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92862B - 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92862B
CN116392862B CN202310418489.3A CN202310418489A CN116392862B CN 116392862 B CN116392862 B CN 116392862B CN 202310418489 A CN202310418489 A CN 202310418489A CN 116392862 B CN116392862 B CN 1163928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eparation
driving
deformation bag
branched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184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92862A (zh
Inventor
魏哲
杨春兰
徐善增
谢峰
周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m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m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m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m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184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928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92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92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928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928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Polysaccharides And Polysaccharide Derivatives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包括操作台以及制备容器,所述制备容器包括器身以及与器身通过能够拆卸的方式连接的器底;还包括固液分离模块,其包括设于所述操作台上的第一驱动件、分离杆以及设于分离杆内部的分离变形囊;在所述容器内上层液与沉淀物分层后,所述第一驱动件先驱动所述分离杆一端伸至上层液与沉淀物分界处,再挤压所述分离变形囊从所述分离杆一端展开以分离上层液与沉淀物。

Description

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右旋糖酐制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右旋糖酐是蔗糖经发酵后生成的一种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由于聚合的葡萄糖分子数目不同,而产生不同分子量的产品,有高分子右旋糖酐、中分子右旋糖酐、右旋糖酐70、右旋糖酐40以及右旋糖酐20。
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制备右旋糖酐的过程:菌种培养—发酵—水解—五级划分—精制—干燥,其中五级划分过程如下:
一级划分:在水解后的初酐水解液内加入乙醇,搅拌,控温控时后,将上层液和沉淀物分离,沉淀物为杂质和高分子量的右旋糖酐;
二级划分:在一级划分的上层液中加入乙醇,搅拌,控温控时后,将上层液和沉淀物分离,沉淀物为中分子量的右旋糖酐;
三级划分:在二级划分的上层液中加入乙醇,搅拌,控温控时后,将上层液和沉淀物分离,沉淀物为右旋糖酐70;
四级划分:在三级划分的上层液中加入乙醇,搅拌,控温控时后,将上层液和沉淀物分离,沉淀物为右旋糖酐40;
五级划分:在四级划分的上层液中加入乙醇,搅拌,控温控时后,将上层液和沉淀物分离,沉淀物为右旋糖酐20;
上述五级划分过程中,所使用的乙醇浓度逐渐增大,以得到不同分子量的右旋糖酐,其中所需温度和所需时间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控制。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对水解后的初酐水解液进行五级划分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一套容器来完成,那么每一级划分都需将上层液从容器中取出,再将取出的上层液放入下一级划分所需的容器中,如此液体会经过多个容器,无疑会使得部分液体粘附于容器的内壁上,从而造成液体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包括操作台以及制备容器,所述制备容器包括器身以及与器身通过能够拆卸的方式连接的器底;还包括固液分离模块,其包括设于所述操作台上的第一驱动件、分离杆以及设于分离杆内部的分离变形囊;在所述容器内上层液与沉淀物分层后,所述第一驱动件先驱动所述分离杆一端伸至上层液与沉淀物分界处,再挤压所述分离变形囊从所述分离杆一端展开以分离上层液与沉淀物。
上述的,所述操作台上周向并列设有若干操作腔,每个所述操作腔内均插接一所述器底,所述操作台上设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带动所述器身周向间歇转动与每个所述器底相抵接。
上述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上的一号驱动支链,所述一号驱动支链带动所述分离杆进出所述器身,还包括设于所述分离杆内的二号驱动支链,所述二号驱动支链带动所述分离变形囊进出所述分离杆。
上述的,所述分离变形囊内部在所述分离管轴向上相对应的部分分别设有主电磁铁和副电磁铁;在所述制备容器内上层液与沉淀物完全被所述分离变形囊分离后,所述主电磁铁和所述副电磁铁均通电产生磁吸力以抑制所述分离变形囊继续在轴向上发生形变。
上述的,所述分离杆上处于所述二号驱动支链与所述分离变形囊之间的部分设有传动支链,所述分离变形囊伸出所述分离杆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的长度变化时,所述传动支链使得所述分离变形囊正反转动。
上述的,所述传动支链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二号驱动支链另一端连接于分离变形囊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固接一滑杆,所述分离杆内壁轴向上开设有斜槽,所述滑杆与所述斜槽滑动接触。
上述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设于操作台上的驱动源以及设于驱动源输出端的间歇传动机构,所述操作台上转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间歇传动机构输出端连接,所述一号驱动支链设于所述转轴另一端,所述器身通过一支撑架固接于所述转轴上。
上述的,所述操作台上的每个所述操作腔内均通过能够拆卸的方式设有一套筒,所述器底设于所述套筒内。
上述的,每个所述套筒底部均滑动插接一顶杆,且在顶杆的滑动方向上与所述套筒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每个所述套筒内的器底与所述顶杆的一端固接,所述操作腔内还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锁定所述顶杆时,所述器身与所述器底在轴向上相远离;所述器身在轴向上与所述器底对应时,所述锁定机构基于所述转轴的挤压作用解除对所述顶杆的锁定,所述顶杆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推动所述器底与所述器身插接。
上述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滑动设于所述顶杆上插块,且在插块的滑动方向上与所述顶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套筒侧壁在轴向上并列开设有多个插槽,每个插槽内均滑动插接一顶块,多个顶块由一受压块共同连接,且受压块与所述套筒之间连接有第三弹性件,所述转轴上设有挤压块,所述转轴转动行程中,所述挤压块先挤压所述受压块,所述受压块推动所述顶块将插块挤出所述插槽以解除对顶杆的限制,接着所述器身与所述器底轴向对应相插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制备右旋糖酐的制备容器的器身与器底做成分体式结构,在分离变形囊将上层液与沉淀物分离后,将盛有固体的器底从器身上分离,再将干净的器底与器身插接,分离变形囊重新缩回分离杆内,便可以接着进行下次的划分过程,如此每次划分后的上层液始终处于同一制备容器内,以避免出现浪费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的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的固液分离模块作业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的凸起部与器底配合插接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的凸起部与器底配合插接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的凸起部撑托分离变形囊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操作台;10、转轴;11、套筒;12、顶杆;2、制备容器;20、器身;200、凸起部;21、器底;3、固液分离模块;30、分离杆;31、分离变形囊;32、一号驱动支链;33、二号驱动支链;34、主电磁铁;35、副电磁铁;36、传动支链;360、传动杆;361、滑杆;362、斜槽;363、竖直段;364、倾斜段;4、锁定机构;40、插块;41、插槽;410、直角部;411、楔形部;42、顶块;43、受压块;44、挤压块;5、上层液;6、沉淀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附图1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包括操作台1以及制备容器2,所述制备容器2包括器身20以及与器身20通过能够拆卸的方式连接的器底21;还包括固液分离模块3,其包括设于所述操作台1上的第一驱动件、分离杆30以及设于分离杆30内部的分离变形囊31;在所述容器内上层液5与沉淀物6分层后,所述第一驱动件先驱动所述分离杆30一端伸至上层液5与沉淀物6分界处,再挤压所述分离变形囊31从所述分离杆30一端展开以分离上层液5与沉淀物6。
具体的,针对右旋糖酐的制备,若是量产,则制备容器2的容量应选择较大的,如罐体,若是实验室制备,则选择容量小点的,如试管,制备容器2呈圆筒状,且在右旋糖酐制备过程中,制备容器2呈纵向布置,即开口端朝上,制备容器2的器身20与器底21之间通过能够拆卸的方式连接,即将原本一体式结构的制备容器2改成分体式的制备容器2,器身20与器底2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插接、螺接或者抵接等,右旋糖酐初酐的水解液经过五级划分可以得到高分子右旋糖酐、中分子右旋糖酐、右旋糖酐70、右旋糖酐40以及右旋糖酐20,且在每一级划分过程中,都需要加入不同浓度的乙醇以使得不同分子量的右旋糖酐沉淀,分子量的不同,则会导致每级划分后沉淀物6的量多少不一,则每次转移的上层液5量也会不一,上层液5每转移一次,则会多少附着于盛放其的制备容器2内壁上一部分,多级划分后,上层液5造成浪费的量也在增多,则会造成不同分子量右旋糖酐的生产率下降。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制备容器2制成分体式结构,每次制备容器2内上层液5与沉淀物6分层后,第一驱动件带动分离杆30进入器身20内,分离杆30带动分离变形囊31进入上层液5与沉淀物6的分界处(分离变形囊31上设置位移传感器,当分离杆30带动分离变形囊31到达上层液5与沉淀物6的分界处后,位移传感器传递信号给第一驱动件,使得分离杆30保持在此位置,然后第一驱动件带动分离变形囊31伸出分离杆30展开),然后第一驱动件再挤压分离变形囊31从分离杆30内伸出,并逐渐展开,分离变形囊31展开过程中,由于下方有沉淀物6限制,则分离变形囊31在分离杆30轴向上展开受限后,便会横向展开,直到分离变形囊31与器身20的内壁贴紧,之后分离变形囊31再展开便会在轴向向上展开,如此上层液5与沉淀物6被完全分离开,随后将盛有沉淀物6的器底21从器身20上拆下,更换上干净的器底21,第一驱动件带动分离变形囊31缩回分离杆30内,便可以对上层液5中加入乙醇,进行下一级的划分,重复上述过程,便可以完成五级划分作业以得到不同分子量的右旋糖酐。
其中在上层液5内加入乙醇后,需要对上层液5进行搅拌,则第一驱动件带动分离变形囊31从分离杆30内伸出部分长度,然后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分离变形囊31进出分离杆30,如分离变形囊31在分离杆30的总变形幅度为1,第一驱动件带动分离变形囊31伸出分离杆0.5后,再带动分离变形囊31伸出的长度在0.4到0.6之间的范围内快速变化,则分离变形囊31通过胀、缩带动上层液5晃动实现搅拌动作。
当上层液5加入乙醇搅拌完成后,第一驱动件带动分离变形囊31再次完全缩进分离杆30内,然后分离杆30与器身20在轴上平行,则不会影响右旋糖酐的沉淀。
本实施例中,分离变形囊31为能够胀大和缩小的囊体,如各种气囊或者液体囊,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以气体囊作为示例,但是显然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液体囊具有相似的效果。
本实施中,其一,通过将制备容器2做成分体式结构,再配合分离变形囊31的展开分离上层液5和沉淀物6,可以避免上层液5转移多个制备容器2造成浪费问题出现;其二,分离变形囊31不完全展开,即在一定范围内进出分离杆30,可以带动上层液5进行晃动以达到搅拌上层液5的目的;其三,分离变形囊31可以完全缩进分离杆30内,每级划分时分离杆30都不需要抽离器身20,以节省右旋糖酐五级划分时间,提高右旋糖酐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台1上周向并列设有若干操作腔,每个所述操作腔内均插接一所述器底21,所述操作台1上设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带动所述器身20周向间歇转动与每个所述器底21相抵接。
具体的,操作腔的径向尺寸与器底21基本相同,对于每级划分后器底21的更换,可以在每次分离变形囊31完全分离上层液5和沉淀物6后,第一驱动件带动分离杆30继续深入器身20,分离杆30则带动分离变形囊31贴紧器身20内壁下移推动沉淀物6和器底21逐渐脱离器身20,而分离变形囊31可以阻挡上层液5从器身20底部流出,之后第二驱动件带动器身20转动与下一器底21连接,由于右旋糖酐初酐的水解液需经过五级划分,则第二驱动件可以带动器身20在周向上进行间歇转动以与每个器底21相连接,综上便可以实现对器底21的自动化更换,且器底21与沉淀物6一同留在操作腔内,便于对沉淀物6的收集。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上的一号驱动支链32,所述一号驱动支链32带动所述分离杆30进出所述器身20,还包括设于所述分离杆30内的二号驱动支链33,所述二号驱动支链33带动所述分离变形囊31进出所述分离杆30。
具体的,对于分离杆30深入器身20以及分离变形囊31伸出分离杆30,则一号驱动支链32可以采用一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安装滚轮,滚轮与分离杆30外壁之间摩擦接触,驱动电机带动滚轮转动时,滚轮通过滚动摩擦的方式带动分离杆30在纵向上移动,以进出器身20,二号驱动支链33带动分离变形囊31进出分离杆30,则二号驱动支链33优选的为电动伸缩杆或者气缸均可,此为现有技术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变形囊31内部在所述分离管轴向上相对应的部分分别设有主电磁铁34和副电磁铁35;在所述制备容器2内上层液5与沉淀物6完全被所述分离变形囊31分离后,所述主电磁铁34和所述副电磁铁35均通电产生磁吸力相连接以抑制所述分离变形囊31继续在轴向上发生形变。
具体的,在分离变形囊31展开将上层液5与沉淀物6完全分离,分离杆30带动分离变形囊31下移将沉淀物6和器底21推离器身20后,由于分离变形囊31底部失去限制,受重力作用,分离变形囊31则会在轴向上向下展开,如此分离变形囊31与器身20内壁之间的挤压作用变小,便可能造成上层液5从器身20内壁与分离变形囊31之间流下。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有使用二号驱动支链33继续带动分离变形囊31伸出分离杆30,虽然分离变形囊31与器身20内壁可以稍微贴紧,但是上层液5和分离变形囊31的共同重力依然存在漏液的问题,则本实施例中,在分离杆30推动分离变形囊31下移,分离变形囊31推动沉淀物6和器底21脱离器身20开始之前,主电磁铁34和副电磁铁35均通电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力然后相连接,以使得分离变形囊31尽量保持原来的展开状态,即分离变形囊31在轴向上基本保持原有的展开尺寸,在沉淀物6与器底21完全脱离器身20后,二号驱动支链33可以带动分离变形囊31伸出分离杆30一部分,使得分离变形囊31横向继续展开,则分离变形囊31与器身20内壁之间的挤压力增大,以进一步防止漏液问题出现。
在器身20底部与器底21插接的部位,器身20的内壁周向上并列布置有若干凸起部200,而器底21的外壁周向上并列布置与若干凸起部200相对应配合插接的若干内凹部,凸起部200与内凹部插接后,可以限制器底21在器身20内上移距离过多,使得器底21的外底面可以与器身20的下端面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其次在器底21与器身20完全脱离后,分离变形囊31在凸起部200处时,若干凸起部200可以共同对分离变形囊31起到撑托作用,主电磁铁34与副电磁铁35通过磁吸相连接后可以对分离变形囊31的中部限制,对于分离变形囊31边缘部分限制作用较小,而凸起部300便可以起到辅助限制分离变形囊31边缘部分。
再进一步的,所述分离杆30上处于所述二号驱动支链33与所述分离变形囊31之间的部分设有传动支链36,所述分离变形囊31伸出所述分离杆30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的长度变化时,所述传动支链36使得所述分离变形囊31正反转动。
具体的,前述利用分离变形囊31的胀缩带动上层液5晃动以与乙醇混合,液体的晃动基本上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流动,对于液体的不同层混合效果较为一般,因此本实施例中,利用传动支链36,使得分离变形囊31在胀缩的过程中还可以正反转动,如此液体不仅可以晃动还可以被搅动,以进一步的提高上层液5与乙醇的混合效果,从而提高沉淀物6的析出率。
其中传动支链36可以将来自二号驱动支链33的直线运动转变成周向正反转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传动支链36包括一端连接于二号驱动支链33另一端连接于分离变形囊31的传动杆360,传动杆360上固接一滑杆361,分离杆30内壁轴向上开设有斜槽362,滑杆361与所述斜槽362滑动接触,即斜槽362由两个竖直段363和连接两个竖直段363的一倾斜段364组成,在滑杆361未进入斜槽362时,滑杆361在竖向上与处于上方的竖直段363对齐,在滑杆361跟随传动杆360下移时,滑杆361可以先进入竖直段363,再从竖直段363进行倾斜段364,最后从倾斜段364进入下方的竖直段363,当滑杆361从下方竖直段363下滑出去之后,滑杆361与竖直段363依然处于纵向对齐状态(由于分离变形囊31展开后与器身20内壁之间存在摩擦作用,所以在滑杆361不与斜槽362接触时,传动杆360自身基本上不会出现转动的情况,如此滑杆与竖直段便基本上不会出现错位的问题),如此滑杆361跟随传动杆360上移时,还可以顺利进入下方的竖直段363,同理,滑杆361从上方的竖直段363上滑出后,也可以跟上方的竖直段363保持纵向对齐状态,从而下次滑杆361下移也是可以顺利进入上方的竖直段363的。
二号驱动支链33带动传动杆360做直线运动,传动杆360带动滑杆361做直线运动,在滑杆361进入斜槽362内后,滑杆361做直线运动会受到斜槽362壁的挤压,则滑杆361便呈柱状螺旋运动,从而带动分离变形囊31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设于操作台1上的驱动源(此为现有技术,如电机,图中未示出)以及设于驱动源输出端的间歇传动机构,所述操作台1上转动设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一端与所述间歇传动机构输出端连接,所述一号驱动支链32设于所述转轴10另一端,所述器身20通过一支撑架固接于所述转轴10上。
具体的,当需要带动器身20周向运动与不同位置的器底21依次相抵接时,驱动源工作通过间歇传动机构带动转轴10间歇转动,其中间歇传动机构可以在带动转轴10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带动器身20分别与五个器底21依次相连接,如此间歇传动机构优选的为槽轮机构(此为现有技术不赘述),转轴10间歇转动通过支撑架带动器身20同步运动。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1上的每个所述操作腔内均通过能够拆卸的方式设有一套筒11,所述器底21设于所述套筒11内。
具体的,沉淀物6和器底21与器身20分离后存放于操作腔内,操作腔与操作台1为一体,再将沉淀物6和器底21取出后,不便于清理操作腔,则本实施例中,在操作腔内套设套筒11,沉淀物6与器底21可以在脱离器身20后存放于套筒11内,之后将套筒11从操作腔内拆下,如此不仅更便于沉淀物6的收集,也便于器底21与套筒11的清理。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套筒11底部均滑动插接一顶杆12,且在顶杆12的滑动方向上与所述套筒1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每个所述套筒11内的器底21与所述顶杆12的一端固接,所述操作腔内还有锁定机构4;所述锁定机构4锁定所述顶杆12时,所述器身20与所述器底21在轴向上相远离;所述器身20在轴向上与所述器底21对应时,所述锁定机构4基于所述转轴10的挤压作用解除对所述顶杆12的锁定,所述顶杆12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推动所述器底21与所述器身20插接。
具体的,器身20与器底21插接可以增大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以避免出现漏液的情况,前述第二驱动件带动带动器身20间歇转动与每个器底21相连接,此过程中,为便于器身20与器底21更换、连接,基本上采用抵接的方式较为便利,而器底21受分离变形囊31的挤压可以进入套筒11内,那么在器底21受液体重力时,便存在器底21脱离器身20的可能性,如此便会影响右旋糖酐的制备,本实施例中,在器身20未在轴向上与器底21对准时,器底21与器身20在轴向上相远离,并由锁定机构4限制,当转轴10带动器身20逐渐与器底21在轴向上相对准的过程中,转轴10先挤压锁定机构4,使得锁定机构4先解除对顶杆12的锁定(如在转轴10上设置触发块,触发块跟随转轴10运动时,触发块可以与锁定机构4上控制解锁的部分相挤压,以实现对锁定机构4的解锁),顶杆12则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带动器底21上移,在转轴10挤压锁定机构4时,器身20已经有部分处于器底21上方,即器底21上移到套筒11开口处后受器身20限制无法再上移,当器身20在轴向上与器底21对准后,器底21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又可以上移部分距离与器身20插接,且器身20与器底21插接后,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避免器底21受液体重力影响带动顶杆12下移使得器底21与器身20脱离。
在器身20与器底21轴向上插接后,转轴10便不会挤压锁定机构4,当分离变形囊31完全分离上层液5和沉淀物6后,分离杆30带动分离变形囊31挤压沉淀物6和器底21脱离,器底21带动顶杆12下移的过程中,直到沉淀物6完全脱离器身20,即器身20再次周向运动时,不会带动部分沉淀物6一起移动,此时锁定机构4可以再次锁定顶杆12,避免受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器底21带动沉淀物6上移出套筒11。
优选的,所述锁定机构4包括滑动设于所述顶杆12上插块40,且在插块40的滑动方向上与所述顶杆12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套筒11侧壁在轴向上并列开设有多个插槽41,每个插槽41内均滑动插接一顶块42,多个顶块42由一受压块43共同连接,且受压块43与所述套筒11之间连接有第三弹性件,所述转轴10上设有挤压块44,所述转轴10转动行程中,所述挤压块44先挤压所述受压块43,所述受压块43推动所述顶块42将插块40挤出所述插槽41以解除对顶杆12的限制,接着所述器身20与所述器底21轴向对应相插接。
具体的,当器身20与器底21在轴向上相远离时,挤压块44不挤压受压块43,则在第三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受压块43带动所有顶块42抽离插槽41,而插块40会在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从顶杆12上伸出部分与插槽41插接,则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顶杆12无法带动器底21上移,当器身20被转轴10带着转动逐渐靠近套筒11的过程中,转轴10上的挤压块44先与受压块43接触,挤压块44挤压受压块43,第三弹性件弹力增大,受压块43滑动带动顶块42插进插槽41,将原本与插槽41插接的插块40顶出,则插块40会缩进顶杆12内,然后顶杆12的限制解除,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带动顶杆12上移,将器底21上推,其中挤压块44挤压受压块43行程一半时,即插块40与插槽41还未完全脱离,此时器身20与器底21在轴向上出现部分重合,即顶杆12在第一弹性件弹力带动下上移推动器底21同步上移,而此时由于器身20的限制,器底21无法越过套筒11的开口端部,当挤压块44挤压受压块43结束后,器身20与器底21在轴向上会完全对准,此时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顶杆12带动器底21可以继续上移,使得器底21插进器身20下端部,如此完成器身20与器底21的连接。
其中当挤压块44挤压受压块43结束后,在第三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受压块43会带动顶块42抽离插槽41,之后分离变形囊31展开完全隔开上层液5和沉淀物6后,在分离杆30的推动下,分离变形囊31推动沉淀物6和器底21脱离器身20,在此过程中,沉淀物6和器底21都进入套筒11内,器底21带动顶杆12下移,根据沉淀物6的量,分离变形囊31下移的距离为推动沉淀物6完全脱离器身20,然后顶杆12下移过程中,插块40会与合适位置的插槽41插接,以限制顶杆12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上移。
其中套筒11侧壁在轴向上并列开设有多个插槽41,插块40与上一个插槽41插接后,可以从上一个插槽41进入下一个插槽41,但是插槽41与下一个插槽41插接后,无法上移到上一个插槽41,即每个插槽41有直角部410和楔形部411构成,直角部410位于楔形部411的下方,当插块40上移时,被直角部410挡住无法上移,当插块40下移时,即从直角部410到达下一个插槽41的直角部410,需要经过楔形部411,当插块40到达楔形部411时,楔形部411的楔形面挤压插块40,使得插块40可以缩进顶杆12内,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也会增大,当插块40越过楔形部411进入下一个直角部410后,在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插块40又会重新与直角部410插接,从而形成对插块40纵向移动的单向限制。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包括操作台以及制备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容器包括器身以及与器身通过能够拆卸的方式连接的器底;
还包括固液分离模块,其包括设于所述操作台上的第一驱动件、分离杆以及设于分离杆内部的分离变形囊;在所述制备容器内上层液与沉淀物分层后,所述第一驱动件先驱动所述分离杆一端伸至上层液与沉淀物分界处,再挤压所述分离变形囊从所述分离杆一端展开以分离上层液与沉淀物;
第一驱动件带动分离变形囊进出分离杆,分离变形囊通过胀、缩带动上层液晃动实现搅拌动作,当上层液搅拌完成后,第一驱动件带动分离变形囊再次完全缩进分离杆内,分离杆与器身在轴上平行;
所述操作台上周向并列设有若干操作腔,每个所述操作腔内均插接一所述器底,所述操作台上设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带动所述器身周向间歇转动与每个所述器底相抵接;
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上的一号驱动支链,所述一号驱动支链带动所述分离杆进出所述器身,还包括设于所述分离杆内的二号驱动支链,所述二号驱动支链带动所述分离变形囊进出所述分离杆;
所述分离杆上处于所述二号驱动支链与所述分离变形囊之间的部分设有传动支链,所述分离变形囊伸出所述分离杆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的长度变化时,所述传动支链使得所述分离变形囊正反转动;
所述传动支链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二号驱动支链另一端连接于分离变形囊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固接一滑杆,所述分离杆内壁轴向上开设有斜槽,所述滑杆与所述斜槽滑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变形囊内部在所述分离杆轴向上相对应的部分分别设有主电磁铁和副电磁铁;
在所述制备容器内上层液与沉淀物完全被所述分离变形囊分离后,所述主电磁铁和所述副电磁铁均通电产生磁吸力以抑制所述分离变形囊继续在轴向上发生形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设于操作台上的驱动源以及设于驱动源输出端的间歇传动机构,所述操作台上转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间歇传动机构输出端连接,所述一号驱动支链设于所述转轴另一端,所述器身通过一支撑架固接于所述转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上的每个所述操作腔内均通过能够拆卸的方式设有一套筒,所述器底设于所述套筒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套筒底部均滑动插接一顶杆,且在顶杆的滑动方向上与所述套筒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每个所述套筒内的器底与所述顶杆的一端固接,所述操作腔内还有锁定机构;
所述锁定机构锁定所述顶杆时,所述器身与所述器底在轴向上相远离;
所述器身在轴向上与所述器底对应时,所述锁定机构基于所述转轴的挤压作用解除对所述顶杆的锁定,所述顶杆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推动所述器底与所述器身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滑动设于所述顶杆上插块,且在插块的滑动方向上与所述顶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套筒侧壁在轴向上并列开设有多个插槽,每个插槽内均滑动插接一顶块,多个顶块由一受压块共同连接,且受压块与所述套筒之间连接有第三弹性件,所述转轴上设有挤压块,所述转轴转动行程中,所述挤压块先挤压所述受压块,所述受压块推动所述顶块将插块挤出所述插槽以解除对顶杆的限制,接着所述器身与所述器底轴向对应相插接。
CN202310418489.3A 2023-04-19 2023-04-19 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 Active CN1163928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18489.3A CN116392862B (zh) 2023-04-19 2023-04-19 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18489.3A CN116392862B (zh) 2023-04-19 2023-04-19 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92862A CN116392862A (zh) 2023-07-07
CN116392862B true CN116392862B (zh) 2023-10-24

Family

ID=87010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18489.3A Active CN116392862B (zh) 2023-04-19 2023-04-19 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9286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09875A (en) * 1968-11-01 1973-01-09 H Christensen Method of preparing dextran and dextran compounds soluble in cold water
CN2352780Y (zh) * 1998-10-01 1999-12-08 姚占普 一种新型阀门
GB2403170B (en) * 2003-06-27 2006-08-23 Hydro Int Plc Hydrodynamic treatment device
CN201377615Y (zh) * 2009-03-05 2010-01-06 郭丰时 一种充气阀门
CN114700010A (zh) * 2020-11-06 2022-07-05 李晓敏 一种日用化学品反应釜
CN115029226A (zh) * 2022-08-12 2022-09-09 北京汉氏联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免疫细胞规模化智能培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09875A (en) * 1968-11-01 1973-01-09 H Christensen Method of preparing dextran and dextran compounds soluble in cold water
CN2352780Y (zh) * 1998-10-01 1999-12-08 姚占普 一种新型阀门
GB2403170B (en) * 2003-06-27 2006-08-23 Hydro Int Plc Hydrodynamic treatment device
CN201377615Y (zh) * 2009-03-05 2010-01-06 郭丰时 一种充气阀门
CN114700010A (zh) * 2020-11-06 2022-07-05 李晓敏 一种日用化学品反应釜
CN115029226A (zh) * 2022-08-12 2022-09-09 北京汉氏联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免疫细胞规模化智能培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92862A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0504B (zh) 基于双体式污水污泥深度脱水装置的脱水方法
CN116392862B (zh) 全自动智能右旋糖酐制备装置
CN115532159A (zh) 一种泰拉霉素注射液的配液装置及方法
CN117780305B (zh) 一种油田开采用压力防护型加药装置
CN213623797U (zh) 一种连续式板框压滤机
CN114750356B (zh) 一种机电一体化注塑机自动加料设备
CN214926447U (zh) 一种高压造影注射器生产用塑料成型结构
CN214346085U (zh) 一种超高压微射流纳米级均质设备
CN111438918A (zh) 一种挤压成型塑料模具
CN215921100U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弹性模具
CN218429609U (zh) 一种用于给药器凝胶管生产的注塑机卸料装置
CN220331895U (zh) 一种用于丝素蛋白的注塑成型装置
CN219476239U (zh) 一种模拟结肠蠕动装置
CN216270036U (zh) 一种微量树脂原料灌注装置
CN218701076U (zh) 一种塑料网管生产机
CN207874815U (zh) 一种具有均匀出料功能的塑料挤出机
CN117984493B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管材成型设备及制备方法
CN212523160U (zh) 一种压滤机进料循环装置
CN218590474U (zh) 一种丙烯酰胺聚合反应氮气输送装置
CN219338520U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塑料挤出机预热装置
CN214915954U (zh) 一种生产泊沙康唑中间体用水解反应装置
CN215283228U (zh) 多工位挤出成型一体机
CN219215467U (zh) 一种试剂管的灌装机构
CN212400002U (zh) 一种用于聚酯薄膜生产线上的进料机构
CN209917808U (zh) 一种搅拌桶出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