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95153B - 一种便携式工程测绘用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工程测绘用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95153B
CN116395153B CN202310670646.XA CN202310670646A CN116395153B CN 116395153 B CN116395153 B CN 116395153B CN 202310670646 A CN202310670646 A CN 202310670646A CN 116395153 B CN116395153 B CN 1163951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ing
frame
main body
assembly
surveying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706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95153A (zh
Inventor
王赵军
赵琳倩
赵风龙
陈海明
张志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Longhe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Longhe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Longhe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Longhe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706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951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95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95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95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951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B64U10/13Flying plat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0/00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UAV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0/00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UAVs
    • B64U20/80Arrangement of on-board electronics, e.g. avionics systems or wi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80/00Transport or storage specially adapted for UAVs
    • B64U80/80Transport or storage specially adapted for UAVs by vehicles
    • B64U80/86Lan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101/0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工程测绘用无人机,包括装载基架、以及安装于装载基架上的机身主体;所述装载基架的一侧设置有装载面,所述机身主体安装于装载面上,所述装载基架的另一侧设置有测绘仪装载箱,所述测绘仪装载箱内置有测绘仪,所述装载基架的顶部设置有拉伸杆,装载基架的底端设置有行走轮;所述机身主体包括主机体、设置于主机体上的螺旋桨、以及设置于主机体底部的装载层,测绘仪上设置有装载体,所述装载体内嵌安装于装载层中。本发明以装载基架为无人机的装载架,机身主体和测绘仪设计可拆卸的组装式结构,携带方便、安装简单,并且保证测绘仪安装的稳定程度,从而保证测绘数据的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工程测绘用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工程测绘用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测绘技术就是一种对空间基准的一种导航技术,通过无人机对一些复杂的地形进行测绘,于数字化的背景下,无人机测绘技术发展的非常成熟,它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测绘工程中,无人机测绘技术作为测绘工程的一项重要技术,它为测绘工程带来了非常大的便捷,现有的工程测绘无人机存在不方便携带和组装的问题。
现有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便携式工程测绘用无人机,在箱体的内部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沿第二齿轮的中轴线对称分布,整体采用齿轮对接的方式;但是该专利存在一定的缺陷,该齿轮的对接方式设计的较为复杂,本质上并没有达到便携方面的优化,并且在这种设计结构下,无法稳定的装载工程用测绘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工程测绘用无人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工程测绘用无人机,包括装载基架、以及安装于装载基架上的机身主体;
所述装载基架的一侧设置有装载面,所述机身主体安装于装载面上,所述装载基架的另一侧设置有测绘仪装载箱,所述测绘仪装载箱内置有测绘仪,所述装载基架的顶部设置有拉伸杆,装载基架的底端设置有行走轮;
所述机身主体包括主机体、设置于主机体上的螺旋桨、以及设置于主机体底部的装载层,测绘仪上设置有装载体,所述装载体内嵌安装于装载层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载面包括安装于装载基架上的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内装面、以及安装于内装面两侧边的定位栏,所述定位栏上设置有定位轨道、设置于定位轨道内的盈合插片,定位轨道和盈合插片之间形成装载槽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机体的底面侧边设置有装载底架,所述装载底架上设置有插合凸起,所述插合凸起与装载槽口相对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载层包括安装于机身主体上的底支框、设置于底支框上的组装框、位于组装框四角位置并且安装于底支框上的组合框体,所述装载体包括与组装框匹配的组装板,所述组装板的四角位置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与组合框体相互对接安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组装框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组装缺口,所述组装板上相应的设置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卡入至组装缺口中并且通过固定箍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安装于卡合块上的外沿卡板,所述外沿卡板上设置有侧支块,所述组装框与侧支块呈垂直排布,所述组装框与侧支块之间设置有L型定位片,所述L型定位片通过第一固定栓与组装框固定安装,L型定位片通过第二固定栓与侧支块固定安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沿卡板与组装框之间呈斜向排布并且形成“V”型空间,所述组合框体的主体为安装于底支框上的三角框架,所述三角框架与该“V”型空间相匹配,所述三角框架的外角边设置有外接凸起,外接凸起处设置有组合槽,所述外沿卡板插入至组合槽中。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支框设置有锁合点,锁合点上安装有锁合栓,锁合栓的固定端为锁合螺杆,所述三角框架与外沿卡板上均设置有相互对接的螺孔,所述锁合螺杆沿着三角框架的内框体插入并且用以固定三角框架和外沿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致力于对无人机的装卸以及便携方式作优化设计,装载基架为无人机的装载架,机身主体和测绘仪设计可拆卸的组装式结构;携带时,机身主体与测绘仪分离,机身主体装载于装载面上,测绘仪放置于测绘仪装载箱内,装载基架整体呈提拉式结构,以底部的行走轮为支点,通过拉伸杆拉动行走,在工程测绘地段,即使车辆不方便驶入,人员可以也拉动无人机行走,无需人员费力搬运,携带方便有效。
测绘仪呈可拆卸式安装于机身主体上,方便人员携带,也方便人员直接获取测绘仪的信息数据,测绘仪呈内嵌式安装,整体安装简单,以组合对接为主,辅助以定位部件固定,操作简单方便;并且整体具有很高的稳定程度,保证飞行测绘时,测绘仪的稳定程度,从而保证测绘数据的精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以示出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同时,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工程测绘用无人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身主体与测绘仪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工程测绘用无人机拉动行走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载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身主体与测绘仪组装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6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装载基架;12、机身主体;13、装载面;14、测绘仪装载箱;15、拉伸杆;16、行走轮;21、主机体;22、螺旋桨;23、装载层;24、测绘仪;25、装载体;31、基板;32、内装面;33、定位栏;34、定位轨道;35、盈合插片;36、装载槽口;37、装载底架;38、插合凸起;41、支撑栏;42、支撑垫框;43、固定绑带;51、组装框;52、组合框体;53、组装板;54、底支框;55、定位组件;61、组装缺口;62、卡合块;63、外沿卡板;64、固定箍;65、侧支块;66、L型定位片;67、第一固定栓;68、第二固定栓;71、三角框架;72、外接凸起;73、组合槽;74、锁合点;75、锁合栓;76、锁合螺杆;77、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同种要素。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
请参阅图1~图3,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工程测绘用无人机,包括装载基架11、以及安装于装载基架11上的机身主体12;
所述装载基架11的一侧设置有装载面13,所述机身主体12安装于装载面13上,所述装载基架11的另一侧设置有测绘仪装载箱14,所述测绘仪装载箱14内置有测绘仪24,所述装载基架11的顶部设置有拉伸杆15,装载基架11的底端设置有行走轮16;
所述机身主体12包括主机体21、设置于主机体21上的螺旋桨22、以及设置于主机体21底部的装载层23,测绘仪24上设置有装载体25,所述装载体25内嵌安装于装载层23中。
本实施例致力于对无人机的装卸以及便携方式作优化设计,装载基架11为无人机的装载架,机身主体12和测绘仪24设计可拆卸的组装式结构;装载基架11的一侧设置有装载面13,另一侧设置有测绘仪装载箱14,携带时,机身主体12与测绘仪24分离,机身主体12装载于装载面13上,测绘仪24放置于测绘仪装载箱14内,装载基架11整体呈提拉式结构,以底部的行走轮16为支点,通过拉伸杆15拉动行走(如附图3所示),在工程测绘地段,即使车辆不方便驶入,人员可以也拉动无人机行走,无需人员费力搬运,携带方便有效。
测绘仪24呈可拆卸式安装于机身主体12上,方便人员携带,也方便人员直接获取测绘仪24的信息数据,机身主体12的底部设置有装载层23,测绘仪24上设置有与装载层23相对接的装载体25,测绘仪24呈内嵌式安装,保持测绘仪24装载的稳定程度,避免飞行测绘时,测绘仪24发生晃动,影响测绘数据的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
基于上述实施例,对于装载面13的具体实施结构,请参阅图2和图4,本实施例设计如下:
所述装载面13包括安装于装载基架11上的基板31、设置于基板31上的内装面32、以及安装于内装面32两侧边的定位栏33,所述定位栏33上设置有定位轨道34、设置于定位轨道34内的盈合插片35,定位轨道34和盈合插片35之间形成装载槽口36。所述主机体21的底面侧边设置有装载底架37,所述装载底架37上设置有插合凸起38,所述插合凸起38与装载槽口36相对接。
本实施例设计机身主体12呈插合式安装于基板31的内装面32上,主机体21的底面侧边设置有装载底架37,装载底架37沿着定位轨道34插合,将机身主体12装载于内装面32上,插合凸起38与装载槽口36相对接,使得插合安装更为紧密。
优选的,请参阅图5,所述基板31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撑栏41,支撑栏41的两侧设置有与装载底架37相匹配的支撑垫框42。在机身主体12插合于内装面32后,支撑栏41用以支托起机身主体12的底部,支撑垫框42用以限位装载底架37,从而机身主体12装载的更为稳固。
优选的,请参阅图5,所述基板31上还设置有若干固定绑带43,用以进一步固定机身主体12。
在一个实施例中;
基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测绘仪24与机身主体12的安装结构,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设计如下:
所述装载层23包括安装于机身主体12上的底支框54、设置于底支框54上的组装框51、位于组装框51四角位置并且安装于底支框54上的组合框体52,所述装载体25包括与组装框51匹配的组装板53,所述组装板53的四角位置设置有定位组件55,所述定位组件55与组合框体52相互对接安装。
装载体25的主体为组装板53,测绘仪24安装于装载体25的底部,装载层23上设置有组装框51,组装板53整体卡入至组装框51内,组装板53的四角位置还外接有定位组件55,定位组件55再通过组合框体52固定安装,从而形成整体化的稳定结构。
对于组装板53与组装框51相互组合的具体实施结构,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设计如下:
所述组装框51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组装缺口61,所述组装板53上相应的设置有卡合块62,所述卡合块62卡入至组装缺口61中并且通过固定箍64固定。组装板53整体卡入至组装框51,并且再以卡合固定的方式对组装板53固定。
所述定位组件55包括安装于卡合块62上的外沿卡板63,所述外沿卡板63上设置有侧支块65,所述组装框51与侧支块65呈垂直排布,所述组装框51与侧支块65之间设置有L型定位片66,所述L型定位片66通过第一固定栓67与组装框51固定安装,L型定位片66通过第二固定栓68与侧支块65固定安装。
本实施例,在组装缺口61的侧沿设置有L型定位片66,组装缺口61和卡合块62本身形成垂直型的固定效果,在该垂直线的基础上增设有二级固定结构,L型定位片66再固定组装框51与侧支块65,这样保证组装板53与组装框51组合的稳定程度。
所述外沿卡板63与组装框51之间呈斜向排布并且形成“V”型空间,所述组合框体52的主体为安装于底支框54上的三角框架71,所述三角框架71与该“V”型空间相匹配,所述三角框架71的外角边设置有外接凸起72,外接凸起72处设置有组合槽73,所述外沿卡板63插入至组合槽73中。
所述底支框54设置有锁合点74,锁合点74上安装有锁合栓75,锁合栓75的固定端为锁合螺杆76,所述三角框架71与外沿卡板63上均设置有相互对接的螺孔77,所述锁合螺杆76沿着三角框架71的内框体插入并且用以固定三角框架71和外沿卡板63。
组装板53与组装框51形成稳定结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设置有外沿卡板63与组装框51之间形成“V”型空间,从而利用三角框架71补充组合于该“V”型空间中,以锁合螺杆76固定三角框架71和外沿卡板63,从而将组装板53、组装框51以及外围的底支框54形成一个稳定性整体,保证测绘仪24安装于机身主体12上的稳定程度。
测绘仪24的组装实施方式为:组装时,组装板53整体卡入至组装框51内,其卡合块62卡入至相应的组装缺口61中,其外沿卡板63卡入至组合槽73内,这样外沿卡板63与组装框51所形成的V型空间与三角框架71完成对接;再通过固定箍64将卡合块62固定于组装缺口61中,加工L型定位片66组装于组装框51与侧支块65之间,依次拧紧第一固定栓67、第二固定栓68,最后将锁合螺杆76插入至三角框架71和外沿卡板63的螺孔77中,用以固定三角框架71和外沿卡板63,锁合锁合栓75;从而完成对测绘仪24的安装工序;本实施例整体安装简单,以组合对接为主,辅助以定位部件固定,操作简单方便,并且整体具有很高的稳定程度,保证飞行测绘时,测绘仪24的稳定程度,从而保证测绘数据的精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3)

1.一种便携式工程测绘用无人机,包括装载基架、以及安装于装载基架上的机身主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载基架的一侧设置有装载面,所述机身主体安装于装载面上,所述装载基架的另一侧设置有测绘仪装载箱,所述测绘仪装载箱内置有测绘仪,所述装载基架的顶部设置有拉伸杆,装载基架的底端设置有行走轮;
所述机身主体包括主机体、设置于主机体上的螺旋桨、以及设置于主机体底部的装载层,测绘仪上设置有装载体,所述装载体内嵌安装于装载层中;
所述装载层包括安装于机身主体上的底支框、设置于底支框上的组装框、位于组装框四角位置并且安装于底支框上的组合框体,所述装载体包括与组装框匹配的组装板,所述组装板的四角位置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与组合框体相互对接安装;
所述组装框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组装缺口,所述组装板上相应的设置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卡入至组装缺口中并且通过固定箍固定;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安装于卡合块上的外沿卡板,所述外沿卡板上设置有侧支块,所述组装框与侧支块呈垂直排布,所述组装框与侧支块之间设置有L型定位片,所述L型定位片通过第一固定栓与组装框固定安装,L型定位片通过第二固定栓与侧支块固定安装;
所述外沿卡板与组装框之间呈斜向排布并且形成“V”型空间,所述组合框体的主体为安装于底支框上的三角框架,所述三角框架与该“V”型空间相匹配,所述三角框架的外角边设置有外接凸起,外接凸起处设置有组合槽,所述外沿卡板插入至组合槽中;
所述底支框设置有锁合点,锁合点上安装有锁合栓,锁合栓的固定端为锁合螺杆,所述三角框架与外沿卡板上均设置有相互对接的螺孔,所述锁合螺杆沿着三角框架的内框体插入并且用以固定三角框架和外沿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工程测绘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面包括安装于装载基架上的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内装面、以及安装于内装面两侧边的定位栏,所述定位栏上设置有定位轨道、设置于定位轨道内的盈合插片,定位轨道和盈合插片之间形成装载槽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工程测绘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的底面侧边设置有装载底架,所述装载底架上设置有插合凸起,所述插合凸起与装载槽口相对接。
CN202310670646.XA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便携式工程测绘用无人机 Active CN1163951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0646.XA CN116395153B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便携式工程测绘用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0646.XA CN116395153B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便携式工程测绘用无人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95153A CN116395153A (zh) 2023-07-07
CN116395153B true CN116395153B (zh) 2023-08-11

Family

ID=87010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70646.XA Active CN116395153B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便携式工程测绘用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95153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924737U (zh) * 2016-08-02 2017-02-08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消防救援装置
DE102017113187A1 (de) * 2017-06-14 2018-12-20 Jungheinrich Aktiengesellschaft Ladungsträgersystem
CN109738605A (zh) * 2019-03-04 2019-05-10 宁波大学 一种便携式无人水面移动水质监测装置
CN210502313U (zh) * 2019-09-03 2020-05-12 邦迈斯高新科技(天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人机用便携式充电装置
JP2020147077A (ja) * 2019-03-11 2020-09-17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無人飛行体発着台および無人飛行体発着台付車両
CN213168522U (zh) * 2020-10-12 2021-05-11 北京智教飞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测绘复合翼无人机
CN213735612U (zh) * 2020-07-29 2021-07-20 北京腾益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无间断供电平台
CN114194917A (zh) * 2021-12-29 2022-03-18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电力电缆轨道运输架
CN216132350U (zh) * 2021-08-05 2022-03-25 山东天科防雷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携带的防雷检测装置
CN217836047U (zh) * 2022-09-13 2022-11-18 贾世真 一种测绘工程激光雷达的机载快拆挂载板
CN116119065A (zh) * 2022-11-28 2023-05-1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无人机托运组件
CN116142828A (zh) * 2023-03-30 2023-05-23 贵州航天南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特种无人机转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924737U (zh) * 2016-08-02 2017-02-08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消防救援装置
DE102017113187A1 (de) * 2017-06-14 2018-12-20 Jungheinrich Aktiengesellschaft Ladungsträgersystem
CN109738605A (zh) * 2019-03-04 2019-05-10 宁波大学 一种便携式无人水面移动水质监测装置
JP2020147077A (ja) * 2019-03-11 2020-09-17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無人飛行体発着台および無人飛行体発着台付車両
CN210502313U (zh) * 2019-09-03 2020-05-12 邦迈斯高新科技(天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人机用便携式充电装置
CN213735612U (zh) * 2020-07-29 2021-07-20 北京腾益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无间断供电平台
CN213168522U (zh) * 2020-10-12 2021-05-11 北京智教飞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测绘复合翼无人机
CN216132350U (zh) * 2021-08-05 2022-03-25 山东天科防雷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携带的防雷检测装置
CN114194917A (zh) * 2021-12-29 2022-03-18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电力电缆轨道运输架
CN217836047U (zh) * 2022-09-13 2022-11-18 贾世真 一种测绘工程激光雷达的机载快拆挂载板
CN116119065A (zh) * 2022-11-28 2023-05-1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无人机托运组件
CN116142828A (zh) * 2023-03-30 2023-05-23 贵州航天南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特种无人机转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95153A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3501613A (ja) 電池パック及び車両
CN116395153B (zh) 一种便携式工程测绘用无人机
CN101874339A (zh) 滑动载物台及xy方向可动滑动载物台
US2012026887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device
CN210657816U (zh) 一种用于盾构台车轨道的组合式支腿
CN211166875U (zh) 一种带拼接结构的组合式动车地板
CN210244233U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存储器
CN220281464U (zh) 一种玻璃周转工具
CN214042693U (zh) 用于模拟座舱的仪表台
CN211765710U (zh) 一种便于运输的气相色谱仪
US20050191874A1 (en) Inset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assemblies
CN213796254U (zh) 一种定龙门双层直线电机运动平台
CN217447086U (zh) 机架机构
CN218060068U (zh) 一种用于道路交通运输工程的防撞设备
CN112611365B (zh) 一种mark3型围护系统激光扫平仪调节方法
CN114151423B (zh) 一种拼接组件及拼接显示屏
CN219716249U (zh) 一种黑板副屏组件及智慧黑板
CN212480697U (zh)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用投影仪
CN211240549U (zh) 一种简易式便于安装的显示器驱动主板
CN212148829U (zh) 一种高速列车用轻型高强度支架组件
CN213909192U (zh) 一种新型回转库框架总成
CN220218126U (zh) 拆解电池用电池包夹具
CN216186017U (zh) 一种防震型飞行器起落架部件
CN216943420U (zh) 一种车柱下包覆壳体及一种电动自行车
CN220928235U (zh) 一种高效装配式建筑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