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94292A - 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94292A
CN116394292A CN202310666746.5A CN202310666746A CN116394292A CN 116394292 A CN116394292 A CN 116394292A CN 202310666746 A CN202310666746 A CN 202310666746A CN 116394292 A CN116394292 A CN 1163942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haped
sleeve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667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94292B (zh
Inventor
朱子衡
刘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66674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942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94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942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942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942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5/00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 B25J15/08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having finger members
    • B25J15/10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having finger members with three or more finger mem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抓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包括有固定壳,固定壳转动连接有U形架,U形架与固定壳之间固接有第一扭簧,U形架固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远离固定壳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环,转环固接有周向等间距且对称分布的连接板,连接板铰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设置有滑杆,滑杆固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固接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设置有T形杆。本发明在第一抓取爪与物品接触时,第一抓取爪带动U形板转动,第二扭簧蓄力,使得第一抓取爪最大程度的与物品贴合。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抓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
背景技术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智能设备应运而生,尤其近几年AI等技术的凸显,使得智能机器人应用在很多行业,在打捞一些水下物品时,将安装有机械抓手的机器人放入水中,代替人工打捞物品,不仅可以提高物品的打捞效率,而且可以消除水下情况对于水下人员的威胁。
但是,水下机器人对水下物体进行抓取操作时,对于水下机器人的抓取装置要求也较高,在对表面不平整的物品进行打捞时,抓取爪与物品不能很好的贴合,导致抓取过程出现滑落的情况,且抓取过程中需要通过水下摄像头观察机械抓手的张合角度,但是水下视线模糊使得机械爪手的抓取力量无法精确控制,抓取力量过大导致物品受损,抓取力量过小导致物品出现滑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抓取力度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
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包括有固定壳,固定壳转动连接有U形架,U形架与固定壳之间固接有第一扭簧,U形架固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远离固定壳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环,转环固接有周向等间距且对称分布的连接板,对称分布的连接板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设置有滑杆,滑杆固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固接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设置有T形杆,T形杆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U形板,U形板与T形杆之间固接有第二扭簧,对称分布的U形板固接有第一抓取爪,第一套筒内滑动连接有拉杆,拉杆的一端设置有圆盘,圆盘固接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连接架,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三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连接架固接有与相邻第一连接杆限位槽配合的连接柱,固定壳设置有用于驱动拉杆移动的驱动机构,在第一抓取爪与物品接触时,第一抓取爪带动U形板转动,第二扭簧蓄力,第一抓取爪内侧面紧贴物品。
优选地,第一抓取爪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凹槽,提高第一抓取爪与物品之间的挤压力。
优选地,第一抓取爪的材质为弹性材料,用于增加第一抓取爪与物品的接触面积。
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固接于固定壳,固定壳设置有控制终端,伺服电机与控制终端电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齿轮,固定壳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一套筒内滑动连接有拉杆,拉杆靠近固定壳的一侧与第二齿轮螺纹配合,拉杆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设置有圆盘,圆盘固接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连接架,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三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第一连接杆固接有与相邻第三连接杆限位槽配合的连接柱,第二套筒设置有控制第一抓取爪抓取力的调节部件。
优选地,调节部件包括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第一弹簧,周向等间距分布的第一弹簧均固接于相邻的第二套筒与T形杆之间,T形杆与第二套筒滑动连接,第二套筒靠近T形杆的一侧设置有通孔,第一套筒通过支撑杆固接有第三套筒,等间距分布的第二套筒与第三套筒之间连通有导管,第三套筒滑动连接有柱塞杆,第三套筒靠近柱塞杆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柱塞杆设置有用于限位圆盘的限位组件。
优选地,限位组件包括有L形拦截板,L形拦截板固接于柱塞杆,第一套筒设置有导向孔和矩形槽,导向孔滑动连接有插杆,圆盘设置有与插杆限位配合的盲孔,拉杆与圆盘转动连接,插杆固接有第一套环,第一套环与第一套筒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第一套环固接有与L形拦截板配合的J形杆,J形杆与矩形槽滑动配合,圆盘的盲孔设置有与插杆配合的触发开关,触发开关与控制终端电连接,圆盘固接有与插杆配合的半圆环,半圆环的厚度由两侧向中部逐渐增加,插杆设置有施压组件,施压组件用于增加插杆与半圆环之间的阻力。
优选地,施压组件包括有挤压环,挤压环滑动连接于插杆,挤压环与第一套环之间固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固定壳螺纹配合有第二套环,第二套环设置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单向齿轮,第二套环转动连接有转动环,转动环固接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限位套筒,第二齿轮设置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通孔,限位套筒与第二齿轮相邻的通孔滑动连接,限位套筒与插杆和挤压环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有防脱落机构,防脱落机构设置于第三连接杆,防脱落机构用于防止物品从第一抓取爪脱落,防脱落机构包括有对称分布的L形板,对称分布的L形板均固接于相邻的第三连接杆,对称分布的L形板远离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固接有固定柱,固定柱转动连接有第二抓取爪,第二抓取爪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凹槽,连接块固接有U形杆,第二抓取爪固接有与U形杆滑动连接的矩形框,滑杆与第三连接杆滑动连接,第三连接杆与连接块之间固接有拉簧。
优选地,第三连接杆固接有挤压板,用于固定物品。
优选地,挤压板设置为弹性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抓取爪与物品接触时,第一抓取爪带动U形板转动,第二扭簧蓄力,使得第一抓取爪最大程度的与物品贴合,最终三个第一抓取爪将物品固定,通过在第一抓取爪与物品之间的挤压力达到定值,不再挤压物品,保证第一抓取爪与物品之间的挤压力为适宜值,通过小角度的往复旋动减小物品与污泥之间的粘附力,便于物品从污泥中脱出,通过逐步提高第一抓取爪转动物品的角度,从而使物品逐渐松动,辅助物品从污泥中取出,通过第二抓取爪对物品进行二次固定,且物品越重,第二抓取爪对物品的挤压力越大,避免物品发生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调节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限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L形拦截板和J形杆等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插杆与半圆环等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插杆与半圆环等零件的另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施压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防脱落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固定壳,2-U形架,3-第一扭簧,4-第一套筒,401-导向孔,402-矩形槽,5-转环,6-连接板,7-第一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9-第三连接杆,10-滑杆,11-连接块,12-第二套筒,13-T形杆,1301-第二扭簧,14-U形板,15-第一抓取爪,1601-伺服电机,1602-第一齿轮,1603-第二齿轮,1604-拉杆,1605-圆盘,1606-连接架,1607-连接柱,1701-第一弹簧,1702-第三套筒,1703-导管,1704-柱塞杆,1801-L形拦截板,1802-插杆,1803-第一套环,1804-第二弹簧,1805-J形杆,1806-触发开关,1807-半圆环,1901-挤压环,1902-第三弹簧,1903-第二套环,1904-单向齿轮,1905-转动环,1906-限位套筒,2001-L形板,2002-固定柱,2003-第二抓取爪,2004-U形杆,2005-矩形框,2006-拉簧,21-挤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实施例1: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如图1-图3所示,包括有固定壳1,固定壳1外侧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有U形架2,U形架2与固定壳1之间固接有第一扭簧3,U形架2的左端固接有第一套筒4,第一套筒4与固定壳1的轴线对齐,第一套筒4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环5,转环5的外侧面固接有周向等间距且对称分布的六个连接板6,相邻两个连接板6的左侧铰接有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第一连接杆7位于相邻第二连接杆8的右侧,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远离连接板6的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接杆9,第三连接杆9的左侧设置有滑杆10,滑杆10的左端固接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的中部嵌有第二套筒12,第二套筒12设置有T形杆13,T形杆13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U形板14,U形板14与T形杆13之间固接有第二扭簧1301,对称分布的U形板14固接有第一抓取爪15,第一抓取爪15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凹槽,提高第一抓取爪15与物品之间的挤压力,第一抓取爪15的材质为弹性材料,在第一抓取爪15与物品接触时,第一抓取爪15靠近物品的一侧发生形变,使得第一抓取爪15紧铁物品,进一步增加了第一抓取爪15与物品之间的摩擦力,第一套筒4内滑动连接有拉杆1604,拉杆1604的中部设置有与第一套筒4滑动配合的花键,拉杆1604的左端设置有圆盘1605,圆盘1605固接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连接架1606,连接架1606为L形,第一连接杆7远离第三连接杆9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连接架1606的左端固接有与相邻第一连接杆7限位槽配合的连接柱1607,连接架1606带动连接柱1607向右移动,连接柱1607带动第一连接杆7转动,固定壳1设置有用于驱动拉杆1604移动的驱动机构,当第一抓取爪15与物品接触时,由于物品的形状不规则导致第一抓取爪15发生转动,第一抓取爪15带动U形板14转动,第二扭簧1301蓄力,使得第一抓取爪15最大程度的与物品贴合。
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机构包括有伺服电机1601,伺服电机1601固接于固定壳1的上表面,固定壳1设置有控制终端,伺服电机1601与控制终端电连接,伺服电机1601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齿轮1602,固定壳1的左侧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1602啮合的第二齿轮1603,拉杆1604的右侧与第二齿轮1603螺纹配合,第二套筒12设置有控制第一抓取爪15抓取力的调节部件。
如图3-图5所示,调节部件包括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第一弹簧1701,周向等间距分布的第一弹簧1701均固接于相邻的第二套筒12与T形杆13之间,T形杆13与第二套筒12滑动连接,第二套筒12靠近T形杆13的一侧设置有通孔,用于平衡第二套筒12内的气压,第一套筒4的上表面通过支撑杆固接有第三套筒1702,等间距分布的第二套筒12与第三套筒1702之间连通有导管1703,第三套筒1702的下部滑动连接有柱塞杆1704,第三套筒1702靠近柱塞杆1704的一侧设置有通孔,用于平衡第三套筒1702内的气压,柱塞杆1704设置有用于限位圆盘1605的限位组件。
如图4-图7所示,限位组件包括有L形拦截板1801,L形拦截板1801固接于柱塞杆1704的下端,第一套筒4的上部设置有导向孔401和矩形槽402,矩形槽402位于导向孔401的上部并与其连通,导向孔401的左侧直径小于右侧直径,导向孔401滑动连接有插杆1802,圆盘1605右侧面的上部设置有与插杆1802限位配合的盲孔,拉杆1604与圆盘1605转动连接,插杆1802固接有位于导向孔401右部的第一套环1803,第一套环1803与第一套筒4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1804,第二弹簧1804套设于插杆1802且位于导向孔401的右部,第一套环1803的上表面固接有与L形拦截板1801配合的J形杆1805,当L形拦截板1801向下移动解除对J形杆1805的限位后,第二弹簧1804复位带动第一套环1803向右移动,第一套环1803带动J形杆1805向右移动,J形杆1805与矩形槽402滑动配合,圆盘1605的盲孔设置有与插杆1802配合的触发开关1806,触发开关1806用于检测插杆1802是否插入圆盘1605的盲孔内,触发开关1806与控制终端电连接,圆盘1605右侧面的下部固接有与插杆1802配合的半圆环1807,半圆环1807的厚度由两侧向中部逐渐增加,插杆1802沿半圆环1807的右侧面滑动时,插杆1802受半圆环1807的挤压横向移动,插杆1802设置有施压组件,施压组件用于增加插杆1802与半圆环1807之间的阻力。
如图8所示,施压组件包括有挤压环1901,挤压环1901滑动连接于插杆1802,挤压环1901位于第一套环1803的右侧,挤压环1901的左侧面与第一套环1803之间固接有第三弹簧1902,第三弹簧1902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二弹簧1804的弹性系数,固定壳1外侧面的左部螺纹配合有第二套环1903,第二套环1903顺时针转动沿固定壳1向左滑动,第二套环1903的外侧面设置有与第一齿轮1602啮合的单向齿轮1904,第一齿轮1602通过单向齿轮1904带动第二套环1903顺时针转动,第一齿轮1602不会通过单向齿轮1904带动第二套环1903逆时针转动,第二套环1903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环1905,转动环1905的左侧固接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限位套筒1906,第二齿轮1603设置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通孔,限位套筒1906与第二齿轮1603相邻的通孔滑动连接,限位套筒1906的左侧面与第二齿轮1603的左侧面平齐,限位套筒1906与插杆1802和挤压环1901配合。
当需要使用本机械抓手抓取水下物品时,操作人员将固定壳1安装在水下机器人上,将水下机器人放入水下,配合水下机器人安装的摄像头将本机械抓手移至物品附近,使得物品位于三个第一抓取爪15之间,随后对物品进行抓取,具体操作如下:初始状态下,三个第一抓取爪15之间的距离较远处于打开状态,操作人员通过控制终端启动伺服电机1601,伺服电机160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1602顺时针转动,第一齿轮1602带动第二齿轮1603逆时针转动,在第一齿轮1602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单向齿轮1904的单向传递特性,第一齿轮1602并不会通过单向齿轮1904带动第二套环1903逆时针转动,在第二齿轮1603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第二齿轮1603带动其上的限位套筒1906逆时针转动,限位套筒1906带动转动环1905逆时针转动,转动环1905相对于第二套环1903发生逆时针转动。
拉杆1604在第一套筒4内滑动,由于U形架2与固定壳1之间第一扭簧3的扭力作用,U形架2几乎不会相对于固定壳1转动,第一套筒4不会相对于固定壳1发生转动,因此,在第二齿轮1603转动的过程中,第二齿轮1603转动带动拉杆1604向右移动,此时插杆1802的左端位于圆盘1605的盲孔内,拉杆1604带动圆盘1605向右移动,圆盘1605带动三个连接架1606向右移动,以上侧的连接架1606为例,连接架1606带动连接柱1607向右移动,连接柱1607带动第一连接杆7逆时针转动,第一连接杆7的上端带动第三连接杆9向左移动的同时向下移动,第三连接杆9带动第二连接杆8与第一连接杆7同步摆动,第三连接杆9通过滑杆10、连接块11、第二套筒12、T形杆13和U形板14带动第一抓取爪15向左移动的同时向下移动,上侧第一抓取爪15逐渐靠近物品,同时,三个第一抓取爪15均靠近物品,当第一抓取爪15与物品接触时,由于物品的形状不规则导致第一抓取爪15发生转动,第一抓取爪15带动U形板14转动,第二扭簧1301蓄力,使得第一抓取爪15最大程度的与物品贴合,最终三个第一抓取爪15将物品固定,且第一抓取爪15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凹槽,增大第一抓取爪15与物品之间的摩擦,提高抓取力度,由于第一抓取爪15的材质为弹性材料,在第一抓取爪15与物品接触时,第一抓取爪15靠近物品的一侧发生形变,使得第一抓取爪15紧铁物品,进一步增加了第一抓取爪15与物品之间的摩擦力。
为了避免第一抓取爪15与物品之间的抓取力量过大造成物品受损,或抓取力量过小造成物品滑落,需要保证第一抓取爪15与物品之间的挤压力,具体操作如下:当第一抓取爪15与物品接触时,拉杆1604继续向右移动,第一抓取爪15受物品限位无法继续移动,T形杆13无法移动,随着第二套筒12继续靠近物品,第一弹簧1701被压缩,T形杆13挤压第二套筒12内的气体进入导管1703,第一抓取爪15与物品之间的挤压力逐渐增大,在第二套筒12向下移动的同时,外界气体通过第二套筒12下侧的通孔进入其内,三个第二套筒12内的气体通过导管1703进入第三套筒1702内,进入第三套筒1702内的气体推动柱塞杆1704向下移动,第三套筒1702内下部的气体通过第三套筒1702下部的通孔排出,柱塞杆1704带动L形拦截板1801向下移动,L形拦截板1801逐渐解除对J形杆1805的限位,当L形拦截板1801解除对J形杆1805的限位后,此时,第一弹簧1701被压缩到一定程度,第一抓取爪15与物品之间的挤压力达到定值,保证第一抓取爪15与物品之间的挤压力为适宜值。
当L形拦截板1801解除对J形杆1805的限位后,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1804复位,第二弹簧1804带动第一套环1803向右移动,第一套环1803带动插杆1802和J形杆1805向右移动,插杆1802的左端逐渐从圆盘1605的盲孔中滑出,J形杆1805沿矩形槽402向右滑动,第一套环1803通过第三弹簧1902带动挤压环1901向右移动,在插杆1802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插杆1802的右端会插入相邻的限位套筒1906内,若插杆1802的右端未插入相邻的限位套筒1906内,则在第二齿轮1603带动限位套筒1906继续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后,插杆1802的右端仍会插入相邻的限位套筒1906内,此时,挤压环1901与限位套筒1906的左侧接触,第二弹簧1804复位完成,插杆1802从圆盘1605的盲孔中滑出。
在插杆1802从圆盘1605的盲孔中滑出的过程中,触发开关1806检测到插杆1802从圆盘1605的盲孔中滑出,触发开关1806将信号发送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控制伺服电机1601的输出轴继续顺时针转动,并开始记录第二齿轮1603的转动角度,由于插杆1802的右端插入限位套筒1906内,因此,第二齿轮1603通过限位套筒1906带动插杆1802逆时针转动,插杆1802带动第一套筒4逆时针转动,第一套筒4带动U形架2逆时针转动,第一扭簧3蓄力,第一套筒4带动拉杆1604逆时针转动,拉杆1604与第二齿轮1603同步转动,拉杆1604不再相对于第一套筒4向右移动,第一抓取爪15不再挤压物品。
在插杆1802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插杆1802的左端沿圆盘1605的右侧面逆时针转动,当插杆1802逆时针转动90°时,插杆1802的左端与半圆环1807右侧面的前侧接触,在插杆1802逆时针转动90°-180°的过程中,插杆1802受半圆环1807右侧面挤压开始向右移动,挤压环1901受限位套筒1906限位无法继续向右移动,第三弹簧1902被压缩,插杆1802的左端与半圆环1807右侧面的挤压力逐渐变大,插杆1802的左端开始带动半圆环1807逆时针转动,半圆环1807带动圆盘1605逆时针转动,三个第一抓取爪15带动物品逆时针转动,对于陷在污泥中的物品施加旋转力,若物品陷入污泥的深度较深,则三个第一抓取爪15带动物品转动一定角度后停止转动(物品随转动自身阻力逐渐增大),圆盘1605和半圆环1807无法转动,插杆1802的左端继续沿半圆环1807的右侧面滑动,在插杆1802逆时针转动180°-270°的过程中,第三弹簧1902复位,第三弹簧1902通过第一套环1803带动插杆1802开始向左移动,当插杆1802逆时针转动270°时,控制终端控制伺服电机1601的输出轴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1602逆时针转动,插杆1802顺时针转动,继续重复上述步骤(插杆1802顺时针转动180°、逆时针转动180°)将物品反方向旋转一定角度,通过小角度的往复旋动减小物品与污泥之间的粘附力,便于物品从污泥中脱出,且在第一抓取爪15转动物品的过程中,当物品所受污泥阻力过大时,插杆1802的左端沿半圆环1807的右侧面滑动,插杆1802不会强制带动半圆环1807转动,因此第一抓取爪15并不会强制转动物品,对物品的表面进行保护。
在第一齿轮1602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单向齿轮1904的单向传递特性,第一齿轮1602通过单向齿轮1904带动第二套环1903顺时针转动,第二套环1903与固定壳1螺纹配合,第二套环1903开始向左移动,第二套环1903带动单向齿轮1904向左移动,单向齿轮1904与第一齿轮1602始终啮合,第二套环1903通过转动环1905带动限位套筒1906向左移动,限位套筒1906的左端逐渐探出第二齿轮1603的通孔,限位套筒1906带动挤压环1901向左移动,第三弹簧1902被压缩,插杆1802左端与半圆环1807之间的挤压力增大,在插杆1802带动半圆环1807转动的过程中,插杆1802与半圆环1807之间不易发生滑动,则插杆1802带动半圆环1807转动更多角度,第一抓取爪15带动物品转动更多角度,插杆1802每次顺时针转动,均会逐渐增加插杆1802与半圆环1807之间的挤压力,逐步提高第一抓取爪15转动物品的角度,从而使物品逐渐松动,辅助物品从污泥中取出。
当物品从污泥中脱出后,以插杆1802逆时针转动90°-180°为例,插杆1802的左端将推动半圆环1807转动,两者同步转动,如图6所示,半圆环1807带动圆盘1605逆时针转动,圆盘1605的盲孔逆时针转动,此时,插杆1802的左端不会滑过半圆环1807的最厚处,在插杆1802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后,状态如图7所示,当插杆1802顺时针转动180°的过程中,此时,圆盘1605保持图7状态不转,插杆1802的左端逆时针转动逐渐靠近圆盘1605的盲孔,当插杆1802与圆盘1605的盲孔对齐时,第三弹簧1902复位,插杆1802向左移动插入圆盘1605的盲孔内,触发开关1806向控制终端发送信号,控制终端将伺服电机1601停止,物品从污泥中完全取出,随后,水下机器人移动将物品带走,水下取物完成,操作人员将本机械抓手复位,便于下次使用。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8所示,还包括有防脱落机构,防脱落机构设置于第三连接杆9,防脱落机构用于防止物品从第一抓取爪15脱落,防脱落机构包括有对称分布的L形板2001,对称分布的L形板2001均固接于相邻的第三连接杆9的左侧,对称分布的L形板2001的左端固接有固定柱2002,固定柱2002铰接有第二抓取爪2003,第二抓取爪2003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凹槽,用于固定物品,连接块11的左侧面固接有U形杆2004,第二抓取爪2003固接有与U形杆2004滑动连接的矩形框2005,U形杆2004向左移动通过矩形框2005带动第二抓取爪2003转动,三个第二抓取爪2003逐渐靠近并将物品未被第一抓取爪15固定的部分固定,滑杆10与第三连接杆9滑动连接,第三连接杆9的左侧与连接块11之间固接有拉簧2006。
物品被抓起后,对现有抓取设备而言,物品被抓取处位于泥沙之上,会出现接触面不够而导致抓取不稳定的现象,导致物品受其自身重力或水流等其他原因造成物品滑落,因此需要对物品进行再次固定,具体操作如下:在第一抓取爪15带动物品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物品自身重力使得滑杆10相对于第三连接杆9滑动,连接块11逐渐远离第三连接杆9,拉簧2006被拉伸,连接块11带动U形杆2004远离第三连接杆9,U形杆2004挤压矩形框2005,矩形框2005带动第二抓取爪2003转动,第二抓取爪2003对物品的下部进一步固定,且二次固定的挤压力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成正比,物品越重,滑落程度越大,则第二抓取爪2003对物品的挤压力越大,避免物品发生脱落。
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和图9所示,第三连接杆9固接有挤压板21,用于固定物品,挤压板21为弹簧片。
在三个第一抓取爪15相互靠近的过程中,三个挤压板21逐渐靠近物品,且挤压板21为弹簧片,对物品的上部进行固定,使得物品被固定在三个第一抓取爪15之间,避免物品因水的浮力不断与三个第一抓取爪15内侧发生摩擦碰撞,致使第一抓取爪15受损或物品表面受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壳(1),固定壳(1)转动连接有U形架(2),U形架(2)与固定壳(1)之间固接有第一扭簧(3),U形架(2)固接有第一套筒(4),第一套筒(4)远离固定壳(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环(5),转环(5)固接有周向等间距且对称分布的连接板(6),对称分布的连接板(6)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第一连接杆(7)和第二连接杆(8)远离连接板(6)的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接杆(9),第三连接杆(9)设置有滑杆(10),滑杆(10)固接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固接有第二套筒(12),第二套筒(12)设置有T形杆(13),T形杆(13)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U形板(14),U形板(14)与T形杆(13)之间固接有第二扭簧(1301),对称分布的U形板(14)固接有第一抓取爪(15),第一套筒(4)内滑动连接有拉杆(1604),拉杆(1604)的一端设置有圆盘(1605),圆盘(1605)固接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连接架(1606),第一连接杆(7)远离第三连接杆(9)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连接架(1606)固接有与相邻第一连接杆(7)限位槽配合的连接柱(1607),固定壳(1)设置有用于驱动拉杆(1604)移动的驱动机构,在第一抓取爪(15)与物品接触时,第一抓取爪(15)受物品限位带动U形板(14)转动,第二扭簧(1301)蓄力,第一抓取爪(15)内侧面紧贴物品,第二套筒(12)设置有控制第一抓取爪(15)抓取力的调节部件;
调节部件包括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第一弹簧(1701),周向等间距分布的第一弹簧(1701)均固接于相邻的第二套筒(12)与T形杆(13)之间,第一弹簧(1701)位于相邻的第二套筒(12)内,T形杆(13)与第二套筒(12)滑动连接,第二套筒(12)靠近T形杆(13)的一侧设置有通孔,第一套筒(4)通过支撑杆固接有第三套筒(1702),等间距分布的第二套筒(12)与第三套筒(1702)之间连通有导管(1703),第三套筒(1702)滑动连接有柱塞杆(1704),第三套筒(1702)靠近柱塞杆(1704)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柱塞杆(1704)设置有用于限位圆盘(1605)的限位组件;
限位组件包括有L形拦截板(1801),L形拦截板(1801)固接于柱塞杆(1704),第一套筒(4)设置有导向孔(401)和矩形槽(402),导向孔(401)滑动连接有插杆(1802),圆盘(1605)设置有与插杆(1802)限位配合的盲孔,拉杆(1604)与圆盘(1605)转动连接,插杆(1802)固接有第一套环(1803),第一套环(1803)与第一套筒(4)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1804),第二弹簧(1804)位于导向孔(401)内,第一套环(1803)固接有与L形拦截板(1801)配合的J形杆(1805),J形杆(1805)与矩形槽(402)滑动配合,圆盘(1605)的盲孔设置有与插杆(1802)配合的触发开关(1806),触发开关(1806)与控制终端电连接,圆盘(1605)固接有与插杆(1802)配合的半圆环(1807),半圆环(1807)的厚度由两侧向中部逐渐增加,插杆(1802)设置有施压组件,施压组件用于增加插杆(1802)与半圆环(1807)之间的阻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第一抓取爪(15)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凹槽,提高第一抓取爪(15)与物品之间的挤压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第一抓取爪(15)的材质为弹性材料,用于增加第一抓取爪(15)与物品的接触面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有伺服电机(1601),伺服电机(1601)固接于固定壳(1),固定壳(1)设置有控制终端,伺服电机(1601)与控制终端电连接,伺服电机(1601)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齿轮(1602),固定壳(1)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1602)啮合的第二齿轮(1603),拉杆(1604)靠近固定壳(1)的一侧与第二齿轮(1603)螺纹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施压组件包括有挤压环(1901),挤压环(1901)滑动连接于插杆(1802),挤压环(1901)与第一套环(1803)之间固接有第三弹簧(1902),第三弹簧(1902)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二弹簧(1804)的弹性系数,固定壳(1)螺纹配合有第二套环(1903),第二套环(1903)设置有与第一齿轮(1602)啮合的单向齿轮(1904),第二套环(1903)转动连接有转动环(1905),转动环(1905)固接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限位套筒(1906),第二齿轮(1603)设置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通孔,限位套筒(1906)与第二齿轮(1603)相邻的通孔滑动连接,限位套筒(1906)与插杆(1802)和挤压环(1901)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防脱落机构,防脱落机构设置于第三连接杆(9),防脱落机构用于防止物品从第一抓取爪(15)脱落,防脱落机构包括有对称分布的L形板(2001),对称分布的L形板(2001)均固接于相邻的第三连接杆(9),对称分布的L形板(2001)远离第三连接杆(9)的一端固接有固定柱(2002),固定柱(2002)转动连接有第二抓取爪(2003),第二抓取爪(2003)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凹槽,连接块(11)固接有U形杆(2004),第二抓取爪(2003)固接有与U形杆(2004)滑动连接的矩形框(2005),滑杆(10)与第三连接杆(9)滑动连接,第三连接杆(9)与连接块(11)之间固接有拉簧(200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第三连接杆(9)固接有挤压板(21),用于固定物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其特征在于:挤压板(21)设置为弹性件。
CN202310666746.5A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 Active CN1163942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66746.5A CN116394292B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66746.5A CN116394292B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94292A true CN116394292A (zh) 2023-07-07
CN116394292B CN116394292B (zh) 2023-08-15

Family

ID=87012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66746.5A Active CN116394292B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9429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00559A (zh) * 2023-07-13 2023-08-15 石家庄傲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pcb板贴片机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32578A (en) * 1944-09-30 1949-11-28 Bata Narodni Podnik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nippers of shoe upper conforming machines
SU831611A2 (ru) * 1979-05-03 1981-05-23 Краматор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и Проектн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Ис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орган манипул тора
DD231934B1 (de) * 1982-08-13 1988-04-27 Tech Textilien Veb K Aufblasbares rettungsfloss, insbesondere fuer yachten
DE4320409A1 (de) * 1993-06-21 1994-12-22 Mapal Fab Praezision Zerspanungswerkzeug
JPH07266280A (ja) * 1994-03-28 1995-10-17 Mazda Motor Corp ワーク把持装置
US5588688A (en) * 1990-08-06 1996-12-31 Sarcos, Inc. Robotic grasping apparatus
US20080128093A1 (en) * 2006-12-01 2008-06-05 Schenck Rotec Gmbh Device for mounting a pneumatic tire onto a vehicle wheel rim
CN106865213A (zh) * 2017-04-24 2017-06-20 山东森烨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抓手及包括该抓手的拆包机
CN108393913A (zh) * 2018-02-10 2018-08-14 王幼建 一种抓取牢固的机械爪
CN108568831A (zh) * 2018-05-02 2018-09-25 阜阳盛东智能制造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抓取作业的机械手装置
DE102018000831A1 (de) * 2018-02-01 2019-08-01 Gmt Global Inc. Klemmvorrichtungsanordnung mit Erkennungs- und Ausrichtungsfunktion
CN210214054U (zh) * 2019-08-06 2020-03-31 无锡市华通气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抓夹
JP2021063419A (ja) * 2019-10-11 2021-04-22 方小剛 建築用のケーシング内部にある土砂を取り除く設備
CN112692860A (zh) * 2019-12-16 2021-04-23 山东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 水下抓取装置
CN215438617U (zh) * 2021-04-13 2022-01-07 安徽凌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单棉包搬运机器人抓取机构
CN114313172A (zh) * 2022-01-20 2022-04-12 白城师范学院 海洋环境监测装置
CN216731838U (zh) * 2021-09-28 2022-06-14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柔性快递包裹抓取机械手
CN115091498A (zh) * 2022-08-23 2022-09-23 中科探海(苏州)海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取装置
CN218968161U (zh) * 2022-12-12 2023-05-05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夹取装置及传料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32578A (en) * 1944-09-30 1949-11-28 Bata Narodni Podnik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nippers of shoe upper conforming machines
SU831611A2 (ru) * 1979-05-03 1981-05-23 Краматор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и Проектн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Ис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орган манипул тора
DD231934B1 (de) * 1982-08-13 1988-04-27 Tech Textilien Veb K Aufblasbares rettungsfloss, insbesondere fuer yachten
US5588688A (en) * 1990-08-06 1996-12-31 Sarcos, Inc. Robotic grasping apparatus
DE4320409A1 (de) * 1993-06-21 1994-12-22 Mapal Fab Praezision Zerspanungswerkzeug
JPH07266280A (ja) * 1994-03-28 1995-10-17 Mazda Motor Corp ワーク把持装置
US20080128093A1 (en) * 2006-12-01 2008-06-05 Schenck Rotec Gmbh Device for mounting a pneumatic tire onto a vehicle wheel rim
CN106865213A (zh) * 2017-04-24 2017-06-20 山东森烨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抓手及包括该抓手的拆包机
DE102018000831A1 (de) * 2018-02-01 2019-08-01 Gmt Global Inc. Klemmvorrichtungsanordnung mit Erkennungs- und Ausrichtungsfunktion
CN108393913A (zh) * 2018-02-10 2018-08-14 王幼建 一种抓取牢固的机械爪
CN108568831A (zh) * 2018-05-02 2018-09-25 阜阳盛东智能制造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抓取作业的机械手装置
CN210214054U (zh) * 2019-08-06 2020-03-31 无锡市华通气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抓夹
JP2021063419A (ja) * 2019-10-11 2021-04-22 方小剛 建築用のケーシング内部にある土砂を取り除く設備
CN112692860A (zh) * 2019-12-16 2021-04-23 山东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 水下抓取装置
CN215438617U (zh) * 2021-04-13 2022-01-07 安徽凌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单棉包搬运机器人抓取机构
CN216731838U (zh) * 2021-09-28 2022-06-14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柔性快递包裹抓取机械手
CN114313172A (zh) * 2022-01-20 2022-04-12 白城师范学院 海洋环境监测装置
CN115091498A (zh) * 2022-08-23 2022-09-23 中科探海(苏州)海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取装置
CN218968161U (zh) * 2022-12-12 2023-05-05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夹取装置及传料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威等: "气动平衡装填机械手技术研究", 《机电工程技术》, vol. 43, no. 7, pages 73 - 76 *
陈巍等: "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控制方法综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no. 8, pages 116 - 123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00559A (zh) * 2023-07-13 2023-08-15 石家庄傲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pcb板贴片机
CN116600559B (zh) * 2023-07-13 2023-10-20 石家庄傲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pcb板贴片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94292B (zh)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94292B (zh) 一种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手
EP1452273B1 (en) A unit for adjusting clamping force for a vice
GB9019416D0 (en) Device for applying torque to a tubular member
WO2020124677A1 (zh) 一种柔顺夹持器
EP1181480A4 (en) HAND TOOL FOR RELEASING COUPLINGS
US4907477A (en) Apparatus for removing base of broken lamp from a socket
CA2268058C (en) Interlocking jaw power tongs
WO2003092959A1 (en) Sliding jaw adaptor for pivoting jaw power tong
CN110700772A (zh) 轻便型钻具液压钳
CN217801776U (zh) 夹持机构
CN115026860B (zh) 一种电气安装用机械臂
CN213946483U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机械夹持手臂
CN115091498A (zh) 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抓取装置
CN105666412A (zh) 电网带电维护工具
CN112643708B (zh) 一种反馈检测用机械臂
CN112847414B (zh) 抓取机构
CN210452529U (zh) 油管专用钳
CN211709332U (zh) 一种自动抓取反应杯的机械手、转运机械臂
KR101594469B1 (ko) 배관 연결용 프레싱 공구
CN215701300U (zh) 一种反渗透膜元件拆卸装置
CN108150608B (zh) 一种直升机用快速连接耦合锁及其使用方法
CN220018964U (zh) 一种取石器
CN111331587A (zh) 腱绳驱动膨胀抓取滑杆自适应机器人手装置
CN116160472B (zh) 一种流水线用转料机械手
CN216302606U (zh) 一种工业机械手用防滑机械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