与第一燃烧腔的内壁和第二燃烧腔的内壁连续,所述分隔凸台上设置有节流脊和分油脊;
所述节流脊绕所述第一燃烧腔的周向凸设于所述分隔凸台朝向所述第二燃烧腔的一侧上,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所述节流脊的最高点位置高于所述第二燃烧腔的最低点位置;
所述分油脊沿所述第一燃烧腔的周向设置凸设于所述分隔凸台朝向所述第一燃烧腔的一侧上,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分油脊的最高点位置不高于所述节流脊的最高点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上还形成有分油导向面,所述分油导向面将所述节流脊的最高点位置和所述分油脊的最高点位置圆滑过渡,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分油导向面距离所述基底的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油导向面与纵截面的相交线为直线或者弧线,所述纵截面与所述基底的中心轴线共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节流脊的所述最高点位置不高于所述顶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燃烧腔的底内壁设有环绕所述基底的中心轴线布置的中心凸部,以及绕所述中心凸部周向凹设的中心环形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柴油机燃烧室还包括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分别与所述中心凸部的壁面和所述中心环形部的壁面连续,所述第一导向面与纵截面的相交线为直线或者弧线,所述纵截面与所述基底的中心轴线共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柴油机燃烧室还包括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分别与所述中心环形部的壁面和所述分油脊的壁面连续,所述第二导向面与纵截面的相交线为直线或者弧线,所述纵截面与所述基底的中心轴线共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柴油机燃烧室还包括第三导向面,所述第三导向面分别与所述第二燃烧腔的壁面和所述节流脊的壁面连续,所述第三导向面与纵截面的相交线为直线或者弧线,所述纵截面与所述基底的中心轴线共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柴油机燃烧室还包括第四导向面,所述第四导向面分别与所述第二燃烧腔的壁面和所述顶面连续,所述第四导向面与纵截面的相交线为直线或者弧线,所述纵截面与所述基底的中心轴线共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导向面通过圆角连接所述顶面;
和/或,当所述第四导向面与所述纵截面的相交线为直线时,所述第四导向面与所述纵截面的相交线的延长线与所述顶面的夹角大于65°;
和/或,当所述第四导向面与所述纵截面的相交线为弧线时,所述第四导向面与所述纵截面的相交线的切线与所述顶面的夹角大于65°。
一种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面形成有如上所述的柴油机燃烧室。
一种柴油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活塞。
上述柴油机燃烧室,在第一燃烧腔外围增设了第二燃烧腔,也作为燃油燃烧的一个主要空间。上述柴油机燃烧室会分流一部分燃油到第二燃烧腔,减少第一燃烧腔燃油分配量,使得燃油集中在第一燃烧腔高温贫氧燃烧的情况明显改善。因为第二燃烧腔半径更大,分流到第二燃烧腔的燃油蒸汽能够得到更长的贯穿距离,充分卷吸周围空气,并且第二燃烧腔有充足的氧气,所以也会得到良好的燃烧。
上述柴油机燃烧室第一燃烧腔和第二燃烧腔之间设置了分隔凸台,分隔凸台是一个较为宽厚的结构,故而加工制造压力小,可靠性好。活塞运动至接近上止点时,燃油以油束形式通过喷油嘴喷射进入到第一燃烧腔,燃油向前运动逐渐雾化蒸发为燃油蒸汽后,与分油脊接触,在分油脊的作用下分流为上下两股。分流向第二燃烧腔的燃油蒸汽沿分油导向面向节流脊运动,逐渐被节流变扁,在周向延展铺开,充分占据和利用油束之间的空间和空气,而后再进入第二燃烧腔,从而实现高的空间占有率和空气利用率。如此上述柴油机燃烧室可以充分利用气缸内的空间和空气,改善燃油的燃烧效率,减少碳烟颗粒的排放,并且由于燃油在相同的放热量下,对气缸内的更多空间和工质进行了加热,使得气缸内的温度降低,减少高温区的产生,从而有效抑制NOx生成,进而减少NOx的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柴油机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柴油机燃烧室的结构尺寸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柴油机燃烧室中A处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中柴油机燃烧室中A处在又一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实施例中柴油机燃烧室中A处在还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实施例中柴油机燃烧室中B处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实施例中柴油机燃烧室中B处在又一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实施例中柴油机燃烧室中B处在还一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实施例中柴油机燃烧室中C处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实施例中柴油机燃烧室中C处在又一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实施例中柴油机燃烧室中D处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实施例中柴油机燃烧室中D处在又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实施例中柴油机燃烧室中D处在还一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实施例中柴油机燃烧室中E处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实施例中柴油机燃烧室中E处在又一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基底10,顶面11;活塞沟槽13;分隔凸台14;
第一燃烧腔100;中心凸部110;中心环形部120;
第二燃烧腔200;
节流脊300;分油脊310;分油导向面320;
第一导向面400;第二导向面410;第三导向面420;第四导向面430;
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目前的多数柴油机燃烧系统,多采用在基底的顶面形成凹坑作为燃油燃烧的主要空间,顶面形成的凹坑即为燃烧室,柴油机的孔式喷油器喷出的燃油油束进入到燃烧室的凹坑内,并随着活塞向上运动进行压缩冲程,燃油逐渐被气化并与凹坑内的空气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气,最后燃油燃烧膨胀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做功。
由上述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可以知道,燃油进入到燃烧室凹坑之后,只与燃烧室凹坑内的空气进行了充分混合,与燃烧室凹坑外的空气,尤其是与燃烧室凹坑外、顶面以上空气混合得不彻底,加重了燃油集中在局部燃烧的情况,造成柴油燃烧时的高温缺氧,进而产生大量碳烟颗粒以及NOx
基于此,参阅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的活塞,具有柴油机燃烧室,柴油机燃烧室包括基底10,第一燃烧腔100、第二燃烧腔200、设置在第一燃烧腔100和第二燃烧腔200之间的分隔凸台14。其中基底10设置在活塞的端部,基底10可以与活塞的整体一体成型,当基底10可以与活塞的整体一体成型时,基底10上则设置有用于安装活塞环的活塞沟槽13。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基底10也可以采用组装的方式安装在活塞上。
第一燃烧腔100沿第一方向X凹设于基底10的顶面11上,第一方向X与基底10的中心轴线平行,即图1实施例中的自上往下的方向。第二燃烧腔200沿第一方向X凹设在顶面11上,且绕第一燃烧腔100的周向设置。分隔凸台14与第一燃烧腔100的内壁和第二燃烧腔200内壁连续,并设置有分油脊310和节流脊300。分油脊310绕第一燃烧腔100的周向凸设于分隔凸台14朝向第一燃烧腔100的一侧上,节流脊300绕第二燃烧腔200的周向凸设于分隔凸台14朝向第二燃烧腔200的一侧上。
进一步地,在与第一方向X相反的第二方向Y上,即图1实施例中的自下往上的方向,分油脊310的最高点位置不高于节流脊300的最高点位置,也就是说,分油脊310的位置相对节流脊300更低,以通过分油脊310对进入到第一燃烧腔100的燃油蒸汽进行分流,避免燃油过于集中燃烧。
具体地,在活塞运动至接近上止点时,燃油以油束形式通过喷油嘴喷射进入到第一燃烧腔100内,并气化形成燃油蒸汽。之后燃油蒸汽会首先与分油脊310相接触,被分油脊310分流形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流入到第一燃烧腔100内,另一部分经过分隔凸台14和节流脊300流入到第二燃烧腔200内。如此使得燃油不会集中在第一燃烧腔100或者第二燃烧腔200内,避免燃油过于集中燃烧,改善燃油高温贫氧燃烧的情况。因为第二燃烧腔200半径更大,分流到第二燃烧腔200的燃油蒸汽能够得到更长的贯穿距离,充分卷吸周围空气,并且第二燃烧腔200有充足的氧气,所以也会得到良好的燃烧。
其中,在第二方向Y上,节流脊300的最高点位置高于第二燃烧腔200的最低点位置,当活塞安装在柴油机上后,节流脊300与位于活塞上方的气缸盖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燃烧腔200最低点位置与气缸盖之间的距离。如此,在柴油机进行压缩冲程时,随着活塞不断靠近气缸盖,节流脊300与气缸盖的距离也会不断减小,当压缩冲程趋于结束时,即活塞运动至接近上止点时,节流脊300与气缸盖之间仍具有一定距离,且由于节流脊300相较于第一燃烧腔100和第二燃烧腔200距离气缸盖更近,因此节流脊300与气缸盖之间的空间便会形成一个节流通道。
燃油蒸汽在分油脊310处分流之后,流向第二燃烧腔200的燃油蒸汽,在节流通道处被节流变扁,在周向延展铺开,充分占据和利用油束之间的空间和空气,而后再进入第二燃烧腔,使得燃油蒸汽能够在第二燃烧腔200以及第二燃烧腔200上方进行扩散,并在扩散的过程中充分卷吸周围的空气,燃油蒸汽便能够与第二燃烧腔200以及第二燃烧腔200上方的空气充分混合。
更进一步地,若分隔凸台14只设置有节流脊300而未设置分油脊310,则会导致分隔凸台14过于窄薄,可靠性较低,且不利于加工制作,同时由上可知分隔凸台14会对进入到第一燃烧腔100和第二燃烧腔200的燃油进行分流,过于窄薄的分隔凸台14会导致分流到第一燃烧腔100和第二燃烧腔200的燃油蒸汽比例难以控制,增大柴油机喷油定时敏感性,因此分隔凸台14上设置两功能脊,即分油脊310和节流脊300,更具有优势。
上述柴油机燃烧室,通过第一燃烧腔100和第二燃烧腔200,来使得燃油不会集中在某一个燃烧腔内。通过分油脊310合理分配进入第一燃烧腔100和第二燃烧腔200的燃油蒸汽比例,避免燃油过于集中燃烧,改善燃油高温贫氧燃烧的情况。通过节流脊300设计,使得流向第二燃烧腔200的燃油蒸汽在节流通道处被节流变扁,在周向延展铺开,充分占据和利用油束之间的空间和空气,而后再进入第二燃烧腔200,与第二燃烧腔200以及第二燃烧腔200上方的空气充分混合。因此上述柴油机燃烧室可以充分利用气缸内的空间和空气,改善燃油的燃烧效率,减少碳烟颗粒的排放,并且由于燃油在相同的放热量下,对气缸内的更多空间和工质进行了加热,使得气缸内的温度降低,减少高温区的产生,从而有效抑制NOx生成。进一步地,上述柴油机燃烧室,还通过两功能脊和分油导向面,降低喷油定时敏感性,增加了可靠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6、图7和图8,柴油机燃烧室包括分油导向面320,分油导向面320分别与节流脊300的最高点位置和分油脊310的最高点位置圆滑过渡,且在第二方向Y上,分油导向面320距离基底10的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增大,即分油导向面320相对于基底10的中心轴线倾斜设置,以便于燃油蒸汽沿着分油导向面320向上延伸并铺开。前述分流向第二燃烧腔200的燃油蒸汽沿分油导向面320向节流脊300运动,这是一个“爬坡”过程,各喷孔燃油蒸汽逐渐被节流变扁,在周向延展铺开,在节流脊300处达到最值后,再向前进入第二燃烧腔200。可见,节流、铺开是一个渐进过程,因此进一步有效降低了喷油定时敏感性。
其中,分油导向面320为绕基底10的中心轴线周向布设的圆环面,分油导向面320与纵截面的相交线可以为图6中的直线,也可以为弧线,纵截面与基底10的中心轴线共面。进一步地,当分油导向面320与纵截面的相交线为弧线时,该弧线可以朝向基底10的顶面11方向凸起,此处可参阅图7。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分油导向面320与纵截面的相交线还可以往背离基底10的顶面11方向凹设,此处可参阅图8,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分油导向面320的结构可以根据柴油机的喷油角度,以及柴油机燃烧室的整体形状进行选择,以保证燃油和空气能够在柴油机燃烧室内合理匹配,避免过浓或者过稀的混合气出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2,在第二方向Y上,节流脊300的最高点位置不高于顶面11,即节流脊300的最高点位置低于或平齐于基底10的顶面11,若节流脊300高于基底10的顶面11,会导致燃油蒸汽的流动不合理,存在节流脊300撞击气缸盖的可能,活塞加工成本增加等缺点。
可选地,节流脊300距离顶面11的最小距离,即图2中的H3,H3=0D-0.035D,D为活塞所在气缸的缸径。同时节流脊300的直径,即图2中的D3,D3为节流脊300的最高点位置形成的轮廓直径,D3=0.55D-0.7D。进一步地,分油脊310距离顶面11的最小距离,即图2中的H4,H4=0.04D-0.09D,同时分油脊310的直径,即图2中的D4,D4为节流脊300的最高点位置形成的轮廓直径,D4=0.49D-0.67D。
进一步地,第一燃烧腔100的最低点位置距离顶面11的距离,即图2中的H1,H1=0.15D-0.2D,第一燃烧腔100的直径,即图2中的D1,D1为第一燃烧腔100的绕基底10中心轴线形成的最大轮廓直径,D1=0.52D-0.68D。第二燃烧腔200的最低点位置距离顶面11的距离,即图2中的H2,H2=0.035D-0.07D,第二燃烧腔200的直径,即图2中的D2,D2为第二燃烧腔200的绕基底10中心轴线最大轮廓直径,D2=0.75D-0.9D。上述,H1、H2、H3以及D1、D2、D3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柴油机的喷油角度,以及柴油机燃烧室的整体形状进行调整,以保证燃油和空气能够在柴油机燃烧室内合理匹配,避免过浓或者过稀的混合气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基底10可以与活塞的整体一体成型,或者基底10组装在活塞上,因此基底10的中心轴线与活塞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也就是说,基底10的中心轴线即为活塞的中心轴线。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参阅图1,第一燃烧腔100的底内壁设有环绕基底10中心轴线布置的中心凸部110,以及绕中心凸部110周向凹设的中心环形部120,以使得第一燃烧腔100沿基底10的中心轴线截面呈类ω状。也就是说,第一燃烧腔100的底部并不平整,不平整的底部可以对燃油蒸汽在第一燃烧腔100内的回转流动进行适当干涉,以减少适合NOx生产的混合气。可选地,中心凸部110的高度,即图中的H5,H5=0.07D-0.14D。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3、图4和图5,柴油机燃烧室还包括第一导向面400,第一导向面400分别与中心凸部110的壁面和中心环形部120的壁面连续,第一导向面400为绕基底10的中心轴线周向布设的圆环面。其中,第一导向面400与纵截面的相交线可以为图3实施例中的直线,也可以为弧线。进一步地,当第一导向面400与纵截面的相交线为弧线时,该相交线可以朝向基底10的顶面11方向凸起,此处可参阅图4。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导向面400与纵截面的相交线还可以往背离基底10的顶面11方向凹设,此处可参阅图5,在实际的使用过程,第一导向面400的结构可以根据柴油机的喷油角度,以及柴油机燃烧室的整体形状进行选择,以保证燃油和空气能够在柴油机燃烧室内合理匹配,避免过浓或者过稀的混合气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9和图10,柴油机燃烧室还包括第二导向面410,第二导向面410分别与中心环形部120的壁面和分油脊310的壁面连续,第二导向面410为绕基底10的中心轴线周向布设的圆环面。其中,第二导向面410与纵截面的相交线可以为图9实施例中的直线,也可以为弧线。进一步地,当第二导向面410与纵截面的相交线为弧线时,该相交线可以朝向基底10的顶面11方向凹设,此处可参阅图10。在实际的使用过程,第二导向面410的结构可以根据柴油机的喷油角度,以及柴油机燃烧室的整体形状进行选择,以保证燃油和空气能够在柴油机燃烧室内合理匹配,避免过浓或者过稀的混合气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11、图12和图13,柴油机燃烧室还包括第三导向面420,第三导向面420分别与第二燃烧腔200的壁面和节流脊300的壁面连续,第三导向面420为绕基底10的中心轴线周向布设的圆环面。其中,第三导向面420与纵截面的相交线可以为图11实施例中的直线,也可以为弧线。进一步地,当第三导向面420为弧线时,该弧线可以朝向基底10的顶面11方向凸起,此处可参阅图12。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导向面420与纵截面的相交线还可以往背离基底10的顶面11方向凹设,此处可参阅图13,在实际的使用过程,第三导向面420的结构可以根据柴油机的喷油角度,以及柴油机燃烧室的整体形状进行选择,以保证燃油和空气能够在柴油机燃烧室内合理匹配,避免过浓或者过稀的混合气出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14和图15,柴油机燃烧室还包括第四导向面430,第四导向面430分别与第二燃烧腔200的壁面和基底10的顶面11连续,第四导向面430为绕基底10的中心轴线周向布设的圆环面。其中,第四导向面430与纵截面的相交线可以为图14实施例中的直线,也可以为弧线。进一步地,当第四导向面430与纵截面的相交线为弧线时,该弧线可以朝向基底10的顶面11方向凹设,此处可参阅图15,在实际的使用过程,第四导向面430的结构可以根据柴油机的喷油角度,以及柴油机燃烧室的整体形状进行选择,以保证燃油和空气能够在柴油机燃烧室内合理匹配,避免过浓或者过稀的混合气出现。
其中,第四导向面430通过圆角连接基底10的顶面11,以使得第四导向面430与基底10的顶面11过渡更加圆滑。而当第四导向面430为与纵截面的相交线为直线时,第四导向面430与纵截面的相交线的延长线与基底10的顶面11的夹角大于65°,当第四导向面430与纵截面的相交线为弧线时,第四导向面430纵截面的相交线的切线与基底10的顶面11的夹角大于65°。控制第四导向面430与顶面11的夹角的目的在于,控制燃油与空气燃烧后产生的高温气体的运动方向,避免高温气体冲向气缸的缸壁,导致传热损失增大。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D1=59mm,H1=20mm,D2=100.4mm,H2=6.2mm,D3=63.48mm,H3=1.3mm,D4=56mm,H4=6.5mm,H5=9mm,同时分油导向面320、第一导向面400、第二导向面410、第三导向面420以及第四导向面430均采用直线结构。通过对上述参数的柴油机燃烧室进行仿真,根据计算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的柴油机燃烧室相比,上述柴油机燃烧室在相同油耗下,在柴油机最大功率工况的情况下,NOx的排放降低7.6%,而在柴油机最大扭矩工况下,NOx的排放降低9.9%。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柴油机,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的活塞,以及活塞的柴油机燃烧室,通过第一燃烧腔100和第二燃烧腔200,来使得燃油不会集中在某一个燃烧腔内。通过分油脊310合理分配进入第一燃烧腔100和第二燃烧腔200的燃油蒸汽比例,避免燃油过于集中燃烧,改善燃油高温贫氧燃烧的情况。通过节流脊300设计,使得流向第二燃烧腔200的燃油蒸汽在节流通道处被节流变扁,在周向延展铺开,充分占据和利用油束之间的空间和空气,而后再进入第二燃烧腔200,与第二燃烧腔200以及第二燃烧腔200上方的空气充分混合。因此上述柴油机燃烧室可以充分利用气缸内的空间和空气,改善燃油的燃烧效率,减少碳烟颗粒的排放,并且由于燃油在相同的放热量下,对气缸内的更多空间和工质进行了加热,使得气缸内的温度降低,减少高温区的产生,从而有效抑制NOx生成。还通过两功能脊和分油导向面,降低喷油定时敏感性,增加了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柴油机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燃烧室包括:
基底(10),具有顶面(11);
第一燃烧腔(100),沿第一方向(X)凹设于所述顶面(11)上,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基底(10)的中心轴线平行;
第二燃烧腔(200),沿第一方向(X)凹设于所述顶面(11)上,且绕所述第一燃烧腔(100)的周向设置;
分隔凸台(14),位于所述第一燃烧腔(100)与第二燃烧腔(200)之间,并与第一燃烧腔(100)的内壁和第二燃烧腔(200)的内壁连续,所述分隔凸台(14)上设置有节流脊(300)和分油脊(310);
所述节流脊(300)绕所述第一燃烧腔(100)的周向凸设于所述分隔凸台(14)朝向所述第二燃烧腔(200)的一侧上,在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反的第二方向(Y)上,所述节流脊(300)的最高点位置高于所述第二燃烧腔(200)的最低点位置;
所述分油脊(310)沿所述第一燃烧腔(100)的周向设置凸设于所述分隔凸台(14)朝向所述第一燃烧腔(100)的一侧上,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所述分油脊(310)的最高点位置不高于所述节流脊(300)的最高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0)上还形成有分油导向面(320),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所述分油导向面(320)将所述节流脊(300)的最高点位置和所述分油脊(310)的最高点位置圆滑过渡,且所述分油导向面(320)距离所述基底(10)的中心轴线的距离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机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油导向面(320)与纵截面的相交线为直线或者弧线,所述纵截面与所述基底(10)的中心轴线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所述节流脊(300)的所述最高点位置不高于所述顶面(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腔(100)的底内壁设有环绕所述基底(10)的中心轴线布置的中心凸部(110),以及绕所述中心凸部(110)周向凹设的中心环形部(1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柴油机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燃烧室还包括第一导向面(400),所述第一导向面(400)分别与所述中心凸部(110)的壁面和所述中心环形部(120)的壁面连续,所述第一导向面(400)与纵截面的相交线为直线或者弧线,所述纵截面与所述基底(10)的中心轴线共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柴油机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燃烧室还包括第二导向面(410),所述第二导向面(410)分别与所述中心环形部(120)的壁面和所述分油脊(310)的壁面连续,所述第二导向面(410)与纵截面的相交线为直线或者弧线,所述纵截面与所述基底(10)的中心轴线共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燃烧室还包括第三导向面(420),所述第三导向面(420)分别与所述第二燃烧腔(200)的壁面和所述节流脊(300)的壁面连续,所述第三导向面(420)与纵截面的相交线为直线或者弧线,所述纵截面与所述基底(10)的中心轴线共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燃烧室还包括第四导向面(430),所述第四导向面(430)分别与所述第二燃烧腔(200)的壁面和所述顶面(11)连续,所述第四导向面(430)与纵截面的相交线为直线或者弧线,所述纵截面与所述基底(10)的中心轴线共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柴油机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导向面(430)通过圆角连接所述顶面(11);
和/或,当所述第四导向面(430)与所述纵截面的相交线为直线时,所述第四导向面(430)与所述纵截面的相交线的延长线与所述顶面(11)的夹角大于65°;
和/或,当所述第四导向面(430)与所述纵截面的相交线为弧线时,所述第四导向面(430)与所述纵截面的相交线的切线与所述顶面(11)的夹角大于65°。
11.一种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柴油机燃烧室,所述基底(10)设置在所述活塞的端部。
12.一种柴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活塞。
CN202310306954.4A 2023-03-27 2023-03-27 柴油机燃烧室、活塞和柴油机 Pending CN1163983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6954.4A CN116398313A (zh) 2023-03-27 2023-03-27 柴油机燃烧室、活塞和柴油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6954.4A CN116398313A (zh) 2023-03-27 2023-03-27 柴油机燃烧室、活塞和柴油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98313A true CN116398313A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15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06954.4A Pending CN116398313A (zh) 2023-03-27 2023-03-27 柴油机燃烧室、活塞和柴油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9831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98315A (zh) * 2023-03-27 2023-07-07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柴油机燃烧室、活塞和柴油机
CN116398314A (zh) * 2023-03-27 2023-07-07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柴油机燃烧室、活塞和柴油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54439A1 (en) * 2014-06-09 2015-12-10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Combustion chamber structure for diesel engine
WO2019172710A1 (ko) * 2018-03-09 2019-09-12 두산인프라코어 주식회사 디젤 엔진용 피스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분사식 디젤 엔진
CN213775520U (zh) * 2020-12-08 2021-07-23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机燃烧室、柴油机和汽车
CN114526151A (zh) * 2022-04-22 2022-05-24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室与一种柴油发动机
CN116398315A (zh) * 2023-03-27 2023-07-07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柴油机燃烧室、活塞和柴油机
CN116398314A (zh) * 2023-03-27 2023-07-07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柴油机燃烧室、活塞和柴油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54439A1 (en) * 2014-06-09 2015-12-10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Combustion chamber structure for diesel engine
WO2019172710A1 (ko) * 2018-03-09 2019-09-12 두산인프라코어 주식회사 디젤 엔진용 피스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직분사식 디젤 엔진
CN213775520U (zh) * 2020-12-08 2021-07-23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机燃烧室、柴油机和汽车
CN114526151A (zh) * 2022-04-22 2022-05-24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室与一种柴油发动机
CN116398315A (zh) * 2023-03-27 2023-07-07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柴油机燃烧室、活塞和柴油机
CN116398314A (zh) * 2023-03-27 2023-07-07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柴油机燃烧室、活塞和柴油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邓家骏;贾和坤;王佳;陈亮;: "喷雾锥角及燃烧室对柴油机预混合低温燃烧的影响",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3, 25 June 2017 (2017-06-25)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98315A (zh) * 2023-03-27 2023-07-07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柴油机燃烧室、活塞和柴油机
CN116398314A (zh) * 2023-03-27 2023-07-07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柴油机燃烧室、活塞和柴油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98313A (zh) 柴油机燃烧室、活塞和柴油机
US8291881B2 (en) Piston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5927244A (en) Combustion chamber structure having piston cavity
CN116398314A (zh) 柴油机燃烧室、活塞和柴油机
CN116398315A (zh) 柴油机燃烧室、活塞和柴油机
US11199155B2 (en) Piston crown for a combustion system and an associated method thereof
CN113586227A (zh) 一种汽油机的燃烧室结构及汽油机
JP2012189041A (ja)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
JP2004308449A (ja)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
JPH11200867A (ja) 筒内噴射式エンジン
JPH11182248A (ja) 筒内噴射式エンジンの燃焼室構造
CN111322170A (zh) 直喷式内燃机活塞燃烧室
CN115750071B (zh) 一种汽油机燃烧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CN114183235B (zh) 一种内燃机
CN1811143A (zh) 直喷式柴油机涡流室燃烧系统
JP3956535B2 (ja) 副室式エンジン
KR100365113B1 (ko) 직접분사식가솔린기관의피스톤헤드형상구조
KR100365114B1 (ko) 직접분사식가솔린기관의피스톤헤드형상구조
CN115247599A (zh) 发动机和车辆
EP0181645B1 (en) Combustion chamber structure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17231381A (zh) 发动机和车辆
JPS5926772B2 (ja) 副室式内燃機関
JPH0658062B2 (ja) 内燃機関
CN114165352A (zh) 活塞、燃烧室组件以及组织燃烧的方法
KR100373248B1 (ko) 직접분사식디젤엔진의연소실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